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1](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文中提出说明本大事记本着尊重事实、记述历史的原则,记载了1953~1993年(个别包括1950~1952年)铁路标准设计编制和管理各个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目的是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标准设计编管人员提供一个查考40年来铁路标准设计比较重大事情的资料索引。本大事记根据有关文件、资料记述,依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缺乏具体日期的放在每月、年之后。所记载的会议、规章侧重于全路性的,或是对全路有相当影响、具有指导意义的。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2](1978)在《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文中认为1978年3月7日~10日由人民铁道出版社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有一、二、三、四院参加的"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编写计划座谈会。确定:1.尽快编写出版,以便向设计、施工、制造、运营。养护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同时供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学习参考。2.墩台和涵洞部分增加"双线元端形桥墩"和"高矢拱涵"两个算例,分别由二院和一院负责编写。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3](1978)在《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于1978年4月7日至13日在福州召开。会议由南昌铁路局和第三设计院共同组织。参加会议的有各铁路局、工程局、设计院(济南局、第三工程局未到会)的设计、施工制造部门的代表共75人,铁道部基建总局和福建省建委都派员到会指导。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提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王帅昊[5](2020)在《大跨度公路斜拉桥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桥梁工程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思路等不断涌现,新技术应用水平和研究水平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分析软件的不断进步将使得桥梁工程更加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新兴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桥梁工程领域带来了一场飞跃式的革命。但是桥梁工程界对于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相关工程案例不多,理论经验体系匮乏。特别是对于要求严苛的大跨度桥梁,BIM技术优势明显,相关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与应用价值的。本文以广东省某在建大跨度公路斜拉桥为工程依托,在国内外BIM研究文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BIM+X”桥梁技术应用模式,实现了大跨度公路斜拉桥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将BIM技术与桥梁工程相结合,归纳了BIM技术标准与模型等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斜拉桥BIM系统及构件信息的技术要点,分别在Autodesk平台和Bentley平台完成了某公路特大斜拉桥BIM建模,针对建模软件Revit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完成了族库建立、构件参数化、模型精细化、渲染与数据输出、3D打印及漫游动画等应用开发工作。(2)在归纳总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采用大疆六轴无人机搭载AS-100激光雷达系统开展了某特大桥施工阶段的点云数据采集、解算和模型建立等现场研究工作,得到了桥梁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点云数据和修正的BIM,从而验证了该技术手段的可行性与可靠性。(3)针对桥梁工程BIM与特大桥结构有限元快速建模与高性能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Cent OS系统下完成了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的搭建,优化了结构建模和仿真分析流程,弥补了通常单台计算机应对施工模拟仿真算力的不足;基于Revit API程序接口的Revit插件和Dynamo开源插件,完成了桥梁工程IFC框架下的二次开发,通过一键生成命令流的方式,在BIM建模软件Revit平台中实现了BIM与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桥梁分析软件MIDAS/Civil的模型数据转换,大大方便了工程应用。(4)针对桥梁工程BIM在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施工阶段BIM与大桥主梁线形监控、主塔和主梁控制截面应力监控及索力监控的实测值进行数据融合,以统一、直观和多维的形式表达桥梁施工阶段的不同源数据,实现了大桥施工监控结果无缝对接BIM,从而挖掘了BIM的潜力和数据模型的复用,实现了大跨度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大量复杂施工信息的高效管理。本文研究成果得到了实际工程的验证,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刘瑞红[6](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杨俊杰[7](2006)在《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及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 ——对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和沽源县工程效益的评估》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1994年以来,中国先后三次进行荒漠化普查。最新的荒漠化普查结果表明,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每年荒漠化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本文在对荒漠化灾害经济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的基础上,对2004年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从灾害经济学、灾害统计学、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采用直接市场、替代市场和假象市场等方法,把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按照土地资源危害、农牧业生产危害、毁坏水利设施、危害交通运输、毁坏基础设施和影响人体健康等几个方面进行计算。得出2004年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为876.57亿元,是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548%。是2004年西部主要荒漠化省份国民生产总值的8.354%,是这几个省份国名生产总值增长值的1/3以上。在荒漠化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了相应的荒漠化防治措施,在此本文对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效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投入产出计算和投资分析等方法,对沽源县防沙治沙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年均生态效益为110048.9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6.59;社会商品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99元;农副产品数量也得到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让农牧民的生产观念和就业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改变。
二、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大跨度公路斜拉桥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与基本概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成果 |
1.3 相关技术的短板与发展趋势 |
1.3.1 桥梁建设与BIM时下面临的问题 |
1.3.2 土木工程信息化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工程BIM与技术关键 |
2.1 BIM技术应用价值 |
2.1.1 BIM技术的特性 |
2.1.2 传统CAD技术与新兴BIM技术 |
2.1.3 新兴BIM技术与未来CIM技术 |
2.1.4 BIM技术标准与相关政策 |
2.2 BIM技术在桥梁领域中的应用 |
2.2.1 桥梁工程设计流程 |
2.2.2 桥梁工程交付等级 |
2.2.3 桥梁工程模型系统——以斜拉桥为例 |
2.2.4 桥梁工程BIM构件信息——以斜拉桥为例 |
2.3 BIM软件及平台 |
2.3.1 BIM软件 |
2.3.2 BIM平台 |
2.3.3 瓶颈与发展 |
2.4 基于二次开发的BIM软件深化应用——以REVIT为例 |
2.4.1 基于RevitAPI的 Revit插件开发理论 |
2.4.2 开源插件Dynamo可视化编程原理与操作 |
2.4.3 Revit与 ANSYS的文件交互插件开发与算例测试 |
2.5 BIM与新技术的一体化 |
2.5.1 BIM与云计算、物联网融合 |
