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花江南部白垩纪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1](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指出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赵静[2](2013)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孢粉、藻类及古气候古湖泊条件》文中研究指明白垩纪时期是中生代极热气候期的典型代表,但是迄今为止关于陆相白垩纪及其古气候变化的研究中,现存的证据还不够充分。松辽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陆相盆地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白垩纪湖相沉积盆地,它的存在,为我们研究晚白垩世非海相的古气候和古湖泊环境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本文以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为研究区域,以大陆科学钻探项目的松科一井南孔的钻孔取心资料为依托来分析,结合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资料进行松辽盆地晚白垩时期古气候古湖泊条件的探讨。样品涉及的层位是从泉头组三段到嫩江组二段下部,岩性主要以泥岩为主。在这一层位,孢粉及其他微体化石的属种和数量都异常丰富,为当时古气候古环境的恢复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泉头组上部到嫩江组二段下部孢粉化石的研究,自下而上划分了六个孢粉化石组合带:Cicatricosisporites-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带,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带,Cyathid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带,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Proteacidites组合带,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letes组合带,以及Lythraites-Callisti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带。通过对一些典型属种化石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这六个化石组合带所对应的沉积时期主要是从晚白垩世的Cenomanian晚期到Campanian早期。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的藻类丰度高、分异度低,且特定的藻类反映的水体盐度不同:在姚家组二三段(K2y2+3)主要是淡水环境,而在青山口一段上部(K2q1)和嫩江组一二段(K2n1+2)是从微咸水到半咸水的环境。通过对藻类和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得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植被景观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原草丛植被为主,属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在大的温暖气候背景下,发生了小的较明显的温度、湿度突变事件。在此时期古松辽湖泊水体的盐度呈现了由淡水-微咸水-半咸水-微咸水-淡水的循环变化。
程银行[3](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
王燕[4](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荆夏[5](2011)在《松辽盆地东部晚白垩世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古气候记录》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我国大型陆相含油气白垩纪沉积盆地。在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沉积期分别发生了盆地演化史上规模最大的湖侵事件,孢粉、介形类等各门类化石繁盛。本次研究通过对松辽盆地东部地区五条发育良好的剖面,即青山口组鸟河剖面、红石山剖面、哈达山剖面、李家坨子剖面以及嫩江组沈家屯剖面,进行系统的测制、采样、化石处理、鉴定、统计工作,分析其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并结合岩性等资料,讨论地层时代,恢复当时的古气候环境。对黑龙江宾县地区鸟河剖面与红石山剖面、吉林农安地区李家坨子剖面以及吉林松原地区哈达山剖面进行测制、采样,基本涵盖了整个青山口组沉积期。在鸟河剖面中识别出孢粉组合Pinuspollenites-Cyathidites,属于青山口组一段;在李家坨子剖面中识别出自下而上Cedripites-Cyathidites-Classopollis、Classopollis- Schizaeoisporites-Callisto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属于青山口组一、二段,在哈达山剖面中识别出孢粉组合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Cyathidites,属于青山口组二、三段。综合四个剖面,在青山口组一段上部沉积期,属于温暖潮湿的气候状态,向上至青山口组二段下部沉积期,气候开始变干变热,至中部沉积期时呈现炎热干燥的气候状态;到达青山口组三段沉积期时,气候进一步变得炎热干旱。位于吉林农安地区的沈家屯剖面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对其进行测制、采样,识别出自下而上Aquilapollenites-Dictyotriletes-Rugubives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 - Classopollis - Beaupreaidites和Rugubivessiculites - Schizaeoisporites-Quercoidites三个孢粉组合,属于嫩江组三、四段。通过对孢粉化石属种的分析,得出本剖面孢粉组合的时代为Campanian期。通过对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认为其总体上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面貌,气候较稳定,波动较小。综合姚家车站剖面和后金沟剖面,在嫩江组沉积期初期呈现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自二段以后气候相对变干,到三、四段趋于稳定。
