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制LQG-0.5电流互感器的一些经验

试制LQG-0.5电流互感器的一些经验

一、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青海综合电机厂[1](1967)在《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文中提出 我厂晌应增产节约、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充分利用电机生产中剩余的硅钢片边料,进行了对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试制工作。在试制过程中迂到许多困难,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终于试制成功。下面谈谈试制体会。LQG-0.5型电流互感器采用0.35毫米厚冷轧硅钢片制造铁心,质量较好。当用0.5毫米厚的苏产З4А型硅钢片或国产的 D-22型硅钢片代替时,明显的缺点是互感器的涡流及磁滞损耗显着增大,角差显着增加,比差也不够理想。经采取下列措施后,误差有显着降低,

焦斌亮[2](2006)在《Sagnac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近年来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对Sagnac型光纤电流传感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理论模型;对影响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得到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系统响应的作用规律;对传感器系统的功能部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产生圆偏振光的方法,并对利用3×3光纤耦合器实现干涉系统的无源相位偏置进行了理论探讨,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设计了传感器的电子电路系统,以此为基础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首先,利用偏振系统的Jones矩阵分析法,考虑系统中起偏器透光轴方向误差、相位延迟器延迟误差、以及相位延迟器快(慢)轴方向误差等各种可能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建立了完整的传感器系统理论模型,分析了传感光纤存在线性双折射情况下各种误差源对系统响应的作用规律;对模型中的各种参量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从理论上得到了反映影响规律的曲线及典型误差数据。从仿真结果来看,系统响应误差随起偏器透光轴方向误差、两个延迟器快(慢)轴不重合误差、相位延迟器延迟误差等增大而增大;与其它误差源相比,固有圆双折射对系统误差影响较小;各因素对系统误差的影响与传感光纤线性双折射密切相关,线性双折射愈大,各因素的影响愈明显;线性双折射不能超过π,这是传感光纤线性双折射的一个特征值;线性双折射是影响系统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如果系统没有线性双折射,则其它误差源的影响将容易预测和处理。其次,对系统涉及的两种关键功能部件—λ/4相位延迟和相位调制(偏置)器的设计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一种利用保偏光纤扭转实现λ/4相位延迟的设计方案,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保偏光纤中传播的线偏振光,通过将出射端1/2拍长的光纤扭转90°,可以转换成圆偏振光;对利用3×3耦合器实现无源相位偏置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本文的传感器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3×3耦合器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偏置相位的大小取决于3×3耦合器的耦合比,在一定的分光比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偏置,实现小信号的高灵敏度测量。通过计算,得到了一组实现最佳灵敏度时耦合器应该具有的耦合比值。最后,设计了包括激光器驱动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及带通滤波器等的系统电子电路部分,以此为基础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系统的测量

姚小芳[3](2007)在《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力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业,电流的测量在电力工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提供用于计量、控制和继电保护所必须的信息。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因其体积大、重量重、安装运输难度大、易受电磁干扰、绝缘困难等不足,已不能满足工业技术的需要。将近年来出现的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工业领域,对提升传统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光纤法珀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不受电磁场的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而且反射的参考和传感信号共用一根光纤,能有效地抑制光纤的内双折射和环境温度、振动等因素对传感器的影响,在发电、输电、变电等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光纤法珀传感器和超磁致伸缩材料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纤电流传感器。论文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光纤法珀的电流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实现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磁致伸缩材料和光纤法珀传感器是实现电流测量的关键,论文从磁致伸缩现象、原理、材料特性等几个方面对磁致伸缩材料进行研究,通过比较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材料两种磁致伸缩材料的优缺点,选择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媒介。分析了光纤法珀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比较研究了光纤法珀腔的三种结构形式的制作工艺及测量精度,选择非本征型光纤法珀传感器来实现对磁致伸缩材料的变化量的测量。论文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光纤法珀传感器实现电流测量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经比较选择包头稀土研究院所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棒( Tb0 . 3Dy0.7Fe1.95)作为核心材料。分析了预应力、偏置磁场和温度对超磁致伸缩棒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将被测电流转换成对应磁场的螺线管和产生偏置磁场的偏置线圈,仿真显示设计的磁场均匀性满足要求。论文还从实现光纤法珀腔长变化测量的解调原理出发,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利用离散腔长变换解调法,分析了该种方法相关光路的设计,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了光纤应变测量仪来实现对光纤法珀腔长变化量的测量。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搭建实验台完成了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相关测量实验。完成了预应力标定实验,完成了预应力、偏置磁场对传感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当预应力为470N、偏置电流为1A时,传感器的性能最优。

