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低压制氧机加热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1](1978)在《制氧工问答(三)》文中认为1.问:制氧机常用的基本流程有几种?有什么区别?答:目前,制氧机的形式、种类很多,相应的工艺流程也很多。但就常用的基本流程而言,主要有四种,即高压流程、中压流程、高低压流程、全低压流程。各种流程的不同之点主要在于:采用空气液化的循环不同;空气中杂质的净除方法不同;精馏系统的组织不同等。比较如下表: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2](1978)在《制氧工问答(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问:在空分塔内空气是怎样被分离为氧气和氮气的?答:压缩空气除去水份、二氧化碳后,经热交换系统和产冷系统进入下塔,一部分成为液体。由于氮的沸点(-195.8℃)低于氧的沸点(-182.98℃),利用氧、氮的沸点不同,在每一块塔板上液体与汽体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过程时,蒸汽从液体中获得冷量,相应,液体必然从蒸汽中获得热量。蒸汽得到了冷量,蒸汽中的高沸点组份──氧组份,就被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3](1973)在《国外大型制氧机概况》文中研究指明一、各公司概况西德林德公司西德林德公司全称西德林德冷冻机械制造股份公司,1879年6月建立,初期不从事生产,仅设计和出售冷冻设备。1895年设立气体液化部,开始设计和制造气体液化和气体分离设备。1902年林德设计的第一台单级精馏的空分设备制成。自1903年进行第一次双级精馏塔试验,并制成第一台10米3/时制氧机,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在深冷技术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而且有相当的运转经验,制造工业性设备很多,装置容量大小可按用户需要提供,在欧洲和世界市场上有相当大的竞争力。1969年曾制造40000标米3/时一套、30000标米3/时二套、6000标米3/时一套的西德麦塞尔公司现已倒闭,并给林德公司,被林德公司吃掉。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4](1975)在《制氧工问答(一)》文中提出答:压缩空气除去水份、二氧化碳后,经热交换系统和产冷系统,达到进入精馏塔前的状态。进入下塔的空气,在下塔冷凝成为液体。由于氮的沸点低于氧的沸点,利用氧、氮的沸点不同,在每一块塔板上液体与汽体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过程时,氮组份不断地从液体中逸出进入汽体,而氧组份从汽休中进入液体。因此,蒸汽越向上升含氮量越高,液体越向下流含氧量越高。只有在冷凝器工作后,精馏过程才能产生。
卢芳芳[5](2019)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目标。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项目学习中的学习者以及执行者,以项目中驱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项目中真实的问题、完成项目中的任务,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的学习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独特的整体化的学习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的理念在科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一直停留在高等教育阶段或者职业教育阶段,涉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比较有限。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初中科学学科是一门具备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所涉及到内容多、领域广,并需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而科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才能够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科学课程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项目式学习与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结合,使项目式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的问题。文章以“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为主题,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总结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以及其发展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实施项目式学习的相关要求,将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之中。本文首先对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内涵等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对国内外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针对实施项目式学习的相关要求,对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再次,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相关流程对其中的一些课题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将项目式学习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通过随机对部分科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的反馈总结出目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进行相应的展望。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参加以项目式学习为主题的会议、听取相关专家的见解、考察部分初中科学课堂、询问了不同学校的初中学生、相关的科学教师并且进行相关的总结与梳理,认为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仍具有其可取之处。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因此,笔者认为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是有意义的。
