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嵎,杨文宇,叶强[1](2011)在《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测定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用二甲亚砜(DMSO)捕获羟自由基并与之反应生成甲醛,甲醛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相应的苯腙,通过HPLC检测加或不加样品时该苯腙的峰面积的变化,从而计算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Fenton反应体系为2.0 mmol/L Fe2++107.7 mmol/L H2O2+225.2 mmol/L DMSO;在该反应体系中红毛五加叶水提液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0.67 mg/ml(即每1 ml含药材量为0.67 mg);红毛五加叶总皂苷是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成分。[结论]红毛五加叶水提液能够清除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钟世红[2](2009)在《红毛五加品质评价及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其茎皮为四川等地的习用药材和岷江上游羌民族特色药材,收载于《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1],具有祛风湿,通关节,强筋骨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无力等症,现代研究证实具抗肿瘤、增强免疫等活性,极具开发价值。目前,红毛五加尚无系统的质量控制规范;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和无序砍伐,产量呈下降趋势。本研究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系统研究:对红毛五加的品种进行了研究,认为毛梗红毛五加A. giraldii var. hispidus应属于红毛五加A. giraldii Harms的种内变异,支持取消该变种。初步判断“白五加皮”亦属于红毛五加的种内变异。首次建立了系统的红毛五加品质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对56批红毛五加茎皮进行了鉴别、检查,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及HPLC指纹图谱。找出了显微鉴别特征。确定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标准。并建议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低于12.9%,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0.30%,多糖含量不得低于10.9%,刺五加苷E含量不得低于0.50%,绿原酸含量不得低于0.30%。对红毛五加茎皮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确定了20个共有色谱峰,其中第10、11、16号色谱峰分别对应为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刺五加苷E为第1大色谱峰。首次对红毛五加木心与茎皮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对10批木心与对应茎皮分别测定比较,木心中刺五加苷E、绿原酸和多糖的含量分别占茎皮的1/4至近相等,其中老枝木心的刺五加苷E含量甚至远高于茎皮;二者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高。鉴于木心成分与茎皮相似,且含量较高,建议红毛五加药材保留木心,以提高药材的综合利用率。首次对红毛五加叶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对18批不同来源的红毛五加叶进行了鉴别、化学成分预试和含量测定,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建议叶中常春藤皂苷元含量不得低于0.60%;绿原酸含量不得低于0.50%。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色谱峰,指认了第8号色谱峰为绿原酸。红毛五加叶中成分与茎皮差异较大,具备开发成新药用部位的潜力。首次对红毛五加种群生态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从群落—种群—繁殖—有效成分积累四个方面入手,初步阐明了红毛五加种群的生态幅、演替过程、群落依存关系,系统研究了红毛五加种群特征、产量参数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阐述了药材中有效成分积累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长参数、药用部位产量分别与林分郁闭度、速效钾、坡向等生态因子显着相关。繁殖策略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幼苗喜荫蔽环境、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该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的引种驯化提供第一手资料,能有效地指导红毛五加的引种地选择、种苗繁育和栽培管理等工作。综上,本研究建立了系统的红毛五加品质评价体系,对红毛五加种群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建立红毛五加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全面评价红毛五加药材质量,推进该品种的深入开发,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内容亦可为高原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程东亮,邵宇,杨立,詹培恩[3](1994)在《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蒲友明,张艺,古锐,邓翀,王毓杰[4](2007)在《红毛五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内外有关红毛五加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涉及到该植物的资源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四方面,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饶小勇[5](2014)在《抗肿瘤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D制备及制剂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课题组在前期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中“中药5类抗癌新药白头翁皂苷及其制剂的研发”(项目编号:2011ZX11102-001-19)研究过程中发现白头翁总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含量最高的白头翁皂苷D(Pulsatilla saponin D,PSD)亦表现很强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白头翁提取物及有效成分抗肿瘤研究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仅局限于药理活性研究,国内对活性成分PSD的成药性研究迄今未见全面、系统、详细的报道,且未见其相关的制剂研究和产品上市。