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论文文献综述)
白益维[1](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箱型三维装箱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箱问题是典型的NP问题,在物流运输行业中最为常见。为了提高货物配载方案的生成效率,为人工配载提供理论支撑,联系工程应用实际,本文通过数学方法对多箱型三维装箱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求解该问题的算法。本文算法的核心是遗传算法,采用自然数编码,表示货物的摆放序列和摆放方式;自然选择算子采用精英与灾变混合机制;交叉算子采取以偏随机秘钥为基础的新机制,有效加快收敛速度。变异算子采用单点变异。为了能够准确评估个体,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空间的启发式装箱算法,根据摆放序列和摆放方式模拟装箱。考虑熵约束、重心约束等条件,设计了合理的适应值函数,评估个体的适应值。最后,借鉴禁忌搜索的路径重连思想,实现多箱型混合装箱的目的。代码实现方面采用多线程,保证算法的响应速度。本文实现了完整的配载方案生成网站,并提供三维的可视化结果展示。以某物流公司的历史装箱清单为测试数据,给出了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本文算法在一定意义上的有效性以及网站的可用性。
张云霜[2](2018)在《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特性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货物都是通过公路运输车运输,随着电商和物流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运输速度以及单次货物运输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是运输中小型货物的一种新型公路运输车,因运输效率高、运输量大,即将成为未来公路运输车的主流。但由于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较高、结构特殊、尺寸较长,导致其在转弯时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对这种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的稳态回转特性进行研究并优化,有利于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的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包含牵引车与厢式中置轴挂车的横向、纵向、侧倾、横摆以及俯仰运动的整车10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根据其方程,得到了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在稳态时的横摆角速度增益以及其稳定性因数。在多体动力学软件TruckSim中搭建了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的整车模型。对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开展了实车稳态回转试验,并在TruckSim中开展相同条件的稳态回转仿真试验,对运动轨迹、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倾角等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经过验证的仿真模型进行参数调整,进一步验证了稳定性因数的正确性。其次,通过对稳定性因数、前后轴侧偏角差、转弯半径比等参数的研究,对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的稳态回转性能进行初步的分析与判断。并采用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分别对其稳态回转性能进行进一步地评价。为了更精确直观地分析、节约时间,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在MTLAB中设计了评价稳态回转试验的评分软件。最后,针对试验车辆稳态回转试验评价计分值低的问题,对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了牵引车质心位置、牵引销(环)位置等7个结构参数对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性能影响。构建了除质心高度外其他5个参数关于稳态回转综合评价计分值的二次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得出最优稳态回转特性条件下的参数。提出加装横向稳定杆等优化措施来改善稳态回转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试验的结果相比于优化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降低了高速时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以及侧倾角的值,使稳定性因数与综合评价计分值均有了显着地提高。
高广军[3](2007)在《铁路货车中厚板冲压成形关键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叙述我国铁路货车冲压成形的主要技术特点,指出了中厚板冲压成形关键技术所存在的瓶颈问题。然后综述CAD、CAE数字化技术的背景及其发展,提出了中厚板冲压成形工艺关键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迫切需求。三维CAD日益成熟对制造业的设计技术提升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单纯CAD系统已无法满足冲压成形工艺技术的全周期数字化要求,需要实现CAD/CAE综合技术支持。基本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了CAD几何建模、装配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阐述了CAE相关的力学模型、材料、接触、单元等基本理论。在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首先从解决制约CAD、CAE软件真正成熟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入手,对一些困扰用户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CAD数字化技术方面包括:Pro/E软件系统的本地化环境创建;标准件BOM表智能化自动生成;典型冲压工艺自动计算功能实现。