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娴,李静,丁林锋,蔡静波[1](2021)在《左心房内径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关系。方法将32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史分为房颤伴脑卒中组(n=127)和房颤不伴脑卒中组(n=198),比较2组血糖、肌酐清除率、血脂、合并疾病、LAD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AD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D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房颤伴脑卒中组的平均年龄、女性患者比率、合并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患者比率、房颤血栓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LAD、肌酐(Cr)、尿酸(UA)均高于房颤不伴脑卒中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比率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低于房颤不伴脑卒中组(P <0.05或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P <0.01)。ROC分析表明,LAD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 <0.01),LAD联合CHA2DS2-VASc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结论 LAD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LAD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以更好预测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黄少庆[2](2021)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对比单纯房颤患者与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及其他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此类指标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或神经内科诊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共250人,依据其是否发生急性脑卒中将其分为单纯非瓣膜性房颤组和合并急性脑卒中组(A、B组),分别统计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血压、心率、吸烟史以及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等)及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MH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小板计数、肌酐、肌钙蛋白I等),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预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在CHA2DS2-VASc评分的基础上纳入对MHR、左房内径的评估,尝试建立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方式(VASc ML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比较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以及新的评分方式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测能力。结果:比较单纯房颤组和房颤合并脑卒中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MHR、血小板计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入院舒张压、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 A)存在显着差异(P<0.05)。将有显着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核细胞计数、MHR、血小板计数、左房内径、入院舒张压与卒中风险独立相关(P<0.05,OR>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VASc ML评分、单核细胞计数、MHR预测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能力,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9(95%CI:0.498-0.640)、0.623(95%CI:0.554-0.692)、0.678(95%CI:0.612-0.745)、0.666(95%CI:0.600-0.732)和0.717(95%CI:0.654-0.780)。结论:1.MHR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入院舒张压、左房内径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脑卒中相关,是房颤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对比CHADS2与CHA2DS2-VASc评分,新的评分方式(VASc ML)更能准确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

杨志勇[3](2021)在《华法林的临床评价及其与利伐沙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华法林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评价;对华法林与利伐沙班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从而探讨哪种药物在我国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经济学优势,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筛选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诊断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且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时间≥4天的患者病历,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并通过组间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2、利用Markov模型对华法林和利伐沙班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拟推出在中国服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20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结局及费用。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病历共有178份,其中男性87人,女性91人,年龄区间为26~8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9.88±10.41岁,平均用药时长为8.26±3.58天,平均住院时长为10.10±4.36天;2、华法林的初始剂量为2.5mg qd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09人,占比61.2%;59例患者在出院时达到目标INR值,占比33.2%;卒中风险评分与华法林剂量并无线性关系。3、共发生出血8例,出血率为0.05%,男性4人、女性4人,仅有1例在采取应对措施后仍旧出血。4、患者年龄在50~60时,β<0,OR<1,而使用高剂量的患者β<0,OR<1,患者不联用肝素时,β<0,OR<1。5、利伐沙班获得了15.95QALYs,华法林获得了15.01QALYs,华法林仅花费了5670.62元,而利伐沙班花费了118871.66元,两种治疗方案的ICER为121032.65。6、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模型基线分析一致。结论:1、本研究中,华法林在非瓣膜病性房颤住院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在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中,年龄区间为50-60岁的患者疗效较小于50岁的患者好;联用肝素对华法林的疗效而言是有利因素。2、INR值的院内监测合格率100%,均为轻微出血,且在采取停药、减量、换药等措施后停止出血,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普遍合理。3、患者的卒中风险评分与华法林剂量、INR值之间无统计学关系,不能为无法进行INR值监测的患者提供准确的参考剂量。4、ICER为121032.65元<WTP(217113元),利伐沙班较华法林具有经济学优势,敏感性分析显示模型结果稳定。

