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分制与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昕[1](2016)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学年制下,学生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按专业、年级统一上课,修业年限是一样的,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授课老师,自主决定修业年限,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程式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极大的尊重个性差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引发了教学与教育的深刻的变革,对以往学年制背景下高校形成的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以班级为主要管理单位,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党建带团建,以辅导员为主力军,以综合测评为学生评价标准的学生工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创新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对策迫在眉睫。大学生教育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应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校教育教学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对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许多新问题,我们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已很难依据和解答。完全学分制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亟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以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完善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进行该领域的系统研究,这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保证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除绪论外还有六章内容,现分别加以概述。完全学分制及大学生教育管理具有丰富(或特定)的内涵和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区别于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来衡量学习总量的学年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决定修业年限,学分进行累计,只要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指的是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具有丰厚的理论资源。一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二是作为重要资源的西方管理学理论包括柔性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三是作为又一种重要资源的西方教育学理论包括进步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四是作为重要理论依托和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资源。这四个方面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完全相同的做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可以为三个阶段:一是学年学分制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这种学年学分制仍然继承了学年制的计划性,强调整齐划一(除个别课程可分散选修),与原来学年制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二是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对以往学年制下形成的学生工作机制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是一个被动适应探索对策的阶段。三是完全学分制改革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面对完全学分制的挑战,大学生教育管理已找到许多应对措施,逐步建立起了与完全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机遇主要表现一是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二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四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五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从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体制模式、管理内容、手段方法途径、队伍素质和水平等五个方面。我们要做好完全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国外一些国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多样化,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法制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特点,美国的主要经验是树立生本理念和服务至上意识,改进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了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英国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以学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侧重就业指导、生活服务和经济帮助,英国的主要经验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强调服务的职业化和规范性,用法规制度保障学生事务管理的有序运转;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是发挥宗教教育、心理咨询和网络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追求事务管理服务体系高度社会化。以上国家的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国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的启示和借鉴。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要根据完全学分制的实际深化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完全学分制需要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本章是论文的重点和主要部分,从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对策。通过这些举措给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高校提供参考经验和借鉴启发。
冯阳[2](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章艳晶[3](2010)在《阻滞与推进: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是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分制已在我国普通高校广泛实施。从理论上讲,学分制的实施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而这些优越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程度。高校学分制实施之后,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到底如何?怎样衡量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怎样去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对教学管理有效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善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管理绩效的提升,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和效率。学分制的相关研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比较活跃。但是还没有发现专门研究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成果。本研究针对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有效性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以系统理论和现代教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首先分析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其次分析有效性与教学管理的关系,进而探讨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的衡量要素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三所实施了学分制的大学的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调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基于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学分制的基本构成决定了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内容。学分制的基本构成一般包含三大部分:学分制教学文件、学分制的基本制度、学分制的运行保障系统。根据学分制的基本构架,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培养计划的管理、教学全过程的运行管理、学籍管理、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教学基础建设的管理。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可选择性与复杂性相统一、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信息化与网络化相统一等特点。高校由学年制教学管理转变为学分制教学管理,其目的是改革过去学年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要达此目的,关键靠管理,贵在管理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要使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实现,一要认识管理有效性,二要学会管理有效性,三要使用管理有效性。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全面衡量。不考虑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影响,从教学管理工作本身考察其有效性是比较现实、可行的。可以从教学管理决策是否适应、教学管理目标是否实现和教学管理效率是否提高三个大的方面衡量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有效性。由于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很多因素是无法且不应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宜采用定性的方法为主,即通过提供佐证材料、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获得证明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证据,依据证据判断。本研究选择了在桂林市的三所实行了学分制的大学进行教学管理有效性调查,发现存在学分制教学文件、基本制度、运行保障系统的符合性和充分性不够等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学校内部看,主要是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学分制教育理念不一致、人事问题处理不善和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从学校外部看,主要是由于我国学分制特殊发展历程和特殊的社会现实造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的不适应。针对这些问题,对加强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二是树立人本服务思想;三是完善学分制运行系统;四是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五是注重管理细节;六是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七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八是提高网络系统建设及管理水平。
