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法律手段加强大中城市交通的管理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胡承华[1](2013)在《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经济法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出租车是按照消费者意愿提供客运服务并根据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车,其提供的服务通常包括巡游、站候和电召服务。由于利益关系扭曲、矛盾突出,城市出租车在当今中国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2000年后,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出租车领域的规制问题。行业的规制包括市场准入、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社会责任规制等四个方面。因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界的关注要多于法学界,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宏观的政策呼吁上,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研究出租车服务交易的独有特征。总体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全面考察境外规制实践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运用经济法理论对我国出租车行业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善规制的具体建议。城市出租车服务具有快捷直达、方便可达、相对于大中容量公交方式的低使用效率、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从属性上看属于弱公益性的非公共物品。从定位上看,应承认其城市公共交通属性,将其界定为大中容量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规制俘虏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等都只能对出租车市场的局部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以扞卫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的经济法对厘清出租车市场的复杂利益关系意义重大,而从纯粹的民法或行政法角度研究则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出租车的规制在境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我们要认真研究与借鉴。国外普遍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调整,其目的是致力于社会福利最大化,这与经济法的使命完全吻合。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放弃对出租车的规制,既授予规制机构必要权力又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是各国通行做法。例如议会也频频介入规制领域。我国的出租车行业经历了行业短缺、宽松规制、严格规制等三个阶段,目前已形成个体经营、挂靠经营、承包经营、公车公营等四种模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措施不当致使消费者和作为劳动者的司机群体利益受损,出租车经营者获得了不合理利润却没有提供令社会满意的服务。因此,从准入、价格、质量、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全面改善我国的出租车行业规制,势在必行。城市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准入规制包括准入数量限制和经营组织形式限制两个方面。数量限制的积极意义在于:抑制负外部性(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过度竞争。出租车准入数量限制的消极意义在于: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带来寻租与腐败问题、黑车治理成本高昂等。本文认为,某个城市是否实行准入数量限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只有存在净收益的情况下才考虑实施规制。数量限制政策本身并不具有“善恶”属性,关键是如何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在有良好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规制的净收益完全有可能实现。在特许经营权出让方式上,建议推行质量招标制和限价拍卖制。在经营组织形式规制方面,由于重复性博弈和非重复性博弈的巨大差别,公司制可促进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效果明显,而且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行业自律水平及政府监管能力等都不尽人意,所以主张在大中城市推行公司制。小城市可充许个体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同时要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城市出租车行业的价格规制必要性在于:抑制交易的负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从境外的情况来看,有的国家实行政府定价;有的则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但政府要针对可能产生的弊端进行间接地规制,例如限制价格竞争主体的个数,实施强制性的价格信息公开。我国目前存在价格构成简单化、定价方式单一化、价格听证过场化、出行引导功能虚弱化等问题。要明确价格规制的基本目标,合理配置价格规制权,建议由物价部门主导改为出租车规制机构主导模式。以增强消费者集团的博弈能力为重点,完善听证程序。要因地制宜出台价格补贴政策。以地方决策为主,实现出租车定价方式的多样化、价格构成的合理化。城市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规制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展示城市良好形象、促进行业优胜劣汰。要借鉴境外经验,适当提高司机的准入门槛,建立司机的职前培训和在岗学习制度,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效率,丰富其维权途径,建立质量纠纷的行政裁决制度。要加强出租车规制部门的质量监管权,改变目前多头管理所造成的权责分离状况。要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质量考核,真正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出租车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规制主要体现在司机的劳动权益保护、城市环境保护、提供普遍服务以及满足残疾人群体需求等方面。在推行公司制时,要对出租车司机实行倾斜性保护。建议将出租车公司定义为特殊法人,对其内部治理机构进行微调,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监控其利润水平。实行强制性的司机作息制度,推行集体劳动合同,支持组建企业内部的司机工会和城市层面的司机联合工会。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例如推行区域出租车、无障碍出租车,合理调控运力,以满足城市边缘地区居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城市出租车行业不存在是否需要规制的问题,而是如何规制的问题。相机而行的市场准入和价格规制,加上严格的质量与社会责任规制,应是我国的总体思路。建议出台法律位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租车法》,以解决地方立法已经遇到的瓶颈问题,同时为今后可能进行的放松规制改革预留通道。《出租车法》从性质上讲属于经济法。在价值取向上,应追求实质正义和社会整体效率,追求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应遵循正当规制、谨慎规制、维护合理竞争三个原则。中央的立法应该是原则性和宏观性的规定,各城市有权采取灵活措施。要成立独立的出租车规制委员会,完善规制程序,合理界定国家、规制者、经营者、消费者、司机、社会团体等各方主体的权利(权力)和义务。
袁中金[2](2006)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吴闫[3](2015)在《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一方面这预示着我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城镇化将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战略性地位上来,而小城镇作为城市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实力弱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群区域整体水平的推进。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在强调城市群战略的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城市群与小城镇有怎样的互动关系?小城镇在城市群视域下会有怎样的功能变化?应该采取哪些保障性措施来推动小城镇功能的进一步优化?这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小城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小城镇功能为切入点,以制度和政策变迁为背景,以城市群及结构功能主义为依托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解释中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论。整个篇章结构按照“功能历史变迁——功能现状分析——功能优化路径”的顺序予以排列,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绪论,阐述了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优化问题的背景,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及小城镇的理论演变及研究现状,并对城镇化、小城镇、城市群、城市体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第一章,考察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变迁及现状特征。首先,将我国小城镇功能历史演变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系统梳理各个时期内的功能演变历程和规律;其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并提炼出其基本特征:数量庞大,增速放缓;经济实力增强,区域差异显着;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改善;出现一批经济发达镇等。第二章,论述城市群的发展及其与小城镇的关系。首先,以城市群功能为视角,阐述其何以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次,系统考察了城市群结构体系的演化特征:空间结构网络化、产业结构梯度分工明显、人口在区域空间上有序集聚等;最后,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以及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系统论述了城市群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考察我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发挥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阐释了我国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城镇功能定位不合理、功能结构冲突以及功能与空间不匹配等;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发展动力不足;小城镇规划管理不科学;国家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等。第四章,论述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及优化战略。