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胱氨酸生产工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轶楠,季彬,巩晓芳,穆永松,叶泽,杜津昊,席鹏,王治业[1](2021)在《饲用有机硒的制备及硒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在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硒对酵母富集硒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酵母细胞总硒和细胞内蛋白硒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酵母细胞内硒代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以酵母生长OD600 nm值为依据,最佳加硒时间为6~10 h,最佳添加量为10~20 mg/L。综合考虑酵母生物量、总硒和蛋白硒含量,最佳加硒时间为6 h,浓度为20 mg/L。该条件下,酵母总硒含量为1566.30μg/g,细胞内蛋白硒含量为1336.82μg/g,硒代蛋氨酸含量为1044.57μg/g,硒代胱氨酸含量为108.33μg/g,硒代甲基半胱氨酸含量为72.21μg/g。
黄艳,孙逍,何佳佳,孙楠,谢升谷[2](2021)在《不同来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甘氨酸与盐酸半胱氨酸的含量,并对易降解氨基酸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磷酸调pH 2.15±0.02)(5∶95),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不同生产企业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甘氨酸含量为99.1%~101.7%;原研制剂的盐酸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是103.9%,未检出胱氨酸,其他样品中盐酸半胱氨酸含量为50.7%~85.6%,能检出胱氨酸。结论:本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且准确度高,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不同生产企业的注射液中甘氨酸均较稳定;盐酸半胱氨酸含量参差不齐,部分样品含量较低、稳定性较差。盐酸半胱氨酸稳定性与pH和处方工艺均密切相关,不同来源注射液稳定性表现差异较大。部分仿制药生产企业需进一步优化处方工艺,提高药品质量。
刘慧敏[3](2021)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成耀[4](2021)在《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L-胱氨酸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N-乙酰-L-半胱氨酸在医药、农业以及化妆品等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它的抗氧化和粘液溶解特性,使其在医学上受到广泛重视。N-乙酰-L-半胱氨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及经济价值,但传统从L-胱氨酸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生产方法存在着有机溶剂污染、工艺复杂以及产品易消旋等问题。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从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绿色电化学工艺。本文围绕该制备工艺的工业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研究:(1)传质问题的改进。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现有电解槽内流体流动状况的数学模拟仿真,发现了槽内存在着短路流与滞留区的问题。对电解槽内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后,通过增加折流板以及阻流板的方式提高了电解槽内的传质情况。对新设计的电解槽再次模拟仿真证明了优化后槽内流线更为曲折交错,解决了层流导致的短路流问题以及角落电解液的滞留问题,得到了更有利于传质的电化学反应器结构。(2)电极材料的选择。通过对银电极、碳电极以及铅电极三种电极电解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产率、电流效率以及电极电位分布进行研究,确认了铅电极是合适的工业生产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极材料。碳电极和银电极虽然也满足对电化学产率的要求,但碳电极的电极电位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析氢严重,而银的电流效率略低且材料成本高。(3)完成工业化生产试验。通过小试实验确定了从L-胱氨酸先乙酰化后电化学还原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通过公斤级试验确定放大规模后工艺的可行性,同时用电渗析器脱盐,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解决了传统脱盐方式中存在的脱盐率低、操作繁琐以及使用有机溶剂等问题;最后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对工艺进行调整并进行评价。
卢连登[5](2021)在《黑蒜热加工过程中蒜氨酸及主要相关硫化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蒜是用新鲜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生产加工而成的大蒜深加工产品。大蒜制备成黑蒜后,去除了刺激性气味,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有明显提升。黑蒜中的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赋予黑蒜特殊的功能性。目前有关于黑蒜及蒜氨酸保健功能的研究日益增加,但黑蒜加工过程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在建立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高效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逐级优化黑蒜加工工艺,改善黑蒜品质,同时考察不同贮藏条件下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变化情况。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优化了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提取条件,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黑蒜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考察结果显示:蒜氨酸、脱氧蒜氨酸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在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2、0.9991和0.9988,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17μg·m L-1、0.12μg·m L-1、0.31μg·m L-1;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00%-95.47%,能够满足黑蒜中蒜氨酸及其含硫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需求。