胡大白,杨雪梅,张锡侯,罗煜,李高申,樊继轩,汤保梅,王军胜,时会永,李艳杰,董黎丽,褚清源,冯玉荣,陶继新,刘万福[4](2009)在《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走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模式。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学分制、就业机制等,实现育人目标。
王德波[5](2014)在《高校学分制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当今社会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可以说我国的改革处在攻坚阶段,教育改革也随之深度融入之中。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掀起了新一轮以学分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的高潮。学分制之所以受到世界上众多高校的欢迎,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选择的灵活性、学习的自主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优势。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实行不同形式的学分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高校现行的学分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分制在国内高校历经跌宕起伏,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调整,到底现阶段国内外学分制是什么状况,存在着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当前我国高校要实施学分制,有什么路径能解决现阶段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等等。本研究以学分制的由来作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找出国内高校学分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对国内高校实施真正学分制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与分析方法,对国外高校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的制度背景与哲学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是学分制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过程,尤其是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将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的问题,从国际化的视角以期能对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以学分制的由来作为切入点,对学分制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以及内容与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第三章,分析国外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现状,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比较,重点介绍美国高校学分制和哈佛大学课程建设;第四章,分析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找出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针对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国情,提出了推进和完善我国学分制的对策建议。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基于自由教育思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基础上,必然会受其制约。而我国的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现实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不能简单照搬国外高校的学分制模式,必须通过分析比较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模式。
朱嫣嫣[6](2010)在《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S学校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因其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世界各国高校的认可及采纳。进入教育大众化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更是势在必行。与优质教学资源比较集中的研究性大学相比,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相对处于弱势的新建本科院校,也同样面临着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挑战。本文以S学校为研究个案,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阐述了该校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背景及目前的实施阶段,描述了该校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基本框架、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技术保障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分析了S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过于强调模块管理,内部沟通不充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弱,缺乏良好的教育渠道;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软、硬件投入不足,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受时间、空间及课程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等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改进S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具体为:建立以选课为中心的工作小组或团队;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快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
孙冬喆[7](2014)在《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与普及,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期待建立一个“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愿景亦越来越明晰。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加大力度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并对已有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大突破与创新,从而打破学校与学校外教育之间互相割裂的壁垒,以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统一认证,并予以积累和转换的机制,也即目前国际社会十分流行的所谓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目前政府正在推行的重大政策举措之一。再就学分银行的功能而言,其一是可以将学校与学校外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通过统一认证而获得认可;其二是通过学习成果的认证而把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予以有机衔接;其三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推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作用。简言之,学分银行存储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分(学习成果的代表形式),汇兑的也不是货币而是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基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贯通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因此,研究学分银行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解读其本身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的问题,而且更是对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拓展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的重大举措。其次,学分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以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作为研究选题,属于基础性、应用型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项正在推动的实践活动,其又亟需得到理论的指导,因而又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将探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同时就架构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可能性做出有益的探索。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国别比较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复合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文献综述、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以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具体案例。而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度访谈验证研究观点准确性的基础上,最终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理性判断,并就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问题提出现实而有益的建议则是本论文期待达成的最终目标。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一个国际社会正在流行并已在我国得以实施,但无论理论探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在初始阶段的新生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与研究,则其本身在论文选题与内容的切入方面就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创新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一、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厘清概念→提出论点;二、文献梳理:历史视角→现实轨迹→问题聚焦;三、比较借鉴:了解他国经验→梳理本国实践;四、实证调查:明晰问题;五、要素分析;六、对策建议。经研究,影响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传统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的固有割裂与断层;二是学分银行制度缺乏外部的保障机制;三是迄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框架体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出了如下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学分银行立法进程;二是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基准;三是建立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学分银行进行管理的操作平台。有关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当下的学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学分银行在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保障公民学习权、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日益显现,这一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创想与实践课题终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瞩目。