王攀[4](2009)在《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有害排放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的柴油机排放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未来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开发新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以进一步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显得尤为重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它涉及等离子体物理、高压电源技术、发动机排放控制、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以模拟气体为对象,对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排放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柴油机实际排放气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器及电源性能进行了静态试验,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特征参数(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规律,优化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然后利用多种表面分析测试方法,对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的颗粒物进行表征和成分测试,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颗粒物形貌以及燃料中硫元素的影响;最后以碱族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分别制备了三种具有介孔结构的复合催化剂,在同样的台架试验条件下,使碳颗粒和HC与NOx互为氧化还原剂,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技术同时转化NOx和PM排放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理论,采用V-Q lissajous图形法对NTP发生器结构参数(内径,放电间隙)和工作参数(电压、电流和频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NTP体发生器装置。第二,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等理论,分析了柴油机有害气体各组分在低温等离子体气相反应区内发生的物理化学基元反应,以进一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共同去除柴油机有害排气的反应机理,然后确立一条可行的尾气去除技术路线。第三,利用自制的介质阻挡放电试验装置,采用交流高频高压电源产生等离子体,对柴油机排放物进行后处理净化试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有效转化柴油机PM排放,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0%(质量比m计),THC转化效率将近20%,但是NOx总量变化不明显。第四,针对柴油机颗粒物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引入SEM/EDS分析方法以检测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性。本研究以燃用不同燃料的柴油发动机尾气作为颗粒物发生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处理排放物,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颗粒物进行采集取样,然后对样品进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a.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不同燃料颗粒物样品的粒径都有所减小。b.EDS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颗粒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中,除了主要成分C、O外,还有微量的Mg、Al、Ca、Cu、Zn等元素。NTP作用前后对颗粒物中硫的影响较小,不易发生硫中毒现象。较之传统的后处理方法,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柴油机后处理技术。第五,以碱族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成了CeO2-CuO/γ-Al2O3、Na-Rh/γ-Al2O3和Ag/γ-Al2O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利用XRD、SEM、BET等表征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的结构和形貌等特性,以及催化剂的浸渍涂覆工艺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证明形成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符合试验需要。其中:a.活性成分Ag在载体γ-Al2O3表面的附着性好,涂覆量大,增大了催化剂和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催化剂表面有效进行催化反应;b.CeO2-CuO/γ-Al2O3催化剂晶粒细小均匀,与另外两种催化剂相比,其比表面积更大。第六,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对催化转化NOx和PM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等离子体作用促使气体中产生高能活性物种,再通过催化剂作用,进一步提高NO和O2共存下NO转化为NO2的能力,把PM中的SOF氧化为含氧碳氢化合物,促使NO2和含氧碳氢化合物的反应生成CO2和N2。第七,以柴油机实际排出气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化学动力学模拟计算和实验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催化剂成分、温度、转速、转矩等参数对有害气体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结论。

张金云[5](2017)在《高性能轮胎直压定型电磁感应加热智能硫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胎生产过程需经历多道复杂工序,硫化环节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及使用性能优劣。现行轮胎硫化技术主要依托于轮胎定型硫化机,采用高弹性而低刚性胶囊来确定轮胎内壁轮廓,必然难以获得高度均匀的几何结构及质量分布,导致轮胎动平衡均匀性差。此外,传统轮胎硫化采用蒸汽、过热水加热,轮胎内侧需从导热率极低的胶囊内间接获得硫化所需热量,而且热能在管路循环中存在大量耗散,导致轮胎硫化效率低,能源消耗大,蒸汽温度与压力的关联性也制约了硫化工艺参数的最优匹配。本文提出一种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技术,利用高刚性高导热的可控伸缩金属内模替代胶囊结构,并创新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内外模具同时加热,彻底取代传统热媒传热方式,以提高成品轮胎质量精度,缩短轮胎硫化周期及降低制造过程耗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直压压硫化的特殊工艺特点,创新研制了具有内外模独立锁模功能的液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并设计制造了符合实验样机工艺动作要求的配套液压系统和工控系统,为后续开展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工艺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实验条件;2、通过对比分析及实验研究,探明了直压硫化工艺的压力作用形式对轮胎骨架结构以及胶料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损耗因子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积极影响,以校正面不平衡质量、径向力波动RFV、横向力波动LFV、横向力偏移LFD、角度效应力PSF、锥度效应力CON等检测值为依据,考察了高真圆度刚性金属内模对成品轮胎质量分布及几何尺寸均匀性的提升效果。建立了适用于直压硫化工艺的内外模锁模力模型,讨论确定了最佳锁模力参数选取原则;3、实验验证了电磁感应加热轮胎硫化模具温度均匀性,并以255/30R22规格轮胎为研究对象,对产品进行硫化测温,利用相关测温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在充分考虑材料热物性的非线性及硫化反应热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轮胎硫化温度场和硫化程度场有限元仿真,并研究了高温硫化条件对轮胎硫化历程的有利影响,进一步确定了基于内外模电磁感应加热轮胎硫化最佳工艺温度;4、利用成套全自动化实验样机,并根据已确定的最佳硫化工艺参数,对255/30R22规格高性能轮胎进行连续批量化试产及成品轮胎放行测试,分析了直压硫化工艺在制品硫化效率、制造过程耗能等方面的工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条件下的轮胎硫化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了 11.06%,单胎硫化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约86%,轮胎外观检测,激光散斑无损检测以及成品性能室内试验等均通过国家标准,由此可以初步认定,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工艺具备良好产业化应用前景。

