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孔树脂与大孔吸附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朴,阎虎生,张全兴[1](2021)在《何炳林先生及南开牌树脂》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南开大学化学学科成立100周年,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这欢乐的时刻,我们也非常怀念南开大学化学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枝的奠基人何炳林先生,他离开我们已经有14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他的谆谆教诲我们将永远牢记。何炳林先生的树脂人生是从1954年开始的。
唐伦[2](2021)在《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多种空气污染的起因。目前,常用的治理VOCs方法是吸附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还可以将吸附的VOCs进行回收再利用。常用的吸附剂聚合物树脂具有可调节的孔结构、大比表面积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但聚合物树脂在其吸附过程会放出大量热,导致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降低,还可能引起吸附柱起火、爆炸;而在真空解吸过程中,吸热又使温度急剧降低导致VOCs的脱附变得困难,不利于吸附剂的再生,降低了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效率。为解决以上问题,急需开发一种具有储热能力的新型吸附剂。相变储能微胶囊(MEPCM)是将相变材料(PCMs)如石蜡等包裹在有机聚合物里形成的微胶囊颗粒。PCMs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相变,该过程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因此,将MEPCM复合在吸附剂树脂上,制备具有储热能力的聚合物吸附剂,可以有效解决吸附剂吸附-解吸过程中存在的放热-吸热问题。本实验采用悬浮聚合法,将以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储能微胶囊复合在聚苯乙烯吸附剂上,制备出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并在小试实验基础上,进行放大工艺的探究,得到简单的放大实验路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对其形貌、储热能力等性能进行一系列表征。本实验以苯乙烯为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将相变储能微胶囊与聚苯乙烯吸附剂成功复合,制备出储热型聚苯乙烯吸附剂。并通过改变分散剂含量、搅拌速度、交联剂含量等实验条件探究最佳合成路线:当反应转速为150 rpm,苯乙烯(St)12.0 g,二乙烯基苯(DVB)4.0 g,致孔剂正庚烷6.0 g,分散剂聚乙烯醇(PVA)0.5 g、氯化钠(Na Cl)4.0 g和500 mg/L亚甲基蓝溶液0.8 m L,58#MEPCM加入量5.0 g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新型吸附剂的球形度良好,粒径较大(约在500-1000μm范围内),比表面积为54.56 m2/g,平均孔径为17.58 nm,相变潜热值为12.33 J/g。本实验以小试实验为基础,采用悬浮聚合法,以44#相变储能微胶囊(44#MEPCM)为原料,进行制备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44#MEPCM-PS)放大实验的探究。等比放大10倍,通过改变DVB含量、微胶囊加入量、混合致孔剂不同质量比,得到搅拌速度150 rpm、St为120.0 g,DVB含量为30.0 g,44#MEPCM为120.0 g,以及致孔剂甲苯10.0 g和正庚烷50.0 g时制得的储能型吸附剂(44#MEPCM-PS)球形度良好,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为700μm,集中分布在500-1000μm,潜热值达到16.64 J/g,比表面积为50.96 m2/g,平均孔径17.36 nm。对成本进行核算,得到实验制备成本约为371.14元/kg,并且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此比例工业化生产,经计算得到物料总成本为3.94万元/吨。
寇然,金一丰,周扬,黄鑫荣,刘凯[3](2021)在《苯氧乙醇的纯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以工业级苯氧乙醇粗品为原料,通过减压精馏和大孔吸附剂吸附两步纯化工艺得到主含量纯度高(≥99.9%, GC),苯酚含量低(≤5 mg·kg-1, LC)的化妆品用原料苯氧乙醇,两步收率90%,该制备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苟娜[4](2020)在《基于WNT通路筛选具有胃黏膜修复和黑色素瘤抑制活性的植物多酚》文中研究指明异常的WNT信号传导与胃溃疡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寻找WNT通路调节剂则成为治疗WNT信号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植物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活性,多酚类物质已经成为开发WNT信号调节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26种植物中筛选出具有良好WNT信号抑制活性的枳实和桂枝两种原料。其中,枳实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使用的保健食品原料,桂枝则为日常饮食中常用的香料,枳实和桂枝中都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作为保健食品原料进行研究。利用体积分数为75%乙醇从高良姜、茯苓、白扁豆、黄芪、吴茱萸、豆蔻、桂枝、郁金、白芷、枳实、白术、佛手、姜半夏、石斛、广藿香、甘草、人参、当归、麦冬、木香、柴胡、砂仁、陈皮、党参、白芍、干姜26种植物原料中提取出多酚粗提物,并通过Folin–Ciocalteu测定其多酚含量。HEK293-TOPfla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模型可表征WNT信号处于激活或抑制状态。首先通过MTT法,测定不同植物多酚提取物对于HEK293-TOPflash细胞的最大无毒性作用浓度。HEK293-TOPflash细胞中添加WNT3A条件培养基进行刺激,导致WNT信号强度增加,其荧光素酶反应强度值为123.33±21.72;然而添加含有5.00μg/m L枳实和25.00μg/m L桂枝多酚提取物的WNT3A条件培养基刺激,其荧光素酶反应强度值分别降低至39.56±14.42(p<0.01)和2.41±1.03(p<0.001),说明枳实和桂枝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WNT信号抑制活性。其余24种植物多酚提取物无明显的WNT信号抑制活性。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构建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胃部直观图和HE染色结果都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无水乙醇造模组大鼠胃黏膜严重受损,表明WNT通路激活的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构建成功。通过比较胃部直观图发现,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预处理对于受损伤胃黏膜的保护效果好,具体表现为出血点减少,与阳性对照药物处理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在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中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胃部HE染色图损伤抑制率的统计显示,提前灌胃阳性对照、枳实和桂枝多酚提取物能够分别提高的大鼠损伤抑制率为35.29±22.01%(p<0.05)、23.53±35.29%(p<0.05)和15.77±26.64%(p<0.05)。结果表明枳实多酚提取物和桂枝多酚提取物预处理能保护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但是枳实多酚提取物的保护效果优于桂枝多酚提取物。采用腹股沟皮下注射B16细胞构建C57BL/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一周后于注射部位长出原位黑色素瘤,未接受B16细胞注射的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肿瘤出现,表明WNT通路激活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构建成功。通过比较不同组别小鼠肿瘤尺寸,发现模型组小鼠肿瘤尺寸平均值为1614.89±170.08mm3,注射达卡巴嗪组小鼠肿瘤尺寸平均值为977.92±18.61mm3(p<0.05),枳实多酚Ⅱ组小鼠能够达到与每天注射达卡巴嗪相似的结果,其肿瘤平均尺寸为881.52±35.94mm3(p<0.05),桂枝多酚Ⅱ组小鼠肿瘤平均尺寸为1147.41±66.60mm3,与模型组相比不显着(p>0.05),肿瘤尺寸数据表明枳实多酚提取物对肿瘤抑制效果优于桂枝多酚提取物。