任艳霞[4](2021)在《高血压房颤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高血压患者合并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86名,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分为高血压伴房颤组(HTN+AF组,n=135例)和高血压不伴房颤组(HTN组,n=151例)。另外纳入同期就诊,年龄、性别匹配的120例正常对照组。使用IBM 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实验室资料、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指标差异;以2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有无合并房颤作为因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根据患者的房颤类型,将135例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n=61例)和持续性房颤组(n=74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进一步评估阵发性房颤患者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HTN+AF组的心脏结构指标(LAD、LVDs、LVDd、RVD)、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BNP、动态心电图指标(24小时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快心率)大于HTN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LVEF、LVFS)小于其他两组(P<0.05)。HTN组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心脏结构及功能相关指标,在IVST、LVPWT、LAD、MPAP、三尖瓣反流方面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以2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OR=3.728,95%CI:(1.278,10.872),P=0.016]、LAD[OR=1.194,95%CI:(1.065,1.338),P=0.002]、RVD[OR=1.161,95%CI:(1.055,1.277),P=0.002]、BNP[OR=9.146,95%CI:(3.169,26.398),P=0.000]、24小时总心搏数[OR=1.000,95%CI:(1.000,1.000),P=0.002]、平均心率[OR=1.109,95%CI:(1.002,1.226),P=0.045]、最快心率[OR=1.067,95%CI:(1.032,1.103),P=0.000]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3)高血压伴持续性房颤患者的LAD、LVDs、LVDd、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MPAP、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快心率大于阵发性房颤组,LVEF、LVFS低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LAD增大[OR=1.163,95%CI:(1.032,1.311),P=0.013]、三尖瓣反流增加[OR=7.152,95%CI:(1.329,38.498),P=0.022]是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1)左房内径增大是高血压患者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右室内径增大、BNP升高可能是高血压患者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3)心率增快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形成。(4)高血压房颤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更明显。

马晓芸[5](2021)在《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选择素基因-2123C>G(rs1800807)、-1817T>C(rs1800808)位点的各基因型及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分析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浓度之间的关联;筛选房颤血栓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构建列线图对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初步预测。方法:第一部分: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检索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绘制森林图,采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优势比(OR)、95%的可置信区间,分析P-选择素基因不同的遗传模型、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房颤合并血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搜集临床样本,纳入房颤血栓组(291例),房颤组(534例),对照组(98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鉴定P-选择素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测定P-选择素的浓度,比较P-选择素基因-2123C>G、-1817T>C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比较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的浓度表达。第三部分: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判断危险因素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建立列线图对房颤、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DCA曲线、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模型的收益值。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纳入25项研究,森林图结果显示,1)在房颤血栓组和房颤组的比较中,P-选择素的浓度(SMD=1.57,95%CI:0.46-2.69,P=0.006)、-2123C>G位点的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1,95%CI:1.10-1.81,P=0.007)、纯合子遗传模型(OR=2.20,95%CI:1.03-4.70,P=0.04),-1817T>C位点的隐性遗传模型(OR=1.98,95%CI:1.22-3.22,P=0.006)可能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2)在房颤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1817T>C位点的杂合子遗传模型(OR=1.57,95%CI:1.11-2.22,P=0.01)及P-选择素的浓度(SMD=1.01,95%CI:0.64-1.39,P<0.00001)可能是健康人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通过搜集临床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房颤血栓组、房颤组、对照组三组中,-2123C>G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8.2%、18.9%、34.9%;C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8.1%、50.4%、47.7%;G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3.7%、30.7%、17.4%;-1817T>C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6.5%、8.4%、18.2%;C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3.6%、42.0%、48.9%;T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9.9%、49.6%、32.8%。