许彦[8](2007)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既是我们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推行学分制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施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立足国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的学分制运行模式,对学分制的建立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本文首先阐述现代教学管理概念、内容和特点,然后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实施学分制的历史及现状,我国实行学分制的世纪回顾,实施学分制的优点及不足,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找出国内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议,即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无边界竞争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高校肩负着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以便完成素质培养的历史重任。
徐永志[9](2007)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各高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学科和专业间的优势互补,纷纷进行大规模的合并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然而,合并组建后的高校,普遍出现了多校区办学的现象,许多新问题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突显出来。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大上升,十分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正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在使用的系统也面临着更新换代。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2005年由四所成人高校合并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成功合并转制后,同大多数初合并的院校一样,形成了校区分散、各校区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差异大等局面,致使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等缺点。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同时,也为了给学院教学改革和实施学分制创造有利条件,学院决定实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本文选题依托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将信息化引入教学管理:通过对学院现有资源和管理构架的分析,结合学院的特点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实际需要,构架出一套适用于多校区管理的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文章分为研究和应用两大部分。研究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特点,综合比较了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三种教学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定位于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原则、系统体系结构、应用方案框架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安全技术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在应用部分中,文章按照以下设计原则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构架:一、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与C/S(客户机/服务器)相结合的三层体系结构。教师、学生用户采用B/S结构设计,无需安装客户端,操作界面统一(浏览器方式),方便使用;在数据集中批量处理的教务处和系(部)管理用户采用C/S结构设计,系统相对封闭,保密性高,开发软件功能完善。二、系统的操作环境采用Windows 2000系列,后台使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前台开发工具使用Dephi和ASP.NET。三、重点对B/S结构进行安全构架。在应用服务器层和应用平台层之间加入安全平台层,由安全代理服务器、安全代理客户端、CA服务器共同协作,充分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四、依照学院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将系统模块划分为: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评教管理、毕业管理、教材管理等功能模块。实践证明,按照以上设计原则进行系统构架后,大幅度地减轻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加强了校区之间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查询服务。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和高校合并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规划并予以实施。为高校、软件公司合作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找到一个切入点,实现双赢局面。同时,也希望本文所规划和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对其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有一个启示作用,共同把我国的高校建设成为先进的数字化校园。
侯梦倩[10](2017)在《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以山西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市场的概念在社会各领域得以延伸,与此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学分制则应运而生,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曲折发展。学分制起源于德国,在美国形成并得以发展、趋于完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学分制得到国内多数高等院校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如选课制度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组织架构不科学等。因此,我国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还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空间。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学分制的发展及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山西省三所高校为例,对高校学分制教育管理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山西省高校学分制教育管理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设置不科学,选修课程过少、学生对选修课缺乏了解,选课随意盲目、导师制度尚未落实,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学分制教学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并对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为:教学管理观念落后、对学分制理解存在偏差、各教学管理部门工作缺乏协调性、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人员激励不足等原因。基于山西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优化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政策环境、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科学建设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强化教学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建设,旨在推进山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科学应用和优化发展。
二、学分制与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分制与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一、完全学分制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 |
(三) 完全学分制的主要内容 |
(四)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意义 |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一)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含义 |
(二)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
三、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
(一) 有利于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
(二)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三)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四)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
第二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本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 |
(一) 柔性管理理论 |
(二) 精细化管理理论 |
(三) 人本管理理论 |
三、现代西方教育学理论 |
(一) 进步主义理论 |
(二) 要素主义理论 |
(三) 存在主义理论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主要内容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
第三章 国内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历史进程 |
一、学年学分制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 |
(二) 学生工作体系层次清楚完整 |