肿瘤HE染色结果显示:枳实多酚提取物联合达卡巴嗪作为抗黑色素瘤辅助物,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具体表现为肿瘤细胞出现核固缩,黑色素沉积等。结果表明枳实多酚提取物联合达卡巴嗪给药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显着,与阳性药物抑制效果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然而桂枝多酚提取物联合达卡巴嗪用药则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不显着,说明在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枳实多酚提取物具有更好的体内生物活性。通过比较四种大孔树脂对枳实多酚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筛选出吸附与解吸效果均较好的弱极性树脂AB-8。本实验采用单因素优化实验考察不同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和温度对枳实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枳实多酚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10,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为35℃。采用柱层析法纯化枳实多酚时,利用体积分数为40%和60%乙醇洗脱分别得到组分ZS-1和ZS-2。125.00μg/m L ZS-1能够使HCT116细胞增殖率从73.99±8.06%降低至44.21±11.15%(p<0.01)。通过UHPLC-Q-TOF/MS分析,从ZS-1中鉴定出68种化合物,其中命名为Unkown1-6的6种化合物是文献和数据库中未找到对比的未知化合物,值得进一步解析其具体结构。综上所述,从26种植物原料中筛选出的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能在体外抑制WNT3A条件培养基激活的WNT信号;然后通过乙醇诱导的胃溃疡大鼠和B16黑色素瘤小鼠,两种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动物模型对枳实和桂枝多酚提取物进行体内生物活性评价,发现枳实多酚提取物胃黏膜保护效果和抗肿瘤效果皆优于桂枝多酚提取物。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纯化多酚的最适条件参数和大孔树脂种类,探究纯化枳实和桂枝多酚的体外WNT信号抑制活性及对WNT依赖的HCT116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枳实多酚比桂枝多酚具有更好的肿瘤增殖抑制活性,随后利用UHPLC-Q-TOF/MS分析枳实纯化多酚组分ZS-1,解析出枳实多酚中具有体内外WNT信号通路抑制活性的具体化合物组成。上述结果揭示枳实多酚因其良好的体内外WNT信号抑制活性有望作为胃黏膜保护和辅助抑制黑色素瘤功能食品或特殊医用食品配料,在WNT信号通路相关疾病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文华[5](2019)在《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拮抗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不但会造成小麦减产,还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多种真菌毒素,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并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近年,利用对动植物无毒害的微生物,来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物防治方式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研究筛选获得了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分离获得了拮抗相关化合物,并对相关的拮抗基因进行了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实验从小麦籽粒和麦田中分14批次筛选得了禾谷镰刀菌GZ3639的拮抗菌105株,构建了拮抗菌库。对这105株拮抗菌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包含团泛菌10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2株,多粘芽孢杆菌1株。(2)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HP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P17、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L13、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FA1、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HL2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BL1共计6株拮抗菌,进行小麦原位生防实验,对其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的防效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6株拮抗菌均有良好的生防效果。使用拮抗菌发酵粗提物来处理禾谷镰刀菌GZ3 639孢子,结果表明,拮抗菌BP17、HP3发酵液粗提物可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GZ3639孢子的萌发与菌丝的生长。(3)对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P17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正丁醇萃取拮抗菌BP17发酵液得到拮抗粗提物,采用硅胶柱的方式基于物质的分子极性进行分离,采用葡聚糖凝胶柱的方式基于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对物质进行纯化,最终从拮抗菌BP17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到1种纯净活性物质,经核磁共振与飞行时间质朴检测鉴定为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4)应用EZ-Tn5<R6Kγori/KAN-2>转座子突变获得了拮抗菌成团泛菌HP3的抗性失活突变体102个,抗性减弱突变体113个。使用质粒拯救技术进行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测序,获得了8个突变体的转座子插入位点。这些插入位点分别是成团泛菌orf04350(52),orf03816,orf03689(369),orf03584(935),orf02567(682),orf00203,orf00165和orf00164基因的编码区。这些基因分别编码含氨基酸腺苷酸化结构域的蛋白质,转录调节因子,等多种功能蛋白。
成焕[6](2019)在《槟榔籽多酚提取纯化及其体外发酵研究》文中指出槟榔作为中国的四大南药之一,活性成分含量丰富,具有消食驱虫等保健功效,其中槟榔碱的生理功效逐步被明晰,但关于槟榔多酚的生理功效却鲜有报道。研究指出槟榔各部位中,槟榔籽中酚类含量最高,且90%左右的植物多酚类需经过肠道菌群代谢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本试验将对槟榔籽多酚进行提取分离,并把人体肠道菌群体外培养技术应用到人体肠道菌群与槟榔籽多酚的体外互作中,通过与绿茶多酚进行对比探究槟榔籽多酚的生物转化情况、人体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及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来初步阐释槟榔籽多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有机溶剂浸提的方法对槟榔籽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提取,利用响应面发优化丙酮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槟榔籽多酚提取得率可达40.43%。2.通过XAD-7HP大孔树脂对槟榔籽多酚分离纯化,通过对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工艺参数的筛选和优化,槟榔籽多酚的纯度可由44.03%提高到85.96%。3.在人体肠道菌群体外发酵槟榔籽多酚和绿茶多酚的实验中发现,这两种多酚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别,导致了青年男性肠道菌群对其吸收利用的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多酚利用度方面绿茶组中的总酚和儿茶素类利用度较槟榔组高,在SCFAs的积累方面槟榔组则表现出更强的积累促进作用。4.槟榔籽多酚和绿茶多酚的加入是引起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总酚浓度的条件下槟榔籽多酚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强于绿茶多酚。槟榔籽多酚可提高明显提高物种丰度和菌群关联度,但同时也加大了部分病原菌丰度,与绿茶多酚的效果差异较大。综上所述,槟榔籽多酚类会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调节肠道环境pH,促使人体肠道菌群代谢生成更多的SCFAs,但同时增加了肠道菌群中部分病原菌的丰度。与绿茶多酚对比,槟榔籽多酚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与两者的成分差异有关。
