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论文文献综述)
徐梅[1](2015)在《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组织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大学既要坚守学术属性与学术使命,又要提高在变化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需要对大学组织进行变革。大学行政组织机构作为大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运行中突显种种与现代大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与矛盾,其变革势在必行。以现代行政组织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权变理论、开放系统理论,聚焦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建构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大学行政组织开放系统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宏观微观制度环境→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大学属性、大学办学效率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三要素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变量关系模型,并通过历史考察、中外比较、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解析三要素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影响关系,透视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的路径。从中外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历史演变看,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演变是伴随大学职能拓展而产生与发展的。大学行政组织经历着不断创立、分化、整合、创新的改革过程。大学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变化是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嬗变的内在逻辑,这一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大学属性、大学的办学效率追求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影响而发生作用的。大学的行政组织机构是与大学属性密切相关的,大学属性的演变与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存在互动关系。其机构设置是大学属性的外在反映,其运行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有怎样的属性定位,就有怎样的行政组织机构与其相对应,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组织理念、权力配置、运行模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组织的属性特征。在现代大学属性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关系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大学属性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关系模式。大学的办学效率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相互影响和制约。不同效率目标产生不同的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存在,需要以提高大学办学效率为前提。大学行政组织机构运行的效率影响着大学组织的效率。以山东省省属高校为例,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的办学效率,结果表明:行政组织机构数量与大学办学效率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大学宏观外部管理体制和微观内部管理体制都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关系密切,一定的管理体制制约着机构的设置原则,并决定着机构的设置方法,一定的机构设置又直接影响着管理体制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然导致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发生相应变化,而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调整又会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影响更具直接性。大学属性、办学效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影响既有正向也有反向,当此类因素制约大学行政组织机构时,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就在理念、设计、职能等各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在行政属性主导下,大学行政组织机构与学术组织机构结构失衡;当大学不关注办学效率时,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呈现出结构失调、权责不清的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集权式特征,使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民主监督及服务辅助型部门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大学行政组织偏离其组织本质,导致大学管理失灵状况的出现,因此,需要通过以下路径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进行变革:在大学属性回归视域下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理念创新;在大学效率追求导向下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结构优化: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环境下对大学行政组织机构模式再造。
蒋德龙[2](2013)在《目的还是手段:“技术传习之争”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技术传习之争中,PE派认为技术传习是手段,经历了体育方法、运动技术教材化、淡化运动技术三个时期;SPORT派则认为是目的,经历了三基为主、运动技术教材典型化、运动文化传承三时期。前者在科学体育视域下,技术传习具有手段价值的在先性、选择性、改造性和在外性的静态特点以及持续性、否定性和现实性的动态特点。后者在学科体育视域下,技术传习具有目的价值的根本性、传承性、阶段性和直接性的静态特点以及主流性、递进性和现实性的动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第三种实践观指导下,用生成性思维方式考虑,可以将技术传习之争的预先性的目的还是手段问题,转换成如何实践的问题,不重视其为目的还是手段,而就是其本身,重点落在实践问题——身体运动上。身体运动从读音的轻重上有前重后轻的身体运动、前轻后重的身体运动和同样重音的身体运动三种理解。学校体育或者体育教学适宜做第三种理解。
赵昌汉[3](2013)在《衰落与复苏: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殖民地建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美国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由教会和家庭承担,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宗教意味浓厚,《圣经》故事与训言为主要道德教育素材的来源,参加宗教活动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现代学校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由教会转向学校,学校开始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本文主要探讨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兴衰变化背景、原因、相关的道德教育理论与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有益启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从地位到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方法、模式等等都经历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战后美国社会的变化,如族群的比例与地位的变化,使得此前一直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少数族裔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战争结束后的美苏争霸的冷战环境、越战、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宗教影响的式微、传统家庭的结构的变革等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美国学校德育的多变与摇摆。