CAE数字化技术方面包括:前处理的一些技巧;模拟计算中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板材成形性能参数对成形的影响。数字化技术实际运用方面。以C70敞车下侧门、NSW手制动机箱壳、12寸制动缸前盖、粮食漏斗车装货口盖等铁路货车关键件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DYNAFORM和Pro/E综合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运用研究,阐述了对各种典型成形过程的规律性认识,使产品实现过程更具有预见性和科学性。最后。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归纳,给出了CAD/CAE/CAM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技术设想。
左珅[4](2008)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为适应和谐社会快速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求,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进入蓬勃高速发展时期。除了新建一批高速公路,原有的高速公路也面临不能适应交通快速需求而需要加宽以及施工中的交通安全保障的问题。考虑到高速公路处于拉动国民经济起到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影响作用,奏响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的运输畅通、交通安全乐章,谱写边改扩建边通行的方案符合国家既节约增效又和谐发展的要求主题,是保证和谐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不断健康发展的主旋律。文中系统地总结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交通流特性。根据改扩建过程特点,并结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归纳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尤其改扩建过程中的交通安全设施,提出适应于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的安全设施设计设置。对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出可行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运用灰色理论对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保障措施应用进行了安全评价。对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工程实例分析,是依托郑漯高速公路许昌段改扩建作业区工程实例,对改扩建工程主要从作业区交通流特性、改扩建过程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应用、交通安全设施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安全分析评价,提出处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与研究,能为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交通运输安全保障问题提供措施,为安全设施设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道路的安全科学评价奠定基础。
齐齐哈尔车辆工厂生产委员会技术组[5](1967)在《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文中认为 根据车辆运用部门的要求,我们按照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教导,略算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车辆重心高度,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吴永凯[6](2015)在《面向VISSIM的交通仿真基础数据调查与设置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交通仿真必须依靠详实的调查数据,正确的基础路网设置方法和合适的运动模型参数标定,才能真实的再现和模拟交通现象。目前的相关研究大部分是针对运动模型进行标定的,而且基本上是基于较早版本进行的,注重相关理论研究。对如何进行系统完善的获得具有可验证性交通数据的交通调查,如何进行正确的基础仿真设置操作研究较少,且尚无对中国混合交通系统一些特定问题进行仿真设置的系统总结。一线工作人员缺少一套可直接用于指导仿真实践的系统实用的交通仿真参数标定方法。本文针基于较高的软件版本,在交通调查设计与实施、基础仿真设置方法、运动模型标定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系统总结一套实用的优化设置方法,为一线交通仿真工作人员所用。交通调查设计与实施。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践,系统总结了为交通仿真系统提供数据的交通调查方法。在调查准备及仪器布设方法上,提出采用视频摄像法与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调查中不同路况需要的人员、设备,及其安排与布设。针对仿真中需要的流量、车速、信号配时等数据给出了的实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使交通调查可以顺利采集到交通仿真系统所需数据。通过本方法采集的数据具有可验证性,避免了现场采集误差无法纠正的问题。基础仿真设置方法。针对道路渠化及交通标志、交通流、交通管制、延误检测四个方面在软件中的标定设置方法进行研究。在道路渠化、交通标志方面研究了机非混行道路在仿真中的分割方法;连接器的原理及连接方法;左转待时区在仿真中的设置。在交通流方面主要对多性能车道的路径决策进行研究;以及仿真中的车速分布设置进行研究。在交通管制方面对信号配时及交叉口冲突进行研究。在延误检测方面主要对延误检测区段及仿真开始时路网填充时段的舍去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中国混合交通的一些特殊问题,如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高低速混合行驶的问题,自行车左转二次过街问题,行人信号的迟起早断问题,一一给出了设置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运动模型标定方法。