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刷工作体会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曹必玉[1](2020)在《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子野是我国当代享誉海内外的的编辑出版家,长期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他集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评论家于一身。在多重身份的交织中,他坚守编辑出版岗位六十余年,用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启示后人。王子野关心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设,成为现代呼吁“出版学”诞生第一人;他坚信编辑大有作为,积极鼓励编辑学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发展壮大,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活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王子野为我国出版事业的拨乱反正和出版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其丰富而成就显着的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编辑特色与出版风格。王子野认为优秀的编辑应该是编着合一的,提倡编辑在杂家的知识体系下,逐步向编辑学者化升级,并且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编辑学家的风范。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戏剧等领域均有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杂文作品和读书笔记,亦出版了多种着译单行本。在翻译方面也成绩斐然,早年在延安时期就译过哲学、社会科学着作以及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西洋哲学史简编》《历史唯物论》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论》《邓肯自传——补篇》等。在出版事业管理中,王子野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版业的重大变化,并成为编辑学和出版学诞生、发展与壮大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出版工作中高瞻远瞩,对内参与制定各项出版规章制度,对外他积极走访列国,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培养与管理出版人才时,他重学识、重实践,不唯权、不唯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注重培养出版人才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关心年轻编辑的培养。王子野在出版战线中形成了求实、求美和求精的出版风格。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王子野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并指导自己的编辑出版实践,成为“党内的哲学家”。紧贴时代的图书出版任务,将宣传党的思想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在坚守出版方向的同时,他强调出版质量第一,对古籍、善本书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审美艺术方面,王子野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注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力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精品呈现。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王子野给予现代出版领导者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作者资源的积累、读者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诸多启示,对当下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孙千惠[2](2020)在《安徽南陵铁拐宋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掘于2014年的安徽南陵铁拐宋墓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随葬器物。该墓的墓葬形制符合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空间较小、密封良好的总体特征,M1出土的随葬器物摆放方式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主要从墓葬空间问题、随葬器物引发的物质文化问题以及墓主人身份等级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探究南陵铁拐宋墓的墓葬空间排布、随葬器物的物质文化丰富性和审美内涵,以及宋代外命妇墓葬的丧葬礼俗,可知南陵铁拐宋墓既具备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丧礼的元素,又有使之契合于地方性墓葬形制的个性化布置手段,是宋代墓葬艺术中礼仪与世俗精神相互交融的体现。