张霞[6](2006)在《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政府设租、政策性租金的存在,是过去10年高新区高速发展的动力所在。随着新一轮以严格土地、信贷审批管理制度和规范政府职能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下,高新区面临着政策支持和政策优惠弱化的严峻形势。政策性租金的丧失,将使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的强大压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将是“21世纪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竞争力将成为我国高新区获取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成为各高新区相互竞争的焦点。高新区当前任务重中之重就是:创造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在对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涵义、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搭建了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宏、微观生成机制;构建了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0个典型的国家级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其人力资源竞争力综合分类排名;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着重对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价,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庄百兴[7](2008)在《1.5kW高压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集新型稀土材料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高性能电机。它不仅结构简单、低成本、免维护、高功率密度、高效节能,而且还具有与直流电机相媲美的优良调速与控制性能,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论文首先综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项目开发实践,重点研究了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和单片机以及基于功率开关器件MOSFET和IPM的高压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对其硬件电路和程序设计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实现了基于转子HALL位置信号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同时对组合铁心集中绕组稀土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与工艺及其转子位置检测HALL器件的安装方法进行了讨论。此外,论文还初步探讨了8极/12槽无刷直流电动机弱磁调速控制策略,并且试验了“固定提前导通角CPA法”的弱磁效果。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多轮研制过程中,通过软硬件结合和优化电路设计以及大量的试验数据和波形分析,逐步完善了控制器的性能,而且充分考虑到控制器批量化生产制程和工艺,实现了控制器的通用化、高可靠性和市场化。高压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测试和用户小批量化试用结果表明: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可在20%~100%范围内连续调节,电动机额定转速时转速波动范围小于1%,稳速运行精度高,控制器散热可靠,保护功能全面,符合电磁兼容标准。

张辽远[8](2007)在《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实验装置的研制和加工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研和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硬脆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遍。这些硬脆材料,如硅单晶、石英晶体、陶瓷、宝石、玻璃、稀土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硬质合金等。金刚石线锯在硬脆材料的加工方面逐渐显现出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点:加工表面损伤小、挠曲变形小、切片薄、片厚一致性好、能切割大尺寸硅锭、省材料、效益好、产量大、效率高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技术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割方法。该研究课题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研究内容包括:①研制一台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实验装置;②研制适合超声振动条件下的电镀金刚石线锯;③对电镀金刚石线锯和磨粒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研究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加工轨迹;④对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振动锯切有关的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率、锯切力、表面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⑤对电镀金刚石线锯的超声锯切时线锯的失效形式及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⑥最后通过研究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锯切过程的分析,从断裂力学和锯切力的角度分析研究材料去除机理。该项技术与传统的硬脆材料切割方法不同,通过研制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实验装置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原理是可行的。与有关单位合作,采用自制的电镀设备及工装进行了线锯的电镀工艺研究,并制造出了质量稳定的电镀金刚石线锯,镀层和基体结合牢固,镀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良好,金刚石颗粒分布均匀,达到该项技术条件的使用要求。通过对该实验装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设计制造了超声电源、换能器、变幅杆等。该实验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超声发生器的功率为250W(可调),频率为20KHz,工具的最大振幅为20μm。