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标准”与“优秀”实行标准化管理

学生宿舍“标准”与“优秀”实行标准化管理

一、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天津大学房产处[1](1994)在《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文中指出 高等学校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的地方。是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实施教育过程所必须的条件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是后勤职工通过管理和服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方面。所以宿舍管理水平的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同时对促进学校的

罗琳[2](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陈德胜[3](2016)在《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教育治理效能是当下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诉求。围绕这一主题,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和教育、历史和当下、日常和改革之间反复求索、来回比较,对基础教育治理进行了探索—建构式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具体个案呈现嵌入在具体社会里的教育制度的真实运行图景,展示内地教育日常治理和改革治理的全过程,发掘教育治理背后的历史性和社会结构性深层次原因,尝试建构基层教育治理行为的理论。在回答“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论文以“结构性关系对行动的扩展和限制”的社会学基本视角为出发点,关注教育治理实践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真实世界。在参考和反思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县域教育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因此教育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政府治理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运用了 “以历史追踪和类型比较为逻辑架构,通过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比较,进而形成解释模型,最终提炼出治理特征和治理行为规律”的研究策略对研究问题展开具体探索。具体而言,首先,论文以个案中县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起点、以中县县志和教育志等史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近代以来中县教育的行政机构、知识结构、社会功能的近或现代化过程,以晚清的科举和儒学、清末民国的革故鼎新频繁、共和国的扩张与整顿反复拉锯,再现了中县教育宏观发展的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发现了中县教育发展始终面临的薄弱经济基础等约束条件和历届政府发展教育的相应变通策略。在宏观描述中县教育发展概况之后,论文继续进入中县教育治理的内核,以简约治理、新旧转型治理、精细治理三种体制类型揭示了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并以学校等级系统、行政部门分散治理、学校—教师—学生利益联盟关系、群体竞争策略四个层次剖析了当下的基础教育治理体制。随后,论文进入现实中中县教育治理实际过程的分析,并以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作为当下教育治理的“正题”和“反题”,分别施加以过程性考察,展示了组织结构、治理目标、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评估的复杂性,并发现了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面临共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经济体制基础,类似的工作机制以及治理行为中程度不等但始终存在的变通性行为现象;借此,论文实现了教育治理从历史到当下的延续,既展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完成了历史变迁过程内不同阶段的比较和当下教育治理内部正反两种类型比较的准备。在此分析的基础之上,论文以中县教育治理的自然社会经济基础、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有限财政能力与多重发展任务的矛盾、政府的变通性治理策略、社会选拔少数人与教育培育所有人的矛盾、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效果、教育秩序与适应性生存策略七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作为解释模型来说明中县教育治理的内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进行了基于中县经验的反思和批判,认为中县教育治理有自己的任务逻辑和主动性不足、政府部门本位、治理效果评估结果信效度低的问题。最后,论文在对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传统时期、晚清-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三个阶段治理特征和当下教育日常治理与改革治理过程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初步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家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治理方式类型选择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国家能力小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简约型教育治理;当国家能力大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精细型教育治理”。二是“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和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与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概率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稀缺度大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差,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小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强,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小”。基于以上研究,论文认为“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在多种约束条件之下,县级政府对教育进行着变通治理”。

朱远来[4](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何杰[5](2013)在《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文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导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产生极大的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因而,在新世纪,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支持性教育政策,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民生工程”。本文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对新世纪以来江苏省L县实施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支持性教育政策的特征和县域执行的路径进行反思与分析,并就支持性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议。因而本研究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本论文共七章。