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控离压装置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姚玉成[1](2021)在《原料药工厂溶剂回收装置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原料药工厂溶剂回收及浓缩蒸馏的工艺技术特点及安全法规要求,对溶剂回收及浓缩蒸馏装置设计方面的工艺、安全、自控系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附上具体的溶剂回收及浓缩蒸馏工艺安全自控原理图举例说明。
李婷[2](2021)在《煤矿井下电网故障特征参数监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
张帆[3](2021)在《注入站测控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及改进》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降低岗位员工的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根据采油厂注入站单泵单井和一泵多井两种实际工艺流程状况,通过现场实践和摸索,从完善注入站控制系统功能出发,将变频器闭环控制纳入到测控系统功能中,单泵单井工艺实现流量闭环控制,一泵多井工艺实现压力闭环控制。对采取不同控制回路、运行方案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使许多控制点、参数值能够通过测控系统来完成。优化测控系统运行方案,确保注入站测控系统更加合理、有效运行,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杨振华,王明秋,刘宝龙,刘亚东,李得祥[4](2020)在《氯化尾气处理蓄热焚烧流程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基于氯化法制钛白粉工艺中产生的氯化尾气特性,设计了氯化尾气处理蓄热焚烧流程,给出了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并设计了自控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经过氯化尾气处理流程处理后,尾气中的Cl2、CO、HCl含量均满足相关标准的排放要求。
曹汉忠,刘敏,佘守章[5](2020)在《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系统创新及其遵从的法规与标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传统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技术的临床困局入手,阐述了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系统的关键创新:远程管路堵塞报警提示、自动控制按压装置、终端镇痛评价、远程监控、实时智能质控、网络化管控等;明确了Ai-PCA遵从的法规与标准: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法规、医用电气设备标准、网络安全管理标准、Ai-PCA的信息安全标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等。临床实践表明,Ai-PCA可明显减少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整体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水平,提升医护工作效率。
陈新伟[6](2020)在《CO2经碳酸乙烯酯加氢制备甲醇和乙二醇铜基催化体系与绿色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O2经碳酸乙烯酯(EC)间接加氢制备甲醇(MeOH)联产乙二醇(EG),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原子利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报道的用于碳酸乙烯酯加氢的铜基催化剂虽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仍存在催化剂稳定性以及催化机理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对碳酸乙烯酯间接加氢的铜基催化体系和工艺路线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Cu-BTC为前驱体,采用蒸氨法制备了氧化石墨改性Cu-C@SiO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碳酸乙烯酯加氢。TEM、H2-TPR、XRD、N2吸脱附和XPS表征结果表明:铜颗粒平均尺寸为2.9 nm,氧化石墨在铜颗粒表面形成包覆,有利于铜颗粒的分散,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在5 MPa,180℃,4h条件下,碳酸乙烯酯转化率为80.0%,甲醇和乙二醇的选择性分别为70.8%和92.2%。固定床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180℃、3MPa、H2/EC摩尔比150、LHSV 0.6 h-1的较优条件下,碳酸乙烯酯转化率为99.9%,甲醇和乙二醇选择性分别为83.7%和98.3%。2.Cu-C@SiO2-R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80℃、H2/EC摩尔比 150、3.0MPa、LHSV0.6h-1 条件下,264h内碳酸乙烯酯转化率、乙二醇和甲醇选择性分别稳定在99.9%、99.2%和85.5%左右,催化活性为0.63 gECgcat-1h-1。