对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振动锯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材料去除率可达25mm/min以上,大大高于相同条件的往复式线锯,是其材料去除率2.5~3倍,能充分发挥金刚石的卓越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金刚石粒度、侧向压力、线锯速度以及工件材料性质对锯切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锯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实验表明:要获得较高的锯切效率,较好的质量和最优的经济性,其最佳的工艺参数为:金刚石粒度为180#,侧向压力为12N,线锯往复速度为300rpm,锯切效率最高。其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Ra0.7~0.8μm,比相同条件下的往复式线锯(Ra1.3~1.5μm)提高近1倍。经过对电镀金刚石线锯和磨粒进行了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作者认为在锯切过程中磨粒在去除过程中与工件的接触是非连续状态的,其实际接触时间只占整个工作周期的1/3~1/5,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都证明其总的平均锯切力小、锯切温度要降低,而且局部产生的应力也有充足的释放时间和条件。通过对电镀金刚石线锯实验和分析,作者认为金刚石线锯的失效形式主要有:金刚石颗粒的磨损、破碎和脱落等。在超声振动切割时,金刚石颗粒受到的冲击作用,由线锯的柔性而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一般不会因机械冲击而产生破碎或脱落,主要表现为抛光磨平。在较低锯切速度下,由于锯切力较大,金刚石颗粒将产生破碎和脱落。金刚石颗粒首先在较小的应力和锯切热的作用下,在尖角和棱边处产生抛光磨平或轻微的局部破碎,随着磨平和局部破碎的不断增加,金刚石承载能力下降,部分金刚石颗粒将产生整体破碎。摩擦产生大量的锯切热,使镀层软化,降低镍镀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在机械冲击的作用下,金刚石颗粒会产生整体脱落现象。当参数选择不当,线锯的寿命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发生断裂。通过对金刚石线锯锯切力的理论研究,建立了线锯切割时锯切力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分析单颗粒金刚石的锯切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线锯速度、工件进给速度、线锯参数和工件性质对锯切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线锯的锯切力与工件材料的厚度和工件进给速度成正比和线锯速度成反比,并且和材料性质有关。在研究分析已有的硬脆材料去除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锯切机理的模型,根据压痕模型,认为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锯切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的主要原因是由赫兹碎裂(Hertzian Fracture)引起的。假如工件材料的表面被一个滑动的压头弹性地压下,则在压头滑移轨迹后面的材料中产生张应力场,当其值超过临界的正常负荷时,就会产生局部圆锥形裂纹,这个负荷比使材料表面形成永久刻痕所必需的力要小得多,这说明在较低的压力下硬脆材料仍可被破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锯切去除材料中,除常规的锯切过程外还包括压缩状态下的裂纹扩展、拉伸状态下的裂纹扩展、空化状态下的裂纹扩展、在锤击、冲击和滚动切削作用下裂纹的扩展等。而裂纹在形成、扩展、闭合过程中,在纵向和横向是不同的,纵向裂纹的尺寸要大于横向裂纹,而横向裂纹尺寸是形成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陈福龙[9](2006)在《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是由永磁同步电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交流伺服系统,因其良好的运行性能成为当代电气传动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随着功率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进步,伺服系统也逐步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全数字化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现新控制策略容易、功能丰富等优点。本论文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委托开发的“带钢表面检测离线试验台研制”项目为背景,在以全数字化电机控制专用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控制核心的基础上,以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和开发。论文首先介绍了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接着讨论了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方法,针对项目要求设计了PI位置控制器、PI速度器和PI电流控制器,组建了全数字化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SP控制器,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对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的阐述。特别地,本文结合实际系统中使用的混合式光电编码器,介绍了两种转子初始位置角的检测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基于DSP的M/T测速算法的实现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件锁相环测速算法。最后,根据实际系统,本文对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做了相关实验,记录并分析了系统运行时的电机位置和电流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实现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速度超调小、转矩脉动小、调速范围宽、易于升级、体积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以及较高的精度。最终,该系统安装在“带钢表面检测离线试验台”上,在现场调试和运行获得成功。

二、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Sagnac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纤电流传感器概况及意义
    1.3 光纤电流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
        1.3.1 全光纤型
        1.3.2 块状玻璃型
        1.3.3 混合型
    1.4 光纤电流传感器发展概况及展望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4.3 发展展望
    1.5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纤电流传感器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Faraday 效应
    2.3 微扰耦合模理论及光纤中的双折射
        2.3.1 微扰耦合模理论
        2.3.2 单模光纤中的双折射
        2.3.3 单模光纤的分类
    2.4 偏振的Jones 矩阵分析法
        2.4.1 偏振光的琼斯矢量表示法
        2.4.2 正交偏振
        2.4.3 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表示法
        2.4.4 偏振光系统的琼斯矩阵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agnac 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3.1 引言
    3.2 Sagnac 干涉型电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3.3 Sagnac 干涉型电流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3.4 仿真研究
        3.4.1 起偏器透光轴方向误差影响
