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n the Features of Wall-Rock Altera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ongguan Auriferous Quartz Vein,Xiao Qinling(论文文献综述)
谭满堂[1](2013)在《小秦岭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小秦岭地区横跨陕西和河南两省,地质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自早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多体制的构造演化过程,印支期以来,扬子板块、南秦岭地块及华北板块的对接碰撞使得秦岭全面造山,营造了多地体拼贴的大地构造格局;尤其是燕山期又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影响,使区内经历了多个构造岩浆旋回,壳-幔物质交换、地表与深部地质作用强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其中金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末—燕山期秦岭陆内造山运动中的构造-岩浆-热液流体作用有密切关系,小秦岭金矿田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典型成矿系列之一。小秦岭地区北以太要断裂与渭河盆地相邻,南部以小河断裂与熊耳构造带相接,是秦岭造山带的北缘东段部分,呈东西向区域性褶皱隆起,北侧、东南侧均为第四纪沉积盆地,南侧为元古宙地层分布区。区内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古元古界太华群中深变质的花岗—绿岩岩系,是区内金矿的赋矿围岩;次为新元古界管道口群碎屑岩-海滨相碳酸盐岩建造。小秦岭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极其发育,总体格局被归结为“一核、二界、三拆离”的变质杂核岩构造,形态上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式背形构造,中部为老鸦岔主背形,南北两侧分别为五里村背形、七树坪向形和庙沟向形、上杨砦背形。区内发育数百条韧-脆性断裂,以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北东向和南北向次之。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断裂,以压扭性质为主,沿走向和倾向均呈波状起伏变化;其次为北东向的控矿断裂;主要的控矿断裂均是在早期韧性剪切带的基础上叠加发育而成的。区内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面积较大的有元古代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以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且与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小秦岭金矿田内含金石英脉及金矿床众多,具丛聚性、密集成带、近于平行排列等间距分布的特征,具体可分为西矿带、南矿带、中矿带、北矿带四个矿带:主要的成矿类型为石英脉型,伴有少量构造蚀变岩型。河南省灵宝市东闯金矿、杨砦峪金矿和陕西省潼关县东桐峪金矿是最典型的三个石英脉型矿床,均分布在老鸦岔主背斜轴部附近,赋矿围岩以太华群变质岩为主,含金石英脉主要分布在褶皱轴部附近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之中。东闯金矿规最大的矿脉为507脉,其次还有508、505、504等脉;杨砦峪金矿主要为S60脉;东桐峪金矿主要矿脉则有东西向的Q8、Q10以及北东向的Q12脉等。矿脉均具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或侧现特征,矿体在脉体中则具有近等距多分段富集特征,品位与厚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石英和黄铁矿等,次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主要结构有粒状结构、充填结构等,主要构造有条带状、网脉状、浸染状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绢英岩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主成矿期内,金矿化可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Ⅰ黄铁矿-石英阶段,以发育宽大的乳白色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弱;Ⅱ石英-黄铁矿阶段,以发育细脉状和条带状黄铁矿脉为特征,矿化强;Ⅲ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同时发育团块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为特征,矿化强;Ⅳ石英-碳酸盐阶段,矿化弱。小秦岭金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显着,区域网状复合构造格局是成矿基础,复式褶皱及断裂密集带控制金矿带分布,断裂活动控制矿体形态以及多阶段矿化富集。依据构造活动与金矿成矿演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及成矿后构造活动。成矿前构造:随着秦岭造山运动的陆陆碰撞,小秦岭地区在印支期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近东西向褶皱构造、韧性剪切带和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脆性断裂带。韧性剪切带演变为脆性断裂,主要走向为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西向,少数为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大多被基性岩脉充填。成矿期:Ⅰ Ⅱ阶段时矿田区域内处于以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应力的作用下。Ⅰ阶段近东西向南倾断裂发生逆冲左行活动,走向上近东西向方位段以及剖面上缓倾部位形成主要的引张空间,充填了宽厚的乳白色石英脉,但矿化很弱。与其配套产生一组NE-NNE和NNW-SN向陡倾的共轭断裂组合,前者发生左行扭动,后者产生右行扭动。Ⅱ阶段断裂活动是Ⅰ阶段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断裂活动基本相似。但此阶段矿化强烈,形成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Ⅲ阶段时区域构造应力转为伸展,主要的东西向南倾控矿断裂以右行扭动为主,使早期矿化(脉)体破碎,沿裂隙充填大量多金属硫化物,造成矿化叠加。