2)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1817T>C位点表现为隐性模型时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147(95%CI:1.390-3.316);健康人携带-2123C>G位点的G等位基因、GG基因型时,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分别是C等位基因、CC基因型的1.943倍(95%CI:1.611-2.343)、3.698倍(95%CI:2.526-5.415),表现为隐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405(95%CI:1.793-3.227);健康人-1817T>C位点表现为显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57(95%CI:1.036-1.777);3)房颤患者CC、GC单体型的携带者,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78(95%CI:1.047-1.814)、1.373(95%CI:1.059-1.781);健康人群携带GT单体型,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219(95%CI:1.817-2.710);4)房颤血栓组中的结合基因型CG/TT(-2123C>G/-1817T>C)的频率比较高(21.6%);房颤组中结合基因型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3.0%);正常对照组中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5.1%);三组比较中,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浓度表达有差异(P<0.05);第三部分:1)体重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1817T>C位点的CC基因型与房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正相关,吸烟、饮酒、年龄、舒张压、BMI、CRP、PLT、P-选择素的浓度、-2123C>G位点的GG基因型与健康人房颤事件发生风险正相关;2)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纳入指标中对房颤血栓事件诊断价值依次为:血小板(0.724)、纤维蛋白原(0.597)、C-反应蛋白(0.565)、P-选择素的浓度(0.558)、体重指数(0.532)、收缩压(0.525);3)房颤血栓事件预测列线图模型及房颤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结论:1)P-选择素-2123C>G、-1817T>C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与房颤血栓事件相关;2)P-选择素的浓度的表达与P-选择素的基因型相关,P-选择素的水平增高可能增加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3)P-选择素(-2123C>G/-1817T>C)单倍体型分别为CC、CT、GC、GT,其中CC、GC单体型可能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GT单体型可能增加健康人发生房颤血栓的风险;4)房颤血栓事件及房颤事件的列线图模型,均可作为个性化治疗的辅助系统,应用于临床。

杜婕[6](2021)在《MTHFR、MTRR、PITX2、ZFHX3基因关联性与心房颤动伴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的数量目前正逐年增加,尽管对房颤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它仍然是世界上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因素已经被证实是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颈内动脉狭窄等,但这些危险因素尚不能解释全部发病原因,除此之外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明某些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与房颤和卒中相关基因间关联性均可能影响房颤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现阶段关于房颤患者基因-基因间相互作用的报道较为少见。因此,进一步探究基因-基因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完善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评估系统,对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卒中进行预警有很大临床价值。目的分析中国大连地区人群MTHFR、MTRR、PITX2、ZFHX3基因多态性及进一步评估选测位点间基因-基因相互作用,探究其与房颤伴卒中的关系。最终对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中连续招募95名房颤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简称房颤卒中组,n=54)及房颤无卒中对照组(简称房颤对照组,n=41)。所有房颤患者均具有房颤发作时的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作为房颤诊断依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头颅CT、MRI结果显示明确责任梗死病灶。采集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病史及外周静脉血23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PITX2 rs2200733、MTRR rs1801394、ZFHX3 rs2106261、MTHFR rs1801133多态性位点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并确定基因型。分别对各SNP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行RxC列联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来统计分析。脑卒中及房颤危险因素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校正具有显着性的危险因素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评估各候选位点与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事件的关联性。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以进行交叉检验来评价四个位点相互作用强度,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模型,再比较各个模型之间的交叉验证一致性等指标,并确定最佳相互作用模型。结果相比于房颤对照组,房颤卒中组患者年龄更大(78.67±9.92岁vs68.41±11.66,p=0.000),白细胞水平(9.28±4.02×109/L vs 6.48±1.90×109/L,p=0.000)、CK-MB水平(2.63±5.59 U/L vs 1.09±0.99U/L,p=0.017)、BNP(565.03±814.04 pg/ml vs 258.64±279.80pg/ml,p=0.024)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两组间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等影响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四个基因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如年龄、白细胞、CK-MB、BNP等因素,发现MTHFR基因的rs1801133位点CT型与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相关[P=0.011,OR=12.594,95%CI(1.771-89.556)]。进一步将房颤卒中组设置亚组,分为心源性卒中亚组及其他类型卒中亚组,分别将两组与房颤对照组进行比较,最终发现无论是心源性卒中组与房颤对照组相比,还是其他类型卒中组与房颤对照组相比,MTHFR rs1801133-CT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GMDR构建4个基因位点的相互作用模型,发现分析的4个位点间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 rs1801133-CT型与房颤患者出现缺血性卒中事件相关,其与野生CC型相比,明显增加了房颤患者出现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进一步的亚组分析考虑这些缺血性卒中可能来源于心源性卒中,也可能来源于其他类型的卒中。本试验未发现PITX2 rs2200733、MTRR rs1801394、ZFHX3 rs2106261、MTHFR rs1801133四个基因间相互作用与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关。