王欢[6](2016)在《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空分设备原理都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空气中不同种类气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想要得到的组分。这种方法原理简单,产气量大,但对设备要求较高,设备体积大、机构复杂、成本高昂。现在新兴的水产养殖业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分子筛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大多数分子吸附式制氧机的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且无法形成闭环,能耗也很大,更无法保证产品气体的质量。本文将设计一种小型制氧机,采用分子筛作为产氧部件,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完成了整机的优化控制。本文首先对制氧机各部分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建立整机系统模型。并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文中主要建立鼓风机、分子筛和氧气缓冲罐这三部分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整合三部分模型建立整机系统模型。在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选取上,本课题通过对比普通PID与模糊PID两种控制算法的优缺点,总结出一种适合小型制氧机的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现制氧机恒流量输出。本文所设计的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系统的稳态时间短、超调量小、工作状态稳定,因此文中所设计的系统和控制方案是可行的,这为分子吸附式小型鱼塘制氧机的实际制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很高的实际参考价值。
闫闵[7](2008)在《塑料压缩成形与金属模锻成形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均属于压力成形;压缩模与挤压模、传递模与液锻模又都属于型腔模,它们都是利用密闭腔体来成形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立体形制品的工具,作为实现聚合物、金属向制品转变的这一过程的必要工装。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技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对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的成形理论、成形原理、成形工艺、成形设备和模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比研究。本文给出了大量的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典型模具结构,论述模具的工作过程,并以这些模具结构为例,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对比,总结模具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规律。模压成形的是熔融塑料,而挤压成形的却是固体金属。成形材料的不同,决定了成形理论、工艺、设备、模具以及制品性能、应用的种种不同。但是由于二者均属于压力加工,所以在成形原理、工艺,尤其在模具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压模和挤压模在结构上均有工作部分、导向机构、脱模机构、传力和连接紧固部分。当生产某些带有侧向凹槽等特殊形状的零件时,压模和挤压模均可设置侧向分型机构。挤压模没有抽芯机构和加料室。在某些挤压模里设有加热与冷却系统、排气与溢料系统。传递模塑成形和间接式液态模锻成形均属于压力传递成形,决定了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在成形原理、工艺以及模具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直接式液态模锻则是在压力作用下直接成形,类似于模锻,和传递模塑完全不同。传递模和液锻模结构上均需要工作部分、定位、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加热、冷却系统、排气溢料系统以及连接机构,根据需要,二者均可设置开、合模机构和抽芯机构,不过有些液锻模没有加料室、压料柱和浇注系统。间接式挤压铸造模与柱塞式传递模结构相似。通过对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技术的分析对比研究,找出并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有利于科研人员技术移植,开发出更优的成形技术以及模具设计人员设计模具时对比参考,避免重复劳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胡金城[8](2017)在《2500吨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压力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目实施的背景是设计并研发出国内首台能够生产HC1400H大规格锥形橡胶护舷的2500吨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同时该硫化机控制系统也要满足生产型号为HC900H至HC1300H等其他4种锥形橡胶护舷,达到“一机多用”的实际生产需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影响橡胶护舷制品质量的相关因素。根据橡胶硫化机理分析,分析与质量的力学性能参数和外观尺寸有密切关系参数;分析了 2500吨硫化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过程,明确了控制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流程;根据实际生产的缺陷产品,分析且明确了压力、温度、时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次,对硫化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对硫化机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包括液压控制电路、温度检测控制电路、预排水控制电路、检测值记录电路、油温冷却电路、润滑油注入电路、安全保护电路、触摸屏通讯电路等设计,同时完成了各部分功能对应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并且进行了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最后,针对多种型号制品对应多种硫化压力的生产实际需求,对压力控制方法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五种制品硫化需要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工艺参数;针对每一制品需要的2种硫化压力以及不同制品压力差异工艺需求变化过大,导致的PID控制难以满足达到制品稳定控制在±20吨范围内的工艺要求问题,提出了分组PID的多种硫化制品硫化控制的解决方案;并且现场的控制效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根据本论文设计的控制系统,2500吨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满足了生产HC900H型至HC1400H型等5种规格制品的需求。
