一、有关美国70年代发生“滞胀”与80年代“反滞胀”的经验教训(论文文献综述)
李巧蓉[1](2021)在《美国20世纪70-80年代反女权运动研究 ——以反《平等权利修正案》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
夏鑫雨[2](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福利制度形成和演变研究》文中提出
张嘉敏[3](2021)在《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70s翻译实践中文化缺省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考夫曼·威尔(Kaufman Will)所着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70s一书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小说和诗歌、电视和戏剧、电影和视觉文化、流行音乐和风格、公共空间和奇观——以及这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从业者和作品。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该书第四章Popular Music and Style的翻译为例,进行探讨。该章描述了7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作品,其中涉及到了历史背景和宗教等文化信息。由于作者在撰写时对源语读者不言自明的信息加以省略,便出现了文化缺省现象。本实践报告根据郑意长对文化缺省的分类,针对其中的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和可植入型文化缺省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而为文化缺省现象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为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事项;第三章为文化缺省,分别概述了文化缺省的定义、翻译原则以及郑意长对于文化缺省的分类;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重点,笔者根据郑意长提出的文化缺省分类,分析了其中的两类文化缺省: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和可植入型文化缺省,并总结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笔者在翻译文本过程中的经验所得。
周文[4](2021)在《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研究(1966-1989)》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危机日渐凸显。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生活开始由战争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变,其群体性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反贫困的焦点。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生存状况,解析抗争成效,论证政府的福利政策保障和最终形成的反贫困机制,但无法根除贫困。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美国越战退伍军人战后再适应过程中贫困危机的形成。从美国越扎退伍军人贫困的表现和导致贫困的原因等方面概述其基本情况,分析影响贫困问题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对贫困危机的抗争。政府的战时政策调整使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生存面临更严重的危机,不断为争取自身权益保障而开展反贫困斗争,并推动其反贫困斗争步入高潮,最终促进社会对其群体性评价态度的转变,推动政府出台改革措施。第三部分,阐述联邦政府对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福利政策保障。从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五个方面论述政府对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出台的福利保障政策,推动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在群体性社会保障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但终究限于制度性缺陷,不完全也不彻底,只是对群体性贫困压力的缓减。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社会保障虽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拓展性,但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并未始终如一。不仅面临自身的贫困危机,更需要承受社会的“歧视”。社会各团体在缓减贫困问题上不断尝试,政府也在努力维持政策的稳定,但贫困问题始终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动态变化,政策的倾向性和弱势群体反贫困斗争的弱化持续蔓延。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贫困终究无法实现真正救助和彻底根除。
李昊东[5](2021)在《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纽约市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这一时期市政府侵犯政府雇员合法权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应运而生。虽然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工会组织遭受了摧残,但在新政的保护和劳联等左翼政党的指导下,较为完善的工会组织开始建立起来。二战后,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在纽约市新政式自由主义市政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了,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但1968年《泰勒法》对工会权利的严格限制,以及1975年的纽约市财政危机的爆发,使得工会的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也对政府雇员工会的机构结构调整和市政府的城市治理调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以市地铁工人工会、警察工人工会等几个较大的工会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当时纽约市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政府雇员工会对纽约市城市治理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本文还试图尝试经济政治文化的路径,对工会领导层所采取的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以探究二战后纽约市的政治经济生态,从而可以加深我们对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理解。本文分三个方面对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展开论述。