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税收改革暨征文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深化农业税收改革暨征文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一、深化农税改革有奖征文活动评比结果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马睿[1](2018)在《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推进乡村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乡村改造、乡村激活的实践建造活动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是现阶段针对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刚接触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学者很难理清现阶段乡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年鉴、书籍、期刊论文等回归年代,总结历年的乡村政策、乡村理论研究、乡村建设实践情况等等,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践所处的历史背景、性质、引导阶层、成果等的差异,将建国后的68年分成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又对这三个大的时期分别分析并进行详细分期。研究对各个分期归纳整理内容包括乡村理论研究情况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乡村理论研究情况主要借助于分析权威期刊《建筑学报》1954年创刊以来有关乡村的576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内容、数量变化等等,来得出乡村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对于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论文、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对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各个时期的乡村发展政策,得出每个时间段的乡村建设实践的背景、引导阶层与引导方式、最终成果等等。最后,对建国以来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乡村单体建筑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层面分别分析,归纳出建国以来的三次“设计下乡”的内容、性质、方式、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程永俊[2](2018)在《《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月街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作为白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最大的物资交流市场,更是大理州人民一年一度的欢聚盛会。饱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月街,一直延续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联络白族与其他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大理三月街已经从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庙会发展成如今的集商贸、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三月街在新时期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月街长期存在于报纸的“记忆”中。如今,为了扩大三月街影响力,传承优秀的白族文化,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历史记忆”功能,理清三月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得到该时期有关三月街发展变化的民族志,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白族优秀文化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全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搜集到的43年(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仅有43年的报纸资料)的《大理日报》报道的三月街的版面数量、版面比重、报道的时长、三月街开幕前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做了全面的分类统计,并从时域上得到反映《大理日报》报道三月街情况的曲线。通过对各项报道数据的变化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和三月街本身的变化节点,将三月街的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从报道主题、官方色彩、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四个方面对《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做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章结合《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大事记和《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性转折点(1982年报纸复刊并开始正常发行,1991年三月街被政府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2008年三月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理日报》开始出现电子版),将三月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研究:第一时期(1960—1981年),第二时期(1982—1990年),第三时期(1991—2007年),第四时期(2008—2017年)。第四章以赛马、药材市场、物资交易、文化活动为例并结合对《大理日报》报社记者的访谈探讨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综上,本文以搜集到的1959—2017年《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媒体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围绕着《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转折点和四个时期展开分析。通过研究,试图梳理《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历史变迁过程,并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张娣[3](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丁伟[4](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佟钧[7](2014)在《“注税行业理论研究有奖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文中提出6月17日,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注税行业理论研究有奖征文"活动评委会在北京举行。征文活动的评委中税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林军,副会长权芳楼、赵申年,副秘书长兼《注册税务师》杂志社社长罗生亮,办公室主任李建成,《注册税务师》杂志社总编辑佘家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芸,北京洪海明珠税务师事务所所长郭洪荣(因出差,另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评委会由李林军主持。首先,由佘家金汇报了本次活动的组织安排、来稿情况及论文评选

王鹏[8](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指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余雪妹[9](2014)在《《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浙江省第二届精品课程《生活中的物理》为例,对选修课程进行了实践与思考。通过课程设计的三大亮点、四大特色以及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课型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灵活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途径,吸引大量的学生来参与课程学习。课程教学的成功,源于课程"以学为中心"。与此同时,本文对课程实施中的困难问题、学生意见、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一线教师有效地实施选修课程。

