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常廷改,胡晓[1](2018)在《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不仅是学术界需要科技攻关的难题,也是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震例的收集,初步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与水库坝高、库容、岩性和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成因分类、库水作用和预测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就现阶段水库诱发地震机理、波谱特征研究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发展历程和最新数字化监测技术;提出了今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重点和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文可为继续深入研究水库诱发地震机理提供参考。
王骑虎[2](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钟鸣[3](2013)在《基于关联规则和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库在发电、防洪、供水、灌溉等方面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能给其周边地区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修建水库土建工程量大,水库及其周缘地区原有的地理地貌和环境地质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水库建成后开始蓄水,淹没和浸湿范围通常比较大,在水的作用下,库坝区的岩石应力发生改变,这将对水文地质和地震地质造成影响。其中,水库诱发地震就是水利工程地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内容。经过长期研究,国内外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水库地震统计和震例剖析研究、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理分析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和评价方法研究三个方面。然而,当前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尚未对其成因机理形成统一的认识,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与评价方法,大都把影响水库诱发地震的各种环境条件因素当成确定状态,忽略了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水库诱发地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基础上,对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进行不确定性建模分析,以长江三峡水库及其周缘地区环境条件为基础数据,对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进行多层次评价。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新丰江水库、隔河岩水库和印度科依纳水库作为代表性的典型震例,对其成因机理和地震活动规律进行精细剖析,结合已有水库诱发地震成因假说,定性地归纳分析水库诱震组合环境条件因素,为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2)针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的复杂性,在系统辨识水库地震诱震环境条件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理论,挖掘诱震环境条件与水库诱发地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并定量分析其诱发作用的大小,构建关联规则支持下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诱震因素重要性比较提供了依据。(3)针对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水库诱发地震总体组合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模糊系统,对其风险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权重计算和模糊映射,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4)考虑到重要性标度和隶属度确定这两个过程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影响较大,提出了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期望、熵、超熵三个数字特征,将随机性、模糊性和离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本文对揭示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客观规律,对丰富、完善现有水库诱发地震预测评价模型及方法,促进水电工程地质灾害评价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水利水电工程导致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胡毓良,陈献程[4](1979)在《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我国八个水库地震的概况,总结了水库地震的一般特点,同时讨论了与成因有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库水沿周围岩石向深处的渗漏及入渗库水的封闭环境是主要的诱发条件。除构造应力外,岩体的重力可能是另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发震初始应力。水库地震属粘滑机制。它与岩溶密切相关。
刘远征[5](2014)在《水库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从1945年第一次提出Mead湖水库诱发地震的事实以来,全球报道蓄水引起地震的水库超过150座。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有100m以上的高坝114座,其中32座蓄水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为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中国的水库由少震的东部扩展到地震活动强烈的西部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使得紫坪铺水库在汶川地震中的作用问题受到关注。由此,强震活跃地区中水库的作用和机理的研究被提上日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荷载与孔隙压力是目前公认的两个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机理。其中,荷载对诱发地震的作用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但普遍认为孔隙压力的作用可能更重要。由于直接观测孔隙压力扩散过程很困难,有关孔隙压力作用的讨论久久未能深入。深入探讨孔隙压力的作用,探索测算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的方法,寻找其时空演化过程是深化认识孔隙压力在水库诱发地震中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从分析国内外水库地震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开始,进而研究了在考虑不同因素条件下荷载引起的库伦应力变化。最后聚焦到孔隙压力作用和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的研究上。本项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1在不同条件下研究水库荷载造成库伦应力变化的分布,分析了区域应力,断层产状,水库相对断层的位置等对库伦应力的影响。强调了水库位于断层上盘或是下盘,对逆断层的作用不同,前者抑制,后者促进断层活动。