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构建风险预控的发电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雍[1](2021)在《ERP系统助力新能源发电区域集控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全面实施一体化集中管控系统(ERP系统)项目,实现了新能源数据标准和业务标准的统一实施,通过开发ERP系统移动应用、工作流分发任务、区域监控报表、"0205"指标预警等应用功能,为新能源发电区域资源整合及区域集控管理提供了精细化数据保障和决策支撑,为提升集团公司新能源发电占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基于ERP系统相关功能设计,从区域集控的故障报警预警和生产运营处理两大功能着手,实现新能源发电区域工作效率提升、现场管理手段增强的区域集控目标。
李子波[2](2021)在《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毛吉平[3](2020)在《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指出安全是企业生产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任何一家企业都承受不起事故带来的伤害和影响。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各企业安全生产局面持续改善,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与围家安全生产要求、员工安全生产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迅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本文以某多产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国内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分析各体系的核心内涵,明确各体系间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核心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多产业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一套适合多产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发展进程分析,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的方向是风险预控,与国家提出的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相符合:(2)构建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架。对国内四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各管理体系的异同点,明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体系运行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架构,即管理体系由13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3)建立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评估标准。结合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成果,提出《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明确危光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指导开展作业风险评估、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估;(4)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通过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该企业构建了由13个单元构成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且通过工作场所管理、生产用具管理、生产管理单元内容的不同设置,实现适合矿业、电力、化工、冶炼等产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吴昱春[4](2020)在《湛江电网主网应急事故处置方案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当前国家已经推出《国家处置电网突发区域性停电应急预案》,但尚未创建高效的电网应急能力评估系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与评估方式,以此设计高效的电力应急程序,明确所有关联方的职责权限,持续提升预警与应急机制的运作效能以及电力企业应急处理水平。本文以湛江电网事故为分析对象,了解其现有的应急管控情况,分析在解决相关事故时应急管理系统出现的负面现象以及相关的原因,综合考虑现有国内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查阅,对主网事故处置现状及应急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2)设计了主网风险链接关系ISM模型,在对湛江主网运行现状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主网事故的分类和主网风险点识别进行研究,确定了风险识别体系构建原则;(3)设计了一种主网事故应急前预控方案,确定方案设计原则,设计了方案总体架构,并对响应过程进行设计,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应急前预控方案的设计比较贴合实际,应用效果较好;(4)提出了一种应急处置实施方案,对事故应急处置机制进行设计,同时设计了应急处置管理方案,对处置组织、应急、培训等机制进行详细设计,并从管理层面对方案的实施与总结进行管理设计,实施效果表明该实施方案可操作性较强,指导效果明显;(5)建立了一种事故应急处置后评价体系,建立了后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和评价数学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实施效果表明,该后评价体系对于进一步提高预控方案和实施方案的效果具有较为明显作用。
翟卓[5](2020)在《地区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电网的投资,地区电网网架大大加强。据国家电网公司统计,2018年用户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2%。地区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电网运行中的风险点越来越多,设备发生事故的次数也随着电网设备的增多而急剧增长。这对电力调度员的日常调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正确处理电网事故的挑战性大大增加,电力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调度员的每一次误操作都可能造成电网设备损坏,对用户停止供电,严重时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地区电网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地区电网风险研究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许多地市公司还未形成地区电网的风险分析管理系统,凭借的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风险管控制度仍有很多不足,防范电网风险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强。虽然近年来,电网自动化程度大大加强,电网的框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深入分析电网中存在的风险点的研究仍较少,管理人员轻安全、重效益的惯常思维依然存在。本文对电网曾遭遇的事故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又对风险的有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地区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电网经常发生的事故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采取绘制事故树、计算顶上事件的表达式,进而求出最小割集,定性地寻找出电网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而尝试寻找到地区电力调度运行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利用专家调查法对多个风险点进行独立打分,并通过定量的数学计算得出了风险源的具体等级。