Ⅳ阶段构造活动减弱,断裂活动仍以张裂为主,矿化弱。成矿后:构造活动减弱,主要发育微型的正断层和少量逆断层,错断矿(脉)体,对成矿影响不大。围岩和矿脉定向构造样品的分析可知:成矿前及早阶段的区域构造应力以南北向挤压为主,且具有压扭性质;成矿期Ⅰ Ⅱ阶段的应力场以NNE-SSW挤压为主,Ⅲ阶段则转为张性构造应力。小秦岭金矿成矿始于秦岭碰撞造山后期的构造体制转换时期,大规模成矿于燕山中晚期的伸展阶段。印支期及以前,秦岭造山使得小秦岭地区强烈褶皱隆起,形成复式褶皱和韧性剪切带为主的东西向构造体系。印支期末-燕山早期,秦岭碰撞造山开始由挤压逐渐向伸展转换,早阶段构造应力仍以挤压为主,发生同造山拆离伸展,形成变质核杂岩雏形,脆性断裂逐渐发育,形成早阶段矿化。燕山中晚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影响,北东向构造体系逐渐叠加改造东西向构造体系,变质核杂岩成型,发生垮塌伸展,花岗岩基侵入,脆性断裂更加发育,成就了大规模的金矿化。对东闯金矿507脉、杨砦峪金矿S60脉以及东桐峪金矿Q8和Q12号脉进行了矿化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矿脉趋势分析图解上显示出矿体厚度与金铅品位的总体相似、又有细微差异的特点,反映了“Ⅰ阶段成脉、Ⅱ阶段金矿化、Ⅲ阶段金铅叠加”的矿化规律:东西走向南倾矿脉总体呈现向南西深部侧伏的特征,指示控矿断裂活动由南西向北东斜上左行逆冲的活动特征;由矿体侧伏与断裂产状波状起伏联合控制的近平行等间距展布的两组结构线的交汇部位是矿化富集地段:沿着矿脉侧伏方向,依据两组线性结构的延伸交汇并兼顾厚度与品位高值中心的偏差是深部成矿预测的重点方向。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元法数值模拟,验证了区域构造应力南北向挤压及剪切扭动对矿脉形成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闯金矿3号勘探线剖面的构造应力的模拟结果,一方面表明断裂产状陡缓变化部位也是应力尤其是剪应力较强区域,有利于岩石破裂形成容矿空间,也是成矿流体压力变化较大位置,有利于成矿;另一方面通过先挤压后拉伸的应力模拟,所得到的图解能很好地与已知矿脉矿化富集特征吻合,验证了区域构造应力由挤压向伸展转化机制对矿化富集的控制作用。通过本文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对小秦岭地区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控矿规律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揭示了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转换对成矿的控制,探讨了主要构造活动与金成矿演化的关系,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指出了深部预测方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区内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均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戚开静[2](2010)在《小秦岭金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产金矿集区,查明其成矿作用并探索中深部矿体的分布规律对于评价资源深部潜力和完善该类矿床的成矿理论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重点类型典型矿床研究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室内镜下鉴定、地球化学测试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深部找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主要认识如下:(1)对小秦岭地区采自变质岩区和岩浆岩的样品含矿性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变质岩区的含金量大于岩浆岩;对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和显微镜下光片鉴定,金主要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属于易溶金;小秦岭燕山期花岗岩与太华群变质岩δ34S和铅同位素组成一致,且与金矿接近,说明三者有成因联系;所有矿床的稀土特征均与燕山期花岗岩差异较大,可能反映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没有成矿物质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成矿元素Au、Mo均在第一个群组中,可能反映热液改造后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状态。由此,小秦岭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类。(2)根据对小秦岭地区金矿进行区域性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微观研究,将控矿断裂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断裂表现为强烈的线状应变带和线状应变质作用带,成矿期断裂由原来的韧性剪切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形成以断裂构造形态为主的矿脉;成矿后断裂的构造活动仍然存在。小秦岭矿田的剪切带长度与金矿化强度和规模成正比,矿化富集区大多有密集平行的同期断裂存在,且有一条主结构面赋存资源量大。石英脉厚度与金矿强度正相关,有热液成矿的特征。而金品位的不均匀性表明热液的脉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街五巷三层楼”的控矿模式。(3)成矿流体与高盐度、富含子晶质流体截然不同,而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低盐富CO2、H2O的流体十分相似,反映了本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浆的热液活动有关,与变质作用、混合岩化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石英中δ18O与典型矿床的对比,小秦岭金矿主要为岩浆水,但混入了的天水。包裹体测温表明,从文峪花岗岩体到外的方向,测得温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文峪岩体控制了成矿温度和成矿分布。(4)通过分析,燕山期后期是小秦岭成矿的主要阶段。但是同位素数据多次测得成矿的年龄数据为200 Ma,这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相对接的时间正好吻合。由此可知,燕山期晚期是小秦岭金矿的主要成矿期,同时在印支期也是经历了成矿作用。(5)与国外超大型矿床比以及区内矿脉的深度比较,小秦岭金矿的矿化深度应超过900 m。总结出剪切带规模、产状,矿体规模、长度,围岩蚀变等可作为找矿标志。以此为依据圈定了7个勘查区,钻探结果验证效果较好。