苗苏[7](2021)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源性脑栓塞与血液相关成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究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相关化验指标与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发生的关系。包括血常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凝血功能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以及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以帮助通过更加简单且易获得的临床资料筛选易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高危房颤患者。研究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以及同期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入院时发病时间小于3小时的心源性脑栓塞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244例病例,其中无CCE的有148例,有CCE的有96例。1、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房颤时间、房颤类型等个人信息,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有无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既往有无血栓栓塞、TIA及卒中史和外周血管疾病等。2、记录相关化验指标,包括RDW、PLT、PDW、MPV、P-LCR、NLR、凝血功能(APTT、PT、TT、FIB、INR)、D-二聚体、CRP,以上指标在未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中要求是入院后24小时内、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之前抽取静脉血所得,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要求入院后立即抽血。3、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被试变量样本特征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点二列相关分析,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价值的评价采用ROC曲线,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NVAF未合并CCE组及NVAF合并CCE组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性别、年龄、房颤时间、房颤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CRP、APTT、PT、TT、IN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2DS2-VASc评分、RDW、WBC、NLR、PDW、MPV、P-LCR、D-二聚体、FIB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中相关指标进行点二列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与RDW、WBC、NLR、PDW、MPV、P-LC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大小成正相关(P<0.05)。3.将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NVAF患者发生CCE的危险因素有RDW、PDW和D-二聚体(P<0.05)。4.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价值的比较:ROC曲线显示:RDW、PDW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7、0.655,P<0.05,有一定价值,但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危险性的评估的准确性较低。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为0.728,P<0.05,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当约登指数取最大值时,D-二聚体、RDW、PDW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685mg/l、40.85fl、12.95fl,预测灵敏性分别为64.6%、82.3%、54.2%,特异性分别为75%、45.3%、82.4%。结论:RDW、WBC、NLR、PDW、MPV、P-LCR、D-二聚体、FIB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上指标越高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能性越大,且NVAF患者发生CCE的危险因素有RDW、PDW和D-二聚体。RDW、PDW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危险性的评估有一定价值,但评估的准确性较低。D-二聚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D-二聚体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相近,而RDW的灵敏性较高,特异性较低,PDW的灵敏性较低,特异性较高。临床工作中,可将多个危险因素联合考虑,从而更加准确地筛选高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张浩[8](2019)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冷冻球囊消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共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老年与年轻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以及两组之间基线临床资料差异的对比;第二部分针对冷冻消融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评估老年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的远期疗效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第一部分:冷冻球囊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抗凝治疗是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老年房颤患者的CHA2DS2-VASc积分和HAS-BLED积分与年轻患者的差异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风险增加。目的:本部分的研究将老年和年轻患者进行对比,来探讨进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单中心连续收治的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病史、手术和随访资料,按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分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组,和低于65周岁的年轻组,比较两组间在术中首次血管穿刺至术后3个月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安全性终点定义为观察期内发生的出血事件,而有效性终点指上述时期内发生的血栓栓塞事件。