论文测定了13种市售黑蒜样品的品质指标,确定了市售黑蒜的褐变度范围为70-76,质构指标中硬度范围为30-35 N,弹性范围为0.8-1.0 mm,咀嚼度范围为7-9 N·mm,总糖含量范围为150-170 mg·g-1,多酚含量范围为8.0-9.5 mg·g-1。γ-谷氨酰半胱氨酸的热稳定性优于蒜氨酸和脱氧蒜氨酸;蒜氨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在50℃条件下受热18 h完全失活,表明三种酶在黑蒜加工第0-34 h阶段未结束时,可能已完全失活,不会对后续阶段蒜氨酸及相关硫化物的变化产生影响。对黑蒜加工过程研究发现,褐变度、质构、总糖、多酚及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等品质指标在美拉德反应阶段(第6-14天)均出现显着变化。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逐级优化黑蒜加工工艺条件为加工湿度80%、加工温度70℃、加工时间180 h(即7.5天)为宜,该条件下制备黑蒜产品,其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组分总含量提升20.1%。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工艺优化后黑蒜样品在颜色、干爽度、蒜肉质地、气味、口感等方面得分均较高,其酸甜口感度更协调,苦味明显降低。这进一步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在提升黑蒜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组分含量的同时,对改善黑蒜产品整体品质方面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最后通过黑蒜样品贮藏实验,在4℃避光冷藏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更好地减少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损失,有利于黑蒜品质的保持。
杨可心[6](2021)在《羽毛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羽毛作为养殖行业的主要固废,是屠宰废弃物治理的难点。我国每年家禽产业可产生高达数百万吨的羽毛,由于其蛋白特征而难以合理利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可达到羽毛饲料化利用的目的,但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微生物发酵兼具改善原料营养价值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本研究旨在筛选一株高效降解羽毛的菌株并明确降解特性,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建立羽毛混菌固态发酵工艺,对比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羽毛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以本实验室保藏菌株作为出发源,首先采用酪蛋白平板法进行初筛,获得8株具有优良蛋白降解能力的菌株;再以羽毛降解观察法和可溶蛋白含量法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最终得到一株具有较强羽毛降解能力的菌株,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NLG1。2、菌株NLG1羽毛降解特性和培养条件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NLG1接种于羽毛培养基中,37.0℃、180 r/min培养3天,通过检测降解液中可溶蛋白含量探讨羽毛降解特性,优化其培养条件;测定羽毛培养基条件优化前后对羽毛上清液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羽毛培养基,贝莱斯芽孢杆菌NLG1培养条件优化为:温度27.0℃,初始p H 10.0,接种活菌数109 CFU/m L,底物浓度2.50%,外加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添加量2.0%),培养时间3天;2)通过培养条件优化,最终羽毛发酵液可溶蛋白含量高达32.76±0.07μg/m L,水解氨基酸总量112.18mg/g,可检测出游离氨基酸及代谢产物种类新增6种(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α-氨基丁酸、β-氨基异丁酸、β-丙氨酸)、总量提高到66.33 mg/g。3、羽毛混菌固态发酵工艺及优化:采用实验室保藏菌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克鲁假丝酵母进行羽毛固态发酵试验。以可溶蛋白含量、失重率、总变化率(加权法,总变化率=0.7*可溶蛋白含量+0.3*失重率)为指标,通过L9(34)和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羽毛固态发酵的混菌比例及工艺,以最优工艺条件进行试验,测定混菌固态发酵前后对羽毛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和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羽毛固态发酵的最佳混菌比例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克鲁假丝酵母=1:1:1;2)羽毛混菌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温度38.0℃、初始p H 9.0、总接种量10.0%、料水比1:2.50、发酵时间8天;3)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最终羽毛失重率为33.72%,可溶蛋白含量为12.70 mg/g,可检测出游离氨基酸及代谢产物的总量提高到26.65 mg/g,胃蛋白酶消化率提高了16.03%,说明混菌固态发酵能有效改善羽毛的营养价值。