        3.4.2 两个延迟器快(慢)轴不重合误差影响
        3.4.3 相位延迟器延迟误差影响
        3.4.4 固有圆双折射影响
        3.4.5 线性双折射影响
        3.4.6 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功能部件的设计
    4.1 引言
    4.2 λ/4 相位延迟器的设计
        4.2.1 光纤偏振控制器
        4.2.2 保偏光纤λ/4 相位延迟器的设计
    4.3 相位调制器设计
        4.3.1 有源型相位调制器
        4.3.2 基于3×3 耦合器的相位偏置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电子电路设计
    5.1 引言
    5.2 激光器的选型及驱动电路设计
        5.2.1 激光器
        5.2.2 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5.3 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设计
        5.3.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5.3.2 带通滤波器设计
    5.4 模数转换器选择
    5.5 信号处理电路总体方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系统
        6.2.1 系统组成
        6.2.2 性能分析
        6.2.3 噪声特性分析
    6.3 实验及结果
    6.4 实验结果分析
    6.5 进一步的工作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意义
    1.2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国外研究状况
        1.2.2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国内研究状况
    1.3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1.5 本章小结
2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原理研究
    2.1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实现原理
    2.2 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电流传感器中的应用
        2.2.1 磁致伸缩效应
        2.2.2 磁致伸缩的磁畴理论解释和唯象表达
        2.2.3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
    2.3 光纤法珀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3.1 光纤法珀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2.3.2 光纤法珀传感器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设计
    3.1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理论分析
        3.1.1 系统构成
        3.1.2 理论分析
    3.2 实验系统设计
        3.2.1 核心材料的选择
        3.2.2 电磁线圈设计
        3.2.3 超磁致伸缩棒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设计
        3.2.4 光纤法珀传感器的信号解调
        3.2.5 光路相关设计
    3.3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总体结构及参数
    3.4 本章小结
4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4.1 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4.1.1 预应力标定实验
        4.1.2 预应力对传感器的影响
        4.1.3 偏置磁场对传感器的影响
        4.1.4 稀土超磁致伸缩棒的磁滞特性
    4.2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1.2.1 柴油机NO_x机外净化技术
        1.2.2 柴油机PM机外净化技术
        1.2.3 柴油机NO_x和PM同时净化后处理技术
    1.3 催化技术在柴油机排放中应用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钙钛矿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3 碱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1.3.4 分子筛催化剂
    1.4 NPAC技术在柴油机后处理领域内研究状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NPAC技术净化柴油机排放的机理
    2.1 概述
    2.2 NTP的基本理论
        2.2.1 NTP特点
        2.2.2 NTP的微观过程
    2.3 NTP产生类别
        2.3.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2.3.2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
        2.3.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2.3.4 射频放电等离子体
        2.3.5 微波放电等离子体
        2.3.6 滑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
    2.4 BDB放电机理
        2.4.1 BDB放电物理过程及结构
        2.4.2 BDB放电形貌特征
        2.4.3 微放电特性
    2.5 NPAC净化柴油机有害排放机理
        2.5.1 NTP净化气体理论依据
        2.5.2 NTP净化柴油机排放物机理
        2.5.3 NPAC净化柴油机NO_x和PM排放机理
    2.6 NPAC技术意义及优缺点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BD放电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DBD放电功率的测试方法
        3.2.2 V—Q Lissajous图形法测量原理
        3.2.3 DBD放电试验系统
        3.2.4 DBD放电试验波形
    3.3 不同参数DBD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
        3.3.1 能量密度的变化规律
        3.3.2 放电间隙的影响规律
        3.3.3 放电电流的变化规律
        3.3.4 等效电容的影响规律
        3.3.5 放电频率的变化规律
        3.3.6 介质常数的影响规律
        3.3.8 气流速度的影响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剂制备及理化性能分析
    4.1 概述
    4.2 催化剂载体
    4.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4.3.1 Ag/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4.3.2 Na-Rh/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4.3.3 CeO_2-Cu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4.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4.4.1 XRD表征
        4.4.2 SEM形貌分析
        4.4.3 EDS催化剂组分分析
        4.4.4 BET比表面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TP处理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试验分析
    5.1 概述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5.2.2 生物柴油燃料成分分析
    5.3 NTP处理柴油机PM排放的研究
        5.3.1 试验方案
        5.3.2 RBD的燃料特性