张连昌,白阳,朱明田,黄柯[3](2018)在《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金成矿具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或多期性,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局部集中性。在空间上,金矿主要集中分布于胶东、鲁西、小秦岭、熊耳山、冀东、辽西、辽东及吉林南部等地区。元素组合上,华北克拉通北缘为强烈的金钼铜矿化,南缘发育金钼矿化,而东缘则以金矿化为特征;早期为金钼铅锌矿,到主期为金矿,晚期为金银组合。华北克拉通金矿的成矿时代以早白垩世为主,次为中—晚三叠世,少量为侏罗纪,其中小秦岭、熊耳山、太行山地区金矿的成矿年龄总体稍大于胶东金矿年龄,冀东的金厂峪、峪耳崖和牛心山等几个大中型金矿形成于三叠纪—侏罗纪,辽东地区白云、猫岭等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三叠纪—侏罗纪。由此可见,华北克拉通金矿的成矿时代除大体具一致性外,成矿时代差异性也是一大特征。华北克拉通金矿分布的差异性主要受区域及周边地质体的构造演化及其相互作用、矿区变质岩基底遭受后期热液蚀变和金活化迁移作用、中生代岩浆活动等因素控制。中侏罗世及其以前,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主要受中亚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影响,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了挤压到伸展作用的转变,局部出现地幔上隆与岩石圈减薄,沿EW向发育了一系列三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甚至出现碱性岩,同时形成了一系列金钼铜矿床和金矿床。这也是华北克拉通形成后在北缘遭受的首次克拉通破坏与金矿成矿事件。在白垩纪及其以后,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引领,华北克拉通遭受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由此引发金矿的更大规模成矿作用。金矿区变质岩围岩能否提供成矿物质,并不完全取决于Au含量,而是决定于是否发生一种或多种地质作用,能够把岩石中的金活化和萃取出来,同时被热液搬运,并在合适的构造环境下富集。花岗岩类和中基性岩脉对金矿的影响主要是"热机"的作用,是成矿热液(岩浆热液)的提供源,也是部分矿质的可能来源。
刘俊辰[4](2020)在《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集区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前人对区内金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认识成果。尽管如此,对矿集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机制和成矿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尚存争议。本论文以小秦岭金矿集区樊岔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全面剖析,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发现矿石中富含大量与金共生的Te-Bi矿物,在垂向上具有“上碲下铋”的产出分布特征。载金黄铁矿贫As,Au与Ag、Te、Bi显着的正相关。载金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面分析显示Au、Ag、Te、Bi元素分布不均,并与黄铁矿生长环带吻合。金主要以显微、次显微Au-Ag-Te-Bi矿物组合的包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及石英中。Te、Bi对Au具有强效的萃取能力,Au与Te、Bi以微细粒固溶体共同迁移、富集与沉淀。樊岔金矿床及小秦岭金矿集区普遍存在的Au(Ag)-Te-Bi富集特征指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2.H、O、S、Pb稳定同位素和He、Ar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一致表明,樊岔金矿床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于幔源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的晚期阶段有大气降水和壳源物质混入。3.载金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6-124 Ma,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独居石和金红石U-Pb年龄分别为127.5±0.7 Ma和129.7±4.3 Ma。精细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和岩浆活动相一致。4.在岩石圈大范围伸展减薄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广泛的壳幔相互作用,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流体、金属、挥发分以及充足的热源。与岩石圈伸展有关的地壳断裂系统为深部含矿流体的运移、循环以及金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小秦岭金矿集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是在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构造体制下构造演化与深部流体过程共同作用下的物质响应。
郭保健[5](2006)在《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对东秦岭区域地质背景和中生代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选择了该地区最近几年发现的汝阳东沟超大型钼矿、洛宁沙沟银铅矿、内乡银洞沟银铅矿及镇平秋树湾铜钼矿等为重点,开展了成矿年代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部分相关的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开展成矿年代学研究。系统总结了东秦岭地区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反演了该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重新划分了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的类型及矿床组合。以成矿事件为主线,划分了印支晚期(220 Ma左右)与幔源流体成矿作用有关的碳酸岩脉型钼矿;晚侏罗世140 Ma左右与中酸性I型斑岩体有关的钼铜多金属矿床组合;早白垩世130Ma~110Ma与斑岩体有关的钼矿床、浅成热液金矿及受构造与流体控制的脉状矿床组合类。