黄秋硕[3](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指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乔晓鹏[4](2019)在《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关于出版学学科批判性的反思正在进行,出版学在起源、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反思正是出版学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关键,而其中也不能缺少出版史料的身影。《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作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汇编,它出版于1953年,完成于1959年,由张静庐辑注,全书共408篇,约250万字,收录了有关印刷、出版业的图片和书影共262幅,体现了张静庐在出版史料整理方面的功绩。对于其研究价值,多位编辑出版家都曾对该汇编提出过积极评价。但就该书来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展现了张静庐的出版学科关怀,围绕该书所体现的编辑特点,以及其所具有的范式意义、时代局限,都在出版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有其应有的位置,值得当下出版学学科对其进行批判性研究。张静庐从事《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其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是民国出版业发展繁荣与出版史研究的失衡,为张静庐编纂该书提供了社会文化背景;第二是个人出版经历促使其重视出版史料的收集整理,他具备编纂这套书的能力;第三是晚年的出版工作生涯带来的身份转变对其从事出版史料整理工作的影响。该丛书呈现出体例多元、注释详备、求“新”价值、拓展视野、力图求真、相互相映照等编辑特点,这些编辑特点从侧面凸显出本书的学科史价值和范式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编纂缘起、基本情况、特点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展现了张静庐和该丛书与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关系和互动,也体现了该丛书与出版学学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呈现的新特点。概括起来其价值有四:一是史料积累价值即该书成为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二是概念创造价值,提出了出版史料的概念,三是历史分期价值,对近、现代中国出版史进行了时期划分,四是研究视野价值,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站在21世纪的新时代,回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整理与编纂,分析其在范式意义、时代局限、空间发展三方面仍然对出版学发展有着反思作用。在范式意义上,其不仅改变了出版领域对出版史料等基本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关系界定,确立了出版史料的研究领域和工作范围,甚至影响了出版学研究的基础和内容;所涉及的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内容,为出版史料甚至出版学研究提供认识方向和课题决策上的判断依据和价值标准;在出版史料整理上的方法和特点,以及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为以后的出版史料整理及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考。在时代局限上,由于受客观历史性因素及主观取材范围、时间因素影响,该书存在史料收集不当、分类不明的缺陷。而跳脱出该书本身的范式意义及历史局限,未来学科发展应该从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三个方面努力。
李晴晴[5](2019)在《雕版印刷媒介与明代通俗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每个时代的科技进步必然使媒介也相应地发展与变化。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人们的感受方式、生活方式都随之变化,而且媒介作为中介力量对文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广为人知,雕版印刷术具体出现在什么时候,史书并无里程碑式的明确记载。但是经历了隋唐五代、宋元时期,雕版印刷术作为明代的主流媒介,其技术已经达到顶峰。同样,通俗文学在明代的蓬勃发展,使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毋庸置疑,雕版印刷媒介的推广对通俗文学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以雕版印刷媒介为关键,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雕版印刷媒介的推广与明代通俗文学之间的关系。整篇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明代媒介的宠儿??雕版印刷。通过梳理雕版印刷技术从产生、发展到繁盛三个阶段,并且比较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抄本传播这三者的特征,分析虽然活字印刷在宋代已经出现,但是雕版印刷技术在宋代以后的漫长媒介历史中仍然占据印刷市场主流的原因。旨在从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到明代雕版印刷的不断变化中来阐释雕版印刷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其与通俗文学的关系。第二章,由口头传播向书面传播的偏向:雕版印刷媒介下的明代通俗文学。在雕版印刷媒介的推广下,明代的通俗文学由口头传播到书面传播。通过对比口头传播时代和书面传播时代的通俗文学的不同特征,分别统计明代戏曲和小说这两种文体的数量和内容,表现明代通俗文学在雕版印刷媒介的推广下所带来的新变化。第三章,雕版印刷媒介和文学变革:明代通俗文学的经济效应和语言转变。通过分析通俗文学的商品化、生活化、平民化,阐释明代通俗文学在雕版印刷技术的影响下,由上层文人创作为主转为由下层文人创作为主;以抒情言志、高雅风流为主转为以追逐经济利益、迎合市民情趣为主;由文言创作、精简为务为主到白话通俗、篇幅不断增加为主;由统治阶层的内部悲欢离合为主到反映下层的生活和反抗为主,从而丰富了通俗文学的内涵。第四章,新媒介的竞争与垄断:明代通俗文学对主流文学的冲击和困局。主要阐释雕版印刷媒介推广下的基层民众的思想和心理变化,通俗文学的发展对主流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打破了高雅文学垄断文坛的局面以及其发展困境,将媒介变革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传播媒介的变革使社会文化和媒介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祝平凡[6](2019)在《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文中认为明代中叶以后,线装书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制,而视书籍为艺术品的观念也在此期得到发展。至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制度发生巨变,西式装帧逐渐占据主流。但在此时,中国知识阶层的一批有识之士从容面对,并维护中国传统中的一脉书香,出版了大量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线装书。本文以其中的代表人物陶湘、鲁迅、郑振铎、周叔弢和吴湖帆等为例,讨论了这一时期线装书中的精品制作,以及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
