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一、突发性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武天坤,高明,陈楠,孟醒,陈涛,陈平,吴国学[1](2021)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巴曲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疗程均为12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凝血酶受体(PAR)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听力治疗有效率(64.71%)低于治疗组的85.29%(P=0.048),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70.59%)低于治疗组的91.18%(P=0.031)。两组治疗后CRP、PA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P、PA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能降低患者CRP、PAR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耳鸣症状及听力,安全性好。

许夏[2](2021)在《突发性聋与血常规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探究血常规指标与不同类型突聋患者发病及疗效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治及评估突聋患者预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收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43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本科室住院但不伴有中耳、内耳疾病病史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诊治均符合《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标准。两组受试者入院后24小时内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常规化验检查,分析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病例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记录疗效。按照不同听阈曲线及不同疗效对突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血常规相关指标。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比较,病例组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类型突聋患者组间比较,高频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其他类型突聋患者,但仅与全聋型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疗效突聋患者组间比较血常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类型突聋患者不同疗效的血常规指标比较,在低频型突聋患者中,总有效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无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型突聋患者中,总有效组的PLR高于无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血常规指标与各类型突聋的疗效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炎症反应在突聋患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炎症反应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突聋的发病机制之一;(2)血小板计数可能与低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PLR可能与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谢记发,刘谦虚[3](2021)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HL)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规律和疗效差异,分析不同类型SHL患者的病因学差异以及影响其疗效和预后的因素,为SHL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发病1周内、未经过治疗的96例SHL患者,及47例同期住院听力正常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听力曲线将SHL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组。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FIB、听力的改变,通过对资料进行组间、组内治疗前后以及与听力正常者的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HL患者FIB、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SHL患者间FIB、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各型患者的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不同类型SHL患者治疗效果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低频下降型疗效最好(有效率92.9%),平坦型次之(75.9%),高频下降型(35.0%)和全聋型(36.8%)疗效较差。结论 SHL患者FIB、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不同类型SHL患者间FIB、血液流变学无显着差异,各型SHL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不同类型SHL患者疗效差异显着。

何婧[4](2021)在《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探寻可预测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收集的102例单侧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59例)和无效组(43例),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WBC、NEUT、MONO、PLT、LYM、NLR、MLR、PLR、MPV、PDW和RDW。结果:与治疗前的血常规指标相比较,无效组治疗后RDW、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效组治疗后LYM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无效组NLR、MLR、RDW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LYM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P<0.05),治疗后一个月时两组间治疗前后的PLR水平有差异(P<0.05)。治疗后的NLR、MLR、PLR、RDW、LYM水平与听力恢复程度相关。回归分析示开始治疗的时间晚、治疗后高NLR水平是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后NLR、MLR、PLR、RDW、LYM水平相关,通过随访这些指标,可能可以帮助预测全频型突发性聋的长期预后。

吴文科,胡革,王任炜,蒋曼[5](2021)在《突发性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探讨突发性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及疗效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7月就诊于湖南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385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3例,女222例,年龄12~85岁,平均46岁。观察突发性聋患者的年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及临床疗效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385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曲线呈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与低频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患者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突聋患者TC、LDL-C比较,40~69岁段患者明显高于10~39岁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个年龄段不同构成,40~69岁年龄段与10~39岁年龄段患者听力曲线类型比较,全聋型(39.9%vs 32.8%)、平坦下降型(51.2%vs 47.4%)。不同临床疗效患者之间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之间发病机制可能不同,血脂可能通过血液黏滞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在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吕凌燕,李红军,黄萌萌,王玉芝[6](2021)在《血清ET、NO及sVCAM-1水平与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sVCAM-1)水平与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老年非耳聋体检者11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ET、NO与sVCAM-1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不同预后的突发性聋患者血清ET、NO与sVCAM-1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血清ET、NO与sVCAM-1三者联合对老年突发性聋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ET、NO与sVCAM-1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的突发性聋患者血清ET、NO与s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7 d、听力损失轻中度的患者血清ET、NO与sVCAM-1水平显着低于就诊时间>7 d、听力损失重度者(P<0.05);不同听阈曲线的突发性聋患者血清ET、NO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ET、NO与sVCAM-1均显着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T、NO与sVCAM-1三者联合评价突发性聋预后的AUC为0.888,较三者中单一检测明显增大(0.683、0.724、0.728) (Z=3.268、2.471、2.478,P<0.05)。结论血清ET、NO与sVCAM-1对老年突发性聋预后的评估价值确切,三者联合可为突发性聋早期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艺,吕萍,石敏,胡一勇,张雪迎,冯勃[7](2021)在《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文中提出突发性聋是耳科的常见急症之一,2015年我国发布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根据听力曲线将突发性聋分为四型,并建议分型治疗。目前治疗突发性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本文将从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各型突发性聋的特点和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王璐璐,刘逸远,谭愿,裴青娴,喻璐,李春丽,陈沛[8](2021)在《“血瘀”理论对突发性聋临床指导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突发的听力下降及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社交和生活质量。"血瘀"是突聋的关键发病因素和基本病机。血液运行不畅,甚或形成瘀滞,导致耳窍失养,发为突聋,这与西医内耳循环障碍的理论相契合。该文从中西医角度论述"血瘀"在突聋的发病、证候形成的重要作用,探讨其在临床诊治过程的指导意义。