陈嘉钰[7](2021)在《海参肽饮品的制备、品质分析及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鲜活刺参为主要原料,红糖、蜂蜜、山楂(干果)、红枣(干果)、桑葚粉、蓝莓粉和茉莉花(干花)为辅料,依照产品研发一般流程研制海参肽饮品。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品最优配方,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对饮品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进行分析;对海参肽饮品的蛋白质、氨基酸、灰分、脂肪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海参肽饮品的流变特性和品质;最后,对海参肽饮品进行包装设计及工厂设计,旨在为海参肽饮品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海参肽饮品的最佳配方,以海参肽复配液(含桑葚粉0.3%、蓝莓粉0.3%、茉莉花1.0%)为底物,添加辅料红糖3%、蜂蜜2%、山楂2%、红枣3%。结合感官评分与极差分析,4个因素对海参肽饮品配方的感官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山楂添加量)>D(红枣添加量)>A(红糖添加量)>B(蜂蜜添加量)。电子鼻及电子舌分析表明,海参肽饮品挥发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为氮氧化物、氢化物、烷烃、醇类、硫化氢类和芳香烷烃,滋味上与海参酶解液的酸味、苦味、涩味、鲜味、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2)在确定海参肽饮品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流变特性和品质分析,海参肽饮品蛋白质含量为7.05 mg/m L;含有17种氨基酸,其总量为7026 mg/kg,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灰分0.44%;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海参肽饮品为假塑性流体。(3)根据海参肽饮品的特性、包装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包装材料、容器、色彩、图案、形态及技术方法的研究,以白卡纸、PE/铝箔/PET为材料制作成方形包装容器,以深蓝色为主色、橙红色为辅色,小分子结构为图案,设计一款海参肽饮品包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需求,以海参肽饮品生产工艺流程为基础,完成海参肽饮品生产车间设置、产品方案制定、设备选型、物料衡算以及劳动力、设备占地面积、生产车间占地面积、辅助部门占地面积、水电的计算以及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年产300 t海参肽饮品工厂设计。
朱盛琦[8](2021)在《富硒甘薯中有机硒形态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用富硒食品是对于人与动物体来说最为方便有效的补硒方法。利用外源性硒肥培育富硒作物的方法中,植物可以有效将外源硒转化为自身有机硒化合物。1.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HG-AFS法定量分析富硒甘薯及其各组分、土壤中的总硒含量。结果表明,甘薯叶中的含硒量始终高于茎、块根和土壤环境。因此可以将农作物制作成脱水冻干粉,能更有效提升食物补硒效果,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2.经外源施硒的甘薯对有害元素砷、镉、铅、汞富集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表现出拮抗作用。因此农作物富硒能有效降低农作物中富集有害元素的浓度并起到降低有害元素危害作用。3.正交设计优化后提取富硒甘薯中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的情况下,以超纯水作为浸提剂,超声环境下50℃恒温浸提60min,离心分离后进行第二次浸提并合并浓缩浸提液。最优浸提条件下硒得率25.8%。浸提后的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在外源施硒1.5mg/kg时达到峰值,清除率95.4%,对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99%。4.正交设计优化后富硒甘薯中可溶性蛋白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浓度0.15mol/LNa OH水溶液进行浸提,控制料液比为1:30,40℃恒温水浴振荡浸提90min。最优浸提水平富硒甘薯中可溶性蛋白硒含量为1.27μg/L,硒得率为34.4%。富硒甘薯中可溶性蛋白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最高清除率达93.8%5.结合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浸提效果及硒含量可以得出,富硒甘薯中仅多糖和蛋白中硒含量之和超过甘薯中总硒含量的50%。因此,大力发展富硒农作物中有机硒有很大应用前景。6.对比几种蛋白酶对富硒甘薯中蛋白酶解效果发现,在选用10mg碱性蛋白酶时酶解效果最佳,酶解率可达到87.4%。7.采用HPLC-ESI-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富硒甘薯中提取的硒代氨基酸结构。通过质荷比和硒代氨基酸手型特征峰判断,富硒甘薯中含有硒高胱氨酸、硒甲基蛋氨酸、N-乙酰-硒代蛋氨酸,但响应峰高较低,可能是含量较少的原因。
卫新来[9](2021)在《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提升,全球的化工行业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产能与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开发一种既能够回收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又能将处理后的废物再循环、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节能技术,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特殊选择透过性,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的电渗析可以实现废水脱盐浓缩、化学品精制纯化和废盐资源化利用等,是一种非常高效、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食品等领域,是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电渗析根据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普通电渗析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主要是实现含盐溶液的脱盐和浓缩。双极膜电渗析融合了普通电渗析工艺中离子定向运输和双极膜的水分解优势,可以实现溶液中盐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其具有技术进步、经济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针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技术特点,拓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本文开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分五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首先简述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引入电渗析技术,接着详细介绍电渗析器结构与离子交换膜分类,然后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传统的二甲基砜脱盐纯化工艺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本研究验证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操作电压、进料浓度和电解质盐浓度等对脱盐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电渗析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过程成本核算,评价了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过程中的成本和工艺经济性。