        5.3.3 燃料经济性分析
        5.3.4 烟度排放规律
        5.3.5 NTP对颗粒物样品形貌的影响
        5.3.6 NTP对颗粒物样品成分的影响
    5.4 NTP处理NO_x排放的作用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PAC同时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研究
    6.1 概述
    6.2 实验部分
        6.2.1 方法
        6.2.2 试验布置
    6.3 NPAC对PM排放的研究
        6.3.1 NTP/催化剂对PM排放的影响
        6.3.2 催化剂对PM排放的影响
        6.3.3 NTP/催化剂对颗粒形貌的影响
        6.3.4 NTP/催化剂对颗粒成分的影响
    6.4 NPAC对NO_x排放的研究
        6.4.1 NTP/CeO_2-CuO/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6.4.2 NTP/Na-R_h/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6.4.3 NTP/Ag/γ-Al_2O_3对NO_x排放影响
        6.4.4 CeO_2-CuO/γ-Al_2O_3、Na-R_h/γ-Al_2O_3和Ag/γ-Al_2O_3催化剂/NTP性能比较
        6.4.5 温度对NO_x排放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获奖

(5)高性能轮胎直压定型电磁感应加热智能硫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轮胎硫化装备研究概况
        1.1.1 轮胎定型硫化机
        1.1.2 硫化模具
    1.2 轮胎硫化工艺研究进展
        1.2.1 硫化加热方式
        1.2.2 轮胎硫化温度场研究
    1.3 新型轮胎硫化技术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轮胎直压硫化装备的研制
    2.1 金属硫化内模设计
        2.1.1 连杆式内模
        2.1.2 斜楔式内模
    2.2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设计
        2.2.1 结构及工作原理
        2.2.2 加热控制方法
        2.2.3 三维涡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2.3 轮胎直压硫化机的研制
        2.3.1 主机结构特点
        2.3.2 整机静力学分析
        2.3.3 液压系统设计
        2.3.4 工控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压硫化工艺对轮胎质量的影响
    3.1 工艺定型过程解析
        3.1.1 定型步序对比
        3.1.2 定型过程对骨架材料的影响
    3.2 直压硫化工艺对轮胎硫化质量的影响
        3.2.1 对轮胎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2 对轮胎动平衡性的影响
        3.2.3 对轮胎均匀性的影响
    3.3 直压硫化工艺锁模力的调控
        3.3.1 锁模力模型
        3.3.2 内外模锁模力的确定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化温度均匀性研究
    4.1 模温均匀性检测
        4.1.1 外模
        4.1.2 内模
    4.2 轮胎硫化测温
    4.3 轮胎硫化温度场数值模拟
        4.3.1 轮胎硫化动力学理论
        4.3.2 有限元模型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化工艺特性及产品性能分析
    5.1 试验条件及工艺参数
        5.1.1 试验样机
        5.1.2 模具
        5.1.3 硫化工艺条件
    5.2 工艺特性分析及制品质量评价
        5.2.1 硫化效率分析
        5.2.2 能耗分析
        5.2.3 成品外观检测
        5.2.4 激光散斑无损检测
        5.2.5 轮胎性能室内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1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的强大压力
        1.1.2 人力资源竞争力是高新区获取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
    1.2 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
        1.2.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综述
        1.2.2 人力资源价值评价理论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基本理论
    2.1 高新区人力资源的涵义及特征
        2.1.1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比较
        2.1.2 人力资源的特性
        2.1.3 高新区人力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
    2.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2.2.1 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内涵
        2.2.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
    2.3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生成机制
        2.3.1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微观生成机制
        2.3.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宏观生成机制
第三章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3.3 高新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4.1 模型描述及数据确定
    4.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4.3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4.3.1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4.3.2 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第五章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及其对策建议
    5.1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总体评价
    5.2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分类评价
        5.2.1 人力资本力评价
        5.2.2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环境吸引力评价
        5.2.3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政策激励力评价
        5.2.4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投资竞争力评价
        5.2.5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绩效张显力评价
    5.3 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5.4 增强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5.4.1 增强人力资源环境吸引力,提升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
        5.4.2 增强人力资源政策激励力,提升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5.4.3 增强人力资源投资竞争力,提升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