张思瑶[10](2014)在《面向书香面向文雅: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1978-2013年)》文中认为1966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文化方面的一大症状就是“书荒”。十年以来,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被作为“封、资、修”查禁和销毁,新华书店卖书品种稀少,图书馆被迫关闭。南京城在这场文化浩劫中也同样不能幸免:1966年夏秋“破四旧”的过程中对大量书籍的查禁和销毁,书、报等知识传播系统倍受摧残。正因“文革”对知识文化的极度压制,才使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求知若渴的现象。本文通过五个部分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五年(1978—2013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的建设概况,分别是“省、市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公营与民营书店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宁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宁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南京民间的书文化活动”五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活动的特点作出总结,指出现行活动的不足与缺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首先在引言部分回顾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南京城内文化的被迫凋萎,随后笔锋一转,简要介绍了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南京书文化建设的概况,并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介绍了当时“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南京的社会实践与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本部分作了相关内容的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撰文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随后的第2章至第6章则分五大块,系统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的建设概况。在“省、市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一章内容中,介绍了由省、市政府主办的南京读书节、江苏读书节和“书香江苏在线”网站。通过对当年报纸、新闻的搜集,归纳整理了南京读书节、江苏读书节的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并对两读书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书香江苏在线”是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版权局)下的江苏省全民阅读办主办的地区性促进阅读网站,文章对该网站的各个版块、栏目进行了介绍并加以评论。“公营与民营书店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介绍了以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新华读者俱乐部”为首的三家公营书店,内容涉及书店的背景与举办的一些与阅读推广有关的活动。在民营书店的部分中,则选取了新知书店、三联商务文化中心、先锋书店、大众书局四家影响了南京人读书生活的书店进行介绍,一窥它们的流转与特点。介绍完了书店,文章将目光投向在宁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及阅读推广举措。段落选取了南京最有代表性的两家公共图书馆——省级的南京图书馆和市级的金陵图书馆。除了对两家图书馆开展的读者服务活动进行介绍外,还着重介绍了它们推出的富有特色的阅读推广举措,包括:“南图阅读节”,“陶风图书奖”评选,“南图讲座”与“陶风读书会”,“金图讲坛”,金图读者协会,馆刊《阅微》等,并特别关注了两馆在少儿阅读推广方面所作的努力。随后,本文接着梳理了“在宁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将活动类型归纳为两种:高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编印的阅读推广刊物。高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文中选取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读书节”为例,而阅读推广刊物则以东南大学《书乐园》和南京邮电大学新近推出的《书林驿》作为案例。第6章“南京民间的书文化活动”,着眼于民间力量对南京书文化建设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私人藏书的活跃,导读杂志的编印,报纸读书版的常态化,省、市出版社出版的书香着作,影响广泛的旧书店和旧书集市。本章涉及内容庞杂,范围较广,是对三十五年来民间活动的概述。最后一章,纵览全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的三个特点,指出目前书文化建设活动的缺憾:缺乏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报纸读书版隐现商业广告性,市面上缺乏适合普通民众的书香读物,古旧书业因缺乏支持趋于崩溃以及私人藏书家缺乏保障等。文章最后就上述问题提出了五项建议: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提高报纸读书版的质量,开发出版普及性的书香读物,重视保护南京古旧书市场,最后,呼吁尽早出台并颁布《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二、深化农税改革有奖征文活动评比结果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农税改革有奖征文活动评比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大纲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乡村
        1.4.2 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实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建设(1949-1978)
    2.1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1950-1952)
        2.1.1 土地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2.1.2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
        2.1.2.1 解放以前乡村状况
        2.1.2.2 土地改革之后的乡村变化
    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乡村建设(1953-1956)
        2.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背景
        2.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2.3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业合作社规划
        2.2.4 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单体建造情况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1958-1978)
        2.3.1 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2.3.1.1 人民公社制度的两个发展阶段
        2.3.1.2 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2.3.1.3 集体化之后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
        2.3.2 人民公社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3.3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3.1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
        2.3.3.2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建筑
        2.3.4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4.1 人民公社后期的大队新村规划
        2.3.4.2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建筑
    2.4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建设(1978-2003)
    3.1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3.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78—1994)
        3.2.1 乡村工业化时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2.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
        3.2.3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实际情况
        3.2.3.1 乡村住宅数量的变化
        3.2.3.2 乡村住宅建设材料的变化
        3.2.3.3 乡村住宅平面功能的变化
        3.2.4 乡村工业化时期乡村规划与集镇建设
        3.2.5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
    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95-2003)