2、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1)确定了北秦岭秋树湾铜钼矿146 Ma的平均模式年龄和147 Ma的等时线年龄,这是北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中第一个可靠的成矿年龄。秋树湾铜钼矿的形成时代与近年获得华北地块南缘的主要钼矿床及扬子北缘和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铜钼矿的形成时代一致,为中国东部第二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中生代中国东部的成矿作用具有统一性。2)确定了华北地块南缘区东沟超大型钼矿的含矿母岩—东沟斑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12 Ma,钼矿的模式年龄为116 Ma,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应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大减薄过程。3)确定了熊耳山沙沟银铅锌矿的年龄为134.5 Ma,与矿区内蒿坪沟花岗斑岩的年龄(133 Ma)及区域上的花山花岗岩基的年龄(130.7±1.4 Ma)接近,表明其为同一成岩成矿事件的产物。4)对北秦岭银洞沟银铅锌矿的深部进行了矿床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为一中温热液矿床,流体向深部CO2增多,盐度增大,成矿物质的源区主要来自二郎坪群小寨组地层,而含矿流体早期以来自深部的岩浆热液为主,在成矿的中晚期,有大气降水加入。3、在对东秦岭及邻区成岩成矿事件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比了华北地块南缘和北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的异同点,总结了东秦岭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蒋少涌,戴宝章,姜耀辉,赵海香,侯明兰[6](2009)在《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文中认为胶东和小秦岭是我国排名前两位的金矿产地,根据对这两个地区的实地野外考察、室内研究及对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认为胶东与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均可归入造山型金矿的范畴,它们分别形成于增生型造山体制和碰撞型造山体制。胶东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30~120Ma左右)与洋壳俯冲(增生)造山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矿床主要产于中生代花岗岩岩体中,严格受断裂带(NNE向或NE向为主)控制,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高CO2含量的特征,He-Ar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过程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金矿床及中生代岩浆岩(特别是与成矿近同时的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及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动力学,我们提出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退的背景下,胶东地区增厚地壳中的榴辉岩相下地壳及下伏岩石圈地幔发生两阶段拆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早白垩世普遍的岩浆活动及金的爆发成矿的模式。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主要以大型含金石英脉的形式产出于太华群变质基底的脆性-韧性剪切带(EW向为主)中,而与区域内燕山期大型花岗岩岩基没有直接联系,矿床地质特征(如低盐度高CO2,以变质流体为主的成矿热液)与造山型金矿吻合,He-Ar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床形成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小秦岭地区脉状Au-Mo矿床印支期成矿年龄(215~256Ma,辉钼矿Re-Os)表明印支期是小秦岭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小秦岭金矿属于陆陆(华北与扬子)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李俊建,何玉良,付超,张彦启,彭翼,崔来运,赵泽霖,党智财,曾宪友,王纪中,李中明,陈安蜀,杨俊泉,李磊[7](2016)在《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豫西地区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使之成为我国重点找矿地区之一,需要对其开展系统的成矿区划和部署研究工作。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在该地区划分新的重要成矿部署区带,厘定边界并将其命名为"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10个成矿亚带,初步建立了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成矿谱系,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发育和多系统控制的特点,在时间演化上表现为多旋回性、继承性、新生性和叠加性特点,主要成矿期有前寒武纪、寒武纪-早石炭世、晚石炭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大爆发期。研究区主要成矿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金银铅锌矿、斑岩型-矽卡岩型钼钨矿、层控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古风化壳残积型铝土矿、沉积-变质型铁铜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等。