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的评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军[1](2019)在《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晚清以来,中国不自主地卷入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洪流之中,乡村开始逐步凋敝和衰败,“成为问题的乡村”如何因应现代化转型逐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梁漱溟与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是对乡土中国如何实现健康的现代转型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们的乡建实验从总体上看最终都未真正成功。但是他们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进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即使在今天也是无可回避而必须正视的。按照马克思所描绘的基本趋势,社会发展总体上表现一个从个体只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只是“共同体的财产”的社会状况,逐步迈向“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的状态的进程。本研究基于上述一般性社会历史进程,联系中国近代以来不完全自主的社会转型(包括其中发生的革命和建设运动)来审视梁、晏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讨二人乡土重建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式的不同以及对当代乡村振兴的价值启示。首先,对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价值取向、现代化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二人对待西学和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梁漱溟对西方文明始终保持着批判性审视的态度,而晏阳初体现了对西学的肯定与全盘继承的态度。梁漱溟奉行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而晏阳初秉持“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乡村建设理念,这种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的差别也可以概括为“晏阳初的“科学”与梁漱溟的“哲学”,这也是二人乡建理论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梁漱溟、晏阳初基于中国问题的认识差异,形成社会重建和公民建设两条路径。梁漱溟基于文化视角从中国的特殊性中寻找解决方案,强调发扬儒家伦理唤醒农民内力,以文化改造实现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晏阳初立足教育通过平民教育来培育现代公民,力图让农民摆脱贫困愚昧且塑造成为“整个的人”,促使农村能够有效汇入现代文明大潮,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其次,对邹平和定县两地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政治取向、社会支持、动员方式和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邹平实验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自下而上地采取“社会”动员方式,依靠乡村领袖或绅士等社会强势力量改造乡村;定县在实验初期研究阶段坚持民间化立场,县政改革后则希望借助政权力量,基于教育改造基础以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全方位改造,自下而上采用“社团”动员方式,依靠现代知识精英推动乡建实验。总体可以概况为“文化复兴——中华本色”、“平民教育——西式现代化”两种乡土重建模式。再次,对二人乡村建设“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探讨实验未成功的根本原因。从革命史视角来看,乡村建设者们并触及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无力解决土地问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的旧中国,通过改良来寻求乡土重建的道路,定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在“革命史”范式下审视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乡村建设实验的失败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参照社会现代化的一般历史进程,联系中国近代以来扭曲、反常的社会转型来看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可以认为,梁漱溟的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反工业化、反城市化的价值取向,他意图通过对传统的社会组织稍加改造来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具有逆历史发展一般进程的反历史倾向;晏阳初有着鲜明的西方现代化价值取向,通过“四大教育”来解决“四大病症”,其根本在实现“新民”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所置身于其中的历史条件缺乏充分体认的非历史性,这使他们虽然殊途但却同归于“失败”的基本症结所在。此外,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取径的政治改革,也即非政治力量的政治建设,离开政府必然会失败。梁漱溟在乡村建设中要改造既有政权,并最终以乡学村学取代基层政权组织,无疑是政府所不允许的。晏阳初抱着教育救国论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注重从个体改造方式来实现新民,但忽视了制度建设,对基层政权的改造也仅仅服务于社会改造,在缺乏强大的、负责任政府背景下,也注定其实验难以成功。当然他们的努力也为中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了知识增量与实践借鉴。最后,如何通过重建乡土社会或乡村现代化而带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梁漱溟晏阳初问题的根本关怀所在。“三农”问题其实质是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已成当今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此而言,梁漱溟和晏阳初乡村建设中提出的问题依然是无可回避的。二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当下乡村振兴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一方面必须保障农民作为公民的权利、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民自身的发展,培育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推动乡村共同体建设,这是乡村“主体力量”的形成过程,也是对乡村社会的重塑,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以增强农民对自身所在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外,还需积极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本土资源,使之全面参与国民的道德精神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建,实现文化自觉,为中国的“现代性”提供支撑。
刘峰[2](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徐雪莲[3](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张颖夫[4](2009)在《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就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历史的梳理和研究,细致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期在宏观与微观方面促进学术界对于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新审视与深入研究,并且希望引起政府对它的关注。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缘起。从国际背景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中国爱国知识分子选择救国道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国内背景来看,新学教育使乡村精英向城市迁移,造成了乡村人才“真空”,造成乡村管理和资金的空心化,特别是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国内开始新村实验,乡村教育思想开始在国内形成一股潮流,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逐渐形成。而促使晏阳初从事“平民教育”的直接动力来自于“三C”的影响:孔子(Confucius)的民本思想,基督(Christ)的博爱、进取、奉献精神和对苦力(Coolers)疾苦的关心。