主要针对机动车的驾驶行为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对非机动车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运动模型参数标定方面所引用的数学方法与较多研究相同,但研究对象不同。大多数学者分析了跟车模型的参数以及部分车道变换模型参数,本论文对全部的车道变换模型参数(最大减速度、-1 m/s2的距离、可接受的减速度、消失前的等待时间、安全距离折减系数、协调刹车的最大减速度),横向行为参数、信号控制参数(降低系数、开始于停车线上游、开始于停车线下游)进行研究,研究情况更加全面。通过取值分析并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达到了标定的目的。本文基于较高版本的仿真软件,通过对交通调查方法,基础仿真设置方法,运动模型标定方法三个方面上的研究,得到一套实用的VISSIM仿真优化设置方法,在方法中兼顾了目前中国混合交通的特色,并用实例证明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与以往相关研究相比,该方法总结了可进行数据验证的交通调查方法,正确的基础路网设置方法,注重系统实用,总结分析了较多以前研究中简化了的具体操作问题,其作用可相当于一线交通仿真人员的操作手册。对于推动交通仿真工作的普及,推动交通仿真工作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刘振明[7](2007)在《25吨轴重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制了一种25t轴重轮对自导向式径向转向架,是国内首次研制这种转向架。本课题对提高我国货车转向架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从径向转向架的原理和结构入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国铁路的新结构自导向转向架,并对该转向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和试验。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试验表明,该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现国内的几种货车转向架。本课题在转向架的弹簧减振装置和导向装置的结构和参数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本课题代表了中国货车转向架研制的前沿水平,该种转向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游百勇[8](2012)在《GH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H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的企业,成立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生产体系。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推进,该企业在能源消耗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上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人均劳动产值全国第一。但由于传统自送货体系的限制,企业与外部的供应商相对独立,在市场信息和运营成本上难以实现共享。在供应链上每一个内外部的实体,自己控制自己的库存,难以实现供应链的统一管理,使得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存在大量的库存,供应商对库存的管理水平低下和物流商服务效率低。通过企业的自我检讨,将现代物流模式的建立作为企业二次创业过程的重点项目,努力挖掘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第一章从分析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研究成果以及现状水平入手,阐述本文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目的。第二章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汽车入厂物流理论分析,分析出在当前经济形式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特征,为研究GH企业入厂物流体系改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的重点放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两章通过对运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中的数据调查,针对GH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如何建立高效的入厂物流体系,使企业实现对供应链内部信息的整合以及集中控制。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仓库布局、库存管理;取货、送货的车辆路径优化;包装标准化;零件成本中物流费用剥离等方面。最后一章,作者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对本课题研究的5个成果,并指出其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的研究是在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先进物流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旨在为GH公司入厂物流体系优化,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傅小日[9](2002)在《“九五”期间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续四)》文中研究表明
二、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箱型三维装箱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创新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装载算法设计 |
2.1 问题描述 |