结果表明,随着操作电压的增加,回收率略有提高,说明分子渗透是导致电渗析实验中二甲基砜损失的主要原因。回收率随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随着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淡化室与浓缩室间的二甲基砜浓度梯度增大,因而普通电渗析可以在低进料二甲基砜浓度下运行,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电解质盐浓度对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电流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渗析过程中,电流效率达到74.0%,能耗约为12.3 Wh/L,回收率最高可达97.4%,脱盐率均高于98.5%。根据操作经济性评估,整个过程的总成本仅为2.34 $/t。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是可行的,建立了一种高效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二甲基砜分离与纯化方法。第三章新戊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酸钠,因含有少量的新戊二醇而导致其纯度较低,不能作为高价值化学品进行销售;另外,新戊二醇合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碱和酸作为醛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和中和剂,新戊二醇合成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为了提高甲酸钠的利用价值,降低新戊二醇合成过程的酸碱消耗、减少高盐废水的排放,我们拟将双极膜电渗析引入到新戊二醇的合成路线中,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进行回收与利用研究,直接将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转化为高价值的甲酸和氢氧化钠,转化获得的酸碱可以作为新戊二醇合成上游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实现新戊二醇可持续的闭环生产。通过改变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进料盐浓度,考察其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电位差、盐转化率以及酸碱产生浓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操作经济性评估,计算双极膜电渗析回收利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的总过程成本,并与传统甲酸钠废盐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参考。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双极膜电渗析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高电流密度有利于缩短实验时间而降低资金成本,但却导致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甲酸生成的最低能耗为6.1 kWh/kg。通过在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建议最佳电流密度为30mA/cm2。当进料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到0.4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当进料浓度进一步提高到0.5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的进料盐浓度下,浓度梯度变大,从而更多的甲酸根离子从盐室迁移到相邻的室。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的甲酸和氢氧化钠的纯度较高,几乎没有新戊二醇组分。双极膜电渗析的总过程成本估计为1.304 $/kg HCOOH。本研究不仅实现了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的回收与利用,拓展了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更为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降低工艺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章针对传统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氢氧化钠的特点,拟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来替代传统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避免产生高盐、高氨氮废水而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考察了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的盐室初始pH和酸室初始钒液浓度对实验过程影响;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盐室浓度、酸室-盐室体积比等条件,考察其对酸室五氧化二钒的浓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酸室-盐室体积比对实验性能影响较大,而盐浓度则影响不大。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盐浓度为0.3 mol/L、酸盐室体积比为1:2时,酸室钒浓度能达到最高值,最高钒浓度为0.168mol/L,相应的转化率为17.3%。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钒制品的环境友好型方法,可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为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第五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出展望。