第三部分主要是阐释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的历史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20-1926):以扫盲为中心的识字教育;第二阶段(1926-1937):以乡村教育为经,建设为纬的河北定县实验;第三阶段(1937-1940):以抗战教育为核心的县政、省政改革:第四阶段(1940-1949):以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改造;第五阶段(1950-1990):以创建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培养国际乡村改造人才为中心的国际乡村改造。随后对晏阳初“平民教育”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理论。对于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理论,直到现在学术界还没有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的理论高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教育主体论、教育价值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公平论、教师道德论、课程教学论六个方面对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本文就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第五部分主要是继续深入考察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当代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世界格局转变,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选取了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密切相关的四个问题:信仰、知识分子、公民社会、“三农”问题,以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为依据,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论述。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晏阳初信仰的当代价值、晏阳初做为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的当代价值、晏阳初通过公民教育建立公民社会的当代价值、晏阳初大教育观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代价值。晏阳初矢志于平民教育70年,深入乡村,调查研究,扎根乡土开展长期而又扎实的实验,力图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等问题;以学术的立场,以全人类的眼光,不抱任何成见,认识到贫困才是全人类真正共同的敌人,只有解决贫困,世界才有真正的和谐与和平。其“平民教育”理论不法古、不崇洋,是中国人自己独创的教育理论,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在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的突出地位及其杰出贡献,使其以一种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实践方式,遍及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掀起国际乡村改造运动的潮流,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影响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既要放眼世界,又要立足本土,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应从本土寻找智慧。晏阳初“平民教育”是一种真正生成于本土的理论,又是一种真正能走向世界的理论,今天仍然是世界学术界解决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第一流的理论,对解决当代中国教育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张利平[5](2014)在《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的进步发展极具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教育系统理论的角度,通过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地分析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以便更好地把握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本质,挖掘其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本文的前言部分概述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的意义和本文试图从教育理论系统研究的视角。文章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现实缘由和理论基础。这对宏观上把握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很有必要。第二章具体探讨了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原则,包括“除文盲、作新民”、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十大信条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提出、内涵和意义。这一部分是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微观探讨,是深入理解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章主要是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这是文章的落脚点。结语部分分析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任金帅[6](2013)在《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农村危机的凸显,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是时社会运动之主潮。无论是民国时人为挽救时弊所做的对策性研究,还是今人为解决现实“三农”问题而开展的学理性探讨,乡村建设运动都因具备丰富的历史蕴含而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选取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研究主题,尝试以“群体”为切入点,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群体特征、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乡建工作者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一方面基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景对工作者群体进行再审视,以期形成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新认识。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源则在于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并未与乡村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促成城市中知识分子的“冗余”现象以及乡村社会的全面破产。出于救国救民的热忱以及谋求生路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而部分规模较大的乡建团体、机构也在选拔、培养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由此,一个以宗旨目的上的统一、事业内容上的一致,情感价值上的相近等为内聚力的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为实现救济农村、复兴民族国家的目的,群体成员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起贯彻乡村建设理论、路线,推进诸如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与活动直接影响着事业的走向与成效,可谓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然而尽管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事业的开展做出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者数量、能力的增长与乡建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趋势之间的脱节,以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工作者角色错位问题,均成为影响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致因。更进一步说,工作者群体的工作内容及方式不仅关乎运动的进展,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对乡建运动及工作者群体的评价。