屈海英[6](2014)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古新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壳体同位素组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面积最大的陆相淡水湖盆之一。盆地上部沉积岩系主要由碎屑岩组成,沉积物内包含了大量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为我们还原晚白垩世温室效应在陆相的响应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松科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其北孔获取了自嫩一段顶部至明水组的连续地层记录。本文以松科1井(北孔)岩心样品介形类化石的系统鉴定和统计分析为基础,共建立了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为:(1)Cypridea gunsulinensis-Mongolocypris magna组合;(2) Cypridea liaukhenensis-Ilyocyprimorpha-Limnocypridea sunliaonensis-Periacanthella组合;(3)Strumosia inandita组合;(4) Talicypridea amoena-Metacypris kaitunensis-Ziziphocypris simakovi组合;(5) Ilyocypris组合,其中前4个介形类组合的时代大致为晚白垩世中期(Santonian)至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而在明水组顶部发现的介形类Ilyocypris属在松辽盆地明水组中首次发现,其与轮藻化石Neochara和Grovesicahra属共生,它们均为古近纪繁盛的属,与大量晚白垩世的介形类特征分子和少量轮藻的孑遗分子共生,因此我们认为Ilyocypris bisculatasp. nov.的出现可能为古近纪开始的标志,但是在第5组合内共生有大量的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化石,因此我们认为第5化石组合具有白垩纪-古近纪过渡色彩。根据介形虫碳氧同位素相关性的分析,我们得出:在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整体上属于开放性湖盆,湖水可以外流;从四方台组到明水组二段中上部,碳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基本维持在2‰左右,从下而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到了明水组二段顶部335m附近,碳氧同位素同时出现较大负偏,与Ilyocypris出现层位相当,碳氧同位素组份在这一层位的变化及Ilyocypris的出现可能与K/Pg界线时期的环境演化有关。
万传彪[7](2006)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海拉尔盆地周边地区的白垩纪地层剖面及地层研究简史,并按地层学规范描述了海拉尔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海拉尔盆地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1属105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3个。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海拉尔盆地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10个孢粉化石组合。依据在海拉尔盆地井下伊敏组获得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资料,对我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划分为2个阶段的观点。为了便于讨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详细总结归纳了8个孢粉化石属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确定了保存孢粉化石的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首次在研究区兴安岭群发现孢粉化石组合。对海拉尔盆地侏罗系与白垩系、下白垩统与上白垩统及白垩系与古近系之间的地质界线进行了孢粉地层界线的研究。此外,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地理区的性质,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气候、干湿度和气温带从孢粉学的角度进行了首次划分。
吴炳伟[8](2007)在《内蒙古开鲁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近二十年地层古生物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建立了开鲁盆地白垩纪古生物组合,论述了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明水生物群三大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古生物组合对比,确立了本区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对该区石油勘探及北方白垩系层序、生物群、时代归属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林妙琴[9](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王成龙[10](2018)在《松南东部断陷带与盆缘断陷层系综合地层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大型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盆地充填有浅层的坳陷期和深层的断陷期两套沉积地层,坳陷期地层产石油资源为主,断陷期地层则含丰富的煤和天然气资源。坳陷期地层是以往油气勘探和科学研究的重点层位,具有分布广泛和沉积连续的特点,地层划分对比相对容易,研究程度高。而断陷期地层,即断陷层系,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是一套火山-沉积地层,具有埋藏更深、钻遇井少、且分布在众多相对孤立的断陷之中的特点,地层划分对比难度更高,以往的地层学研究相对薄弱。随着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断陷期地层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在盆地北部,以大庆油田研究者为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火山岩测年研究,建立了较完整的孢粉组合序列。