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22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221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22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梅,蒯仂,茹意,罗楹,邢梦,丁晓杰,叶晖,蒋建明,李欣,李斌[1](2021)在《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一线用药,但长期应用易出现病情反复、加重等。而糖皮质激素受体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以及激素抵抗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健康人,同时糖皮质激素受体还参与银屑病的神经免疫调节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未来可从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研究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朱丹,刘永康,厉励,吴明华,钱斐[2](2021)在《基于fMRI技术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默认网络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默认网络(DMN)内功能连接的改变,揭示潜在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行fMRI,同时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作对照,比较患者和健康受试DMN内功能连接差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量表评分和DMN内功能连接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1)治疗后患者NIHSS、mRS评分显着降低,BI评分显着升高(P<0.01),中医病类诊断评分显着改善(P<0.01)。(2)与健康受试相比,治疗前患者DMN内右侧颞上回和右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DMN内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DMN内右侧后扣带回和右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显着增强(P<0.05)。(3)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的改变与NIHSS、BI评分显着相关(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通过调节DMN内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生活质量。

孙田烨,王新志,史梦龙,徐方飚,孙永康[3](2021)在《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基于频率学派方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评价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建库至2021年2月18日收录的口服中成药联合SSRI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利用Cochrane手册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Rev Man 5.4、Stata 15.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9项RCTs,涉及8种口服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Shugan Jieyu Capsule,SGJY)、乌灵胶囊(Wuling Capsule,WL)、养血清脑颗粒(Yangxue Qingnao Granules,YXQN)、逍遥类方(Xiaoyaosan and its analogous prescriptions,XYLF)、解郁丸(Jieyu Pills,JYW)、甜梦系列成药(Tianmeng series patent medicine,TMXL)、安脑丸(Annao Pills,ANW)、解郁安神颗粒(Jieyu AnshenGranules,JYAS)。Meta分析显示,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WL、YXQN、JYW、JYAS优于单用SSRIs;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XYLF、JYW、TMXL、ANW优于单用SSRIs;提高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方面,SSRIs分别联合YXQN、XYLF、JYW、TMXL、JYAS优于单用SSRIs;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方面,SSRIs联合JYW优于单用SSRIs;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WL、YXQN优于单用SSRIs;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SSRIs联合TMXL优于单用SSRIs。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低HAMD-17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SGJY+SSRIs>JYW+SSRIs>TMXL+SSRIs;降低HAMD-24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TMXL+SSRIs>SGJY+SSRIs>JYW+SSRIs;提高5-HT水平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XYLF+SSRIs>TMXL+SSRIs>YXQN+SSRIs;降低NIHSS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JYW+SSRIs>YXQN+SSRIs>SGJY+SSRIs;提高治疗有效率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ANW+SSRIs>WL+SSRIs>JYW+SSRIs;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TMXL+SSRIs>WL+SSRIs>ANW+SSRIs。结论 SSRIs联合口服中成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状态,安全性较平稳,因纳入研究质量水平不均,仍需得到更多高质量研究的验证。

吴犀翎,黄小波,刘爱华,陈玉静,刘妍,王倩,王建东,魏岚[4](2021)在《颞叶癫痫及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颞叶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和中医科门诊确诊的颞叶癫痫患者98例,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和中医体质分布。结果颞叶癫痫患者的MoCA评分总分和视空间执行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延迟记忆能力子项目评分低于正常组(P<0.01)。颞叶癫痫组较正常组相比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患者多于其他体质(P<0.05);颞叶癫痫患者中认知正常者平和质多于其他体质(P<0.01),合并认知障碍者气虚质多于其他体质(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明显,体现在视空间执行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延迟记忆能力等方面。从中医的9种体质比较,颞叶癫痫气虚质和湿热质患者多见,颞叶癫痫气虚质患者更易合并认知障碍。