首先,考察了城市群发展对小城镇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包括: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担区域内部分消费功能、承担统筹城乡发展功能、承担城市群网络节点功能等;其次,依据城市群区域内的不同小城镇,提出了功能优化的战略选择,即:中心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逐步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卫星城、具有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发展特色型小城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服务“三农”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型小城镇;最后,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功能优化,确保功能与城市运行规律相符合。第五章,小城镇功能优化的进一步思考。指出小城镇功能优化除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以外,还需相关的制度配套。首先,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区域小城镇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其次,强调国家层面要积极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再次,强调城市群区域层面要探索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区域分工协作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及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最后,强调小城镇自身也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以规划管理现代化引领城镇有序发展;以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城镇运营效率;以治理主体多元化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城镇居民文化需求等。结论,小城镇作为城市群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享受着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群视域下对小城镇功能进行重构,进一步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小城镇功能优化融入城市群区域发展中,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宗树兴[4](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认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韩颖[5](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刘莹[6](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文中指出自1986年我国实行普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普法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六年。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普法这场初衷为“将法律交给十亿人民”的法制工程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声势浩大的,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和法律现象,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模式,利用这种模式普法的优势在于能快速的集中的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以及法律知识的讲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确实为我国公民学习法律、知晓法律提供了平台,也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普法教育的发展和深入,“政府主导型普法”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普法主体工作热情不高、群众参与度不高、普法实效性不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束缚了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甚至还一度使其进入了“滞缓期”,其中,实效性问题更是成为困扰普法教育的“顽疾”所在。诚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普法教育的主体对自身定位的错误,导向型主体与主体性主体发生了功能性的错位;普法客体呈现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其中,青少年和领导干部一直都是普法的重点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和城市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正逐渐成为难点问题,这些群体的存在,使普法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对普法的针对性要求更强;普法教育的传统载体正在遭受冲击,现代载体的强势介入使得传统载体在实效性方面显得后劲不足;普法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复杂化的媒介环境对普法内容的辨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化的生活环境要求对普法内容进行新的拓展。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仅仅依靠对普法的方式或者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治标之法而不是治本之方,普法教育仍然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应该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换言之,正是因为在普法教育中忽视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才会导致普法教育实效性难以提高的问题。人是有各种需要的综合体,人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基础。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人的需要决定了普法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普法教育应在尊重人的需要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对新普法方式的开发和运用;在遵循人的需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增强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并最终实现普法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本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入手,创造性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理论与普法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只有实现普法教育主体的功能性互补、客体的多层次结合、载体的历史性统一、环体的突破性变迁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普法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研究采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普法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各个阶段普法教育的不同重点,首次将普法教育的历程进行了划分。在结合成都市普法教育实践和全国普法工作的情况的基础上对各时段普法教育的内容和显着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通过对各时期普法教育主体、客体、载体和环体所呈现的新特点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普法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法律素质的提升、法律认同感的强化以及对人的需要的尊重。
胡际权[7](2005)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专题论述了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支撑、土地利用、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环境协调和农民市民化转化等六个重大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道路,以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论文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发展观念,合理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发展思路,网络化的城镇体系,适宜的推进方式和策略,多元推进主体等,共同构成科学的城镇化理念。按新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中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立集约型经济与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城镇功能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镇规模协调、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协调、城镇产业协调、城镇环境协调、城镇社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引导、协调和支持的职责,而企业和个人是城镇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主体。
姚永强[8](2014)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模式的概括,一定的教育发展方式既适应于特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又会产生相应的教育发展结果。受动力因素、体制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公共产品理论、公平理论以及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规政策及实施措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特征。随着县域内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转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多元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新的阶段性目标。发展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以及社会意识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重政府外在推动,轻自我内在驱动;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规律;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这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整体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就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力量驱动、强调同质发展和过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依赖学校自我发展驱动、注重多元发展和适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才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杨新苗,王亚华,田中兴[9](2018)在《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增长迅猛,如果不能从战略上采取有力措施,那么未来十几年小汽车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爆发,中国小汽车爆炸式增长将全面引发城市交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走过的快速机动化道路,实际上重复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小汽车建城模式的老路,必须从观念上予以澄清,在实践中予以纠偏。