而这些来自外界尤其是政治势力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复又影响着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成为影响整个群体分化与走向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研究是重新审视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角,有助于填补运动的“血肉”,使研究突破“史实再现”的宏观叙述模式与泛泛铺陈的写作手法,真正深入到运动的内部场景,获得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产生、发展、成效、局限及其根源所在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王迎[7](2012)在《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整体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村发展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想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达到国富民强,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现代化。19世纪20年代,晏阳初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着名的教育家,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本着“有教无类”的信念,力主“教育救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事业上,躬身实践,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饮誉中外,曾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被国际学术界列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追其一生,我们将会看到其光辉笼罩下的艰辛的奋斗历程,其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和革命性的实践对于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借鉴价值。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基督教的博爱哲学和人道主义,晏阳初对“苦力”的深刻认识。纵观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20—1926年):平民教育的起步阶段:以扫盲为核心内容的识字运动,第二阶段(1926—1937年):平民教育的典型实践事例:定县实验,第三阶段(1937—1949年):平民教育在国内的发展、成熟和影响,第四阶段(1949—1990年):平民教育对国际乡村改造运动的作用。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四大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晏阳初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位纯粹的知识分子,其伟大的一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其平民教育思想具有平等性、创造性、实践性、科学性等特点,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具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一面,即理论的不彻底性、理想的幻想性等特点。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中国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重新审视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借鉴:第一、在教育理念方面,应实现教育本土化,构建大教育理念,明确农民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第二、在教育内容上,应注重教育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关联;第三、在教育方法上,应注重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不断创新。
赵丽君[8](2017)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晏阳初作为饮誉世界的着名教育家,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广平民教育事业,其所塑造的平民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晏阳初基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在对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最终产了较为独特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形成的特定条件和理论渊源,结合其平民教育的实践历程,比较系统的梳理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出其思想所包含的独树一帜的特征,不仅在当时还是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提炼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深层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而总结出其平民教育思想对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的特定条件及理论渊源,为全文的展开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如同“时势造英雄”,同样时势也造就特定的思想文化。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除了与当时社会所处的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有着重要联系外,还与其个人经历与所受教育关系密切。因此,以此为基础对其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进行深刻的剖析,进一步加深人们的了解。第二部分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分析,结合晏阳初在推行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变化的侧重点,本文将这一实践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大阶段。第三部分以晏阳初推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为基础,细致地梳理与归纳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包括其平民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以及当时所呈现的独特的时代特征。第四部分着重挖掘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并不仅仅是为历史而研究,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镜”,为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本文认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周容容[9](2018)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大地上吹起了一股“博士下乡”的清风。这股清风不仅让中国的乡村出现了“起死回生”的迹象,也让很多热血青年甘愿放弃城市的名与利,到乡村做“赤脚博士”。从民国成立到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逐渐形成遍及全国的乡村教育运动。这其中有教育家、实业家、乡绅等,他们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为“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本文以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为基础,综合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主要乡村教育者的成人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包括此次选题的缘由、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次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二章主要了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历程,主要包括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背景,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发展到衰落。