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占上海的种种暴行

日本侵占上海的种种暴行

一、日本侵沪暴行种种(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14)在《淞沪会战研究述评》文中认为1937年爆发的八一三淞沪战役,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而也引起了海峡两岸学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从战役基本状况研究、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研究、相关问题研究及历史评价等方面作出归纳和述评,并提出若干思考性意见。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吉铠东[2](2014)在《《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1931年至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步步进逼,不断蚕食中国领土。作为中国重要舆论机关的《大公报》对日本侵华行为密切关注,该时期的《大公报》对日舆论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日本侵华的态度和应对,从“九·一八”至“七·七”,《大公报》对日舆论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由缓和(“九·一八”时期)、到激进(“一·二八”至长城抗战时期)、到消沉与保守(华北事变时期)、再到激昂强硬(“七·七”之后),其舆论变化的原因受到政治、社会心理、报人思想变迁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次,对国联处理中日问题的看法。《大公报》虽然对国联软弱无力的制裁感到无可奈何,但仍肯定国联在引导国际舆论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者,就中日问题与读者展开互动。《大公报》的《儿童》、《读者论坛》栏目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性,《儿童》栏目对引导孩子们关注时局、热爱祖国起到积极的作用。《读者论坛》栏目则给读者们提供了自由言论的空间,读者对《大公报》的言论既有同意也有反对,《大公报》亦对读者的质问做出正面的回应。第四,对国民政府处理中日关系的态度。国民政府在该时期制定出相关的对日政策,《大公报》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大多持反对的态度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及时传递信息,揭露日本侵略本质;其次,反对内战,强调团结对外的重要性;第三,“明耻教战”的思想给国人提供另一个应对思维,也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第四,敢于指出政府对日政策的不足。此外,受到报人主观思想、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致使《大公报》有些评论的观点与立场有失偏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没有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日运动;二、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扩大战事时,缺乏坚定的抗战态度,以致被人认为与国民政府“不抵抗主义”无异;三、有时《大公报》的评论缺乏时效性、敏感性。总而言之,对于《大公报》对日舆论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虽然它在“九·一八”和华北事变时期的言论较为保守,与激愤的民族情绪相悖,但不可否认其对日本侵华行径的大胆揭露,以及在上海抗战、长城抗战、“七·七”事变之后激昂的抗战言论给军民的鼓舞以及对政府的舆论监督,这些方面应予以肯定。

唐培吉[3](1993)在《日本侵沪暴行种种》文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从发动侵沪战争第一天起,直至无条件投降日止,它在上海的暴行累累,令人发指,参加控诉日帝暴行的当事人,无不痛哭流涕,义愤填膺。现就日本侵沪的历史过程,概要地分为三个阶段揭露其对上海人民犯下的暴行。“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日帝暴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战争后,便得寸进尺,先后在天津、青岛、

程兆奇[4](2006)在《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概论》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东京审判是“胜者的审判”,日军在二次大战中的行为被歪曲丑化了;而在所有对日军的不实指控中,“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最大的谎言。由于日方文献在战后遭到了大规模焚毁,而日本又有人不承认事发当时中国和西方文献的客观性,使得这一观点对海外不知情的第三者,尤其是日本民众至今仍有影响。本文通过对日本烬余的相关史料,特别是日本右翼也不得不认可的公私文献的辨析和梳理,基本廓清了日本虚构派布下的迷雾,证明以屠杀为代表的日军在南京的各种暴行,即使仅据日方文献也完全可以证明。同时,本文也概述了历史进程不同于“概念”的曲折的一面。