立足中国国情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难题,提出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城市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1)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理念;(2)大力推进"轻行城市"建设;(3)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城市典范;(4)积极开展城市小汽车的需求侧管理;(5)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汽车生产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已经刻不容缓,这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的关键战略,对于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及实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肖万春[10](2005)在《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评价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以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⑤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⑥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在这些方法中贯穿调查研究:一是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力求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利用信息手段网上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便于比较分析;三是召开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行专家咨询。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考探索,努力形成比较系统的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在实践中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城镇化这一主题,从四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为下面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第 1 章至第 4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详细分析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情况的前提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进行基础性分析,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水平度量,剖析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探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机制,构造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揭示农村城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运行的条件。 第 1 章剖析农村城镇化内涵: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 2第 2 章和第 3 章揭示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农村城镇化发展,依托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的强化。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的发挥,是在相应的动力机制、聚集机制和开放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比较利益驱动是城镇化的原动力机制,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农村城镇化的聚集机制是由竞争利益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的;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主要是指产业关联机制、贸易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的机制体系。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资源配置制度、有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灵活的企业制度;有效率的供求结构和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第 4 章建立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单一的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的设置,既不能照搬单一的人口指标法,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城镇化数量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上设置由农村城镇化基础水平指标、农村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村城镇化潜在动力指标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一些参考标准和我国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设置我国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指标体系标准值和相应的权数,建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模型和城镇化水平阶段标准。第三部分:第 5 章至第 9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干。从实证角度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律。第 5 章比较分析美、日和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体现在: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二是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三是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四是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五是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 6 章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还处在初期阶段的后期。农村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城镇化结构互利性差;创新机制乏力,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城镇化开放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二是把城镇化政策等同于工业化政策;三是缺乏区际城镇化协调政策;四是城乡政策分割。3第 7 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二是各区域城?
二、用法律手段加强大中城市交通的管理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法律手段加强大中城市交通的管理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经济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出租车及出租车行业 |
(二) 城市 |
(三) 政府规制(政府管制) |
三、国内外城市出租车规制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文章结构安排 |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文章的创新点 |
(二)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出租车行业规制的一般分析 |
一、城市出租车行业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 城市出租车的基本属性及行业定位 |
(二) 城市出租车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三) 城市出租车规制的经济法学理论基础 |
二、境外城市出租车行业法律规制的概况分析 |
(一) 欧洲地区国家出租车行业法律规制概况 |
(二) 亚太地区国家出租车行业法律规制概况 |
(三) 我国台港澳地区出租车行业法律规制概况 |
(四) 境外城市出租车行业法律规制的基本启示 |
三、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规制的概况分析 |
(一)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的演变历程 |
(二)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的运营模式和监管体制 |
(三)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城市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准入规制 |
一、城市出租车行业市场准入规制的基本问题 |
(一) 市场准入规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
(二) 政府特许经营制度 |
(三) 出租车特许经营权 |
二、城市出租车准入数量限制的正当性分析 |
(一) 出租车准入数量限制的积极意义 |
(二) 出租车准入数量限制的消极意义 |
(三) 结论 |
三、城市出租车经营组织形式限制的正当性分析 |
(一) 国家对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干预的法理依据 |
(二) 个体制利弊的理论分析 |
(三) 公司制利弊的理论分析 |
(四) 出租车经营组织形式规制的实际效应考察 |
(五) 结论 |
四、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市场准入规制构想 |
(一)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市场准入规制的目标 |
(二) 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市场准入规制的具体建议 |
第四章 城市出租车行业的服务价格规制 |
一、城市出租车行业服务价格规制的基本问题 |
(一) 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的基本构成 |
(二) 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制定的宏观依据 |
(三) 城市出租车服务定价方式 |
二、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必要性研究 |
(一) 抑制交易的负外部性 |
(二) 降低交易成本 |
(三) 保护消费者利益 |
三、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比较研究 |
(一) 境外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实践与启示 |
(二) 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现状分析 |
四、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构想 |
(一) 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基本目标 |
(二) 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价格规制的具体建议 |
第五章 城市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规制 |
一、城市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规制的基本问题 |
(一) 质量及质量规制的概念 |
(二) 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
(三) 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 |