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金、钼钨、铅锌银、铝土矿、铁、石墨、煤矿潜力巨大,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25个远景区,其中14个为重点远景区,11个为一般远景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赵玉[8](2020)在《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熊耳山矿集区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组成部分,区内发育Mo-Au多金属矿床,近年来该区新发现了一批与Mo-Au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的萤石矿床,前人对该区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萤石矿床与多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以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典型的钼、金、萤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成矿年代学、流体包裹体、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等方面研究,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之间的成因关联性,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为区内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表明,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三种类型,三者在空间分布具有以早白垩世岩体为中心向外呈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且各类型矿床成因关联密切,属同一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2、本次研究获得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为121.5±1.5 Ma,马丢和安沟热液脉型萤石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18.9±7.8 Ma和119.1±4.3 Ma;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该区早白垩世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5~129Ma,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29~120Ma,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形成于119 Ma左右。3、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C-O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高温、中-低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为主。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和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流体沸腾,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源物质;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水岩反应,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赋矿围岩。4、综上研究构建了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Mo-Au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总结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并系统论述了研究区萤石矿化的矿物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指导意义。进而,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提出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彭大明[9](2000)在《秦岭金矿成矿规律》文中提出秦岭地处中国大陆的腹心 ,既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又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多金属成矿带”。该研究区金矿资源蕴藏丰富 ,现已探明工业矿床 16 3处 ,其成矿类型繁多 ,具备得天独厚的聚金条件。秦岭幅员广大 ,金资源成矿规律明显 ,五大帚状构造严格地控制着各类金矿的空间定位 ,有较多地域金的成矿条件可与当今世界诸多巨型~超巨型金矿田媲美 ,成矿远景极其可观 ,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都必然是黄金工业的用武之地。
丁正江[10](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二、On the Features of Wall-Rock Altera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ongguan Auriferous Quartz Vein,Xiao Qinl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the Features of Wall-Rock Altera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ongguan Auriferous Quartz Vein,Xiao Qinling(论文提纲范文)
(1)小秦岭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小秦岭金矿田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小秦岭地区以往地质及金矿工作 |
1.2.2 秦岭及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与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
1.2.3 矿田构造研究与构造模拟 |
§1.3 选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及工作进展 |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秦岭及秦岭造山带 |
§2.2 小秦岭地区区域地质构造与成矿 |
2.2.1 区域岩石地层 |
2.2.2 区域变质作用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岩浆活动 |