第三章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中有代表性的乡村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其中主要包括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第四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以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和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例,从乡村教育运动的主体、对象、方法和内容等入手阐述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五章总结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与失败的原因。并且以史为鉴,通过对此次乡村教育运动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为21世纪乡村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徐媛媛[10](2014)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公民教育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晏阳初是享誉海内外的平民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开始在国内开展平民教育。他和同仁们秉承“除文盲,做新民”的宗旨,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深入定县农村调查实践,形成了以“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内容和“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教育方式为核心的平民教育体系。后以“定县实验”为蓝本,将平民教育推广到湖南、四川、广西等省份,并创办乡村建设学院培养平民教育人才。20世纪50年代以后,晏阳初开始将中国平民教育经验推向世界,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推动第三世界国家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广义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研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挖掘其精髓,从中得出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来指导我国的公民教育实践。本文在阐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所进行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精髓,即平等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践的观念;系统的教育内容;独创的教育方式。由上述分析得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平等,确立接受公民教育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理念,同时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中要立足现实,要立足国情,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同时加强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在教育内容上要科学系统,要立足国情,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同时加强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在教育方式上要积极创新除了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公民教育网络之外,还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寻找公民教育新途径。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的评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的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视角 |
1.1.1 成为问题的乡村 |
1.1.2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 |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动态 |
1.2.1 乡建研究视角的转变:从“运动史”到“现代化” |
1.2.2 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 |
1.2.3 晏阳初乡村建设研究 |
1.2.4 梁漱溟与晏阳初比较研究 |
1.2.5 研究反思与小结 |
1.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3.1 学术价值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观点 |
2 乡村的衰败——民国乡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2.1 科举废除、绅士解体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的崩解 |
2.1.1 乡土中国的双轨治理体系 |
2.1.2 士绅解体与乡村社会治理乏力 |
2.2 资本主义侵入、工商业发展与乡村经济破产 |
2.2.1 资本主义与乡土工业破产 |
2.2.2 国内工商业发展与农业经济破产 |
2.3 复兴农村思潮与农民运动 |
2.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
2.3.2 农民运动 |
2.4 本章小结 |
3 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比较 |
3.1 梁漱溟、晏阳初与乡村建设 |
3.1.1 梁漱溟求学经历与三次思想转变 |
3.1.2 晏阳初留洋经历与乡村改造中的三次转折 |
3.2 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价值取向比较 |
3.2.1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观下“社会”重建 |
3.2.2 晏阳初:现代民本政治观下“人”的改造 |
3.2.3 小结 |
3.3 梁漱溟的社会改造理论 |
3.3.1 新社会组织构造的内涵:民族精神、礼俗和乡约 |
3.3.2 中国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
3.3.3 知识分子主导乡村社会改造,实现农民自觉 |
3.3.4 小结 |
3.4 晏阳初的现代化方案 |
3.4.1 以一体化的乡村改造运动培养现代公民 |
3.4.2 地方政治改造——县政改革 |
3.4.3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邹平与定县实践模式的比较 |
4.1 政治态度及实践取向的差异 |
4.1.1 邹平:自主理想与现实的依附 |
4.1.2 定县:从中立自主到“学术与政治合流” |
4.1.3 小结 |
4.2 社会动员方式的区别 |
4.2.1 乡村建设的动力:乡村居民和青年农民 |
4.2.2 邹平动员方式:地方绅士、教员与乡农学校 |
4.2.3 定县动员方式:博士下乡、青年学员与平教同学会 |
4.2.4 小结 |
4.3 实验社会支持的不同 |
4.3.1 邹平实验经费的地方政府支持 |
4.3.2 定县实验的海外援助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4.4.1 中华本色与西式现代化的乡土重建路径 |
4.4.2 实验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 |
5 无法避免的结局——乡村建设运动缘何“失败” |
5.1 现代化视野下的“革命”与“建设” |
5.1.1 “革命”和“建设”审视 |
5.1.2 两种知识话语的乡村实践 |
5.2 从毛泽东看梁漱溟和晏阳初 |
5.2.1 毛泽东与梁漱溟:现代化的方向 |
5.2.2 毛泽东和晏阳初:现代化的路径 |
5.3 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 |
5.3.1 不合乎现代化取向的乡村建设,注定难以成功 |
5.3.2 社会取径的政治改革离开政府,必然是乌托邦 |
5.4 本章小结 |
6 无可回避的问题——乡村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 |
6.1 梁漱溟晏阳初问题 |
6.2 当代三农问题的本质 |
6.3 保障个人权利,确认农民主体地位 |
6.3.1 推进制度改革,保障农民作为公民的权利 |
6.3.2 凸显农民主体性,提升参与能力 |
6.4 个体独立基础上重塑乡村共同体 |
6.4.1 着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
6.4.2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6.5 重建乡土文化,重构乡村秩序 |
6.5.1 乡村转型与乡土文化的断裂 |
6.5.2 重建乡土文化、推动文化自觉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农村经济破产 |
2.1.2 国内政治变动 |
2.1.3 乡村教育衰落 |
2.1.4 民族危机加剧 |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
2.2.2 传统乡约制度 |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
4.2.1 实行农村自治 |
4.2.2 改造农村教育 |
4.2.3 组织农村合作 |
4.2.4 实施农业推广 |
4.2.5 活跃农村金融 |
4.2.6 发展乡村工业 |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