N2吸脱附、ICP-AES、TEM、XPS和XAES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的存在减缓了催化剂中铜组分的流失,减缓了铜颗粒的聚集、有助于Cu+/(Cu0+Cu+)保持稳定。DFT模拟计算表明,催化剂表面的CuO吸附解离H2,Cu+吸附解离碳酸乙烯酯,氧化石墨可以降低吸附能和解离能。在Cu-C@SiO2结构中,氧化石墨和铜物种同时存在,反应能垒得到显着降低,反应更易发生。3.制定了以CO2、环氧乙烷和H2为原料制备甲醇和乙二醇的工艺技术路线,运用Aspen软件对流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形成了年产10万吨乙二醇和4.4万吨甲醇的生产装置概念设计。可行性分析表明,该工艺在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每生产1吨乙二醇和0.44吨甲醇后可获利735元。
江雪萍[7](2020)在《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压水射流技术能够高效清理毛刺,具有无环境污染问题、清洁效率较高、清洁成本低等特点,在各个行业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汽车发动机铝缸盖油孔以及孔交接处不同程度存在毛刺情况,对发动机整体性能有着不利影响。一旦毛刺进入到发动机内部系统,会造成管道堵塞、发动机拉缸等故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必要设计一套适合铝制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工艺方案,提升缸盖清洗的清洁度。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分析了当前汽车发动机铝缸盖的清洗工艺情况,介绍当前高压水射流技术涉及的原理、分类和构成。分析汽车发动机缸盖毛刺产生的机理,提出汽车发动机铝缸盖相关清洁度要求。(2)分析了高压去毛刺清洗机床的主要构成,包含去毛刺室、高压泵、增压泵、输送管路、过滤器以及喷头等部分,阐述了高压去毛刺清洗机床总体布局。并从高压水射流生成系统和喷嘴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主要零部件选型。(3)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实验研究中,选择靶距(50mm、100mm、150mm、200mm)、清洗压力(4MPa、7MPa、1OMPa、13MPa)和清洗速度(2mm/s、4mm/s、6mm/s、8mm/s)分别进行试验,分析高压去毛刺效果探索最佳清洗参数的组合。结果显示:毛刺去除效率随靶距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随清洗压力增加而增加;随移动速度增加而减小。结合软件求解方程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靶距130mm、清洗压力为13MPa、移动速度为2mm/s。在这个参数组合下,汽车发动机铝缸盖毛刺去除效果为0.152,符合汽车发动机铝缸盖对于毛刺清洗的要求。
李鹏伟[8](2020)在《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多数油田分注井采用桥式偏心或者同心连续分注工艺,该工艺需要定期进行井下调配,井下作业普遍存在不可靠性,而且连续注水在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方面逐步越来越难,容易形成水窜现象,虽然一些油田采用了周期注水工艺技术,但受配注设备限制,难于精细优化注水周期和配注量。为此,本文利用CAD、INVENTOR设计软件优化设计出地面井口分层流量调配阀、井下分层封隔器,结合井下分层双压力传感系统、物联网技术,提出智能脉动周期循环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该技术免去井下流量调配测试,通过数据控制终端就可以实现一口注水井的配注工作制度的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地面、井下协同遥控,达到井口调配分层流量。该技术可以适时监测每个层的脉动周期流静压力数据,并通过嵌入的配注模型及分析软件系统及时评价和反馈注水效果以及实时监控封隔器的密封效果。此外,充分考虑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工艺、结合IMEX分析验证的结果,在STARS模块中加入渗透率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关系来模拟储层物性参数(渗透率、孔隙度)随脉动压力周期性变化的实际开发情况,最终建立考虑脉动瞬变压力-流量之间关系的层段配注模型,优化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脉动周期循环注水方式的层段实时监测、边测边调的调配方法及相关配注软件。
张政[9](2020)在《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水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今天,诸如有操作繁琐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缺点的传统闸站,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而大力发展新型水力自控闸门则是新的趋势。