结合河南省南阳市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经验,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对策,经过南阳地调的运行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李雅骊[6](2019)在《以零伤害为目标构建科学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某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关爱生命、安全为天、风险预控、守土有责、文化引领、主动安全"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预控治本为先,安全一票否决"的企业安全理念。通过尝试建立安全管理八大体系并有效运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零伤害"目标,可为同类及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畔畔[7](2019)在《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发电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安全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发电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安全风险出现的深度和广度也相应扩充了。如何控制发电企业的安全风险,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系统管控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是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始终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生物质发电企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发电企业,无成形安全管理模式可借鉴,多是借鉴传统火力发电企业,加上生产过程复杂、燃料特性、人员结构等因素,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其次,对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本质安全管理的构成要素。对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生物质发电实施本质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开展本质安全管理的实施途径。再次,基于生物质发电企业行业的特殊性,重点对燃料堆场的风险管控进行研究,提供了有效防控防止人身伤害、防止火灾事故的各类保障措施。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理念及生物质发电企业的行业特性,本文将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划分为总体目标、基础控制、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调查、持续改进六个管理模块,细分为15个管理单元,按照“管什么、怎么管”的原则,建立了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之后,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每个管理模块的工作标准,细分管理项目、固化管理流程、量化评价标准,对每个管理模板设定权重及相应分值,形成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然后将体系应用于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定性、定量分析体系建设前后的效果,并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数学模型确定了体系中各模块的权重,评价了体系建设前后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体系的可靠性、可行性。本文在现代安全科学与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本质安全基础理念和管理方法,分析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设计出六个模块、15个管理要素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在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为生物质发电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了借鉴。
卢夏[8](2019)在《基于TnPM理论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电力行业是不容忽视的重点产业。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火电装机容量第一的国家,设备生产制造更是愈加倾向高参数、精密化和数字化。伴随着国内电力体制逐日完善,发电企业间的用户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燃料价格不断攀升,设备维修管理成本持续提升,发电企业逐步意识到降低设备运维量的重要性。就现实发展而言,设备维修管理直接影响的是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电厂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高度重视。GBD火电厂是北京地区大型的火电厂企业,在设备维修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和探索,也总结了一些成果和经验。本文以GBD火电厂为研究对象,以改善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为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三种方法,对改进前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TnPM理论的改进方案,对比方案执行前后重要参数,通过以上三部分研究内容,得出了经过基于TnPM理论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方案实施后,设备运行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环保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0次非计划停运、发电量大于4200000MWh等预期目标,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显着的结论。本文基于TnPM理论对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进行改进,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环保指标大幅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应用于实际,为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对于其他同类企业设备维修管理方案的制定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李巍[9](2018)在《国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华电力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国内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火力发电企业。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华电力公司始终牢记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完善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的基于风险预控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大力推进体系运行,有效提升了国华电力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