因此,本文拟在综述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对PSD的制备工艺、活性、质量控制、制剂以及体内外过程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为PSD的成药性提供实验支撑和奠定基础。方法:针对中药皂苷类成分紫外吸收特点,首次利用DAD和ELSD两种检测器,建立PSD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优化PSD制备、精制纯化工艺参数;采用MTT法和在体法评价PSD抗肿瘤活性,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诱导肿瘤细胞自噬两个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PSD的油水分配系数、平衡溶解度和白蛋白结合率等重要理化参数;采用单向灌流法和外翻肠囊法体内外评价方法研究PSD在大鼠肠道吸收行为,采用LC/MS/MS法评价PSD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利用制剂手段提高PSD生物利用度和降低其溶血性。结果:建立了 HPLC法测定PSD含量,并运用该分析方法测定了 10个不同来源白头翁药材中PSD的含量,发现各地药材含量参差不齐,吉林产地的含量最高为0.25%,安徽和浙江未检出,确定了从含量最高的吉林白头翁中制备PSD。确定了 70%乙醇提取(加8倍量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碱水解(pH11~12,90~100℃,5~7小时)、D101大孔吸附收集70%乙醇洗液等关键提取精制控制参数,所得PSD样品纯度>90%。MTT法研究PSD对A549等12种肿瘤细胞均表现较强的肿瘤抑制活性,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T-29作用最强,IC50为3.76μg/mL。H22荷瘤小鼠肿瘤模型验证了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诱导肿瘤细胞自噬两个方面结果初步表明PSD是通过增强Caspase3蛋白和LC3-Ⅱ蛋白的表达实现达到抗肿瘤作用。确定PSD为无定型粉末。研究发现在不同溶剂和缓冲盐溶液中PSD平衡溶解度差异性较大,在甲醇最大为255.89 mg/mL,在水中溶解度为2.38 mg/mL,随着pH值升高其溶解度不断增大;油水分配系数测定结果表明PSD亲脂性较强,在水中油水分配系数为0.7;发现PSD与不同属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高,与人血浆白蛋白结合率近70%。PSD的体外溶血浓度在2.5μg/mL以下时无溶血现象产生。PSD在大鼠肠道吸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吸收部位为结肠段,转运方式以被动扩散为主。建立了以三七皂苷R1为内标的血浆样品中PSD LC-MS/MS分析方法。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分析了 PS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变化,灌胃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各剂量组平均药时曲线都呈现双峰现象,PSD达峰时间约为30min说明大鼠肠道吸收较快,T1/2约为20h说明在大鼠体内代谢较慢,给药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达峰浓度呈线性相关(r2分别为0.9999和0.9952),且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半衰期数据显示无统计学差异性,提示PSD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基本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尾静脉给药(3mg/kg)其在大鼠体内分布极快,1min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消除也快,PSD绝对生物利用度小于0.1%。采用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和白蛋白纳米粒三种制剂手段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降低其溶血性。首先,考察了 PVPk30、F68、PEG6000三种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及比例对PSD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G6000比例为1:6时溶解度达到最大为7.06mg/mL,对比了 PSD形成固体分散体前后溶出行为、在体肠吸收和药动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快了溶出速率,吸收参数Papp和Ka值均增大了近3倍,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 224%。其次,确定了羟丙基-β-环糊精最佳的包合工艺参数是HP-β-CD与PSD比例为10:1、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6h,对包合物形成前后溶解度、溶出行为和药动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成包合物后平衡溶解提高至10.58 mg/mL,药物的溶出加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 264%。最后,研制了 PSD白蛋白纳米粒,初步确定了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牛血清蛋白最佳比例为5:1,乙醇用量为15mL,交联剂为0.25%戊二醛用量为75μL,交联12小时,测得PSD纳米粒总包封率达90%,收率亦可达到90%,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纳米粒平均粒径范围为180.8nm,PDI值为0.226,表明白蛋白纳米粒已基本形成,并对纳米粒的溶血浓度和药动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体外无溶血浓度由2.5μg/mL 提高至 8μg/mL。结论: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的PSD精制纯化工艺简单、环保、稳定,体内外药效均表明PSD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制剂学生特参数表明PSD属于低溶解、高渗透性、生利用度低和溶血性强的药物,固体分散体与环糊精包合物均使PSD生物利用度提高了 2倍多,白蛋白纳米粒使PSD溶血性降低了 3倍多,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SD成药性风险性较大。