聂志[7](2018)在《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文中提出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人口两亿七”,是现代汉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贵州地处西南官话的十字路口,研究整个西南官话离不开贵州这个中心环节。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600多年,贵阳方言一直是贵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尤其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历时的研究少有人触及。本文根据晚清在黔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晚清贵阳方言进行描写,并进行必要的比较,重点在于探讨100多年来贵阳方言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官话到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接着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材料、方法等,并论证童保禄记录的就是当时的贵阳方言。第二章讨论语音。归纳文献记录的音系,语音变化,并将该音系与同时期有关文献记录的南北官话音系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将该音系与今贵阳方言音系对比,探讨100多年来语音的演变。第三章讨论词汇。总结提取的方言词汇特点,并进行历时比较,还对方言常用词和俗语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语法。探讨了构词法,重点是同义异序词,儿个方言词的用法,以及一些句法结构和疑问句型。第五章讨论语用。从广义的方言角度,分析童着的会话,探讨称谓与交际用语,以及语用的文白差异。第六章强调文献的学术价值。认为它对方言史及汉语史研究、汉语接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价值,也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曾建辉[8](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庄享静[9](2016)在《中医理论的物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人类一开始劳动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说,技术的历史与人类的社会一样久远。技术提升了人类的生活品质,但是对于技术的内部蕴涵,却少有人认真思考过。依据美国哲学家约瑟夫·C·皮特(J.C.Pitt)对“技术”的定义——“人类在工作”,那应用于中医,就是运用四诊技术司外揣内,进行辨证论治。然而这四诊技术具有许多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技术,中医学若具有过多的隐性知识,将有碍其发展,古人也意识到此点,故也采用了物质技术来协助诊断,算是一种“技术变革”。鉴于中医的认知体系建构于具身的生活世界,其首先想到采用的工具也来自于生活世界,譬如《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借用白纸作为尿检工具,以溺于纸上的颜色是否黄染来判断病人得黄疸病与否。中医使用的物质技术中,闻名的就是药物与针灸。人们面对前人发展出的物质技术与知识,一般重视的是使用,没那么在意其起源。了解中医物质技术与其理论的起源,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以史为鉴,指导未来;换言之,了解了过去,才有机会在接续古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就知识建构的历程来说,一般都是以原始质朴的实践经验为出发点,而后抽象出普遍的规律而形成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身体性哲学,重视理性实用,中医学必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而成。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学说多元,流传至今的理论已经经过融合或修改,有时很难明辨学说间是前后衍生或是彼此渗透的关系。探讨中医理论学说的起源,应如现象学家胡塞尔认为:从直观经验出发,解释事物的本质,并对其进行总体设定及纯粹描述。本文以技术哲学的视域,采用的西方现象学意向性理论,尝试客观还原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场;且运用认知心理学的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了解中医语言,以“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办?”思维运作程序,尝试客观体现古今对于疾病的认识与论治之变迁。结果技术的出现是一个决策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动作,知识或策划是输入,工具与技艺的操纵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形成一个技术模型,技术就可被定义为“人类在工作”。这个定义将技术的重心转向人类的认知活动,强调技术过程中人的理性与主动性,需要运用反馈回路进行分析,检视旧信念是否需要扩充或转换以及目标的设定是否合适,使输入与输出的技术模型不断地进行。这为技术提供了动态性定义。由“人——技术”关系,可以知道人类借助物质技术为手段与这个世界产生互动来认识世界,这说明在历史上技术先于科学。物质技术介于人类与探索的事物之间,处在中介的位置,从而物质技术就在操作中融入到人类自身的身体经验里;而物质技术必须“适合于”使用,才能够使人类的知觉与知识活动得到扩展。