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青少年离家出走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波[1](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认为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于超[2](2018)在《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流行特征;分析江苏籍大一新生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策略和建议。方法:在江苏省范围内随机抽取14所普通高校,再在抽取的高校大一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20个班级,将所抽到班级中的所有江苏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6276份,回收有效问卷5856份,有效率93.3%。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大一新生健康行为监测问卷。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统计方法有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健康危险行为总体状况:5856名江苏籍大一新生中没有健康危险行为的66人(1.1%);1种570人(9.7%);2种1878人(32.1%);3种1991人(34%);4种1019人(17.4%);5种285人(4.9%);6种47人(0.8%)。其中不健康饮食2565人(43.8%);缺乏体育锻炼4665人(79.7%);伤害464人(7.9%);物质滥用2181人(37.2%);精神成瘾1265(21.6%);不良性行为898人(15.3%)。2.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况:饮食行为中:1.8%的学生经常喝饮料,10.3%的学生经常吃甜食,3.9%的学生经常吃快餐,2.2%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6.0%的学生不喝牛奶,34.6%的学生偏食,1.3%的学生不健康减肥。锻炼相关行为中:79.7%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28.4%的学生经常看电视录像,59.4%的学生经常上网,27.2%的学生经常玩电子游戏。伤害行为中:14.6%的学生不安全骑车,1.5%的学生步行过马路违规,3.2%的学生非安全地方游泳,11.2%的学生被欺侮,4.4%的学生上下学无安全感,4.1%的学生打架,4.8%的学生孤独,12.6%学生学习压力大,5.6%的学生失眠,9.2%的学生抑郁情绪,4.2%的学生自杀想法,0.9%的学生自杀计划,0.3%的学生自杀未遂,9.6%的学生离家想法,0.8%的学生离家未遂,0.7%的学生离家出走。物质滥用行为中:16.2%的学生尝试吸烟,2.9%的学生低龄吸烟,4.6%的学生现在吸烟,2.6%的学生经常吸烟,65.6%的学生尝试饮酒,15%的学生低龄饮酒,35.3%的学生现在饮酒,14.8%的学生严重饮酒,16.5%的学生醉酒,1.7%的无指导服用镇静剂等物质。精神成瘾行为中:6%的学生玩电子游戏,14.8%的学生长时间上网,0.9%的学生网络成瘾,6.7%的学生参与娱乐性赌博。性相关行为中:9.4%的学生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26.3%的学生有异性朋友,2.9%的学生有过性行为,70.1%的学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75.5%的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和知道艾滋病病原体(病毒),38.5%的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3.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饮食行为的危险因素是高职专科、女生、母亲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BMI超重及肥胖的、伤害、长时间上网、孤独、抑郁情绪。缺乏锻炼行为危险因素是女生、学习压力大、BMI肥胖;母亲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是缺乏锻炼的保护性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不易发生缺乏锻炼危险行为。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是男生、伤害、吸烟、长时间上网、孤独。长时间上网的危险因素是女生、饮酒、孤独、学习压力大;高中住校的学生不易发生长时间上网危险行为,是保护性因素;地区生源中苏北地区学生发生长时间上网危险低于苏南地区学生。结论: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在性别、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健康危险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宣教策略和干预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
周婧[3](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支愧云[4](2005)在《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危险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或潜在地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并可能导致否定性后果的行为。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而常常被视为危险行为的主体,逐渐成为流行病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学者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对青少年危险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且缺乏系统性、综合性。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和艾克森人格问卷,对随机分层抽样的菏泽市1699名初中、高中、中职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意外伤害行为、暴力行为、离家出走与自杀、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不安全的性行为、不适当的减肥、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缺乏体育活动等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普遍性。菏泽市青少年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普遍较高。表现为乱穿马路、骑车闯红灯或逆行、乘车不系安全带、曾经吸烟和饮酒、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最高,其次表现为财产损失、曾经想离家出走、近期饮酒、锻炼减肥和节食减肥等方面。这些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既普遍高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普遍高于美国。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表现为城乡差异、学校类型差异、性别差异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在城乡差异方面,来自城市和郊区的学生在意外伤害行为和暴力行为上均显着高于农村学生,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不合理饮食上则显着高于城市学生。城市初中生在离家出走、自杀和减肥行为上显着高于农村初中生,农村初中生在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不合理饮食上显着高于城市初中生;城市高中生在减肥和缺乏锻炼上均显着高于农村高中生,农村高中生在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杀、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和不合理饮食上则显着高于城市高中生。