在此背景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受到进步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挑战,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受到质疑,道德教育相对主义开始萌芽。到了六十年代,学校道德教育极度衰落,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要么中立,要么冷漠。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警觉到这一变化的恶果,他们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复兴道德教育,八十年代以新品格教育为标志,美国学校德育迎来了复苏期。本论文导论是关于本研究的缘起与相关研究的现状,还包括国内外对本论题的研究概况以及美国学校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介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变化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美国战后族群构成的变化、族群地位的变化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方式与道德教育的内容。战后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变革的需求。战后美国宗教地位、宗教观点的变化导促成了学校道德教育世俗化,宗教在道德方面完全从公立学校退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给道德教育带来价值观确定、师生关系处理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要求变革道德教育目的与方法,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加重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负担。论文第二章是关于美国战后学校道德教育衰落与复苏的轨迹。依据学校道德教育的践行现状,本论文将战后学校道德教育分为肯定期、衰落期与复苏期三个大的阶段。肯定期从战后到五十年代末期,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受到肯定,公民教育,特别是对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教育核心。六七十年代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期,道德教育让位于学业成绩的训练。六十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多元文化主义潮流主导美国社会,学校道德观念处于相对主义流行时期。学校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德教育都被作出不利的判决,教师、教育家们也害怕会在道德教育时陷入麻烦而不愿意进行实质的道德教育。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到六十年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陷入衰落期。学校道德教育偏离道德教育的正常轨道,转而主要关注知识的学习。复苏期从八十年代开始。道德衰落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没有放弃呼吁强化道德教育,呼吁道德教育的回归,他们致力于在公立学校恢复道德教育的原有地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进步,使得理论家们得以提出了全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八十年代早期开始,由于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下降、学生品行堕落的不满,由家长为发起人,美国学校德育出现了传统品格教育的回归。以品格教育的回归为代表,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也迎来复兴,道德教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论文第三章讨论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理论流变。战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哲学理论的转向。这些有影响力的理论可以分为几个大类:新行为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要素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新行为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环境的控制入手,良好道德行为的期望在于行为训练。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道德教育的能动参与者而非被动接收器,道德教育只有培养、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应有的道德教育的效果。人本主义提倡人道主义道德教育课堂的建立,呼吁改革硬性道德灌输的信条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式。要素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主张回到直接的道德教育,训练学生道德理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道德价值的传递。道德教育流派的纷争受制于社会背景,反过来又促成了道德教育兴衰的变化。源于不同的道德教育哲学,战后美国学校影响较大的主要道德教育模式有七种:衰落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理性构筑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与体谅模式。这些道德教育模式主观上在于复兴道德教育,有的实际上加重了道德教育的衰落。品格教育模式和关怀道德教育模式是复苏期的道德教育模式,复苏期道德教育主要以明确的道德价值观为道德教育内容,以正面教育为道德教育的方式。本章第二节主要介绍了这几种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和主要的观点,并对各种模式做了简单的点评。第四章探讨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色与展望。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经历战后的衰落与复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多元文化背景下注重构建共同意愿的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呈现针对性的特点。注重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各学科搭建互通的教育平台。美国学校还以法律保障道德教育的正常运转。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与学业成绩关系调和需要更大智慧,此外美国学校道德品质教育进取性太强。未来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重德与重知仍会斗争下去;课程标准化是非之争仍将持续;公民教育会更为强势;理论的改良与更新也会延续。第五章总结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对于我国的启示。综观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二战后的兴衰变化,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境遇,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常抓不懈;承认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同时应加强共同、基础的价值观的教育,在族群多样上重视文化差异的整合;必须强化公民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注重多学科整合与多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的结合;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转换应用;合理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法;在道德教育方式上注意知性教育方式与活动教育结合;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把握好传统与现代道德文化的互补。
宋继新,王源,高斌,刘永志,王连生[4](1991)在《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文中研究指明 目的,是人们想要达到的结果;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在不同时期,手段可以转变为目的,但在同一时期二者是不能混淆的。在体育过程中,人们最初掌握运动技术可能是目的,但它绝不是最终的目的。尤其是面对当代体育“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现实,促使我们探讨体育的目的与手段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的问题来展
二、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5 研究方法 |
