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编拟适合中学生的数学应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喻平,董林伟,郭庆松[2](2021)在《中学生数学品格与价值观的问卷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依据相关理论,编制中学生数学品格与价值观问卷.问卷包括4个一级指标:数学价值观念、数学思维品格、数学学习态度、学会数学学习,分别组成4个子量表.各子量表的二级指标分别是,子量表1:科学与文化价值、育人价值;子量表2:理性思维、探究思维;子量表3: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坚毅执着;子量表4:合作交流、善于学习.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赵一[3](2020)在《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新课标(2017版)提出“四能”课程目标: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成为很多教育学者和教师关注的课题.针对“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问题编拟活动教学.本研究主要以“四能”、最近发展区和“再创造”为指导理论,选择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选择实习期间所在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教学实践,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对于问题编拟活动的兴趣较高,但是问题编拟能力差距大;教师有一定的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经验,但问题编拟活动教学仍处于低水平的应用层面;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影响因素包含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2.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有所调整,融入日常教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方法应该选取谈话法、变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应该遵循梯度性、激励性、科学性的原则;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可以采用三阶段教学模式,从问题情境、问题编拟、问题评价三个方面展开.
王珍妮[4](2020)在《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积极地影响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该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总结得出开发教学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并开发调查问卷和编制访谈提纲。利用问卷、访谈、教学设计文本和课堂观察的方式去调查,了解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现状和一些特征对教学设计的显着性影响,最后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提出建议,并将结论推广到整个数学教育中,以期实现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使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体系得到丰富。为此,该研究以高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设置如下的研究问题:(1)开发调查问卷。(2)教学设计现状如何?(1)教学设计的总体状况如何?(2)不同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有何差异?针对研究问题一,该研究经过概念界定,提出假设,确定维度,编拟题项,样本预测,计算信度和修订问卷七个步骤去开发调查问卷。针对研究问题二的(1),该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针对研究问题二的(2),该研究将以现状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用SPSS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通过与变量匹配的统计分析方法判断各个前置变量在统计意义上对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显着性差异。得出的结论是:(1)开发的调查问卷可行性很好,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性。(2)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总体表现较好,但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切实际,对课程标准没有深刻的解读等。(3)教师的性别、教龄、专业、最高学历及参加教学设计培训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存在显着差异。由此,该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教学设计相关知识,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确的多媒体使用观、教学目标的编制和如何反思等并认真备课写教案。(2)未来对于研究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抽样涉及的教师还需再广一些。
朱玥[5](2020)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清名桥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数学应用题作为联系实际生活和数学世界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各地的数学中考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解决应用题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研究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并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初中数学应用题分为了三类: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应用题,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和测试卷对无锡市清名桥中学的176位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反馈结果总结出了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及其成因.然后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一方面补充和细化解题障碍及其成因,另一方面根据文献研究、问卷和测试卷分析结果及教师访谈结果提出相应教学对策,最后进行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以验证教学对策的有效性.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可分为五种,分别为情感障碍、阅读理解障碍、建立模型障碍、求解模型障碍和元认知监控障碍.然后笔者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共同对五种障碍进行了成因分析,并针对以上五种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变式教学、解题心理指导、改变应用题的呈现形式、数学建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问题表征策略、进行数学语言转译训练和“看图说话”教学;加强不同类型应用题的归纳总结和基础知识的教学;示范运算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元认知策略、做好解题活动后的检验和反思。