王莉飞[6](2009)在《无梗五加抗氧化活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长白山地区,资源丰富。综合相关文献发现,对无梗五加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较少,限制了人们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对无梗五加的果肉及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吉林地区无梗五加叶的HPLC指纹图谱,为无梗五加叶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应用DPPH法从无梗五加果肉和叶粗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组分中筛选抗氧化活性组分。得出无梗五加果肉和叶粗提物的不同萃取组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组分的清除能力显着,确定为活性组分。无梗五加的IC50值分别为1.3695mg/mL(叶,EtOAc)、3.6256 mg/mL(叶, n-butanol)、5.9620 mg/mL(果肉,EtOAc)、14.8921 mg/mL(果肉,n-butanol)。可以看出,无梗五加叶的抗氧化活性大于果肉。2、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常规分离纯化手段,从无梗五加果肉和叶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经抗氧化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从叶中分离得到的金丝桃苷具有强抗氧化性,且为叶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3、采用亚硝酸铝比色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采集的无梗五加叶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其金丝桃苷和异秦皮啶的含量变化,确定7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无梗五加叶的最佳采收期。4、应用HPLC/DAD检测方法,以无梗五加中的金丝桃苷为参照基准峰,建立吉林地区无梗五加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7个共有特征峰。对采集得到的10批次供试品的谱图,进行差异性评价和整体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10批次供试品相似度均超过0.95。本文的创新点:1、应用DPPH法对无梗五加的果肉及叶粗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试验,并确定了活性组分。2、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无梗五加叶的最佳采收期。3、建立了吉林地区无梗五加叶的HPLC指纹图谱。
王子灿[7](2003)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刺五加抗疲劳成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有文献报道刺五加提取物及部分活性成分具有抗疲劳作用,其中五加甙类的作用较总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及人参甙的作用都强。为了明确已知的刺五加抗疲劳成份的部位,并发现刺五加中可能存在的更多抗疲劳的未知成份,除了一些传统的植化分离方法,如:醇提、柱层析、薄层层析等,还采用了高效液相(HPLC)、液质联用(LC/MS)和多级质谱(MS/MS)等具较高灵敏度的新方法快速鉴别已知成分,发现未知成分。首先,选用东北产野生刺五加21.58kg,经80%乙醇粗提、浓缩后制成刺五加浸膏10.14kg。取干重约200g的浸膏上2000ml三菱DIAION HP20大孔树脂柱,分别用20%、50%、95%乙醇各3个床体积洗脱,将三部分分别收集、浓缩,冻干后保存。20%乙醇洗脱部位冻干物2.0克,经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二次分离后得到32个组分,浓缩、冻干、称重后,保存。取各冻干组分少量进行薄层层析(TLC),以TLC结果为参考,选定部分目标组分进行高效液相(HPLC)试分离,得到相应组分的最佳分离条件后,进行液质联用(LC/MS)及多级质谱(MS/MS)分析。通过对各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详尽的已知相关信息,由11号样品中快速鉴定出绿原酸、去羟栀子甙、松甙、刺五加甙B、异秦皮定葡萄糖甙等5种已知化合物及分子量分别为302,318,346,354,390,406等目前尚未在刺五加中发现过的化合物。其中已知刺五加甙B具有抗疲劳作用,且得率较高(3-5%),可将其作为可能的抗疲劳先导化合物。 此方法不仅为发现刺五加新的抗疲劳活性成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一条较为可行的新思路。
胡浩斌[8](2010)在《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为茎皮和根,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解郁和血等功效。据研究表明:其根茎的提取物除具有治疗神经衰弱、男子性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外,还有防癌抗癌功效;其皮的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还可抑制佐剂关节炎及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性炎症。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五加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五加属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并通过试管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对短柄五加茎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验,为各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了短柄五加花、叶、茎皮、根和果实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各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短柄五加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类型和相对含量不同,其中花、叶、茎皮和根部的挥发油以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氧化物、长链烃及衍生物等成分为主,为β-蒎烯/芳樟醇/吉玛烯-D型,而果实挥发油以脂肪酸(酯)为主。