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真理范畴的价值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李弦[1](2019)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式:“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这种“应当”既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如此”进行历史认识的,同时也对于“我们”进行历史认识构成了一种规范性力量。本论文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一是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一个“行为体”来看的话,它就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如这种历史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谁来进行历史认识、我们究竟在认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转化为更为规范性的表达方式就是,历史认识的起源、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对象和历史认识的过程,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二章到第五章的主体性内容;二是除了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行为体来看、并进行各个部分的研究之外,我们还必须具备整体性的视野,从整体上来探究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真理性以及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六章到第八章的主体性内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简介了本文的四个基本概念,最后总体上论述了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综合性起源问题。首先探讨了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指出“综合”不仅是一个行动、是认识产生的必备条件,它还代表着一门知识,其思想史背景就是“近代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当代分析哲学”,也正是在这个思想史背景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待“综合”问题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阐释方案,一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社会劳动综合,二是以索恩–雷特尔为代表的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但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方案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表述来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活”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关键性质点,当然,这种综合性起源本身也具有一种辩证本性。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即“谁来认识”)问题。首先在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通过这种互文性解读我们发现,“现实的人”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真正主体,它构成了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真正批判,而且“现实的人”在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这种“前结构”不仅包括了理性主义的前结构(这一点与欧陆哲学的讨论高度一致),还包括了生活世界和交往的前结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对象(即“认识什么”)问题。首先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中“历史”的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一是作为认识对象(实体)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它也构成了直接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历史事实”,它有着自身的内容层次和基本特征;二是作为认识方式或解释原则而存在,此时的历史认识就变成了“历史的”认识,它成为了反思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也有着自身的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过程(即“如何认识”)的问题。首先从总体上阐明了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即直接历史认识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以及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这两次飞跃也呈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过程。根据“时间秩序”来看,在1845-1857年这个时期内,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直接历史认识的“第一条道路”,也是一个“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而在1857年之后,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反思历史认识的“第二条道路”,也是一个“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探讨了它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并分别论述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然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在细致分析了“客观性”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所具有的“客观性”性质。最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它最符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精神。第七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这一章带有了非常强的知性分析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符合观,在细致阐述了“符合观”真理观的基础之上,指认了直接历史认识阶段所主要坚持的就是“符合观”的真理观,与之相对,在反思历史认识阶段,马克思则主要坚持的是“融贯论”的真理观,但正如“两条历史认识的道路”在马克思那里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所坚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真理观就是符合观与融贯论的有机统一。第八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本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
熊心宇[2](2020)在《论座架、画框与艺术的边界 ——基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艺术思想的对话》文中研究说明海德格尔对于技术本质的追问与德里达对于艺术作品中画框的思考为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敞开了一个领域。技术作为真理发生方式的同时还框定了作为技术本身的聚集和限定,并且由此引发了技术向艺术的转向。而德里达基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将画框看作是一种瓦解形而上学内外设定的关键。同时,在对结构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德里达将海德格尔存在论与康德美学也纳入形而上学的范畴,结合对于语言本体论问题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解构思想。在现代艺术中,“框架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关于艺术边界问题的探讨,也能够看到关于存在论技术观与解构思想在艺术中的影响与意义。在海德格尔对于技术本质的追问中,他认为技术一方面是人类创制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工具。而现代技术的发展被海德格尔思为一种危险,但是危险中就伴随着救渡,人类的沉思能够带领技术的危险向艺术与存在发生转向。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危险的根本,在于现代人对于存在的遗忘而表现出来无家可归的困境。由此海德格尔又将此技术的困境带入到晚期对于天地人神四元纯一性的思考之中,而语言的家园提供了一条回归思想的道路。语言的家园召唤着无家可归的人去归家,回到贴近存在本源的地方。德里达的画框是基于康德所认为的附着物而演变来的,通过解构思想对于传统二元分立的瓦解,德里达认为画框瓦解了绘画作品中的二元分立,绘画作品所构成的这种结构形式与传统性形而上学的结构形式相似。虽然德里达从早期的研究开始就将胡塞尔现象学作为开端,但是这并没有成为其最后思想的核心部分。基于对胡塞尔以及海德格尔文本的批判,德里达将对语言中心主义的瓦解转向艺术。在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语言中心主义的批判中,德里达认为这种模式是西方哲学长期僵化所形成的二元对立的静态结构,于是,画框也应当能够拆解形而上学所形成的“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模式,从而转向一种“亦此亦彼”的结构之中。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真理观是基于对物与知的符合论真理观的批判意义上而形成的,存在论真理观所追求的是一种真理本性显露的状态。但是,在德里达看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已经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真理的本性并不能从艺术作品的内部或者外部去寻得,因为真理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替换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效果。