应用Kaplan-Meier分析预测首次血管穿刺至第一次出血事件的时间间隔(以天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9例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其中老年组137例,年轻组182例。老年组患者年龄显着高于年轻组(68.9±3.8岁vs.54.0±8.0岁,P<0.001),CHA2DS2-VASC 积分显着高于年轻组(3.3±1.3 分 vs.1.6±1.0 分,P<0.001),HAS-BLED积分也显着高于年轻组(2.2±0.9分vs.0.9±0.9分,P<.001)。老年组和年轻组之间在观察期内有效性终点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2.2%vs.0.5%,95%置信区间,P=0.318),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7%和0.5%,无显着性差异。老年组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年轻组(风险比2.78,95%置信区间,1.156.72,P=0.024),但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5.1%vs.1.6%,95%置信区间,P=0.079)。老年组导管操作相关出血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年轻组(8.0%vs.2.7%,95%置信区间,P=0.032);而非操作相关的出血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2.2%vs.1.1%,95%置信区间,P=0.655)。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但仍需警惕出血事件、尤其是操作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第二部分:冷冻球囊消融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背景:对于老年房颤患者能否耐受冷冻球囊消融术、以及术后房颤复发率与年轻患者相比是否也存在差异,目前还缺少相关的研究数据。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史、手术和术后至少12个月的随访资料,并与年轻患者进行比较,来评估老年房颤患者在冷冻球囊消融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单中心连续收治的拟行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病史资料,在进行术前评估、筛查标准排除不适合冷冻消融的患者后,按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分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组,和低于65周岁的年轻组。术后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回顾分析手术和随访资料,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安全事件(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之外)发生率和远期房颤复发率的差异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用于评估于“空白期”后第一次房颤复发的时间长度。Cox回归分析法用于评估两组患者中影响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3例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其中老年组93例,年轻组170例。老年组与年轻组在冷冻消融围手术期的复合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0.5%和14.2%(P=0.142),无显着性差异,而膈神经损伤/麻痹(3.2%vs.3.5%,P=0.601)、严重迷走反应(2.2%vs.1.8%,P=0.580)、临时起搏器植入(3.2%vs.1.2%,P=0.239)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老年组与年轻组在随访期内总手术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75.2%vs.77.6%,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626),两组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81.7%vs.84.2%,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626),老年组内持续性房颤成功率显着低于本组内阵发性房颤(54.5%vs.81.7%,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011),也有低于年轻组内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趋势(54.5%vs.64.3%,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440),但无显着性差异。老年组23例于术后1年内出现房颤复发,复发的患者持续性房颤的比例高于未复发患者(43.5%vs.17.1%,P=0.010),左心房前后径更大(43±5mmvs.39±5mm,P<0.001),而空白期内房颤发作的比例(17.8%vs.2.3%,P<0.001)和 HAS-BLED评分(2.5±1.0分vs.1.7±0.9分,P=0.011)更高。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增大和空白期内房颤发作是预测老年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在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房颤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老年组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率与年轻患者无差异,持续性房颤术后的复发率有高于年轻组的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持续性房颤、左房增大和空白期内房颤发作是预测老年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静,高峰,白怀生,李晓莉,杜日映[9](2013)在《陕北地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陕北地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临床分析。方法:选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5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组(432例)及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伴缺血性脑卒中组(119例)。将收集到的各项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着性差异的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结果: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房颤病程(>1年),左房附壁血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P均<0.05。建立了预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概率的Logistic回归方程。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年龄(>60岁),房颤病程(>1年),hsCRP水平升高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均>0.7);左房附壁血栓,INR降低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均>0.9)。