学校类型差异方面,初中生在意外伤害行为和暴力行为上极显着高于大学生,在性行为上显着高于高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在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和缺乏锻炼上显着低于高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在离家出走与自杀、减肥行为和不合理饮食上显着低于高中生;高中生在离家出走与自杀、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减肥、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着高于初中生,在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着高于中职生,在意外伤害行为、暴力伤害行为、离家出走与自杀、减肥、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大学生。在暴力行为上低于初中生和中职生,在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上低于大学生;中职生在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和缺乏锻炼上显着高于初中
吴为,聂少萍,陈思秇,许燕君,宋秀玲,蔡秋茂,马文军[5](2014)在《2010年广东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0年广东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东省21个地市随机抽取106所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选取12个班进行整群调查。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自填式问卷,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11种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和严重伤害相关情况,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1 449名学生,其中男生10 355人(48.28%),女生11 094人(51.72%)。曾经发生伤害危险行为共19 940例,发生率为92.96%,其中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为56.75%(12 173/21 449)、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为74.05%(15 884/21 449)。其中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的前3位分别为受到欺侮、感到孤独和骑车违章,发生率分别为59.43%、57.40%、42.70%。不同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学校类型的学生各种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不同(P<0.05或P<0.01)。青少年严重伤害发生人数为3 132例,其总发生率为14.60%(3 132/21 449),男生17.94%,女生11.48%,其中一次伤害和再发伤害发生率分别10.25%(2 198/21 449)和4.35%(934/21 449)。结论青少年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应针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特别是再发伤害的发生。
林巧绚,吴为,沈少君,马文军,聂少萍[6](2016)在《2013年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现状,确定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高危人群,为干预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广东省2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和1所大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共2542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受侮辱、打架、自杀等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生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共14 706人,发生率为57.8%。.男生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60.8%)高于女生(5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3.02,P=0.000);农村学生发生率(64.0%)高于城市学生(52.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78.24,p=0.000);不同阶段学校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生(65.8%)、初中生(62.9%)、职校生(61.8%)、大学生(38.6%),具有线性趋势(x2=737.56,P=0.000)。结论男生、乡村地区学生、高中生的故意伤害行为报告率较高,相关部门可根据其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李琳[7](2020)在《心理弹性视角下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一种伤害或痛苦不是基于有形或无形的丧失,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多多少少发生着丧失,有可能是亲人的离去,也有可能是失去了一份重要的工作,又或者是丢失了曾经珍视的一个物品。这些丧失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引发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丧失分为资源丧失、关系丧失和依赖丧失三种类型。失依儿童缺失父母的关怀和照料,心理上无法依靠父母,这样相对明确的丧失情境导致家庭角色缺失以及家庭联结减少,可能引发儿童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果无法应对得当将导致儿童严重的适应问题。本研究拟基于心理弹性的视角对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进行探索,对丧失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失依儿童心理关护方案。本课题的三个分研究对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索和验证。研究一采用质性研究,对60名失依儿童进行访谈,梳理总结了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特征、感知、影响及其表现出的心理弹性和控制感应对。研究二根据梳理出的质性探索结果,编制了针对于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感知问卷,为后续的量化研究提供工具。研究三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对较大样本中的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影响及应对进行相应探索,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失依儿童关于丧失的感知、影响及其心理弹性与控制感的应对作用机制。上述三个分研究的结果表明:(1)失依儿童生活情境中普遍存在丧失,具有丧失情境的共同特征,即明确丧失(而非隐性丧失),以及失依儿童情境中的独有特征,即家庭贫困、年幼丧失、其他亲属抚养与学校照料;(2)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包括家人陪伴、家庭维系与情感支持丧失感知,基于此编制的丧失感知问卷包括12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符合质性研究结果,信效度良好;(3)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处于较高水平,受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情绪和行为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丧失感知可以预测失依儿童的情绪;(5)心理弹性在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消极情绪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受到控制感的调节。(6)可以通过对失依儿童心理弹性与控制感的干预,缓冲丧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儿童更好地适应丧失。