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主要框架及内容和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其次为正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二战前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发展概况;第二章描述五六十年代在新自由主义下市政府的管理机制改革、对雇员工会管理政策的改进,尤其《泰勒法》的出台对工会的影响;第三章以1975年财政危机为历史大背景,阐述了这一时期纽约市政府应对危机的种种措施、对工会的态度变化以及工会自身在应对财政危机的举措;第四章介绍世纪之交纽约市政府和雇员工会的现代化改革,进一步总结了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影响。最后为结语,整体概述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变,并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总结了政府雇员工会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李颖娜[6](2020)在《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影响甚广的反正统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一方面推动了包括争取黑人权利、妇女平等、反战和平等各项社会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则是造成一定的社会痼疾,比如由性自由和毒品泛滥衍生的对于婚姻家庭和社会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场文学运动。“垮掉的一代”既是反文化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而艾伦·金斯伯格(下文简称金斯伯格)作为“垮掉的一代”这个群体的代表,则是这场运动的灵魂和标志。金斯伯格以其石破天惊的文学作品打破了美国“静寂的50年代”,充分地暴露了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社会危机和文学危机,为后来的美国文学乃至于整个世界文学带来了一股豪放诡异之风,打破了20世纪初由托马斯·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统领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藩篱,实现了一场深刻而彻底的诗歌转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完成了从现代诗歌到后现代诗歌的转向。同时,金斯伯格的生活方式也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的颠覆特色,他本人性格狂放不羁,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对中央集权和主流价值观的强烈反抗,表现出鲜明的反正统文化倾向。因此要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把握金斯伯格的创作,深入探究其创作的时代、社会语境及与个人经历遭际的潜在关系,就不能不把他放在反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不能不结合这场反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来深入挖掘。本文即尝试把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置身于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加以研究,通过回溯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分析反文化运动的代表群体“垮掉的一代”的历史演进及创作特征,探讨“垮掉的一代”的领袖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思想特征。重点通过整体分析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思想和艺术维度探究挖掘其对正统文化的反叛和颠覆。深化对金斯伯格认识的同时,为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先概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等做必要的说明。第一章内容主要研究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了解其产生、主要表现形态及对后世影响,从而推导金斯伯格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结合“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实践发展,了解、把握金斯伯格的思想流变及在创作中的表现;第三章立足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内容上着重分析其对传统文学的断裂和反叛,主要表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颠覆;第四章则通过研究金斯伯格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种种探索,中心点在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叛逆上。最后的结语对金斯伯格的创作和人生经历给予后人的启迪与警示做一简单的总结。
郝相赟[7](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邝孝铭[8](2020)在《美国联邦政府反妇女贫困政策的转变(1964-1976)》文中提出妇女群体的贫困相较于其他贫困群体自身呈现出两个显着的特征:其一,传递性;其二,隐蔽性;二战后美国妇女平均的受教育水平相较于同一时期的男性普遍偏低,加之社会对女性工作者的歧视,使得妇女更易陷入贫困也更难以来自身力量从贫困中脱身。二战后,虽然美国政府历任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用以解决妇女贫困的问题,但是并非专门的应对妇女贫困问题的措施。1964年林登约翰逊宣布实施“向贫困开战”的计划,改革了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计划(AFDC)作为专门的缓解妇女贫困的计划。约翰逊试图通过增加社会福利,加大对贫困单身妇女户主的救济来解决妇女贫困的的问题。然而,直接的福利救济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妇女贫困数量不降反升,大量福利丑闻层出不穷,许多家庭为了获得救济而离婚,计划影响了美国家庭的婚姻稳定状况。救助对象的增加使得约翰逊政府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和福利丑闻使得政府承受着社会上巨大的压力。约翰逊政府后期虽然尝试去改变加入工作要求等,但此时的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计划(AFDC)已经陷入困境积重难返。1968年尼克松上台实行福利政策的改革,推出了家庭援助计划。相较于约翰逊的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计划(AFDC),尼克松的家庭援助计划注重发挥工作在贫困救济中的作用,将工作作为接受救济的必要条件,通过奖励机制刺激受助者的工作愿望帮助受助者脱贫;重新制定了救济标准,调高最低标准;更加注重各州之间救济的公平避免出现各州将救助标准差距悬殊;同时降低救济门槛扩大救助范围,将大量男性纳入计划中来,设想通过增加男性收入维护婚姻状况稳定,减缓贫困单身妇女增加的数量,转变了过往纯粹以救助贫困女性为主的救助观念。尼克松的方案很大程度上修正了过往政策的不足,在解决妇女贫困问题上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但由于两党在福利观念上的不同,以及党派间利益的倾轧,导致这一计划未获得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水门事件”后尼克松下台,继任者福特以及民主党人卡特的福利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在借鉴了尼克松改革观念。