2.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东闯金矿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3.1.2 矿脉(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成矿阶段 |
3.1.5 围岩蚀变 |
3.1.6 矿化分带 |
§3.2 杨砦峪金矿 |
3.2.1 矿区地质概况 |
3.2.2 矿脉(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成矿阶段 |
3.2.5 围岩蚀变 |
§3.3 东桐峪金矿 |
3.3.1 矿区地质概况 |
3.3.2 矿脉(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成矿阶段 |
3.3.5 围岩蚀变 |
§3.4 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
第四章 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
§4.1 区域成矿构造背景 |
§4.2 矿田构造特征 |
4.2.1 成矿前构造 |
4.2.2 成矿期构造 |
4.2.3 成矿后断裂 |
§4.3 构造控矿规律小结 |
§4.4 有限应变测量与构造应力场分析 |
§4.5 成矿时限与构造-成矿演化 |
第五章 矿化趋势面分析与构造模拟 |
§5.1 矿化趋势面分析 |
5.1.1 东闯金矿507脉矿化趋势面分析 |
5.1.2 杨砦峪金矿S60号脉矿化趋势分析 |
5.1.3 桐峪金矿Q8号脉矿化趋势分析 |
5.1.4 桐峪金矿Q12号脉矿化趋势分析 |
5.1.5 典型矿脉脉矿化趋势面综合分析 |
§5.2 构造数值模拟与应力分析 |
5.2.1 构造应力数值模拟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
5.2.2 ABAQUS软件应用 |
5.2.3 小秦岭金矿田控矿构造应力有限元模拟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小秦岭金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及其依据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成果 |
1.4 研究内容 |
1.4.1 典型矿区研究 |
1.4.2 成矿物质来源 |
1.4.3 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1.4.4 矿化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
1.4.5 深部预测研究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1.1 变质核杂岩 |
2.1.2 褶皱 |
2.1.3 断裂 |
2.2 地层 |
2.2.1 基底岩性单元 |
2.2.2 变质岩 |
2.3 岩浆岩 |
2.3.1 前中生代岩浆岩 |
2.3.2 燕山期岩浆岩 |
2.3.3 脉岩 |
2.4 区城变质作用 |
第3章 典型矿床 |
3.1 中矿带文峪-东闯金矿区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围岩蚀变 |
3.1.4 矿石学特征 |
3.2 中矿带杨寨峪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围岩蚀变 |
3.2.4 矿石特征 |
3.3 北中矿带红土岭金矿区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矿石学特征 |
3.4 北矿带大湖钼金矿区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4.4 矿石学特征 |
3.5 典型矿床岩石学特征总结 |
3.5.1 矿石学特征 |
3.5.2 矿化分带特征 |
第4章 区域成矿规律 |
4.1 成矿物质来源 |
4.1.1 直观证据 |
4.1.2 矿区中金丰度分析 |
4.1.3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
4.1.4 稳定同位素和铅同位素数据 |
4.1.5 稀土元素示踪 |
4.1.6 微量元素示踪 |
4.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4.2.1 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 |
4.2.2 矿田构造演化对成矿的控制 |
4.2.3 构造基本特征对矿化和工业矿体的控制 |
4.2.4 矿体就位 |
4.2.5 控矿模型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4.3.1 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热源流体条件 |
4.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4.4.1 温度 |
4.4.2 pH 值 |
4.5 成矿时代分析 |
4.6 成矿过程分析 |
4.6.1 金的迁移富集过程分析 |
4.6.2 成矿阶段 |
4.6.3 矿床成因 |
第5章 区域找矿标志与找矿预测 |
5.1 区域找矿标志 |
5.1.1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
5.1.2 地球物理异常标志 |
5.1.3 深部找矿标志 |
5.2 深部隐伏矿体预测 |
5.2.1 小秦岭深部找矿的可能性 |
5.2.2 预测找矿模型 |
5.2.3 深部隐伏矿找矿靶区预测及工程验证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图版 |
(3)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克拉通演化与金矿地质背景 |
2 主要金矿集中区地质特征 |
2.1 胶东金矿集中区 |
2.2 冀东—辽西金矿集中区 |
2.3 辽东金矿集中区 |
2.4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中区 |
3 成矿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3.1 成矿差异性 |
3.2 构造体系及其演化对金矿的控制 |
3.3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与金矿的控制作用 |
3.4 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
4 结语 |
(4)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及小秦岭金矿集区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碲化物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樊岔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矿集区地层 |
2.2.1 结晶基底 |
2.2.2 盖层岩系 |
2.3 矿集区构造 |
2.4 矿集区岩浆岩 |
2.4.1 古-中元古代花岗岩 |