王玲[8](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思想日益解放,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婚姻观也逐渐改变。因感情基础不牢固、性格不合、家暴等原因,时常发生夫妻离异、妻子出走的情况。再加上有些家庭中的母亲因意外、疾病等原因去世,失母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面临许多成长困境,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目前缺少关于这一群体的研究,尤其是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的实务研究极少。因此,对社会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长沙市N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暖心妈妈”项目,共收集到L镇50名失母儿童的资料。以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收集与失母儿童有关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失母儿童存在的成长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以及他们目前的需求。并从中选取3个不同类型的失母儿童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他们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实务技巧,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发掘案主潜能,链接社会资源,利用案主身边已有资源,帮助3位案主走出困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是有效的,失母儿童的生活现状改善,心理状况改变,学习成绩提高,朋辈关系优化,家庭情况好转,成长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为深入研究这一群体提供了实务经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奠定基础。最后,笔者针对实务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关注这一群体,投身到研究中,促使失母儿童的成长困境得到更好解决。
冯东林[9](2011)在《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危险行为是指那些可能会导致消极或否定后果的行为,这些行为有的违反社会和法律规范,有的并不违反,但均会直接或潜在地对社会、他人或自身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目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构建符合国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措施体系已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大量相关方面的研究作为其理论指导和现实的依据。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的角度以城市青少年为对象,鲜有对农村青少年的调查,缺乏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内在机制的挖掘,从多角度考察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更少。本研究以山西省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40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亲子冲突问卷、亲子亲合问卷及小五人格五问卷,旨在了解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并考察亲子关系和人格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乱穿马路、乘车不系安全带、财产损失、曾经吸烟和饮酒、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最高,曾经想离家出走、近一年内打架、近期饮酒、锻炼减肥、网络成瘾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些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普遍高于或接近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及中等城市的。这既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教育状况等因素有关,也与青少年自身的个性以及青春期心理的发展特点等因素有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的状况比较严重,应引起家长、学校及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2、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生意外伤害、暴力行为、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减肥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除减肥行为上女生显着高于男生之外,其他均为男生均显着高于女生。3、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生部分危险行为存在年级差异。意外伤害初一年级显着低于其他年级;暴力行为随年级呈下降趋势;不安全性行为初一年级显着高于于其他年级;减肥行为,初一年级最低,初二年级最高,高一、高二学生又有所下降;不合理饮食、网络成瘾从初一到高一随年级呈上升趋势,高二年级又有所下降。4、柳林县柳林镇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大都两两相关,其危险行为具有聚类丛生性和蔓延性的特点。5、总体来说,亲子冲突与危险行为呈正向相关,对危险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亲合与危险行为呈负向相关,对危险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6、总体来说,人格的情绪性、开放性维度与危险行为呈正向相关,对危险行为有止向预测作用;谨慎性、宜人性、外向性维度与危险行为呈负向相关,对危险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7、总体来说,人格在亲子亲子关系与危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人格的谨慎性、开放性维度在冲突强度和意外伤害、冲突强度和暴力行为、亲子亲合和暴力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人格的开放性、情绪性维度在冲突强度和离家出走与自杀、亲子亲合和离家出走与自杀之间起中介作用;人格的宜人性、开放性维度在亲子亲合和吸烟之间起中介作用;人格的情绪性维度在冲突强度和网络成瘾、亲子亲合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1、乡镇中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部分危险行为存在显着的性别、年级差异。2、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具有聚类丛生性和蔓延性的特点。