因而,画框也是如此,在这种“亦此亦彼”的逻辑关系中,画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边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空间来标记自身。画框虽然并不属于作品内部或外部的任何一方,但是,画框就如同结构的中心一样,虽然只是作为规定艺术边界的替补物却又影响着艺术的边界。因而,形而上学的整个中心都并非是本原,而是本原的替换物,就是在这样替补的循环之中形成了一个游戏的场域。在替补的游戏场域中,德里达对结构的瓦解消除了语言的主体性,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静态思维与逻辑结构,于是,解构在本性上就彰显为一种否定的活动。在艺术之中,否定与审美的本性产生了关联,审美的否定性表现在解放与超越、无功利与无利害。自由本性要求审美超越自身从而实现非自由向自由的过渡,并且审美的否定性还表现为消除束缚,对于利害与功利的否定能够让美回复自身并获得自由的本性。而在艺术的游戏中,自由使艺术表现为一种生成性,生成与实体性的逻辑思维不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相互游戏活动。生成表明了任何事物都并非处于一种完成的状态,而是在一种相互引发、相互作用、相互游戏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正是由于艺术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游戏,艺术的各项活动才与艺术的诸多要素发生关联。尽管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美受到了挑战,如今的艺术形式并不限定在美的本性之中,并且艺术与美表现为一种分离的状态,从而在文本与话语中获得新的建构与意义。因而,艺术在历史维度上总是处于一种解构与建构之中,一方面它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的批判,另一方面在对传统艺术的批判中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与规定,艺术之间就没有恒定不变的规定与准则。于是,在艺术的游戏中,生成与自由的本性给艺术提供了一种张力,张力的游戏引发了艺术中形而上学的消解,同时也将艺术边界的规定带入一种游离不定且变化的状态。
王桂田[3](2019)在《真理的逻辑与相信的形式 ——一种基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相互印证的真理观再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哲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真理”被质疑,哲学被终结,崇高价值被动摇。在此背景下,如何思哲学的意义,成为当代哲学着力的方向。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两位思想巨匠对“哲学的命运”的思考给我们重要启示。把真理作为“思想体系”的“主导概念”来辨识“真理的逻辑”,这需要我们进入更大界面上进行思考,需要引入更为源始性的概念“相信”。论文试图要从真理逻辑的反思中去寻找相信的形式,力图从更源始的界面探求真理学说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机制,以求认知和理解“主导概念”对文化生活以及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共分为4章:第1章作为导论,提出“相信”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必要自检。“人何以相信”是试图去描述那不尽相同的“相信”背后的统一的“相信的形式”。这个提问所要表达的不是“相信这样一种心理机制是如何可能的”而是“作为心理机制的相信的统一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样的”。为了讨论“相信的形式”,我们无法回避那个试图达到最高可信的东西——真理——的逻辑。基于“相信”作为哲学范畴来探究的诸多疑问,我们对“相信”的周边概念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必要自检。在相信、信念和信仰的比照中,我们发现就其日常运用而言,它们的确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的递增序列,信仰具有最高的位置,但就其哲学思索而言,相信却占据最基础的最根本的位置。在相信、知道和知识的比照中,虽然“知识”和“知道知识”在逻辑上非常坚定,但其内容却非常贫乏,以至于对知识(真理)的探讨最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转到一个复杂状态中去假设和论证。对“作为心理机制的相信的统一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进行自检就是确认这是一个有效的提问和问题,是一个需要哲学干预的问题。第2章作为问题起点,说明“相信”作为哲学问题,始终存在于哲学理论之中。首先,“相信”问题隐藏在哲学与现实的理论境域中。哲学通过反思影响人的态度、行为和选择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来实现对现实的作用,在反思中构造“描述一种状态,找到一个支点,构建一个标准,衍生一批结论”的基本模型保证其现实效应。哲学理论既可以看做“为真而构”也可以看做“为信而构”。其次,“相信”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真理与相信的关系问题。我们发现,作为认识论真理,从可知论来看,无确证需行动,相信必前置先行。从不可知论来看,无极点需创造,相信必悬设其上;作为实践论真理,理论彻底才能说服人,那么相信必往返其中;作为生存论真理,传统意义上的真理问题逐步消退而隐匿自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居有着的映射游戏”来承担原有形而上学及其真理观所承担的职能,而这从主体性的人的角度,是一种“相信”。再次,“相信”问题面对的基本现实是,哲学只有倾向于“描述”才能更接近“相信”的领域。如果把马克思的主要工作看作是“对现实的描述”——对现实中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历史活动的描述——的话,那么现代哲学的很多理论都可以看做是围绕这项工作在不同方向以不同的形式的继续努力。因此,“现实的描述”与“规定思的事情”就具有内在关联,故而相信存在者的指引与相信在场状态、相信真理的本质和相信真理的非本质就成了哲学主要目标。最后,“相信”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虚无主义”的克服。虚无主义深层次问题是“不相信”,那么探究“相信”就有助于克服虚无主义,或者说“相信的形式”就是虚无主义的边界。第3章分析真理的逻辑,目的在于揭示“真理之为真理的东西”,并由此重新理解真理观的跃迁。真理逻辑问题面对的经验性的基本事实是,真理首先作为一个“说法”呈现出来。真理的逻辑提出了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真理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个。就其实质而言,哲学关于真理的研究是对一个真理的研究探索,即真理的形式、标准等的探究。但就其论证过程看,哲学研究又丰富了、验证了、佐证了、暗示了多个真理的存在,多样性真理的存在,并用一个真理为多个真理发挥作用开启了道路。第二,真理是作为主观真理的“逻辑”还是作为客观真理的“逻各斯”。真理在纯粹的“逻辑”与形式的“逻各斯”之间游离,以至于有些关于真理的探讨已经遗忘来时之路,变成单纯的理论游戏。真理必然是“逻各斯”,哲学的真理也必然要获得“逻辑”的形式,如何在“逻辑”与“逻各斯”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成为哲学真理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三,真理倾向于以原点的方式还是支点的方式发挥作用。哲学在真理问题上总是试图建构原点支撑结构但都终归要失效,现代哲学才转向支点支撑结构来寻求突破。真理逻辑的构建的基本方法是抽象和反思。真理构建的核心路数是“敞开”与“遮蔽”的相互运作。真理构建的自检方式要么诉诸先验,要么依靠经验。真理的跃迁表达的是真理逻辑之建构的历史性变化之特征,本论文中探讨了真理的三次跃迁并描述了其基本特征:第一次跃迁是“从意见到符合真理论”,其基本特征是从“物-理”中“抽象”出“一个”“逻各斯”真理作为“原点”,用“敬畏”保证真理之运作,形成“符合即真理”的基本观念,产生的政治后果是“基督教的神”。第二次跃迁是“从主体到理性真理论”,其基本特征是从“理-性”中“反思”出“一个”“逻辑”真理作为“支点”,用“竞争”保证真理之运作,形成“理性即真理”的基本观念,产生的政治后果是“拜物教的神”。第三次跃迁是“从现实到创造真理论”,这主要是由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完成,其基本特征是,从“情-境”中“描述”出“一套”兼容“逻辑”与“逻各斯”的真理原则作为“相互支点”,用“境遇”保证真理之运作,形成“创造即真理”的基本观念,产生的政治后果是“自己的神、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此在的颖悟”。第4章讨论了相信的形式,目的在于从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的比照的指引下,描划相信的基本形式。对于相信形式的描述,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重一体思想是具有重要开示作用的“思”。“四重一体”思想超越混沌返回单纯,意图实现从无序整体性到秩序整体性;超越对立容涵差异,意图实现从划定界限之强迫到冥思界限之意义;超越辩证保留时间,意图实现从“存在者”进步之妄动到“存在”意义之澄明;超越实体采撷形式,意图实现从技术本质追问到艺术本源的开显。这启示我们:(1)抛却二重性进入域化性进行思考,我们要在真理之后思相信;(2)弃活动对象思活动本身,我们要在对象之中思形式;(3)天、地、神、人各有所居,我们要思其本然的机制。按照海德格尔的启示,本论文从马克思那里选取四个重要的理论方向进行阐述,发现两位思想巨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有助于我们去思那“相信的形式”。作为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本身具有“敞开”性,这种“敞开”性来自于思想的自由特性。“意识形态”本身就可以统摄物质生产、历史科学和未来社会进入其本己之中,并从意识形态上可以反映其他三者的各自本性,并把四者统一起来。物质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具有明显的“遮蔽”特征。物质生产所导致的人的思想不自由的特性,决定人们在相信什么的问题上始终不会达成一致,除非物质生产对人的思想的强制性消失。在相信什么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相信形式问题才会浮出水面以待我们去“思”它本来就有的那种“机制”。“未来社会”本然就是理想性的。描述未来社会是每一种哲学理论必然要做出的理想性承诺或构造安排。人也只有在期望美好中才能指引前行的道路、获得内心的安宁、安心于与自然界的遭遇。未来社会作为“一方”本然的可以映现其他各方的又必须回到各方才能达成“单纯”的统一。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具有明显的“参照”和“惯性”的意蕴。马克思把《资本论》作为“历史科学”,一方面“参照”近代科学,将感性世界把握为抽象的逻辑结构,让“历史科学”具有“具体科学”那样的感性合法性;一方面“参照”自然界与历史的不同进程,发展出一种“拟历史目的论”,让“历史科学”具有某种前后相继的内在理论合理性。“历史科学”与意识形态、物质生产和未来社会共属一体,并相互映现其本质。故而“历史科学”是具有某种自带“惯性”意蕴的理论建构。