而盆地南部,尤其是东部断陷带地区,断陷期地层研究相对落后,火山岩测年研究较少,尚未建立统一可对比的断陷期孢粉组合序列。因此,亟需加强该地区的研究。本文以岩石地层学、生物(孢粉)地层学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手段为主,辅助以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对东南盆缘地区和松南东部断陷带的断陷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松辽盆地的东南盆缘区,是断陷期地层的层型和露头所在区;另一部分是东部断陷带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地区,以王府、德惠、榆树和双辽4个断陷为代表,在地理位置上和构造位置上都紧邻层型地区,也是在松辽盆地内部进行断陷期地层学研究的关键地区。按照研究区,本文的工作可分为两部分。在盆缘地区的工作有:对断陷期各地层单元的层型、露头和盆缘区主要煤田的勘探资料进行了再研究,明确了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及序列;首次对沙河子组最初命名地区-沙河子煤田的孢粉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首次对火石岭组层型区野外露头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测年研究;首次对四平-昌图地区的营城组流纹岩野外露头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测年研究。在松南东部断陷带的工作有:以典型钻井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王府、德惠、榆树和双辽断陷的断陷期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及序列;首次在榆树断陷开展了断陷期孢粉学研究;补充了王府、德惠和双辽断陷重点钻井的孢粉分析工作;结合油田单位以往获得的孢粉分析数据,分别系统建立了王府、德惠、榆树和双辽断陷目前最完整的孢粉组合序列;首次在王府断陷和榆树断陷进行了断陷期火山岩锆石U-Pb测年研究;补充了德惠断陷重要钻井的火山岩测年工作。本文获得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岩石地层、生物(孢粉)地层和年代地层学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1)通过盆缘地区层型、露头、主要煤田以及4个断陷典型地质井的岩石地层研究,明确了断陷期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和序列。火石岭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一段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二段以碎屑岩为主;三段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沙河子组整体为一套碎屑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一段以细碎屑岩为主;二段以凝灰岩和砾岩为主;三段以细碎屑岩为主。营城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一段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二段以碎屑岩为主,偶夹火山岩;三段以碎屑岩为主,在盆地边缘地区发育大套中-基性火山岩与碎屑岩互层。(2)通过孢粉数据的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断陷期整体上以双气囊花粉丰富为特征,属于前人划分的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范畴,自下而上进一步确立了4个孢粉组合:Piceae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分布在火石岭组,以高含量的Piceaepollenites为鉴别特征;Perinopollen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Abietineaepollenites组合分布在沙河子组,其中无气囊的花粉含量与双气囊花粉含量相当,以丰富的Perinopollenites为代表;Paleoconiferus-Protoconiferus-Pinuspollenites组合分布在营城组一段和营城组二段,该组合以高含量的古松柏类花粉为鉴别特征;Pinuspollenites-Cyathidites-Concavissim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分布在营城组三段,蕨类孢子含量较上一组合上升,而古松柏类花粉含量明显下降。另外,通过孢粉数据,对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研究区在早白垩世断陷期的古植被面貌及气候条件变化不大:古植被主要由真蕨类和松柏类构成,辅以石松类和苏铁类;都反映了一种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偶尔会有短暂的季节性干旱气候出现。(3)通过新的高精度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断陷期火山岩锆石U-Pb年龄:首次获得火石岭组层型区野外露头火山岩3个高精度的锆石U-Pb年龄130.9-130.5Ma,王府断陷火石岭组1件样品中获得了129.8±5.1Ma的年龄;营城组野外露头4件样品中获得了111.9-108.9Ma的年龄,东部断陷带8件样品获得了118.2-107.7Ma的年龄。结合前人的数据,对松辽盆地断陷期地层的年代地层学进行了探讨,认为:火石岭组地质年龄为133-124Ma,相当于早白垩世Hauterivian期至Barremian期,可与辽西地区的义县组相对比;沙河子组地质年龄为124-120Ma,相当于早白垩世Aptian早期,可与辽西地区九佛堂组对比;营城组地质年龄为120-100Ma,相当于早白垩世Aptian中期至Albian期,可与辽西地区沙海组和阜新组相对比。
二、松花江南部白垩纪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花江南部白垩纪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3.1 海相地层 |
3.2 陆相地层 |
3.2.1 陆相下白垩统 |
3.2.2 陆相上白垩统 |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
3.3.1 白垩系底界 |
3.3.2 白垩系顶界 |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
3.4.1 热河生物群 |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
3.4.3 其他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