杨伦[6](2020)在《课堂提问艺术个案研究 ——以G语文特级教师低年段课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师生充分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问题意识得到发展。因此,研究有效课堂的提问规律及由此引发的师生交往形式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还能丰富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本研究选取南京市特级教师G教师的课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前期笔者倾听了G教师18节课,转录文字材料16万余字。研究先呈现了G教师课堂教学片段,初步感知其课堂提问艺术之精妙,再通过NVivo11分析软件,结合分类、编码等统计方法处理转录材料来具体呈现其课堂提问技巧。由此发现:G教师提问类型丰富多样、多次设问、注重候答理答、她通过提问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问技巧是教师提问艺术的骨干脉络,笔者枚举了能够体现G教师提问艺术的九个教学片段,逐一分析提问技巧,总结出了G教师课堂提问特点与遵循的原则。她的提问具有引导性、高效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遵循着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原则,这些正是她课堂提问艺术的精髓。G教师通过提问总是能够引发充分的师生双向交往活动,促进了课堂中的平等对话,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透过G教师的生活史,笔者认为她的提问艺术的形成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学生时期的学习内化阶段、新手教师期间的观察反思阶段、成熟型教师的不稳定创造阶段和专家型教师的稳定创造阶段。提问艺术的形成过程受到动机水平、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因素、审美素养七个内部因素和教学评价、教师培训、学校环境和教师实践共同体四个外部因素的影响。据此,笔者提出了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对新手教师提升提问技巧的四个启示:新手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构建良好的交往意识,消除提问控制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提问有效性;恰时追问并全面评价学生回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中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提升反思意识。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钟晓青[7](2019)在《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的四边形问题探析》文中提出数学竞赛作为重要学科竞赛之一,在国内享负盛名.平面几何作为数学竞赛的重点考察内容,现有资料对此研究很多.然而四边形作为平面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研究却较为零散、残缺.因此,为完善四边形体系,笔者以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的四边形问题为研究主题.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以部分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的四边形试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四边形的研究成果,对试题外在结构与内在特点探析.首先,从试题外在结构出发.根据统计所得各赛事出现四边形试题的届数、题设背景及问题类型的数据,得出各赛事四边形试题届数占总届数比低于%40;综合所收集的试题得出,以凸四边形和圆内接四边形为题设背景试题最多,二者占总题数约为%69;而证(求)线段的等式关系、四点共圆是度量关系与位置关系问题最常考的题型,分别占两大问题类型的6%4和%42.其次,从试题内在特点分析,结合前人对竞赛试题命题原则与方法的研究,提炼出四边形试题的3个命题方法,分别是“四边形定理引用”法、“三角形问题四边形化”法以及“基本几何构型”法.其中“基本几何构型”法是一种“从图到题”的命题方法,包括“四点共圆”型、“完全四边形”型和“调和”型这三种构型.最后依据所提命题方法,以几何画板为媒介,以一题多变与一题多问为主线,对部分四边形试题进行题变探究与证明.此外,还自主命制一道三角形试题,并将该题改编为四边形试题,以题养题,延伸出13个有趣的结论并给出相应证明.
吴应鹏[8](2019)在《初中生数学编题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学为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特别补充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者认为,让学生参与数学编题活动可以有力促进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本论文做了有关初中生数学编题的探索与研究。本课题以教育学、数学学科教学等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初中数学教师和初中生,开展指导学生编题的实验探索与研究,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编题以及在指导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本研究的实验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对照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对参与数学编题有一定的兴趣,虽然一些教师偶有指导学生从事数学编题活动,但尚未全面、正式地实施,教师尚未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编题,学生对于数学编题的相关知识以及方法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2.通过文献查阅、教学实践,借鉴数学推理的常见方式,研究者总结出教师指导学生编题的大致方法有:演绎编拟法、合情编拟法和综合性编题。3.在同一任课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同,班主任管理水平相当的条件下,用SPSS软件分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历次的学业成绩后,发现学生参与数学编题活动能提高学业成绩,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受诸多因素限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部分问题没有解决,如:学生参与数学编题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该如何进行量化测量?对于思维层次弱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引导?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将在今后的从教生涯中继续探索与研究。
蔡勇全[9](2016)在《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命制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本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各行各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急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弊端日益突出以至“人人喊打”的应试教育显然无法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唯有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走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之路才是目前教育领域最好的选择,凸显“以能力立意”和“指挥棒”功能的高考命题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进而有了以考查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高考数学试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利用文本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方法,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现状与高考命题改革、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与数学题目及数学创新型试题命制有关的研究综述、概念界定、文本分析、命题原则、命题要素与程序等方面进行命题概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干部分,其中第三章着重从数学创新型试题的设计渠道、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策略两大板块介绍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方法,而第四章主要针对命制数学创新型题目的思路历程作实例分析.第五章是结论与建议部分,既对研究成果作出结论,也对教师利用创新型试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做出建议.