郑琦[7](2018)在《大孔偕胺肟螯合树脂吸附分离镓钒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镓是一种稀散金属,因其金属及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新科技领域。目前,90%的镓来源于拜耳母液,钒也随着拜耳法进入母液,并对后续提取高质量金属镓影响较大,当利用偕胺肟树脂吸附镓时钒也发生共吸附且难以解吸,导致树脂对镓的吸附能力降低。因此,如何高效综合回收生产高质量镓和钒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大孔偕胺肟螯合树脂为吸附剂,针对镓钒分离回收问题,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系统地探究了树脂对镓、钒的吸附性能、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分析共存离子对树脂吸附分离镓的影响;在静态优化基础上采用动态吸附柱考察流速、氢氧化钠浓度对镓、钒动态穿透曲线的影响,为实际镓、钒的分离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静态吸附讨论了初始离子浓度、树脂粒径、吸附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偕胺肟螯合树脂吸附镓、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树脂对镓的吸附选择性能好。在氢氧化钠浓度为lmol/L,镓离子浓度为200μg/mL,反应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120min,树脂粒径为0.3~0.6mm时,树脂对镓的吸附效果最佳,镓吸附量为1.8mg/g,钒的吸附量0.9mg/g;饱和吸附量实验结果显示镓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7.59mg/g,钒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0.16mg/g,说明树脂对镓的亲和性强于钒。低温高碱度条件下能有效抑制树脂对钒的吸附,镓钒分离最佳范围条件为NaOH浓度5-10 mol/L,温度<30℃,镓钒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75~1.82和0.18~0.71mg/g。(2)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树脂对镓、钒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拟合(R2=0.99),属于化学吸附,理论值接近实验数据;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显示树脂对镓、钒的吸附过程受外部扩散和内扩散同时控制。镓、钒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线性拟合(R2-0.99),说明镓、钒的吸附过程为单层各向同性吸附;热力学拟合度好,说明树脂的吸附过程是吸热过程,可自发进行。(3)在静态优化基础上进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镓钒最佳分离条件为温度25℃,NaOH浓度5mol/L,流速0.05mL/min,此时镓的穿透曲线呈现“S”形状,钒的穿透曲线呈现非“S”形状,镓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8mg/g,钒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69mg/g。以上结果说明树脂对镓有着更强的亲和性,可实现镓和钒的分离。(4)FT-IR和XPS分析表明树脂对镓、钒的吸附机理不同。溶液中的镓离子与树脂中的肟基(C=NOH)发生作用,钒离子与偕胺肟基团中的肟基(C=NOH)和氨基(C-NH2)发生作用,镓离子和钒离子均与肟基(C=NOH)发生作用,因此,两元素形成一定的竞争吸附。
谷江华,石征蓉,杨秀青,宋英[8](2018)在《通脉复方多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筛选适合分离纯化通脉复方多糖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多糖保留率、蛋白去除率、色素脱色率为评价指标,考察D101、AB-8、S-8、X-5、HPD450五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通脉复方总多糖的纯化效果;采取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考察上样量、上样流速、上样浓度、径高比、pH值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优选的纯化工艺为50g·L-1多糖溶液pH值调至5,通过径高比为1∶8的AB-8树脂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上样流速为4BV·h-1,上样量为每克树脂(湿重)0.25g多糖,最后用1BVpH=5的蒸馏水洗脱。在此工艺下多糖保留率90.51%,蛋白去除率77.83%,色素脱色率75.62%。结论:该纯化工艺能较好保留多糖,且具有较高蛋白去除率和色素脱色率,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李璐[9](2018)在《三维有序多孔氧化锌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中温深度脱除硫化氢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典型恶臭气味的气态污染物,低阈值下就可能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国家标准(GB14554-93)对H2S的排放指标非常严格,因此,探寻H2S深度脱除的方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氧化锌(ZnO)吸附法是多年来最受研究者关注的深度脱除H2S的方法,但此方法存在效率低、易烧结、再生困难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ZnO基脱硫剂的这些缺陷,本文设计制备了三维有序介孔和大孔氧化锌基脱硫剂,借助表征手段,研究其结构特性与脱硫活性的关系,探讨提高氧化锌基脱硫剂硫容及再生性能的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制备了具有3D孔道结构的硅分子筛MCM-48、SBA-16、KIT-6负载ZnO吸附剂,均可将浓度为1 000 ppm的H2S吸附脱除至0.1 ppm以下,且最佳脱硫温度为300°C。不同3D介孔硅载体对ZnO的担载能力各有差异。活性测试表明KIT-6作为载体使ZnO具有最高的吸附效率和穿透硫容。失活模型模拟KIT-6负载30 wt%ZnO吸附剂的硫化行为,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不同温度下的实际饱和硫化曲线吻合度较高,计算其反应活化能Ea=21.28 kJ/mol,低于报道的同类型吸附剂。综合分析可知,合适的孔容和孔径大小对提高负载ZnO的能力和反应活性更为关键。2、在优选了最佳载体的基础上,选择稀土元素(Ce,La,Sm,Gd)作为助剂掺杂ZnO制备KIT-6负载型二元金属氧化物吸附剂,考察助剂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Ce的加入虽然可以降低ZnO颗粒大小,却削弱了ZnO与SiO2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ZnO在KIT-6表面的分散性降低,整体对脱硫效率几乎无贡献。Sm和Gd既降低了ZnO的结晶性,还通过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ZnO的分散性,进而提高吸附剂的脱硫效率。除了以上两种作用,La还可以通过增加Zn离子附近电子云密度增强O活性,使La掺杂的吸附剂脱硫性能最佳。ZnO与SiO2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ZnO在KIT-6上的存在形态,也会影响吸附剂的再生。气氛中的H2,O2和水蒸气会影响吸附剂的脱硫效果,基本上都呈现负面影响。但约1 vol%的低浓度O2存在会因La2O3的催化氧化协同作用而使La-ZnO/KIT-6脱硫效率稍有提高。3、为了对比3D有序介孔与大孔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机理,采用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剂,制备不同尺寸、不同Zn/Si比的三维有序大孔(3DOM)ZnO-SiO2复合吸附剂。结果表明,SiO2对构筑ZnO的3DOM结构有稳定作用,纯ZnO样的大孔结构有序性差、表面颗粒大、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迅速下降。在300°C下穿透硫容随ZnO含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表明稳定结构下活性组分数量重要性;但继续提高ZnO的量导致穿透硫容迅速下降,说明织构的重要性,50wt%ZnO含量的锌硅复合吸附剂活性组分利用率和脱硫效率较好。