4.1.1 青藏高原 |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
4.2 陆相白垩系 |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2)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孢粉、藻类及古气候古湖泊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现状 |
1.3.1 孢粉化石研究现状 |
1.3.2 藻类化石研究现状 |
1.3.3 孢粉地层学与藻类地层学的关系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实际工作量 |
1.9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松辽盆地概况 |
2.2 松辽盆地的演化 |
2.3 凹陷层构造特征 |
2.4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特征 |
2.5 松科一井南孔概况 |
2.6 生物总体分布特征 |
2.7 地层划分沿革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采样 |
3.2 孢粉和藻类化石的处理 |
3.3 孢粉和藻类化石的制片 |
3.4 孢粉和藻类化石的鉴定 |
4 松科一井南孔孢粉生物地层 |
4.1 孢粉化石组合带及特征 |
4.1.1 Cicatricosisporites-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 组合带 |
4.1.2 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Classopollis 组合带 |
4.1.3 Cyathidites-Schizaeoisporites 组合带 |
4.1.4 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Proteacidites 组合带 |
4.1.5 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letes 组合带 |
4.1.6 Lythraites-Callisti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 组合带 |
4.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4.2.1 巴尔姆孢属(Balmeisporites) |
4.2.2 有突肋纹孢属(Appendicisporites) |
4.2.3 鹰粉型花粉(Aquilapollenites type) |
4.3 地质时代讨论 |
4.3.1 青山口组一段地质时代 |
4.3.2 青山口组二三段地质时代 |
4.3.3 姚家组一段地质时代 |
4.3.4 姚家组二三段地质时代 |
4.3.5 嫩江组一段地质时代 |
4.3.6 嫩江组二段地质时代 |
5 松辽盆地孢粉古气候学研究 |
5.1 松辽盆地孢粉植物地理区性质 |
5.2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古植被、古气候分析 |
5.2.1 青山口组一段古植被、古气候 |
5.2.2 青山口组二三段古植被、古气候 |
5.2.3 姚家组一段古植被、古气候 |
5.2.4 姚家组二三段古植被、古气候 |
5.2.5 嫩江组一段古植被、古气候 |
5.2.6 嫩江组二段古植被、古气候 |
5.3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古气候演变 |
6 松辽盆地藻类分布与古环境讨论 |
6.1 松科一井南孔藻类化石分布特征 |
6.2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讨论 |
6.2.1 藻类化石与古环境演变 |
6.2.2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演变 |
6.3 松辽古湖泊水体咸化事件 |
6.3.1 青山口组水体咸化事件 |
6.3.2 嫩江组水体咸化事件 |
7 结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图版说明 |
图版 |
(3)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2.1 前古生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2.5 第四系 |
2.3 构造 |
2.3.1 构造位置 |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
2.4 岩浆岩 |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
2.5 矿产地质 |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
3.3.2 生物化石 |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
4.1 概述 |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
5.2 断裂构造 |
5.3 褶皱构造 |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5)松辽盆地东部晚白垩世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支撑 |
1.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2 支撑项目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和研究现状 |
2.1 松辽盆地的区域地质概况 |
2.2 松辽盆地孢粉化石研究现状 |
2.2.1 孢粉地层学 |
2.2.2 孢粉对古气候、古环境的恢复 |
2.2.2.1 利用孢粉化石恢复古气候、古环境的方法 |
2.2.2.2 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演化及其机制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采样 |
3.2 室内工作 |
3.2.1 孢粉化石样品处理 |
3.2.2 制片 |
3.2.3 孢粉化石的鉴定、统计与分析 |
第4章 晚白垩世东北温暖中生孢粉植物区概况 |
4.1 晚白垩世初期孢粉植物群 |
4.2 晚白垩世早期孢粉植物群 |
4.3 晚白垩世中期孢粉植物群 |
4.4 晚白垩世晚期孢粉植物群 |
第5章 青山口组沉积期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5.1 黑龙江宾县地区鸟河剖面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5.1.1 剖面描述 |
5.1.2 孢粉化石组合及其特征 |
5.1.3 古气候记录分析 |
5.2 吉林农安地区李家坨子剖面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5.2.1 剖面描述 |
5.2.2 孢粉化石组合序列及其特征 |
5.2.3 古气候记录 |