杨坤[10](2015)在《高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泉,也是数学创新的基础,数学问题可以把思考引向深处,问题可以发现新的思路。我国研究者对问题和问题提出内涵解读以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特别的重视,大部分都集中在思辨论证阶段,而对深入学校扎扎实实地了解、考察实际实施状况的研究相对忽视。国外对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比较丰富,而我国涉及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章也较少。为此,本研究做了以下一些工作及其得出的结论: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提出高中数学问题提出课堂教学的研究背景以及问题、数学问题、问题提出的核心概念。第二、根据中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提出的学生活动的强弱关系,构建了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的五级水平体系。根据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的五级水平体系,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师生活动究竟如何?问题提出主要是那种水平较好?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教育理念,还是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第三、通过访谈、问卷调查、随机听课、测试及教师个案分析等方法,比较了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提出的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了数学问题提出的认识、态度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数学问题提出的认识、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指导情况和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行横向对比。其研究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倾向于师生探究式的问题提出教学方式;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没有太大的差别;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优秀的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直接讲解;中等学生和差等生希望更多地获得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不同学校的教师都对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持“观望”的态度,希望获得更多的指导;许多学生对“问题”把握不准,认为提出问题也许不太“合适”;问题提出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是阻碍学生问题提出的最大“瓶颈”。第四、在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的个案研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还是在问题解决中和问题解决后进行,学生能进行“模仿”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也使用“问题”驱动教学,利用“问题串”完成教学任务,提出“问题串”的“串联模式”、“并联模式”和“混联模式”,为学生认识并提出问题搭建良好平台。第五、在问题提出的“教”与“学”中,学生要能提出问题,离不开教师“元认知指导语”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从三大因素九个方面对数学问题提出前、数学问题提出中和数学问题提出后进行了元认知理论的刻画。得出的结论是:优秀学生的数学问题出的元认知总体上比中等生(差等生)的要好,优秀学生在个体知识、任务知识、计划和调控等元认知因素中比中等生在这些方面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中等生和差等生在策略、反思和调控方面不如优等生强,中等生和差等生在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时表现出不太自信的特点。经过训练在学生的问题提出的元认知体验方面,中等生和优等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中等生在问题提出的态度上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优等生除了提出问题之外,还要考虑其它别的因素人,如怎样解决、是否合理等,中等生在这方面考虑欠佳。
二、如何编拟适合中学生的数学应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编拟适合中学生的数学应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学教育“四能” |
2.2.2 最近发展区 |
2.2.3 弗赖登塔尔“再创造”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问题提出”研究综述 |
2.3.2 “问题提出”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及其编制 |
3.4.2 访谈提纲及其编制 |
第4章 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现状 |
4.1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1 学生问卷调查与结果 |
4.1.2 教师访谈调查与结果 |
4.1.3 综合分析 |
4.2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教学案例研究 |
5.1 数学问题编拟的方法与原则 |
5.1.1 编拟数学问题的方法 |
5.1.2 编拟数学问题的原则 |
5.2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教学原则 |
5.3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教学方法 |
5.4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教学模式 |
5.5 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案例研究 |
5.5.1 概念课型案例研究 |
5.5.2 习题课型案例研究 |
5.5.3 微专题课型案例研究 |
5.5.4 课后教学活动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现状 |
6.1.2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方法与原则 |
6.2 教学建议 |
6.2.1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应使用谈话法教学 |
6.2.2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应融入日常教学 |
6.2.3 问题编拟活动可以课后活动形式展开 |
6.2.4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可以采用三阶段教学模式 |
6.2.5 问题编拟活动教学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数学问题编拟现状调查 |