二、城市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规制的必要性研究 |
(一) 保护消费者利益 |
(二) 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
(三) 展示城市良好形象 |
(四) 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
三、城市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规制的比较研究 |
(一) 境外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规制概况及启示 |
(二) 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规制的现状 |
四、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规制的构想 |
(一) 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规制的目标 |
(二) 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规制的具体建议 |
第六章 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规制 |
一、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必要性 |
(一) 实现消费者强制缔约权的需要 |
(二) 维护出租车劳动者权益的需要 |
(三) 维护残疾人正当权益的需要 |
(四) 保护城市资源环境的需要 |
二、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比较研究 |
(一) 境外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实践及启示 |
(二) 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现状 |
三、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构想 |
(一) 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目标 |
(二) 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社会责任规制的具体建议 |
第七章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法治的实现 |
一、制定我国的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 |
(一) 制定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的政策目标 |
(三)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的价值取向 |
(四)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的原则 |
(五) 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基本法的内容框架 |
二、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规制机构的设置 |
(一) 我国规制机构的设置现状 |
(二) 境外规制机构的设置及启示 |
(三) 我国规制机构的重新设置 |
三、重构我国城市出租车各方主体的权利(权力)义务 |
(一) 国家的权力与责任 |
(二) 规制机构的职权与责任 |
(三) 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 |
(四) 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 |
(五) 司机的权利与义务 |
(六) 相关社会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
四、完善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的规制程序 |
(一) 出租车行业的准入规制程序 |
(二) 出租车行业的价格规制程序 |
(三) 出租车行业的质量规制程序 |
(四) 出租车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规制程序 |
结束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2.研究背景 |
3.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 |
4.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 |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 |
3.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4.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 |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 |
2.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 |
3.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 |
4.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 |
5.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 |
1.明清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
2.小城镇发展的贡献 |
3.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
4.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 |
1.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 |
2.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 |
3.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 |
1.主要理论观点 |
2.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
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 |
4.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 |
5.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
6.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 |
1.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
2.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 |
4.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 |
1.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 |
2.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 |
3.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 |
4.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 |
5.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小城镇制度创新 |
1.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 |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3.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 |
4.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 |
1.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 |
2.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 |
3.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4.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5.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
二、小城镇功能缺位:我国城市体系均衡发展的重要短板 |
三、城市群框架下研究小城镇功能变迁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小城镇理论研究综述 |
二、国内小城镇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辨析“城镇化” |
二、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
三、城市群与城市体系 |
第四节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
二、分析框架和章节安排 |
三、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小城镇功能变迁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古代社会小城镇的功能变迁 |
一、从军事功能为主转向经济功能为主 |
二、功能专门化出现 |
第二节 近代社会小城镇的功能变迁 |
一、近代工业小城镇 |
二、近代矿业小城镇 |
三、近代交通小城镇 |
四、近代商业小城镇 |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小城镇功能变迁 |
一、商品流通功能的短暂回归(1949~1952 年) |
二、服务于重工业发展(1953~1978 年) |
三、吸纳人口的“蓄水池”(1978~1992 年) |
四、带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93~1999 年) |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2000~2013 年) |
六、服务功能的全面回归(2014~) |
第四节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数量庞大,增速平缓 |
二、经济实力增长,但区域差异显着 |
三、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改善 |
四、出现一批经济发达镇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群的发展及其与小城镇的关系 |
第一节 城市群发展的基本功能要求 |
一、吸纳城镇化人口的重要渠道 |
二、缩小区域差异的关键路径 |
三、推动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单元 |
第二节 城市群结构体系演化的主要特征 |
一、空间结构网络化 |
二、产业结构梯度分工明显 |
三、人口在区域空间内有序集聚 |
第三节 城市群与小城镇的互动关系 |
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关系 |
二、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之间的关系 |
三、城市群内小城镇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城市群内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功能定位不科学 |
二、功能能级不足 |
三、功能冲突现象突出 |
四、功能空间结构不协调 |
第二节 城市群内小城镇功能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动力机制不足 |
二、规划欠科学 |
三、行政体制弊端 |
第四章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战略 |
第一节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的新发展 |
一、生产功能:嵌入区域生产网络 |
二、消费功能:承载城市群的多元化需求 |
三、流通功能:突出网络节点的区位优势 |
四、纽带功能:赋予城乡统筹新内涵 |
第二节 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重构的战略选择 |
一、升级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卫星城 |
二、打造专业特色镇 |
三、构建综合型小城镇 |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功能优化 |
一、合理界定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
二、积极探索现代新型城镇建设 |
三、全方位推进功能优化 |
第五章 城市群框架下小城镇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群区域内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德国:区域内城市均衡发展 |