于秀艳[4](2020)在《超越知识论真理观——实践哲学对知识论真理观的批判》文中提出真理问题是哲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知识论真理观来源于知识论哲学,它是主体在二元分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方式寻求的关于本体预设的真理。实践哲学完成了对知识论哲学的超越,并对知识论真理观从本体预设、知识获得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厘清这些批判,是我们理解实践哲学超越知识论哲学的关键所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哲学的真理主张。
郑夜白[5](2019)在《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余华作为当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地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对其创作和作品的评论存在许多矛盾的现象和问题。首先余华创作是否是从先锋转变到现实主义,这个转变是转型还是回归,先锋派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其次,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两种声音,即肯定声音和批评声音;第三,在余华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中,真实及真理都表现出明显的悖谬。正是对余华文学创作研究的纷繁、混乱现象促成了隐喻解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论文首先梳理并界定隐喻概念。隐喻分为本质不同的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两种。修辞学隐喻是语词的借用,是一种修辞方式。诗学隐喻不是借用,而是语词、句子及篇章文本让事物浮现在眼前的摹仿。在名义上界定诗学隐喻的概念为:语词被借去的使用。“语词被借去使用”的含义是指语词离开字面的意义,去表达另外的意义;或者说某种意义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诗人通过某种相似性机制创制了隐喻词新的意义。论文在诗学隐喻的视域下对余华小说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阐释余华创作观念的形成、内容、特点。一般认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即90年代前时期创作和90年代后时期创作。余华在前一时期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虚伪形式以及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后一时期的隐喻创作观念表现为隐喻形式上由自由隐喻变为自身隐喻,叙事方式改为正面书写,内容上由观照现实向观照生命深化。由此,其前一时期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的语言,叙事结构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叙事时间的现在性和遵循世界结构性的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主观强硬叙事,客观真实的主观表达,黑冷叙事风格的特征;在文本内容上具有否定常识真实,建构内在真实,蕴含悲情和关怀的特征。而在后一时期的创作则表现为叙事的诚实,文本的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的现实生活表象,内容具有书写生命、存在和存在的社会性的特点。余华小说90年代前时期的隐喻在语句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乌托邦和伦常乖舛等悖理现实的指认,对非真实世界结构的拟人化描写,文学世界结构的故事化道说,刑罚与和平两种世界图式的个案性草描,现实历史结构的典型性构造,真实世界逻辑结构的现实性呈现,荒谬世界乱象的先锋展现等。90年代前时期小说的文意主要表现揭露常理悖谬中的乌托邦图景,对反犹主义现象的揭露和嘲讽,对暴力和疯狂的反思等。余华小说90年代后时期的短篇小说的隐喻语句方面有关于其文学创作的隐喻;有关于对待世界中阴谋结构的不同方式和命运的隐喻;有关于致人迷失的世界虚幻之物的隐喻;有关于世界之结构的基底力量以及暴力世界的现实表现的隐喻等。长篇小说的语句隐喻主要表现为《活着》中的活着的道说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亏全的再现,《兄弟》所呈现的文化缺失的图景和《第七天》中生命非常态状态的诚挚刻画。长篇小说文意主要是关于生命的隐喻,其表现为《活着》中的生命本是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之实是,《兄弟》所呈现的生命的文化属性和《第七天》中生命的社会属性。余华小说在语词方面,从隐喻的相似性原则指称余华所意谓的事实,包括符号学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图式性的相似性。符号学的相似性即用另一个相似的语词指称和这个语词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只有符号整体形象的某种相似性,而无实际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是指运用符号的惯常意义去指称对象,它是一种在字义偏离意义上的语词运用,因此形成了语词隐喻。图示性的相似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图像性,即阅读某一个语词,除了会意识到它的指称物和概念外,还会有一种意象图式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没有意指和意象的语词的图式,其区别于原初意义,是一种语词的隐喻用法,它表述了一种不同于该语词符号学和语义学内容的新的东西。最后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排除诸种扰乱的声音,仔细聆听余华隐喻创作的道说之时,文学文本、艺术本质以及艺术家之是就会自行道说而现身在场。余华的小说是隐喻,可知文学文本之是为事实的隐喻。文本文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隐喻。其根据在于文意本身的形而上学性,其是存在的道说并具有真理性。而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的净化正是通过非真理领会真理的具体方式。可见艺术本质之是为真理之美者。余华的隐喻创作是因为余华的隐喻者本质。在教化方面,有视域融合的世界视域,有命运和天命的生存视域,有功到自然成的艺术技巧;在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方面,他能倾听良知的呼唤,本真的倾听大道的语言,能够作诗而诗意地栖居。因而艺术家之是则为诗意地栖居者。
刘扬弃[6](2019)在《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文中认为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是有关心理学史、心理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综合研究。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理论趋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境论作为一种心理学解释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一开始,语境论是以社会建构论或辩证法的形式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近20年来,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向更为精致的方向演化发展,并体现了生命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发展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发展系统范式,行为心理学中形成了以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为哲学假设的语境行为科学,这两种研究范式是一致的,并且分别整合了生物、文化、符号、行为、发展等多个系统演化层级。总之,语境论范式是适用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社会心智研究的元模型,整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脑与社会、心智与社会研究所涉及的多个复杂系统的研究,为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导言、五章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第一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研究。本章系统澄清了心理学内部的语境论思想研究脉络,对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进行综合说明,研究了心理学中的三种语境论解释的形式和主要特征,分别是描述语境论、发展语境论和功能语境论。并提出语境论是一种更加优越的心理学范式,语境论是心理学元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第二章,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本章的说明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统一的理论准备。主要澄清了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来源及其扩展研究,讨论了心理学哲学的总体进展,明确了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关联。第三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本章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研究了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当前表现。发展心理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表征了活的机体自身的一系列联合运作的具身行为。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以及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可以更好地容纳发展心理学中的新数据,为发展心理学的进一步具体研究提供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哲学中涉及的个体发育和演化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四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给出了简要的区分。