喻鹏[5](2018)在《《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文中研究指明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31年到1936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一直进行着步步蚕食,对中国一直步步紧逼,而国民政府面对已经打上门来的日本侵略者,却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国际调停上,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一再忍让,一面却积极发动内战,把精力放在对红色根据地的围剿上。面对越来越恶劣的时局,《大公报》本着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及传统士大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此种危局之下挺身而出,用自己客观的报道、一针见血的评论,启发、鼓舞军民奋勇抗战,为全国军民做战争精神动员,为随后的全面抗战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打下基础。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之外,共有三章。第一章“1931年到1936年的时局与舆论变化”,论述从济南惨案到绥远抗战之间的中国国内的时局状况与变化,其中分为两个部分,日本侵略者对华侵略政策是如何步步加深,和国民政府面对步步紧逼的日本侵略者,其应对政策以及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对《大公报》在1931年至1936年间所要面对的时局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和叙述。第二章“《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论述《大公报》的起源以及发展概况,以及分析《大公报》在“九一八”时期、“一二八”时期、长城抗战时期以及华北事变时期的抗战宣传情况。第三章“《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对于国民的影响”,分两个部分,分别从其为前线将士举办的募捐活动的宣传与成果,以及《大公报》的着名栏目《读者论坛》两部分入手,讲述《大公报》在宣传中对受众的影响以及与受众的相互交流。从而管窥《大公报》对民众进行的精神总动员的成效。

王泽军[6](2020)在《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慰安妇”研究是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山东在战时处于沦陷区,因此本文也属于沦陷区研究的范畴。以往研究更强调“慰安妇”受害的历史,对于她们后来沉默、失语的历史所提甚少,且没有细究其根源。首先,笔者发现日军士兵、沦陷区的民众、根据地的知识分子三类人对此的观感并不相同。在山东沦陷区的伪政府,媒体等宣传造势下,慰安所、军人会馆等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合理合法的娱乐场所,一个为日军接风洗尘,为救济劳动者各种困苦的场所。在根据地知识分子的视角中,这帮从敌营逃回来的受害女性往往还要遭受身边人的苛责,冷落与鄙夷。这种集体性的压抑感,加剧了受害女性们的“失语”情况。在双方的“负面”与“正面”的舆论造势下,受害者女性的声音就被遮掩和压抑了。其次,无论是晚清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权还是伪政权政府都强调对于女性身体的控制。自晚清民国以来,官方层面对于妇女遇贼(捻军)时主动殉死的态度是非常褒扬的。官方十分鼓励这类贞节烈女故事的书写,以此达到教化的目的。从山东共产党对女性党员、民众被敌人侮辱的态度来看,当时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传统贞节烈女的观念,并且将女性身体的清白与政治态度的正确相联系。对于共产党而言,山东沦陷区日军与汉奸组织便是“贼”、“敌人”。对于沦陷区而言,日军和汉奸组织才是他们的“官方”政府和“正统”机构,他们也非常强调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并在很大程度上物化女性。从抗日的角度,死亡就是这些妇女对抗敌人剥夺自己身体控制权的最后的武器。实际上,妇女的身体已经上升到一种政治符号了。受害幸存者及相关知情者失语的背后,其根源在于战时敌我双方对于政治合法性的争夺。最后,不管是检举汉奸,还是对战犯罪行调查取证,亦或是建国后的量刑取证,历届政府无不受挫。原因在于,施害者与受害者,都在犯罪事实的信息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情况。对受害民众而言,至多能分辨出对方是日军士兵,想要知道对方地姓名和番号显然是很难办到的。更何况双方语言不通。由于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施害者对象被泛化,因此也很容易成为悬案。而对于这些施害者而言,受害者也最多是“中国妇女”、“朝鲜妇女”等信息。由此,想从对战犯罪行的调查,取证的角度去破除“失语者”的困境也很难实现了。