短柄五加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对11种供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花和叶部位的挥发油对革兰氏菌的抑菌杀菌作用最为显着。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了短柄五加茎皮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各种色谱(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短柄五加茎皮中分离得到了52种单体化合物,通过对各种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的分析,鉴定了46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属于苯丙素、黄酮、酚酸、三萜及皂苷类等成分,它们分别为:(-)-海松-9(11),15-二烯-19-酸(1)、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2)、β-谷甾醇(3)、6,7,10-三羟基-8-十八碳烯酸(4)、丁香树脂酚(5)、汉黄芩素(6)、藿香黄酮醇(7)、表儿茶素(8)、异嗪皮啶(9)、香草醛(10)、丹皮酚(11)、没食子酸甲酯(12)、丁二酸(13)、对-香豆酸(14)、咖啡酸(15)、水杨酸(16)、香草酸(17)、丁香酸(18)、胡萝卜苷(19)、扁枝衣二酸(20)、邻甲氧基苯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21)、(E)-3-O-β-D-吡喃葡萄糖基茴香脑(22)、水杨苷(23)、天麻苷(24)、紫丁香苷(25)、地衣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26)、白桦脂酸(27)、绿原酸(28)、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29)、奥卡宁-4-甲醚-3′-O-β-D-葡萄糖苷(30)、黄芩苷(31)、金丝桃苷(32)、丁子香酚-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3)、(E)-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34)、3α-(E)-芥子酰氧基泽兰醇18-O-β-D-吡喃葡萄糖苷(35)、丁香树脂酚-4,4′-二-O-β-D-双葡萄糖苷(36)、牡荆苷(37)、荭草苷(38)、3-O-甲基-(E)-白藜芦醇5-O-β-D-呋喃芹糖基-(1→6)-β-D-[2″-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9)、3-O-甲基-(E)-白藜芦醇5-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2″-(E)-阿魏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0)、3-O-甲基-(E)-白藜芦醇5-O-β-D-呋喃芹糖基-(1→6)-β-D-[2″-(E)-肉桂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1)、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2)、3β,23,29-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3)、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2β,3β,16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8-O-β-D-呋喃芹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a-L-吡喃鼠李糖基-(1→2)-a-L-阿拉伯糖基酯(44)、3β-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金合欢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5)和3β-O-β-D-葡萄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6)。其中35、39、40、41和44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4、6-8、10-14、16、20-22、24、26、29-31、33、34、37和38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2、5、9、15、17-19、23、27、28、32、42、43、45和46为首次从短柄五加中分离得到。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提取技术(UMAFE),分别对短柄五加叶中的总黄酮、总皂苷及茎皮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以各类成分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显示,短柄五加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其中叶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22.95和9.67mg/g,茎皮中多糖的含量为56.37 mg/g。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较,用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来提取短柄五加中的总黄酮、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低、有效成分不易破坏等特点。
王祝伟[9](2005)在《红毛五加化学成分及其多维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因其外表密被棕红色长刺毛,故以“红毛五加”为正名。其药用部位为茎皮,有别于其他类五加皮。本论文以红毛五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LC-DAD-ESI-MS/MS成分分析、单体的制备和结构鉴定、含量测定、多维指纹图谱和抗炎药理研究五方面进行实验,现分述如下:一、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的LC-DAD-ESI-MS/MS分析采用LC-DAD-ESI-MS/MS联用法,对红毛五加茎皮、根皮、叶子和果实,以及五加科植物剌五加、细柱五加和短梗五加的茎皮、根皮、叶子和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通过供试品与对照品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对比、以及一级和二级质谱图解析,鉴定了10种化合物:尿苷、腺苷、鸟苷、紫丁香树脂苷、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和芦丁,其中后6种为首次在红毛五加中发现。