第二,论证了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第三,论证了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及意义。语境行为科学是基于斯金纳行为分析流派、演化科学和认知科学,采用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一套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并以功能语境论作为其研究的哲学假设。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试图对语境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核心内容,及其特征和优势进行说明。总之,我们认为语境行为科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与发展心理学中的关联发展系统元模型相比,语境行为科学加入了更具实用性的研究维度,并对人类行为、文化,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五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与意义。本章基于前面四章的论述提出了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本文认为一个更为综合、更为整合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是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而语境论可以为这样的研究体系提供一致的研究基础,并且,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的语境论范式有:纯粹的语境论范式、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并在当前的研究中表现为一种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语境论是一种“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基于关联的层级系统,表征了文化、生物、行为和认知协同演化的语境研究路径。关联的协同演化视角从真正的关联的、依存的意义上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结束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前面几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境论范式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重要研究意义。
白顺清[7](2014)在《西方真理观的演进和马克思真理观现实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理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关于真理的内涵理解却始终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力图在西方哲学真理观的内在演进中来把握真理的内涵以及价值,并且通过对真理内涵的现实阐释,来展示马克思真理观的特点以及对西方哲学真理观的批判性超越的现实价值。本文在真理内涵的阐释上,以真理中所蕴含的普遍必然性尺度为线索,来梳理西方哲学真理观的内在逻辑关系。事实上,对真理中普遍必然性的问题,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为前提内容的。而本文的想法是进一步在思维内部把思维结构划分为普遍意识和对象性意识,对思维本身的必然性加以追问。在梳理西方哲学真理观过程中,哲学的通常看法认为在古希腊哲学中没有出现普遍意识,古希腊哲学家在真理问题上所找到的普遍者只是具有直观特征的东西。他们具有的意识只是针对一个现实对象的对象性意识。而在近代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中,笛卡尔试图在思的基础上确立普遍意识的存在,即那个能伴随我的一切表象的能思的“我”就是普遍意识本身。这一普遍意识被看做是意识的本质,贯穿于一切表象活动之中,即存在于对象性意识之中。但是近代哲学没有能够对这一普遍意识本身加以整体的认识,这一点通过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独断主义的分分合合而得到了某种确证。接下来的工作就有了新的推移,德国古典哲学所做的工作是在意识内部统一普遍意识和对象性意识,进而对思维本身的必然性问题做了解答,不过这一解答的方式是在强化思维与真理性的唯心主义路径中进行的。康德的方式是先验统觉统一感性杂多,黑格尔的方式是在精神概念前提下自身产生其自身的内容。德国哲学的这一思路在提升精神的作用方面有了新的内容,并以唯心主义的方式论证了事情本身的性质,不过这一论证的结论是不真实的。马克思在现实的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了实践活动的优先性地位,据此马克思认为普遍意识仅仅是抽象的普遍性,普遍意识是有自身的现实前提,而所谓普遍意识的内容是以感性的现实事物为基础的,在这里,马克思把西方哲学的真理观实质给予了现实的否定,把所谓抽象的普遍意识通过现实的实践的历史活动转化为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同时把人的自身的本质对象化到对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之中,人再以“总体的人”身份占有和分享着自己的对象化产物,这也就在人和自然的互动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某种同一。马克思的真理观在这一尺度内超越了以往的真理观的局限,并将真理观的演进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互统一的辩证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真理产生与实践的过程是一体的,历史的,发展的。马克思的真理观具有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等性质主要表现在生产劳动的创造中,在劳动中自然对象被赋予了人性,具有了普遍性的品格,而人占有自然对象的方式是以“总体的人”身份的方式来占有和分享,这就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劳动之中有了真理性的确认,同时在历史普遍性的角度上获得了现实的同一。马克思真理观在对西方哲学真理观的批判和超越中展示了其现实价值。这就是说,要想获得普遍必然的真理,要求人必须参与劳动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以“总体的人”去改造世界和享有世界,这就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状态提出关照,要求人解放自身,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因此,马克思的真理观改变了以往真理观的单纯理论的抽象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立场,把客观真理引向于现实生活世界,颠覆了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理论倾向。马克思的真理观包含了真理的诸种维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真理问题上要有理想性与现实性并重,不可只注重现实的对象或事物,走经验主义的路径;更不可走唯心主义的抽象之路径。马克思真理观具有总体性发展性和成长性的特征。据此,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真理观因其对西方哲学真理观的批判性超越而具有深厚现实的底蕴,具有着历史的尺度,具有着发展的潜能,从而在哲学的维度上具有丰富的现实价值。
王景华[8](2012)在《社会真理论》文中认为本文是对人们的社会认知达到真理何以可能进行的一种哲学追问。人类越是走向现代社会,越是走向文明,就越是需要揭示自己的本真存在,认识自己的现实生存。现时代社会问题的凸显,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也是社会真理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真理作为人类的独特存在方式,是人们对作为自身安身立命之根的本真性存在的探寻和追问,也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在哲学研究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内,人们大都自觉地贯穿着对人类自身和事物的存在及本性的深切关注,都有意识地对真理问题进行探究。尤其在近代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以后,真理问题成为了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而社会真理作为真理的一个分支,是人类的社会存在方式,也是人类有效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本身先行内蕴了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认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本真性生存构成了社会真理的存在论根基,人们对社会生活过程及其本性和规律的本真性揭示和领悟则直接促成了社会真理的形成。因此,社会真理作为对社会生活及其本性和规律的正确合理性把握,不是现成的、外在于人的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人们随意发现的主观的和心理的东西,而是人作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参与和创造的生成过程。故社会真理研究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的社会历史生存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辩证发展为主线,从考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探寻和追问社会真理的思想演变历程、本质规定、理论基础、生成机制及其检验方式入手,勾勒出社会真理的整体轮廓,揭示人们形成社会真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文章从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入手,说明社会真理研究的必要性,并根据社会真理的本质特征,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社会真理是在区别于科学真理的意义上提出的,在与科学真理的比较和对照中,从真理、科学真理到社会真理的层层分析中,作者考察社会真理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及其分类。然后通过对哲学思想史上社会真理问题的起源和标志性发展阶段的分析,揭示出社会真理演变发展的历程和趋势。对社会真理的理论基础的考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通过对社会真理在社会实践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考察社会真理与人的超越性生存本性、人对世界的确定性渴望和对社会逻各斯的追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阐释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索社会真理的逻辑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真理与科学真理、社会规律、社会价值和历史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凸显社会真理的本质内涵。对社会真理的实践生成机制的分析构成了本文的另一重要内容。从考察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入手,通过分析社会真理与物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和语言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真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生成机制及其条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社会真理本质特征和当代哲学的主要真理观,提出检验社会真理的原则和方法。文章最后提出社会真理问题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树立正确合理的社会真理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创新。