杜学斌[10](2018)在《PDCA循环在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发电企业运营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及生命,而且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电厂运营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会导致成本及环境等多方面的不良后果,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运营整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保证企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运营目标,还可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国内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其次介绍了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特征与作用、安全管理的方法与任务以及PDCA循环原理等;然后本文采用鱼骨图,对A电厂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PDCA循环构建A电厂安全管理体系,并针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通过对A电厂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A电厂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能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且重复性、习惯性安全事故频发。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重视不够;环境因素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不够全面完善;管理思想保守,文化建设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够系统。(2)分析发现A电厂安全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人因安全风险、设备安全风险以及安全管理风险。(3)针对A电厂现存安全管理风险,本文基于PDCA循环法对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其中包括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安全管理效果的检查以及安全管理问题的处理4个阶段,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方法。
二、努力构建风险预控的发电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构建风险预控的发电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ERP系统助力新能源发电区域集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新能源区域集控管理现状 |
2 ERP系统相关功能设计 |
2.1 覆盖全业务场景的移动应用功能 |
2.1.1 检修工单移动应用 |
2.1.2 缺陷故障移动应用 |
2.1.3“两票”移动应用 |
2.1.4 运行日志移动应用 |
2.1.5 巡点检移动应用 |
2.1.6 风险预控本移动应用 |
2.2 使用工作流支持集控中心分发工作任务 |
2.3 提供全方位新能源区域监控报表功能 |
2.4 覆盖全业务的“0205”指标预警功能 |
3 ERP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3.1 实现新能源区域机构整合 |
3.2 提升新能源区域现场办公效率 |
3.3 实现新能源区域设备管控 |
3.4 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
4 结语 |
(3)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多产业安全生产特点及管理分析 |
2.1 多产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特点 |
2.2 产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
2.3 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典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分析 |
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 |
3.2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本质安全型发电企业管理体系 |
3.3 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
3.4 神华集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
3.5 典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借鉴 |
3.6 本章小节 |
4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4.1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4.2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
4.2.1 多产业体系基本框架 |
4.2.2 多产业体系基本要素 |
4.3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运行程序 |
4.3.1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其他体系的融合 |
4.3.2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
4.3.3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用 |
5.1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 |
5.1.1 体系建立主要内容 |
5.1.2 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5.2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运行 |
5.2.1 体系试行 |
5.2.2 体系评估 |
5.3 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用效果 |
5.3.1 过程评估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湛江电网主网应急事故处置方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湛江电网主网风险分析 |
2.1 主网现状 |
2.2 主网典型应急事故分类 |
2.2.1 输电线路的跳闸事故 |
2.2.2 输电线路的过负荷故障事故 |
2.2.3 变压器的故障跳闸事故 |
2.3 主网风险识别 |
2.3.1 湛江电网主网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湛江电网主网风险识别 |
2.4 风险链接关系ISM模型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湛江电网主网事故应急前预控方案设计 |
3.1 湛江主网应急预控方案设计原则 |
3.2 湛江主网应急预控方案总体架构 |
3.3 湛江主网应急预控方案响应过程设计 |
3.3.1 启动预案 |
3.3.2 事件通告 |
3.3.3 应急处置 |
3.3.4 应急结束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湛江电网主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实施研究 |
4.1 应急处置机制设计 |
4.1.1 应急组织机构 |
4.1.2 应急机制设计 |
4.2 培训及演练机制建设 |
4.3 指挥和保障系统建设 |
4.4 实施与评估机制建设 |
4.5 应急处置管理方案设计 |
4.5.1 管理方案框架设计 |
4.5.2 实施与总结管理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湛江主网事故应急处置后评价体系设计 |
5.1 概述 |
5.1.1 指标体系建设意义 |