2.2 装载策略 |
2.2.1 基本定义 |
2.2.2 三空间分割法 |
2.2.3 复合块 |
2.3 启发式装载算法 |
第3章 遗传算法设计 |
3.1 简介 |
3.2 编码 |
3.2.1 基因 |
3.2.2 适应值 |
3.3 选择算子 |
3.4 交叉和变异 |
3.4.1 交叉算子 |
3.4.2 变异算子 |
3.5 路径重连 |
第4章 实验 |
4.1 实验配置 |
4.2 实验数据 |
4.3 实验结果 |
4.4 实验分析 |
第5章 配载系统 |
5.1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 系统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特性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置轴货车列车研究现状 |
1.2.2 货车列车稳态回转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模型的建立 |
2.1 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理论模型的建立 |
2.1.1 中置轴货车列车运动微分方程 |
2.1.2 铰接点处的耦合方程 |
2.1.3 轮胎侧偏特性 |
2.1.4 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响应 |
2.2 中置轴货车列车非线性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1 建模要点 |
2.2.2 TruckSim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车试验及模型验证 |
3.1 实车试验 |
3.1.1 试验车辆与设备 |
3.1.2 试验平台的搭建 |
3.1.3 试验方案 |
3.1.4 试验数据处理 |
3.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3.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稳态回转性能评价 |
4.1 稳态响应的类型 |
4.1.1 中性转向 |
4.1.2 不足转向 |
4.1.3 过多转向 |
4.1.4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
4.2 稳态回转性能评价方法 |
4.2.1 客观评价法 |
4.2.2 主观评价法 |
4.3 稳态回转特性评分软件设计 |
4.3.1 设计目的及思路 |
4.3.2 评分软件设计 |
4.3.3 评分软件操作 |
4.3.4 评分软件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辆参数优化 |
5.1 影响稳态回转特性的因素分析 |
5.1.1 牵引车质心的位置 |
5.1.2 牵引销(环)的位置 |
5.1.3 牵引车装载货物质心高度 |
5.1.4 中置轴挂车装载货物质心高度 |
5.1.5 牵引车前悬架刚度 |
5.1.6 牵引车后悬架刚度 |
5.1.7 中置轴挂车前后悬架总刚度 |
5.2 优化目标的建立 |
5.2.1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5.2.2 显着性检验 |
5.3 优化方法 |
5.3.1 优化方法的选取 |
5.3.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5.4 优化结果的验证 |
5.5 优化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铁路货车中厚板冲压成形关键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冲压成形主要技术特点 |
1.2.1 铁路货车冲压成形件简介 |
1.2.2 铁路货车制造业中典型成形件特点 |
1.2.3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研究方法 |
1.2.4 铁路货车用主要板材的冲压成形性能介绍 |
1.3 冲压成形数字化技术背景及其发展 |
1.3.1 CAD技术的发展 |
1.3.2 冲压成形CAE技术的发展 |
1.4 我国冲压成形工艺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 |
1.5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1.5.1 Pro/E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本地化开发 |
1.5.2 冲压数值模拟技术实施的基础工作 |
1.5.3 典型中厚板冲压成形CAD/CAE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字化技术相关的CAD基本理论 |
2.1 曲面模型 |
2.2 实体模型 |
2.3 参数化造型技术 |
2.4 变量化造型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技术相关的CAE基本理论 |
3.1 弹塑性本构方程 |
3.1.1 屈服准则 |
3.1.2 流动法则 |
3.1.3 强化规律 |
3.1.4 常用的塑性本构关系 |
3.2 显式算法 |
3.3 接触判断算法 |
3.4 板壳有限元理论的研究 |
3.4.1 Hughes-Liu壳单元 |
3.4.2 Belytschko-Lin-Tsay壳单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ro/E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本地化环境开发 |
4.1 Pro/E的特点简介 |
4.2 Pro/E用户化基础对象模板的创建 |
4.2.1 用户标准模型模板创建 |
4.2.2 工程图模板创建 |
4.3 在Pro/E中创建支持工程图BOM属性的模具标准件库 |
4.3.1 建立标准模具实体零件库 |
4.3.2 建立标准模架库 |
4.3.3 基于工程图BOM需要的标准件明细智能化自动生成 |
4.4 Pro/E在典型冲压工艺计算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实施基础工作 |
5.1 冲压数值模拟软件的选取 |
5.2 计算流程 |
5.3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技巧 |
5.4 材料成形性能参数的获取 |
5.5 计算中常见问题处理 |
5.6 成形参数对成形性能影响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中厚板冲压成形CAD/CAE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
6.1 C70下侧门起伏成形数值模拟工艺优化及模具设计 |
6.1.1 数值模拟分析及工艺方案优选 |