李瑞龙[9](2019)在《煤基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工艺路线替代传统的石油化工工艺路线生产聚丙烯,对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3240NC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是国家能源集团宁煤烯烃一分公司生产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煤制烯烃技术路线生产的聚丙烯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家电,日用品,医疗和卫生等领域。本文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与市场同类产品K4912(上海石化公司)和R370Y(韩国SK公司)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对指导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产品性能提升、合成生产工艺及下游加工工艺优化和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进一步,针对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助剂配方优化,实现了助剂包国产化,降低了助剂成本,提升了产品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比研究了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结构与物理性能利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高温凝胶色谱仪,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与市场同类牌号的石油基聚丙烯K4912和R370Y的分子链结构组成及结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样品的乙烯单元含量存在一定差别,煤制聚丙烯3240NC和石油制K4912中乙烯单元含量很接近;三个样品的重均分子量较接近,但分子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3240NC的分子量分布最窄;3240NC和K4912可溶于二甲苯的乙丙共聚物含量较少;3240NC与对比样品均含有成核剂,具有较快的结晶速率,样品的结晶以α晶为主,同时有少量γ晶形成,并且3240NC的晶粒尺寸最小。力学性能方面,3240NC与市场同类牌号的石油基聚丙烯大抵相等。(2)对比研究了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市场同类产品的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分析仪等手段对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3240NC与市场同类石油基聚丙烯K4912和R370Y的加工流动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370Y热分解温度和氧化诱导期低于K4912和3240NC,3240NC具有良好的耐热氧降解能力;三个样品均表现为双重转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在0℃左右,3240NC<K4912<R370Y。。(3)聚丙烯3240NC成核剂配方优化在系统研究煤制无规聚丙烯3240NC与市场同类产品结构性能基础上,进而对聚丙烯3240NC成核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核剂添加量在2000ppm时,聚丙烯3240NC的综合性能最佳。同时,国产成核剂和进口成核剂对其性能影响相当,国产成核剂完全具备替代进口成核剂的可能,且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成果已成功应用在工业生产装置,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4)聚丙烯3240NC生产工艺调整和后加工工艺优化的指导建议建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操作条件,调整聚合单体配比,进而调控产品分子量及分布、分子链结构及组成,改善产品刚韧平衡等性能。同时,结合下游加工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针对3240NC产品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建议下游用户优化3240NC加工工艺参数,调整加工温度和注射压力等工艺,从而解决了产品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
陈剑楠[10](2020)在《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武岩纤维使用纯天然火山岩矿石制造,是将原料充分破碎后,放入1400℃-1500℃高温中熔融拉丝制成的新型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加工简单、成本低、优异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以及突出的化学稳定性、抗紫外线和高能电磁辐射及良好的阻燃性,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工业材料,是生产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选择。尽管玄武岩纤维的组成与玻璃纤维相似,但玄武岩纤维的性能远远优于E型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表面光滑,与基体的相互作用较弱、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受到较大外载荷作用时易拔出、断裂及脱粘,另外热辐射系数高、电阻率大、耐磨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玄武岩纤维的应用。为满足应用性能要求,需要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和实现多功能性。将纳米尺度的碳纳米管加入到玄武岩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体系,通过复合效应、多尺度效应及界面效应等显着改善界面性能,并可提高材料的热性能、电学性能及耐磨性,实现玄武岩纤维增强多尺度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及多功能化,符合当前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处理,然后将其引入到复合材料中。