2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及结构模式 |
2.3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变量关系模型 |
3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嬗变及其逻辑 |
3.1 外国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萌芽和发展 |
3.2 近代以来中国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演进 |
3.3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嬗变的逻辑 |
4 大学属性与行政组织机构变革 |
4.1 大学的属性 |
4.2 大学属性与行政组织机构关系模型 |
5 大学办学效率与行政组织机构变革 |
5.1 大学的办学效率 |
5.2 办学效率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 |
5.3 基于DEA的大学组织机构与效率实证分析——以山东高校为例 |
6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 |
6.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的关系 |
6.2 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大学行政组织机构 |
6.3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与行政组织机构 |
7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变革路径 |
7.1 我国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解析 |
7.2 我国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路径 |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2 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研究访谈提纲 |
(2)目的还是手段:“技术传习之争”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传习之争分歧 |
1.1 手段:PE派[64]认为技术传习是体育的方法,其运动技术要教材化和淡化 |
1.1.1 体育方法(1979-1989年) |
1.1.2 运动技术教材化(1990年-1999年) |
1.1.3 淡化运动技术(2000-至今) |
1.2 目的:SPORT派认为体育课要以“三基”为主,其运动技术要教材典型化并传承 |
1.2.1“三基”为主(1979-1989) |
1.2.2 运动技术教材典型化(1990-1999) |
1.2.3 运动文化传承(2000—至今) |
2 技术传习之争根源:科学体育与学科体育 |
2.1 PE派:科学体育视域下体育教学目的与手段 |
2.1.1 科学体育 |
2.1.2 技术传习作为手段的特点 |
2.2 SPORT派:学科体育视域下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手段 |
2.2.1 学科体育 |
2.2.2 技术传习作为目的的特点 |
3 目的还是手段 |
3.1 目的还是手段问题的转换 |
3.2 身体运动的理解 |
(3)衰落与复苏: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变革时期的启示性 |
(二) 理论实践的代表性 |
(三) 本人学习工作背景 |
(四) 现存研究的不完善 |
(五) 德育课改的新需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三、本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美国学校 |
(二) 社会科学课程 |
(三) 道德教育 |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三) 研究的思路 |
第一章 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 |
第二节 族群变化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 |
一、族群构成变化 |
二、族群地位变化 |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
一、熔炉理论与美国化 |
二、文化多元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 |
三、多元文化与道德教育 |
第四节 宗教影响的式微 |
一、基督教的基本构成及内部纷争 |
二、基督教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地位的变迁 |
第五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学校道德教育 |
第六节 战后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
第二章 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与复苏轨迹 |
第一节 战后至50年代末学校道德教育的肯定期 |
一、学校道德教育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教育的关注点 |
第二节 60、70年代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期 |
一、学校道德教育衰落过程 |
二、道德教育的关注点 |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复苏期 |
一、学校道德教育复苏过程 |
二、道德教育的关注点 |
第三章 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衰落与复苏—思想理论流变 |
第一节 战后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流派 |
一、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的道德教育理念 |
二、人本主义(Humanism)的道德教育理念 |
(一) 理论产生背景 |
(二) 代表人物与观点 |
(三) 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
三、要素主义(Educational essentialism)的道德教育理念 |
第二节 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衰落与复苏--模式的改良与变革 |
一、衰落期的道德教育模式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The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二) 价值澄清模式(The Values Clarification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三) 理性构建模式(The Rationale Building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四) 社会行动模式(The Social Action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五) 体谅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二、复苏时期的道德教育模式 |
(一) 品格教育模式(The Character Education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二) 关怀道德教育模式(The Caring Model) |
1. 时代背景 |
2. 主要观点 |
3. 道德教育方法 |
4. 评价 |
第四章 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色与展望 |
第一节 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色 |
一、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
二、以共同价值观整合多元文化 |
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模式 |
四、全员参与道德教育 |
五、以法律保障学校道德教育 |
六、构建学校道德教育的防火墙 |
七、以公民教育促进社会稳定 |
第二节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展望 |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未来展望 |
第五章 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长抓学校德育 |
第二节 构建共同价值 |
第三节 强化公民教育 |
第四节 整合教育资源 |
第五节 更新教育理念 |
第六节 重视以法促德 |
第七节 知性结合活动 |
第八节 传统联结现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研究[D]. 徐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2]目的还是手段:“技术传习之争”考察[J]. 蒋德龙. 体育与科学, 2013(03)
- [3]衰落与复苏:二战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变迁研究[D]. 赵昌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试析我国体育目的与手段不分的症结[J]. 宋继新,王源,高斌,刘永志,王连生. 体育学通讯,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