郑金宇[9](2019)在《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与稳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政府宏观调控所使用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又以其自动稳定器机制维护经济稳定运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往往难以同时实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得更复杂更严峻,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着,不过由于我国大财政、大支出的经济特征,作为经济波动缓冲器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2013年以前,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强刺激财政政策造成产出增长大起大落,而且遗留了诸多问题,政府作出我国还处于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一判断。目前我国已步入经济新常态,政府对财政调控提出的要求是“加力”和“增效”,本文紧紧围绕该要求,沿着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增长这一主线,从当前我国财政政策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与稳定效应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同时为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强化财政调控在产出增长和产出稳定方面的作用,提高财政调控的有效性。本文在各实证章节试图回答了以下问题: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现实下,财政支出结构与产出增长具有怎样的联系?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效应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应该如何优化?近年来,我国政策调控的频率和力度有增无减,政策不确定性不断高企。政策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是怎样一种关系?政策调控将如何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不确定性将对产出增长造成怎样的影响?在我国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现实下,政府相机抉择财政干预真的起到了稳定产出波动的效果吗?财政政策的产出稳定作用在每个政策调控阶段中的作用如何?从稳定产出波动的角度讲,我国财政政策一直有效吗?如果相机抉择财政干预失效,那么政府应该增加规则型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哪类财政政策规则更适合稳定产出波动?哪类财政政策规则会有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在不同政策规则下,政策工具的表现如何?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如下:一、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相关的一些概念。第二章梳理与回顾了财政政策和产出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这为本文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研究启示。二、基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并带着前面提出的第一部分疑问,本文在第三章探讨财政支出结构对产出增长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与产出增长的关系,然后通过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后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影响着稳态时的产出增长速度,一项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决定了这项政府支出的最优水平,一旦超出这个最优水平,该项支出将产生抑制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再具有“生产性”属性。在我国,三类财政支出对产出的作用效果随时间显着改善,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和异质性。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还远未结束,生产性支出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还未发挥理想的作用。三、第四章分析了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影响,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针对我国政策不确定性不断提高的现实问题和并回答第二部分疑问。本部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政策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趋势的关联,随后本文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收入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支出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时期,政策不确定性高企,经济运行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我国政策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的对应关系减弱。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影响较大,财政支出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财政收入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财政支出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作用最大,财政收入政策不确定性次之,最后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四、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稳定产出增长仍有待考究,因此本文在第五章中分析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产出稳定的影响及其政策有效性。本部分研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考查了结构性赤字在不同财政调控阶段下的产出稳定效应,并基于回归结果揭示了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赤字作为一种财政总量政策,对产出的稳定作用逐渐出现疲态产出稳定作用逐渐出现疲态,尤其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2008年以后,政策干预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造成较大的产出波动。中、西部有效地区占比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敏感,这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国财政政策有效的地区占比在2003年以后下滑尤为严重,加之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亟待进一步改善。五、前面的分析说明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产出稳定效应已经失效,因此政府应当增加规则型财政政策的制定。本文进一步在第六章建立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不同财政政策规则以及规则下财政政策工具的稳定效应。