不同直径3DOM复合吸附剂的脱硫行为表明,相同ZnO含量下,脱硫效率随孔径增大而降低,采用230 nm PS微球制备孔径152 nm左右的3DOM吸附剂脱硫性能最好。相对于介孔型吸附剂,La对3DOM吸附剂的脱硫效率影响较小,且影响程度随孔径的增加而减弱。4、为了改善3D介孔、大孔ZnO基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和稳定性,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为模板,制备3DOM结构的ZnFe2O4-SiO2复合吸附剂,并对其与介孔型铁酸锌吸附剂进行对比,研究多孔型吸附剂的脱硫-再生能力和机理。结果表明,有序多孔型ZnFe2O4-SiO2复合吸附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可达到较高精度的脱硫水平。较大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分布使ZnFe2O4/KIT-6的穿透硫容比3D-50ZFS高约8.33%,但其再生能力却略逊于后者。对硫化、再生过程中的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硫化后残留的硫酸盐归属于Fe2(SO4)3;经550°C再生后残留的极少量硫酸盐认定为ZnSO4。3DOM吸附剂不受残留硫酸盐的影响,在硫化和再生温度均维持在550°C的条件下,经过7次脱硫-再生循环后,再生效率均维持在初始穿透硫容的70%以上。还原气氛中的H2对3D-50ZFS脱硫行为影响显着,气氛中完全不含H2时,脱硫效率最低,但高浓度H2又会因为Fe3+易被还原损失而导致脱硫效率降低。5 vol%H2条件下3D-50ZFS脱硫效率最高。
郑亚美[10](2017)在《侧柏叶多酚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相关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化学功能,以多酚类物质为主要成分开发天然保健品及药品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侧柏叶是我国CFDA批准使用的保健食品原料,含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本论文以侧柏叶为原料,用大孔树脂纯化侧柏叶多酚(PF),对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以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等;借助分子对接模型研究侧柏叶多酚与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10种极性不同的大孔树脂(HPD-300、D101、ADS-5、ADS-F8、AB-8、HPD-722、HPD-450、ADS-17、HPD-500和NKA-9)对侧柏叶多酚进行分离纯化,并分别研究各树脂对侧柏叶多酚的吸附与解吸效果,筛选出吸附与解吸效果均较好的弱极性树脂HPD-722,并对其吸附等温及静态吸附与解吸规律进行研究。HPD-722大孔树脂吸附等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筛选浓度范围内(0.2-1.4 mg/m L),HPD-722大孔树脂对侧柏叶多酚的吸附符合Langmiur及Freundlish吸附模型。Langmiur拟合结果表明HPD-722大孔树脂在25oC时吸附效果最佳,纯化时无需再升高温度。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侧柏叶多酚,用乙醇体积分数为40%和80%的洗脱液进行洗脱,合并滤液,得到两个组分,分别命名为PF-A及PF-B。人体在衰老或患病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离子,其反应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为了探究侧柏叶多酚对自由基离子的清除活性,本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PF-A及PF-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F-A及PF-B对各自由基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活性。侧柏叶多酚PF-A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0.42mg/m L、0.50 mg/mL、0.56 mg/m L、1.27 mg/mL;而侧柏叶多酚PF-B对上述自由基离子清除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0.33 mg/mL、0.61 mg/m L、0.64 mg/mL、1.15 mg/m L。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属于炎症,为了进一步研究侧柏叶多酚的抗炎活性,实验用浓度为1μg/m L的LPS刺激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建立炎症模型,研究PF-A及PF-B的抗炎活性,实验过程中,将侧柏叶多酚溶液PF-A及PF-B(原浓度均为1 mg/mL)分别稀释1000倍、750倍、500倍、250倍,即用浓度分别为1.0、1.3、2.0、4.0μg/m L的侧柏叶多酚溶液PF-A及PF-B预先孵育THP-1细胞30 min后再加入浓度为1μg/mL的LPS诱导产生炎症反应,测定炎症因子pro-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浓度范围内,与模型组相比,侧柏叶多酚溶液PF-A及PF-B均能显着降低炎症因子pro-IL-1β、IL-6、TNF-α的分泌及相应蛋白的表达,且在浓度为2μg/mL时,侧柏叶多酚溶液PF-A的抑制效果达到最佳,侧柏叶多酚溶液PF-B在浓度为1.3μg/mL时抑制效果较为理想。为了探究PF-A及PF-B中主要活性成分化合物,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PF-A及PF-B两个组分进行结构鉴定,从PF-A中鉴定出10种化合物,分别为黄柏碱、Retusaphenol、绿原酸、短叶苏木酚羧酸、芦丁、菜蓟苦素、山奈黄苷、葡萄糖基芹菜素、香橙素、杨梅酮;从PF-B中鉴定出的10种化合物分别为毛地黄黄酮、马栗树皮苷、芹黄素、山奈酚、异野漆树苷、新柳杉双黄酮、槲皮苷、槲皮素、根皮素、穗花杉双黄酮。其中黄柏碱、Retusaphenol、异野漆树苷为首次从侧柏叶中鉴定出的化合物。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实验评价侧柏叶多酚PF-A及PF-B不同组分的活性,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PF-B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显着高于PF-A,推测是因为PF-B中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借助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分析PF-A及PF-B中主要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机理,结果显示:槲皮素、杨梅酮、山奈酚均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钼喋呤中心;毛地黄黄酮、芹黄素分别与黄嘌呤氧化酶的ARG氨基酸残基及THR氨基酸残基形成两个氢键。通过对侧柏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侧柏叶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其抗炎活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二、大孔树脂与大孔吸附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孔树脂与大孔吸附剂(论文提纲范文)
(2)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VOCs简介 |
1.2 VOCs治理技术 |
1.2.1 冷凝技术 |
1.2.2 膜分离技术 |
1.2.3 催化氧化技术 |
1.2.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1.2.5 吸附技术 |
1.3 常用多孔吸附材料的介绍 |
1.3.1 活性炭 |
1.3.2 活性碳纤维 |
1.3.3 碳纳米管 |
1.3.4 沸石 |
1.3.5 金属有机骨架 |
1.3.6 粘土 |
1.3.7 硅胶 |
1.3.8 聚合物吸附树脂 |
1.4 相变储能微胶囊的介绍 |
1.4.1 相变材料(PCMs) |
1.4.2 相变储能微胶囊(MEPCM) |
1.5 本文的立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以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光学显微镜 |
2.3.2 激光粒度分析仪(PSD) |
2.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3.5 热重分析仪(TGA) |
2.3.6 氮气吸附脱附仪(BET) |
第3章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 |
3.2.1 配制分散相PVA溶液 |
3.2.2 配制有机相 |
3.2.3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 |
3.3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表征 |