5.1.1 建立乡村组织 |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
5.2.3 实行政教合一 |
5.2.4 进行民族再造 |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
5.3.1 实施民众教育 |
5.3.2 培养民众团体 |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
5.4.2 发展乡村工业 |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
6.3.3 救济受灾农村 |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
7.1.1 论争缘起 |
7.1.2 论争内容 |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
7.3 改良还是革命 |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
7.3.3 对论争的评议 |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缘起 |
1.1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缘起:"三C"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 |
1.2.1 孔子(Confucius)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 |
1.2.2 基督(Christ)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 |
1.2.3 苦力(Coolers)对晏阳初思想的影响 |
第2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 |
2.1 第一阶段(1920-1926年):以扫盲为中心的识字教育 |
2.1.1 平民教育运动的展开 |
2.1.2 识字教育课本及课外读物的选择 |
2.1.3 识字教育首站——湖南长沙 |
2.1.4 识字教育在山东烟台、浙江嘉兴、湖北武汉等地的迅速推广 |
2.1.5 识字教育在军队中的传播 |
2.1.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 |
2.2 第二阶段(1926-1937年):以乡村教育为经,乡村建设为纬的河北定县实验 |
2.2.1 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实验区的原因 |
2.2.2 定县实验的准备 |
2.2.3 定县实验的内容 |
2.2.4 定县实验推行的方法与步骤 |
2.2.5 定县实验的结果 |
2.3 第三阶段(1937-1940年):以抗战教育为核心的县政、省政改革 |
2.3.1 在湖南衡山、四川新都等地的县政改革与抗战教育 |
2.3.2 在湖南、四川的省政改革与抗战教育 |
2.4 第四阶段(1940-1949年):以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改革 |
2.4.1 私立乡村建设育才院 |
2.4.2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
2.4.3 改革大学教育,为乡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 |
2.5 第五阶段(1950-1990年):以培养国际乡村改造人才为中心的国际乡村改造 |
2.5.1 协助菲律宾推行乡村改造 |
2.5.2 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 |
2.6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在国内外的影响 |
2.6.1 在国内的影响 |
2.6.2 在国外的影响 |
第3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理论 |
3.1 教育主体论 |
3.1.1 历史上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 |
3.1.2 晏阳初对教育主体的论述 |
3.1.3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主体论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 |
3.2 教育价值论 |
3.2.1 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 |
3.2.2 晏阳初对教育价值的论述 |
3.2.3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价值论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 |
3.3 教育目的论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
3.3.2 晏阳初对教育目的的论述 |
3.3.3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目的论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
3.4 教育公平论 |
3.4.1 教育公平与人的发展 |
3.4.2 晏阳初对教育公平的论述 |
3.4.3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晏阳初平民教育公平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
3.5 教师道德论 |
3.5.1 道德人格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社会价值 |
3.5.2 晏阳初对教师道德的论述 |
3.5.3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晏阳初教师道德论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
3.6 课程教学论 |
3.6.1 课程模式与教学理论 |
3.6.2 晏阳初对课程与教学的论述 |
3.6.3 在新农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晏阳初课程教学论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
第4章 晏阳初思想当代价值续论 |
4.1 晏阳初信仰的当代价值 |
4.1.1 信仰:使命感的源泉,事业不竭的动力 |
4.1.2 博爱、进取、奉献精神是洗涤人心灵的良药 |
4.1.3 继承、融合和提升人类各种文化之精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
4.2 晏阳初作为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的当代价值 |
4.2.1 独立思考与笃行实践:晏阳初及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知识分子的选择 |
4.2.2 晏阳初——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 |
4.2.3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更需要晏阳初式的知识分子 |
4.3 晏阳初通过公民教育建立公民社会的当代价值 |
4.3.1 从"五四"时期公民观念的启蒙到晏阳初公民教育的实践 |
4.3.2 晏阳初认为通过公民教育建立公民社会是强国的根本 |
4.3.3 晏阳初的公民观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视域下的公民教育 |
4.4 晏阳初大教育观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代价值 |
4.4.1 晏阳初的大教育观 |
4.4.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教育的视角审视"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晏阳初的大教育观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三年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现实缘由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现实缘由 |
一、近代中国教育救国的思想浪潮 |
二、“无教”和“误教”的教育现状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孔子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
二、基督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
三、苦力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目的——除文盲,作新民 |
一、“除文盲,作新民”的提出 |
二、“除文盲,作新民”的内涵 |
第二节 教育内容—四大教育 |
一、四大教育的提出 |
二、四大教育的内涵 |
三、四大教育的特色 |
第三节 教育方法——三大方式 |
一、学校式教育 |
二、社会式教育 |
三、家庭式教育 |
第四节 教育原则——十大信条 |
第三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开发脑矿,提高人民素质 |
第二节 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 |
第三节 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潜力 |
第四节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
2.1.1 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