本部分的财政规则为盯住产出缺口规则以及同时盯住产出缺口和政府债务规则,政策工具分别是政府消费支出、政府投资支出、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税。研究结果表明:仅盯住产出缺口的简单规则较好,财政政策规则中增加对政府债务的关注不利于财政政策工具稳定产出波动和改善社会福利损失。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财政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产出水平,还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均具有挤入效应,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财政支出政策工具在只盯住产出缺口的规则下可以有效降低产出波动和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其中,政府投资支出工具最有效,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投资支出决策应该更多地依据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
崔珊珊[10](2019)在《权力、观念与制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度变迁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制度变迁的因果逻辑是困扰政治家与学者的难题。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虽然长期关注制度对行为的约束力、对结果的影响力,忽视了制度本身的变迁,但随着各流派的反思,制度变迁成为新兴的研究议题,逐渐进入新制度主义的主流议程,相关的案例研究与中层理论日益增加。本文试图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研究进行系统性考察,从而把握新制度主义的完整面向,加深对政治领域制度变迁现象的理解,为推动或防止特定类型的制度变迁提供启发。新制度主义者在研究制度变迁时需要处理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包括制度变迁的概念基石、前提假定与分析维度。首先,制度是为行动者提供稳定预期、结构化社会互动的一种存在,符合该属性的客体均可纳入制度的范畴;制度的本体可能是规制、规范或认知,不同的本体论意味着制度影响行为的不同机制。制度变迁是制度对原有轨迹的偏离,既有形式、执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是否纳入正式的决策过程,可区分有意的制度变迁与分散的制度变迁。其次,任何类型的制度变迁都离不开行动者,各流派早期的行动者假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制度变迁研究,后来的补充与修正开始强调行动者的嵌入式能动、策略性、有限理性、反思性,夯实了制度变迁的微观基础。最终,新制度主义者从动力来源、过程与机制两个维度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因果逻辑。制度变迁的初始动力存在于环境、行动者、制度当中,新制度主义者通常在外生变迁与内生变迁、需求与供给的视角下考察这些因素。一方面,外生变迁体现了制度与环境的互动,环境变化对制度的有效性或合法性施加压力;内生变迁体现了制度与行动者的互动,制度要素冲突、制度模糊性、制度执行的不完全性、制度的自我削弱等因素或过程埋下了变革的种子。另一方面,行动者可能由于制度缺陷、制度不能满足或不再满足自身利益等原因而产生变革制度的动机,推动需求主导的制度变迁;他处的制度模板、知识的进步实现了新制度的预先供给,可以通过刺激需求推动供给主导的制度变迁。然而,制度在受到变革压力的同时,还面临一系列变革阻力。其中,信息处理、注意力分配制约了问题的识别与归因;风险偏好、集体行动问题、权力非对称性等因素影响成本——收益的计算,实则加剧了制度惰性。在此背景下,各种形式的动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使制度变迁提上正式议程或者以分散的方式发生。这些条件可以是危机或重大事件生成的关键节点、利用政治机会完成的问题建构、经由缓慢积累达致的临界点。制度变迁的过程受到权力、观念、其他制度及其互动的影响。尽管不同流派关注权力或观念的时间有先后之别,物质主义者、建构主义者又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强调它们的互补性或竞争性,但权力、观念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受到重视。首先,作为支配的权力以资源、资源动员能力为基础,由此形成的权力关系可变性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可能。根据权力关系的形态,有意的制度变迁分为两种情况:当不存在压倒性的权力时,不同联盟的权力斗争主导了制度变迁过程,否决点是斗争的主要场所,联盟的构建、联盟间政治关乎权力斗争的结果;当存在主导性权力时,制度变迁即权力主导的改革,新方案的设计、执行与合法化关乎改革的成败。由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差异,二者的分散变迁有不同的实现机制:否决权、自由裁量权通过影响变革者的相对权力、制度的解释与执行,推动正式制度的替代、层叠、漂移或转换;资源与权力的不对等通过影响承诺的可信性、可信承诺的扩散,推动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其次,各种认知性、规范性的观念在围绕制度或政策的斗争中发挥作用,充当新制度的蓝图或策略性的武器,影响变革方案的有效性、合法性。在有意的制度变迁中,主导性观念的失败催生了对新观念的需求,替代性观念的竞争与供给受到话语、框架化等观念传递过程的影响,后者同权力斗争、制度环境一道决定了何种观念最终胜出。就分散的制度变迁而言,主观博弈论、演化论注意到观念的角色。前者强调认知危机与主观博弈模型的协同修正,后者强调认知在制度变异、选择、复制阶段的独特作用。此外,制度变迁还受到制度间关系的影响,如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互作用,影响对方变革的动力、方案与效果;植根于不同逻辑的互补性制度对制度的稳定与变革有不同的意义;其他层次的制度则通过约束可用的资源、策略等方式影响特定层次制度的变迁。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研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围绕制度影响、制度约束力的研究发展了路径依赖的传统解释,并对结构或能动有所偏向,从而阻碍了制度变迁研究。但一些新制度主义者通过区分制度与制度要素、强调路径节点与能动性、寻求自我强化的替代性序列等方式,逐渐整合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结构化理论、层级本体论等整合结构与能动的可行路径,并得到新制度主义者的关注或应用。可以说,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的整合、结构与能动的整合关系到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研究的未来。
二、有关美国70年代发生“滞胀”与80年代“反滞胀”的经验教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美国70年代发生“滞胀”与80年代“反滞胀”的经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3)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70s翻译实践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三章 文化缺省 |
3.1 文化缺省的定义 |
3.2 文化缺省的翻译原则 |
3.3 郑意长的文化缺省分类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待补偿型文化缺省 |
4.1.1 增补 |
4.1.2 释义 |
4.2 可植入型文化缺省 |
4.2.1 直译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研究(1966-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的形成 |