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是对水力自动翻板闸门的创新和改进,相较于其他水力自控闸门,此闸门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也不会产生泥沙淤积等问题,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目前还未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因此本文在结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力自控闸门研究的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实用新型专利——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渠道水流流态、水深、流速、渠道底板时均动水压强以及闸门板上的动水压强的研究。最后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的流量系数,来探讨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与闸门的过流能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分析表明,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自重G、闸门倾斜角度α以及上游来水流量Q是影响闸门开闭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闸门受力分析,建立闸门在不同来水条件下力的平衡方程或力矩方程,得到闸门5种情况的工作原理与闸门在关闭状态下的最大蓄水能力。结果显示,α=45°时,闸门在自身重量下有最大蓄水量。(2)通过模型试验发现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在不同闸门倾角以及上游设计流量条件下渠道水流流态稳定,但上、下游差异显着,导致上、下游各测点流速、水深以及时均动水压强差别较大:闸前水面平静,水流流速、水深与时均动水压强分布较为均匀;下游水流则呈现出明显的菱形波状,流速、水深与时均动水压强分布不均,随水流推进逐渐变得平缓。闸门板上的时均动水压强分布不一,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水流作用在闸门板上的脉动压强分布也不均匀。(3)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的过水能力随闸门开度β的增大逐渐变强,闸门开度与闸门倾角和设计流量成正相关;闸门开度越大,闸孔相对开度e/H越大,闸门的流量系数μ′相应减小,流量系数与闸孔相对开度成负相关。计算结果显示,α=30°时闸孔相对开度最小,流量系数最大。
李超[10](2020)在《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炉煤气采用氨法HPF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液,我国每年会产生脱硫废液约396万吨。脱硫废液含有COD(>100000 mg/L)、硫化物(>2000 mg/L)、氨氮(>20000 mg/L)和盐分(~200 g/L),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污染物。国内外焦化行业急需高效、洁净、低成本的脱硫废液处理技术。针对现有处理脱硫废液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焦炉上升管中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法处理脱硫废液”的新方法。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认识不系统、不完整;未见含盐废液在高温中蒸发的研究报道;脱硫废液在上升管荒煤气中热解的机理不清楚;上升管余热处理脱硫废液的工艺参数待确定、需优化;在大型焦炉试验运行中核心设备待研制。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焦炉煤气净化HPF法脱硫废液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研究;(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3)脱硫废液高温蒸发模型研究及模型参数优化;(4)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热解特性研究及喷洒参数优化;(5)大型工业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在此基础之上,在山西省焦炭集团益兴焦化厂(100万吨/年焦炭规模)建立了利用余热热解法处理12000吨/年脱硫废液的工程示范装置,系统评价了该工艺对焦化相关产品或操作的影响。经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脱硫废液混合盐中,S为主要元素,占到原子序数小于Na元素总量的95.97%;XRD物相分析曲线与NH4SCN(25-0044)、(NH4)2SO4(41-0621)、(NH4)2S2O3(31-0068)的标准图谱对应较好;FT-IR分析曲线吸收峰对应的NH4SCN和(NH4)2SO4的红外振动峰较强烈;SEM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结晶较好、细长形的柱状晶体结构。脱硫废液为弱碱性溶液,p H值在8~9左右,其中主要无机物成分为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平均值分别为158.84 g/L和85.04 g/L;主要有机物成分为苯酚和对甲苯酚,分别占有机物总量29.01%和16.84%。脱硫废液中含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满足公式Tb(28)0.0053c2(10)0.0664c(10)100。氩气环境中脱硫废液混合盐失重可分为五个阶段,开始热解于95.26℃,在温度达436.55℃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混合盐基本全部分解。2.