2.4.2 中生代花岗岩 |
2.4.3 基性岩脉 |
2.5 区域金矿床概况 |
3 樊岔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侵入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4 成矿物质来源 |
4.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4.1.1 H-O同位素分析 |
4.1.2 He-Ar同位素分析 |
4.1.3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4.1.4 原位Pb同位素分析 |
4.2 测试结果 |
4.2.1 H-O同位素组成 |
4.2.2 He-Ar同位素组成 |
4.2.3 S同位素组成 |
4.2.4 Pb同位素组成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成矿金属来源 |
4.4 小结 |
5 矿物成因及成矿元素富集机制 |
5.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5.1.1 矿相学及电子探针分析 |
5.1.2 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点分析 |
5.1.3 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面分析 |
5.2 测试结果 |
5.2.1 碲-铋化物矿物学 |
5.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 |
5.3 金的富集机制 |
5.3.1 金的赋存形式 |
5.3.2 Te-Bi矿物共生组合及形成条件 |
5.3.3 金的富集机制及成因指示 |
5.4 小结 |
6 成矿时代 |
6.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6.1.1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
6.1.2 独居石和金红石矿相学、LA-ICP-MS微量元素及U-Pb定年 |
6.2 测试结果 |
6.2.1 黄铁矿Re-Os年龄 |
6.2.2 独居石矿物学、化学成分及U-Pb年龄 |
6.2.3 金红石矿物学、化学成分及U-Pb年龄 |
6.3 成矿时代及意义 |
6.3.1 金成矿时代 |
6.3.2 矿床成因及成矿背景指示 |
6.4 小结 |
7 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模型 |
8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数据附表 |
个人简历 |
(5)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东秦岭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 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相关研究进展 |
1.2.1 中生代金属矿床主要类型 |
1.2.2 斑岩型铜钼矿研究进展 |
1.2.3 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4 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矿床组合)研究 |
1.3 本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东秦岭主要断裂、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1.1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 |
2.1.2 区域性主干断裂特征 |
2.1.3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
2.2 主要地层、岩浆岩与构造单元 |
2.2.1 华北地块南缘 |
2.2.2 北秦岭构造带 |
3 华北地块南缘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典型矿床研究 |
3.1 主要矿集区成矿条件 |
3.1.1 小秦岭金钼多金属矿集区 |
3.1.2 崤山金、硫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
3.1.3 熊耳山金钼银铅矿集区 |
3.1.4 外方山钼铅锌矿集区 |
3.1.5 卢氏—栾川新元古代凹陷带钼(钨)多金属矿带 |
3.2 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研究 |
3.2.1 印支晚期(220Ma 左右)与幔源物质有关的钼(铅)矿床组合 |
3.2.2 晚侏罗世(140Ma 左右)与 I 型花岗斑岩有关的钼、钨、硫铁多金属矿床组合 |
3.2.3 早白垩世(130~110Ma)金、银、铅、锌、钼矿床组合 |
3.3 新发现典型矿床研究 |
3.3.1 汝阳东沟斑岩型钼矿 |
3.3.2 沙沟构造蚀变岩型铅锌银矿 |
4 北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典型矿床研究 |
4.1 主要地质构造单元成矿条件 |
4.1.1 宽坪地体 |
4.1.2 二郎坪地体 |
4.1.3 秦岭岩群 |
4.2 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 |
4.2.1 晚侏罗世(140Ma 左右)与 I 型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组合 |
4.2.2 燕山期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金、银、铅、锌、锑矿床组合 |
4.3 典型矿床研究 |
4.3.1 镇平秋树湾斑岩型铜钼矿床 |
4.3.2 内乡银洞沟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银多金属矿 |
5 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5.1 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
5.2 壳幔物质组成对成矿元素组合特征的控制 |
5.3 区域构造特征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4 陆内俯冲作用对斑岩型矿床的控制 |
5.5 地层的控矿作用 |
5.6 断裂构造对成岩成矿的控制 |
5.7 岩浆活动的控矿作用 |
5.8 流体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5.9 进一步找矿方向探讨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6)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概况 |
3 成岩、成矿特征 |
3.1 成岩成矿时代 |
3.2 岩石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 |
3.3 矿床地质特征 |