古代和现代的区别不只是现代出现了新的理论,最主要是新物质技术的帮助扩大了知觉,尤其是人类的具身视觉进入到以前不为人知的宏观或微观世界,看到了仅是单纯依靠肉眼必然无法观测到的宇宙天体和微生物。物质技术一旦转化为人类经验时,技术“融入到”人熟悉的行动上,当与世界互动时,人类“忘记”了该技术的存在,技术便成了“透明性”。人类行为的背后通常存在一个“内部”系统在操控,人类物质技术的发明、使用与改良必定也受这个内部系统的驱使,这个内部系统实质就是人类的认知与心理系统,其运作的背景来自于人类已经建构的知识体系。人类知识的使用,首先是识别事物或问题,从记忆中提取出能够回应的知识。识别是提取记忆最简单的类型。问题的解决其实也是提取记忆的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之前,都先勾勒出问题的表征来识别问题,这说明产生一个有用的问题表征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人们倾向运用熟悉的方法来理解事物或解决问题,这种情形称为“定势”;定势可能提高思维的质量或效能,但也可能引导人往错误的方向思考。因此,当人遇到僵局,就需要重新建构一个新的问题表征。而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并非凭空而来,反是在创新性灵感喷涌之前已经吸收了足够的知识和付出不懈的努力,这表示创造性思维需要知识储备奠基。结论中医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充实与深化,必与某种(些)生活或工作技术的操作有关。关于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目前主要有四时说、五方说及五材说。四时说、五方说的出现是基于古人为了提高农事效率,制定出历法以指导耕作。历法的建立,需要四时划分和空间方位的确定,在时空兼备下完成。梳理古籍,可以发现四时、五方与五行并行出现的古文中并未明确五行的具体内容,这提示四时、五方说为五行的出现预备了沃土。根据以上所述以及五行学说发生时代的技术发展,五行学说应该以使用五材为基础脱胎而来,成为事物分门别类的范畴体系以及阐释宇宙事物发生与变化规律的理论。《灵枢》亦称《针经》,提示针刺医疗经验在《内经》成书之前已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总结出这套涉及砭石与针刺技术的经络气血理论。在古代,九具有多、极、变之意,意谓人类需要不同的工具与技术以医治不同的疾病,故广义的九针涵盖了砭石。《足臂十脉》和《阴阳十一脉》显示经脉说的建立早于腧穴说,推测经脉的发现应该从灸术和九针技术(砭石)治疗人体的疼痛点开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了传导的路线,并在后续的九针实践经验中完备出今日的经络气血学说,其最主要价值是体现出人体具有上下、左右、前后、经穴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开创出疾病治疗的选择性与灵活性。在人类发展史上,食物的发现必然先于药物;人类自然会利用己知的知识或技术来面对新的事物。基于药食同源的观点,可以发现古人使用药物,应用了处理食物的方式,即食物的烹饪技术移植到中药的炮制工艺上。现代的实验室技术辅助了中医四诊的诊断技术,对中医的疾病诊治具有正面影响,例如在肝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初期未显现出症状前发现疾病,提早治疗,阻止病情的进展。同时,检验技术也启发了现代中医者不同古人的论治方向,譬如观察到冠心病的冠脉和哮喘的气管痉挛之病理现象,遂有了息风止痉之治;认识到子宫的生理周期变化,于是有了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之说,而且实验室技术可以清楚得知不孕不育夫妇的生殖系统有无异常或是他病引起,引导治疗更具针对性。疾病的论治即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只能“观其脉证”而不能观测致病因素及其如何与人体产生作用的古代,古代医者只能依据“具身认知”及通过类比和隐喻的方法来认识疾病。这种应用具身的隐喻、类比的手段不可避免的要带来一种被20世纪美国哲学家奎因称之为“本体论承诺”的现象。随着西学东渐,现今科学技术特别是可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现代中医学者看到了古代中医人看不到或不能及时看到的东西,如细菌、病毒、纤维化。在看到之后,尽管中医学家仍将病证的成因称为风寒、风热或痰饮、瘀血,此时的病因已和古人所言有所不同;它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本体论承诺渐渐转向了一种本体论的事实;实验技术的介入对中医疾病论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现代中医者面对日新月异的检查技术,其疾病的论治是否得到创新,而且论治过程不趋向西医局部化、实验室检查化,甚至商业利益化,这恐怕是个时间的问题。
李冠林[10](2016)在《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现代海报艺术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海报视觉文化研究本身来看,“媒介”、“文献”、“艺术”这三种特质,共同形成了今天的海报视觉文化,海报视觉文化应该从视觉文化作为一种阐释策略的角度出发,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分析海报艺术作为“媒介”、“文献”和“艺术”的交互特性,关注海报设计的社会语义、图像内涵、历史价值和艺术意图。这样一来,海报视觉文化研究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时代广度的课题,可以挖掘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当代中国与德国两国海报设计的一些列问题进行的较为详细的对比论述,侧重点放在海报文化理论与文化形态的分析研究之上。本文分为四个具体内容,首先尝试定义海报视觉文化的概念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与访谈内容作为论述基础。其次,对比论述了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德海报文化存在的共性特征。第三,从历史看当代,借以中德两国海报发展的历史分析当代海报发展的差异。最后,较为详细的对比论述了中德两国当代海报发展中的视觉文化特性,分为五个论证角度:1,视觉文化思维;2,逻辑语义特征与审美形态;3,传统文化观念;4,文字视觉文化特质;5,社会性公共领域认知差异。就中德当代海报设计的共性来看,时代背景无疑是造就这一共性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化时代使得中德当代海报图形语言存在着相同的全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既体现在海报的视觉表达语言上,也体现在视觉文化内涵的意识形态中,同时还体现在时代因素所导致的海报创作的视觉转向。就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中的差异性来看,中国与德国当代海报视觉文化还存在着明显的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之处。海报视觉文化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普遍性尊重的沟通之上,寻找一种建立在双方视觉文化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的,能够相互沟通理解的视觉语言,从而更好的探寻中国未来设计的文化发展方向,以期形成“中国式”设计语言与当代设计思潮。