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从室温加热到500℃后开始热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其中氢气含量最大时可达65%~70%左右,吸收液中COD的含量增幅较大,从9.54 mg/L增大到142.06 mg/L,热解残留物中g-C3N4对应的位于27.4°处的峰会随着温度增高而略有变高,而13.0°处的峰会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升温速率加快有利于CO2、CH4和CO的生成,其变化幅度也会随之增大,12℃/min时,CO2、CH4和CO的释放量为最大,吸收液中COD和氨氮的含量随升温速率加快而升高,SCN-的含量略有下降。配煤中增加脱硫废液的含量会抑制CO2和CH4的生成,吸收液中COD、SCN-和氨氮的含量也会剧烈增长,热解残留物中Na和S元素的含量升高,使焦炭质量下降。H2S的生成量会在540℃之后迅速增多,并在600℃时达到顶峰2.061g/L,随脱硫废液含量的增加H2S的释放量会迅速增加。热解残留物中的S会随终温的升高而减少,但随脱硫废液含量由0%增加到15%,残留物中的S会由0.16%增加至0.95%。以分布活化能DAEM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加入脱硫废液的配煤热解动力学模型,得出加入脱硫废液浓度、热解终温、升温速率与挥发分析出产量的关系方程m j(7)T(8)(28)m j??。3.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中喷洒脱硫废液喷雾的蒸发模型在800℃时,公式We(28)f(7)T(8)计算出雾滴运动最远距离为0.051 m,根据300次装煤的高度可得出喷嘴距焦炭表面的平均距离为0.075 m,该平均距离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CI)为(0.047-0.103),更加符合高温中雾滴的蒸发情况。荒煤气流动速度从0 m3/h增大到700 m3/h,液滴粒子轨迹的分散程度从x轴-0.181~0.174 m增大到-0.308~0.246 m的范围,液滴粒子达到荒煤气流速的时间从0.007s增大到0.02s,喷洒废液前后上升管中心竖直方向的流场速度沿高度变化的关系为u(28)f(7)h R(8)。喷洒脱硫废液前后上升管平均温度关系为T(28)568.49ln(7)T 0(8)-3151.9,在结焦时间20 h内,距上升管水封盖3 m处喷洒脱硫废液,蒸发后上升管的平均温度为620.44℃,平均蒸发时间为0.0025 s。喷洒量的增加会使喷雾的喷洒压力增加,有利于提高蒸发速率,但会增加蒸发时所消耗的热量,优化的喷洒流量为55 kg/L左右。喷嘴的孔径越小,喷射压力越大,液滴平均粒径越小,蒸发时间越短。喷射角度的增大会使液滴分散,间距增加,有利于液滴吸收更多的热量,减少蒸发时间。4.脱硫废液经蒸发干燥得到的固体混合盐在模拟焦炉煤气气氛下(55%H2+6%CO+25%CH4+14%Ar)热解有五个主要阶段:硫氰酸铵的晶型转变(92.87~127.38℃,主要为单斜晶体转变为正交晶体,以及正交晶体向正方晶相的转变)、硫氰酸铵向硫脲的异构化(127.38~246.26℃)、硫氰酸铵与硫代硫酸铵的共热解(246.26~290.45℃)、硫代硫酸铵与硫酸铵的分解(294.29~375.15℃以及375.15~543.26℃),在384.19℃时热解累计失重达99.00%。与在氩气环境中热解对比,在模拟焦炉煤气中开始热解和完全热解所需的温度均较低,且硫氰酸铵晶型转变、异构化和热分解所对应的吸热峰更加尖锐。在单上升管小试试验中,喷洒的优化条件为:喷洒位置为距上升管水封盖距离3 m的位置,喷洒量为50~55 L/h,喷洒时间为装煤后10分钟到结焦过程的20 h以内。在单上升管中脱硫废液喷洒量为40~96 L/h,上升管温度降低了76~287℃,喷洒量v与温差ΔT的关系为ΔT=-2.939v,喷洒量v与上升管高温荒煤气出口处硫氰酸铵浓度C的关系为C(7)N H4SCN(8)(28)f(7)v(8),4.3 m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为61.98 kg/h。5.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系统研制,主要是(1)研制出脱硫废液精细过滤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次、多材料的复合结构;(2)研制出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将脱硫废液从储槽经泵加压送入喷射系统;(3)优化的喷嘴孔径为1 mm、喷射角度为60°,并增加了喷射器旋转保护装置、喷嘴自清洗装置以及泄压装置等,开发了密封-喷雾-定角一体化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保证了喷射器喷嘴连接处的密封性,并研发了新型适用于工程示范的喷射器装置;(4)开发了保护炭化室安全的系统自控技术,在上升管温度较低时控制喷射器自动切换为蒸汽;(5)研发出采用自制冷却液的湿法打孔技术对上升管内衬砖打孔,运用熔焊技术和定位器可保证喷射器定位管的密封性及安装角度;(6)脱硫废液的过滤、储存、加压和喷射等全部过程通过总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6.在大型工业焦炉中喷洒脱硫废液前后,对焦化产品及工艺废水的影响情况如下:(1)煤气中检测到H2S、HCN和CS2的平均含量均处于同一水平,在脱硫塔的入口处均未检测到硫氰酸根,且化验室煤气出口处检测到煤气各组分均保持在同一水平,NH3和苯的平均浓度达标率为99%~100%;(2)焦油中粘度(E80)降低了17.58%,有利于焦油质量提升,各项指标均保持一致,在正常范围内;(3)脱硫液中p H为8.5左右,各成分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4)蒸氨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焦化生化进水指标,焦化调节池及生化排水中的各指标含量也基本保持一致;(5)皮带焦的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同一水平。利用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的方法对焦化系统没有不利影响,比炼焦配煤法处理脱硫废液的处理量可增加9.6%。利用荒煤气余热热解脱硫废液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工人劳动强度低和处理彻底等技术优势。