二、英国:“新城开发”模式 |
三、美国:以大都市区为主要空间载体 |
第二节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
一、深化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小城镇以更多权限 |
四、加快财税和投融资机制改革,构建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 |
五、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权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
一、推进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二、提升城市群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
三、建立有效的城市群治理结构 |
第四节 推进小城镇管理创新 |
一、增强规划管理水平 |
二、提升小城镇政府治理能力 |
三、构建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
四、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 |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
三、群众互助互济 |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
小结 |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
小结 |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一、表彰奖励 |
二、税收激励 |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
小结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宪法为先:中国普法教育之启动 |
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
2.1.1 变革之志:建国初期中国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
2.1.2 “文革”之殇:“无法无天”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
2.1.3 改革之新:邓小平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
2.2 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启动 |
2.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
2.2.2 中国普法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
2.3 治道选择与法制话语的兴起 |
2.3.1 治道转型期的文化博弈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
2.3.2 中国法制语词探源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2.4 小结:“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3章 法制经济:中国普法教育之展开 |
3.1 市场经济与法制的关系 |
3.1.1 市场:推动法制进程的导向器 |
3.1.2 法制:实现市场有序的保护伞 |
3.1.3 实质:市场经济亦即法制经济 |
3.2 中国普法教育的快速发展 |
3.2.1 中国普法教育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
3.2.2 中国普法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 |
3.2.3 中国普法法制宣传的全面展开 |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与普及 |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 |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立法倾向分析 |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制定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
3.4 小结:普法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
第4章 依法治国:中国普法教育之中心 |
4.1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中国普法教育的稳定推进 |
4.1.1 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中国法制建设思想的新突破 |
4.1.2 中国普法教育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提出 |
4.2.1 从发展到整顿: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调整 |
4.2.2 从无限到有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4.2.3 从道德约束到制度约束:对执法队伍的依法管理 |
4.2.4 从数量到质量:立法领域的“量变”与“质变” |
4.3 中国法治系统工程中的普法教育 |
4.3.1 中国普法教育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
4.3.2 普法教育在法治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4.4 小结:依法治国的实施对中国普法教育的推动 |
第5章 权利至上:中国普法教育之提升 |
5.1 中国普法教育之转型 |
5.1.1 中国普法教育之观念转型 |
5.1.2 中国普法教育之目标转型 |
5.1.3 中国普法教育之方式转型 |
5.1.4 从信用经济的构建看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的结合 |
5.2 权利与权力:中国普法教育之本质 |
5.2.1 普法的重要前提:公民权利保护的立法完善 |
5.2.2 普法的首要目标:国家权力行使的法律约束 |
5.2.3 从强制拆迁事件的发生看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
5.3 物权与人权:普法教育之提升 |
5.3.1 物权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
5.3.2 人权保护: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与归属 |
5.3.3 以人为本: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提升 |
5.3.4 食品安全事件所折射的民生立法和制度疏漏 |
5.4 小结:普法教育的新功能发挥 |
第6章 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与展望 |
6.1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 |
6.1.1 导向与参与:普法主体的功能性互补 |
6.1.2 重点与难点:普法客体的多层次结合 |
6.1.3 差异与整合:普法载体的历史性统一 |
6.1.4 改变与拓展:普法环体的突破性变化 |
6.2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展望 |
6.2.1 普法教育的认识高度 |
6.2.2 普法教育的认同维度 |
6.2.3 普法教育的人文向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总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1.1.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1.1.3 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 |
1.4.2 集镇 |
1.4.3 城镇和城镇辖区 |
1.4.4 城镇化和城市化 |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论文总体框架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镇化的理论借鉴 |
2.1 发展理论 |
2.1.1 发展的理念 |
2.1.2 发展的目标 |
2.1.3 发展的目的 |
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应用 |
2.3 空间结构理论 |
2.3.1 空间结构的演变 |
2.3.2 空间开发理论 |
2.4 城镇区位与布局理论 |
2.4.1 城镇区位理论 |
2.4.2 城镇布局理论 |
2.5 城镇系统理论 |
2.5.1 城镇的层级结构 |
2.5.2 城镇群的空间组织 |
2.5.3 各级城镇的功能 |
2.5.4 城镇间的关联和功能的互补 |
2.6 创新理论 |
2.6.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6.2 创新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
2.7 社会保障理论 |
2.7.1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发展 |
2.7.2 社会保障促进城镇化稳定 |
2.7.3 社会保障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
第3章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3.1 城镇化的定义 |
3.1.1 社会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2 经济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3 地理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4 政府部门对城镇化的定义 |
3.1.5 本文对城镇化的定义 |
3.2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
3.2.1 区位优势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技术进步 |
3.2.4 传统文化 |
3.2.5 制度与政策 |
3.3 城镇体系 |
3.3.1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
3.3.2 城镇功能类型结构 |
3.3.3 城镇地域空间结构 |
3.4 城镇化发展轨迹 |
3.4.1 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
3.4.2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
3.4.3 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
3.5 城镇化的推进 |
3.5.1 城镇化推进方式 |
3.5.2 城镇化的推进动力 |
3.5.3 城镇推进机制 |
第4章 世界城镇化的规律分析 |
4.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
4.1.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镇化历程 |
4.1.2 工业革命与二战之间的城镇化历程 |
4.1.3 二战后的城镇化进程 |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及其启示 |
4.2.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
4.2.2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启示 |
4.3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3.1 典型国家的城镇化 |
4.3.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启示 |
4.4 国外城镇化的趋势 |
4.4.1 城镇体系的多极化 |
4.4.2 城市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
4.4.3 组团式城市发展活力增强 |
4.4.4 世界城镇网的形成 |
4.4.5 生态型城市的兴起 |
第5章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反思 |
5.1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
5.1.1 我国城市发展历程 |
5.1.2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状况 |
5.1.3 我国城镇经营的现状 |
5.1.4 我国城镇劳动与社会保障现状 |
5.2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2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5.2.3 城镇化水平区际差异大 |
5.2.4 城镇化发展质量亟待提高 |
5.3 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5.3.1 发展观的偏差 |