一、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概述 |
(一)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界定 |
(二)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的背景 |
(三)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特征 |
二、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的表现 |
(一)家庭贫困的出现 |
(二)社会贫困率的上升 |
(三)美国少数族裔越战退伍军人遭受社会歧视 |
(四)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文化”的形成 |
三、导致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的因素 |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
(二)缺乏就业技能,收入低 |
(三)缺少住房,无家可归 |
(四)身体疾病,医疗费率高 |
(五)政府对教会福利保障措施投入的减少 |
(六)个人因素 |
四、影响 |
第二章 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对贫困的抗争 |
一、政府战时政策的调整 |
(一)越南战争退伍军人权利法案 |
(二)“橙剂”战争 |
(三)“轮作制”的实行 |
(四)1973 年兵役制度改革 |
二、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反贫困斗争 |
(一)个人斗争 |
(二)群体斗争 |
三、抗争的成效 |
第三章 美国政府对越战退伍军人的福利政策保障 |
一、美国政府对越战退伍军人的福利政策 |
(一)住房 |
(二)医疗 |
(三)教育 |
(四)养老 |
(五)就业 |
二、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反贫困机制的形成 |
(一)政府对越战退伍军人的帮扶计划演变 |
(二)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保障体系形成 |
(三)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框架及内容 |
四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五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初期发展 |
第一节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产生及其早期活动 |
第二节 经济大萧条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第三节 二战中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自由主义高潮时期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第一节 “麦卡锡主义”阴影笼罩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第二节 五十年代自由主义影响下的纽约市治理机制调整 |
第三节 政府雇员工会大罢工与《泰勒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政危机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第一节 1975年纽约市财政危机 |
第二节 纽约市应对财政危机的措施及其对政府雇员工会的影响 |
第三节 工会组织的改革与自我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纪之交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
第一节 九十年代纽约市政府管理政策的新变化 |
第二节 世纪之交工会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
第三节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历史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 |
第一节 反文化运动的生成崛起 |
一、正统美国文化的嬗变 |
二、反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反文化运动的表现形式 |
一、摇滚乐 |
二、性革命 |
三、吸食毒品 |
第三节 反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
一、积极性:推动社会变革 |
二、消极性:造成社会痼疾 |
第二章 “垮掉的一代”运动与金斯伯格反文化意识 |
第一节 “垮掉的一代”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
一、“垮掉的一代”的产生 |
二、“垮掉的一代”的特征 |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意识 |
一、倡导吸毒与性自由 |
二、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
三、寻求宗教精神突围 |
第三节 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
一、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
二、金斯伯格对“垮掉的一代”的影响 |
第三章 金斯伯格的创作与宏大叙事的颠覆 |
第一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内容的消解 |
一、对主流意识和价值标准的否定 |
二、对霸权主义和政治高压的批判 |
三、对传统性道德和生活方式的抗争 |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艺术的推翻 |
一、采用以呼吸为单位的长句 |
二、提倡“一切语言皆可以入诗” |
三、为“真实”进行艺术创新 |
四、建构“真实”的美学主张 |
第四章 金斯伯格诗歌形式的自由与叛逆 |
第一节 “狂欢化”的语言 |
一、谩骂与脏话 |
二、讽刺和嘲笑 |
三、语言的“舞蹈” |
第二节 碎片与拼贴 |
一、碎片化写作 |
二、拼贴的方法 |
第三节 爵士乐风格 |
一、即兴性 |
二、吟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
一、古典共产主义 |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外文译着 |
三、中文着作 |
四、外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美国联邦政府反妇女贫困政策的转变(1964-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0.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0.2.1 选题的国外研究状况 |
0.2.2 选题的国内研究状况 |
0.3 相关概念界定 |
0.4 文章基本内容 |
1 战后美国妇女贫困状况和反妇女贫困政策的背景 |
1.1 二战后美国妇女贫困的现状 |
1.1.1 20世纪50,60年代妇女贫困的现状 |
1.1.2 妇女贫困的原因分析 |
1.2 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思潮 |
1.2.1 现实需求和政治考量 |
1.2.2 女权运动的兴起 |
1.2.3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加强 |
1.3 约翰逊之前美国政府反妇女贫困问题的政策 |
1.3.1 杜鲁门时期的努力与尝试 |
1.3.2 艾森豪威尔时期 |
1.3.3 肯尼迪时期 |
2 “伟大社会”时期反妇女贫困的政策 |
2.1 反贫困战争的开启 |
2.1.1 政策的延续和政治选举的考量 |
2.1.2 经济支持和国际环境的缓和 |
2.2 “伟大社会”时期反妇女贫困政策 |
2.2.1 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计划(AFDC)的改革 |
2.2.2 《民权法案》的颁布与妇女就业状况的改善 |
2.3 约翰逊妇女贫困政策的困境 |
2.3.1 经济上的困境 |
2.3.2 福利救助的增加与个人主义的冲突 |