进而,结合紫坪铺水库,考虑了孔隙压力和地形影响等约束条件,得到的库伦应力比较符合汶川地震的实际情况。2以紫坪铺水库为例,讨论了分析扩散系数分布对水库地震研究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模型计算说明孔隙压力扩散系数与所在地的介质、结构、相对断层的方向有关,列举了不同深度,沿走向,沿倾向等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说明了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存在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以及随变形过程而变化的特点。3论证了水头增量变化率是影响地震发生和停止的最重要的因素。比较了深溪沟和水磨震群诱发地震发生、增强和停止的过程与水头增量(压力)和水头增量变化率(导数)的变化的关系后,得到了不论水头增量是否处于高值,影响地震发生和停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头增量变化率的初步结论。水头增量变化率上升时地震活动开始,变化率达到峰值附近地震活动随之增强,变化率下降则地震活动减弱或停止。4扩展系数中蕴含了地震成因类型的信息。Shapiro S. A.(Shapiro,2005)注水触发地震的实验表明,地震的空间分布有瞬时扩展阶段、抛物线型扩展阶段和收缩阶段。利用注水地震时空展布过程求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的方法,分析了三峡和小浪底库区的地震活动,进而探讨了中强地震和强震的余震的扩展系数。发现这些不同类型的地震时空分布均存在这3个阶段。不同的是它们的扩展系数有很大的差别。注水地震和水库地震扩散系数很小,中强地震余震扩展系数较小,而强天然地震的扩展系数大。5深入剖析紫坪铺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扩展过程,计算了与四次水位抬升伴随的地震范围扩大的扩展系数。四次水位升高均伴随瞬时扩展、抛物线型扩展和收缩过程。此外,发现其扩展系数逐次提高,其中2007首次峰值和2008二次峰值引起扩展系数突升为158m2/s。探讨了引起扩展系数增大的可能原因。由此推测,根据扩展系数的演化可以判断断层协同化程度。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利用地震的时空分布提取注水地震和水库地震的扩散系数,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计算天然地震的扩展系数。从扩展系数的差异中可以发现地震的不同成因,这个结果有助于分析地震类型。对紫坪铺水库地震扩展系数的演化过程分析,揭示了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经历了以孔隙压力扩散为主转变为以断层段相互作用和连结为主的过程。反映了紫坪铺水库在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行为与作用机理。
张吟钗[6](2019)在《水库地震和水-岩作用对库岸边坡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水电工程建设中形成了大量的库岸边坡,水库地震不仅直接影响了库岸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同时对库岸边坡岩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渐进损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水库地震频发的三峡库区秭归段为重点研究区域,以水库地震扩展迁移规律研究为基础,分析库区水库地震的诱发机制;选取三峡库区库岸边坡消落带典型砂岩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水-岩试验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岩石在周期性动力损伤和长期水-岩作用影响下的动力特性损伤劣化规律;通过对岩样的物理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水-岩作用下岩石的动力特性劣化机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水-岩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边坡动力响应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中,三峡库区秭归库岸段的水库地震活动性经历了由弱转强再逐渐减弱的变化。地震活动多发生在仙女山断裂和九畹溪断裂的围限区附近,且震级大多较低,以微震为主,即水库地震具有高频低强度的特点。水库地震为构造型“触发”地震,其发震机制主要受到仙女山断裂的构造特征和孔隙水压力效应的影响。(2)在周期性水-岩作用影响下,随着水-岩作用周期的增加,岩样的阻尼比、阻尼系数逐渐增大,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总体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前6次水-岩作用导致的作用效应尤为明显,后期变化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循环荷载应力幅值对岩样的动力特性影响明显,应力幅值从10MPa增加到35MPa,岩样的阻尼比和阻尼系数逐渐减小,动弹模逐渐增大;而且在应力幅值小于25MPa时,各动力参数变化趋势明显。在周期性循环加卸载和水-岩次序作用影响下,随着水-岩作用周期的增加,砂岩的阻尼比、阻尼系数逐渐增大,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总体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其中前6次水-岩作用导致的作用效应尤为明显,后期变化趋势逐渐趋于平缓。比较而言,在周期性循环加卸载和水-岩次序作用下,岩石动力特性的变化程度更加明显。(3)随着水-岩作用周期的增加,岩样的密度、波速不断减小,孔隙率逐渐增加。比较而言,前6次水-岩作用阶段,岩样的密度、波速、孔隙率变化幅度较快,而后逐渐变缓;周期性循环加卸载和水-岩次序作用下的岩样密度、波速、次生孔隙率在每个水-岩周期的变化幅度最大,考虑地震作用初始损伤的水-岩作用下的岩样次之,周期性水-岩作用下的岩样的变化幅度最小。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岩作用对岩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在考虑不同程度循环加卸载作用的影响下,岩石的微观损伤累积效应更加明显。(4)在考虑水-岩作用之前,边坡动力响应为典型的坡顶放大效应。考虑水-岩作用之后,随着水-岩作用周期增加,边坡消落带的动力响应逐渐增大,坡面其他部位的动力响应逐渐减小;在前6个水-岩作用周期,各部位动力响应变化趋势明显,到第8、10次水岩作用,各部位动力响应变化趋于稳定,这说明水-岩作用对的边坡动力响应影响是显著存在的。在考虑周期性动力循环和水-岩次序作用的损伤效应时,消落带的动力响应有明显的增强。
张墨思[7](2020)在《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及邻区位于四川盆地的稳定板块内,历史上强震少发,但微小地震活跃,本文从双差定位和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求解应力场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弱震区发震特征,探索地震成因,为该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双差精定位获取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和断层性状信息;二是采用P波初动数据获得该区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及地壳应力场信息,并结合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本研究区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详述如下:首先,用双差定位法对北纬28.0o32.5o,东经105.0o110.5o范围内2009年1月2019年3月的地震进行重定位,数据下载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编目系统”。参与重新定位的地震事件4144个,其中P波走时个数为1517038个,S波走时个数为1752458个。重定位获得3197个定位事件,覆盖了重庆及邻近地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在断裂带附近成条带状,或在断裂带交汇部位丛集分布。由地震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地震丛集区,分别为:合川—长寿地区、荣昌地区、綦江地区、石柱—武隆地区、巫山—巴东地区、城口—巫溪地区。