胡玲[7](2014)在《《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研究(1931.9-1937.7)》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虽多次发令保障新闻自由,但在政权不稳,日本入侵的环境下,仍通过控制新闻来源、立法、检查等手段,严格管制军事、外交新闻等相关报道。在复杂的外交环境中,《益世报》通过意租界相对自由的言论环境,在外敌入侵之际,发出抵抗呼声。在旧中国,识字且有能力买报者甚少,同业竞争却相当激烈,《益世报》报人不得不采取策略改善报纸的业务与经营管理,该报逐渐在全国报界崭露头脚。有感于报业所受压制,《益世报》总编辑刘豁轩期望政府给予报业充分的言论自由,并认为报纸有权监督政府,以促成公意的正确表达。在国家多事之秋,他还希望报人以为国家社会服务为信念,持论公正,记载翔实。该报社论主笔罗隆基也认为言论自由是人权,绝对不能受到任何干涉,面对国难,他大胆敢言,不断思索救亡图存之道。在言论自由与爱国思想的指导下,“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益世报》对中日问题报道的基调即是鼓励武力抗战。政治上,期望政府取消党治、实行民主宪政,还政于民,让实至名归的中心势力成立统一政府,作为御敌的先决条件;经济上,鼓励政府与日经济绝交,支持民众抵制日货,以经济御侮作为武力御侮的辅助;外交上,主张求其在己,希望政府能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依赖其他力量;军事上,主张全盘抵抗、长期抵抗、全民抵抗,以武力抵抗作为拯救危亡的唯一出路。为宣传其武力抗战的舆论,面对不同的传播对象,该报采取了有差别的传播策略。该报深知中国人对外缺乏国家意识,贪生怕死且优柔寡断。故对中国受众,该报致力于唤醒国民的国家观念,主张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劝告政府对外以主权与领土完整作为外交的基本原则,鼓励民众承担国家主人的责任,政府御侮则援助政府,若政府不御侮则本着“国事依然有我”的精神自决自救。.同时,该报十分清楚中日关系的僵局源于日本武人的贪婪跋扈,常评价日人对外蔑视国际公法且不知礼义廉耻。故对日本受众,该报警告日本暴行必遭恶果,并时常有针对性地辟谣,对日方狡诈的言论、捏造的证据,虚假的宣传,一一进行反驳,同时,该报还告诫日本,中国不是亡国的民族。对于国联、英、美等第三方力量,该报总体上不寄予太大期望,认为国联是列强大国的工具,而各列强国对外又以自身利益为依归。但为获得国际社会道德、舆论的支持,该报一方面警告国际社会,日本侵华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极力展示中国国民的抗敌决心。在复杂的外交、舆论环境下,各界对该报舆论褒贬不一。呼吁统一使得该报受到国内各种力量的认同,但抨击国民党、要求民主选择中心势力,却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多次警告,一些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也认为这些主张脱离实际。经济御侮的言论被民众看作是爱国表现,但鼓吹经济绝交、抵制日货却被认为过于夸张,且引起日方仇视。外交上求其在己,获得国内部分媒体的声援。军事上抵抗到底的主张,受到民众欢迎,提高了该报的发行量,却又遭到政府当局禁邮、断绝新闻、电讯来源的惩罚,一些知识分子也意识到,中国对日宣战不可不慎重,而此后的历史证明,该报抵抗到底的呼吁不仅未被当局认可,反而招致多重迫害。以《益世报》为代表的对日舆论之所以获得这样的社会反响,受到中国综合国力较弱、半殖民地国家外交环境复杂多变、受众对抗日问题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

李蓉[8](1995)在《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说明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李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独霸中国的野心,在中国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完全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持别是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对日军的强盗兽行无不义愤填膺、刻骨铬心。为着记住...