邵俊锋[10](2021)在《烧鸡在不同工艺下风味变化及营养卫生学评价》文中认为烧鸡是我国传统低温酱卤肉制品中的一种,凭借着其浓郁的香味、独特的滋味深受民众喜爱,但在传统工艺制作下的烧鸡经高温灭菌后易出现肉质软烂、口感不佳的现象,为此本研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探索并优化新工艺,现有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加工工艺对烧鸡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四种不同制作工艺下烧鸡的挥发性物质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筛选出46种香味成分,包括醛类、酮类、醇类、芳香烃类等,其中4种烧鸡共有的ROAV>1的关键性挥发性物质有:庚醛、壬醛、丁香酚、芳樟醇、癸醛、己醛、桉树脑、草蒿脑、羊脂醛、(E)-2-壬烯醛,醛类是主要的香味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烧鸡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不同烧鸡的挥发性风味得到了较好的区分,酱卤结束后经过烘烤的烧鸡挥发性风味整体上更加丰富。对四种不同制作工艺下烧鸡进行全质构分析,四种工艺对烧鸡肉质的影响较大,在酱卤后经过微波光波烘烤程序的烧鸡硬度和剪切力值都有显着上升。以烤制工艺代替炸制工艺组的烧鸡硬度、咀嚼性、剪切力均显着高于炸制组,但此工艺下的烧鸡由于微波光波烘烤设备自身的缺陷会出现色泽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卖相。在风味、质构、感官评价的综合评价下,油炸酱卤后并经过微波光波烘烤的烧鸡优于其他工艺组。2.卤制时间和微波参数对烧鸡质构的影响通过单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探究了卤煮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烧鸡质构值、感官品质的影响。烧鸡胸肉和腿肉质构值的变化趋势呈现一致性,卤煮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烧鸡质构值、感官品质影响显着。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感官评价得分作为响应面试验的响应值,建立了数学模型为:Y=80.59-0.68A-5.08B-3.69C+2.33AB+1.16AC+0.23BC-0.37A2-5.96B2-3.1C2,各因素对烧鸡感官品质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烘烤时间、微波功率、卤制时间。依据实际生产情况,经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烧鸡卤制1h,并在1 kw功率下微波光波烘烤4 min为最优工艺。3.热杀菌对烧鸡风味的影响探究在相同杀菌F值(5 min)下,不同杀菌温度(108℃、115℃、121℃)对烧鸡风味的影响。随着杀菌温度的增高,烧鸡的L*、b*、c*都显着提升,a*的影响不明显;烧鸡胸肉和腿肉在杀菌后质构变化趋势呈现一致性,在121℃杀菌条件下的烧鸡质构值变化最小。温度越高,烧鸡水分含量和pH降得越多。对烧鸡挥发性物质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结果表明121℃杀菌条件下的烧鸡香味与未杀菌烧鸡香味最相近,3-甲基-1-戊醛、顺-6-壬烯醛、癸醛、2,4-癸二烯醛、反式-2-壬烯醛、香叶醇、壬醛、E,E-2,4-壬二烯醛、2-甲基戊醛、丙硫醇、己醛、蘑菇醇、芳樟醇、异戊醛是造成热杀菌香味差异性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热杀菌可能是主要影响了鸡肉中脂类物质的降解及香辛料香味成分的附着释放导致了香味上的差异。从感官评价分析得出,杀菌对烧鸡的咸味、色泽均一度、异味方面差异不大,121℃杀菌条件下的烧鸡总体感官评价相较于其他杀菌条件下的烧鸡更高,高温短时杀菌对烧鸡风味破坏更小。4.烧鸡的营养卫生学评价对新工艺制作并灭菌的烧鸡进行蛋白质、粗脂肪、水分、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测定分析,每100 g烧鸡肉中含有26.75 g蛋白质、9.7 g粗脂肪、58.5 g水分、4.4 g的碳水化合物及灰分。氨基酸营养学评价表明,烧鸡中EAA/TAA为45.84%>40%,EAA/NEAA为84.61%>60%,均满足FAO/WHO的理想模式,EAAI值为78.98,接近FAO/WHO的理想模式。根据CS的评价,烧鸡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根据AAS的评价,烧鸡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脂肪酸营养学评价表明,烧鸡中n-6/n-3的比例为4.12,可作为推荐脂肪酸摄入源。在烧鸡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饱和脂肪酸含量的1.59倍,远高于FAO/WHO推荐的最低值0.4,满足人体膳食理想需求模式。将烧鸡置于37℃恒温恒湿环境加速贮藏测试,结果表明烧鸡常温贮藏至少可以达到1个月,大肠杆菌未超出国家标准。
二、L.胱氨酸生产工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胱氨酸生产工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饲用有机硒的制备及硒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种活化 |
1.3.2 硒添加浓度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1.3.3 硒添加时间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1.3.4 硒含量的测定 |
1.3.5 酵母总硒含量的测定 |
1.3.6 酵母生物量的测定 |
1.3.7 酵母硒蛋白的提取 |
1.3.8 酵母细胞硒代氨基酸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硒的添加量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2.2 硒添加时间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硒对酵母富集硒的影响 |
2.4 酵母细胞中硒代氨基酸的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2)不同来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储备液 |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 |
2.2.3 供试品溶液 |
2.2.4 阴性样品溶液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线性关系考察 |
2.3.2 定量下限与检测下限 |
2.3.3 专属性试验 |
2.3.4 精密度试验 |
2.3.4. 1 进样精密度 |
2.3.4. 2 中间精密度 |
2.3.5 稳定性试验 |
2.3.6 回收率试验 |
2.4 结果 |
2.5 稳定性评价 |
3 讨论 |
(4)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L-胱氨酸概述 |
1.2.1 L-胱氨酸的理化性质 |
1.2.2 L-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
1.2.3 L-胱氨酸的用途 |
1.3 N-乙酰-L-半胱氨酸概述 |
1.3.1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理化性质 |
1.3.2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