除第一章导论部分外,其余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新世纪我国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以及个案县L县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执行的总体性研究。第二章运用政策的“多源流理论”对支持性教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动因进行分析与揭示,并对国家和江苏省自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同时分析这些支持性教育政策执行所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对研究个案县江苏省L县的总体性描述。通过对江苏省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变迁以及教育的现状描述,为支持性教育政策在L县的执行寻求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同时对L县当前的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效进行整体考察。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在这三章里,笔者从政策执行的视角,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资料,依次对L县的支教政策、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政策的执行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效、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第四章里,L县的支教政策执行出现支教动机异化、支教缺乏针对性、支教管理上的“真空”、人情在支教考核中的渗透等问题,研究者认为其在于支教政策执行中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农村学校在支教政策中的“失语”、支教执行评价主体单一、支持政策能力有限等原因所致。在第五章里,L县在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中之所以出现政策执行主体转移、对学校能力的过分依赖和对教育资源的分割利用等三个问题,研究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政策的目标群体真正置于关爱支持的“中心地位”。在第六章里,通过对政策链条上的县政府、教育局、镇政府、学校的政策执行考察,研究者认为需要关注政策县域执行过程中因县域内的“非话语权力”而导致的政策执行权力重构和关系运作现象。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本部分研究是对前面研究的反思与建议。首先,研究者总结了支持性教育政策特征,研究者认为,支持性教育政策作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政策,其政策特征体现在政策理念从促进义务教育的平等走向均衡、中央和省级政府逐渐成为政策的责任主体、政府财政成为执行的经费投入主体、政策调整对象逐渐多元化、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等五个方面。其次,研究者对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行政驱动和民间驱动这两种典型的政策执行路径进行反思,分析了这两种政策执行模式的利弊。最后,研究者对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议,研究者认为,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的有效执行,不仅需要构建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整合推进模式,而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强化支持性教育政策执行自由裁量权的伦理控制、完善支持性教育政策的县域运行机制、改善支持性教育政策的县域执行环境。

韩建坤[6](2019)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的状况一直是:资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耗量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三五规划又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由能耗高、能效低、污染严重向降能耗、提能效、促进环保的状态发展,积极发扬绿色施工理念、探索绿色施工途径、推广绿色施工应用、解决绿色施工在实践过程中面对的“尴尬”窘境,是当前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课题以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工程为例,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相关要求,明确绿色施工的管理目标,制定绿色施工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从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四节一环保)五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前期策划、过程实施、绩效评价、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环节的管理体系并取得了研究成果。该工程已经通过了“第五批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该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研究成果对其它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陈栋[7](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赵癸萍[8](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周艳芬[9](2019)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研究 ——基于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中学的实证调查》文中提出2010年以来,为提高办学效率,我国大幅度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生源稀疏地区的小学校被撤销或者合并,当地孩子被迫选择就读寄宿学校,在这种情形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寄宿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儿童入学困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学习和生活的便利。然而,随着寄宿制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本研究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观察等调查方法对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中学寄宿生的课余生活及管理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饮食、住宿、卫生、课余活动等。研究在调查果珠中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现状时,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隐性课程理论等对其探析,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初中课余生活及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果珠中学课余生活管理的问题是,一是饮食方面,餐饮服务人员不达标,人员管理不力、保障条件不佳等;二是住宿方面,宿舍文化建设不足,宿管力量薄弱,宿管老师素质普遍不高等;三是卫生方面,卫生健康教育不足、卫生设施建设不到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及卫生管理制度等;四是课余活动方面,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活动频率低、缺乏相关制度等。总体来看,果珠中学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保持在相对初级的水平,基本保障了学生饮食起居方面的生理需要,但其他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发现,造成以上不足的原因是:认识不足、组织不力、缺少评价反馈机制等。从深层原因看,政府方面实行均一致的财政拨款体制,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错位等;家庭方面缺乏家庭教育氛围;教师方面,班主任忽略教育,班主任和宿管老师断层等;学生方面,学生自身的自制力低下,对零食无节制,对课余活动缺乏正确认识。最后针对课余生活管理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董世华[10](2012)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理论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3 研究对象