邬美玲[9](2020)在《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作为特殊性质的非军事目标也遭到了普遍的轰炸。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是违反国际战争法则与人道主义原则的野蛮暴行,是日本无差别轰炸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血腥罪证之一。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特点。轰炸时间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轰炸地域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省份。日机对不同类型美英在华机构的轰炸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点,外交机构及人员被炸主要以1937年南京、1939-1941年重庆、1941年昆明的美英驻华使领馆为集中点;教会机构被炸持续时间最久,长达4年零三个月,地域分布最广,轰炸之迹遍布21个省;经济、军事等机构的财产被炸主要集中于1937-1939年的14个省份。日机大规模轰炸美英在华机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精神、物质财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美英两国在华权益。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轰炸愈演愈烈,制造了许多震惊世界、影响深远的案件。许阁森大使被炸案、南通美国基督医院被炸案、英舰“瓢虫”号被炸案等都是日军非法侵害美英两国在华资产、血腥屠杀美英在华公民的罪证。这一方面是美英两国对日绥靖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美英两国转变对日政策,支援中国抗战以及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埋下了伏笔。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狂轰滥炸,引起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积极声援被炸的美英在华机构,争取美英两国加入援华制日阵营。国际组织和各国各界震惊于侵华日军的非人道屠杀暴行,纷纷发声谴责日寇滥炸暴行。美英两国社会各界强烈抗议日机对其在华权益的破坏,美英两国政府多番对日交涉,希望制止日军违法的、非人道的滥炸暴行,并逐步走上全面制裁日本的道路。本文拟充分利用现有史料,全面揭示侵华日军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各方面情况,揭露日军无差别轰炸的残暴性与非人道性,从而充实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证,并希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张峰[10](2019)在《《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内容题材广泛,遍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影视、体育等。日本作为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加之甲午战争中国的败北、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等等因素都使得中国开始注意日本的存在,《良友》也从一开始便表达了对日本的关注。在当时中日关系复杂多变的语境之中,《良友》画报通过报人的办报观念和实践活动,将其所建构的日本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创刊初期《良友》涉日报道多以文化娱乐为主,关注日本风土人情,将日本形塑为与中国迥异的“异域”之都。“济南惨案”的爆发,使得《良友》编辑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日本的强大国力及其野心,在对日本多加防范的同时,将日本视为可学习的“他者”,藉此对自身进行反思。此时《良友》所形塑的日本,可以说是国人传统记忆之上的日本与闯入生活中日本的形象杂糅。可见,初期的《良友》涉日报道大致呈现代化传播范式,多关注学习日本以及西方等强国的现代化方面。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展对华侵略。中日关系的转化、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自然使得《良友》涉日态度开始转变。通过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艺术娱乐各版块,多角度形塑了日本的“侵略者”形象,以此来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调动民众的抗日情绪。此时《良友》随着历史语境的转变,已然转向“民族—国家”这一传播范式,抗日救亡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所在。同时,通过将《良友》与不同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报刊进行对比发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大部分中国报刊涉日报道力度加强,其方式虽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将日本形塑为“侵略者”这一形象。当然,《良友》所形塑的日本形象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当时的语境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渐变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良友》画报构建的“日本形象”,不但可以扫描二十世纪前半期日本形象的一个断面,而且可藉此透析中日双方关系演变,为当前日本研究起到一定镜鉴作用。

二、日本侵沪暴行种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侵沪暴行种种(论文提纲范文)

(1)淞沪会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况梳理
二、战略指导与战术运用
三、其它相关问题研究
四、历史评价

(2)《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1931~1937年《大公报》对日舆论的主要栏目简介
第一章 《大公报》对日舆论的演变及其原因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的对日舆论
        一、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
        (一)揭示日本的战争性质
        (二)警惕日本攫取铁路权,痛斥卖国贼
        (三)两劝日本国民反省
        二、《大公报》的对日态度
        (一)镇静忍耐,外交解决
        (二)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
        (三)自卫准备,反对宣战
        三、《大公报》的抗日之策
        (一)国家统一是对外的前提
        (二)“明耻教战”
    第二节 “一·二八”至“华北事变”时期的对日舆论
        一、“一·二八”事变至长城抗战期间的对日舆论
        (一)揭穿日军的侵沪阴谋
        (二)报道与谴责日军的侵沪暴行
        (三)号召国人奋起,为淞沪抗战将士呐喊
        (四)《大公报》视野下的长城抗战
        (五)动员民众支援前线,为抗战募捐
        二、“华北事变”前后的对日舆论
        (一)批驳《天羽声明》
        (二)《大公报》与“藏本事件”
        (三)“华北事变”时期的对日舆论
        (四)关注日本在华北的经济侵略
    第三节 “七·七”后抗战舆论的强化
        一、外交上谋和平,不得已则以军事求自卫
        二、“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第四节 《大公报》对日舆论演变的原因
第二章 “纸老虎”:《大公报》视野下的国联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眼中的国联
        一、冷眼观察
        二、争取国联与国际的有利舆论
        三、短暂的好评
        四、由失望进而批评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后《大公报》对国联的态度
        一、呼吁国际组织尽责
        二、对国联不再抱幻想
第三章 “九·一八”后《大公报》与读者的互动——以《儿童》和《读者论坛》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大公报》与孩子们的互动
        一、引导孩子们关注时局
        二、孩子们的救国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大公报》与民众的互动
        一、民众对《大公报》“不主战”的看法
        二、对青年学生的看法
第四章 《大公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
    一、对“不抵抗主义”的态度
    二、对“攘外必先安内”与“剿共抗日”的看法
    三、对“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的评论
    四、《大公报》眼中的“中日亲善”与“中日经济提携”
结语
    一、作用与影响
    二、不足之处
    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一、屠杀派
    二、中间派
    三、虚构派
下篇
    一
    二
结语