(三) 学生评价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及学生日常管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被打乱,作用降低 |
(三) 学生评价发挥作用不大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成熟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状况 |
(一) 班级功能得到强化,学生日常管理趋于规范有序 |
(二) 学生工作体系调整完善后重新发挥作用 |
(三) 学生评价重新发挥作用 |
第四章 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一、完全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 |
(一) 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理念 |
(二)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
(三)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
(四) 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
(五) 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
(六)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 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二)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三) 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内容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四) 学生教育管理手段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五) 学生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六)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素质和水平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
第五章 国外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美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美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二、英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英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英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三、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一) 德国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状况 |
(二)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三) 德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
一、强化学生教育的实效性 |
(一) 学生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方式与手段 |
(三) 创新学生教育实效性的载体 |
二、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
(一) 学生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内容 |
(二) 创新学生管理思维模式 |
(三) 创新学生管理的组织体系 |
(四) 建设一支高效的学生工作人员队伍 |
三、增强学生服务的创新性 |
(一) 创新学生服务的内容 |
(二) 创新学生服务的平台与途径 |
(三) 创新学生服务的方式与机制 |
四、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
(一) 建立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
(二) 创新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
(三) 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
五、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
(一) 辅导员职业化的背景 |
(二) 辅导员职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3)阻滞与推进: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三)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界定 |
1. 高校教学管理的内涵 |
2. 有效性的内涵 |
3.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内涵 |
(四) 研究文献综述 |
1. 关于学分制改革成效的衡量 |
2. 关于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 关于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经验 |
4. 关于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研究 |
(五) 理论基础 |
1. 系统理论 |
2. 现代教学管理的基本思想 |
(六)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二、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概述 |
(一) 学分制的基本构成 |
1. 教学文件 |
2. 基本制度 |
3. 运行体制 |
(二)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
1. 培养计划的管理 |
2. 教学全过程的运行管理 |
3. 学籍管理 |
4. 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
5. 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 |
6. 教学质量管理 |
7. 教学基础建设管理 |
(三)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 |
1. 开放性与灵活性 |
2. 可选择性与复杂性 |
3. 多样化与个性化 |
4. 信息化与网络化 |
三、有效性与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 |
(一) 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需要认识管理有效性 |
(二) 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需要学会管理有效性 |
(三) 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需要使用有效性管理 |
四、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 |
(一)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衡量要素 |
1. 从教学管理决策是否适应的角度衡量 |
2. 从教学管理目标是否实现的角度衡量 |
3. 从教学管理效率是否提高的角度衡量 |
(二) 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三) 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
五、对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调查分析 |
(一) 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
1. 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问卷调查 |
2. 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访谈基本情况 |
(二) 对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调查分析 |
1. 学分制教学文件适宜性和充分性不够 |
2. 基本制度的符合性和充分性不够 |
3. 运行保障系统的符合性、充分性不断完善 |
(三) 桂林三所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内部因素 |
2. 外部因素 |
六、提高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一) 更新教育观念 |
(二) 树立人本服务思想 |
(三) 完善学分制运行系统 |
(四) 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
1. 重视计划的制定与落实 |
2. 加强选修课管理和选课指导 |
3. 注重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质量监控 |
4.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 |
5. 严格考试管理 |
6. 建立质量监控标准 |
(五) 注重管理细节 |
(六)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
(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八) 提高网络系统建设及管理水平 |
七、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新形势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二、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要从科学定位开始 |
(一) 定位的概念及高校类型划分 |
(二) 国外高校的类型定位及启示 |
(三) 民办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
1.培养目标的概念 |
2.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
3.民办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
三、民办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办学特色和竞争实力 |
(一) 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
(二) 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来自核心竞争力 |
(三) 民办本科高校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凸显办学特色 |
1.办学理念是前提 |
2.个性校长是灵魂 |
3.师资队伍是根本 |
4.育人模式是核心 |
5.加大投入是关键 |
(四) 黄河科技学院特色办学初具成效 |
1.把握方向, 坚持办学的公益性 |
2.探索创新, 敢为天下先 |
3.艰苦奋斗, 实现滚动发展 |
四、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 |
(一) 我国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猛增的社会背景 |
(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类型 |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
3.外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
(三)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走向 |
(四) 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1.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 |
2.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 |
3.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
五、民办本科高校宜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一)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传承 |
(二)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 |
1.“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2.“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3.“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力本位教育模式 |
(三)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实现“三个统一” |