二、自控离压装置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控离压装置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原料药工厂溶剂回收装置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问题的分析 |
3 示例说明 |
4 结束语 |
(3)注入站测控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测控系统控制方式 |
2 运行方案 |
2.1 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
2.2 回路控制投运要求 |
3 运行存在的问题 |
3.1 流量累积问题 |
3.2 母液罐液位闭环控制问题 |
3.3 一泵多井泵前低压连锁保护系统问题 |
3.4 变频控制柜控制问题 |
3.5 变频控制柜上调节器信号问题 |
3.6 压力变送器或数字压力表连接阀问题 |
4 改进效果 |
(4)氯化尾气处理蓄热焚烧流程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方案 |
1.1 氯化尾气特性 |
1.2 尾气处理流程 |
1.2.1 喷淋装置系统 |
1.2.2 蓄热焚烧装置 |
1.2.3 余热利用系统 |
2 系统安全防护 |
2.1 管道 |
2.2 燃烧系统 |
2.3 蓄热焚烧装置 |
3 自控系统 |
4 应用效果 |
5 结束语 |
(5)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系统创新及其遵从的法规与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化自控镇痛技术转化的基础 |
2 Ai-PCA的创新 |
3 Ai-PCA遵从的法规与标准 |
3.1 医疗器械分类管理 |
3.2 医用电气设备标准 |
3.3 网络安全管理标准 |
3.4 Ai-PCA的信息安全标准 |
3.5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
4 展望 |
(6)CO2经碳酸乙烯酯加氢制备甲醇和乙二醇铜基催化体系与绿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CO_2直接加氢 |
1.1.2 CO_2间接加氢 |
1.2 CO_2经碳酸乙烯酯间接加氢制备甲醇联产乙二醇的研究 |
1.2.1 甲醇和乙二醇的性质及合成 |
1.2.2 碳酸乙烯酯的性质及合成 |
1.2.3 碳酸乙烯酯加氢催化体系研究现状 |
1.3 碳改性铜基催化加氢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 理论计算研究 |
1.5 概念设计简介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1 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碳改性Cu-C@SiO_2催化剂用于碳酸乙烯酯加氢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催化剂制备 |
2.2.4 催化剂表征 |
2.2.5 加氢实验步骤和催化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 |
2.3.2 催化性能评价 |
2.3.3 固定床工艺条件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C@SiO_2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催化剂制备 |
3.2.3 催化剂表征 |
3.2.4 稳定性考察实验 |
3.2.5 DFT模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 |
3.3.2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3.3.3 DFT理论计算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间接加氢联产甲醇乙二醇概念设计 |
4.1 引言 |
4.2 工艺说明 |
4.2.1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
4.2.2 装置说明 |
4.2.3 车间布置 |
4.3 原料、催化剂、产品的规格 |
4.4 工艺流程 |
4.4.1 流程叙述 |
4.4.2 工艺流程框图 |
4.4.3 工艺流程图 |
4.4.4 各单元说明 |
4.5 物料衡算 |
4.5.1 第一单元物料衡算(加成反应) |
4.5.2 第二单元物料衡算(精馏) |
4.5.3 第三单元物料衡算(加氢反应) |
4.5.4 第四单元物料衡算(精馏) |
4.5.5 物流图 |
4.6 主要设备 |
4.6.1 主要设备表 |
4.6.2 标准化 |
4.7 生产控制及仪表 |
4.7.1 自控设计说明 |
4.7.2 仪表清单 |
4.7.3 控制方案 |
4.8 安全防护和三废处理 |
4.8.1 安全防护 |
4.8.2 三废处理 |
4.9 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 |
4.9.1 原料消耗 |
4.9.2 动力消耗 |
4.9.3 工人工资 |
4.9.4 工厂折旧 |
4.9.5 成本估算 |