根据未知物的紫外光谱图、一级和二级质谱的碎片解析和它们的色谱行为,推断出红毛五加中还含有咖啡酰奎宁酸、二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酰奎宁酸等具有多种异构体的奎宁酸衍生物。同时比较了红毛五加与五加科其他植物化学成分的异同,为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二、红毛五加中紫丁香树脂苷和原儿茶酸的制备与结构鉴定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毛五加水提液进行粗分离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再进一步富集有效成分,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组分的分离收集,制备了两种单体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UV、IR、1H-NMR、13C-NMR和MS图谱的综合解析,确证两化合物为紫丁香树脂苷和原儿茶酸。本法操作简便、快速、产率高、纯度高,适于推广。三、红毛五加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在红毛五加成分鉴定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红毛五加中紫丁香苷、紫丁香树脂苷、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腺苷、鸟苷和原儿茶酸这9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于刺五加、细柱五加和短梗五加中这些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由于尿苷在红毛五加中含量较小而且在各产地药材中分布不均,所以未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由含量测定结果可看出,红毛五加茎皮中紫丁香苷的含量低于紫丁香树脂苷,有些产地的红毛五加中几乎不含有紫丁香苷,而紫丁香苷在刺五加茎皮中含量却很高。红毛五加根皮中紫丁香树脂苷含量高于茎皮。通过将红毛五加的茎皮、木质部、髓部剥离,分别测定,发现这三部分中紫丁香树脂苷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木质部中紫丁香树脂苷含量约是茎皮的3倍,髓部含量最低。传统上,红毛五加以茎皮入药,而弃去其木质部,本实验结果表明这将大大损失了紫丁香树脂苷的含量。由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之间的红毛五加药材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但能从中看出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绿原酸的含量降低,咖啡酸的含量有增高的趋势。刺五加中咖啡酸的含量低于红毛五加。红毛五加根皮中绿原酸在所测定的药材中含量最高,达14.2 mg·g-1。通过LC-DAD-MS/MS分析,发现这些五加科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含有很多黄酮类成分,芦丁和金丝桃苷便是红毛五加中含量较高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毛五加叶子和果实中芦丁含量高于金丝桃苷,而细柱五加、刺五加和短梗五加果实中的芦丁含量低于金丝桃苷,有的甚至几乎不含有芦丁。本实验全面对红毛五加茎皮、根皮、叶子和果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为更好的控制药材质量以及与五加皮的其它药材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四、红毛五加LC-DAD-ESI-MS/MS多维指纹图谱研究对红毛五加茎皮药材进行多维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药材的LC-UV指纹图谱和LC-MS指纹图谱,两者可相互补充,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鉴定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的LC-UV指纹图谱,对22批样品测定后进行聚类分析,并分别采用中南大学和国家药典委的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了共有模式,计算各个样品的相似度。比较了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两种不同相似度测度计算相似度的差异,以及不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得出的相似度的异同。计算样品的定量系数以衡量样品指纹图谱总体含量的差异,确定需通过相关系数和定量系数双指标体系来综合评定药材的质量的方法。综合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软件计算结果,红毛五加茎皮指纹图谱的合格标准初步定为相似度大于0.9,定量系数大于0.9。本实验还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药材的LC-MS指纹图谱。选择10批红毛五加茎皮样品,以绿原酸的萃取离子色谱图为内参比峰。比较了各样品质谱总离子流色谱图相似度和紫外色谱图相似度,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对于多数样品的评价趋势基本一致。五、红毛五加茎皮的抗炎药理实验研究本实验采用用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跖肿胀法两个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和大鼠佐剂关节炎特异性炎症模型,观察红毛五加茎皮总提物的三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对炎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考察了从红毛五加中分离出的酚酸类化合物粗品对非特异性急性炎症的影响。实验结果初步显示酚酸类成分可能是红毛五加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为配合红毛五加茎皮多维指纹图谱研究,先后选用了两批药材进行药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后一批药材得到的药理实验结果与病理模型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比较它们的药材指纹图谱可以看出,后一批药材化学成分的总体含量远远低于前一批药材,而且酚酸类化合物中的绿原酸含量的差异更为明显。药理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将聚类分析中的第一类为合格品、第二类为劣质品的判断的正确性。这同时也提示我们,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对红毛五加茎皮、根皮、叶子和果实采用LC-DAD-ESI-MS/MS联用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0种化合物,其中6种为首次在红毛五加中发现。并对其中的9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只有尿苷因含量较低而未测定含量。(2)根据未知物的紫外光谱图、一级和二级质谱的碎片解析和它们的色谱行为,推断出红毛五加中还含有咖啡酰奎宁酸、二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酰奎宁酸等具有多种异构体的奎宁酸衍生物。(3)比较了红毛五加茎皮、根皮、叶子和果实的成分差异,又比较了红毛五加与刺五加、细柱五加和短梗五加化学成分的异同,提出了以紫丁香苷的含量作为判别红毛血加与刺五加的指标成分。(4)首次对红毛五加茎皮药材进行LC-DAD-ESI-MS/MS多维指纹图谱研究,分别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药材的LC-UV指纹图谱和LC-MS指纹图谱,两者可相互补充,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鉴定手段。