二、印刷工作体会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刷工作体会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子野的编辑出版生涯 |
第一节 一介学徒登泰斗:王子野的多重身份 |
一、博览群书,功底深厚的学者 |
二、孜孜不倦,着作等身的译者 |
三、视野阔大,心系作者的编者 |
四、鉴赏独到,尊重文本的评者 |
第二节 六十余载勤编辑:王子野的活动历程 |
一、自学成家,开启编辑出版生涯(1930年-1936年) |
二、精深钻研,投身编辑出版革命(1937年-1949年) |
三、精益求精,指导编辑出版工作(1950年-1966年) |
四、宁折不屈,尽显出版责任担当(1967年-1977年) |
五、老而弥坚,心系国家出版事业(1978年-1994年) |
第三节 功垂竹帛系出版:王子野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新华月报》编辑宗旨与风格 |
二、树立人民出版社的优良社风 |
三、参与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
四、编纂《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丛书 |
第二章 王子野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视野观 |
一、高举“编辑大有作为”旗帜 |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编辑求真观 |
三、力倡编辑读书风气 |
第二节 编辑选题观 |
一、推陈出新,促进书刊共荣 |
二、计划为先,优化图书选题 |
三、克服“书荒”,提升再版价值 |
第三节 编辑素养论 |
一、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 |
二、编才三长的知识结构 |
三、终身学习的业务能力 |
四、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 |
第三章 王子野的出版管理 |
第一节 “一切为了好书”的规划管理 |
一、坚守出版的导向性 |
二、注重出书的优质性 |
三、强调规划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从我做起从严抓起”的组织管理 |
一、严谨垂范的工作分享 |
二、科学严密的出版制度 |
第三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 |
一、既“红”又“专”的人才培养 |
二、赋能与激励兼并的管理模式 |
第四章 王子野的出版风格 |
第一节 求实:出版宣传与革命实践高度融合 |
一、提倡“出版学”研究 |
二、坚守“双效”出版价值 |
三、肩负政治书籍出版使命 |
第二节 求美:注重书籍装帧与艺术审美功能 |
一、书评题字彰显审美特质 |
二、装帧设计点化整体构思 |
三、个性特色彰显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求精:坚守出版法度与自主灵动相协调 |
一、固学之本,图文之新 |
二、皓首穷经,寻求善本 |
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
第五章 王子野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坚持走“学者化”编辑之路 |
一、构建博中求专的知识结构 |
二、炼就慧眼识金的感知能力 |
三、持有虚怀若谷的编辑修养 |
第二节 为作者群注入人文情怀 |
一、爱才惜才,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
二、伯乐相马,提倡兼容并包的作者观 |
三、以书会友,增进编作的互动交往 |
第三节 提升内容服务的读者意识 |
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
二、心怀读者,服务至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2)安徽南陵铁拐宋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陵铁拐宋墓的时空背景和考古发现 |
第一节 美术史视野下的宋代墓葬 |
第二节 区域历史沿革和南陵铁拐宋墓概况 |
小结 |
图版 |
第二章 南陵铁拐宋墓的空间布局与功能 |
第一节 内棺空间与棺周区域 |
第二节 层次多元的木架格空间 |
第三节 “中间区域” |
第四节 “子空间”的联系与互动 |
小结 |
图版 |
第三章 南陵铁拐宋墓随葬器物的物质文化特色与审美意涵 |
第一节 “另一个世界”的模样:木俑和模型 |
第二节 随葬器物与女性生活 |
第三节 贴画的样式与意涵 |
第四节 随葬器物的材质与来源 |
小结 |
【附录一】已知宋墓出土房屋模型情况一览表 |
图版 |
第四章 南陵铁拐宋墓墓主身份与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南陵铁拐宋墓墓主人略考 |
第二节 外命妇身份等级与礼俗观念 |
小结 |
图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文献综述 |
一、张静庐与《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编纂缘起 |
(一)民国出版业的繁盛与出版研究的失衡 |
(二)个人出版经历的影响 |
(三)身份转变的影响 |
二、《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基本情况及特色 |
(一)基本情况 |
(二)编辑特色 |
1.体例多元:交叉融合 |
2.注释详备:“辑”“注”同行 |
3.求“新”价值:挖掘新史料 |
4.拓展视野:重视多元史料 |
5.力图求真:重视史料的鉴别、互证 |
6.相互映照:展现出版业与社会图景 |
三、《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价值 |