1.3.3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用途 |
1.4 电化学工程 |
1.4.1 有机电化学合成 |
1.4.2 电解槽工程学 |
1.5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1.5.1 CFD软件结构 |
1.5.2 CFD数值模拟步骤 |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型 |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板框式电解槽工程问题研究 |
2.1 引言 |
2.2 板框式电解槽内部结构对流动特性影响仿真 |
2.2.1 仿真流程 |
2.2.2 板框式电解槽三维模型建立 |
2.2.3 网格划分 |
2.2.4 Fluent求解器计算 |
2.2.5 CFD-Post后处理 |
2.3 板框式电解槽内部结构优化及仿真 |
2.3.1 槽板内部结构优化 |
2.3.2 优化后板框式电解槽内部流动特性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极材料对电化学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电解液制备 |
3.2.3 电极制备及处理 |
3.2.4 电化学析氢测试 |
3.2.5 板框式流动电解槽电解 |
3.2.6 电解产物分析 |
3.2.7 参数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还原反应过程及不同电极材料电化学产率 |
3.3.2 电流效率 |
3.3.3 电极电位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业化示范 |
4.1 引言 |
4.2 小试工艺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小试工艺流程图 |
4.2.3 小试工艺装置图 |
4.2.4 小试原料投放量 |
4.2.5 小试操作步骤 |
4.2.6 产品测试 |
4.2.7 结果与讨论 |
4.3 公斤级试验 |
4.3.1 试剂与仪器 |
4.3.2 公斤级试验工艺流程图 |
4.3.3 公斤级试验装置图 |
4.3.4 公斤级试验原料投放量 |
4.3.5 公斤级试验操作步骤 |
4.3.6 产品测试 |
4.3.7 结果与讨论 |
4.4 工业化生产试验 |
4.4.1 试剂与仪器 |
4.4.2 工业化生产试验工艺流程图 |
4.4.3 工业化生产试验装置图 |
4.4.4 工业化生产试验原料投放量 |
4.4.5 工业化生产试验工艺步骤 |
4.4.6 产品测试 |
4.4.7 结果与讨论 |
4.5 经济技术评价 |
4.5.1 经济评价 |
4.5.2 技术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黑蒜热加工过程中蒜氨酸及主要相关硫化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蒜和黑蒜 |
1.2 黑蒜中蒜氨酸及相关硫化物 |
1.2.1 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组成和功能 |
1.2.2 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
1.3 影响黑蒜品质的因素研究 |
1.3.1 加工预处理方法的影响 |
1.3.2 生产工艺的影响 |
1.3.3 贮藏条件的影响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分析和试验方法 |
2.3.1 主要分析方法 |
2.3.2 主要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1 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提取条件的确定 |
3.1.2 流动相、洗脱方式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
3.1.3 方法的有效性考察 |
3.1.4 黑蒜样品测定 |
3.2 黑蒜样品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变化的研究 |
3.2.1 市售黑蒜品质分析 |
3.2.2 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热稳定性的研究 |
3.2.3 黑蒜加工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变化 |
3.3 黑蒜加工条件对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影响的研究 |
3.3.1 单因素试验 |
3.3.2 感官品评结果 |
3.4 贮藏条件对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
3.4.1 贮藏温度对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
3.4.2 空气条件对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
3.4.3 光照条件对黑蒜中蒜氨酸及其相关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附录B |
(6)羽毛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羽毛的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 |
1.2 羽毛饲料化加工技术 |
1.2.1 高温高压水解法 |
1.2.2 膨化法 |
1.2.3 酸碱水解法 |
1.2.4 酶解法 |
1.2.5 微生物发酵法 |
1.3 微生物降解羽毛机制 |
1.3.1 机械压力作用 |
1.3.2 复合酶解作用 |
1.3.3 硫解作用 |
1.3.4 氧化还原作用 |
1.4 角蛋白的酶解机理 |
1.4.1 变性作用 |
1.4.2 水解作用 |
1.4.3 转氨基作用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羽毛降解菌的筛选、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羽毛采集及处理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 |
2.2.2 菌液制备 |
2.2.3 羽毛降解菌初筛 |
2.2.4 羽毛降解菌复筛 |
2.2.5 菌种鉴定 |
2.2.7 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羽毛降解菌初筛结果 |
2.3.2 羽毛降解菌复筛结果 |
2.3.3 菌种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菌株NLG1 羽毛降解特性和培养条件优化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羽毛采集及处理 |
3.2 方法 |
3.2.1 培养基 |
3.2.2 菌液制备 |
3.2.3 菌种NLG1 降解特性 |
3.2.4 菌株NLG1 生长曲线测定 |
3.2.5 菌株NLG1 培养条件优化 |
3.2.6 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
3.2.7 pH测定 |
3.2.8 羽毛液态发酵现象观察 |
3.2.9 羽毛降解上清液氨基酸成分分析 |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NLG1 降解特性的结果 |
3.3.2 菌株NLG1 生长曲线结果 |
3.3.3 菌株NLG1 培养条件优化的结果 |