结论:本研究所探讨出的危险因素及回归方程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的筛选及早期的一级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姝雅[10](2013)在《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病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临床死亡、残疾和复发等结局存在明显不同。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结局的现状。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中选取连续入组的缺血性卒中和TIA住院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为一项覆盖全国132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前瞻性、观察性医院登记研究。连续入组多中心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基本资料,最长随访时间为1年,预后结局包括卒中复发、死亡及致残。用χ2检验比较缺血性卒中和TIA伴或不伴心房颤动患者基线资料及预后结局,以P<0.01为显着性差异。结果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较不伴房颤的患者年龄偏高(71.24±11.74vs.64.49±12.14, P<0.01),女性患者比例高(54.5%vs.36.3%, P<0.01),神经功能缺损更为严重(NIHSS评分中位数:10vs.4, P<0.01)。合并症方面,伴房颤患者合并心衰(10.3%vs.0.8%, P<0.01)、冠心病(32.4%vs.11.9%, P<0.01)和周围动脉病(1.6%vs.0.5%, P<0.01)的比例较高。医疗资料利用方面,伴房颤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vs.14, P<0.01)和平均住院花费(10309.57vs.8055.65, P<0.01)远高于不伴房颤的患者。抗凝药物方面,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出院带药比例为10.1%,3个月随访时比例为11.9%,6个月随访用药比例维持在11.8%,1年随访时比例为9.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出院带药比例为65.9%,至一年随访时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保持在64%。其中拜阿司匹林较氯吡格雷更为常用(55.2%vs7.6%, P<0.01),拜阿司匹林应用率是氯吡格雷应用率的7.2倍,双联抗血小板用药比例为3%。伴房颤患者的预后较不伴房颤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在院死亡率接近不伴房颤患者在院死亡率的4.7倍(12.3%vs.2.6%, P<0.01),伴房颤患者的在院复发率是不伴房颤患者的2.2倍(6.6%vs.2.9%, P<0.01)。3个月随访时,伴房颤患者3个月卒中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明显高于不伴房颤患者(复发率23.3%vs.10.0%, P<0.01;死亡率23.5%vs.5.8%,P<0.01;致残率43.6%vs.23.6%, P<0.01)。6个月及1年随访时,伴房颤患者的卒中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于不伴房颤患者(P<0.01)。结论伴房颤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为高龄,女性居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住院时间长、花费高,抗凝药物使用不足,其预后较不伴房颤患者差,约三分之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房颤患者在一年后死亡,一半以上患者遗留有残疾。高龄和抗凝药物应用比例较低,可能是造成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年预后不佳的部分原因。背景发病早期对于结局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作出更为合理的医疗决策。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的预后差,死亡风险高。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预后预测模型在中国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预测效度的评估,寻找能够准确预测预后结局的评分工具,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疗决策。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中选取连续入组的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并按照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合并房颤和不伴房颤两组人群。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基本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预后结局包括卒中复发及死亡。用χ2检验比较缺血性卒中伴或不伴房颤患者基线资料,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分别在伴房颤和不伴房颤两组人群中计算预测1年死亡风险的IScore评分,PLAN评分和ASTRAL评分。按照各个评分的分层标准计算各层人群死亡和卒中复发的事件发生率。采用C值表示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预测模型在合并房颤和不伴房颤患者中的预测效度。结果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中选取12415位完成1年随访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其中,10847(87.37%)例患者为不伴房颤的患者,1568(12.63%)例为合并房颤的患者。总研究人群一年全因死亡的事件发生率为13.4%,伴房颤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34.6%,不伴房颤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10.3%。IScore评分对于总人群预测死亡的C值为0.820,在不伴房颤和伴房颤两组人群中的C值分别为0.800和0.784。PLAN评分对于总人群预测死亡的C值为0.806,在不伴房颤和伴房颤两组人群中的C值分别为0.780和0.769。ASTRAL评分对于总人群预测死亡的C值为0.823,在不伴房颤和伴房颤两组人群中的C值分别为0.798和0.793。IScore评分低危人群比例为44.26%,1年死亡事件发生率为3.4%。PLAN评分低危人群比例为8.96%,1年死亡事件发生率为2.5%。ASTRAL评分低危人群比例为17.17%,1年死亡事件发生率为2.9%。PLAN评分得到的低危患者比例最少,事件发生率最低。结论IScore评分,PLAN评分和ASTRAL评分可针对1年死亡风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初步分层,随着评分的增高,死亡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房颤患者得分偏高,房颤患者人群比例随着评分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各评分工具对于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对不伴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测能力略高于合并房颤的患者。在定义低危患者方面,PLAN评分优于iScore评分和ASTRAL评分。背景对房颤患者进行栓塞事件风险分层式临床上指导抗凝药物应用的依据。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栓塞事件风险评价的指南推荐工具,两种风险评价工具应用于卒中二级预防的证据不足。本研究将探讨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缺血性卒中和TIA合并非瓣膜性的患者一年卒中复发、致残及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中选取缺血性卒中和TIA伴非瓣膜性房颤的住院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以1年随访的预后结局为终点事件,包括1年的卒中复发、致残及死亡。采用C值表示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的对预测1年卒中复发、致残和死亡的效度。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研究人群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改进,采用C值表示的曲线下面积在产生队列中评价新工具的预测能力。