2.3.3 保守势力的复兴 |
2.3.4 公众对福利态度的转变 |
3 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时期政策的转变 |
3.1 尼克松的政策调整 |
3.1.1 尼克松家庭福利改革计划出台 |
3.1.2 政策的转变 |
3.1.3 家庭援助计划的争议与破产 |
3.1.4 福特总统时期的反贫困政策的延续与发展 |
3.2 反妇女贫困政策转变的特点分析 |
3.2.1 追求公平的福利救济 |
3.2.2 工作奖励制度 |
3.2.3 精简福利机构 |
3.3 尼克松反贫困政策的影响 |
3.3.1 工作福利的继续尝试 |
3.3.2 有保障收入思想的延续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原始资料 |
英文专着 |
英文期刊论文 |
英文译着 |
中文专着 |
中文期刊论文 |
致谢 |
(9)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与稳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
1.3 主要创新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分析 |
3.1 文献述评 |
3.2 财政支出结构影响产出增长的理论分析 |
3.3 财政支出影响产出增长的实证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分析 |
4.1 文献述评 |
4.2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产出增长的理论机制 |
4.3 政策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的趋势分析 |
4.4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产出增长的实证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产出稳定的影响分析 |
5.1 文献述评 |
5.2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影响产出稳定的实证检验 |
5.3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财政政策规则与工具对产出稳定的影响分析 |
6.1 文献述评 |
6.2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方法简介 |
6.3 模型的构建及参数校准 |
6.4 财政政策规则与工具的数值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10)权力、观念与制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社会科学领域的制度变迁研究 |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及其制度变迁研究 |
(三)已有研究成果评析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制度变迁的概念基石 |
(一)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
(二)制度变迁的概念与类型 |
二、制度变迁的前提假定 |
(一)各流派早期的行动者假定 |
(二)制度变迁研究中的行动者假定 |
三、制度变迁的分析维度 |
(一)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环境、行动者、制度及其整合 |
(二)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机制:权力、观念、制度间关系及其整合 |
第二章 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 |
一、外生变迁、内生变迁的视角 |
(一)外生变迁的动力来源 |
(二)内生变迁的动力来源 |
二、制度需求、制度供给的视角 |
(一)需求主导的制度变迁 |
(二)供给主导的制度变迁 |
三、制度变迁的触发条件:潜在动力何时发挥作用 |
(一)制度变迁的阻力 |
(二)关键节点及其生成 |
(三)政治机会与问题建构 |
(四)缓慢积累与临界点 |
第三章 权力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 |
一、权力与新制度主义各流派 |
(一)各流派的权力观 |
(二)权力关系的可变性 |
二、有意的制度变迁与权力的作用方式 |
(一)关键行动者及其利益 |
(二)否决点、联盟与权力斗争 |
(三)权力主导的制度改革 |
三、分散的制度变迁与权力的作用方式 |
(一)正式制度的分散变迁 |
(二)非正式制度的分散变迁 |
第四章 观念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 |
一、观念与新制度主义各流派 |
(一)各流派的观念转向 |
(二)观念研究与权力研究的关系 |
(三)观念的类型与承载者 |
二、有意的制度变迁与观念的作用方式 |
(一)制度危机与新观念的需求 |
(二)观念的竞争:话语与框架化 |
(三)观念与其他因素的互动 |
三、分散的制度变迁与观念的作用方式 |
(一)主观博弈模型的协同修正 |
(二)认知与制度的变异、选择、复制 |
第五章 制度间关系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 |
一、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 |
(一)非正式制度的类型 |
(二)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 |
(三)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 |
二、制度冲突、制度互补与制度变迁 |
(一)制度冲突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二)制度互补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三、制度层次性与制度变迁 |
(一)制度的分层 |
(二)制度层次性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研究的展望 |
一、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研究的挑战及其应对 |
(一)路径依赖的传统解释 |
(二)整合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进展与展望 |
二、结构——能动关系对制度变迁研究的挑战及其应对 |
(一)各流派早期对结构或能动的偏向 |
(二)整合结构与能动:进展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有关美国70年代发生“滞胀”与80年代“反滞胀”的经验教训(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20世纪70-80年代反女权运动研究 ——以反《平等权利修正案》为中心[D]. 李巧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福利制度形成和演变研究[D]. 夏鑫雨. 西北大学, 2021
- [3]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70s翻译实践中文化缺省的翻译[D]. 张嘉敏. 山西大学, 2021
- [4]美国越战退伍军人贫困问题研究(1966-1989)[D]. 周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D]. 李昊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D]. 李颖娜.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8]美国联邦政府反妇女贫困政策的转变(1964-1976)[D]. 邝孝铭. 辽宁大学, 2020(01)
- [9]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与稳定效应研究[D]. 郑金宇. 吉林大学, 2019(10)
- [10]权力、观念与制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研究[D]. 崔珊珊. 吉林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