于秀艳[9](2011)在《真理观的人文向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反思传统知识论真理观的基础上,对实践哲学转向背景下人文向度的真理观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本文认为,知识论真理观的理论基础是知识论哲学,知识论哲学的理论特点造成了知识论真理观的符合论特征,而符合论的真理观由于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抽象反映而遮蔽了人在真理生成中的价值性与理想性维度,造成了真理观人文向度的遮蔽。当代哲学实现了实践哲学转向,哲学开始从现实的、具体的生存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真理于是也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视野,从人的整全的存在、从人的生存来理解真理,而不是从抽象的理性的角度来理解真理成为了一种趋势,真理观的人文向度因此得以凸显出来。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深入阐发,并以此为基础界定真理观的人文向度及其特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真理观的人文向度。马克思作为实践哲学转向的发起者,其哲学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论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代表形态。他的实践真理观展示着对人的价值生成及人的自由解放的关注,体现着马克思真理观的人文向度的内涵。
梁彬[10](2019)在《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世俗生活还是宗教信仰,良心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中世纪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在其作品中多次讨论了“良知”(synderesis)与“良心”(conscientia)的问题,特别是他对这两个词语的辨析有独到的见解。然而这个问题在当前学界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依托于托马斯·阿奎那的原始文献,从“良心”(conscientia)概念的词源意义入手,并将其放入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语境中去理解,以弥补学界对托马斯·阿奎那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并期望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总体而言,本文对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的阐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梳理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的理论背景;其次是确定“良心”概念在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中的理解,同时对“良心”(conscientia)与“良知”(synderesis)概念进行区分;紧接着从良心的功能、良心的判断、以及良心与四枢德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明确在托马斯·阿奎那将良心作为一种规范性规则,并提出良心是否具有约束力以及如何指导行动;最后,本文从良心的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说明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的意义。
二、论真理范畴的价值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真理范畴的价值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内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3 基本概念分析 |
1.3.1 历史事实 |
1.3.2 直接历史认识 |
1.3.3 反思历史认识 |
1.3.4 异质与同质 |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 |
1.4.1 总体结构 |
1.4.2 基本方法 |
1.4.3 论文特质 |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综合性起源 |
2.1 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 |
2.1.1 近代经验论哲学对于认识起源的强调和两种知识的区分 |
2.1.2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系统提出 |
2.1.3 当代分析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扩展 |
2.2 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两种方案及其评议 |
2.2.1 社会劳动综合 |
2.2.2 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 |
2.2.3 两种综合方案的评议 |
2.3 “生活决定意识”: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关键质点 |
2.3.1 “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对于纯粹理性哲学的奠基及其限度 |
2.3.2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2.3.3 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辩证本性 |
第三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 |
3.1 “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 |
3.1.1 “原子式个人”是“直接意识”的主体 |
3.1.2 “群体性的人”是“部落意识”的主体 |
3.1.3 “本质主义的人”是“普遍意识”的主体 |
3.2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 |
3.2.1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 |
3.2.2 “现实的人”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批判 |
3.2.3 “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直接历史认识的主体 |
3.2.4 “现实的人”作为“剧作者”:反思历史认识的主体 |
3.3 “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 |
3.3.1 理解的前结构 |
3.3.2 生活世界的前结构 |
3.3.3 交往的前结构 |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对象 |
4.1 历史认识中“历史”的存在方式 |
4.1.1 “历史”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 |
4.1.2 “历史”作为认识方式而存在:历史认识即“历史的”认识 |
4.1.3 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
4.2 以“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1 历史哲学研究中“历史事实”的分层问题探讨 |
4.2.2 直接历史认识以“顽强的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3 “顽强的历史事实”的典型特征分析 |
4.3 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1 反思历史认识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2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3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典型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 |
5.1 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5.1.1 直接历史认识的产生及其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 |
5.1.2 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 |
5.1.3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
5.2 “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1 “抽象”的不同类型 |
5.2.2 “现实抽象”所代表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3 “现实抽象”所指认的研究方法 |
5.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1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
5.3.2 “从后思索”的叙述方法及其所代表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总是依赖于“反思” |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性质 |
6.1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