3、亲子关系对部分危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4、人格对部分危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并且人格在亲子关系与危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庞振昱[10](2014)在《崇安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了解崇安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探讨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辖区内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间存在的突出情况,寻找有针对性的干预目标。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健康促进工作,为辖区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制定全面、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我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监测体系打下基础。方法参照“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制定小学、初中两套调查问卷。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各类小学8所、各类初级中学4所,对四年级至初三年级所的全部学生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应用SPSS 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饮食相关行为中,15.7%的初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26.1%的学生每天吃甜点,7.1%的学生经常吃西式快餐,34.8%的学生存在挑食,78.9%的学生能每天吃早餐,50.8%的学生经常喝奶,24.0%的学生为控制体重而锻炼身体,16.5%的学生刻意限制食物摄入。整体不健康饮食和不健康减肥的发生情况,女生比例高于男生。重点初中学生的早餐和喝奶习惯好于普通初中学生。父母学历高,核心和大家庭学生是健康饮食行为的保护因素。物质滥用行为中,8.8%的初中生尝试吸烟,5.6%的学生曾完整吸烟,2.1%的学生存在近期吸烟,32.2%的学生曾喝过酒,14.4%的学生近期饮酒,5.9%的学生一年内有过醉酒。吸烟、饮酒行为均为男生多于女生,普通初中多于重点初中。多因素分析中,吸烟与饮酒行为密切相关,单亲、重组家庭为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非故意伤害行为中,30.3%的初中生存在骑车、步行及危险场所游泳等日常活动的危险行为,双手离把和骑车带人是主要表现。35.4%的学生受过伤害,9.1%遭遇严重伤害结果。跌倒和物体砸伤碰伤是伤害的主要原因。骨关节伤和割伤刺伤是严重受伤的常见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重点初中、女生、自感成绩较好为严重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父母学历较低、寄宿结构家庭、体重较重和较轻的学生为严重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故意伤害行为中,8.2%的初中生经常受欺侮,5.9%经常无安全感,23.0%学生曾经打架,2.5%的学生一年内打架超过6次。9.5%的初中生和5.0%的小学生经常感到孤独,20.5%的初中和11.0%的小学生经常因学习压力影响心情,7.0%的初中和3.8%的小学生经常失眠,11.7%的初中和6.9%的小学生经常抑郁。自杀意念初中为14.3%,小学为7.7%。离家出走意念中初中为20.6%,小学为10.8%。经常性校园暴力中,普通和重点初中无明显差异。学生不良情绪中,民工子弟小学,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以及学习成绩较差或者不稳定的学生是危险因素。离家出走意念与自杀意念、不良情绪发生及欺侮行为之间密切相关,初中女生离家出走意念高于男生,民工子弟小学是离家出走意念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相关行为中,13.7%的初中生每天都不能参加满1h体力活动。中小学生中,长时间看电视、课外作业、课外补习、电子游戏、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7%、8.4%、15.7%、5.7%、4.9%。26.8%的初中生和18.6%的小学生累计静态行为时间≥6h/天。多因素分析中,重点学校、父母学历较高为长时间静态行为的保护因素,而民工子弟小学、非常规家庭结构的学生为长时间静态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成瘾行为中,3.8%的中小学生参加过类赌博活动,1.0%的中小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初中高于小学,寄宿家庭和成绩较差为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健康危险行为在崇安区青少年中较为普遍,其流行状况存在自身特点。民工子弟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各类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程度较高,是今后干预的重点对象。外来流动儿童的行为情况值得广泛关注。重点中学学生课业压力以及其产生的不良情绪和长时间静态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初二、初三年级是危险行为高速增长时期,应加大干预力度,同时要实现关口前移,注重健康行为的自小培养。自感学习成绩差和特殊家庭结构(单亲、重组、隔代、寄宿家庭)的学生是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充足的情感交流和行为引导。今后,应积极在辖区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心理引导,实现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创造良好的健康促进氛围,更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广州青少年离家出走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青少年离家出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小结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
(二)健康促进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
(一)问题行为理论 |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
(一)不良饮食行为 |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
(三)故意伤害行为 |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
(五)物质成瘾行为 |
(六)精神成瘾行为 |
(七)危险性行为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调查工具 |
2.4 主要术语及界定标准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江苏籍大一新生基本人口学特征 |
3.2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 |
3.3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总体现状 |
4.2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本研究的优缺点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危险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 危险行为的界定 |
(二) 危险行为的种类 |
(三) 危险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研究 |
(一) 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研究 |
(二) 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研究 |
(三) 青少年学生吸烟现状的研究 |
(四) 青少年学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现状研究 |