2.5.2 BIM与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结合 |
2.5.3 BIM与3D打印对接 |
2.5.4 BIM与 VR、3DGIS集成 |
2.5.5 BIM与新技术的最新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斜拉桥建模与应用 |
3.1 大跨度公路斜拉桥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施工组织方案 |
3.2 基于REVIT的斜拉桥设计与项目深化应用 |
3.2.1 Revit软件简介与建模流程 |
3.2.2 Revit参数化建模 |
3.2.3 Revit精细化建模 |
3.2.4 模型效果及Revit二次开发插件应用 |
3.2.5 模型数据转换及3D打印 |
3.2.6 利用Lumion进行斜拉桥项目渲染 |
3.2.7 利用Navisworks进行斜拉桥施工模拟和进度管理 |
3.3 基于OPENBRIDGE MODELER的斜拉桥设计与应用 |
3.3.1 Open Bridge Modeler软件简介与建模 |
3.3.2 模型效果及应用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机载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跨度斜拉桥应用实践 |
4.1 激光物理基础 |
4.2 机载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简介 |
4.2.1 无人机航拍流程及图像 |
4.2.2 机载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背景及技术测试 |
4.3 激光点云数据获取及模型建立 |
4.3.1 扫描过程 |
4.3.2 点云数据处理与模型效果 |
4.3.3 点云数据分析 |
4.3.4 BIM现场应用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桥BIM在施工监控与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
5.1 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搭建与技术测试 |
5.1.1 高性能计算集群描述 |
5.1.2 集群并行环境的配置及说明 |
5.1.3 平台测试 |
5.2 BIM在大跨度斜拉桥有限元法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
5.2.1 有限元法简介 |
5.2.2 Bentley平台BIM与有限元分析的数据对接 |
5.2.3 Autodesk平台BIM与有限元分析的数据对接 |
5.3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数据与BIM融合应用 |
5.3.1 该特大桥施工阶段监控方法和主要任务 |
5.3.2 施工监控及BIM应用 |
5.3.3 该特大桥“智慧工地”监控管理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论文取得的成果与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及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 ——对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和沽源县工程效益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2、灾害经济与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研究回顾 |
2.1 灾害经济及荒漠化灾害经济研究回顾 |
2.1.1 灾害及灾害经济研究回顾 |
2.1.2 荒漠化灾害经济研究回顾 |
2.2 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研究回顾 |
2.2.1 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
2.2.2 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灾害经济研究和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理论基础 |
3.1 灾害经济学理论 |
3.1.1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起源 |
3.1.2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3.1.3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及原理 |
3.2 灾害统计学理论 |
3.2.1 灾害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
3.2.2 灾害损失评估统计 |
3.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灾害经济评估的若干理论问题 |
4.1 灾害经济研究中生态资源“累计破坏量”的概念及其意义 |
4.2 灾害经济研究中生态资源“基准存量”念及其选择 |
4.3 灾害经济研究中最终效果原则及其应用 |
4.4 资源环境及灾害经济研究中关于贴现率问题的讨论 |
4.5 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的类型 |
4.6 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基础 |
4.6.1 相关基准 |
4.6.2 计算内容 |
4.6.3 相关计算参数 |
5、灾害经济评估和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的方法 |
5.1 灾害经济评估的方法 |
5.1.1 直接市场法 |
5.1.2 替代市场法 |
5.1.3 假象市场法(条件价值法) |
5.1.4 其他方法 |
5.2 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的方法 |
5.2.1 比较分析方法 |
5.2.2 投入产出分析法 |
5.2.3 投资分析方法 |
5.2.4 模拟评价方法 |
5.2.5 效益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6、荒漠化灾害经济评估和防沙治沙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 |
6.1 荒漠化灾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 |
6.1.1 土地资源危害 |
6.1.2 荒漠化对农牧业生产危害 |
6.1.3 毁坏生活设施(建筑物)的损失 |
6.1.4 毁坏水利水电设施损失 |
6.1.5 交通运输危害 |
6.1.6 沙尘暴对健康的影响 |
6.2 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 |
6.2.1 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定量评估 |
6.2.2 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计量 |
6.2.3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及计量方法 |
7、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评估 |
7.1 中国荒漠化现状 |
7.2 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
7.2.1 土地资源危害 |
7.2.2 荒漠化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 |
7.2.3 毁坏生活设施的损失 |
7.2.4 毁坏水利水电设施的损失 |
7.2.5 对交通运输的危害 |
7.2.6 沙尘暴对健康的危害 |
7.2.7 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综合分析 |
8、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以河北沽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 |
8.1 研究区概况 |
8.1.1 研究区自然状况 |
8.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8.2 沽源县防沙治沙工程效益分析 |
8.2.1 生态效益 |
8.2.2 经济效益 |
8.2.3 社会效益 |
9、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1.1 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研究的意义 |
9.1.2 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研究理论及方法 |
9.1.3 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 |
9.1.4 典型荒漠化工程效益评估 |
9.2 建议 |
9.2.1 进一步完善荒漠化灾害理论研究及荒漠化灾害评价方法 |
9.2.2 客观认识中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 |
9.2.3 完善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9.2.4 建立荒漠化灾害经济评估信息共享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四、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J].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2]铁路桥涵标准设计算例丛书座谈会简讯[J].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7)
- [3]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J].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7)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大跨度公路斜拉桥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研究[D]. 王帅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7]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及防沙治沙工程效益评估 ——对全国荒漠化灾害经济损失和沽源县工程效益的评估[D]. 杨俊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