结果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中连续入组的22216位急性血管壁患者中筛选出1297位完成了1年随访的缺血性卒中和TIA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对1297位患者基线资料及1年预后的结果分析得出: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卒中复发的C值分别为0.532(OR1.150,95%CI:1.005-1.315)和0.551(OR1.138,95%CI:1.045-1.240),对死亡的C值分别为0.525(OR1.122,95%CI:0.987-1.276)和0.574(OR1.201,95%CI:1.105-1.305),对残疾的C值分别为0.542(OR1.195,95%CI:1.023-1.397)和0.593(OR1.276,95%CI:1.156-1.409)。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高龄(年龄≥75岁)和严重卒中(NIHSS≥15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基础上加入基线NIHSS评分,组成CHADS2N和CHA2DS2VASc N评分,两种新的评分工具对一年卒中复发的C值分别为0.578(OR1.250,95%CI:1.137-1.374)和0.580(OR1.185,95%CI:1.105-1.272),对死亡的C值分别为0.691(OR1.183,95%CI:1.635-2.010)和0.689(OR1.528,95%CI:1.023-1.397),对残疾的C值分别为0.668(OR1.184295%CI:1.603-2.116) and0.681(OR1.579,95%CI:1.430-1.743)。结论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在预测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一年预后危险分层方面能力有限。基线NIHSS评分作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入到两种评分工具中形成CHADS2N和CHA2DS2VAScN评分。新评分可提高预测能力,且不增加评分难度,在临床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指导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药物的应用。

二、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左心房内径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2.3 ROC分析
3 讨论

(2)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
    3.相关概念诊断标准
    4.统计学方法
    5.可能出现的偏倚和控制措施
结果
讨论
    1.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卒中的关系
    3.CHADS_2、CHA_2DS_2-VASC评分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的相关性分析
    4.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单纯房颤、房颤合并脑卒中的作用差异
    5.HAS-BLED评分与房颤患者脑卒中后出血转化关系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体系及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3)华法林的临床评价及其与利伐沙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心房颤动背景
        1.1.2 华法林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性
    1.5 研究目的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华法林的临床评价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1.1 数据来源
        2.1.1.2 纳入标准
        2.1.1.3 排除标准
        2.1.2 数据收集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患者基本资料
        2.2.2 患者CHA2DS2-VASc卒中危险评分情况
        2.2.3 患者HAS-BLED评分情况
        2.2.4 合用药物统计
        2.2.5 同患疾病统计
        2.2.6 剂量与INR值
        2.2.6.1 初始剂量与出院剂量
        2.2.6.2 抗凝强度
        2.2.6.3 华法林达标剂量统计
        2.2.6.4 INR监测次数统计
        2.2.6.5 不同剂量的达标情况
        2.2.6.6 卒中风险评分与INR值和华法林剂量的关系探索
        2.2.7 影响因素分析
        2.2.7.1 单因素分析
        2.2.7.2 多因素分析
        2.2.8 不良反应
    2.3 讨论
        2.3.1 患者基本资料
        2.3.2 华法林的有效性
        2.3.3 华法林的安全性
        2.3.4 关系探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法林与利伐沙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3.1 背景
    3.2 研究内容
        3.2.1 研究对象
        3.2.2 资料来源
        3.2.2.1 目标人群
        3.2.2.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模型确定
        3.3.2 临床事件与模型周期
        3.3.3 确定治疗方案
        3.3.4 Markov模型结构图
        3.3.5 Markov模型假设
        3.3.6 确定Markov模型参数
        3.3.6.1 转移概率
        3.3.6.2 Markov模型效用值的确定
        3.3.6.3 Markov模型成本的确定
        3.3.7 Markov敏感性分析
        3.3.8 技术路线图
    3.4 结果
        3.4.1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4.2 敏感性分析结果
        3.4.2.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3.4.2.2 概率敏感性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高血压房颤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2 诊断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分组
        2.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总体样本描述
    3.2 三组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3.2.1 一般资料分析
        3.2.2 血常规、生化、凝血资料分析
        3.2.3 心脏结构、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3.2.4 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2.5 超声心动图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2.6 LAD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7 RVD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
        3.3.1 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3.2 阵发性房颤患者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的ROC曲线
第四章 讨论
    4.1 高血压参与心房颤动的形成机制
    4.2 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4.3 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4.4 不同类型房颤对心脏的影响差异及危险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