(一)史料积累价值:出版学研究的参考书 |
(二)概念创造价值:“出版史料”的正式提出 |
(三)历史分期价值:近、现代中国出版史分期地提出 |
(四)研究视野价值: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科自觉 |
四、《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的学科史方位 |
(一)范式意义 |
1.出版史料收集的范式意义 |
2.出版史分期的范式意义 |
3.出版研究方法上的范式意义 |
(二)时代局限 |
1.客观历史性因素造成的史料收集不当 |
2.主观取材范围及时间因素造成的分类不明 |
(三)空间发展 |
1.加强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 |
2.加强出版研究的范式转换 |
3.加强中国出版史料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雕版印刷媒介与明代通俗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媒介的宠儿——雕版印刷 |
第一节 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 |
一、隋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的兴起 |
二、宋元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 |
三、明代——雕版印刷的繁盛时期 |
第二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控制:雕版成为明代主流媒介的原因 |
一、雕版印刷媒介的优势 |
二、活字印刷时代的困惑 |
第二章 由口头传播向书面传播的偏向:雕版印刷媒介下的明代通俗文学 |
第一节 通俗文学界定及其概况 |
一、通俗文学及其特征 |
二、通俗文学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听觉感知:通俗文学在印刷时代前的口耳传播模式 |
一、汉代说唱到魏晋时期通俗故事 |
二、唐代“变文”、“说话” |
三、宋元话本 |
第三节 视觉感知与逻辑思维:明代通俗文学的勃兴 |
一、明代戏曲之流行 |
二、明代小说的兴盛 |
第三章 雕版印刷媒介和文学变革:明代通俗文学的经济效应和语言转变 |
第一节 雕版印刷媒介与经济:通俗文学的商品化 |
一、明代坊刻的兴盛 |
二、雕版媒介的发展和市井社会的层次需求 |
三、雕版媒介的助推与通俗文学走向“消费” |
第二节 雕版印刷媒介与审美:通俗文学的浓郁生活气息和反主流意识 |
一、明代通俗文学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明代通俗文学的反主流意识 |
第三节 雕版印刷媒介与语言通俗化:通俗文学的白话创作和平民化语言 |
一、明代通俗文学的白话创作形式 |
二、明代通俗文学的地方性风格 |
第四章 新媒介的竞争与垄断:明代通俗文学对主流文学的冲击和困局 |
第一节 雕版印刷媒介导致竞争:通俗文学对主流文学的冲击 |
一、雕版印刷媒介打破士人阶层垄断文坛的局面 |
二、逆向传播:通俗文学的“由俗入雅” |
第二节 雕版印刷媒介与地位的改变:平民精英化及其对主流审美的影响 |
一、传播的共享:明代平民阶层精英化 |
二、通俗文学对精英阶层审美趣味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与文化的垄断:通俗文学传播的发展和困境 |
一、明代通俗文学对高雅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借鉴 |
二、新的垄断和明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困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民国年间的书籍世界 |
一、莫里斯的书籍艺术 |
二、张元济与陶子麟 |
三、蒋汝藻与郭葆昌 |
第二章 陶湘及其刻书 |
一、陶湘与藏书 |
二、刻书与石印 |
第三章 鲁迅、郑振铎的《北平笺谱》与《十竹斋笺谱》 |
一、国故与利器 |
二、寻访与编刻 |
三、古物与新董 |
第四章 周叔弢的书籍五美与刻书艺术 |
一、藏书与五美 |
二、刻书与新标准 |
第五章 吴湖帆与书籍装潢 |
一、书籍的收藏 |
二、书籍的装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官话与西南官话 |
一、官话 |
(一) 汉语共同语的源流 |
(二) 官话的含义 |
二、西南官话 |
(一) 方言及官话视野中的西南官话 |
(二) 西南官话概述 |
第二节 贵阳市及贵阳方言 |
一、贵阳市概况 |
二、贵阳的建制沿革 |
三、贵阳的语言变迁与贵阳方言的形成 |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晚清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研究 |
(二) 对清末民国贵阳方言的记录和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材料 |
(一) 主要研究材料: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 |
(二) 参考研究材料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材料记录的方言性质 |
一、童着记录的是西南官话 |
(一) 语音方面 |
(二) 词汇方面 |
(三) 语法方面 |
二、童着记录的是一个西部省份的官话——贵州官话 |
三、童着记录的是贵州官话的代表——贵阳话 |
第二章 方言语音研究 |
第一节 童着的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及特点 |
(一) 声母系统 |
(二) 声母系统特点 |
二、韵母系统及特点 |
(一) 韵母系统 |
(二) 韵母系统特点 |
三、声调系统及特点 |
(一) 声调系统 |
(二) 调型及入声特点 |
四、声韵调配合表 |
第二节 童着的语音变化 |
一、语流音变 |
(一) 连读变调 |
(二) 连读变声和连读变韵 |
二、文白异读 |
(一) 异声同韵同调 |
(二) 同声异韵同调 |
(三) 同声多韵多调 |
(四) 异声异韵同调 |
三、别义异读 |
第三节 童着音系与晚清南北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与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二、与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第四节 从童着看100多年来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 |
一、声母的发展演变 |