5.1.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 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数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湛江电网主网应急处置方案应用分析 |
6.1 案例1 |
6.1.1 背景 |
6.1.2 实施过程 |
6.1.3 实施效果及分析 |
6.2 案例2 |
6.2.1 背景 |
6.2.2 实施过程 |
6.2.3 实施效果及分析 |
6.3 改进措施 |
6.3.1 加快应急处置法制建设 |
6.3.2 构建全方位应急联动机制 |
6.3.3 提升应急处置指挥能力 |
6.3.4 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及管理方案建设 |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
(5)地区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电网安全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风险源辨识 |
2.1 风险及其特性 |
2.1.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1.2 风险源的辨识方法 |
2.2 风险源的辨识步骤 |
2.3 风险源的度量 |
2.3.1 风险源的度量方法 |
2.3.2 风险源的度量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地区电力调度管理的风险点辨识 |
3.1 电力调度机构概况及相关调度管理内容 |
3.1.1 电力调度机构 |
3.1.2 电力调度机构的主要职责 |
3.1.3 地调具体管理内容 |
3.2 地区电力调度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风险 |
3.2.1 电力调度管理方面的风险 |
3.2.2 电网操作监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
3.2.3 调度人员工作能力方面的风险 |
3.2.4 运行管理系统方面的风险 |
3.2.5 工作环境方面的风险 |
3.2.6 电网结构不足的风险 |
3.3 地区电力调度管理中常见的风险源及辨识依据 |
3.4 地区电力调度管理风险的分类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风险对策 |
4.1 地区调度管理基本原则 |
4.1.1 设备检修处理基本原则 |
4.1.2 电网事故处理原则 |
4.1.3 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流程 |
4.2 地区电力调度运行常见的事故案例风险分析 |
4.2.1 事故案例一 |
4.2.2 事故案例二 |
4.2.3 事故案例三 |
4.3 地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有关风险对策 |
4.3.1 工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
4.3.2 强化监护制度 |
4.3.3 加强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 |
4.3.4 电网网架及工作环境方面进行完善 |
4.3.5 调度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
4.3.6 调控员考核制度的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以零伤害为目标构建科学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力行业安全形势 |
2 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3 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措施 |
3.1 注重安全文化引领 |
3.2 强化责任体系建设 |
3.2.1 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
3.2.2 岗位安全责任落实 |
3.2.3 安全监察责任落实 |
3.2.4 奖惩并举推进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落地 |
3.3 加强风险预控体系建设 |
3.3.1 完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
3.3.2 加强风险评估与控制 |
3.3.3 用管理审核审计的方法,开展体系动态评价 |
3.4 加强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
3.4.1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
3.4.2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
3.4.3 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 |
3.5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3.5.1 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主体责任 |
3.5.2 规范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
3.5.3 开展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 |
3.6 加强“双基”体系建设 |
3.6.1 加强班组基础安全管理 |
3.6.2 强化基层安全教育培训(含外委队伍) |
3.6.3 持续强化反违章和差错管理 |
3.7 加强专业安全体系建设 |
3.7.1 加强消防专业化管理 |
3.7.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
3.7.3 强化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
3.7.4 持续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
3.8 注重创新,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3.8.1 创新到岗到位信息管理系统 |
3.8.2 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安全支撑作用 |
3.8.3 开展基于风险管控的影像识别和定位研究 |
3.9 强化现场作业环节管控 |
3.1 0 强化承包商全过程重点环节管控 |
4 持续注重预控治本,提升主动安全能力 |
(7)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本质安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本质安全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以及框架 |
第2章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综述 |
2.1 本质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2 本质安全管理的要素 |
2.3 本质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生物质发电企业实施本质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1 实施本质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
3.1.2 实施本质安全管理的可行性 |
3.2 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特点 |
3.3 生物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生物质发电企业实施本质安全的有效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
4.1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
4.1.1 功能定位 |
4.1.2 结构设计 |
4.1.3 工作原理 |
4.1.4 权重分配 |
4.2 安全目标模块建设 |
4.3 基础控制模块建设 |
4.3.1 组织与职责单元 |
4.3.2 安全制度单元 |
4.3.3 安全培训单元 |
4.3.4 安全文化单元 |
4.4 事前预防模块 |
4.4.1 风险管理单元 |
4.4.2 隐患排查单元 |
4.4.3 劳动安全管理单元 |
4.4.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单元 |
4.4.5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单元 |
4.4.6 设备安全管理单元 |
4.4.7 燃料堆场安全管理单元 |
4.5 事中控制模块 |
4.6 事件管理模块 |