3.3.4 羽毛降解上清液氨基酸成分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4.1 不同培养条件对羽毛降解的影响 |
3.4.2 羽毛上清液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变化的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羽毛混菌固态发酵工艺及优化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羽毛采集及处理 |
4.2 方法 |
4.2.1 培养基 |
4.2.2 发酵菌液制备 |
4.2.3 发酵步骤 |
4.2.4 多菌混合比例的确定 |
4.2.5 混菌固态发酵羽毛初步工艺的确定 |
4.2.6 混菌固态发酵羽毛工艺优化 |
4.2.7 最优条件下发酵羽毛 |
4.2.8 最优条件下发酵羽毛产物分析 |
4.2.9 指标测定及方法 |
4.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菌混合比例结果 |
4.3.2 混菌固态发酵羽毛初步工艺结果 |
4.3.3 混菌固态发酵羽毛工艺的优化结果 |
4.3.4 最优工艺验证 |
4.3.5 最优条件下发酵羽毛产物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4.1 不同混菌比例对发酵羽毛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因素及水平对发酵羽毛的影响 |
4.4.3 最优条件下发酵羽毛产物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海参肽饮品的制备、品质分析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参产品的开发现状 |
1.1.1 市售海参产品 |
1.1.2 液体海参研究 |
1.2 海参资源及营养价值 |
1.2.1 海参资源 |
1.2.2 海参营养价值 |
1.3 生物活性肽与海参肽 |
1.3.1 生物活性肽 |
1.3.2 海参肽 |
1.4 产品包装及工厂设计 |
1.4.1 产品包装 |
1.4.2 工厂设计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海参肽饮品工艺配方及感官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海参肽饮品制备工艺 |
2.3.2 海参肽饮品辅料配方 |
2.3.3 单因素试验 |
2.3.4 正交试验 |
2.3.5 感官评定 |
2.3.6 海参肽饮品气味检测 |
2.3.7 海参肽饮品滋味检测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2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3 海参肽饮品气味检测结果与讨论 |
2.4.4 海参肽饮品滋味检测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参肽饮品的品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蛋白质含量检测 |
3.3.2 氨基酸含量检测 |
3.3.3 其它营养物质的检测 |
3.3.4 微生物指标检测 |
3.3.5 流变学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海参肽理化指标 |
3.4.2 海参肽微生物指标 |
3.4.3 海参肽流变学特性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参肽饮品包装设计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容器 |
4.2.1 海参肽饮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
4.2.2 海参肽饮品包装容器的选择 |
4.3 方法 |
4.3.1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色彩设计 |
4.3.2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图案设计 |
4.3.3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形态设计 |
4.3.4 海参肽饮品包装技术及方法 |
4.3.5 海参肽饮品包装设计图绘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海参肽饮品包装材料 |
4.4.2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色彩 |
4.4.3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图案 |
4.4.4 海参肽饮品包装的形态 |
4.4.5 海参肽饮品包装方法 |
4.4.6 海参肽饮品包装设计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产300t海参肽饮品工厂设计 |
5.1 引言 |
5.2 总设计 |
5.2.1 设计总论 |
5.2.2 厂址的选择及车间设置 |
5.2.3 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
5.2.4 耗电量与耗水量估算 |
5.2.5 辅助部门及生活设施 |
5.2.6 卫生、安全及绿化 |
5.2.7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一:年产300t海参肽饮品车间布置图 |
附录二:年产300t海参肽饮品工艺流程图 |
附录三:年产300t海参肽饮品工厂设计图 |
致谢 |
(8)富硒甘薯中有机硒形态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概述及无机硒研究进展 |
1.2 富硒农作物培育及富硒食品研究进展 |
1.3 有机硒研究背景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硒甘薯的种植及硒含量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富硒甘薯的培育与样品处理 |
2.2.3 富硒甘薯中各部位硒含量的测定 |
2.2.4 富硒甘薯中硒及其他元素含量及其关系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子荧光光谱硒标准曲线 |
2.3.2 不同施硒量时富硒甘薯及其各部分硒含量的分析 |
2.3.3 富硒甘薯中硒及其他元素含量及其关系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可溶性硒多糖提取及单因素实验 |
3.2.3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溶性硒多糖中硒含量的测定 |
3.2.5 清除自由基效果判断可溶性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溶性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浸提条件单因素实验 |
3.3.3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4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中硒含量的测定 |
3.3.5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多糖抗氧化性强度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可溶性硒蛋白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 |