6.1.1 历史认识相对性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 |
6.1.2 直接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1.3 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2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
6.2.1 认识论语境中“客观性”的不同含义分析 |
6.2.2 直接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2.3 反思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3 历史认识的过程性 |
6.3.1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
6.3.2 直接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6.3.3 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第七章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 |
7.1 历史认识的符合观 |
7.1.1 “符合”的几个要件 |
7.1.2 符合观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1.3 实践基础上的过程性的符合 |
7.2 历史认识的融贯论 |
7.2.1 “融贯”的几个要件 |
7.2.2 融贯论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2.3 概念的逻辑层次分析 |
7.3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实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1 符合观和融贯论的真理观分别有什么问题 |
7.3.2 历史认识的“两条道路”体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3 历史认识真理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
第八章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
8.1 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有利于建构规范性的历史认识论 |
8.1.1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程序正当” |
8.1.2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形上基础” |
8.1.3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边界意识” |
8.2 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有利于对历史虚无主义作本质批判 |
8.2.1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层表现 |
8.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层本质 |
8.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批判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论座架、画框与艺术的边界 ——基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艺术思想的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存在论视域下的技术本质 |
1.1 座架:技术的本质及其解蔽方式 |
1.1.1 对技术工具论的批判与超越 |
1.1.2 技术作为真理的解蔽方式 |
1.1.3 现代技术的危险本性 |
1.2 艺术引发对现代技术的去蔽 |
1.2.1. 真理的敞开与思的力量 |
1.2.2 沉思所引发的艺术转向 |
1.2.3 艺术的本性及其对危险的救赎 |
1.3 诗意与语言对技术危险的克服 |
1.3.1 现代人无家可归的困境 |
1.3.2 语言家园中诗意居住的发生 |
1.3.3 技术语言与诗意语言的区分 |
2 艺术解构论中的画框与真理 |
2.1 德里达的艺术解构思想来源 |
2.1.1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解构逻辑 |
2.1.2 文字作为解构的手段 |
2.1.3 文字解构到艺术解构的转向 |
2.2 康德美学影响下的画框解构 |
2.2.1 审美判断中的二元对立 |
2.2.2 画框对二元对立结构的瓦解 |
2.2.3 画框逻辑下的艺术边界 |
2.3 解构思想对传统艺术真理观的消解 |
2.3.1 艺术作品中真理的发生 |
2.3.2 画框对艺术真理观的解构 |
2.3.3 关于艺术真理问题的争辩 |
3 存在论技术观的解构及其美学向度 |
3.1 符合论真理观到存在论真理观的过渡 |
3.1.1 传统符合论真理观及其困境 |
3.1.2 物与知的符合与真理的关联 |
3.1.3 存在论技术真理观的形成 |
3.2 反形而上学基础中的画框与技术本性 |
3.2.1 技术、艺术与真理本质的同源 |
3.2.2 作为解蔽与内外分立的框架 |
3.2.3 形而上学的克服与无穷的解构 |
3.3. 技术真理观与画框的当代重构 |
3.3.1 艺术中的后主体主义与物性存在论 |
3.3.2 签名、标签与可渗透的框架 |
3.3.3 艺术解构中的女性主义 |
4 艺术解构的当代规定与游戏本性 |
4.1 通过延异形成的替补游戏 |
4.1.1 瓦解二元对立的否定意义 |
4.1.2 消解语言主体性的替补游戏 |
4.1.3 审美否定中的艺术自由本性 |
4.2 艺术边界的消解与当代重构 |
4.2.1 解构思想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
4.2.2 二元分立的瓦解与艺术终结 |
4.2.3 变化的艺术与社会边界 |
4.3 艺术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游戏 |
4.3.1 艺术中游戏的起源 |
4.3.2 现象学视角中的艺术游戏论 |
4.3.3 游戏者与作为游戏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真理的逻辑与相信的形式 ——一种基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相互印证的真理观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问题及自检 |
1.1 提问方式与问题自检 |
1.1.1 提问的缘由 |
1.1.2 提问的分析 |
1.1.3 问题的自检 |
1.2 相信与周边概念 |
1.2.1 相信、信念、信仰 |
1.2.2 相信、知道、知识 |
1.2.3 相信与怀疑 |
1.3 相信问题晦而不明的原因 |
1.3.1 相信什么逻辑先在于相信本身 |
1.3.2 相信的清晰化是人的理性的边界 |
第2章 相信问题的分析 |
2.1 境域:哲学与现实 |
2.1.1 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
2.1.2 互动结构的基本模型 |
2.1.3 哲学与现实境域中的相信 |
2.2 对象:真理与相信 |
2.2.1 作为认识论的真理中的相信 |
2.2.2 实践论真理中的相信 |
2.2.3 作为生存论的真理中的相信 |
2.3 现实:描述与相信 |
2.3.1 围绕马克思问题的现代西方哲学 |
2.3.2 作为马克思形而上学的海德格尔 |
2.3.3 在“对现实的描述”中相信 |
2.4 意义:虚无与相信 |
2.4.1 作为现代性本质的虚无主义 |
2.4.2 作为虚无主义深层次问题的“不相信” |
2.4.3 作为虚无主义边界的相信形式 |
第3章 真理的逻辑 |
3.1 真理的基本问题 |
3.1.1 一个和多个:真理本质与真理的非本质问题 |
3.1.2 逻辑与逻各斯:主观真理与客观真理问题 |
3.1.3 原点与支点:原点支撑结构与相互支撑结构问题 |
3.2 真理的构建 |
3.2.1 构建的基本方法:抽象和反思 |
3.2.2 真理构建的核心路数:敞开和遮蔽 |
3.2.3 真理构建的自检方式:先验和经验 |
3.3 真理的跃迁 |
3.3.1 从意见到符合真理论 |
3.3.2 从主体到理性真理论 |
3.3.3 从现实到创造真理论 |
第4章 相信的形式 |
4.1 海德格尔的“四重一体”思想 |
4.1.1 “四重一体”思想的由来 |
4.1.2 “四重一体”思想的特征 |
4.1.3 “四重一体”思想的启示 |
4.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物质生产、未来社会、历史科学” |
4.2.1 意识形态 |
4.2.2 物质生产 |
4.2.3 未来社会 |
4.2.4 历史科学 |
4.3 作为相信形式的支撑、压制、引导、惯性 |
4.3.1 作为相信形式的支撑、压制、引导、惯性 |
4.3.2 “常识”的相信形式 |
4.3.3 “科学”的相信形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超越知识论真理观——实践哲学对知识论真理观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知识论真理观本体预设的批判 |
(一)本体的无根性 |
(二)本体的虚幻性 |
(三)本体的达成路径 |
(四)本质主义的错误 |
二、对知识论真理观获得模式的批判 |
(一)知识论真理观模式的深层原因 |
(二)知识论真理观获得模式的特点 |
(三)解构知识论真理观的获得模式 |
三、对知识论真理观独断性、独白性的批判 |
(一)对人认知世界的理性能力的极度自信 |
(二)对语言与世界同构的强烈信念 |
四、知识论真理观脱离现实生活世界 |
(一)本体的理论性质决定了它脱离现实生活世界 |
(二)本体的语言性和概念性决定了它脱离生活 |
(三)本体知识的永恒性决定了它脱离生活 |
五、对知识论真理观真理与价值二分的批判 |
(一)事实与价值区分的基础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对立 |
(二)事实与价值相互包含,不可分离 |
(三)真理的实质是价值 |
(5)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余华创作从“先锋”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矛盾说辞 |
1.1.2 余华文学研究中相对缺少的诗学隐喻理论角度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分歧现象和问题 |
1.2.2 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
1.2.3 余华自己创作观念中呈现的真实和虚假等的二重性现象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和合法性 |
1.3.2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具体思路、方法及结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立论的基础:诗学隐喻的概念解读、发展脉络及界定 |
2.1 混绕抑或明晰:亚里士多德诗学隐喻和修辞学隐喻的原初分野 |
2.1.1 同名异谓: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的概念 |
2.1.2 借与非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隐喻概念之异质 |