3.3.1 分散剂含量的影响 |
3.3.2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3.3 交联剂DVB用量的影响 |
3.3.4 不同种类致孔剂的影响 |
3.3.5 相变储能微胶囊加入量的影响 |
3.3.6 红外光谱分析(FI-TR)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放大工艺的探究 |
4.1 引言 |
4.2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 |
4.3 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表征 |
4.3.1 小试实验制备44#储能型吸附剂 |
4.3.2 交联剂的影响 |
4.3.3 相变储能微胶囊加入量的讨论 |
4.3.4 致孔剂比例的影响 |
4.3.5 稳定性分析 |
4.3.6 热重分析 |
4.4 成本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3)苯氧乙醇的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苯氧乙醇制备路线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苯氧乙醇的纯化工艺 |
2.4 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精馏工艺填料高度的影响 |
3.2 精馏工艺回流比影响 |
3.3 精馏工艺釜底温度的影响 |
3.4 吸附工艺吸附剂选择及用量的影响 |
3.5 吸附工艺中大孔吸附剂再生利用 |
3.6 产品表征分析 |
3.7 产品质量对比 |
4 结论 |
(4)基于WNT通路筛选具有胃黏膜修复和黑色素瘤抑制活性的植物多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WNT信号研究进展 |
1.1.1 WNT信号简介 |
1.1.2 WNT信号研究主要方法 |
1.2 WNT信号通路与人类健康的理论研究 |
1.2.1 WNT信号通路与胃黏膜损伤、胃癌 |
1.2.2 WNT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 |
1.2.3 WNT信号通路与黑色素瘤 |
1.2.4 WNT信号通路与乳腺癌 |
1.2.5 WNT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 |
1.2.6 WNT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病 |
1.3 WNT信号通路药物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多酚调节WNT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多酚靶向WNT信号的上游蛋白 |
1.4.2 植物多酚靶向WNT信号中β-catenin降解复合体 |
1.4.3 植物多酚靶向WNT信号中β-catenin/TCF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筛选具有WNT信号抑制活性的植物多酚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多酚的制备 |
2.3.2 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3 植物多酚对HEK293-TOPflash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3.1 细胞培养 |
2.3.3.2 细胞活力测定 |
2.3.4 筛选抑制WNT信号的植物多酚提取物 |
2.3.4.1 WNT3A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2.3.4.2 HEK293-TOPflash细胞WNT信号值测定 |
2.3.5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植物多酚提取物中多酚含量 |
2.4.2 植物多酚提取物对HEK293-TOPflash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3 植物多酚提取物对WNT3A条件培养基激活WNT信号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多酚提取物对WNT信号通路依赖的胃溃疡大鼠保护作用活性评价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 |
3.3.2 宏观胃黏膜病变评估 |
3.3.3 胃溃疡大鼠胃组织HE染色 |
3.3.4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无水乙醇诱导大鼠胃溃疡损伤模型 |
3.4.2 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对大鼠胃溃疡指数的影响 |
3.4.3 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对大鼠胃溃疡组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多酚提取物对WNT信号通路依赖的黑色素瘤小鼠的防治作用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黑色素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4.3.2 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干预黑色素瘤小鼠 |
4.3.3 黑色素瘤小鼠肿瘤体积及体重比测定 |
4.3.4 黑色素瘤小鼠组织HE染色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的影响 |
4.4.2 枳实、桂枝多酚提取物对黑色素瘤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枳实多酚分离纯化结构鉴定 |
引言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5.3.2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实验 |
5.3.3 RKO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5.3.4 纯化多酚组分WNT信号抑制活性测定 |
5.3.5 多酚提取单因素优化实验 |
5.3.5.1 乙醇浓度单因素实验 |
5.3.5.2 料液比单因素实验 |
5.3.5.3 提取时间单因素实验 |
5.3.5.4 吸附等温线测定实验 |
5.3.6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解吸实验 |
5.3.7 Ed U法检测WNT依赖肠癌细胞增殖率 |
5.3.8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纯化组分多酚组成 |
5.3.9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5.4.2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解吸动力学曲线 |
5.4.3 吸附等温线 |
5.4.4 枳实和桂枝多酚对RKO细胞活力及WNT信号的影响 |
5.4.5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解吸 |
5.4.6 多酚纯化组分对HCT1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5.4.7 纯化枳实多酚组分的组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的创新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拮抗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赤霉病生防菌 |
1.1.1 芽孢杆菌 |
1.1.2 酵母 |
1.1.3 木霉 |
1.1.4 链霉菌 |
1.2 生防菌防治赤霉病的作用方式 |
1.2.1 寄生作用 |
1.2.2 抗生作用 |
1.2.3 竞争作用 |
1.2.4 其他作用方式 |
1.3 生防效率评价方法 |
1.3.1 评价培养基上的生防效果 |
1.3.2 植物体原位生防效果评价 |
1.4 生防菌应用策略 |
1.4.1 拮抗菌处理田间残茬减少田间菌源量 |
1.4.2 拮抗菌处理土壤或种子保护小麦种子 |
1.4.3 拮抗菌处理扬花期麦穗减少小麦染病 |
1.4.4 入库前拮抗菌处理小麦减少霉菌毒素积累 |
1.5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
1.5.1 物质提取方法 |
1.5.2 物质分离方法 |
1.5.2.1 基于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
1.5.2.2 基于离子强度的分离 |
1.5.2.3 基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分离 |
1.6 转座子应用研究进展 |
1.6.1 鉴定新基因的功能 |
1.6.2 鉴定特定功能的基因 |
1.6.3 检测非编码DNA区域的功能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小麦品种 |
2.1.3 载体与菌株 |
2.1.4 实验试剂 |
2.1.5 培养基 |
2.1.6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库的构建 |
2.2.1.1 禾谷镰刀菌GZ3639 孢子液的制备 |
2.2.1.2 小麦籽粒内生菌的分离 |
2.2.1.3 拮抗菌的初筛 |