张雨菲,刘淑云,王立宇,肖其珍,殷泽登[9](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突发性聋预后判断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在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 SHL)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住院治疗的115例SH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64例;年龄14~81岁,平均46.37±14.32岁;低频下降型35例(38耳)、高频下降型17例(23耳)、平坦型38例(41耳)、全聋型25例(26耳);根据SHL的预后,分为痊愈(44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48例)4组。分别检测各组TEG中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血栓最大幅度后30 min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及血栓最大幅度后30 min时估计溶解百分数(EPL);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对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析TEG各指标与SHL患者不良精神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组K时间分别为2.45±0.61、2.39±0.58、2.31±0.77和1.85±0.89 min,全聋组与低频下降组(P<0.001)、高频(P=0.02)及平坦型组(P=0.01)比较,K时间缩短;R时间分别为6.19±1.15、5.71±0.78、5.83±1.02和4.85±1.04 min;全聋组与低频下降组(P<0.01)、高频下降组(P<0.01)和平坦型组(P<0.001)比较,R时间缩短。不同听阈曲线组的MA(F=0.38,P=0.76)、α角(F=0.99,P=0.40)、EPL(F=1.84,P=0.14)和LY30%(F=2.44,P=0.06)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预后组中K(F=1.36,P=0.25)、R(F=2.23,P=0.08)、MA(F=2.25,P=0.08)、α角(F=1.09,P=0.35)、EPL(U=0.50,P=0.91)和LY30%(U=2.01,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G与精神心理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α角与恐怖因子(r=0.21,P=0.02)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TEG中K和R时间在全聋型SHL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中可能有一定意义;TEG对SHL的预后的判断无意义;α角与恐怖因子呈正相关,表明血液高凝状态可能与SHL患者产生不良精神心理状态如恐怖情绪存在相关性。

董彬彬[10](2021)在《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疗效的差异性,观察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为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及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方法选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14天后,再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电测听结果,以及伴随症状的疗效评分。3.结果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观察组更为显着。通过14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3.33%,两组患者听力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耳鸣总有效率为76.92%,P<0.05,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结论通过本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听力恢复程度,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值得进一步科研探索及临床推广应用。

二、突发性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发性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2)突发性聋与血常规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突发性聋的病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检测方法
        1.2.1检测SHL患者和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纯音听力
        1.2.2检测SHL患者和听力正常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1.2.3检测SHL患者和听力正常鼻中隔偏曲患者的FIB
    1.3 分型治疗
    1.4 疗效判定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SHL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
    2.2 不同类型SHL患者间FIB、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2.3 各种类型SHL患者治疗前后FIB、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2.4 不同类型SHL患者疗效的比较
3.讨论

(4)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利用血液参数预测突发性耳聋发生发展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突发性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突发性聋分型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疗效判定[10]
    1.5 血脂检测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疗效的比较
    2.2 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2.3 突聋患者不同年龄段血脂水平变化
    2.4 不同疗效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3 讨论

(7)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性聋分型
    1.1 低频下降型
    1.2 高频下降型
    1.3 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
2 药物治疗
    2.1 糖皮质激素
    2.2 改善微循环药物
        2.2.1 银杏叶提取物
        2.2.2 前列地尔
        2.2.3 巴曲酶
        2.2.4 利多卡因
    2.3 神经营养修复药物
    2.4 其他药物
3 小结

(8)“血瘀”理论对突发性聋临床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医对突聋发病的认识
    1.1“瘀血阻窍”是突聋发病的中心环节
    1.2 西医内耳循环障碍学说
2 突聋患者血瘀证候特点及客观化指标
    2.1 血瘀证候及兼夹证候特点
    2.2 突聋的客观化表现
    3.1 活血化瘀通窍为突聋的基本治法
        3.1.1 内治法
        3.1.2 针刺
        3.1.3 灸法
        3.1.4 穴位注射
    3.2 改善内耳循环为主要治疗原则
        3.2.1 抗凝溶栓治疗
        3.2.2 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治疗
        3.2.3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3.2.4 血浆置换
4 小结

(9)血栓弹力图对突发性聋预后判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量表)[9]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1.3 TEG检测方法
    1.4 治疗方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听阈曲线分型组TEG各项指标比较
    2.2 不同疗效组TEG各指标比较
    2.3 TEG各指标与SCL-90量表10个因素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10)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1.1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学说
        1.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2.1 暴聋的病因病机
        2.2 暴聋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来源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标准
        4.1 听力疗效判定标准
        4.2 耳鸣疗效评估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图
    7.结果
        7.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7.2 治疗后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依据
    2.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理依据
    3.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暴聋的理论依据
        3.1 耳与肾的关系
        3.2 肾阳亏虚的原因
        3.3 扶阳法的渊源
        3.4 扶阳法的代表方及组成、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4.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的预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突发性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效果[J]. 武天坤,高明,陈楠,孟醒,陈涛,陈平,吴国学. 中国实用医刊, 2021(14)
  • [2]突发性聋与血常规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D]. 许夏.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J]. 谢记发,刘谦虚.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03)
  • [4]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何婧.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突发性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 吴文科,胡革,王任炜,蒋曼.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1(02)
  • [6]血清ET、NO及sVCAM-1水平与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吕凌燕,李红军,黄萌萌,王玉芝.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02)
  • [7]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 文艺,吕萍,石敏,胡一勇,张雪迎,冯勃.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02)
  • [8]“血瘀”理论对突发性聋临床指导意义[J]. 王璐璐,刘逸远,谭愿,裴青娴,喻璐,李春丽,陈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7)
  • [9]血栓弹力图对突发性聋预后判断的意义[J]. 张雨菲,刘淑云,王立宇,肖其珍,殷泽登.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03)
  • [10]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董彬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