        1.3.1 超大规模高中
        1.3.2 空间环境计划
        1.3.3 研究范围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文献综述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资料法
        1.7.2 实地调研法
        1.7.3 调查分析法
        1.7.4 规划设计实践
        1.7.5 成果归纳总结
    1.8 研究框架
    1.9 本章小结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2.4 研究小结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2.5.4 研究小结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3.1.1 布局计划
        3.1.2 内容计划
        3.1.3 数量计划
        3.1.4 面积计划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2.2 特征描述分类
        3.2.3 研究模型确立
        3.2.4 计算公式推导
        3.2.5 建筑计划研究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3.3.3 小结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4.1.1 社会经济状况
        4.1.2 基础教育状况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4.2.1 布局结构影响
        4.2.2 数量与分类
        4.2.3 现状主要问题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4.3.1 教育政策
        4.3.2 建设标准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4.4.1 调研对象范围
        4.4.2 调研内容目的
        4.4.3 调研基本方法
        4.4.4 调研基础数据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4.5.1 基本概况
        4.5.2 选址布局
        4.5.3 规模特征
        4.5.4 使用状况
    4.6 本章小结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5.1.1 影响因素
        5.1.2 布局模式
        5.1.3 结构形态
        5.1.4 用地组成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5.2.1 规划布局模式
        5.2.2 空间现状指标
        5.2.3 用地布局问题
        5.2.4 影响因子研究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5.3.1 国家标准
        5.3.2 省市自定标准
        5.3.3 超过48班标准
        5.3.4 总结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5.4.1 影响因子分析
        5.4.2 相关指标概念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5.5.1 计划依据
        5.5.2 计划方法
        5.5.3 已有计划指标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6.1 要素方法提炼
        6.1.1 影响要素
        6.1.2 特征及问题
        6.1.3 内容与方法
    6.2 现行标准剖析
        6.2.1 国家标准
        6.2.2 省市自定标准
        6.2.3 超过48班标准
        6.2.4 总结
    6.3 现状细化分类
        6.3.1 用地余裕型
        6.3.2 用地适当型
        6.3.3 用地不足型
        6.3.4 主要问题分析
    6.4 空间模式计划
        6.4.1“微型社区”模式
        6.4.2“邻里单元”模式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6.5 建筑设计计划
        6.5.1 构成内容计划
        6.5.2 教学空间计划
        6.5.3 实验空间计划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6.5.5 生活空间计划
    6.6 环境设计计划
        6.6.1 广场尺度
        6.6.2 庭院空间
        6.6.3 绿化面积
        6.6.4 建筑密度计划
        6.6.5 指标体系优化
    6.7 本章小结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7.1 规模扩张分析
        7.1.1 规模扩张特征
        7.1.2 现状问题分析
        7.1.3 典型校外空间
        7.1.4 典型使用状况
    7.2 空间布局模式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7.3 规划选址模式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7.4 使用共享模式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8.2.1 宏观层面
        8.2.2 中观层面
        8.2.3 微观层面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1 成果创新
        8.3.2 思路创新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8.4 小结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9.1.1 产生背景
        9.1.2 特征内涵
        9.1.3 实践意义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9.3 后续研究展望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3)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秉承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二、关注教育领域的实践形态
        三、直面教育领域外面的中国社会图景
        四、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治理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三、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县的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中县的基本情况:资源匮乏与发展滞后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遗产:科举导向的儒学教育
        一、州学
        二、书院
        三、义学、族学、私塾
    第三节 新学教育的发展:频繁改革与艰难普及
        一、清末新学
        二、民国教育
    第四节 解放之后的轨迹:扩张与整顿反复循环
第二章 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传统时期:简约型治理
    第二节 新学时期:过渡型治理
    第三节 解放之后:精细型治理
        一、1949—1985年精细型治理体制的创建与演变
        二、1985年之后的精细型治理体制的改革与秩序
第三章 中县教育的日常治理——以教育局年度工作任务为例
    第一节 教育局的职责和结构:科层再组织与领导优先分工
    第二节 年度任务的确定机制:承上启下的本职与服务中心
    第三节 工作安排和推进节奏:周期性按部就班与上级推动
    第四节 年终总结和绩效考核:上级认可和完成任务的导向
        一、教育局对下级的检查和考核:寻找亮点和考核从宽
        二、上级对教育局的检查和考核:工作落实与排名占位
    第五节 反思:常规治理内部的逻辑矛盾
第四章 中县教育的改革治理——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为例
    第一节 政策传达: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跟进颁布文件
        一、文件特征:中央先行推动与地方缓慢跟进
        二、政策设计:成本下放到县和任务分散到多部门