詹刘莉[5](2021)在《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制科学合理的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并对量表进行初步考评,为量化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提供工具。方法1.成立研究小组,以文献研究和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半结构访谈为基础初步构建量表维度及条目,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对量表维度、条目进行完善,形成量表初稿。选取17名来自腹膜透析医疗、护理或心理、护理教育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以咨询结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小组对专家意见的讨论结果为次要依据进行条目的筛选,形成初始量表。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21例腹膜透析患者填写初始量表,将结果数据用离散趋势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条目再次进行筛选,形成测评量表。3.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24例腹膜透析患者填写测评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检验量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检验量表效度。结果1.经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小组讨论初步形成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初稿,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个维度,41个条目。2.第一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100%,将9个重要性赋值均数≤3.5或变异系数≥0.25或满分比≤20%的条目删除,研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将7个语意重复的条目合并成3个条目,对8个条目进行语言表述调整,新增7个条目。第二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94%,将1个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的条目删除,根据专家意见对10个条目进行语言表述调整。由此形成3个维度,34个条目的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初始量表。3.经进一步条目筛选,共删除12个条目。两轮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0.056%,结构符合构想假设。由此形成3个维度,22个条目的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测评量表。4.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856~0.864之间,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7,分半信度为0.923,重测信度为0.863。量表内容效度为0.94,条目内容效度为0.81~1.00;各维度相关系数为0.307~0.482,各维度与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725~0.800,均有统计学意义;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3个公因子模型的χ2/df为1.337,RMSEA为0.039,GFI、AGFI、RMR、CFI分别为0.902、0.880、0.065、0.962,TLI、IFI分别为0.957、0.963,表明模型拟合可以接受;该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呈负相关(r=-0.460~-0.285,P<0.01)。结论本研究研制的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包括22个条目,3个维度:认知(9个条目)、情感(6个条目)、行为(7个条目)。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测量工具。

韩艳萍,包红辉,王琼,刘敏科,苏莉莉,刘志军[6](2020)在《221例不同中医证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证型分布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21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21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证型依次为:痰浊中阻证97例43.89%(97/221)、瘀血阻窍证52例23.53%(52/221)、肝肾阴虚证33例14.93%(33/221)、肝阳上亢证27例12.22%(27/221)、气血亏虚证12例5.43%(12/221);判别分析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mie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右侧椎动脉管径、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辨证分型的诊断判别具有相关性(P <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mier与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呈正相关(P <0.05);右侧椎动脉管径与瘀血阻窍证、肝肾阴虚证呈负相关(P <0.05);TG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 <0.05)。结论:痰浊中阻证是临床常见证型,D-二聚体与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于珺[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认为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刘慧鸿[8](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王亚娜[9](2020)在《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医疗卫生资源是以医疗卫生设施为重要载体,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合理布局对提高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健康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是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指标权重法、改进两部移动搜索法以及服务区分析等Arc 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沈阳市城区医疗卫生资源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其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要对策。研究发现:现状医疗卫生资源整体上在城市商圈和公园附近呈现多核心集聚特征;省市级多分布在城市快速路附近的特征。但是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仍存在着一些空间布局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区域缺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人口居住地的分布不匹配。考虑历史发展、政府规划调控、市场以及人口需求分布、交通区位等影响空间布局的因素,并结合相关规划要求提出空间布局优化对策,包括在边缘区鼓励建设区级分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协调城市功能构建完整公共服务体系。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绪论中提出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内容。明确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概念,理清医疗卫生资源的类型及层级,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等进行综述,并总结案例对研究的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建立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数据库,然后,从整体、分类、分级角度对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交通可达性以及服务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确定影响沈阳城区现状的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空间布局的因素并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演变、市场需求、政府规划管控和其他相关因素等,这也是未来的空间布局优化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通过对现状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的问题解析,考虑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对沈阳市城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第五部分即第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和梳理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包括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特征、问题以及优化对策,提出论文创新点,并且指出了研究的欠缺之处,最后对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侯志君[10](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22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22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糖皮质激素受体概述
2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炎症性疾病
3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银屑病
    3.1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角质形成细胞
    3.2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免疫细胞
4 小 结