2.2 承接与拓展:诗学隐喻理论的演变脉络 |
2.2.1 摹仿说的变体:古典诗学隐喻 |
2.2.2 话语的意义:现代诗学隐喻 |
2.2.3 现实的指称:当代诗学隐喻 |
2.2.4 辩证的话语,形而上的指向:诗学隐喻的当下识认 |
2.3 看作与指称:诗学隐喻的实质 |
2.3.1 隐喻的实质:话语的表达 |
2.3.2 看作:诗学隐喻表达的方式 |
2.3.3 指称:诗学隐喻之显现 |
2.3.4 摹仿:诗学隐喻的界定 |
第3章 虚伪的形式:余华90年代前的隐喻创作理念 |
3.1 顿悟与自觉: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出现过程 |
3.1.1 求索与积蓄:川端康成的影响与隐喻创作的疏离 |
3.1.2 邂逅与顿悟:与卡夫卡的重逢与隐喻的发现 |
3.1.3 确立与体现:隐喻观念的自觉与隐喻创作的绽放 |
3.2 形式的虚伪: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
3.2.1 虚伪中的真实:述说内在真实的文学 |
3.2.2 真实外的虚伪:具有虚伪形式的文本 |
3.2.3 真实和虚伪之间: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 |
3.3 颠覆与重构: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的特征 |
3.3.1 悲悯中的否定与建构:隐喻文本的叙事内容特征 |
3.3.2 颠覆中的遵循:隐喻创作的叙事形式特征 |
3.3.3 主观与黑冷:隐喻创作的叙事风格特征 |
第4章 生命深度的正面书写:余华90年代后的隐喻创作理念 |
4.1 发展与深入: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进路 |
4.1.1 叙事方式的丰富和端正:阅读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1.2 艺术本质的确认:音乐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1.3 社会和人性的凝结:社会和余华自身对其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2 生命自身的隐喻: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
4.2.1 自由到自身:隐喻形式的改变 |
4.2.2 正面、现实与真实:直接的叙事形式 |
4.2.3 现实到生命:隐喻内容的深化 |
4.3 诚实不绕的生命书写: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的特征 |
4.3.1 准确和单纯:作品叙事的诚实 |
4.3.2 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文本的结构特点 |
4.3.3 生命及其本质:文本的内容特点 |
第5章 虚假中的真实:余华90年代前小说的隐喻 |
5.1 颠覆与建构:余华90年代前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
5.1.1 悖理现实的指认:虚伪形式中的颠覆 |
5.1.2 世界结构的颠覆与建构:虚伪形式中的建构 |
5.1.3 现实性的呈现:现实历史结构和真实世界逻辑结构 |
5.2 真理的反面:余华90年代前创作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
5.2.1 乌托邦:常理悖谬图景中的揭露 |
5.2.2 权力批判:嘲讽现象中的揭示 |
5.2.3 对暴力和疯狂世界的反思批判 |
第6章 表象背后的本质:余华90年代后小说的隐喻 |
6.1 现实还是应是: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
6.1.1 表象之后:余华90年代后时期中短篇小说的隐喻所指 |
6.1.2 活着及其亏欠:余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生命隐喻 |
6.1.3 文化性和社会性:余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存在隐喻 |
6.2 本真的生命存在: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
6.2.1 人之本是:《活着》文意喻指人的有限历史性存在 |
6.2.2 生命之实是:《许三观卖血记》文意的喻指 |
6.2.3 人之应是:《兄弟》喻旨为人的文化存在 |
6.2.4 向死而生的自由:《第七天》喻旨为人的存在之是 |
第7章 语义更新和现实所指:余华小说的语词隐喻 |
7.1 创造的相似性:余华小说隐喻语词的创制 |
7.1.1 指称的改变:符号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
7.1.2 偏离的意谓:语义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
7.1.3 意象的呈现:图式相似的隐喻语词 |
7.2 自由联想的命名:余华90年代前时期语词隐喻的表现 |
7.2.1 义素和符素的牵扯:符号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2.2 文化勾连:语义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2.3 情景联想:图像性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3 深层意义的开掘:余华90年代后时期语词隐喻的形式和意义 |
7.3.1 历史的本义:利用字源学的意义构建隐喻 |
7.3.2 内在的本义:挖掘语义学的意义开展隐喻 |
7.3.3 精神的本义:延伸文化学的意义进行隐喻 |
第8章 隐喻、道说与诗意栖居: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蕴 |
8.1 文本即隐喻:余华小说隐喻分析的启示 |
8.1.1 诗学隐喻:余华小说的创作本质 |
8.1.2 事实的隐喻:文学本文之是 |
8.2 文意即道说:余华隐喻创作给当下文学重申的文学标准 |
8.2.1 形而上学性:文本文意 |
8.2.2 存在的道说:文意的形而上学 |
8.2.3 真理:文意的存在道说 |
8.2.4 悲剧的净化:文学领会真理的途径 |
8.2.5 余华通过悲剧性叙事指称真理 |
8.2.6 真理之美者:文学的本质 |
8.3 诗意地栖居:余华对作家本性的指认 |
8.3.1 并非天才:作家余华的成长 |
8.3.2 隐喻的渊源:余华的作家本质 |
8.3.3 诗意地栖居:作家的本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兴起 |
1.1 语境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1.1.1 语境论范式的萌芽期:20 世纪40 年代至90 年代 |
1.1.2 语境论范式的变革期:进入21 世纪以后 |
1.2 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 |
1.2.1 语境论在心理学中的三种解释形式 |
1.2.2 心理学中语境论批评的回应 |
1.2.3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特征 |
1.2.4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意义 |
1.3 小结 |
第二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 |
2.1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来源及其扩展研究 |
2.1.1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研究 |
2.1.2 哈恩的演化语境论研究 |
2.1.3 罗斯诺和乔古狄等人的机体论的语境论研究 |
2.1.4 郭贵春和殷杰等人的语境论研究 |
2.2 语境论解释对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意义 |
2.2.1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进展 |
2.2.2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
2.2.3 语境论的研究范式与心理学哲学的内在关联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 |
3.1 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概况 |
3.1.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 |
3.1.2 发展语境论的主要支持者的语境论思想 |
3.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研究 |
3.2.1 关联的语境取向 |
3.2.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 |
3.2.3 关联语境取向的具身行为发展元模型及其中间层级模型 |
3.2.4 关联的发展系统元模型的主要特征 |
3.3 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 |
3.3.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3.3.2 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 |
3.3.3 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 |
3.4 发展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影响 |
3.4.1 语境论的支持者之间的跨领域交流 |
3.4.2 关联的语境论范式的具体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 |
4.1 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研究 |
4.1.1 莫里斯的语境论思想来源 |
4.1.2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
4.1.3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影响 |
4.2 语境行为科学及其特征 |
4.2.1 何为语境行为科学 |
4.2.2 语境行为科学的哲学蕴含 |
4.2.3 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与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 |
5.1 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 |
5.1.1 纯粹的语境论范式 |
5.1.2 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 |
5.1.3 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 |
5.2 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的特征 |
5.2.1 关联的层级系统 |
5.2.2 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 |
5.2.3 整合社会心智 |
5.2.4 辩证的生命发展视角 |
5.2.5 语境的本体论性与结构性 |
5.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西方真理观的演进和马克思真理观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的真理观 |