5.3 吉林松原地区哈达山剖面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5.3.1 剖面描述 |
5.3.2 孢粉化石组合及其特征 |
5.3.3 古气候记录分析 |
5.4 黑龙江宾县地区红石山剖面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5.5 综合四个剖面讨论青山口组沉积期古气候 |
第6章 嫩江组沉积期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6.1 吉林农安地区沈家屯剖面孢粉化石及古气候记录 |
6.1.1 剖面描述 |
6.1.2 孢粉化石组合序列及其特征 |
6.1.3 地层时代讨论 |
6.1.4 古气候记录 |
6.1.4.1 孢粉植物生态特征与古气候 |
6.1.4.2 孢粉化石的复合度与古气候 |
6.2 结合后金沟剖面与姚家车站剖面讨论嫩江组沉积期古气候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6)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古新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壳体同位素组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方法 |
1.3.2.2 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实际工作量 |
1.3.5 论文预期结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2 松辽盆地的演化 |
2.3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地层特征 |
2.3.1 嫩江组 |
2.3.2 四方台组 |
2.3.3 明水组 |
2.3.4 松科 1 井(北孔)钻井资料 |
2.4 生物-年代地层 |
2.5 地表露头及其他钻井资料 |
2.5.1 地表露头剖面 |
2.5.1.1 金岗口 I 号剖面 |
2.5.1.2 金岗口Ⅱ号剖面 |
2.5.2 其他钻井资料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松辽盆地介形类研究现状 |
3.2 湖泊介形类的古生态学研究现状 |
3.2.1 控制介形虫分布的环境因素 |
3.2.2 壳体形态特征、纹饰与环境的响应 |
3.2.2.1 壳体大小 |
3.2.2.2 壳体形态 |
3.2.2.3 壳壁厚度 |
3.2.2.4 壳饰 |
3.2.3 介形虫埋藏学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
3.2.3.1 大壳与小壳比 |
3.2.3.2 单瓣壳与双瓣壳比 |
3.2.3.3 壳体颜色 |
3.2.3.4 壳体的完整程度及其他 |
3.2.4 壳体化学成分的古环境意义 |
3.2.4.1 稳定同位素 |
3.2.4.2 Mg/Ca 和 Sr/Ca |
3.2.4.3 其他元素 |
3.3 K/Pg 界线研究进展 |
第四章 松科 1 井(北孔)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化石处理方法 |
4.2 松科 1 井(北孔)介形类化石组合及特征 |
4.2.1 Cypridea gunsulinensis - Mongolocypris magna 组合 |
4.2.2 Cypridea liaukhenensis - Ilyocyprimorpha - Limnocypridea sunliaonensis -Periacanthella 组合 |
4.2.3 Strumosia inandita 组合 |
4.2.4 Talicypridea amoena - Metacypris kaitunensis - Ziziphocypris simakovi 组合 |
4.2.5 Ilyocypris 组合 |
4.3 介形类分布、组合面貌及其时代讨论 |
4.3.1 介形类在盆地内部的分布 |
4.3.2 介形类组合与邻区化石组合对比及其时代讨论 |
4.3.3 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变化 |
4.3.4 介形类古环境分析 |
4.3.4.1 松辽湖盆演化与邻区蒙古戈壁盆地演化的对比 |
4.3.4.2 嫩江组沉积时期介形类古环境分析 |
4.3.4.3 四方台组—明水组介形类古环境分析 |
4.4 新种描述 |
4.5 小结 |
第五章 介形虫壳体同位素组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材料 |
5.2.2 测试材料的前期准备 |
5.2.3 测试方法 |
5.2.4 数据处理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Stanford 实验室测试结果 |
5.3.2 武汉测试结果 |
5.4 碳氧同位素相关性分析 |
5.5 介形类壳体同位素组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5.1 氧同位素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5.5.2 碳同位素值变化趋势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7)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 |
第一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 |
第二章 孢粉组合带划分 |
第一节 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组合 |
第二节 无突肋纹孢-紫萁孢-海拉尔孢组合 |
第三节 克拉梭粉—多变假云杉粉—多云云杉粉组合 |
第四节 哈氏三角孢—微细云杉粉组合 |
第五节 澳洲无突肋纹孢—卵形光面单缝孢组合 |
第六节 敷粉非均饰孢—小囊单束松粉组合 |
第七节 网纹三孔孢—古老坚实孢—小双束松粉组合 |
第八节 有突肋纹孢未定种—变形无口器粉—星形星粉组合 |
第九节 毛发刺毛孢—斑点隐藏孢—弗里德利堡哈门粉组合 |
第十节 光型希指蕨孢—辐射条纹华丽粉组合 |
第三章 一些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第一节 无突肋纹孢属 |
第二节 古松柏类花粉 |
第三节 三沟粉属 |
第四节 其它一些重要类型 |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
第一节 布达特群 |
第二节 兴安岭群 |
第三节 扎赉诺尔群 |
第四节 贝尔湖群 |
第五章 孢粉地层学界线研究 |
第一节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
第二节 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界线 |
第三节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第六章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