6.1.2 基于Pro/E的Top-Down Design模具设计 |
6.1.3 敞车下侧门压形模具整体结构 |
6.2 CAD/CAE/CAM技术在NSW型手制动机箱壳成形中的应用 |
6.2.1 冲压成形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基本工作流程 |
6.2.2 成形工艺分析及数值模拟 |
6.2.3 成形力数值模拟 |
6.2.4 模具设计及制造 |
6.3 粮食车装货口盖冲压成形数值模拟及模具设计 |
6.3.1 成形工艺分析及复合成形数值模拟 |
6.3.2 装货口盖复合成形模具设计 |
6.4 制动缸盖多工步拉伸成形模拟 |
6.4.1 DYNAFORM多工步成形技术简介 |
6.4.2 制动缸盖拉伸成形工艺分析 |
6.4.3 多工步拉伸数值模拟分析 |
6.5 基于研究结果的中厚板成形技术若干指导性技术措施 |
6.5.1 面向制造的成形件设计理念 |
6.5.2 工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 |
1.2.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
1.3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1.3.1 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1.3.2 车的因素 |
1.3.3 驾驶员的因素 |
1.3.4 交通环境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 |
2.1 施工前高速公路交通特性 |
2.1.1 交通流特性 |
2.1.2 车流运行特性 |
2.1.3 交通流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
2.2 施工期间高速公路交通特性 |
2.2.1 施工区道路特性 |
2.2.2 施工区驾驶员特性 |
2.2.3 施工区交通流特性 |
2.2.4 施工区通行能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运行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
3.1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
3.1.1 为保障边施工边通车,主线施工拟定了三个方案 |
3.1.2 107 国道驻马店地区服务水平 |
3.2 施工区车辆限速 |
3.2.1 限速值的确定 |
3.2.2 高速公路车速控制 |
3.3 大货分流 |
3.4 提高施工区安全的其他措施 |
3.4.1 施工人员安全 |
3.4.2 夜间施工的安全 |
3.5 道路线形设计(IHSDM 道路安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道路安全设施 |
4.1 安全护栏 |
4.1.1 护栏的设计条件 |
4.1.2 护栏的设置原则 |
4.1.3 护栏设置要求 |
4.1.4 新型护栏设计 |
4.2 交通标志标线 |
4.2.1 交通标志 |
4.2.2 道路交通标线 |
4.3 防眩设施 |
4.4 路侧安全 |
4.4.1 路侧安全设计 |
4.4.2 施工区的路侧安全设计 |
4.5 道路施工安全设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交通安全评价 |
5.1 施工区微观交通仿真 |
5.2 安保措施分析评价 |
5.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微观评价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4 安全评价模型 |
5.3 灰色理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
5.3.1 指标的筛选 |
5.3.2 指标的确定 |
5.3.3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面向VISSIM的交通仿真基础数据调查与设置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基础数据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 调查准备及仪器布设 |
2.1.1 人员及设备准备 |
2.1.2 仪器布设 |
2.2 数据采集设计与实施 |
2.2.1 道路渠化及交通标志 |
2.2.2 交通流数据 |
2.2.3 交通管制 |
2.2.4 延误调查 |
2.3 实例数据分析 |
2.3.1 道路渠化及交通标志 |
2.3.2 交通流数据 |
2.3.3 交通管制 |
2.3.4 延误调查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础仿真设置方法研究 |
3.1 道路渠化及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研究 |
3.1.1 底图设置 |
3.1.2 路段设置-机非混行处理研究 |
3.1.3 连接器设置研究 |
3.1.4 左转待时区设置 |
3.2 交通流设置方法研究 |
3.2.1 交通量设置 |
3.2.2 路径决策设置 |
3.2.3 行程车速设置 |
3.2.4 交通运行设置 |
3.3 交通管制设置方法研究 |
3.3.1 信号配时设置 |
3.3.2 冲突区与优先原则设置 |
3.4 延误检测设置方法研究 |
3.4.1 停车线处延误检测区段设置 |
3.4.2 交叉口内冲突延误检测区段设置 |
3.5 评价方法设置方法研究 |
3.5.1 评价方法问题分析 |
3.5.2 正确设置评价方法 |
3.6 国内交通运行特点分析及仿真 |
3.6.1 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高低速混行 |
3.6.2 行人信号迟起早断 |
3.6.3 交叉口行人及非机动车二次过街 |
3.7 仿真速度分析 |
3.8 实例现状仿真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辆运动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
4.1 Wiedemann74城市机动车驾驶行为参数 |
4.1.1 参数分析 |
4.1.2 方案设计 |
4.2 城市非机动车驾驶行为参数 |
4.2.1 参数分析 |
4.2.2 方案设计 |
4.3 冲突区域参数 |
4.3.1 参数分析 |
4.3.2 试验设计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机动车交通组成、路径、流量表 |
附录B 非机动车交通组成、路径、流量表 |
附录C 机动车行程车速表 |
附录D 非机动车行程车速表 |
附录E 机动车延误表 |