2.2.1.4 拮抗菌的复筛 |
2.2.1.5 拮抗菌的纯化与保存 |
2.2.1.6 拮抗菌抑菌效果测定 |
2.2.2 拮抗菌鉴定 |
2.2.3 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2.2.3.1 人工气候箱中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2.2.3.2 大田中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2.2.4 拮抗菌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
2.2.4.1 制备拮抗粗提物 |
2.2.4.2 拮抗粗提物的拮抗活性验证 |
2.2.4.3 拮抗粗提物在小麦穗上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2.2.4.4 拮抗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孢子的影响 |
2.2.4.5 抑菌谱的测定 |
2.2.5 拮抗菌BP17 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2.5.1 拮抗菌发酵液不同处理的抑菌作用 |
2.2.5.2 大孔树脂除杂 |
2.2.5.3 萃取溶剂的选择 |
2.2.5.4 正向硅胶柱分离 |
2.2.5.5 LH-20 凝胶柱第二次分离 |
2.2.5.6 拮抗物质的纯化 |
2.2.5.7 拮抗物质的波普学鉴定 |
2.2.6 拮抗相关基因的定位 |
2.2.6.1 构建拮抗菌HP3 的转座子突变文库 |
2.2.6.2 CTAB法提取突变子DNA并验证转座子序列 |
2.2.6.3 酶切与自连 |
2.2.6.4 筛选目的片段 |
2.2.6.5 TA克隆 |
2.2.6.6 基因测序与功能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 |
3.2 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3.2.1 人工气候箱中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3.2.2 大田中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验证 |
3.3 拮抗粗提物对赤霉病的抑制作用 |
3.3.1 拮抗粗提物抑制小麦赤霉病效果验证 |
3.3.2 拮抗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GZ3639 孢子的影响 |
3.3.3 拮抗菌 BP17、HP3 抑菌谱的测定 |
3.4 拮抗菌BP17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3.4.1 拮抗菌 BP17 不同处理液抑菌效果验证 |
3.4.2 大孔树脂除杂后各组分拮抗活性验证 |
3.4.3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拮抗效果验证 |
3.4.4 正向硅胶柱分离所得组分拮抗活性验证 |
3.4.5 LH-20 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所得组分拮抗活性 |
3.4.6 高效液相物质纯化结果 |
3.4.7 纯净物质波谱学检测鉴定结果 |
3.5 拮抗基因的定位 |
3.5.1 构建突变子文库 |
3.5.2 突变子DNA的提取与转座子的验证 |
3.5.3 酶切与自连结果验证 |
3.5.4 转座子侧翼序列扩增结果 |
3.5.5 TA克隆结果 |
3.5.6 基因测序与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拮抗菌的筛选与生防效果鉴定 |
4.2 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4.3 拮抗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槟榔籽多酚提取纯化及其体外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多酚提取、分离研究现状 |
1.1.1 植物多酚的提取 |
1.1.2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 |
1.2 人体肠道菌群概述 |
1.2.1 肠道菌群研究现状 |
1.2.2 肠道菌群与膳食多酚的相互作用 |
1.3 肠道菌群体外发酵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1 体外发酵模型的分类 |
1.3.2 体外发酵模型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槟榔籽多酚提取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槟榔干物质测定 |
2.2.2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绘制 |
2.2.3 槟榔籽多酚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2.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槟榔干物质含量 |
2.3.2 不同干燥方式与提取剂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3 丙酮体积分数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4 提取时间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5 提取温度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6 料液比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7 提取次数对槟榔籽多酚得率的影响 |
2.3.8 Box-Behnken设计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9 方差分析 |
2.3.10 响应面分析 |
2.3.11 工艺条件的优化和验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槟榔籽多酚的分离纯化与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树脂筛选 |
3.2.2 静态吸附与解吸动力学曲线测定 |
3.2.3 静态吸附与解吸条件筛选 |
3.2.4 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筛选 |
3.2.5 多酚纯度测定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5 种大孔树脂对槟榔籽多酚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特性 |
3.3.2 XAD-7HP吸附与解吸槟榔籽多酚的动力学特征 |
3.3.3 上样液pH值对树脂吸附的影响 |
3.3.4 多酚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 |
3.3.5 乙醇体积分数值对解吸的影响 |
3.3.6 流速对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 |
3.3.7 纯度测定 |
3.3.8 成分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槟榔籽多酚体外发酵对菌群代谢理化指标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人肠道菌群体外静态厌氧培养 |
4.2.2 总酚、儿茶素单体及GA的含量测定 |
4.2.3 pH值的测定 |
4.2.4 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样品中总酚的利用情况 |
4.3.2 样品中儿茶素类及没食子酸利用情况 |
4.3.3 发酵液中pH值的变化 |
4.3.4 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槟榔籽多酚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样本DNA提取及PCR扩增 |
5.2.2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5.2.3 文库构建与测序 |
5.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Alpha多样性分析 |
5.3.2 Beta多样性分析 |
5.3.3 韦恩图分析 |
5.3.4 物种分布情况 |
5.3.5 菌群关联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展望 |
6.2.1 本文创新点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名词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大孔偕胺肟螯合树脂吸附分离镓钒的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散金属发展现状 |
1.2 镓的概述与研究进展 |
1.2.1 镓的性质与来源 |
1.2.2 镓的应用及前景 |
1.2.3 镓的提取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溶液配制及样品测定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样品测定 |
2.3 偕胺肟螯合树脂吸附材料 |
2.4 树脂表征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2 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