1.2.2 国内学者的真理观 |
1.3 本文线索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真理观的内涵及意义 |
2.1 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 |
2.2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是知识” |
2.3 柏拉图的“理念论” |
2.4 亚里士多德“本体” |
2.5 古希腊哲学真理观的意义 |
第3章 近代哲学独断论真理观的确立 |
3.1 近代哲学独断论真理观的理论指向 |
3.2 唯理论以推理方式获得关于对象的知识 |
3.3 经验论以观察方式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 |
3.3.1 培根的“新工具” |
3.3.2 洛克的“白板说” |
3.4 近代哲学独断论真理观的意义 |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知识论真理观的内涵及意义 |
4.1 康德的知识论真理观 |
4.1.1 康德真理观针对的问题 |
4.1.2 康德解决问题的方式——“先验统觉”统一“感性杂多” |
4.1.2.1 “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真理观的形式 |
4.1.2.2 “先验统觉”是一切概念和知识的制高点 |
4.1.2.3 时间图型:范畴应用于直观的中介 |
4.1.3 康德真理观的先验品格与真理的普遍必然性 |
4.1.4 康德真理观的意义 |
4.2 黑格尔以概念辩证法方式实现了真理的普遍必然性 |
4.2.1 黑格尔真理观的辩证原则 |
4.2.1.1 对“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的批判中确立了“无限的”思维方式 |
4.2.1.2 对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的考察中确立了现实对象的内在性 |
4.2.1.3 对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的批判中提出要有中介性 |
4.2.2 黑格尔真理观中的普遍必然性 |
4.2.2.1 概念中所包含的普遍必然性 |
4.2.2.2 判断中所包含的普遍必然性 |
4.2.2.3 推论中所包含的普遍必然性 |
4.3 黑格尔的存在和思维何以同一 |
4.4 黑格尔真理观的特征 |
4.4.1 真理是一个科学体系 |
4.4.2 真理是主体和实体的统一体 |
4.5 黑格尔真理观的意义及缺陷 |
第5章 马克思实践真理观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
5.1 实践是马克思真理问题的核心 |
5.1.1 对黑格尔的批判确立了对象性原则 |
5.1.2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确立了活动的原则 |
5.1.3 劳动辩证运动中展现的实践含义 |
5.2 马克思对真理中普遍意识理解的转变 |
5.2.1 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对真理中普遍意识的理解 |
5.2.2 马克思“现实的人”本体论立场的确立 |
5.2.2.1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
5.2.2.2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
5.2.2.3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展现了“现实的人”的普遍性的意义 |
5.2.2.4 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阐述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质 |
5.3 马克思真理观的内涵 |
5.4 马克思真理观的现实价值 |
5.4.1 意识之内在性的瓦解 |
5.4.2 对形而上学的颠覆 |
5.4.3 单纯理论态度的终结 |
第6章 结论 |
6.1 马克思真理观为真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尺度” |
6.2 马克思真理观给人以理论的坚定性 |
6.3 马克思的真理观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照 |
6.4 马克思真理观蕴含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并重 |
6.5 马克思真理观是总体性的真理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社会真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真理的一般思想史考察 |
2.1 真理思想的溯源 |
2.2 真理的语义词源辨析 |
3 社会真理的一般规定 |
3.1 社会真理释义 |
3.2 社会真理的理论基础 |
3.3 社会真理的基本特征 |
3.4 社会真理的基本类型 |
3.5 社会真理的本质规定 |
4 社会真理的哲学思想史考察 |
4.1 古希腊哲学阶段的社会真理思想 |
4.2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阶段的社会真理思想 |
4.3 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的社会真理思想 |
4.4 现代哲学阶段的社会真理思想 |
5 马克思主义社会真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5.1 马克思主义社会真理思想的提出 |
5.2 马克思主义社会真理思想在东方国家的丰富与发展 |
5.3 马克思主义社会真理思想在西方国家的丰富与发展 |
6 社会真理的实践生成 |
6.1 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真理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
6.2 社会交往是社会真理生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动力 |
6.3 语言实践活动是社会真理构成的关键因素和传播中介 |
7 社会真理的标准及其检验 |
7.1 社会真理的确定性标准 |
7.2 社会真理检验的实践标准 |
7.3 社会真理检验的逻辑标准 |
8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真理观建构的反思与探索 |
8.1 妨碍社会真理生成的因素 |
8.2 推动社会真理生成的积极因素 |
8.3 反思与探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真理观的人文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人文向度的遮蔽:知识论真理观 |
1.1 知识论真理观的形成 |
1.2 知识论真理观的特点、前提预设及其困境 |
1.2.1 知识论真理观的特点 |
1.2.2 知识论真理观的基本理论预设 |
1.2.3 知识论真理观的困境 |
1.3 知识论真理观与知识论哲学的本质关联 |
第2章 实践哲学转向与真理观人文向度的凸显 |
2.1 实践哲学转向与理解真理的新视野 |
2.1.1 知识论哲学的理论追求与困难 |
2.1.2 实践哲学对知识论哲学的超越 |
2.1.3 实践哲学与真理观的新视野 |
2.2 现代哲学对知识论真理观的批判 |
2.2.1 对知识论真理观本体预设的批判 |
2.2.2 对知识论真理观获得模式的批判 |
2.2.3 对知识论真理观独断性和独白性的批判 |
2.2.4 对知识论真理观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 |
2.2.5 对知识论真理观真理与价值二分的批判 |
第3章 真理与人的存在 |
3.1 真理与人的存在——现代西方哲学阐释真理观的新视角 |
3.1.1 真理与人的感性生命 |
3.1.2 真理与精神科学 |
3.1.3 真理与此在的展开状态 |
3.1.4 真理与人的社会生活 |
3.1.5 真理与人的“生活世界” |
3.2 真理观的人文向度及其特点 |
3.2.1 真理观的人文向度 |
3.2.2 真理观的人文向度的特点 |
第4章 马克思真理观的人文向度 |
4.1 对传统马克思真理观理解方式的反思 |
4.2 马克思真理观的理论出发点 |
4.2.1 真理与现实生活 |
4.2.2 真理与社会实践 |
4.2.3 真理与历史发展 |
4.3 马克思真理观的人文内涵 |
4.3.1 真理与人的价值生成 |
4.3.2 真理与人的自由解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主题及其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结构和方法 |
2 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的理论背景 |
2.1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影响 |
2.2 经院哲学有关共相问题的讨论 |
2.3 奥古斯丁良心理论的影响 |
2.4 大阿尔伯特的实践三段论 |
2.5 波纳文图拉理性与意志的区分 |
3 托马斯·阿奎那“良心”conscientia概念的基本内涵 |
3.1 Synderesis(良知) |
3.2 conscientia(良心)的基本含义 |
3.3 conscientia和 Synderesis的区分 |
4 托马斯·阿奎那的良心观 |
4.1 良心的功能 |
4.2 良心判断及其对行为的指导 |
4.3 良心与四枢德 |
5 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的理论意义 |
5.1 认知意义:对良心的科学认知 |
5.2 实践意义:道德主体良心的培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论真理范畴的价值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D]. 李弦.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 [2]论座架、画框与艺术的边界 ——基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艺术思想的对话[D]. 熊心宇.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3]真理的逻辑与相信的形式 ——一种基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相互印证的真理观再考察[D]. 王桂田. 吉林大学, 2019(02)
- [4]超越知识论真理观——实践哲学对知识论真理观的批判[J]. 于秀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D]. 郑夜白. 辽宁大学, 2019(01)
- [6]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D]. 刘扬弃. 山西大学, 2019(01)
- [7]西方真理观的演进和马克思真理观现实价值[D]. 白顺清. 辽宁大学, 2014(04)
- [8]社会真理论[D]. 王景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9]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 于秀艳. 吉林大学, 2011(05)
- [10]托马斯·阿奎那良心观研究[D]. 梁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