附录2 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教学的自我评估调查 |
附录3 教师访谈记录表 |
附录4 问题编拟兴趣活动记录表 |
致谢 |
(4)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术语界定 |
1.5 创新点 |
2 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背景 |
2.1.1 教学设计概念的界定 |
2.1.2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2.1.3 问卷开发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教学设计调查问卷的现状 |
2.2.2 教学设计的现状研究 |
2.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开发 |
4.2 教学设计现状 |
4.2.1 总体现状 |
4.2.2 差异分析 |
4.2.3 小结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问卷(初稿) |
附录 B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问卷(终稿)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附录 D 访谈片段 |
附录 E 教学设计文本片段 |
附录 F 课堂观察片段 |
附录 G 教师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5)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清名桥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学应用题的概念界定 |
2.1.2 解题障碍的概念界定 |
2.2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分类 |
2.3 数学建模和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系 |
2.4 关于影响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因素的研究 |
2.5 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教学对策的相关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调查实施与数据收集 |
第4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1 问卷调查结果整体分析 |
4.1.2 问卷调查结果各题分析 |
4.2 测试卷结果与分析 |
4.2.1 测试卷结果各题分析 |
4.2.2 测试卷结果整体分析 |
4.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4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其成因分析 |
4.4.1 学生因素 |
4.4.2 教师因素 |
第5章 克服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教学对策及案例研究 |
5.1 克服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教学对策 |
5.1.1 克服情感障碍的教学对策 |
5.1.2 克服阅读理解障碍的教学对策 |
5.1.3 克服建立模型障碍的教学对策 |
5.1.4 克服求解模型障碍的教学对策 |
5.1.5 克服元认知监控障碍的教学对策 |
5.2 教学案例与分析 |
5.2.1 教学案例 |
5.2.2 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
5.3 教学实验与分析 |
5.3.1 教学实验 |
5.3.2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应用题解题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数学应用题测试卷(一) |
附录3 初中数学应用题测试卷(二)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测与后测成绩 |
致谢 |
(6)课堂提问艺术个案研究 ——以G语文特级教师低年段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名师课堂提问艺术重要价值的思考 |
(二)基于低年段小学生特点的思考 |
(三)个人经历引发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一)教师提问艺术溯源 |
(二)教师提问的功能、类型、技巧研究 |
(三)教师提问问题设计研究 |
(四)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已有研究 |
(五)基于交往理论的课堂提问艺术已有研究 |
(六)研究评述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G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呈现 |
一、G教师课堂教学初感:趣味想象、层层递进、简单质朴 |
二、课堂提问分类编码:多维设问、注重理答、自由表达 |
(一)重视问题类型:多次设问、丰富形式、注重对话 |
(二)注重候答理答:高频复问、短时候答、及时肯定 |
(三)巧设表达平台:氛围宽容、自由表达、指向明确 |
第二章 G教师提问艺术探析 |
一、案例枚举:基于“交往理论”的课堂提问技巧 |
(一)平等对话:适时示弱、想象联想 |
(二)双向交往:独特切入、妙趣横生 |
(三)相互构建:快问慢问、逆问曲问 |
二、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特点 |
(一)引导性 |
(二)高效性 |
(三)审美性 |
(四)创造性 |
三、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
(一)感性与理智的统一 |
(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第三章 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生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一、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生成过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学习内化阶段 |
(二)积跬步欲行千里——观察反思阶段 |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稳定的创造性阶段 |
(四)百尺竿头更进步——稳定的创造性阶段 |
二、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生成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四章 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对新手教师提升课堂提问技巧的启示 |
一、树立课堂交往意识,消除提问控制感 |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提问有效性 |
三、恰时追问全面评价,发挥学生主体性 |
四、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提升反思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二、外文部分 |
附件1 课堂提问编码说明 |
附件2 关于G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访谈提纲 |