4.7 持续改进模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效果评价 |
5.1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用工作流程 |
5.1.1 基本原则 |
5.1.2 体系应用工作程序 |
5.1.3 应用方法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 |
5.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2.2 层次分析法应用的基本步骤 |
5.2.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2.4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5.2.5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校验 |
5.3 辽源发电公司体系建设应用效果评价 |
5.3.1 辽源发电公司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
5.3.2 辽源发电公司体系建设效果定性描述 |
5.3.3 辽源发电公司体系评价建设效果定量评价 |
5.4 评价后持续改进及整改提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基于TnPM理论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现代设备 |
2.1.2 设备管理 |
2.1.3 设备维修管理 |
2.2 TnPM理论 |
2.2.1 TnPM的概念 |
2.2.2 TnPM理论的五个六架构 |
2.2.3 TnPM理论的四个全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 |
3.1 GBD火电厂维修管理概况 |
3.1.1 GBD火电厂简介 |
3.1.2 主要设备简介 |
3.1.3 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发展历程 |
3.2 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现有制度 |
3.2.1 点检定修规则 |
3.2.2 系统风险预控 |
3.2.3 现场设备维修管理 |
3.3 设备维修管理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
3.3.1 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 |
3.3.2 发电量和利润 |
3.3.3 环保超标数据 |
3.4 基于TnPM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 |
3.4.2 设备维修管理未做到全员参与 |
3.4.3 设备预防维修体系不健全 |
3.4.4 未能实现设备维修管理的规范化 |
3.4.5 现场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
3.5 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nPM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方案 |
4.1 基于TnPM的设备管理改进思路 |
4.1.1 基于TnPM的改进原则 |
4.1.2 基于TnPM的设备管理目标 |
4.2 基于TnPM的全员参与点检定修 |
4.2.1 设备点检优化 |
4.2.2 设备定修优化 |
4.3 基于TnPM的全系统的风险预控 |
4.4 基于TnPM的全规范的制度管理 |
4.4.1 制度编制流程 |
4.4.2 管理评审 |
4.5 基于TnPM的全效率的现场管理 |
4.5.1 6S现场改善 |
4.5.2 清除6H活动 |
4.5.3 开展可视化定制化活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 |
5.1 GBD火电厂原有问题改善 |
5.1.1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目标明确 |
5.1.2 全员化点检定修 |
5.1.3 风险预控能力增强 |
5.1.4 建立全规范的制度体系 |
5.1.5 现场管理水平提升 |
5.2 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5.2.1 设备运行可靠性提高 |
5.2.2 经济效益提升 |
5.2.3 环保指标超优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历程 |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实践 |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修编 |
安全工作无“神话” |
(10)PDCA循环在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
2.1 安全管理概述 |
2.1.1 运营安全管理的概念 |
2.1.2 安全管理的特征及作用 |
2.1.3 安全管理的方法及任务 |
2.2 PDCA循环原理 |
2.2.1 PDCA循环 |
2.2.2 PDCA循环工作过程 |
2.2.3 PDCA循环特点 |
第3章 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A电厂简介 |
3.2 A电厂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
3.2.1 人因安全风险 |
3.2.2 设备安全风险 |
3.2.3 安全管理风险 |
3.3 A电厂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3.1 A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2 A电厂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3.3.3 A电厂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后果 |
第4章 基于PDCA循环法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4.1 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流程 |
4.1.1 运营安全管理计划阶段 |
4.1.2 运营安全管理执行阶段 |
4.1.3 运营安全管理检查阶段 |
4.1.4 运营安全管理处理阶段 |
4.2 A电厂PDCA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应用 |
4.2.1 人因安全风险PDCA管理 |
4.2.2 设备风险PDCA管理 |
4.2.3 安全管理风险PDCA管理 |
4.3 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努力构建风险预控的发电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ERP系统助力新能源发电区域集控的实践与探索[J]. 孙雍. 能源科技, 2021(05)
- [2]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D]. 李子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多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D]. 毛吉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湛江电网主网应急事故处置方案研究与应用[D]. 吴昱春.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地区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 翟卓. 郑州大学, 2020(02)
- [6]以零伤害为目标构建科学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J]. 李雅骊. 天津科技, 2019(11)
- [7]生物质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效果评价[D]. 李畔畔.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基于TnPM理论的GBD火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研究[D]. 卢夏.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9]国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 李巍.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34)
- [10]PDCA循环在A电厂运营安全管理的应用[D]. 杜学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