    第二节 政策理解与执行:教育“填谷”和有限增量
        一、政策执行的机制:轻车熟路的规定动作
        二、政策执行的内容:工程化思维下的政策实施
        三、政策执行的效果:内部文本中的秘密
    第三节 政策效果评估过程:结果已定下的前台表演
        一、迎检准备:高压力下的动员和布景
        二、迎检过程:高标准的接待和紧凑的行程
        三、反馈意见:肯定增量与鼓励继续努力
        四、整改方案:借机讲真话和提要求
    第四节 政策执行与评估结果的反思:执行难与评估易
        一、政策设计的问题:政府同心是梦想
        二、政策评估的逻辑:大势下的增量评估
        三、公众的实际感受:大局已定吐真言
第五章 中县教育治理的变迁与秩序
    第一节 前文各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节 教育治理的约束性因素和教育治理中恒久的变通现象
        一、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差导致经济水平发展落后
        二、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不利地位
        三、有限财政能力与多样化社会发展任务的矛盾
        四、历届政府都采取降低成本的教育发展策略
        五、教育培养所有人的理想与社会选拔少数人的现实之间的永恒矛盾
        六、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改革效果
        七、新教育秩序下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及其消极后果
    第三节 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与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命题
        一、对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
        二、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基本命题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二、研究反思
附录
    附录一 中县教育局主要职责
    附录二 中县人民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实施管理办法
    附录三 中县普通中小学工作考评方案
    附录四 中央省市县层面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一、地方史料
    二、文章或报刊
    三、专着、教材或者文集
    四、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述评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
    一、政策产生
    二、政策行动
第三章 个案县情: 江苏省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
    一、L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L县的教育变迁
    三、L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行动及其成效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L县教师支教政策执行考察
    一、支教政策的执行与积极成效
    二、支教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三、支教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L县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考察
    一、L县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
    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政策执行及其成效
    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L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政策执行考察
    一、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实践
    二、L县的政策执行与积极成效
    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的反思与建议
    一、支持性教育政策的特征
    二、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执行路径的反思
    三、支持性教育政策县域有效执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内容和重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1.4.1 研究方法
        1.4.2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绿色施工理论体系
    2.1 绿色施工定义
    2.2 绿色施工总则
    2.3 绿色施工框架
第三章 绿色施工实施—以河北传媒工程为例
    3.1 工程概况
        3.1.1 总体概况
        3.1.2 设计概况
        3.1.3 施工进度计划
    3.2 绿色施工准备
        3.2.1 绿色施工指导思想
        3.2.2 绿色施工指导文件
        3.2.3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
        3.2.4 绿色施工管理内容
        3.2.5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3.3 绿色施工措施与实施
        3.3.1 主要绿色施工措施策划
        3.3.2 重要绿色施工措施优化分析
        3.3.3 环境保护措施
        3.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3.3.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3.3.6 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3.3.7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3.3.8 绿色施工新技术措施综述
    3.4 小结
第四章 绿色施工实施效果与评价—以河北传媒工程为例
    4.1 绿色施工实施效果
        4.1.1 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效果
        4.1.2 节材措施实施效果
        4.1.3 节水措施实施效果
        4.1.4 节能措施实施效果
        4.1.5 节地措施实施效果
        4.1.6 绿色施工社会效益
    4.2 绿色施工评价
        4.2.1 基本规定
        4.2.2 评价框架体系
        4.2.3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
        4.2.4 绿色施工批次评价
        4.2.5 绿色施工阶段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一) 学习与学风
        (二) 学风与教风
        (三) 学风与校风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一) 学习的本质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 导向性
        (二) 建构性
        (三) 自主性
        (四) 互动性
        (五) 养成性
        (六) 潜隐性
        (七) 群体性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一) 自强不息
        (二) 勤勉治学
        (三) 学思结合
        (四) 诚信笃实
        (五) 学以致用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 坚持实事求是
        (三) 注重解放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进取之风教育
        (一) 理想信念教育
        (二) 社会责任教育
        (三) 科学发展教育
        (四) 竞争态势教育
    二、诚信之风教育
        (一) 诚信价值教育
        (二) 诚信品质教育
        (三) 诚信法制教育
        (四) 诚信实践教育
    三、严谨之风教育
        (一) 求是精神教育
        (二) 科学态度教育
        (三) 严谨风格教育
    四、创新之风教育
        (一) 开拓意识教育