        3.3.1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3.2 城市单向主导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3.2.1 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3.3.2.2 城镇化变成各级城市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
        3.3.2.3 城市越来越不宜居
        3.3.2.4 “城不城、乡不乡”
        3.3.2.5 “回不去的是故乡”
        3.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乡村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
        3.3.4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规划及公用设施建设
        3.3.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3.4 小结
第四章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2003 至今)
    4.1 2003 年后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乡村的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4.1.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4.2 城乡统筹理念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
        4.2.1 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综述
        4.2.1.1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
        4.2.1.2 农房建设指导加强
        4.2.1.3 危房改造推进
        4.2.1.4 “建材下乡”与建筑节能
        4.2.1.5 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4.2.1.6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评选和保护
        4.2.2 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4.3 新时期个人、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4.3.1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会性实验
        4.3.2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区营造”
        4.3.3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建造技术的延续与更新
        4.3.3.1 建筑的自然调节
        4.3.3.2 传统材料的优化利用
        4.3.3.3 新型建造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
    5.1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阶段分析
        5.1.1 第一阶段:乡村集体化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1.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1.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1.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2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2.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2.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2.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3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下得乡村建设实践
        5.1.3.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3.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3.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2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发展趋势分析
        5.2.1 政府、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趋势
        5.2.1.1 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态度转变
        5.2.1.2 设计师职能的转变
        5.2.2 建造组织形式的转变分析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发展趋势
        5.2.3.1 民居选址的变化
        5.2.3.2 建筑形式的变化
        5.2.3.3 民居功能布局的变化
        5.2.4 建造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5.2.4.1 建造材料、结构的变化
        5.2.4.2 建筑装饰的变化
        5.2.5 规划层面的发展趋势
    5.3 建国后的三次“设计下乡”
        5.3.1 第一次“设计下乡”
        5.3.2 第二次“设计下乡”
        5.3.3 第三次“设计下乡”
        5.3.4 三次“设计下乡”的比较研究
    5.4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反思
        5.4.1 专业层面
        5.4.1.1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
        5.4.1.2 社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割裂
        5.4.2 社会层面
        5.4.2.1 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
        5.4.2.2 各方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5.4.2.3 教育上重城轻乡
    5.5 展望
        5.5.1 多元产业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5.5.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5.5.3 加强从业者保障,培养乡村建筑师
        5.5.4 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农村软实力
        5.5.5 乡村自治导向,完善民主体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基本数据
附录2 :建国后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一览表

(2)《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概述
        (二)关于报刊资料对民族节日的研究概述
        (三)关于三月街的研究概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
        (四)基本观点
        (五)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一)媒体人类学
        (二)《大理日报》
        (三)三月街
第一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统计分析
    一、三月街报道规模分析
        (一)版面数量分析
        (二)版面比重分析
        (三)报道时长分析
    二、三月街报道形式分析
        (一)开幕前后报道数量分析
        (二)开幕前后报道内容变化分析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多视角解读
    一、三月街报道主题分类
    二、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官方色彩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广度
    四、三月街报道内容的深度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四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960—1981年)
    二、第二时期(1982—1990年)
    三、第三时期(1991—2007年)
    四、第四时期(2008—2017年)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大理日报》报道内容看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
    一、赛马的演变与发展
    二、药材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三、物资交易的演变与发展
    四、文化活动的演变与发展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9)《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设计