2.4.3 热重差热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内容 |
3.1 偕胺肟螯合树脂静态吸附实验 |
3.1.1 实验相关参数的计算 |
3.1.2 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1.3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1.4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1.5 树脂颗粒大小对吸附的影响 |
3.1.6 氢氧化钠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 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3.2.1 共存离子对镓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
3.2.2 共存离子对镓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3.2.3 钒离子浓度对镓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3.3 吸附过程机制 |
3.3.1 吸附动力学 |
3.3.2 颗粒内扩散模型 |
3.3.3 吸附等温线 |
3.3.4 吸附热力学 |
3.4 偕胺肟树脂的解吸实验 |
3.4.1 解吸剂种类的影响 |
3.4.2 盐酸浓度的影响 |
3.4.3 解吸时间的影响 |
3.4.4 解吸温度的影响 |
3.5 偕胺肟螯合树脂动态吸附实验 |
3.5.1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2 氢氧化钠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3 树脂的动态解吸 |
3.6 树脂循环再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吸附剂表征分析 |
4.1.1 SEM表征 |
4.1.2 比表面积表征 |
4.1.3 TG-DSC表征 |
4.2 偕胺肟螯合树脂的静态研究 |
4.2.1 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2.2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4.2.3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4.2.4 树脂颗粒大小对吸附的影响 |
4.2.5 氢氧化钠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3 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
4.3.1 共存离子对树脂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
4.3.2 共存离子对树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4.3.3 钒离子浓度对树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4.4 吸附过程机制 |
4.4.1 吸附动力学 |
4.4.2 颗粒内扩散 |
4.4.3 吸附等温线 |
4.4.4 吸附热力学 |
4.5 工况条件下静态吸附实验 |
4.6 静态解吸实验 |
4.6.1 解吸剂种类对解吸的影响 |
4.6.2 盐酸浓度对解吸的影响 |
4.6.3 解吸时间对解吸的影响 |
4.6.4 解吸温度对解吸的影响 |
4.7 色谱柱动态吸附性能研究 |
4.7.1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7.2 氢氧化钠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7.3 混合元素穿透曲线 |
4.7.4 工况条件下动态色谱柱实验 |
4.7.5 脱附实验 |
4.8 树脂循环再生 |
4.9 吸附机理研究 |
4.9.1 FT-IR红外光谱机理研究 |
4.9.2 XPS电子能谱机理研究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通脉复方多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通脉复方多糖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多糖含量测定 |
2.2.1 多糖的测定[6] |
2.2.2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制备 |
2.2.3 标准曲线绘制 |
2.2.4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 蛋白质去除率测定 |
2.3.1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7] |
2.3.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3 酸性染色液制备 |
2.3.4 线性关系考察 |
2.3.5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4 色素测定及脱色率计算 |
2.5 树脂纯化工艺考察 |
2.5.1 树脂预处理[8] |
2.5.2 树脂型号的考察 |
2.5.3 上样量考察 |
2.5.4 上样流速考察 |
2.5.5 正交实验设计 |
2.6 正交验证 |
3 讨论 |
(9)三维有序多孔氧化锌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中温深度脱除硫化氢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硫化氢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吸收法 |
1.3.1 膜分离法 |
1.3.2 低温精馏法 |
1.3.3 吸附法 |
1.4 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4.1 M41S系列及其应用于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
1.4.2 SBA系列介孔材料 |
1.4.3 HMS和 MSU系列 |
1.4.4 纳米刻蚀介孔材料 |
1.5 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5.1 三维大孔有序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2 三维大孔有序材料的特点 |
1.5.3 三维大孔有序材料应用于脱硫研究前景 |
1.6 气-固非催化反应模型 |
1.7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与性能测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1 氮气物理吸附测试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3 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SAXS) |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8 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_2-TPR) |
2.3.9 程序升温氧化分析(TPO) |
2.4 吸附剂脱硫及再生测试 |
2.4.1 脱硫实验步骤 |
2.4.2 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三章 3D介孔硅分子筛负载ZnO吸附剂的深度脱硫性能对比研究 |
3.1 引言 |
3.2 吸附剂的制备 |
3.2.1 3D介孔硅分子筛载体的合成 |
3.2.2 吸附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_2 物理吸附测试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TEM-EDS分析 |
3.3.4 吸附剂的活性测试 |
3.3.5 失活模型模拟介孔分子筛硫化反应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掺杂ZnO/KIT-6 吸附剂中组分之间相互关系对深度脱硫性能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吸附剂RE-ZnO/KIT-6 的合成 |
4.2.2 RE掺杂ZnO基纳米颗粒吸附剂制备 |
4.3 吸附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1 SAXS和 XRD分析 |
4.3.2 N_2 物理吸附分析 |
4.3.3 TEM-EDS分析 |
4.3.4 FTIR分析 |
4.3.5 XPS分析 |
4.4 吸附剂的活性评估 |
4.4.1 载体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4.4.2 RE助剂对负载型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4.3 RE助剂对ZnO存在形态的影响 |
4.4.4 吸附剂La-ZnO/KIT-6 的多次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
4.5 气氛对La-ZnO/KIT-6 脱硫性能的影响 |
4.5.1 H_2 的影响 |
4.5.2 O_2 的影响 |