5.3.2 体制制约因素 |
5.3.3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
5.3.4 人口制约因素 |
5.4 我国城镇化滞后的不利影响 |
5.4.1 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2 城镇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 |
5.4.3 城镇化滞后强化经济社会的二元化 |
5.4.4 城镇化滞后制约市场化进程 |
5.4.5 城镇化滞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第6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
6.1.1 全球化 |
6.1.2 市场化 |
6.1.3 信息化 |
6.1.4 生态化 |
6.2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原则 |
6.2.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 |
6.2.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3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6.3.1 城镇规模协调 |
6.3.2 城镇布局协调 |
6.3.3 城镇功能协调 |
6.3.4 城镇产业协调 |
6.3.5 城镇环境协调 |
6.3.6 城镇社会协调 |
6.3.7 区域发展协调 |
6.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6.4.1 市场利益驱动机制 |
6.4.2 政府规划引导机制 |
6.4.3 政策促进机制 |
6.4.4 制度保障机制 |
6.5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主体 |
6.5.1 企业 |
6.5.2 民众 |
6.5.3 中央政府 |
6.5.4 地方政府 |
第7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 |
7.1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 |
7.1.1 经济集约化发展指标 |
7.1.2 社会和谐发展指标 |
7.1.3 政治文明发展指标 |
7.1.4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 |
7.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1 总人口数量增长预测 |
7.2.2 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3 地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
7.2.4 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7.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7.3.1 城镇体系网络化重构战略 |
7.3.2 交通网络带动战略 |
7.3.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战略 |
7.3.4 生态城市战略 |
7.3.5 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
7.3.6 城镇化制度创新战略 |
第8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与策略 |
8.1 城镇扩张方式 |
8.1.1 依托全国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 |
8.1.2 依托区域性城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
8.1.3 依托重要小城市建设中等城市 |
8.1.4 依托县城建设小城市 |
8.1.5 依托重要集镇发展中心镇 |
8.1.6 依托产业发展建设新城镇 |
8.2 东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集群发展 |
8.2.1 城市集群策略选择依据 |
8.2.2 城市集群策略实施——以长江三角洲城市集群为例 |
8.3 中部城镇化策略——城市链建设 |
8.3.1 城市链策略选择依据 |
8.3.2 城市链策略实施——以长株潭城市链为例 |
8.4 西部城镇化策略——中心城市带动 |
8.4.1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选择依据 |
8.4.2 中心城市带动策略实施——以重庆为例 |
第9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
9.1 城镇规划 |
9.1.1 城镇规划的理念 |
9.1.2 我国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3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
9.1.4 城镇体系规划 |
9.1.5 单个城镇规划 |
9.2 城镇建设 |
9.2.1 我国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2.2 特色城镇建设 |
9.2.3 城镇的文化特色 |
9.3 城镇管理 |
9.3.1 城镇管理的内容及主体 |
9.3.2 城镇管理的核心——社区管理 |
9.4 经营城镇 |
9.4.1 经营城镇的内涵 |
9.4.2 经营城镇是城镇化的催化剂 |
9.4.3 经营城市模式比较 |
第10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10.1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
10.1.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
10.1.2 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
10.1.3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10.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 |
10.2.1 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10.2.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 |
10.3 新型工业与城镇化 |
10.3.1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10.3.2 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
10.4 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 |
10.4.1 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 |
10.4.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10.5 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
10.5.1 城镇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10.5.2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
10.5.3 不同类型城镇的产业选择 |
第11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11.1.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起源 |
11.1.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探讨 |
11.1.3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
11.2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11.2.1 我国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2.2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的原因 |
11.3 新型城镇化的土地集约利用 |
11.3.1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
11.3.2 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
11.4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11.4.1 评价内容 |
11.4.2 评价方法 |
11.4.3 评价指标 |
第12章 新型城镇化与和谐社会创建 |
12.1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2.1.1 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 |
12.1.2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
12.1.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
12.1.4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对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政治文明 |
12.2.1 城镇化需要民主政治建设 |
12.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 |
12.2.3 城镇进程中的法制建设 |
12.3 新型城镇化与精神文明 |
12.3.1 精神文明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
12.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对策措施 |
12.4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稳定 |
12.4.1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表现 |
12.4.2 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剖析 |
12.4.3 推动城镇化社会稳定的对策 |
第13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协调的必然性 |
13.1.1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13.1.2 我国城镇发展的迫切需要 |
13.1.3 生态城市的呼唤 |
13.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13.2.1 加强污水的处理 |
13.2.2 空气污染治理 |
13.2.3 发展循环经济 |
第14章 农民市民化转变的素质提升 |
14.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
14.1.2 农民市民化的意义 |
14.2 农民与市民的差别分析 |
14.2.1 思想观念的差别 |
14.2.2 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别 |
14.3 农民市民化的第一阶段——经济上的非农化 |
14.3.1 进城农民就业的特殊性 |
14.3.2 促进农民就业的措施 |
14.3.3 改善进城农民居住条件 |
14.4 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市民社会的构建 |
14.4.1 加大教育投入 |
14.4.2 引导进城农民进行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 |
第1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5.1 基本结论 |
15.1.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热 |
15.1.2 城镇化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准则 |
15.1.3 选择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
15.1.4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 |
15.1.5 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城镇层级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
15.1.6 因地制宜选择具体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策略 |
15.1.7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城镇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
15.1.8 政府主要职能在于构建城镇化制度平台 |
15.2 政策建议 |
15.2.1 就业政策建议 |
15.2.2 户籍制度创新 |
15.2.3 土地制度创新 |