    1.1 突出课程的亮点
        1.1.1 生活与物理相结合
        1.1.2 理论与活动相结合
        1.1.3 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1.2 体现课程的特色
        1.2.1 生活化
        1.2.2 实用性
        1.2.3 趣味性
        1.2.4 独特性
2课程实施
    2.1 教学课型多样化
    2.2 教学手段多样化
    2.3 教学内容灵活化
    2.4 评价方式多元化
3课程反思
    3.1 成功之处
        3.1.1 选课人数多
        3.1.2 学习热情高
        3.1.3 学生评价高
    3.2 改进之处
        3.2.1 推广分层作业, 降低作业的要求
        3.2.2 搜集网络资源, 增加视频和实验
    3.3 困难之处
        3.3.1 教学器材部分欠缺, 需要任课教师自备
        3.3.2 教研活动开展较难, 听课评课难以开展
        3.3.3 课程教学实行走班 , 学习小组建设困难

(10)面向书香面向文雅: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1978-201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南京书文化建设概况
    1.2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南京的社会实践(1982—1988年)
    1.3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书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1.3.1 省、市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
        1.3.2 公营与民营书店在书文化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1.3.3 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推出的举措
        1.3.4 民间力量在书文化建设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2章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间省、市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
    2.1 以政府机关及其事业单位为主体举办的相关活动
        2.1.1 南京读书节
        2.1.2 江苏读书节
        2.1.3 “书香江苏在线”
第3章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间公营与民营书店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
    3.1 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新华书缘读者俱乐部”
    3.2 凤凰国际书城举办的活动
    3.3 南京市新华书店举办的活动
    3.4 民营书店及其阅读推广
        3.4.1 新知书店
        3.4.2 三联商务文化中心
        3.4.3 先锋书店
        3.4.4 大众书局
第4章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间在宁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
    4.1 南京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活动
        4.1.1 南京图书馆的基本读者服务工作
        4.1.2 南京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
        4.1.2.1 “南图阅读节”活动
        4.1.2.2 “陶风图书奖”评选
        4.1.2.3 《新世纪图书馆》、《信息传真》与阅读推广
        4.1.2.4 “南图讲座”与“陶风读书会”
        4.1.2.5 南京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
    4.2 金陵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活动
        4.2.1 金陵图书馆的基本读者服务工作
        4.2.2 金陵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
        4.2.2.1 金陵图书馆阅读推广常规举措
        4.2.2.2 “金图讲坛”
        4.2.2.3 金陵图书馆读者协会
        4.2.2.4 《阅微》
        4.2.2.5 金陵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
第5章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间在宁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
    5.1 在宁高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
        5.1.1 南京大学“读书节”
        5.1.2 东南大学“读书节”
        5.1.3 南京师范大学“读书节”
    5.2 高校图书馆编印的阅读推广小杂志
        5.2.1 东南大学图书馆编印的《书乐园》
        5.2.2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编印的《书林驿》
第6章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民间的书文化活动
    6.1 五次私家藏书评选活动
        6.1.1 “金陵个人藏书状元大赛”
        6.1.2 “状元杯”个人藏书大赛
        6.1.3 首届江苏“新华书缘杯”十大藏书家评选活动
        6.1.4 首届“新华杯”金陵藏书状元大赛
        6.1.5 首届“江苏藏书家”评选活动
    6.2 丰富多彩的导读杂志
        6.2.1 《书与人》
        6.2.2 《开卷》
    6.3 报纸读书版
        6.3.1 《新华日报》的“读书”专刊
        6.3.2 《南京日报》的“阅读”专刊
        6.3.3 《扬子晚报》的“新书评赏”专刊
        6.3.4 《现代快报》的“小日子·悦读”、“读步天下”专刊
        6.3.5 《服务导报》的“阅读时间”专刊
        6.3.6 《江南时报》的“我的文字恋情”专刊
    6.4 江苏省、市出版社编辑的书评、书话类图书
        6.4.1 《中国读书大辞典》
        6.4.2 《导读工作概论》
        6.4.3 《书评概论》
        6.4.4 《南京的书香》
        6.4.5 由南京境内省、市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书香文丛”
        6.4.5.1 《读书台笔丛》
        6.4.5.2 《六朝松随笔文库》
        6.4.5.3 《开卷读书文丛》
        6.4.5.4 《开卷文丛》
        6.4.5.5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
        6.4.5.6 《“书香江苏”丛书》
    6.5 为人乐见的古旧书店和旧书集市
        6.5.1 南京古籍书店(南京古旧书店)
        6.5.2 学人旧书店
        6.5.3 唯楚书店
        6.5.4 天宫书店
        6.5.5 旧书集市:朝天宫“鬼市”、仓巷旧书铺一条街
        6.5.5.1 朝天宫“鬼市”
        6.5.5.2 仓巷旧书铺一条街
第7章 从1978至2013年的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反思与展望
    7.1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呈现的特点
    7.2 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的不足与缺憾
    7.3 对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的五个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深化农税改革有奖征文活动评比结果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 马睿.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2]《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D]. 程永俊. 大理大学, 2018(12)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4]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注税行业理论研究有奖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J]. 佟钧. 注册税务师, 2014(08)
  •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9]《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 余雪妹. 物理教学探讨, 2014(06)
  • [10]面向书香面向文雅: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南京都市书文化建设(1978-2013年)[D]. 张思瑶. 南京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深化农业税收改革暨征文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