4.9.6 利润估算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水射流喷嘴参数研究方面 |
1.2.2 高压水射流流场分布研究方面 |
1.2.3 高压水射流实际清洗应用的研究方面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压水射流技术 |
2.1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
2.1.1 高压水射流技术原理 |
2.1.2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分类 |
2.2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基本构成 |
2.2.1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基本结构 |
2.2.2 高压水射流技术基本参数 |
2.3 高压水射流技术装置主要原理和构成 |
2.3.1 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理 |
2.3.2 高压水射流技术装置的主要构成 |
2.3.3 高压水射流技术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 |
第3章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的总体需求分析 |
3.1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分析 |
3.1.1 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过程中产生毛刺的机理分析 |
3.1.2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的传统清洗工艺 |
3.2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需求分析 |
3.2.1 影响汽车发动机铝缸盖清洗效果的主要因素 |
3.2.2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相关清洁度要求 |
第4章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设计 |
4.1 高压去毛刺清洗机床的主要构成及清洗方案 |
4.1.1 高压去毛刺清洗机床的主要构成 |
4.1.2 高压去毛刺清洗机床总体布局 |
4.2 高压水射流生成系统 |
4.2.1 高压水射流生成系统的主要构成内容 |
4.2.2 高压水射流生成系统中的主要参数设定 |
4.2.3 高压水射流生成系统主要零部件选型设计 |
4.3 高压水射流去毛刺清洗系统的喷嘴设计 |
4.3.1 选择喷嘴的基本结构 |
4.3.2 建立圆柱收缩型喷嘴仿真分析模型 |
4.3.3 圆柱收缩型喷嘴压力和速度分布情况分析 |
第5章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试验研究 |
5.1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测试任务 |
5.2 单因素高压水射流清洗效果分析 |
5.2.1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材料 |
5.2.2 高压水射流去毛刺清洗试验方案 |
5.2.3 高压去毛刺清洗试验步骤 |
5.3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分析 |
5.3.1 高压去毛刺清洗结果分析 |
5.3.2 高压去毛刺清洗参数条件的优化 |
5.3.3 模型分析 |
5.4 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整体应用效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水工艺研究现状 |
1.2.2 油田分层配注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脉动注水工艺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 |
2.1 脉动注水工艺系统设计 |
2.1.1 脉动注水信息采集系统 |
2.1.2 脉动注水信息采集运行系统 |
2.2 井口压力波发生器及控制系统 |
2.3 井下智能分层脉动注水开关器 |
2.4 脉动周期注水工艺可行性分析 |
2.5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增油方式 |
2.6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工作方式 |
2.7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配注方式 |
2.7.1 理论依据 |
2.7.2 脉动周期注水压力分析方法 |
2.7.3 脉动周期注水工作流程的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均质油藏的脉动周期注水配注制度分析 |
3.1 注水制度调控参数的确定 |
3.2 建立数模理想模型及相关注水制度设定 |
3.2.1 模型基础数据 |
3.2.2 工作制度描述 |
3.3 考虑不同渗透率、不同注水制度下的情况 |
3.4 考虑不同渗透率下的分层注水的情况 |
3.5 考虑加大注入量的分层注水的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压敏影响下的脉动周期配注分析 |
4.1 利用STARS模型对IMEX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
4.1.1 建立STARS理想模型 |
4.1.2 对“开1h关3h”的注水制度情况验证 |
4.1.3 对“开1h关3h”隔层注入的情况验证 |