(5)《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缘由
    二、《大公报》与抗战国民精神动员研究的学术回顾
    三、关于“国民精神动员”概念的探讨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31年到1936年间的时局与舆论变化
    第一节 日本侵华政策的确定与实施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发展与转变
第二章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大公报》的发展概况(1902—1936)
    第二节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1931—1936)
        一、揭露日本侵略行径 警醒国人团结一致停止内战
        二、褒扬抗战壮举,激发抗战决心
        三、加强对外宣传,争取国际声援
第三章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对于国民的影响
    第一节 积极募捐增强国民责任感教育
    第二节 激发各界民众抗战决心
        一、激发各界抗战决心
        二、激发对抗战的理性思考。
结论
    一、宣传方式作用以及对受众的影响
    二、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
第一章 :“慰安妇”制度在山东的实施与运作
    第一节 日军对山东民众日常生活的破坏
        一 山东沦陷区平民的生活体验
        二 日军对女性的强奸
    第二节 “慰安妇”体制的房屋、妇女来源
        一 山东日军对房屋、土地的征占
        二 山东日军对当地妇女的强征
    第三节 山东日军慰安所概览
        一 常设慰安所
        二 临时慰安所
        三 “慰安妇”的调运
第二章 :从历史到“历史”:“慰安妇”问题的问题史
    第一节 战时“慰安妇”问题的三种语境
        一 战时日军眼中的“慰安妇”制度
        二 沦陷区中的“慰安妇”问题
        三 根据地的故事:丁玲笔下的“慰安妇”
    第二节 “慰安妇”问题的生成
        一 建国初期日本战犯审判
        二 霞村故事的讨论
        三 “慰安妇”问题的形成史
第三章 :“她”的沉默:失语者的困境
    第一节 困局:战后山东国民党对日战犯的罪行调查
        一 战后检举汉奸运动——以青岛市为例
        二 对日本战犯的调查取证
    第二节 以死自证清白?
        一 山东旧县志中的烈女书写
        二 身体与气节:山东共产党的女性节烈观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民国三十三年五月敌强制征发赴阵前劳军天津妓女名单
    附录2:敌人罪行调查表
    附录3:敌人罪行调查表填表须知
    附录4:山东地区“慰安妇”受害情况一览表
致谢