丛集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沿断裂带线性展布,深度更加合理,与地质构造的联系更为紧密。合川—长寿地区深度剖面揭示有四个北北东向条带和1个近垂直条带,深达15km,表明该区底腹断层发育,切割了盖层基底;石柱—武隆地区北北西向断层特征明显,震源深度至28km,基底断裂切深至中下地壳;荣昌地区小震密集分布在10公里的深度范围内,与气田开采注水诱发地震的特征比较一致,该区大量底腹断层发育;綦江地区三个高倾角的地震条带切穿盖层基底,表明该区发育有底腹断层;巫溪地区地震震源较浅,推测为岩溶塌陷诱发,12km的深度范围内有三条倾向较陡的地震条带,推测为隐伏断层;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首区三条断裂的交汇处,断层破碎带和灰岩岩层沉积,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较浅,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其次,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重庆及邻区的应力场。根据结果,得到该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如下:重庆及邻区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兼走滑为主,与四川盆地NNW—SSE向挤压,NNE—SSW向拉张的区域应力场背景一致。在荣昌西南部和巫溪地区有表现为局部拉张的正断型断层;P轴和T轴方位整体与背景应力场一致,但在荣昌北部地区P轴和T轴均有与区域应力场发生较大偏转的情况,这种偏转可能与气田开采区的废水高压注井有关;在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和方斗山断裂凹陷处的武隆地区P轴发生偏转,可能是受到长江和乌江水系的影响;巫山和巴东交界处P轴、T轴均发生偏转,可能与该区碳酸盐沉积层受到库水渗透有关。重庆地区地震多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西南部的荣昌地区是气田开采的集中区,大量背斜断层上的高压注水井极易引发小震;东北部的巫山—巴东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引起的岩溶裂隙孔隙压的改变易使断层失稳、应力改变,继而诱发地震。
宫猛[8](2019)在《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文中认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不仅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形和构造分界带,而且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变化的关键部位,是研究青藏高原边缘活动断层和潜在的地震灾害的关键地区之一。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北段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又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的南段发生了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相距约90 km。其中,汶川地震因其独特的发震构造环境及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汶川Mw7.9级地震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映秀—北川断层上形成了约240km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密集分布长度可达300 km。其中,在NE向映秀-北川断裂造成长240 km,以逆冲挤压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地表破裂;在NE向灌县-江油断裂造成长72km的纯逆冲性质地表破裂带;另外还有一条长6 km、以逆冲为主兼有左旋走滑性质的NW向小鱼洞地表破裂带。为充分了解本次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大量学者对本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系列研究成果。汶川地震破裂过程持续约100秒,破裂沿着断层向东北方向传播近300 km,破裂过程由多个子事件组。破裂过程的研究很好地揭示了汶川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但是对本次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的细节研究上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例如,1)汶川地震震源参数(发震时间和深度)存在较大的差异;2)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细节缺乏研究;3)地震发震构造模型存在着争议;4)地震的成核类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细节过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利用类似于反投影法P波叠加法来研究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大地震起始破裂过程的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本论文不仅研究了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破裂的详细过程,还为本次地震起始破裂位置参数、起始破裂发震构造模型及本次大地震的成核类型等科学问题提供相关的依据,补充了汶川地震时空破裂过程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一、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的确定汶川Mw 7.9级地震后,大量学者对其孕震机制和震源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些研究让我们对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有了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但是在震源参数,例如: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汶川主震位置参数的误差除源于记录资料类型的不同和震相识别的差异外,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也是造成结果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近距离的台网纪录可对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进行有效地约束,且由于震中距较近地壳速度结构差异相对较小也能进一步减小速度模型带来的误差。因此,相对于远距离(远震及区域台网数据)台网资料,使用近距离的台站资料得到的震源位置则更为可靠。本论文使用距离20km范围内的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汶川地震主震波形资料,分别采用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和反投影P波叠加法,利用网格搜索法在震源区三维空间范围内来确定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位置参数。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方法获得的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于31.016°N±0.002°、103.386°E±0.002°,震源深度为8.3 km±0.92 km,发震时刻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2秒±0.52秒(北京时间,以下本文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反投影波形叠加法获得的结果显示,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为31.018°N±0.003°、103.391°E±0.003°,震源深度为8.4 km±0.86 km,发震时刻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0秒±0.4秒。