4.2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物理模型建立 |
4.3 脉动周期注水层段配注模型建立 |
4.3.1 脉动注水层段性质评价划分 |
4.3.2 强、弱注水效果评价 |
4.3.3 脉动周期注水单层模型建立 |
4.4 脉动注水油水推进效率预测模型 |
4.4.1 脉动注入单层-储层两相渗流模型 |
4.4.2 脉动注水相关渗流条件确定 |
4.4.3 脉动水驱前缘速率的确定及油水混相区渗流分布求解 |
4.5 实例分析 |
4.5.1 求解数学模型对实例分析 |
4.5.2 利用STARS模块对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软件设计 |
5.1 脉动注水软件开发环境 |
5.2 脉动注水软件结构 |
5.3 脉动注水软件功能 |
5.3.1 主页面介绍 |
5.3.2 脉动注水开关信号控制 |
5.3.3 脉动注水层段注入量及跳跃控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本文常用符号及其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9)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水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力自控闸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平面闸门水流特性研究现状 |
1.3 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概况 |
1.3.1 闸门结构组成 |
1.3.2 闸门受力情况与工作原理 |
1.4 研究内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模型制作与安装 |
2.1.1 模型制作原则 |
2.1.2 闸门模型简述 |
2.1.3 模型安装与检验 |
2.2 试验场所与设备 |
2.2.1 试验设施 |
2.2.2 测量仪器及测定手段 |
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
2.3.1 测点布置 |
2.3.2 试验方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渠道水流特性 |
3.1.1 泄水流态 |
3.1.2 水深特征 |
3.1.3 流速特征 |
3.1.4 渠底时均动水压强特征 |
3.2 闸门板上的动水压强 |
3.2.1 时均动水压强特征 |
3.2.2 闸门板上的总压力 |
3.3 闸门开度与流量系数 |
3.3.1 闸门开度 |
3.3.2 闸孔相对开度 |
3.3.3 流量系数 |
4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脱硫废液的产生 |
1.2.1 焦炉煤气脱除硫化氢的目的 |
1.2.2 HPF脱硫废液的生成 |
1.3 目前脱硫废液的处理方法 |
1.3.1 提盐法 |
1.3.1.1 蒸发结晶法 |
1.3.1.2 分步结晶法 |
1.3.1.3 离子交换法 |
1.3.1.4 膜分离法 |
1.3.1.5 沉淀法 |
1.3.2 昆帕库斯法(Compacs) |
1.3.3 希罗哈克斯法(Hirohax) |
1.3.4 配煤炼焦法 |
1.4 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利用回收现状 |
1.4.1 上升管高温荒煤气特性 |
1.4.2 上升管汽化冷却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3 导热油夹套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4 换热技术回收荒煤气余热 |
1.4.5 直接利用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 |
1.5 脱硫废液的蒸发和热解研究 |
1.5.1 脱硫废液在荒煤气中的蒸发研究 |
1.5.1.1 液滴蒸发的数学模型 |
1.5.1.2 液滴群蒸发的分布模型 |
1.5.1.3 喷雾在流动气场中的蒸发 |
1.5.2 脱硫废液的热解研究 |
1.6 课题的选择、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硫废液的组成和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2.3 脱硫废液中混合盐的表征分析 |
2.3.1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F分析 |
2.3.2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XRD分析 |
2.3.3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FT-IR分析 |
2.3.4 脱硫废液固体混合盐的SEM分析 |
2.4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 |
2.4.1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组成 |
2.4.2 脱硫废液中主要有机物组成 |
2.5 脱硫废液盐浓度与沸点的关系 |
2.6 脱硫废液盐的热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脱硫废液和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解终温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2 升温速率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3 脱硫废液掺配比例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4 煤的种类对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的影响 |