主要在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和乙烯基酯树脂基体中加入羧基化碳纳米管和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当将碳纳米管接枝到微米尺度的玄武岩纤维表面时,多尺度增强体带有反应性较强的碳纳米管活性点、表面粗糙度增大。在界面粗糙度增加以后更有利于聚合物分子和玄武岩纤维表面的接触,提升玄武岩纤维的表面能,改善其与树脂间的浸润性,增加纤维表面附近的树脂交联程度,在玄武岩纤维和基体之间构建出一种梯度的界面,帮助界面区应力的分散。在玄武岩纤维的基体中加入的碳纳米管能够与聚合物形成类似于机械齿的锲合形态,一定程度上限制玄武岩纤维表面树脂分子的运动,使得界面区域对裂纹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羧化碳纳米管COOH-MCNTs、偶联剂改性羧化碳纳米管KH550-MWCNTs、KH570-MWCNTs分别与乙醇/水溶液配制成含碳纳米管成分的上浆剂,涂覆到玄武岩纤维原丝及纤维布表面。对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检测,基于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等方法测试了上浆后玄武岩纤维表面性能。对玄武岩纤维原丝增强棒状复合材料进行了界面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热性能测试;对VARTM成型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冲击强度、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层间剪切强度、电性能、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检测分析,且进行了断口的SEM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拉挤成型碳纳米管接枝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中由于不同种类的碳纳米管的加入,界面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KH550-MWCNTs涂层三次时得到最高值,分别提高了101%、18.3%、25.7%、45%。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高温时残碳率较高;热膨胀系数降低,KH550-MWCNTs/BF/VE复合材料在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热膨胀系数降低了66.7%,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热膨胀系数降低了13.6%。另外将COOH-MWCNTs和KH570-MWCNTs掺杂加入到BF/VE复合材料中,基体中加入COOH-MWCNTs,弯曲强度提高了25.1%,冲击强度提高了27.4%,而KH570-MWCNTs体系的弯曲强度提高了28.4%,冲击强度提高了42.5%。对玄武岩纤维布及碳纳米管改性多尺度增强体形貌、表面元素及官能团分析,表明玄武岩纤维布经过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后,有机活性基团数量增加;采用VARTM工艺成型碳纳米管接枝多尺度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II型层间断裂韧、层间剪切强度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增大4.4℃、正切损耗角减小,高温热稳定性增强,电阻率降低8-10个数量级,摩擦性能得到很大改善,KH550H-MWCNTs含量为0.1%时,多尺度复合材料体系耐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二、高低压制氧机加热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低压制氧机加热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5)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的界定 |
2 理论基础 |
2.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2.2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2.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3 项目式学习的要求 |
3.1 项目式学习对内容的要求 |
3.2 项目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
3.3 项目式学习对活动的要求 |
3.4 项目式学习对课堂管理的要求 |
4 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
4.1 项目式学习的流程设计 |
4.1.1 创设项目情境 |
4.1.2 提出项目问题 |
4.1.3 实施项目探究 |
4.1.4 总结项目经验 |
4.2 项目式学习中项目的设计 |
4.2.1 项目的主题设计 |
4.2.2 项目的活动设计 |
4.2.3 项目的实施环境设计 |
4.2.4 项目的评价设计 |
4.3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
4.3.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教学设计 |
4.3.2 “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的验证”的教学设计 |
4.3.3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
4.3.4 “酸与碱之间的反应”的教学设计 |
4.3.5 “能量的获得”的教学设计 |
4.3.6 “磁生电”的教学设计 |
5 项目式学习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5.1 教师自身因素限制 |
5.2 学生自身因素限制 |
5.3 学习时间限制 |
5.4 外部压力限制 |
5.5 评价体制的限制 |
6 总结与反思 |
7 参考文献 |
(6)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1 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国内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3 空分技术展望 |
1.3 论文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分子吸附空分制氧原理分析 |
2.1 分子吸附法原理 |
2.2 其它空分法原理 |
2.2.1 深冷法 |
2.2.2 膜分离法 |
2.3 主要制氧法的对比 |
第三章 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系统硬件设计 |
3.1 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系统物理结构 |
3.2 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控制电路设计 |
3.2.1 直流电源设计 |
3.2.2 电磁阀控制电路设计 |