二、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断层几何学研究龙门山推覆构造带长约500 km,宽40-50 km,主要由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茂县),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龙门山前山断裂(灌县—江油)及山前隐伏断裂等组成。这四条断层走向N45°E、倾向NW,呈铲式叠瓦状向四川盆地推覆,在地表出露处后山断裂和中央断裂倾角较高(60°-70°),沿北西方向断层倾角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前山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倾角较缓,为典型的逆断层。由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内断裂带整体呈现为上陡下缓“铲式”的几何结构结构特征,地震的震源位置参数对发震构造模型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汶川地震震源深度15 km的认识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存在两个主流的发震构造模型:一部分研究小组认为汶川地震为高倾角逆冲断层(>50°),而另一部分研究小组则认为汶川地震发震断层为“叠瓦状”逆断层,断层倾角在震源附近较缓(33°),向上逐渐变陡。世界上绝大多数逆冲型8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海洋板块边界的俯冲带上,或发生在大陆碰撞的低倾角(<20°)逆冲推覆断裂带上,那么为何会在断层倾角较大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发生汶川Mw7.9级大地震?这个科学问题的探讨,对今后板内推覆构造区域的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首先使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20 km范围内的紫坪铺水库台网记录到的汶川地震主震波形事件中未限幅的P波波形资料,利用类似于P波反投影波形叠加法在三维空间内获取了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根据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内部断层几何特征等,在倾向NW40-60°,倾角20-50°范围内搜索得到了最佳的发震断层模型,最后综合分析龙门推覆构造带内部断层的几何特征构建了起始破裂的发震构造模型。结果显示,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的最佳断层面走向为NE48°,倾向NW35°,分析认为起始破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在地下约8 km深度的交汇断层面上,地震的发生是由多条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运动学研究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断层错动为主的地震事件,破裂过程以朝北东向破裂为主,沿着断层向东北方向传播近270 km,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100秒,包含了多个地震子事件,破裂速度先慢后快,平均速度约为3 km/s。虽然,这些研究得到本次大地震时空破裂过程和能量释放图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涉及起始破裂阶段(0-1秒)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工作发表。同时,利用远距离波形记录(全球台网及区域台网)进行反投影震源破裂过程时,都是将起始破裂位置设定在某一个公开发表的震源参数结果上进行的。然而,汶川地震的起始破裂位置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是在起始破裂的深度和时间上。因此,使用不精确的震源位置参数,必然会对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和解释带来一定的误差和影响。因此,汶川地震起始阶段的细节破裂过程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为详尽的分析汶川地震起始破裂阶段的破裂过程,我们将在三维空间内分布的破裂点投影到得到的最佳发震断层上,来分析其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具有阶段性,破裂在0-0.3秒时间内集中在起始破裂点附近,在0.4秒时起始破裂点开始向深部的西南方向传播扩展,0.8秒之后破裂开始在断层面上沿着东北方向往浅部传播,破裂的传播速度约为2.7 km/s。总体来看,破裂后的能量沿着断层面向两侧扩散,位于破裂点深部西南方向的破裂要强于浅部的东北方向。四、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成核类型及地震成因探讨一般来说,地震通常以小振幅震动破裂开始,这些小的震动破裂往往能决定地震的最终震级。虽然在地震初始破裂过程的解释上然存在争议,但仍可以用震前蠕滑(Pre-slip)和级联破裂(Cascade)两种模型来解释其成核过程。在地震成核类型的研究中,通过分析近源P波记录中携带的震源信息来详细地描述地震发育过程,可为地震的发震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目前,紫坪铺水库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是否具有触发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影响,一部分认为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则认为有明显的触发作用。因此,研究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成核过程可为解决此争议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本论文得到的汶川地震起始破裂细节显示,地震在起始破裂形成后,破裂点先集中在其起始破裂点附近且释放的能量逐渐缓慢的增加,之后在起始破裂点外围产生相对较大的新破破裂并最终发育成一次地震事件,整个破裂过程的深度范围分布在7.5-9.5 km。从破裂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来看,本次地震的成核模式更符合于“震前蠕滑型”。根据本次地震起始破裂的成核模型,并结合紫坪铺水库库区构造应力、地质条件、震前GPS测量结果、地震前水库蓄水与库区地震活动的关系,支持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观点。综上所述,本论文使用近距离台网记录的高频P波资料,利用类似P波反投影波形叠加法详细地分析了2008年汶川Mw7.9级地震在起始破裂阶段破裂传播、扩展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利用破裂点的分布特征构建了发震断层的几何结构结构模型及其在起始破裂阶段地震事件的成核类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位为31.018°N±0.003°、103.391°E±0.003°,震源深度为8.4 km±0.86 km,发震时刻(北京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0秒±0.4秒。起始破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在地下约8 km交汇处的断层面上,断层的走向为NE48°,倾角为NW35°。汶川地震起始阶段的破裂过程具有阶段性,破裂在0-0.3s时间内集中在起始破裂点(纬度31.018°N±0.003°、经度103.391°E±0.003°,深度为8.4 km±0.86 km)附近并逐渐积累能量,在0.4秒时起始破裂点深部的西南方向出现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破裂,之后破裂开始在断层面上沿着东北方向往浅部传播,破裂的传播速度约为2.7 km/s。破裂发生后能量沿着断层面向两侧扩散,位于破裂点深部西南方向的破裂要强于浅部的东北方向,破裂过程的深度范围分布在7.5-9.5 km范围内。汶川地震起始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本次地震的成核模式更符合于“震前蠕滑型”,认为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发作用。本论文补充研究了汶川大地震起始阶段(0-1秒)的破裂过程,并利用破裂过程中破裂点在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来约束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结果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误差,但是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大地震起始破裂过程、发震构造模型、地震成核类型及地震起因等地震机理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地震预测实践的探索价值。