4.5.3 水蒸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DOM锌硅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聚苯乙烯微球(PS)的制备 |
5.2.2 3DOM ZnO-SiO_2及La掺杂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
5.2.3 3DOM ZnO-SiO_2 复合吸附剂的深度脱硫性能测试 |
5.3 表征结果与分析 |
5.3.1 SEM和 TEM形貌分析 |
5.3.2 N_2 物理吸附分析 |
5.3.3 XRD分析 |
5.3.4 XPS分析 |
5.4 3DOM ZnO-SiO_2复合吸附剂的深度脱硫活性测试 |
5.4.1 不同Zn/Si比及La掺杂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5.4.2 硫化温度对3DOM50ZnO-SiO2吸附剂的活性影响 |
5.4.3 不同直径3DOM ZnO-SiO2复合吸附剂及La掺杂的脱硫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DOMZnFe_2O_4-SiO_2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有序多孔锌基吸附剂的再生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PMMA)的制备 |
6.2.2 3DOM ZnFe_2O_4-SiO_2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
6.2.3 3DOM ZnFe_2O_4-SiO_2复合吸附剂的中高温深度脱硫活性测试 |
6.2.4 复合吸附剂吸附-再生性能测试及机理研究 |
6.3 表征结果分析 |
6.3.1 SEM分析 |
6.3.2 N_2 物理吸附分析 |
6.3.3 XRD分析 |
6.3.4 XPS分析 |
6.4 ZnFe_2O_4-SiO_2吸附剂的脱硫活性测试分析 |
6.5 有序介孔、大孔锌基吸附剂再生性能及机理分析 |
6.5.1 多次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
6.5.2 硫化、再生样品表征及其再生机理分析 |
6.6 还原气氛对3D-50ZFS吸附剂脱硫行为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侧柏叶多酚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相关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侧柏研究现状 |
1.1.1 侧柏 |
1.1.2 侧柏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1.2.1 侧柏中黄酮与多酚的研究现状 |
1.1.2.2 侧柏中挥发油研究现状 |
1.2 植物多酚 |
1.2.1 植物多酚的提取 |
1.2.1.1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2.1.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2.1.3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2.1.4 超临界萃取法 |
1.2.1.5 超高压快速提取法 |
1.2.2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 |
1.2.3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 |
1.3 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 |
1.3.1 分子对接的原理 |
1.3.2 分子对接技术在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侧柏叶多酚的分离纯化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侧柏叶多酚的提取 |
2.2.2 总酚含量测定 |
2.2.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2.4 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2.2.5 吸附等温线测定实验 |
2.2.6 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3.2 HPD-722 大孔树脂对PF静态吸附与解吸动力学研究 |
2.3.3 HPD-722 大孔树脂对PF的吸附等温线测定 |
2.3.4 HPD-722 大孔树脂分离PF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侧柏叶多酚的抗氧化与抗炎活性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侧柏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3.2.1.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3.2.1.2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
3.2.1.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 |
3.2.1.4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
3.2.2 侧柏叶多酚抗炎活性测定 |
3.2.2.1 MTT法检测侧柏叶多酚溶液对THP-1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2.2 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IL-6、pro-IL-1β、TNF-α 的分泌量 |
3.2.2.3 Western-blot检测炎症因子IL-6、pro-IL-1β、TNF-α 的蛋白表达水平 |
3.3 实验结果 |
3.3.1 侧柏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3.3.1.1 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3.3.1.2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
3.3.1.3 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 |
3.3.1.4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
3.3.2 侧柏叶多酚抗炎活性研究 |
3.3.2.1 炎症模型造模中LPS浓度的确定 |
3.3.2.2 侧柏叶多酚溶液对THP-1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2.3 侧柏叶多酚溶液对炎症因子IL-6、pro-IL-1β、TNF-α 分泌量及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柏叶多酚的结构鉴定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HPLC-MS/MS技术分析侧柏叶多酚结构 |
4.2.2 分子对接技术评价侧柏叶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侧柏叶多酚的结构鉴定 |
4.3.2 分子对接技术评价侧柏叶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大孔树脂与大孔吸附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何炳林先生及南开牌树脂[J]. 张政朴,阎虎生,张全兴.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21(04)
- [2]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D]. 唐伦. 辽宁大学, 2021(12)
- [3]苯氧乙醇的纯化工艺研究[J]. 寇然,金一丰,周扬,黄鑫荣,刘凯.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1(01)
- [4]基于WNT通路筛选具有胃黏膜修复和黑色素瘤抑制活性的植物多酚[D]. 苟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拮抗机理的研究[D]. 陈文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槟榔籽多酚提取纯化及其体外发酵研究[D]. 成焕.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7]大孔偕胺肟螯合树脂吸附分离镓钒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 郑琦. 广西大学, 2018(06)
- [8]通脉复方多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J]. 谷江华,石征蓉,杨秀青,宋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4)
- [9]三维有序多孔氧化锌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中温深度脱除硫化氢的性能研究[D]. 李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侧柏叶多酚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相关活性研究[D]. 郑亚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