张琪,韩明虎[10](2020)在《五加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研究》文中指出五加属植物是重要的天然药用植物,主要包括萜类、木脂素、黄酮、生物碱、甾醇、香豆素等化学组分,其中萜类成分种类多且含量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五加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来源分布、结构分类、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并展望其研究开发前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论文提纲范文)
(1)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Fenton反应体系储备液的配制。 |
1.2.2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1.2.2.1 水提液的制备。 |
1.2.2.2 三氯化铁反应。 |
1.2.2.3 盐酸-镁粉反应。 |
1.2.2.4 α-萘酚-浓硫酸反应。 |
1.2.2.5 醋酐-浓硫酸反应。 |
1.2.3 HPLC分析。 |
1.2.3.1 色谱条件[16]。 |
1.2.3.2 系统适应性试验。 |
1.2.3.3 方法学考察。 |
1.2.4 Fenton反应体系试验条件的考察。 |
1.2.4.1 Fe2+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1.2.4.2 过氧化氢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1.2.4.3 二甲亚砜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1.2.5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15, 16]。 |
1.2.6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清除羟自由基的机理初步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2.2 方法学考察 |
2.3 Fenton反应体系试验条件的考察 |
2.3.1 Fe2+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2.3.2 过氧化氢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2.3.3 二甲亚砜浓度对衍生物峰面积的影响。 |
2.4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 红毛五加叶水提液清除羟自由基的机理初步分析 |
3 讨论 |
(2)红毛五加品质评价及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本草研究 |
2.2 基原植物及分布 |
2.3 采收加工 |
2.4 生药鉴定 |
2.5 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控制 |
2.6 药理作用 |
3 红毛五加品质研究 |
3.1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1.1 样品来源 |
3.1.2 仪器 |
3.1.3 试剂与试药 |
3.2 红毛五加品种研究 |
3.2.1 标本观察 |
3.2.2 原植物调查 |
3.2.3 小结与讨论 |
3.3 红毛五加茎皮的质量研究 |
3.3.1 性状鉴别 |
3.3.2 显微鉴别 |
3.3.3 薄层色谱鉴别 |
3.3.4 水分测定 |
3.3.5 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
3.3.6 浸出物测定 |
3.3.7 挥发油含量测定 |
3.3.8 多糖含量测定 |
3.3.9 刺五加苷E及绿原酸含量测定 |
3.3.10 HPLC指纹图谱研究 |
3.3.11 木心和茎皮成分的比较 |
3.4 红毛五加叶质量研究 |
3.4.1 性状鉴别 |
3.4.2 显微鉴别 |
3.4.3 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
3.4.4 薄层色谱鉴别 |
3.4.5 含量测定 |
3.4.6 HPLC指纹图谱研究 |
3.5 红毛五加根茎皮形态组织学鉴别 |
3.5.1 性状鉴别 |
3.5.2 显微鉴别 |
3.6 "白五加皮"品种探讨 |
3.6.1 原植物特征 |
3.6.2 性状特征 |
3.6.3 组织学特征 |
3.6.4 不同产地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
3.6.5 小结与讨论 |
4 红毛五加种群生态学研究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红毛五加群落生态学研究 |
4.2.1 样地调查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红毛五加种群结构及其影响生态因子研究 |
4.3.1 红毛五加种群特征分析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红毛五加生殖生态学初步研究 |
4.4.1 样地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4.3 红毛五加种子检测 |
4.5 环境因子对红毛五加成分积累的影响分析 |
4.5.1 取样方法 |
4.5.2 含量测定方法 |
4.5.3 不同样方红毛五加茎皮、叶含量分析结果 |
4.5.4 红毛五加茎皮、叶指标成分含量相关性结果 |
4.5.5 环境因子对红毛五加茎皮、叶成分含量相关性结果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红毛五加群落背景 |
4.6.2 红毛五加种群结构特征及其影响生态因子 |
4.6.3 红毛五加繁殖策略及影响生态因子 |
4.6.4 环境对红毛五加药用部位产量与质量影响分析 |
4.6.5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承担科研项目 |