虞金鑫[9](2020)在《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水利枢纽作为重大的基础设施,在国计民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的建成,在这些水库枢纽周围可能会诱发中小地震,甚至有时会有大地震发生。这一研究课题——水库诱发地震,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并且近些年随着我国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也给这一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本文将从力学的角度,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三峡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定量地分析蓄水前后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的变化,对比蓄水前后区域应力场,来研究三峡库首区地震的可能成因。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介绍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历史,特别是前人在水库蓄水前后的数值计算研究。归结起来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未能考虑地形起伏带来的‘峡谷效应’,其二是未能基于流固耦合来建模计算,其三是近些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重力场和地震等),这些观测数据未能结合数值模型。前人研究过程中只考虑其中一点,或者都没考虑,本文将在以上三个问题上同时做出相应的改进;2)第二章介绍三峡库首区的地质背景和主要断裂带(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和高桥断裂),为后面的建模做铺垫。第三章介绍流固耦合计算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第二章的地质情况,在软件中建立三峡库首区的计算模型;3)第四章根据已建立的三维模型,计算蓄水后72个月内水位变化的过程,设置的荷载水位分别有135m、145m、156m、172和175m。分别讨论了在三期蓄水过程中,三峡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的变化情况,并解释了三峡库首区胡家坪Ms4.1级地震的可能成因,最终结合三峡库首区的重力观测值,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重力观测值进行对比讨论;4)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模型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从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上解释地震成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更贴近实际工况的三峡库首区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对已发生的地震作出解释,并指出了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较大那些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潜在诱发地震的重要区域。本文研究不仅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未来在西南地区的水电能源开发过程中,具有灾害防控的应用前景。
刘笑飞[10](2017)在《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作为重要的人工水利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多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但水库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周邻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水库诱发地震作为其中较严重的灾害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等多层面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当前水库诱发地震在形成条件、成因机制、预测评价及防控治理等方面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讨论,总结了水库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中存在定量分析不足、成因机理研究中缺少物理机制支撑等突出问题与难点,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本文“数据-现象-机理-模型-方法”这样一套完整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思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opula的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地质条件等数据为基础,从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出发,提出运用Copula函数理论分别从单因子和多因子角度构建相关性模型,并利用Copula函数模型在相关性分析上的优良特性来研究诱震因子与诱发地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基本时空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和蓄水过程与诱发地震频次具有紧密相关性,并且不同环境条件的组合模式产生的诱发地震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别。(2)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为基础,从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影响的角度出发,以岩体力学、弹性力学、岩石破坏准则、有效应力定律、流体力学等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作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水库蓄水前后断层的受力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水库蓄水在断层上导致的应力改变,进而从内部物理机制角度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具有相应的不同特征。(3)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模型及应用研究:以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的力学响应机制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水库蓄水导致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提出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效应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基于物理机制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本文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的特征与规律,从力学机制上分析了水库蓄水影响断层活动习性的内在机理,从触震与缓震作用角度评价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的效应,从物理机制上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不仅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与灾害防控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二、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库诱发地震强度特征、分类和影响因素 |