15.2.4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15.2.5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经验总结法 |
五、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结构 |
第一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 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般意义 |
二、教育发展方式 |
(一) 发展方式的内涵 |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含义 |
(三) 教育发展方式的类型 |
(四) 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 |
第二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 |
(一) 探索阶段 |
(二) 形成阶段 |
(三) 拓展阶段 |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平理论 |
(三) 规模经济理论 |
三、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
(一)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 |
(二)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三)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
(四)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
(五) 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
(六) 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 |
(一) 过于偏重教育经费投入,忽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
(二) 普遍存在对增加教育经费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 |
二、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 |
(一) 片面强调办学条件改善在缩小校际差距中的作用,忽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
(二) 过于偏重资源配置均衡对择校问题的治理,忽视导致择校问题产生的其它因素 |
(三) 过分突出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的重要性,忽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 |
三、重政府外在推动,轻学校自我内在驱动 |
(一) 过于重视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二) 片面强调政府及外界的“他助”,忽视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 |
(三) 过于重视外在的扶持与输血,忽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
四、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一) 不顾现实的盲目撤点并校,忽视由此导致的学生上学难问题 |
(二) 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忽视由此产生的学校管理问题 |
(三) 片面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四) 过于重视办学的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区域社会文化功能 |
五、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 |
(一) 过于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忽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
(二) 片面强调集团化和区域一体化办学,忽视其成员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
(三) 过于强化督导评估的共性,忽视地方及学校的个性差异 |
六、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 |
(一) 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忽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教育发展 |
(二) 不断强化“重点学校制度”,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 |
(一) 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
(二) 均衡发展就是同一发展 |
(三) 均衡发展就是资源配置均衡 |
(四) 均衡发展就是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 |
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
(一) 管理体制相对集中 |
(二) 财权与事权相分离 |
(三) 偏重对学校的管控 |
三、经济学思维运用的不科学 |
(一) 学校布局调整过于偏重规模经济 |
(二) 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教育投入 |
(三) 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 |
四、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 |
(一) 办学条件不同于办学水平 |
(二) 办学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办学水平提高 |
五、社会意识偏差的影响 |
(一) 固化的社会等级观念 |
(二) “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意识 |
(三)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
(四) “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思维 |
(五) 城市优于农村的片面认识 |
第五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维度 |
一、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转向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一)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注重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二) 要素的相互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 |
二、从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转向教育质量均衡 |
(一) 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求必须转向质量均衡 |
(二) 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注重教育质量均衡 |
(三) 世界教育改革的质量取向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均衡 |
三、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 |
(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场域要求注重其自主发展 |
(二) 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三) 内生发展理论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 |
四、从一元发展转向多元发展 |
(一) 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要求 |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 多元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取向要求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多元化 |
五、从过度规模发展转向适度规模发展 |
(一) 学校适度规模的确定 |
(二) 学校适度规模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
(三) 美英日小规模学校运动的经验借鉴 |
六、从单一发展转向共同发展 |
(一) 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认识 |
(二) 均衡发展本质属性决定了各区域和学校共同发展 |
(三) 教育改革要求城乡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
(四) 国外对教育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一、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 |
(一) 树立主动发展理念 |
(二)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
(三)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
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 |
(一)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
(二)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
(三) 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筹力度 |
(四) 实行校长负责制 |
(五) 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 |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
(一)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
(二) 健全资源管理机制 |
(三)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 |
(四) 优化师生比例 |
四、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
(一)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
(二) 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
(三) 实施学校绩效管理 |
五、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 |
(一) 树立多元发展观 |
(二)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
(三)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
(四)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还在重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机动化道路 |
2. 小汽车建城模式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重大误区 |
3. 中国有必要且有可能摆脱小汽车建城的错误模式 |
4. 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构想 |
4.1 中国特色的绿色交通城市的特征 |
4.1.1 以公共交通体系为中心的城市设计 |
4.1.2 以自行车和电踏车为主的低碳社区 |
4.1.3 充分利用城市共享交通 |
4.1.4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
4.2 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的分类发展策略 |
4.2.1 超大城市发展策略 |
4.2.2 特大城市发展策略 |
4.2.3 大中城市发展策略 |
4.2.4 小城镇发展策略 |
5. 建设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的对策建议 |
5.1 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理念 |
5.2 大力推进“轻行城市”建设 |
5.3 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城市典范 |
5.4 积极开展城市小汽车的需求侧管理 |