(5)抗肿瘤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D制备及制剂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常春藤皂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章 白头翁皂苷D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白头翁皂苷D制备工艺研究及结构确证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白头翁皂苷D活性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白头翁皂苷D重要理化性质的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白头翁皂苷D肠吸收特性及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白头翁皂苷D制剂及评价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无梗五加抗氧化活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1 三萜及其苷类 |
1.1.2 二萜、倍半萜类 |
1.1.3 香豆素类 |
1.1.4 黄酮类 |
1.1.5 木脂素类 |
1.1.6 挥发油类 |
1.1.7 多糖类 |
1.1.8 其他类 |
1.2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1 抗炎作用 |
1.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3 抗应激作用 |
1.2.4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
1.2.5 抗心律失常作用 |
1.2.6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1.2.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2.8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1.2.9 抗肿瘤作用 |
1.2.10 其他 |
1.3 总黄酮、金丝桃苷、异秦皮啶的药理作用 |
1.3.1 刺五加叶总黄酮药理作用 |
1.3.2 金丝桃苷药理作用 |
1.3.3 异秦皮啶药理作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无梗五加果肉及其叶抗氧化活性研究 |
2.1 材料及仪器 |
2.1.1 材料及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DPPH 法原理 |
2.2.3 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无梗五加果肉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提取与分离 |
3.3 结构鉴定 |
3.4 单体抗氧化活性研究 |
3.4.1 样品的制备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无梗五加叶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及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仪器 |
4.2 提取与分离 |
4.3 结构鉴定 |
4.4 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4.1 样品的制备 |
4.4.2 方法 |
4.4.3 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无梗五加叶质量评价 |
5.1 叶片有效成分动态积累规律 |
5.1.1 材料与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结果 |
5.2 叶片HPLC 指纹图谱构建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试验结果 |
5.3 讨论 |
5.3.1 无梗五加叶有效成分动态变化 |
5.3.2 无梗五加叶HPLC 指纹图谱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刺五加抗疲劳成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样品提取与粗分离 |
1 样品提取 |
2 植化分离 |
2.1 大孔树脂柱层析 |
2.2 薄层层析 |
2.3 硅胶柱层析 |
第二部分 HPLC分离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LC/MS/MS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总结 |
综述 |
致谢 |
(8)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总论 |
1.1 五加属植物资源概况 |
1.2 五加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五加属植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2 五加属植物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1.3 五加属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五加属植物的开发应用进展 |
1.4.1 开发药物 |
1.4.2 开发食品、保健品和饲料 |
1.4.3 开发绿化树种 |
1.4.4 开发工业产品 |
1.5 短柄五加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短柄五加茎皮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 |
2.1 概述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植物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预试液的制备 |
2.3.2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
2.3.3 成分预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短柄五加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材料 |
3.2.2 挥发油的提取 |
3.2.3 挥发油的品质和理化特征 |
3.2.4 挥发油的功能基鉴定 |
3.2.5 挥发油的成分鉴定及含量测定 |
3.2.6 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短柄五加化学成分研究成果的应用构想 |
第四章 短柄五加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2 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的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3 其它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3 各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4.2 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
第五章 短柄五加中总黄酮、皂苷和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试剂与材料 |