2.1 库水诱发地震强度特征 |
2.2 水库诱发地震的分类 |
2.3 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水库诱发地震与坝高的关系 |
2.3.2 水库诱发地震与库容的关系 |
2.3.3 水库诱发地震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 |
2.3.4 水库诱发地震与岩性的关系 |
3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与判别标志 |
3.1 水体荷载作用 |
3.2 孔隙水压力作用 |
3.3 库水对岩石的物理化学作用 |
3.4 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标志 |
3.5 岩溶塌陷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标志 |
3.6 地表卸荷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 |
4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 |
4.1 工程地质类比法 |
4.2 半定量方法 |
4.2.1 概率统计法 |
4.2.2 模糊数学法 |
4.2.3 神经网络法 |
4.3 综合性方法 |
4.4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与验证 |
5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
6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新进展 |
6.1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 |
6.2 水库诱发地震波谱特征研究 |
7 结语与展望 |
7.1 水库诱发地震波谱特征及判别准则研究 |
7.2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 |
(2)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关联规则和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关联规则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辨识 |
2.1 灾害风险理论 |
2.2 水库诱震环境条件地质分析 |
2.3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
2.4 关联规则理论 |
2.5 水库诱震环境条件关联规则分析 |
2.6 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3 水库诱发地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3.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基础 |
3.2 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3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云模型改进的水库诱发地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4.1 水库诱发地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 |
4.2 云模型理论基础 |
4.3 基于云模型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改进 |
4.4 应用实例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5.3 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水库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意义与思路 |
1.2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已有震例的地质、地震及水库特征关系 |
1.4 滞后时间( T)的影响因素 |
1.5 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方法 |
2.1 不同断层几何下水体荷载作用分析 |
2.2 孔隙压力作用 |
2.3 孔隙压力扩散系数估算 |
2.4 孔隙压力扩散的地形约束条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孔隙压扩散系数和水头增量变化的研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 |
3.1 地质背景 |
3.2 地震时空演化与断层结构分析 |
3.3 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分析 |
3.4 水荷载作用对汶川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的影响 |
3.5 水头增量和水头增量变化率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触发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
4.1 注水地震和水库地震中的扩散系数 |
4.2 主震触发余震的扩展系数 |
4.3 对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分布时空演化的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地震活动范围扩大与收敛机制的讨论 |
5.2 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作用的讨论 |
5.3 扩散系数与扩展系数的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水库地震和水-岩作用对库岸边坡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1.5 试验方案 |
1.6 本章小结 |
2 三峡库区秭归段水库地震扩展迁移规律研究 |
2.1 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条件 |
2.2 三峡库区水库周期性分布规律研究 |
2.3 三峡库区秭归段水库地震成因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岩体动力特性劣化规律研究 |
3.1 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动力参数计算原理 |
3.2 加卸载频率和应力幅值对砂岩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
3.3 周期性水-岩作用下岩石动力特性变化规律 |
3.4 周期性循环加卸载和水-岩次序作用下岩石动力特性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岩体动力特性劣化机理研究 |
4.1 水-岩作用下岩石物理特性演化研究 |
4.2 水-岩作用下岩石微观结构演化研究 |
4.3 水-岩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劣化机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动力响应研究 |
5.1 FLAC计算概述与模型构建 |
5.2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
5.3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动力响应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和专利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重庆及邻区地震从集群的重定位研究 |
2.1 重庆及邻区地震定位研究背景 |
2.2 双差定位方法 |
2.3 资料情况及地震丛情况 |
2.4 重庆及邻区地震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
2.5 重庆及邻区从集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