(7)《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研究(1931.9-1937.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与难点
2 “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益世报》的传播环境
    2.1 外部环境
    2.2 内部环境
    2.3 小结
3 《益世报》主要报人的办报观念
    3.1 刘豁轩的报业观
    3.2 罗隆基的言论自由观
    3.3 小结
4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的内容
    4.1 “九一八”时期的报道内容
    4.2 “一·二八”时期的报道内容
    4.3 对伪满问题的报道内容
    4.4 热河抗战、长城抗战时期的报道内容
    4.5 华北事变时期的报道内容
    4.6 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报道内容
    4.7 小结
5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的对象及策略
    5.1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的对象
    5.2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的策略
    5.3 小结
6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
    6.1 《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内容的传播效果
    6.2 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6.3 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创新处与难点
    四、研究所涉及问题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美英在华机构的衍生与发展
    第一节 美英驻华使领馆的建制
        一、美英驻华领事馆的建立
        二、美英驻华大使馆的产生
    第二节 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发展
        一、美英教会在华传教权的攫取
        二、美英教会机构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美英两国在华其他财产的概况
        一、企业工厂的开办
        二、商船军舰的驻泊
第二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史实考述
    第一节 日军对美英驻华外交机构的轰炸
        一、日机对南京美英外交人员的轰炸
        二、日机对重庆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三、日军对昆明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第二节 日军对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轰炸
        一、华北、华东地区
        二、华中、华南地区
        三、西南、西北地区
    第三节 日军对美英其他在华财产的轰炸
        一、轰炸美英在华工厂企业
        二、轰炸美英在华船舶军舰
        三、轰炸美英防区、侨民住宅
第三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特点与损害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时空特点探析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损害分析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性质剖析
        一、违法性
        二、非人道性
第四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外交人员——英许阁森大使被炸案
        一、轰炸案的发生
        二、英日外交博弈
        三、中国的反响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教会机构——南通美基督医院被炸案
        一、基督医院发展概况
        二、医院被炸情形
        三、轰炸反响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其他财产——英舰“瓢虫”号被炸案
        一、轰炸起因
        二、轰炸经过
        三、英日博弈
第五章 国际国内对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因应
    第一节 中国及国际社会对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反响
        一、中国各界之声讨
        二、国际社会之谴责
    第二节 美英两国对侵华日军轰炸其在华机构的因应
        一、美英社会各界的抗议
        二、美英政府的对日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良友》画报与日本之关联
    2.1 《良友》画报报道日本之原因——近代国人对日观的影响
        2.1.1 远夷倭寇与富强之国
        2.1.2 联盟对象与敌对者
        2.1.3 学习榜样与蕞尔小国
    2.2 《良友》画报历任主编的对日观
        2.2.1 伍联德——以印刷业富国强民
        2.2.2 梁得所——理性对待日本
        2.2.3 马国亮、张沅恒——全面支持抗日
第三章 “九一八”事变前《良友》中日本的“他者”形象
    3.1 日本的“异域”形象
    3.2 繁荣中的忧患意识
    3.3 作为“他者”的日本
第四章 抗战时期《良友》中日本“侵略者”形象的多角度呈现
    4.1 新闻报道——以民族主义话语为主导
        4.1.1 及时报道中日战况,凸显日本残暴形象
        4.1.2 国际视野多层呈现,日本侵略的非正义性
        4.1.3 关注日本时事,揭露日本野心
        4.1.4 时事纪念形塑“抗日共同体”
    4.2 文学作品——以“抗日救亡”为主要议题
        4.2.1 关注人民苦难命运,控诉日军侵华暴行
        4.2.2 刻画国民奋起抵抗,歌颂抗日英雄人物
    4.3 艺术作品——以图文互动方式控诉侵华行径
        4.3.1 摄影图片——图文互动揭露日本暴行
        4.3.2 艺术娱乐——以抗战为主要议题
第五章 不同视域报刊与《良友》画报日本形象之比较
    5.1 新记《大公报》:“学习榜样”到凶残的“侵略者”
    5.2 《中央日报》:“御敌”与“杀敌”的杂糅
    5.3 《读卖新闻》:正义的友人
第六章 《良友》画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6.1 《良友》建构日本形象的特点
        6.1.1 以理性态度对待日本
        6.1.2 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6.2 《良友》画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
        6.2.1 《良友》的宣传方式
        6.2.2 《良友》的受众群体
        6.2.3 《良友》的实际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良友》涉日内容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日本侵沪暴行种种(论文参考文献)

  • [1]淞沪会战研究述评[J]. 张云. 军事历史研究, 2014(03)
  • [2]《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D]. 吉铠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日本侵沪暴行种种[A]. 唐培吉.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4]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概论[J]. 程兆奇. 社会科学, 2006(09)
  • [5]《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D]. 喻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D]. 王泽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益世报》中日关系报道研究(1931.9-1937.7)[D]. 胡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8]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J]. 李蓉. 南京社会科学, 1995(06)
  • [9]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D]. 邬美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10]《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 张峰. 西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日本侵占上海的种种暴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