综述 高血压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及房颤合并血栓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房颤合并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房颤合并血栓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MTHFR、MTRR、PITX2、ZFHX3基因关联性与心房颤动伴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试验材料与设备
    3.试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房颤卒中组与房颤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哈迪-温伯格平衡分析
    3.4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
    4.4个基因位点间关联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与心房颤动伴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7)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源性脑栓塞与血液相关成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液相关成份及凝血功能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冷冻球囊消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冷冻球囊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引言和背景
    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引言和背景
    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影像学技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索引
附录三: 研究设备清单
附录四: 个人简历
致谢

(9)陕北地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辅助检查资料的比较
    2.3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建立预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概率的Logistic回归方程
    2.5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价值的评价
3 讨论

(10)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国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与入排标准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表 1-2)
    3.2 患者发病 1 年内用药情况(表 1-3 A, B, C, D)
    3.3 患者预后比较(图 1-2 A,B,C)
4. 讨论
    4.1 中国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4.2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应用现状
    4.3 中国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特点
    4.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 1 年死亡风险评估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与入排标准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缺血性卒中伴或不伴房颤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表 2-4)
    3.2 评分工具风险分层及终点事件发生率(表 2-5,图 2-2图 2-3,图 2-4)
    3.3 评分工具预测效度在伴房颤和不伴房颤患者中的比较(表 2-6)
4. 讨论
    4.1 死亡风险评分工具的预测能力
    4.2 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
    4.3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 TIA 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验证及改进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与入排标准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验证队列和原始队列患者基线资料对比(表 3-2)
    3.2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各分值人群分布(图 3-2)
    3.3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事件发生率(表 3-3)
    3.4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预测能力评价(表 3-4)
    3.5 二级预防评分工具建立
4. 讨论
    4.1 中国缺血性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预后特点
    4.2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用于一级预防
    4.3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用于二级预防
    4.4 CNSR 数据库对 CHADS2和 CHA2DS2_VASc 评分的改进
    4.5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新型抗凝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评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左心房内径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 孙静娴,李静,丁林锋,蔡静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11)
  • [2]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作用[D]. 黄少庆.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华法林的临床评价及其与利伐沙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D]. 杨志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血压房颤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 任艳霞. 兰州大学, 2021(12)
  • [5]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马晓芸.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6]MTHFR、MTRR、PITX2、ZFHX3基因关联性与心房颤动伴缺血性卒中的关系[D]. 杜婕.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源性脑栓塞与血液相关成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D]. 苗苏.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冷冻球囊消融研究[D]. 张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陕北地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J]. 周静,高峰,白怀生,李晓莉,杜日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06)
  • [10]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D]. 李姝雅. 首都医科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