(一) 声母的共同特点 |
(二) 声母的演变情况 |
二、韵母的发展演变 |
(一) 韵母的共同特点 |
(二) 韵母的演变情况 |
(三) 撮口韵有无及演变的讨论 |
三、声调的发展演变 |
(一) 入声的消失 |
(二) 从声调发展情况推测晚清贵阳方言调型 |
第三章 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童着贵阳方言词汇总貌及特点 |
一、收词说明 |
二、词汇总貌 |
三、方言词汇特点 |
(一) 反映了晚清贵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 |
(二) 反映了方言词汇形式灵活多变 |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
一、与《蜀语》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差别较大的方言词 |
二、与今贵阳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有变的方言词 |
三、一个多世纪以来贵阳方言词汇的变化 |
第三节 方言常用词研究 |
一、关于常用词研究 |
二、亲属称谓词研究 |
(一)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
(二) 历时对比 |
三、“做”类泛义动词研究 |
(一) “做”类泛义动词的使用研究 |
(二) 历时考察 |
第四节 俗语研究 |
一、俗语及其种类、特征 |
二、方言俗语的源流 |
(一) 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 |
(二) 来源于古代史书典籍 |
(三) 来源于民间俗文学 |
三、童着方言俗语研究 |
(一) 俗成语 |
(二) 谚语 |
(三) 狭义俗语 |
第四章 方言语法研究 |
第一节 构词与构形 |
一、重叠式构词 |
二、附加式构词 |
(一) 子 |
(二) 儿 |
(三) 头 |
(四) 老 |
(五) 肝 |
(六) 客 |
(七) 得 |
三、同义异序词 |
(一) 同义异序词的界定 |
(二) 同义异序词的分类与结构 |
(三) 同义异序词的源流 |
(四) 同义异序词的发展演变 |
四、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一) 从式 |
(二) BA式 |
(三) AABB式 |
(四) ABAC式 |
第二节 几个方言词的用法 |
一、“到”、“倒”与“起” |
(一) “到”的用法 |
(二) “倒”的用法 |
(三) “起”的用法 |
二、“过”的用法 |
(一) “过V” |
(二) “V过” |
三、“着”的用法 |
(一) 作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着” |
(二) 作为介词的“着” |
第三节 几种句法结构 |
一、否定结构 |
(一) 莫、莫得、莫有 |
(二) 没、没有、无有 |
(三) 不得、不消 |
二、“得”字结构 |
(一) 得V/不得V |
(二) V得/V不得 |
(三) V得C/V得不C |
(四) V得C(0) /V不C(0) |
三、其余几种句法结构 |
(一) 兜人V |
(二) “A/V得狠”和“A/V狠” |
(三) 不当A/V |
第四节 疑问句 |
一、是非问句 |
二、特指问句 |
三、正反问句 |
(一) 句尾否定词正反问句 |
(二) 其他正反问句 |
第五章 方言语用研究 |
第一节 会话研究 |
一、会话特点 |
(一) 紧扣主题 |
(二) 形式灵活 |
二、会话分析 |
(一) 话轮转换与控制 |
(二) 会话结构 |
(三) 话题转移 |
三、会话体现的语用原则 |
(一) 合作原则 |
(二) 礼貌原则 |
第二节 交际用语研究 |
一、取名与禁忌 |
二、泛亲属称谓语 |
三、问候与道别语 |
四、祝颂语 |
五、感谢与道歉语 |
六、敬称与谦称 |
(一) 敬称 |
(二) 谦称 |
七、委婉语 |
八、詈骂语 |
(一) 诅咒类詈骂语 |
(二) 禁忌类詈骂语 |
(三) 歧视类詈骂语 |
(四) 违背伦理观念的詈骂语 |
第三节 语用的文白差异 |
第六章 童着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方言史及汉语史价值 |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接触史研究价值 |
一、国名及相关名词 |
二、“洋”类词语 |
三、其他类词语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借鉴价值 |
一、体现的语言教学 |
(一) 语言要素教学 |
(二) 会话教学 |
(三) 俗语教学 |
(四) 文化教学 |
二、契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一) 针对性原则 |
(二) 实用性原则 |
(三) 趣味性原则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四节 其他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
一、其他价值 |
二、历史局限性 |
(一) 汉语及方言方面 |
(二) 教材教学方面 |
(三) 其他方面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医理论的物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文献综述一 人类物质技术发展与认知活动 |
1 技术的蕴涵 |
1.1 技术存在的形态 |
1.2 尝试合适的定义技术 |
1.3 哲学视域下的内涵 |
2 人类的认知运作 |
2.1 人类知识体系的建构 |
2.2 人类知识体系的应用 |
3 人类文明史的物质技术大事纪 |
3.1 火的控制 |
3.2 弓箭的发明 |
3.3 陶器的创制 |
3.4 农具的出现 |
3.5 金属的涌现 |
3.6 计时器的面世 |
3.7 电的发现 |
3.8 光学的呈现 |
3.9 算筹的诞生 |
3.10 造纸术的问世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的论治与物质技术 |
1 古代中医的物质诊断技术 |
1.1 以白纸、白布验尿诊病 |
1.2 以食物判断预后 |
1.3 以油纸伞滤光验伤 |
1.4 以水的比重断病 |
1.5 以银制品验毒 |
1.6 以中药探病 |
1.7 种痘掌握疾病进展 |
2 与针灸相关的物质治疗技术 |
2.1 砭石疗法 |
2.2 灸法 |
2.3 九针治疗 |
3 以中药为治疗的物质技术 |
3.1 用药法象 |
3.2 药物炮制 |
3.3 药物制剂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技术引发理论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一种基于技术的五行学说形成分析 |
1 五行学说形成的环境背景 |
2 五行的本质 |
3 五行生克的起源 |
4 五行生克说的扩展 |