3.3.5 脱硫废液与煤共热解时硫的迁移规律 |
3.3.6 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脱硫废液蒸发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方法 |
4.3 数值模拟模型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气相模型 |
4.3.3 雾滴运动方程 |
4.3.4 雾滴蒸发方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喷雾蒸发对上升管内流场的影响 |
4.4.2 荒煤气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
4.4.3 喷雾流量对蒸发的影响 |
4.4.4 液滴粒径对蒸发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上升管热解脱硫废液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试样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分析检测 |
5.3 脱硫废液混合盐在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 |
5.4 脱硫废液喷洒时间的优化 |
5.4.1 上升管中荒煤气的温度分布 |
5.4.2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温度的影响 |
5.4.3 喷洒时间对荒煤气中H2S和HCN含量的影响 |
5.5 脱硫废液喷洒位置的优化 |
5.6 脱硫废液喷洒量的优化 |
5.6.1 废液喷洒量对上升管荒煤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5.6.2 单上升管最大废液处理量的确定 |
5.6.3 废液喷洒量对硫氰酸铵浓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艺的核心设备研制 |
6.1 引言 |
6.2 工艺流程 |
6.3 脱硫废液的精细过滤系统研制 |
6.4 脱硫废液恒压、连续输送系统开发 |
6.5 脱硫废液的喷射器及分喷射器控制系统研制 |
6.5.1 选用耐高温高压和耐高温腐蚀特种材料 |
6.5.2 定角度、精细雾化技术 |
6.5.3 高温高压防滴漏技术 |
6.5.4 介质自动切换连续喷射技术 |
6.5.5 系统自控技术 |
6.6 预热器及预热技术开发 |
6.7 上升管的高温切割和内衬砖无损伤打孔等改造设备研制 |
6.7.1 打孔技术 |
6.7.2 上升管改造 |
6.8 总控制系统研制 |
6.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大型焦炉热解脱硫废液工业系统运行实践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和试样 |
7.2.2 实验装置 |
7.2.3 分析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对煤气成分的影响 |
7.3.2 对焦油的影响 |
7.3.3 对脱硫液成分的影响 |
7.3.4 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
7.3.5 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7.3.6 经济效益与技术优势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自控离压装置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料药工厂溶剂回收装置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姚玉成.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1(05)
- [2]煤矿井下电网故障特征参数监控技术研究[D]. 李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注入站测控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及改进[J]. 张帆.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01)
- [4]氯化尾气处理蓄热焚烧流程的设计及实现[J]. 杨振华,王明秋,刘宝龙,刘亚东,李得祥. 化工机械, 2020(06)
- [5]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系统创新及其遵从的法规与标准[J]. 曹汉忠,刘敏,佘守章. 广东医学, 2020(11)
- [6]CO2经碳酸乙烯酯加氢制备甲醇和乙二醇铜基催化体系与绿色工艺研究[D]. 陈新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汽车发动机铝缸盖高压去毛刺清洗技术的研究[D]. 江雪萍. 南昌大学, 2020(01)
- [8]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D]. 李鹏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9]对开斜立轴式水力自控闸门水流特性研究[D]. 张政.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10]脱硫废液在高温荒煤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D]. 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