(2)基于fMRI技术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默认网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疗效评价
        2.2.1.1 临床量表评价
        2.2.1.2 中医疗效评价
        2.2.2 fMRI数据采集与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
    3.2 患者中医疗效情况
    3.3 患者治疗前病灶叠加图
    3.4 静息态DMN图
    3.5 治疗前患者与健康受试DMN内功能连接差异脑区
    3.6 治疗后患者与健康受试DMN内功能连接差异脑区
    3.7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患者DMN内功能连接差异脑区
    3.8 治疗前后患者DMN内功能连接值变化与临床量表评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3)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
        1.1.2 干预措施
        1.1.3 结局指标
        1.1.4 研究类型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估
3 结局指标
    3.1 HAMD-17项评分
    3.2 HAMD-24项评分
    3.3 5-HT水平
    3.4 NIHSS评分
    3.5 有效率
    3.6 安全性指标
4 小样本效应评估
5 讨论

(4)颞叶癫痫及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观察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颞叶癫痫组与正常组MoCA评分比较
    3.2 颞叶癫痫组与正常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3.3 颞叶癫痫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一般情况比较
    3.4 颞叶癫痫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4 讨论

(5)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腹膜透析概述
        1.2 病耻感概述
        1.3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理论基础及操作性定义
        3.1 理论基础
        3.2 操作性定义
    4 研究内容
    5 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初步研制
    1 成立研究小组
    2 量表维度的构建
    3 量表条目池的构建
        3.1 量表的编制原则
        3.2 量表的形式
        3.3 文献研究
        3.4 半结构访谈
        3.5 小组讨论
    4 德尔菲法(Delphi)筛选条目
        4.1 专家纳入标准及数量
        4.2 咨询问卷的设计
        4.3 咨询过程
    5 质量控制
    6 统计分析
    7 结果
        7.1 文献研究结果
        7.2 半结构访谈结果
        7.3 小组讨论结果
        7.4 Delphi法结果
第三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条目筛选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样本量的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2.2 统计分析
    3 研究工具
        3.1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初始量表
        3.2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信息调查表
    4 质量控制
    5 结果
        5.1 问卷回收率及患者一般资料
        5.2 条目筛选结果
第四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样本量的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2.2 统计分析
    3 研究工具
        3.1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信息调查表
        3.2 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测评量表
        3.3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4 质量控制
    5 结果
        5.1 问卷回收率及患者一般资料
        5.2 信度检验结果
        5.3 效度检验结果
第五部分 讨论
    1 量表研制的重要性和量表的可行性
        1.1 量表研制的重要性
        1.2 量表的可行性
    2 量表的研制方法
        2.1 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
        2.2 条目池的构建
        2.3 Delphi专家咨询
        2.4 条目的筛选
    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第六部分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自我病耻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221例不同中医证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观测项目
        1.6.1 一般项目
        1.6.2 主要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证型分布
    2.2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影响因素判别分析
    2.3 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一、频数分析
        二、系统聚类分析
        三、关联规则
        四、决策树分析
        五、因子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五、创新点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目标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圈形成
        1.1.2 辽宁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推动医疗卫生发展
        1.1.3 沈阳市“三城联创”促进医疗卫生设施完善
        1.1.4 居民医疗需求推动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扩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重点、难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理论
        2.1.1 可达性理论
        2.1.2 区位选择理论
        2.1.3 生活圈理论
    2.2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技术方法
        2.2.1 潜能模型
        2.2.2 两部移动搜索法
    2.3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案例研究
        2.3.1 南京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研究
        2.3.2 北京市城六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研究
        2.3.3 广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研究
    2.4 小结
3 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建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沈阳市发展建设概况