3.2.3 报警电路设计 |
3.2.4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3.3 空气压缩机和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 |
3.3.1 空气压缩机的选择 |
3.3.2 变频器的选择 |
3.3.3 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
3.4 流量采集电路设计 |
3.4.1 流量计的选择 |
3.4.2 流量计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四章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系统建模与控制算法 |
4.1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系统建模 |
4.1.1 空气压缩机模型 |
4.1.2 分子筛筒模型的建立 |
4.1.3 缓冲罐模型建立 |
4.1.4 整机模型建立 |
4.2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PID控制算法 |
4.2.1 PID控制算法原理 |
4.2.2 PID控制算法的建立 |
4.3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算法 |
4.3.1 模糊控制原理 |
4.3.2 模糊控制器的分类 |
4.3.3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
4.3.4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五章 分子吸附式增氧机系统仿真与实验 |
5.1 常规PID控制系统仿真 |
5.2 模糊参数自调节PID控制系统仿真 |
5.3 系统整机仿真 |
5.4 整机实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塑料压缩成形与金属模锻成形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主要符号注释 |
第1章 综述 |
1.1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技术及其发展 |
1.1.1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新方法、新工艺 |
1.1.2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模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CAD/CAE/CAM技术在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技术中的应用 |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2.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材料及其对比 |
2.1 模压与挤压成形材料及其对比 |
2.1.1 模压成形材料 |
2.1.2 挤压成形材料 |
2.1.3 模压与挤压成形材料对比 |
2.2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材料及其对比 |
2.2.1 传递模塑成形材料 |
2.2.2 液态模锻成形材料 |
2.2.3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材料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理论及其对比 |
3.1 模压成形理论 |
3.1.1 模压料在模具中的流动理论 |
3.1.2 模压料在模具中的热行为 |
3.2 挤压成形理论 |
3.2.1 应用于挤压中的塑性成形理论 |
3.2.2 挤压变形过程 |
3.2.3 挤压时金属的流动 |
3.2.4 挤压变形时的应力和应变 |
3.3 模压与挤压成形理论对比 |
3.4 传递模塑成形理论 |
3.4.1 树脂流动理论 |
3.4.2 熔体充模流动特性 |
3.4.3 热传导及化学反应 |
3.5 液态模锻成形理论 |
3.5.1 液态模锻下物理冶金学理论 |
3.5.2 液态模锻下凝固理论 |
3.5.3 液态模锻下的力学成形理论 |
3.6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理论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原理及其对比 |
4.1 模压与挤压成形原理及其对比 |
4.1.1 模压成形原理 |
4.1.2 挤压成形原理 |
4.1.3 模压与挤压成形原理对比 |
4.2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原理及其对比 |
4.2.1 传递模塑成形原理 |
4.2.2 液态模锻成形原理 |
4.2.3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原理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工艺及其对比 |
5.1 模压与挤压成形工艺及其对比 |
5.1.1 工艺流程及其对比 |
5.1.2 工艺特点及其对比 |
5.1.3 工艺方法类别及其对比 |
5.1.4 工艺参数及其对比 |
5.2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工艺及其对比 |
5.2.1 工艺流程及其对比 |
5.2.2 工艺特点及其对比 |
5.2.3 工艺方法类别及其对比 |
5.2.4 工艺参数及其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设备及其对比 |
6.1 模压与挤压成形设备及其对比 |
6.1.1 模压成形设备 |
6.1.2 挤压成形设备 |
6.1.3 模压与挤压成形设备对比 |
6.2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设备及其对比 |
6.2.1 传递模塑成形设备 |
6.2.2 液态模锻成形设备 |
6.2.3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设备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模具及其对比 |
7.1 模压与挤压成形模具及其对比 |
7.1.1 模具常用材料及其对比 |
7.1.2 模具特点及其对比 |
7.1.3 模具类别及其对比 |
7.1.4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对比 |
7.1.5 模具的设计要求及其对比 |
7.1.6 模具的制造及其对比 |
7.2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模具及其对比 |
7.2.1 模具材料及其对比 |
7.2.2 模具特点及其对比 |
7.2.3 模具类别及其对比 |
7.2.4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模压与挤压、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模具结构分析及其对比 |
8.1 带典型脱模机构的压模与挤压模结构分析 |
8.1.1 双脱模压模结构分析 |
8.1.2 垂直分型二级推件多型腔压模结构分析 |
8.1.3 带中间凸缘轴镦挤模结构分析 |
8.1.4 套筒扳手冷挤压模结构分析 |