        (二) 创造精神教育
        (三) 质疑精神教育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一) 启迪法
        (二) 示范法
        (三) 规范法
        (四) 竞争法
        (五) 渗透法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一) 优化宿舍环境
        (二) 优化班级环境
        (三) 优化校园环境
        (四) 优化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9)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研究 ——基于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中学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综述
        (一)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4. 观察法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评述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
        1. 农村寄宿制初中
        2. 课余生活
        3. 管理
        (二) 理论基础
        1. 需求层次理论
        2. 隐性课程
        3. 人本管理理论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思路
        (四) 调查样本相关情况
        1. 样本情况
        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3. 问卷的信度分析
第二部分 果珠中学概况
第三部份 果珠中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现状
    一、饮食方面
        (一) 食堂管理人员情况
        (二) 食堂基础设施设置情况
        (三) 饮食环境卫生情况
        1. 环境卫生基本情况
        2. 食品卫生情况
        (四) 人员服务基本情况
        1. 工作人员卫生习惯
        2. 工作人员服务情况
        (五) 就餐管理情况
        1. 菜谱种类及更新频率
        2. 秩序监督情况
    二、宿舍方面
        (一) 宿舍管理人员情况
        (二) 宿舍文化管理情况
        1. 物质文化
        2. 制度文化
        3. 行为文化
        4. 精神文化
        (三) 宿舍安全管理情况
    三、卫生方面
        (一) 学生个人卫生保健情况
        (二)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情况
        (三) 学校生活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情况
        1. 厕所和浴室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2. 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四) 卫生管理人员及制度情况
    四、课余活动方面
        (一) 学生参加课余活动情况
        1. 学生参加、组织课余活动的意愿及认识
        2. 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动机、顾虑及满意度
        3. 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内容和频率
        (二) 学校实施课余活动的状况
        1. 学校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组织和计划
        2. 学校内开展课余活动的场地与器材
第四部分 果珠中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饮食方面
        (一) 餐饮服务人员不达标
        (二) 人员管理不力
        1. 卫生标准不明、考核不够严格
        2. 工作人员态度差
        3. 值班人员缺勤,就餐秩序不乐观
        (三) 保障条件不佳
        1. 基础设施设置不足
        2. 饮食质量不高
    二、住宿方面
        (一) 宿管力量薄弱,宿管老师素质普遍不高
        (二) 宿舍文化创设不足
        1. 基础设施设置不足
        2. 宿舍卫生状况不佳
        3. 墙壁语言文化设置只注重教育意义
        4. 制度不全、管理不严
        6. 就寝纪律差
        7. 宿舍文化活动匮乏
    三、卫生方面
        (一) 卫生与健康教育不足
        (二) 卫生设施建设不到位
        (三)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及卫生管理制度
    四、课余活动方面
        (一) 参加和组织课余活动的动机不正
        (二) 课余活动时间少、活动次数少、形式单一
        (三) 课余活动的组织混乱,缺少计划性
        (四) 课余活动的器材不足,已有场地的利用率不高
第五部分 果珠中学寄宿学生课余生活及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一) 均一致的财政拨款制无法满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独特需求
        (二) 教育部门的考核错位
        (三) 政府督查不深入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一) 认识不足
        (二) 组织不力
        1. 食堂管理缺乏有效领导
        2. 宿舍制度以“管”代教
        3. 缺乏有关课余活动的规章制度
        (三) 缺少评价反馈机制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 班主任忽略教育
        (二)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教育者的心
        (三) 班主任与宿管老师断层
    五、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六部分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的对策
        (一) 实行差异化的义务教育财政支持体制
        (二) 改变考核学校的方式
        (三) 促进政府部门科学督查
    二、学校方面的对策
        (一) 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二) 提高组织效力
        1. 提高自身餐饮管理水平
        2. 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3. 加强卫生与健康教育
        4. 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开展课余活动
        (三) 引进评价反馈机制
    三、家庭方面的对策
        (一) 重视家庭教育,主动与学校沟通
        (二) 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
    四、教师方面的对策
        (一) 提高宿管老师素质
        (二) 班主任充分发挥作用,与宿舍管理员统一协调
        (三) 提高自我意识的敏感性,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结束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的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村
        (二) 寄宿制学校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
    一、从社会化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
        (二)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二、从教育规模经济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济功能
        (一) 教育领域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时代背景
        (二) 规模经济理论
        (三)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经济分析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第三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及背景分析