3.4 成矿流体以富CO2为特征 |
3.5 金成矿过程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 |
3.6 成矿流体的起源及演化 |
4 矿床成因讨论 |
4.1 胶东金矿-板块俯冲(增生)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
4.2 小秦岭金矿-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
5 结论 |
(7)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基本特征 |
1.1 分布范围 |
1.2 成矿特征 |
1.2.1 主要成矿区带 |
1.2.1. 1 Ⅲ-63- (1) 中条山-王屋山Fe-Cu-U-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黏土-硫铁矿-煤-天然气成矿区 |
1.2.1. 2 Ⅲ-63- (2) 嵩箕Fe-U-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黏土-硫铁矿-煤-天然气成矿区 |
1.2.1. 3 Ⅲ-63- (6) 舞阳-新蔡Fe-煤-石油-天然气成矿带 |
1.2.1. 4 Ⅲ-63- (8) 潼关-小秦岭-外方山Au-Mo-W-Pb-Zn-Ag-萤石-重晶石成矿带 |
1.2.1. 5 Ⅲ-63- (9) 洛源-卢氏-栾川Fe-Mo-W-Pb-Zn-Ag-硫铁矿成矿带 |
1.2.1.6Ⅲ-63- (10) 尧山Mo-Pb-Zn-Ag-Au-萤石-滑石成矿带 |
1.2.1.7Ⅲ-63-⑾伏牛山东南段Mo-Pb-Zn- (Ag) -萤石成矿带 |
1.2.1. 8 Ⅲ-66- (1) 北秦岭Fe-Cu-Pb-Zn-Ag-Mo-Au-Sb-Nb-Ta-Li-非金属成矿带 |
1.2.1. 9 Ⅲ-66- (3) 南秦岭Au-V-金红石-石墨-蓝石棉-虎睛石成矿带 |
1.2.1.10Ⅲ-66- (4) 南阳盆地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膏-天然碱成矿带 |
1.2.2 主要成矿期次 |
1.3 主要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 |
1.3.1 主要矿床类型 |
1.3.2 典型矿床 |
1.3.2. 1 舞钢市铁山铁矿床 |
1.3.2. 2 舞钢市赵案庄铁矿床 |
1.3.2. 3 西峡县洋淇沟铬铁矿床 |
1.3.2. 4 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 |
1.3.2. 5 栾川县赤土店西沟铅锌银矿床 |
1.3.2. 6 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床 |
1.3.2. 7 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 |
1.3.2. 8 大河沟锑矿床 |
1.3.2. 9 豫陕小秦岭金矿床 |
1.3.2. 1 0 洛宁县上宫金矿床 |
1.3.2. 1 1 铁炉坪银矿床 |
1.3.2. 1 2 南阳山铌钽锂矿床 |
2 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基本特征、重要矿种资源潜力分析及成矿远景区划分 |
2.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2 重要矿种资源潜力分析及找矿方向 |
2.3 勘查部署建议 |
3 结论 |
(8)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熊耳山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 |
3.2 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 |
第4章 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
4.1 控矿要素 |
4.2 成矿时代 |
4.3 成矿流体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 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因指示意义 |
4.6 矿床成矿系列 |
4.7 成矿模式 |
第5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
5.1 找矿标志 |
5.2 萤石矿化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
5.3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四、On the Features of Wall-Rock Altera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ongguan Auriferous Quartz Vein,Xiao Qinling(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秦岭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D]. 谭满堂.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2]小秦岭金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戚开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9)
- [3]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J]. 张连昌,白阳,朱明田,黄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4)
- [4]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D]. 刘俊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D]. 郭保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6]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J]. 蒋少涌,戴宝章,姜耀辉,赵海香,侯明兰. 岩石学报, 2009(11)
- [7]豫西Au-Mo-W-Pb-Zn-Ag-Fe-铝土矿-石墨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J]. 李俊建,何玉良,付超,张彦启,彭翼,崔来运,赵泽霖,党智财,曾宪友,王纪中,李中明,陈安蜀,杨俊泉,李磊. 地质学报, 2016(07)
- [8]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D]. 赵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秦岭金矿成矿规律[J]. 彭大明. 黄金科学技术, 2000(03)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