1.本科学历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统一 |
2.理论教育 (知识传授) 与实践教育 (能力培养) 相统一 |
3.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统一 |
(四) 转变教育观念, 为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扫除思想障碍 |
六、“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建设 |
(一)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有课程分类 |
1.学科基础课程 |
2.专业基础课程 |
3.技术能力-知识课程 |
4.技术规范课程 |
5.工作任务课程 |
6.通用课程 |
(二) 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
1.受公办本科高校影响较大, 理论知识过重, 实践内容不足 |
2.人文、社科等通识性课程比例偏小,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3.不少民办本科高校重视改革课程体系,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
(三)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四)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七、“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实践教学 |
(一)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
(二) 构建“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1.制订一个相对独立、四学年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大纲 (或教学计划) |
2.加强两个实践教学支柱的建设,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
3.抓好三个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 |
(三) 黄河科技学院实践教学的两个案例案例一:医学护理专业 (本科) 的实践教学改革 |
1.制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
2.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护理实践教学条件 |
1.改革课程设置, 强化基础训练 |
2.抓好实践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 |
3.引进“双师型“教师,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
八、“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是培养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必由之途 |
1.思想品德决定获取知识的思想动机和学习态度 |
2.思想品德决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
(二) 抓住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点,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
(三)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 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
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
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 |
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九、“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学分制构建 |
(一) 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二) 实施学分制的基本路径 |
1.转变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先导 |
2.引进培养, 建设高素质的有志献身于民办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
3.科学投入, 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是保障 |
4.积极研发, 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
(三) 广东培正学院 (民办本科) 探索与实践学分制的主要经验 |
1.培正学院“完全学分制”的具体内容 |
2.完全学分制遭遇现实困境 |
3.改革创新, 修订完全学分制实施方案 |
(四) “本科学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宜实行“学年学分制” |
1.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
2.处理好学生自主选课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
3.处理好学生主修与辅修的关系 |
十、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
(一) 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当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
2.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 |
3.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提高就业率的根本举措 |
1.准确定位, 明确就业目标市场 |
2.从根本入手, 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
3.重视实践教学,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
(三) 民办高校要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
1.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
2.主动出击, 外引内联, 拓宽就业途径 |
结束语 |
(5)高校学分制比较研究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学分制的由来 |
2.1 学分制的起源 |
2.2 学分制的形成 |
2.3 学分制的发展 |
2.4 学分制的架构 |
第三章 国外高校学分制的经验与借鉴 |
3.1 国外高校学分制的概况 |
3.1.1 美国高校学分制概况 |
3.1.2 日本高校学分制概况 |
3.1.3 德国高校学分制概况 |
3.1.4 英国高校学分制概况 |
3.1.5 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教育改革 |
3.2 国外高校学分制下的课程—以哈佛大学为例 |
3.3 国外高校学分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史 |
4.2 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状况 |
4.3 我国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
4.4 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 |
4.5 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可行性 |
第五章 推进和完善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对策建议 |
5.1 学分制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
5.1.1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
5.1.2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
5.2 学分制下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
5.3 学分制与课程体系建设 |
5.4 学分制下师资队伍建设 |
5.5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 |
5.6 学分制下高校的硬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S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关于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研究述评 |
一、国外学分制起源及发展情况的回顾 |
二、国内学分制起源及发展情况的回顾 |
三、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综述 |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S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实状况 |
一、S学校学分制管理改革背景及实施阶段 |
二、S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基本框架 |
三、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状况 |
四、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
五、学分制教学管理运行的技术保障条件 |
六、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情况 |
第四章 S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分析 |
一、基本框架设置中的问题:过于强调模块管理,内部沟通不充分 |
二、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学生自主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教育渠道 |
三、教务管理人员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经验积累 |
四、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的问题:投入不足,系统不够完善 |
五、教学资源管理的问题:受时间、空间及课程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
第五章 改进S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一、建立以选课为中心的工作小组或团队 |
二、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 |
三、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
四、加快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建设的步伐 |
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 |
结束语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框架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与界定 |
第一节 制度与教育制度 |
第二节 学分制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制度 |
第四节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学分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导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学分银行探索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创建在我国的“繁盛”与“混乱” |
第三章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框架与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评价与借鉴 |
第四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调查与访谈 |
第五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融合与重建 |
第二节 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第三节 框架标准与组织机构的构建与规范 |
第四节 立法制度的建设与完备 |
第六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学分银行立法的进程 |
第二节 推动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促进独立机构与平台的建设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 |