4.2.3 可溶性硒蛋白中硒含量的测定 |
4.2.4 可溶性硒蛋白抗氧化活性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设计优化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蛋白提取条件 |
4.3.2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蛋白含硒量 |
4.3.3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蛋白抗氧化活性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富硒甘薯中可溶性硒代氨基酸的提取及结构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富硒甘薯中硒代氨基酸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 |
5.2.3 富硒甘薯中硒代氨基酸的提取 |
5.2.4 HPLC-ESI-MS技术测定富硒甘薯中硒代氨基酸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因素实验优化富硒甘薯中硒代氨基酸提取条件 |
5.3.2 富硒甘薯中硒代氨基酸的定性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9)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渗析技术 |
1.2.1 电渗析器结构 |
1.2.2 离子交换膜 |
1.2.3 普通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2.4 双极膜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电渗析装置 |
2.2.3 实验操作方法 |
2.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操作电压的影响 |
2.3.2 进料MSM浓度的影响 |
2.3.3 电解液盐浓度的影响 |
2.3.4 操作经济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回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操作方法 |
3.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2 进料盐浓度的影响 |
3.3.3 操作经济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五氧化二钒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初始操作条件 |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3.3 盐浓度的影响 |
4.3.4 酸盐室体积比的影响 |
4.3.5 样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烧鸡在不同工艺下风味变化及营养卫生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烧鸡的概述 |
1.1 烧鸡的简介 |
1.2 烧鸡风味 |
2 烧鸡加工技术 |
2.1 微波加工技术 |
2.2 低温加工技术 |
2.3 高温灭菌加工技术 |
3 研究方案 |
3.1 烧鸡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加工工艺对烧鸡风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工艺下烧鸡风味物质的分析 |
2.2 不同制作工艺对烧鸡肉质的影响 |
2.3 不同制作工艺对烧鸡感官评价的影响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卤制时间和烘烤工艺对烧鸡质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 |
2.2 响应面感官评分结果 |
2.3 模型方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2.4 各因素交互作用响应面分析 |
2.5 最佳工艺及验证试验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杀菌对烧鸡风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杀菌温度下C值比较 |
2.2 烧鸡色泽比较 |
2.3 烧鸡热杀菌挥发性成分分析 |
2.4 烧鸡热杀菌中质构分析 |
2.5 不同热杀菌工艺下pH的变化 |
2.6 不同热杀菌工艺下烧鸡水分含量的变化 |
2.7 不同热杀菌工艺下烧鸡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烧鸡营养成分分析及卫生学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仪器 |
1.2 烧鸡样品的制备 |
1.3 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烧鸡营养素分析 |
2.2 烧鸡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2.3 烧鸡中脂肪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
2.4 卫生学评价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L.胱氨酸生产工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用有机硒的制备及硒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J]. 彭轶楠,季彬,巩晓芳,穆永松,叶泽,杜津昊,席鹏,王治业. 中国饲料, 2021(21)
- [2]不同来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评价[J]. 黄艳,孙逍,何佳佳,孙楠,谢升谷. 药物分析杂志, 2021(09)
- [3]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 刘慧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D]. 张成耀. 吉林大学, 2021(01)
- [5]黑蒜热加工过程中蒜氨酸及主要相关硫化物研究[D]. 卢连登. 江南大学, 2021(01)
- [6]羽毛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D]. 杨可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7]海参肽饮品的制备、品质分析及设计[D]. 陈嘉钰. 渤海大学, 2021(11)
- [8]富硒甘薯中有机硒形态及其特性研究[D]. 朱盛琦.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9]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 卫新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10]烧鸡在不同工艺下风味变化及营养卫生学评价[D]. 邵俊锋.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