    一、农村公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一) 萌芽阶段(1949—1978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二) 形成阶段(1978—1986年):国家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三) 普九时期(1987—2000年):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四) 两基攻坚(2001—2007年):中央财政主导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五) 均衡发展(2008年至今):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
        (二) 寄宿制办学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
        (三) 寄宿制办学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要求
        (四)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举措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寄宿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主体
    二、寄宿制正逐渐从西部向中东部推进,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是大势所趋
        (一) 西部山区、牧区农村全覆盖
        (二) 逐渐向中部推进,并向东部渗透
        (三)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寄宿制学校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
        (一) 小学生寄宿比例逐渐增大
        (二)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一) 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逐年增加,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二) 寄宿生食堂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五、寄宿制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五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就与问题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就
        (一) 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二) 整合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三) 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 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五) 缩小了城乡学生家庭教育的差距
        (六) 营造起了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寄宿需求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缺乏财政保障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普遍欠佳
        (六)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七) 低龄寄宿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第六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有效供给不足
        (二) 工农业存在剪刀差,造成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刺激了寄宿需求
        (三)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寄宿制学校简单扩张,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寄宿生要求
    二、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危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地盲目撤并举办寄宿制学校
        (二) 政府过多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 基层政府对义务教育卸责过快,相对减少了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四、制度设计的简单化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动力机制设计偏向,影响了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机制设计不完善,影响了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七章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
        (一) 构建各级政府间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资金来源
        (二) 构建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鼓励机制,拓宽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渠道
        (三)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
        (一) 建立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二) 科学安排寄宿生营养结构,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机制
        (三) 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生命财产安全
        (四) 合理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保持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
        (五) 推行保育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增强低龄寄宿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三、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
        (二)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育人优势,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三) 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四、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宿舍“达标”、“创优”实行标准化管理[J]. 天津大学房产处.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2)
  • [2]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3]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D]. 陈德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新世纪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执行考察 ——以江苏省L县为例[D]. 何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6]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D]. 韩建坤.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9]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研究 ——基于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中学的实证调查[D]. 周艳芬.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学生宿舍“标准”与“优秀”实行标准化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