8.1.5 高压开关压气缸挤压模结构分析 |
8.1.6 光纤接头底座复合冷挤压模结构分析 |
8.2 可分凹模压模与挤压模结构分析 |
8.2.1 链条拖动垂直分型线圈绝缘框压模结构分析 |
8.2.2 塑料绝缘子侧向分型压模结构分析 |
8.2.3 锥形套瓣合模固定式压模结构分析 |
8.2.4 垂直分型弯杆型喷嘴挤压模结构分析 |
8.2.5 杠杆式垂直可分凹模三通及弯头管接头挤压模结构分析 |
8.2.6 多用途楔块式水平可分凹模三通管接头挤压模结构分析 |
8.2.7 阀体温挤压模结构分析 |
8.3 其它典型压模与挤压模结构分析 |
8.3.1 双弯销侧抽芯壳体底座压模结构分析 |
8.3.2 自动卸螺纹型芯压模结构分析 |
8.3.3 装于通用模架上的半溢式压模结构分析 |
8.3.4 钢碗热挤压模结构分析 |
8.3.5 摩托车档位齿轮镦挤模结构分析 |
8.3.6 氧气喷头热挤压模结构分析 |
8.3.7 拉杆球头双凸模精密冷挤压模结构分析 |
8.4 模压与挤压成形模具结构对比分析 |
8.4.1 工作部分对比分析 |
8.4.2 侧向分型机构对比分析 |
8.4.3 抽芯机构对比分析 |
8.4.4 导向机构对比分析 |
8.4.5 脱模机构对比分析 |
8.4.6 加热与冷却系统对比分析 |
8.4.7 排气与溢料系统对比分析 |
8.4.8 传力部分对比分析 |
8.4.9 通用模架对比分析 |
8.4.10 其它方面对比分析 |
8.5 带典型侧抽芯机构传递模与液锻模结构分析 |
8.5.1 斜导柱侧抽芯移动式罐式传递模结构分析 |
8.5.2 ZGMn13锤头液锻模结构分析 |
8.6 可分凹模传递模与液锻模结构分析 |
8.6.1 带侧向分型瓣合模块移动式传递模结构分析 |
8.6.2 移动式多腔组合锥模传递模结构分析 |
8.6.3 铝合金自行车把立管挤铸模结构分析 |
8.6.4 燃气具铜合金阀体挤铸模结构分析 |
8.7 其它典型传递模与液锻模结构分析 |
8.7.1 柱塞式下加料室传递模结构分析 |
8.7.2 移动式多金属嵌件传递模结构分析 |
8.7.3 多型腔罐式移动式传递模结构分析 |
8.7.4 Mo-Nb贝氏体钢耙片挤铸模结构分析 |
8.7.5 带溢流槽的精密挤铸模结构分析 |
8.7.6 锻模模块挤铸模结构分析 |
8.7.7 铝合金盖体挤铸模结构分析 |
8.8 传递模塑与液态模锻成形模具结构对比分析 |
8.8.1 工作部分对比分析 |
8.8.2 连接机构对比分析 |
8.8.3 导向机构对比分析 |
8.8.4 脱模机构对比分析 |
8.8.5 浇注系统对比分析 |
8.8.6 开合模机构对比分析 |
8.8.7 抽芯机构对比分析 |
8.8.8 加热与冷却系统对比分析 |
8.8.9 排气与溢料系统对比分析 |
8.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结论 |
致谢 |
闫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2500吨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压力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平板硫化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橡胶硫化机理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 |
2.1 橡胶硫化机理 |
2.2 平板硫化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平板硫化机组成 |
2.2.2 平板硫化机工作原理 |
2.2.3 硫化机工作过程 |
2.3 影响制品质量及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
2.3.1 硫化压力对质量的影响 |
2.3.2 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1.1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1.2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3.2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液压系统组成 |
3.2.2 液压系统动作控制 |
3.2.3 压力控制电路 |
3.2.4 油温冷却电路 |
3.3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3.3.1 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
3.3.2 温度控制电路 |
3.3.3 预排水控制电路 |
3.3.4 检测值记录电路 |
3.4 其他控制部分设计 |
3.4.1 安全保护电路 |
3.4.2 润滑油注入电路 |
3.5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3.5.1 触摸屏通讯电路 |
3.5.2 人机交互界面绘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板硫化机压力控制方法研究 |
4.1 不同型号制品对硫化压力的需求分析 |
4.2 硫化压力PID控制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
4.3 多种硫化压力分组PID控制方案 |
4.3.1 方案提出 |
4.3.2 方案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煤基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化工概述 |
1.2 聚丙烯 |
1.2.1 聚丙烯生产及类型 |
1.2.2 聚丙烯分子链组成与结构研究 |
1.2.3 聚丙烯的形态研究 |
1.2.4 聚丙烯的热性能研究 |
1.3 无规共聚聚丙烯 |
1.3.1 无规共聚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2 无规共聚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1.3.3 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用途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原料及试剂 |
2.2 助剂配方优化实验样品制备 |
2.3 测试仪器与方法 |
2.3.1 核磁碳谱测试(13C-NMR) |
2.3.2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熔体流动速率(MFR) |
2.3.6 热失重分析(TGA) |
2.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3.8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
2.3.9 偏光显微镜测试(POM) |
2.3.10 广角X-射线衍射(XRD) |
2.3.11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2.3.12 力学性能 |
2.3.13 热变形温度(HDT)和维卡软化点(VST)测定 |
2.3.14 雾度性能测定 |
3 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市场同类产品物理性能对比研究 |
3.1 分子链组成与结构 |
3.1.1 核磁共振(13C-NMR) |
3.1.2 红外光谱(FT-IR) |
3.1.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 结晶性能 |