5.3 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3.1 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 |
5.3.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5.3.3 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5.3.4 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提取总黄酮和总皂苷工艺的研究 |
5.4 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4.1 多糖的提取 |
5.4.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5.4.3 多糖含量的测定 |
5.4.4 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提取多糖工艺的研究 |
5.5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图 |
(9)红毛五加化学成分及其多维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毛五加的研究概况 |
1.1.1 原植物与生药 |
1.1.2 红毛五加皮与五加皮 |
1.1.3 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药理与临床研究 |
1.1.5 小结 |
1.2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
1.2.1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必要性 |
1.2.2 指纹图谱的概念与基本属性 |
1.2.3 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
1.2.4 中药指纹图谱面临的问题 |
1.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的LC-DAD-ESI-MS/MS分析 |
2.1 仪器、试剂和样品 |
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2.3 红毛五加茎皮成分鉴定 |
2.4 红毛五加根皮的成分鉴定 |
2.5 红毛五加叶子的成分鉴定 |
2.6 红毛五加果实的成分鉴定 |
2.7 讨论 |
2.8 红毛五加、刺五加、细柱五加和短梗五加茎皮成分比较 |
2.9 红毛五加和刺五加根皮成分比较 |
2.10 红毛五加、刺五加、细柱五加和短梗五加叶子和果实成分比较 |
2.11 小结 |
第三章 红毛五加中紫丁香树脂苷和原儿茶酸的制备与结构鉴定 |
3.1 试剂与样品 |
3.2 仪器 |
3.3 紫丁香树脂苷的制备与结构鉴定 |
3.3.1 HPLC半制备条件 |
3.3.2 紫丁香树脂苷的分离及纯化 |
3.3.3 光谱解析 |
3.3.4 讨论 |
3.4 原儿茶酸的制备与结构鉴定 |
3.4.1 HPLC半制备条件 |
3.4.2 原儿茶酸的分离及纯化 |
3.4.3 光谱解析 |
第四章 红毛五加中9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4.1 仪器、试剂和样品 |
4.2 紫丁香苷和紫丁香树脂苷的含量测定 |
4.3 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
4.4 芦丁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
4.5 腺苷、鸟苷和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红毛五加LC-DAD-ESI-MS/MS多维指纹图谱研究 |
5.1 红毛五加茎皮的LC-UV指纹图谱研究 |
5.1.1 仪器、试剂和样品 |
5.1.2 色谱条件 |
5.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1.4 方法学考察 |
5.1.5 样品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 |
5.1.6 中南大学相似度评价系统的相似度计算结果 |
5.1.7 国家药典委相似度评价系统的相似度计算结果 |
5.1.8 讨论 |
5.2 红毛五加茎皮的LC-MS指纹图谱研究 |
5.2.1 仪器、试剂与药品 |
5.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5.2.3 质谱总离子流指纹图谱的建立 |
5.2.4 质谱总离子流色谱图的聚类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红毛五加茎皮的抗炎药理实验研究 |
6.1 材料 |
6.1.1 药品与试剂 |
6.1.2 动物 |
6.1.3 仪器 |
6.2 方法与结果 |
6.2.1 方法 |
6.2.2 结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五加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成分 |
2生物活性与毒性 |
3临床与实用价值 |
4结论 |
四、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J]. 杨鑫嵎,杨文宇,叶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 [2]红毛五加品质评价及种群生态学研究[D]. 钟世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3]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J]. 程东亮,邵宇,杨立,詹培恩. 植物学报, 1994(01)
- [4]红毛五加研究进展[A]. 蒲友明,张艺,古锐,邓翀,王毓杰.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5]抗肿瘤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D制备及制剂工艺的研究[D]. 饶小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6]无梗五加抗氧化活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D]. 王莉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刺五加抗疲劳成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D]. 王子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01)
- [8]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胡浩斌. 西北大学, 2010(09)
- [9]红毛五加化学成分及其多维指纹图谱研究[D]. 王祝伟. 沈阳药科大学, 2005(04)
- [10]五加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研究[J]. 张琪,韩明虎. 陇东学院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