2.1.2 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
2.2.1 “最强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
2.2.2 “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
第三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
第一节 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
3.1.1 选拔与培养标准 |
3.1.2 训练机构 |
3.1.3 训练内容 |
第二节 群体的构成 |
3.2.1 数量的统计 |
3.2.2 社会身份的分析 |
第三节 薪俸待遇 |
第四节 “人才中心圈”:群体之间的互动 |
3.4.1 互动之主、客观需求 |
3.4.2 全国性的互动与联合 |
3.4.3 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与乡村社会改进 |
第一节 进行社会调查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复兴农业经济 |
4.3.1 农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
4.3.2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建立 |
第四节 推广医疗卫生 |
第五节 “模式化”的困境——人员与事业的脱节 |
第五章 权力网络中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事务处理方式的近代走向 |
5.1.1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以绅士为中心的考察 |
5.1.2 乡村事务内容的变更 |
第二节 “上联下接”:工作方式方法之构想 |
第三节 “礼待乡村领袖”:笼络地方绅士 |
第四节 “为众人师”:拉近农民 |
第五节 工作开展之困难及其原因 |
第六章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农民对工作者的认识与态度 |
第二节 “吃乡建饭的新阶级”:知识界对工作者的评价 |
6.2.1 积极的评价 |
6.2.2 质疑与否定 |
6.2.3 “发扬正论”与建设性批评 |
第三节 基于政纲之评定:国共两党对工作者的认知及立场 |
6.3.1 有限的认可与联合:国民党对工作者的立场 |
6.3.2 乡村工作联合战线:共产党对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转变 |
第四节 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发展演变 |
6.4.1 “乡村必需建设,民族必自救”:工作者社会认同的状态 |
6.4.2 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
6.4.3 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
6.4.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
第七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分化与走向 |
第一节 “三条路”:工作反思与思想倾向的转变 |
7.1.1 寻找新出路:工作反思与总结 |
7.1.2 向往革命:思想倾向的转变 |
第二节 “奔向延安”:群体的分化 |
7.2.1 积极参与抗敌救亡 |
7.2.2 大后方新试验区的开辟 |
7.2.3 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 |
第八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再审视 |
第一节 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乡村建设力量的选择 |
第二节 法治与人治: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与“人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缘起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国内、国际背景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缘起与形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
二、 西方的基督教博爱哲学和西方的民主科学的影响 |
三、 晏阳初本人对“苦力”的深刻认识 |
第三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涵义、实践和理论内容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内容 |
一、 第一阶段(1920—1926 年):以扫盲为中心的平民教育 |
二、 第二阶段(1926—1937 年):河北定县实验 |
三、 第三阶段(1937—1949 年):平民教育在国内的推广、发展 |
四、 第四阶段(1950—1990 年):平民教育运动走向国际 |
第四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其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历史评价 |
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
二、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 教育理念方面的启示 |
二、 教育内容方面的启示 |
三、 教育方法方面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感谢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农村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 |
(8)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辩证思维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及渊源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特定条件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教育变革条件 |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个人教育条件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以儒家的“民本”思想为源泉 |
(二)以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为动力 |
(三)以对“苦力”的认识为基础 |
第二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实践历程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的初期阶段 |
(一)平民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对平民教育的初步探索 |
(三)平民教育实践的初步发展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的中期阶段 |
(一)平民教育运动的深入 |
(二)平民教育运动的逐步成熟 |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的后期阶段 |
(一)平民教育实践的逐渐完善 |
(二)平民教育的国际推广 |
第三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意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目标 |
(一)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平民教育的基本目标 |
(二)以“民族再造”为为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 |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以治“愚”为目标的文艺教育 |
(二)以治“穷”为目标的生计教育 |
(三)以治“弱”为目标的卫生教育 |
(四)以治“私”为目标的公民教育 |
四、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实践方式 |
(一)以学校式教育为主要推行方式 |
(二)以社会式教育为基本推动方式 |
(三)以家庭式教育为特殊补充方式 |
五、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
(一)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相结合 |
(二)知识分子与乡村平民相结合 |
(三)科学实验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
(四)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相结合 |
第四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 |
(一) 坚实群众基础,诠释了以民为本的教育价值 |
(二) 创建“大教育观”模式,扩展了平民教育的外延 |
(三) 培养“国族精神”,体现了因势而新的现实价值 |
(四) 以乡村为载体,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协同价值 |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
(一) 坚持“以人为本”为基础,明确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 |