        3.1.2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收集
    3.3 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建立
        3.3.1 沈阳市道路网数据库
        3.3.2 行政区划数据库
        3.3.3 医疗卫生资源属性数据库
        3.3.4 居住小区和人口数据库
    3.4 小结
4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
    4.1 研究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概况
        4.1.1 不同类型概况
        4.1.2 不同层级概况
    4.2 整体空间布局特征
        4.2.1 集聚呈“两主三次多片区核心”
        4.2.2 省市级多分布在城市快速路附近
    4.3 不同类型分布特征
        4.3.1 医院集聚呈多核心且服务水平差异大,可达性呈圈层式降低
        4.3.2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服务范围较小
        4.3.3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分布在老城区,边缘区分布较少
    4.4 不同层级分布特征
        4.4.1 省级多集聚和平区且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4.4.2 市级服务水平较高且边缘区服务范围较小
        4.4.3 区级服务水平差异不大但服务范围区域差异大
        4.4.4 街道级分散城市边缘且靠近交通要道
        4.4.5 社区级服务水平较低且服务范围较小
    4.5 空间布局问题
        4.5.1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间差异较大
        4.5.2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数量配置不足
        4.5.3 边缘区缺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5.4 与居住小区分布不匹配且服务区域有限
    4.6 小结
5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1 历史演变
        5.1.1 省级创立时间较早且大都为上世纪遗存
        5.1.2 市级发展历程较长且大都为新建设
        5.1.3 区级创立时间较紧凑且本世纪较多
        5.1.4 社区级多为本世纪新建设
        5.1.5 小结
    5.2 城市规划调控
        5.2.1 城市发展建设
        5.2.2 城市规划空间布局
    5.3 市场需求
        5.3.1 居住小区人口分布
        5.3.2 居住小区人口密度
    5.4 其他因素
        5.4.1 交通区位
        5.4.2 经济发展
        5.4.3 自然环境
    5.5 小结
6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6.1 在边缘区鼓励建设区级的分院
        6.1.1 整体空间结构
        6.1.2 空间布局均等化布局
    6.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
        6.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间布局优化
        6.2.2 社区卫生服务站空间布局优化
        6.2.3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理能力
    6.3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
        6.3.1 完善边缘区疾病预防和专科疾病防治所
        6.3.2 完善各区的健康教育所
        6.3.3 完善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
    6.4 协调城市其他功能,构建完整服务设施体系
        6.4.1 协调与人口居住地分布关系
        6.4.2 与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相匹配
        6.4.3 完善周边交通网络体系
        6.4.4 优化周边自然环境
    6.5 推动“双向转诊+智慧医疗”发展
        6.5.1 推行“双向转诊”政策
        6.5.2 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建设
    6.6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数据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调研图片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4 临床随访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线HBV DNA比较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2.6 中医证型分布
        2.7 病例随访情况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3.3 HBV-DNA阴转率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5 HBsAg阴转率
        3.6 抗-HBs 阳转率
        3.7 耐药的发生率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3.11 影像学改善率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6. 中药处方分析
        6.1 药物频数分布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6.3 药物归经统计
讨论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1.2 RWS与RCT的比较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3.2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4.3 HBV DNA阴转率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 查新报告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22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杨春梅,蒯仂,茹意,罗楹,邢梦,丁晓杰,叶晖,蒋建明,李欣,李斌. 医学综述, 2021
  • [2]基于fMRI技术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默认网络的影响[J]. 朱丹,刘永康,厉励,吴明华,钱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6)
  • [3]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孙田烨,王新志,史梦龙,徐方飚,孙永康. 中草药, 2021(20)
  • [4]颞叶癫痫及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J]. 吴犀翎,黄小波,刘爱华,陈玉静,刘妍,王倩,王建东,魏岚. 现代中医临床, 2021(05)
  • [5]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量表的研制[D]. 詹刘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221例不同中医证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影响因素研究[J]. 韩艳萍,包红辉,王琼,刘敏科,苏莉莉,刘志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8)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D]. 王亚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22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