(五) 青少年学生性行为的现状研究 |
(六) 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 |
三、与危险行为相关的因素研究 |
(一) 生物遗传因素 |
(二) 心理因素 |
(三) 社会文化因素 |
(四) 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 |
四、问题提出 |
(一)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一、被试 |
二、研究工具 |
(一)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测查工具 |
(二) 人格特质测量工具 |
三、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三部分 结果 |
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学校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 |
(一)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 |
(二)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学校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 |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城乡差异 |
三、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
四、青少年学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
五、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
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一) 青少年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
(二)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 |
(三)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聚集性 |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五部分 结论 |
附表一:危险行为调查问卷 |
附表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 |
附表三: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2010年广东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判定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1 总体情况 |
2.2.2 不同地区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3 不同性别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4 不同学段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3 严重伤害发生概况 |
3 讨论 |
(6)2013年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1 总体情况 |
2.2.2 不同性别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3 不同地区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
2.2.4 不同学校类型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 |
3 讨论 |
(7)心理弹性视角下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丧失感知 |
2.1.1 丧失概念 |
2.1.2 丧亲应对理论 |
2.1.3 丧失感知概念 |
2.1.4 丧失情境的影响 |
2.2 心理弹性 |
2.2.1 心理弹性概念 |
2.2.2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 |
2.2.3 心理弹性与丧失感知 |
2.3 控制感 |
2.3.1 控制感的概念 |
2.3.2 控制感作用机制 |
2.4 研究设计 |
2.5 研究意义 |
2.5.1 理论意义 |
2.5.2 实践意义 |
3 研究一: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工具 |
3.3.3 访谈步骤 |
3.3.4 访谈资料处理 |
3.4 研究结果及讨论 |
3.4.1 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特征 |
3.4.2 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感知 |
3.4.3 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影响 |
3.4.4 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应对 |
3.4.5 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4 研究二:失依儿童丧失感知问卷的编制 |
4.1 引言 |
4.2 研究目的 |
4.3 问卷初测及修订 |
4.3.1 问卷编制 |
4.3.2 初测问卷发放 |
4.3.3 初测统计方法 |
4.4 初测数据处理及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5 正式问卷施测 |
4.5.1 测量工具 |
4.5.2 正式问卷发放 |
4.5.3 正式施测统计 |
4.6 正式施测结果 |
4.6.1 项目相关分析 |
4.6.2 信度检验 |
4.6.3 结构效度检验 |
4.6.4 校标关联效度 |
4.7 讨论 |
4.7.1 问卷维度及内容 |
4.7.2 问卷信度及效度 |
4.8 小结 |
5 研究三: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及影响:心理弹性与控制感应对 |
5.1 引言 |
5.2 研究目的 |
5.3 方法 |
5.3.1 被试选择 |
5.3.2 测量工具 |
5.3.3 施测程序 |
5.3.4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4.1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总体情况描述 |
5.4.2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影响因素检验 |
5.4.3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情绪的影响 |
5.4.4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应对 |
5.5 讨论 |
5.5.1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总体情况 |
5.5.2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影响因素 |
5.5.3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及应对 |
5.6 小结 |
6 综合讨论 |
6.1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状况 |
6.2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影响 |
6.3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心理弹性及控制感应对 |
6.4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干预建议 |
6.4.1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易感人群 |
6.4.2 失依儿童丧失感知的个体干预 |
6.5 研究创新及贡献 |
6.6 研究限制及未来前瞻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个案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失母儿童的成长困境及需求 |
第一节 失母儿童的基本情况 |
一、失母儿童的分类 |
二、L镇失母儿童情况 |