第一节 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的划分 |
第七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植物地理区性质 |
第八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古气候学研究 |
第一节 孢粉植被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二节 孢粉气温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三节 孢粉干湿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四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植被、古气候分析 |
第九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Sporites H. Potonié, 1893 |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 1931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化石层位分布表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9)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松南东部断陷带与盆缘断陷层系综合地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 |
1.3 研究历史与研究进展 |
1.3.1 松辽盆地断陷期地层研究历史 |
1.3.2 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2 工作量 |
1.5 论文结构安排及说明 |
1.5.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 行文结构说明 |
1.6 创新点 |
1.7 本文涉及的实验测试简介 |
1.7.1 孢粉分析鉴定 |
1.7.2 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 |
第2章 东南盆缘区断陷期地层学研究 |
2.1 岩石地层学 |
2.1.1 火石岭组 |
2.1.2 沙河子组 |
2.1.3 营城组 |
2.2 生物地层学研究 |
2.3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2.3.1 盆缘露头地区火石岭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
2.3.2 盆缘昌图-四平地区营城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
第3章 王府断陷断陷期地层学研究 |
3.1 典型钻井岩石地层划分 |
3.1.1 火石岭组 |
3.1.2 沙河子组 |
3.1.3 营城组 |
3.2 生物地层学研究 |
3.2.1 沙河子组(组合W-S) |
3.2.2 营城组二段(组合W-Y-A) |
3.2.3 营城组三段(组合W-Y-B) |
3.3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3.4 连井地层对比 |
第4章 德惠断陷断陷期地层学研究 |
4.1 典型钻井岩石地层划分 |
4.1.1 火石岭组 |
4.1.2 沙河子组 |
4.1.3 营城组 |
4.2 生物地层学研究 |
4.2.1 火石岭组(组合D-H) |
4.2.2 沙河子组(组合D-S) |
4.2.3 营城组一段和二段(组合D-Y-A) |
4.2.4 营城组三段(组合D-Y-B) |
4.3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4.4 连井地层对比 |
第5章 榆树断陷断陷期地层学研究 |
5.1 典型钻井岩石地层划分 |
5.1.1 火石岭组 |
5.1.2 沙河子组 |
5.1.3 营城组 |
5.2 生物地层学研究 |
5.2.1 营城组一段 |
5.2.2 营城组二段(组合Y-Y-A) |
5.2.3 营城组三段(组合Y-Y-B) |
5.3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5.4 连井地层对比 |
第6章 双辽断陷断陷期地层学研究 |
6.1 典型钻井岩石地层划分 |
6.2 孢粉地层学 |
6.2.1 营城组一段至二段(组合S-Y-A) |
6.2.2 营城组三段(组合S-Y-B) |
6.3 连井地层对比 |
第7章 讨论 |
7.1 研究区断陷期岩石组合序列及对比 |
7.2 研究区断陷期孢粉组合及地质意义 |
7.2.1 断陷期孢粉组合 |
7.2.2 古植被与古气候探讨 |
7.3 松辽盆地断陷期地层时代探讨 |
7.3.1 基于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讨论 |
7.3.2 基于火山岩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讨论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松花江南部白垩纪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2]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孢粉、藻类及古气候古湖泊条件[D]. 赵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3]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 程银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松辽盆地东部晚白垩世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古气候记录[D]. 荆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6]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古新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壳体同位素组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屈海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
- [7]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D]. 万传彪. 吉林大学, 2006(10)
- [8]内蒙古开鲁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吴炳伟. 地层学杂志, 2007(03)
- [9]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10]松南东部断陷带与盆缘断陷层系综合地层对比研究[D]. 王成龙. 吉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