二、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8)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教学管理概述 |
2.1 高校教学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念 |
2.1.2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 |
2.2 教学内容的管理体制 |
2.3 教学管理体制 |
第三章 国外教学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
3.1 国外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简介 |
3.1.1 美国学分学时系统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
3.1.2 日本、英国、法国等大学典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
3.2 各国实施学分制的比较分析 |
3.2.1 美国的学分制 |
3.2.2 日本的学分制教学改革 |
3.2.3 西欧的学分制模式 |
3.3 国外学分制的发展趋势 |
3.4 国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 |
3.5 我国实行学分制的世纪回眸 |
第四章 国内大学教学管理运行现状介绍 |
4.1 国内大学实施学分制的优点及不足 |
4.1.1 学分制的主要优点 |
4.1.2 学分制的不足之处 |
4.2 复旦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简介 |
4.3 清华大学推行的学分制 |
4.4 天津师范大学学分制简介 |
4.5 香港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的运行模式及特点 |
4.6 天津理工大学实施学年学分制的现状 |
4.6.1 天津理工大学教学管理简介 |
4.6.2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4.7 我国学分制发展的方向 |
第五章 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
5.1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一般问题 |
5.2 我国实行学分制以来存在的问题 |
5.2.1 学制规定与教学计划弹性不足 |
5.2.2 教学管理秩序混乱 |
5.2.3 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
5.2.4 教学经费欠缺与配套制度不健全 |
5.3 我国高校全面推行学分制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5.3.1 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方面 |
5.3.2 社会政策与体制方面 |
5.3.3 学校内部环境方面制约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的对策探讨 |
6.1 提高思想认识,全面了解学分制 |
6.2 制定科学灵活的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6.4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
6.5 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适当的淘汰制 |
6.6 坚持教育渠道的多层面 |
6.7 改善学分制的外部实施环境和配套条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内容 |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论述 |
2.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
2.2 教学管理信息化及其发展历程 |
2.2.1 教学管理、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
2.2.2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2.3 学分制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
2.3.1 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介绍 |
2.3.2 基于学分制的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
2.3.3 学分制相对于学年制教学管理的优势比较 |
2.4 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步骤及关键问题 |
2.4.1 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步骤 |
2.4.2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分析 |
3.1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项目背景分析 |
3.1.1 学院概况 |
3.1.2 学院在教育行业中的形势分析 |
3.1.3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
3.2 学院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 |
3.3 学院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 |
3.3.1 技术可行性 |
3.3.2 管理可行性 |
3.3.3 经济可行性 |
3.4 教学管理信息化中所需的技术分析 |
3.4.1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分析 |
3.4.2 网络安全分析 |
3.5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
3.5.1 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建设问题 |
3.5.2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 |
3.5.3 教学管理制度的定位问题 |
3.5.4 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规划 |
4.1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 |
4.1.1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
4.1.2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设计原则 |
4.2 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系统设计 |
4.2.1 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 |
4.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2.3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4.2.4 应用方案总体框架设计 |
4.2.5 网络安全技术设计 |
4.2.6 外观设计和最后部署 |
4.2.7 项目评估及更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总体构架实施 |
5.1 硬件构架 |
5.1.1 系统网络构架 |
5.1.2 服务器构架 |
5.1.3 客户端的构架要求 |
5.2 应用软件构架 |
5.2.1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构架 |
5.2.2 操作环境和安全性构架 |
5.3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方案 |
5.3.1 系统维护模块 |
5.3.2 学生管理模块 |
5.3.3 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
5.3.4 智能排课管理模块 |
5.3.5 选课管理模块 |
5.3.6 考试管理模块 |
5.3.7 成绩管理模块 |
5.3.8 实践教学管理模块 |
5.3.9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 |
5.3.10 教材管理模块 |
5.3.11 毕业管理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经验,得出以下结论 |
2、展望未来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以山西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分制 |
2.1.2 教学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人本管理理论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山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3.2 山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 |
3.3 山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课程设置不科学,选修课程过少 |
3.3.2 学生对选修课程缺乏了解,选课随意盲目 |
3.3.3 导师制度尚未落实,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
3.3.4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
3.3.5 学分制教学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
4.2 对学分制理解存在偏差 |
4.3 各教学管理部门工作缺乏协调性 |
4.4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
4.5 教学管理人员激励不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对策 |
5.1 优化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政策环境 |
5.2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
5.3 科学建设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
5.3.1 夯实院系教学管理工作 |
5.3.2 政、教适当分离 |
5.4 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
5.4.1 规范课程体系建设 |
5.4.2 构建多元化教学管理制度 |
5.4.3 创新科目考核制度 |
5.4.4 健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
5.5 深化教学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建设 |
5.5.1 培养高层次教学管理人员 |
5.5.2 落实导师制 |
5.5.3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高校现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
四、学分制与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 刘昕. 山东大学, 2016(03)
- [2]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3]阻滞与推进: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研究[D]. 章艳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 [4]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胡大白,杨雪梅,张锡侯,罗煜,李高申,樊继轩,汤保梅,王军胜,时会永,李艳杰,董黎丽,褚清源,冯玉荣,陶继新,刘万福.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 [5]高校学分制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 王德波. 山东大学, 2014(01)
- [6]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 ——以S学校为个案[D]. 朱嫣嫣.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6)
- [7]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孙冬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8]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 许彦. 天津大学, 2007(04)
- [9]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D]. 徐永志.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10]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以山西高校为例[D]. 侯梦倩.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