附录F 非机动车延误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25吨轴重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基础及理论 |
1.1 车体导向式径向转向架 |
1.2 轮对自导向式径向转向架 |
1.2.1 轮对自导向式径向转向架的原理 |
1.2.2 国外较为成熟的轮对自导向式径向转向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向架的方案、结构设计及参数优选 |
2.1 计算工具 |
2.2 动力学仿真计算评定标准 |
2.3 轮对自导向式径向转向架的方案选型 |
2.4 方案及结构设计 |
2.4.1 转向架的研制目标 |
2.4.2 转向架的方案设计及说明 |
2.5 转向架的结构参数优选 |
2.5.1 弹簧减振装置的参数优选 |
2.5.2 导向装置的参数优选 |
2.5.3 轴箱橡胶垫的参数优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学仿真计算 |
3.1 模型介绍 |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1 蛇行运动稳定性研究 |
3.2.2 运行平稳性计算 |
3.2.3 曲线通过性能的研究 |
3.3 仿真计算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学试验 |
4.1 振动加速度 |
4.2 平稳性指标 |
4.3 轮轨横向力 |
4.4 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 |
4.5 倾覆系数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GH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成果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汽车入厂物流理论分析 |
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 传统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利益冲突 |
2.3 汽车物流的概念以及分类 |
2.4 汽车企业生产管理与物流控制模式分析 |
2.4.1 MRPⅡ方式 |
2.4.2 看板方式 |
2.4.3 两者的优缺点 |
2.5 汽车企业入厂物流的配送方式 |
2.6 汽车企业入厂物流的路径规划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H 汽车公司入厂物流现状以及问题 |
3.1 GH 汽车公司入厂物流现状分析 |
3.1.1 物流控制模式以及物流供货方式现状 |
3.1.2 物流信息系统现状 |
3.2 GH 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主生产计划精度低入厂物流牛鞭效应突出 |
3.2.2 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缺失无法完成供应体系优化整合 |
3.2.3 物流器具非标准物流效率低下 |
3.2.4 仓库布局不合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H 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优化方案以及实施 |
4.1 GH 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优化实现框架 |
4.2 导入高效生销体制提升主生产计划精度 |
4.3 导入取货物流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 |
4.3.1 取货物流导入现状调查 |
4.3.2 取货物流推进目标以及计划 |
4.3.3 取货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
4.3.4 取货物流区域规划 |
4.3.5 配合取货物流喂线物流优化 |
4.3.6 配合取货物流优化提升装卸货效率 |
4.3.7 配合取货物流提升零件同步化配送水平 |
4.4 推进包装以及运输工具标准化 |
4.4.1 包装标准化推进 |
4.4.2 车辆标准化推进 |
4.5 仓库布局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入厂物流优化效果及总结 |
5.1 入厂物流优化效果分析 |
5.1.1 建立起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工厂运营机制 |
5.1.2 取货物流全面推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
5.1.3 包装以及运输工具标准化大大提升了运输装载效率 |
5.1.4 仓库优化和喂线物流优化取得良好效果 |
5.2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配送中心整体规划简介 |
附录二: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箱型三维装箱问题的研究[D]. 白益维. 天津大学, 2018(04)
- [2]厢式中置轴货车列车稳态回转特性及参数优化研究[D]. 张云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3]铁路货车中厚板冲压成形关键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广军.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4]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研究[D]. 左珅.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5]几种货车的重心高度[J]. 齐齐哈尔车辆工厂生产委员会技术组. 铁道车辆, 1967(12)
- [6]面向VISSIM的交通仿真基础数据调查与设置优化方法研究[D]. 吴永凯.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04)
- [7]25吨轴重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D]. 刘振明.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8]GH汽车公司入厂物流优化[D]. 游百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9]“九五”期间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续四)[J]. 傅小日. 铁道车辆,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