        5.4.4 促进知识溢出机制作用发挥,增强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外溢效益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的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A: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权重判断矩阵
附录 B: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相关性矩阵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7)1.5kW高压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无刷直流电动机发展概述
    1.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
        1.2.1 矢量控制
        1.2.2 滑模变结构控制
        1.2.3 智能控制
        1.2.4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1.2.5 弱磁扩速控制
        1.2.6 转矩脉动抑制
    1.3 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器发展趋势
        1.3.1 无刷电机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3.2 无刷电机产品发展趋势
        1.3.3 应用前景分析
    1.4 课题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安排
第2章 基于专用芯片的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
    2.1 无刷电机专用控制芯片MC33035介绍
    2.2 基于MOSFET的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
        2.2.1 MOSFET器件的选择
        2.2.2 MOSFET的驱动
        2.2.3 MOSFET的保护
        2.2.4 控制器初始上电电路
    2.3 基于IPM的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
        2.3.1 IPM器件研究
        2.3.2 PS21267 IPM电路设计
        2.3.3 PS21267 IPM过流保护研究
    2.4 高压无刷电机的软起动技术
    2.5 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问题
        2.5.1 干扰产生机理分析
        2.5.2 硬件抗干扰措施
第3章 基于C8051F310单片机的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
    3.1 C8051F310单片机选择
    3.2 基于C8051F310单片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2.1 单片机隔离电源
        3.2.2 HALL脉冲捕捉
        3.2.3 转速显示电路
        3.2.4 转速给定电路
        3.2.5 C8051F310与PS21267 IPM接口电路
    3.3 基于C8051F310单片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3.1 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2
        3.3.2 C8051F310软件实现控制功能
        3.3.3 系统软件设计
        3.3.4 软件抗干扰设计
    3.4 基于相位控制的无刷电机弱磁调速探讨
第4章 高压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4.1 分布绕组的高压无刷电机
    4.2 集中绕组的高压无刷电机
        4.2.1 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结构及优点
        4.2.2 8极/12槽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磁场分布
        4.2.3 8极/12槽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组合铁心工艺
        4.2.4 8极/12槽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等径磁钢
        4.2.5 8极/12槽集中绕组绕组端部接线板和HALL电路板
    4.3 无刷电机HALL元件的定位问题
        4.3.1 无刷电机用HALL元件
        4.3.2 HALL元件数量和配置
        4.3.3 HALL元件安装位置
第5章 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的制作、调试与试验
    5.1 PCB板的设计与制作
    5.2 散热器的设计与制作
    5.3 高压无刷电机控制器的调试与试验
        5.3.1 速度闭环PI调节器
        5.3.2 电流过流保护
        5.3.3 无刷直流电动机绕组电流波形
    5.4 高压无刷电机及控制系统负载试验
    5.5 控制系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5.5.1 HALL波形畸变
        5.5.2 电机转速显示误差
        5.5.3 无刷电机制动问题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实验装置的研制和加工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金刚石线锯的应用发展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装置总体设计和声学系统设计
    2.1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装置组成
    2.2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装置的总体设计
    2.3 头架系统设计
        2.3.1 头架系统中导向轮尺寸确定
    2.4 超声电源和声学系统设计
        2.4.1 超声电源设计
        2.4.2 频率自动跟踪与恒幅控制实现方式的选择
        2.4.3 功率调节与振幅恒定的实现方式
        2.4.4 电源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
    2.5 声学系统设计
        2.5.1 概述
        2.5.2 超声换能器的等效网络和匹配
        2.5.3 纵向复合式换能器设计
        2.5.4 变幅杆的设计
        2.5.5 超声变幅杆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第三章 电镀镍-金刚石线锯的研制
    3.1 概述
    3.2 金属电沉积
        3.2.1 金属电沉积研究的内容
        3.2.2 电镀溶液的基本类型
        3.2.3 电镀工艺参数
        3.2.4 金属电镀层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3.3 超硬材料与金属的复合电镀
        3.3.1 超硬材料复合镀层概述
        3.3.2 超硬材料复合镀层电镀工艺的基本要求
        3.3.3 电镀溶液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3.3.4 电镀的工艺条件
    3.4 镀层质量检测
第四章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线切割运动和动力学分析
    4.1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模型
    4.2 线锯振动的理论模型
    4.3 线锯振动的计算机仿真
    4.4 电镀金刚石线锯的框架运动学分析
        4.4.1 金刚石线锯加工运动特征
    4.5 电镀金刚石线锯中的磨粒复合运动分析
    4.6 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加工轨迹研究
        4.6.1 理论分析
        4.6.2 试验验证
    4.7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切割材料的去除率计算模型
        4.7.1 超声线锯切割时单颗磨粒的脉冲切削力