三、失母儿童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失母儿童的成长困境 |
一、生活困境 |
二、心理困境 |
三、学业困境 |
四、社交困境 |
五、家庭困境 |
第三节 失母儿童成长困境的成因 |
一、个人层面 |
二、家庭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第四节 失母儿童的成长需求 |
一、改变生活现状 |
二、解决心理问题 |
三、进行学业帮扶 |
四、提高社交能力 |
五、改善家庭情况 |
第五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的实务过程 |
第一节 N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及项目简介 |
一、关于N社工综合服务中心 |
二、“暖心妈妈”项目介绍 |
第二节 个案工作介入出走型失母儿童的案例 |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
三、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
五、评估与结案 |
六、专业反思 |
第三节 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型失母儿童的案例 |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
三、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
五、评估与结案 |
六、专业反思 |
第四节 个案工作介入死亡型失母儿童的案例 |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
三、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
五、评估与结案 |
六、专业反思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服务成效 |
一、生活现状改善 |
二、心理状况改变 |
三、学习成绩提高 |
四、朋辈关系优化 |
五、家庭情况好转 |
第二节 存在的局限性 |
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不足 |
二、服务对象的被动性 |
三、项目缺少资金支持 |
四、社工提供服务的有限性 |
第三节 相关建议 |
一、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
二、激发服务对象的主动性 |
三、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
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知晓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危险行为的界说 |
1. 危险行为研究的由来 |
2. "危险"一词的概念 |
3. 危险行为的定义 |
4. 危险行为的特点 |
二、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
1. Jessor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模型 |
2.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三、国内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现状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一、被试 |
二、研究工具 |
三、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三部分 结果 |
一、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 |
1. 意外伤害行为 |
2. 暴力行为 |
3. 离家出走与自杀行为 |
4. 吸烟行为 |
5. 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 |
6. 不安全性行为 |
7.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 |
8. 缺乏体育锻炼 |
9. 网瘾 |
二、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年级、性别差异 |
三、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
四、亲子关系与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
五、人格特质与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
六、亲子关系、人格特质与危险行为的关系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一、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
1. 意外伤害行为 |
2. 暴力行为 |
3. 离家出走与自杀行为 |
4. 吸烟行为 |
5. 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 |
6. 不安全性行为 |
7.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 |
8. 缺乏体育锻炼行为 |
9. 网瘾行为 |
二、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 |
1. 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性别差异 |
2. 乡镇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年级差异 |
三、乡镇中学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
四、亲子关系对危险行为的影响 |
五、人格对危险行为的影响 |
六、人格在亲子关系与危险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崇安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健康相关行为 |
2.1 饮食相关行为 |
2.2 物质滥用行为 |
2.3 非故意伤害行为 |
2.4 故意伤害行为 |
2.5 生活习惯相关行为 |
2.6 精神成瘾相关行为 |
讨论 |
1 流行现状及其与同类研究结果对比 |
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 公共卫生实践的指导意义 |
4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广州青少年离家出走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2]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超. 东南大学, 2018(01)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4]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D]. 支愧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9)
- [5]2010年广东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况分析[J]. 吴为,聂少萍,陈思秇,许燕君,宋秀玲,蔡秋茂,马文军. 华南预防医学, 2014(04)
- [6]2013年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J]. 林巧绚,吴为,沈少君,马文军,聂少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01)
- [7]心理弹性视角下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D]. 李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个案工作介入失母儿童成长困境的研究[D]. 王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D]. 冯东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崇安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庞振昱. 复旦大学, 2014(01)
标签:青少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