(二) 从受教育主体出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三) 使学校、社会和家庭联合推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性 |
(四) 从理论走向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9)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什么是乡村教育 |
1.3.2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
第2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历程 |
2.1 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国际背景 |
2.1.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2.1.2 国外思潮的影响 |
2.2 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国内背景 |
2.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背景 |
2.2.2 天灾人祸造成沉重的经济危机 |
2.2.3 空前的文化危机 |
2.3 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2.3.1 乡村教育运动的萌发 |
2.3.2 乡村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
2.3.3 乡村教育运动的衰落 |
第3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 |
3.1 陶行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 |
3.1.1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1.2 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3.2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失调” |
3.2.1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2.2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 晏阳初:“愚、贫、弱、私” |
3.3.1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 |
3.3.2 农村运动的使命——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 |
3.3.3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 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 |
3.4.1 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4.2 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主要人物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 |
4.1 乡村教育运动的主体:胸怀天下的教育实干家 |
4.2 乡村教育运动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有教无类 |
4.3 乡村教育运动的方法:追根溯源,科学实证 |
4.4 乡村教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样,适用性广 |
4.5 乡村教育运动的趋势:从分散走向合流 |
第5章 贡献与局限: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思考 |
5.1 乡村教育运动的贡献与失败的原因 |
5.1.1 乡村教育运动的贡献 |
5.1.2 乡村教育运动失败的原因 |
5.2 乡村教育运动对当代农村发展的启示 |
5.2.1 “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历史启示 |
5.2.2 “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
5.2.3 “农业引发工业”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 |
5.2.4 “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对农村现代化的启示 |
5.2.5 “乡村现代化”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 |
5.2.6 “要化农民,须受农民化”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公民教育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及港台研究 |
二 大陆学者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归纳演绎法 |
四 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渊源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渊源 |
一 传统儒家思想 |
二 西方基督精神 |
三 对苦力的深刻认识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实践探索 |
一 识字运动 |
二 定县实验 |
三 县政、省政改革 |
四 乡村建设学院 |
五 国际乡村改造运动 |
第三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精髓 |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平等的教育理念 |
一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平民全面发展 |
二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升民族竞争力 |
三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世界和平 |
第二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注重实践的观念 |
一 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
二 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 |
三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
第三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系统的教育内容 |
一 四大教育的内容 |
二 四大教育必须连环进行 |
第四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独创的教育方式 |
一 三大方式 |
二 导生制与表证法 |
第四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启示 |
第一节 教育理念——实现平等 |
一 接受公民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二 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
第二节 教育过程——立足现实 |
一 公民教育要立足国情 |
二 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
三 加强世界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教育内容——科学系统 |
一 构建完备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 |
二 区分公民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
第四节 教育方法——积极创新 |
一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公民教育网络 |
二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公民教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的评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 张建军. 浙江大学, 2019(04)
-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3]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角[D]. 张颖夫. 西南大学, 2009(01)
- [5]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D]. 张利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D]. 任金帅. 南开大学, 2013(07)
- [7]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迎.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4)
- [8]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赵丽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D]. 周容容.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公民教育启示研究[D]. 徐媛媛. 郑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