        4.7.2 普通锯切时单颗磨粒上的切削力
        4.7.3.超声锯切时单颗磨粒上的合力
        4.7.4.超声锯切材料的理论去除率
第五章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加工工艺的试验研究
    5.1 锯切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5.2 锯切工艺参数对锯切力的影响
    5.3 锯切加工中负锯切力现象的分析
    5.4 表面质量分析
        5.4.1 表面质量的实验研究
        5.4.2 表面轮廓粗糙度值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 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失效形式及机理分析
    6.1 金刚石工具磨损机理的研究综述
    6.2 电镀金刚石线锯锯切的失效形式
    6.3 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宏观失效
        6.3.1 线锯的拉断
        6.3.2 线锯的疲劳断裂
    6.4 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微观失效
        6.4.1 金刚石颗粒的磨损
        6.4.2 金刚石颗粒的脱落
        6.4.3 锯丝镀层的磨损
    6.5 金刚石磨粒及镍镀层受力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第七章 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锯切机理的研究
    7.1 磨粒锯切作用与锯切过程
    7.2 岩石断裂力学
    7.3 切削应力
    7.4 压痕断裂模型
    7.5 超声锯切的断裂特征和机理分析
        7.5.1 压缩状态下的裂纹扩展
        7.5.2 拉伸状态下的裂纹扩展
        7.5.3 空化状态下的裂纹扩展
        7.5.4 在锤击、冲击和滚动切削作用下裂纹的扩展
    7.6 电镀金刚石线锯锯切力的理论分析
        7.6.1.锯切力的数学模型
        7.6.2 单颗金刚石颗粒由切屑变形引起的锯切力
        7.6.3 单个金刚石颗粒由摩擦产生的锯切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9)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伺服系统简介
        1.2.1 伺服系统基本概念及应用
        1.2.2 伺服系统发展现状
        1.2.3 伺服系统分类
        1.2.4 步进、直流、交流伺服技术的比较
    1.3 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全数字化控制的优点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策略
    2.1 引言
    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简介
        2.2.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展
        2.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分类
        2.2.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3.1 电机统一理论
        2.3.2 坐标变换
        2.3.3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d-q 轴下的数学模型
    2.4 矢量控制策略
        2.4.1 矢量控制原理
        2.4.2 矢量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分析
        2.4.3 电流反馈跟踪控制
3 数字化电流控制及系统控制环路分析
    3.1 引言
    3.2 电流调节器
        3.2.1 滞环电流控制
        3.2.2 PI 控制
        3.2.3 预测电流控制
    3.3 PWM 技术
        3.3.1 三角波比较法
        3.3.2 空间矢量法
    3.4 控制环路分析
        3.4.1 运动控制器的总体方案
        3.4.2 电流环控制器的设计
        3.4.3 速度环控制器的设计
        3.4.4 位置控制环的设计
4 电流、转速及位置的检测与计算
    4.1 电流检测
        4.1.1 电流检测装置
        4.1.2 基于DSP 的电流检测
    4.2 速度检测
        4.2.1 速度和位置信号检测器
        4.2.2 转速计算方法
        4.2.3 算法误差分析
        4.2.4 基于DSP 的转速检测
        4.2.5 转速检测算法的改进
    4.3 位置检测
        4.3.1 初始位置检测
        4.3.2 电子齿轮功能
        4.3.3 基于DSP 的位置检测
5 伺服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1 引言
    5.2 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5.3 电机控制专用控制器
        5.3.1 DSP 芯片选型
        5.3.2 TMS320LF2407 功能介绍
    5.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4.1 主电路设计
        5.4.2 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5.4.3 系统保护电路设计
        5.4.4 电流采样与处理电路设计
        5.4.5 速度位置检测电路设计
        5.4.6 键盘及显示电路
        5.4.7 DSP 外围电路
6 系统软件实现设计
    6.1 引言
    6.2 系统软件结构
    6.3 程序功能分析
        6.3.1 主程序
        6.3.2 初始化程序
        6.3.3 核心控制程序
        6.3.4 串行通讯程序
    6.4 软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 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7.1 引言
    7.2 转速开环试验结果
    7.3 转速闭环试验结果
        7.3.1 各转速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
        7.3.2 电机电压和电流波形
        7.3.3 D/A 输出波形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试制 LQG-0.5型电流互感器的若干经验体会[J]. 青海综合电机厂. 变压器, 1967(12)
  • [2]Sagnac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研究[D]. 焦斌亮. 燕山大学, 2006(08)
  • [3]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光纤法珀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 姚小芳. 重庆大学, 2007(05)
  • [4]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攀. 江苏大学, 2009(09)
  • [5]高性能轮胎直压定型电磁感应加热智能硫化技术的研究[D]. 张金云.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1)
  • [6]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D]. 张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2)
  • [7]1.5kW高压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研究[D]. 庄百兴. 湖北工业大学, 2008(07)
  • [8]电镀金刚石线锯超声波切割实验装置的研制和加工机理的研究[D]. 张辽远. 长春理工大学, 2007(02)
  • [9]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陈福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标签:;  ;  ;  ;  

试制LQG-0.5电流互感器的一些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