5 五行学说汇入中医——以五行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
6 小结 |
第二节 九针技术视域下中医经络气血理论的变迁 |
1 目前经络气血理论的起源说 |
2 中医经络气血理论来源于九针技术 |
3 小结 |
第三节 烹饪技术移植后萌发的中药炮制理论 |
1 古代炊具的创制 |
2 食物烹饪技术与药物炮制工艺 |
3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疾病论治认知的变迁 |
第一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肝硬化”认知的变迁 |
1 肝硬化是什么 |
2 为什么肝硬化 |
3 肝硬化怎么办 |
4 小结 |
第二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冠心病”认知的变迁 |
1 冠心病是什么 |
2 为什么冠心病 |
3 冠心病怎么办 |
4 小结 |
第三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糖尿病”认知的变迁 |
1 糖尿病是什么 |
2 为什么糖尿病 |
3 糖尿病怎么办 |
4 小结 |
第四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哮喘”认知的变迁 |
1 哮喘是什么 |
2 为什么哮喘 |
3 哮喘怎么办 |
4 小结 |
第五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慢性肾衰竭”认知的变迁 |
1 慢性肾衰竭是什么 |
2 为什么慢性肾衰竭 |
3 慢性肾衰竭怎么办 |
4 小结 |
第六节 实验技术介入后中医论治“不孕不育症”认知的变迁 |
1 不孕不育是什么 |
2 为什么不孕不育 |
3 不孕不育怎么办 |
4 小结 |
第三章 结语 |
1 可视技术介入后中医理论由本体论承诺向本体论事实的变迁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中德当代海报设计研究综述 |
1.1.1 海报研究的本体论述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 时间跨度的界定 |
(2) 研究方向的界定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及中德海报视觉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2) 中德比较研究的基础 |
1.1.4 定义海报视觉文化的尝试 |
(1)视觉文化研究综述 |
(2) 对海报视觉文化的定义与研究说明 |
1.2 课题研究方法综述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调查研究与访谈 |
1.2.3 比较分析法 |
1.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德海报文化在国际海报视觉文化中的共性特征 |
2.1 从全球看中德——当代国际海报视觉语言的共性评述 |
2.1.1 当代国际海报语言表达的共性特征 |
(1) 国际“通识性”图形特征 |
(2)“地域性”图形语言的表达差异 |
(3)海报艺术的视觉与权力特征 |
2.1.2 当代国际海报视觉语言的后现代性特征 |
2.1.3 技术革新与海报审美价值的国际语境 |
2.2 时代的特征——作为视觉媒介研究的中德当代海报共性评述 |
2.2.1 图像解释与视觉消费 |
2.2.2 新媒介带来的海报设计语言转向 |
2.2.3 当代艺术对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的影响 |
2.2.4 从实用美术到视觉艺术品的角色转变 |
第三章 从历史看当代——中德当代海报发展中的历史叙事问题 |
3.1 中国当代海报设计的历史叙事问题 |
3.1.1 从中国海报的历史看当代海报的快速发展 |
3.1.2 中德交流与中国当代海报视觉标准的建构与历史重构 |
3.1.3 当代中国海报文化发展的困境 |
3.2 德国当代海报设计的历史叙事问题 |
3.2.1 从德国海报的历史看当代海报创作 |
3.2.2 包豪斯对当代德国海报发展的重要作用 |
3.2.3 德国当代海报设计发展中的观念分歧 |
第四章 中德当代海报创作的视觉文化性特征比较 |
4.1 海报视觉表达中的民族性视觉文化思维特点的比较 |
4.1.1 中国:集体思维与个体体悟的视觉拓展 |
4.1.2 德国:形象、个体独立价值与政治思维的直观表达 |
4.2 海报视觉创作中的语义逻辑特征与审美形态比较 |
4.2.1 中国:借物言志、文化境界观与感性语义的视觉阐释 |
4.2.2 德国:理性语言与观念性的严谨创造 |
4.3 当代海报创作视觉传统文化观念比较 |
4.3.1 中国:传统与现代、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自觉追求 |
4.3.2 德国:当代海报中的传统性、全球意识与创新观念 |
4.4 海报中文字代表海报视觉文化特征的典型性 |
4.4.1 中国:汉字与当代海报视觉文化 |
4.4.2 德国:拉丁语系文字海报的视觉文化 |
4.5 海报的社会性公共领域比较 |
4.5.1 中国:以文化宣传用途为主导的创作 |
4.5.2 德国:场所、空间与社会的综合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中德AGI会员名单统计表 |
附录 2:图录信息 |
附录 3: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印刷工作体会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稿六十载 寄情书海间 ——编辑出版家王子野研究[D]. 曹必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安徽南陵铁拐宋墓研究[D]. 孙千惠.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学科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研究[D]. 乔晓鹏. 河南大学, 2019(01)
- [5]雕版印刷媒介与明代通俗文学的转型[D]. 李晴晴.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D]. 祝平凡.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D]. 聂志. 厦门大学, 2018(06)
-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9]中医理论的物质技术研究[D]. 庄享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比较研究[D]. 李冠林.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