2.6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 |
3.1 重庆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研究背景 |
3.2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
3.3 研究方法 |
3.4 重庆及邻区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主要讨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讨论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0.3 本论文思路流程图 |
第一章 汶川Mw7.9级地震破裂过程及发震构造断层研究进展 |
1.1 汶川地震回顾 |
1.2 汶川地震震源参数 |
1.3 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研究现状 |
1.4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1.5 汶川年地震起始破裂成核类型及地震成因探讨 |
第二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位置和参数确定 |
2.1 数据与方法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分析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断层几何学研究 |
3.1 方法理论基础 |
3.2 数据与方法 |
3.3 起始破裂断层面几何参数确定 |
3.4 讨论与结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断层运动学研究 |
4.1 汶川地震起始破裂时空演化过程 |
4.2 讨论与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汶川地震成核类型及成因探讨 |
5.1 汶川地震成核过程 |
5.2 讨论与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存在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1.发表的文章 |
2.会议摘要 |
3.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课题 |
4.获奖情况 |
附录 |
1.定位程序 |
1.1 P波初动相对到时差 |
1.2 反投影波形定位 |
1.3 地震波走时计算程序 |
2.P 波反投影叠加获取破裂过程的程序 |
3.最佳断层面构建程序 |
致谢 |
(9)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 |
1.2.2 国内外研究现存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三峡库首区地质介绍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库首区主要断裂 |
2.2.1 高桥断裂 |
2.2.2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 |
2.3 库区地震活动 |
2.3.1 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特征 |
第三章 三峡库首区建模 |
3.1 计算原理介绍 |
3.1.1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介绍 |
3.1.2 Flac3d软件介绍 |
3.2 计算模型建立 |
3.3 参数设定 |
第四章 三峡库首区蓄水对于地震活动的影响 |
4.1 数值结果讨论前的准备 |
4.1.1 水库蓄水触震的基本模式 |
4.1.2 蓄水期库首区的重力观测值 |
4.2 蓄水前后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变化对比 |
4.3 二期蓄水期间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分析 |
4.4 三期蓄水期间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本文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研究 |
2.1 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建模分析理论基础 |
2.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模型构建方法 |
2.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研究 |
3.1 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多因子选择及量化 |
3.2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模型 |
3.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 |
4.1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理论基础 |
4.2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的有限差分解算 |
4.3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实验模型构建 |
4.4 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与力学响应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研究 |
5.1 影响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 |
5.2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 |
5.3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的基本模式 |
5.4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灾害预测及防控方法 |
5.5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获得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四、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J]. 常廷改,胡晓. 水利学报, 2018(09)
- [2]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3]基于关联规则和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D]. 钟鸣.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4]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J]. 胡毓良,陈献程. 地震地质, 1979(04)
- [5]水库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扩散系数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D]. 刘远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6]水库地震和水-岩作用对库岸边坡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D]. 张吟钗. 三峡大学, 2019(03)
- [7]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D]. 张墨思.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8]汶川Mw7.9级地震起始破裂阶段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研究[D]. 宫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9]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D]. 虞金鑫.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10]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D]. 刘笑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