5.5 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0)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 当代世界城镇化的基本格局 |
(二) 当代世界城镇化的关联性 |
(三)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既取得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 假设前提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
(一) 村庄与城镇 |
(二) 城镇化与城市化 |
(三) 农村城镇化的涵义 |
二、农村城镇化的特征 |
(一) 城镇数量增加和产业聚集度提高 |
(二)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
(三) 关联度强化 |
(四) 升级效应明显 |
三、农村城镇化的功能定位 |
(一)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
(二)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
(三) 为农民现代化和市民化服务 |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 |
一、结构效应的内涵与类型 |
(一) 结构效应的内涵 |
(二) 结构效应的类型 |
二、结构效应的表现和度量 |
(一) 结构效应的表现 |
(二) 结构效应的度量 |
三、农村城镇化依托结构效应的强化 |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机制 |
一、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 |
(一) 比较利益驱动:城镇化原动力机制 |
(二) 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
(三) 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 |
二、农村城镇化聚集机制 |
(一) 竞争利益机制 |
(二) 政策调控机制 |
(三) 分工协作机制 |
三、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 |
(一) 产业关联机制 |
(二) 市场交易机制 |
(三) 教育培训机制 |
四、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 |
(一) 制度因素 |
(二) 供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
(三) 社会结构 |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
一、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理论 |
(一) 人口指标法理论 |
(二) 工业化和非农化指标理论 |
(三) 复合指标法理论 |
二、新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的实践 |
(一)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考察 |
(二) 中国在采取人口指标法度量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 |
(一) 单一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 |
(二) 要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规律 |
一、美国农村城镇化的成功经验 |
(一) 建立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
(二) 重视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 |
(三) 城镇化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
(四)在强调市场化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
(五)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二、日本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一)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 |
(二) 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模式 |
(三) 城镇化的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 |
(四) 城镇化管理体制与政策创新 |
三、印度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一) 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 |
(二) 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 |
(三) 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 |
(四) 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
(五) 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
(一) 1949年以前的农村城镇化 |
(二) 1949 年至1978 年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三) 1979年以后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
二、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结构效应分析 |
(一) 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测量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分析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基本经验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比较 |
一、城镇化空间结构典型模式 |
(一) 小城镇主导型的苏南城镇化模式 |
(二) 依托大城市辐射型的京郊模式 |
(三) 城市融合扩张型的长株潭一体化城镇化模式 |
二、城镇化引致因素典型模式 |
(一) 农业推动型的河南南街村城镇化模式 |
(二) 外资推动型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模式 |
(三) 私人资本推动型的浙江温州城镇化模式 |
三、几点结论 |
(一)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 |
(二) 各区域城镇化模式是多样化的 |
(三) 依托现有城镇实行城镇集群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
(四) 社会资本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资本 |
(五) 要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的类型与预警体系建设 |
一、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的类型 |
(一) 经济成本风险 |
(二) 社会成本风险 |
(三) 伦理道德成本风险 |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 对城镇化定位片面化 |
(二) 城镇化成本风险在我国转型期有独特的形成机制 |
(三) 城乡制度壁垒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
(一) 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机制 |
(二) 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三) 城镇化成本风险警级加权综合评估 |
第九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前景展望 |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统筹协调发展,强化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 |
(二) 实施农村城镇化多元化、开放化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开放效应 |
(三) 择优发展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级小城市发展为主体,形成城镇群体系,提高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 |
(四) 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前景展望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
(三)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将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 |
第十章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选择 |
一、以城镇化规划形成组团式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城镇 |
(一) 城镇化规划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二) 以组团式城镇群发展为核心优化城镇布局 |
(三) 城镇群建设的战略重点 |
二、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 |
(一) 培植主导产业 |
(二)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工业化,大力提升产业素质 |
(三) 加快发展知识性服务业,内涵发展第三产业 |
(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特色城镇经济 |
三、建立合理高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机制 |
(一) 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投资机制 |
(二) 建立城镇化建设股份化投资公司 |
(三) 推动城乡准公共产品和土地资本化,多形式吸纳社会资本 |
(四) 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率的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 |
四、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城镇化管理体制 |
(一) 明确政府在城镇化管理中的定位 |
(二) 变革市管县体制 |
(三) 建立完善跨行政区域的城镇化统筹发展机制 |
(四) 创新市镇行政管理体制 |
(五) 建立城镇化土地配置新体制 |
五、加快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以防范和化解城镇化成本风险 |
(一) 以投资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风险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 |
(二) 建立城镇化成本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
(三) 化解城镇化成本风险的主要措施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用法律手段加强大中城市交通的管理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经济法规制研究[D]. 胡承华. 安徽大学, 2013(10)
- [2]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3]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D]. 吴闫.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4]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D]. 刘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7]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际权.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8]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姚永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 杨新苗,王亚华,田中兴.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5)
- [10]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 肖万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