3.2.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2.2 偏光显微镜(POM) |
3.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2.4 广角X-射线衍射(XRD) |
3.2.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3.3 力学性能 |
3.4 小结 |
4 煤制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市场同类产品热稳定性对比研究 |
4.1 熔体流动性能 |
4.1.1 熔体流动速率(MFR) |
4.2 热性能 |
4.2.1 热失重分析(TGA) |
4.2.2 氧化诱导期(OIT) |
4.2.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
4.2.4 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 |
4.3 小结 |
5 聚丙烯3240NC助剂配方优化 |
5.1 助剂配方设计 |
5.2 不同添加量的助剂配方对3240NC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相同添加量不同厂家的助剂配方对3240NC性能影响 |
5.4 经济成本测算 |
5.5 产品下游应用反馈 |
5.6 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10)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玄武岩纤维的性能 |
1.3 玄武岩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 |
1.4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 |
1.4.1 界面结合方式 |
1.4.2 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 |
1.4.3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5 玄武岩纤维增强多尺度杂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碳纳米管的偶联化 |
2.2.4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纳米管红外光谱 |
2.3.2 反应机理分析 |
2.3.3 分散稳定性 |
2.3.4 MWCNTs的表面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接枝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玄武岩纤维表面及其本体性能的表征 |
3.2.5 多尺度增强体的界面剪切强度测试 |
3.2.6 多尺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3.2.7 多尺度复合材料热失重测试 |
3.2.8 多尺度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玄武岩纤维表面化学状态表征 |
3.3.2 修饰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界面性能 |
3.3.3 多尺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3.4 多尺度热失重分析 |
3.3.5 多尺度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混杂法制备多尺度复合材料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纳米管的分散 |
4.3.2 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冲击破坏断口形貌 |
4.3.3 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
4.3.4 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
4.3.5 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热失重测试 |
第5章 VARTM成型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实验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制备及表征 |
5.2.3 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2.5 复合材料动态机械性能分析 |
5.2.6 复合材料热失重测试 |
5.2.7 复合材料电性能分析 |
5.2.8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玄武岩纤维布表面形貌 |
5.3.2 玄武岩纤维布及多尺度增强体界面化学反应分析 |
5.3.3 增强体浸润性能分析 |
5.3.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3.5 复合材料断裂面表观形貌 |
5.3.6 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复合材料热失重测试 |
5.3.8 复合材料电性能分析 |
5.3.9 摩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四、高低压制氧机加热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制氧工问答(三)[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技术, 1978(S3)
- [2]制氧工问答(一)[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技术, 1978(S1)
- [3]国外大型制氧机概况[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简报, 1973(S2)
- [4]制氧工问答(一)[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技术, 1975(S3)
- [5]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D]. 卢芳芳.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6]分子吸附式鱼塘增氧机控制系统设计[D]. 王欢. 长春工业大学, 2016(06)
- [7]塑料压缩成形与金属模锻成形对比研究[D]. 闫闵.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2)
- [8]2500吨平板硫化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压力控制方法研究[D]. 胡金城. 东北大学, 2017(02)
- [9]煤基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结构及性能研究[D]. 李瑞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剑楠. 中北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