附件3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的四边形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理由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四边形研究现状 |
2.2 命题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四边形的几何概述 |
3.1 凸四边形 |
3.2 特殊四边形 |
3.2.1 圆内接一般四边形 |
3.2.2 简单四边形 |
3.2.3 外切凸四边形 |
3.2.4 垂直四边形 |
3.2.5 调和四边形 |
3.2.6 完全四边形 |
3.3 四边形的“心” |
3.3.1 重心 |
3.3.2 垂心 |
3.3.3 外心 |
3.3.4 内心 |
3.3.5 旁心 |
3.4 章末小结 |
第四章 数学竞赛中四边形问题分析——以若干赛题为例 |
4.1 主要数学竞赛中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1 N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2 CG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3 CW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4 CS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5 CMOS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6 C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1.7 IMO四边形试题分析 |
4.2 四边形几何问题结构分析 |
4.2.1 题设分析 |
4.2.2 结论分析 |
4.3 章末小结 |
第五章 几何试题命题原则与四边形试题命题方法探析 |
5.1 几何试题命题原则探析——以四边形试题为例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选拔性原则 |
5.1.3 创新性原则 |
5.1.4 艺术性原则 |
5.2 四边形试题的命题方法探析 |
5.2.1 “四边形定理引用”法 |
5.2.2 “三角形问题四边形化”法 |
5.2.3 “基本几何构型”法 |
5.3 章末小结 |
第六章 四边形试题编制案例 |
6.1 从四边形的基本构型谈起 |
6.2 从一道三角形试题谈起 |
6.3 章末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与创新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初中生数学编题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的问题 |
5 研究方法 |
6 实验方法 |
7 可行性分析 |
7.1 理论基础 |
7.2 实践基础 |
二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国内外关于学生参与数学编题的研究综述 |
1.1 国外学生参与数学编题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学生参与数学编题的研究现状 |
2 问题提出 |
2.1 概念界定 |
2.2 学生编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三 初中生数学编题意识与能力的现状调查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过程 |
3.1 教师问卷调查与结果 |
3.2 学生问卷调查与结果 |
3.3 学生编题样本分析 |
3.4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
四 初中生数学编题的实施与探索 |
1 实验班数学编题的实施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班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2.2 历次阶段性测试简析 |
2.3 历次阶段性测试综合分析 |
五 研究思考与教学建议 |
1 引导学生编题的组织策略与建议 |
1.1 “单体”编题与“群体”编题的调控 |
1.2 “整体”引导与“分层”引导的结合 |
1.3 “独题”编拟与“群题”编拟的引导 |
1.4 “编题”评价与“解题”评价的融合 |
2 初中生数学编题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
2.1 演绎编拟法 |
2.2 合情编拟法 |
2.3 综合性编题 |
六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C 学生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D 学生编题活动活动记录表(其中一例) |
附录E 学生自编限时练第一套(七上一、二单元) |
附录F 学生自编限时练第二套(七上3.1~4.3 章节) |
附录G 学生模仿自编期末数学试卷(七上) |
附录H 温州二中七上第一二单元测试 |
附录I 温州二中七上第三单元及4.1~4.3 测试 |
附录J 温州二中七上期中测试 |
附录K 温州二中七上第五单元测试 |
附录L 温州市七上期末测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命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命制概要 |
2.1 与数学题目命制有关的研究综述 |
2.1.1 习题与测试题的命制研究综述 |
2.1.2 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研究综述 |
2.2 数学创新型试题界定 |
2.3 纲要性文本——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依据 |
2.3.1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2.3.2 以《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 |
2.4 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原则 |
2.5 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要素与程序 |
3 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方法研究 |
3.1 数学创新型试题的设计渠道 |
3.1.1 猜想构造 |
3.1.2 课后拓展 |
3.1.3 改编成题 |
3.1.4 渗透交叉 |
3.1.5 现实加工 |
3.2 数学创新型试题的命制策略 |
3.2.1 从背景方面进行创新 |
3.2.2 从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
3.2.3 从形式方面进行创新 |
3.2.4 从问题解答方面进行创新 |
4 命制数学创新型题目的思路历程实例分析 |
4.1 改编型 |
4.2 原创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利用对创新型试题的命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5.2.2 利用对创新型试题的命题研究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
5.2.3 利用变式教学与编题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5.2.4 重视数学史的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 |
5.2.5 教师应熟悉初、高等数学的衔接知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背景分析 |
1.1.2.研究的起因 |
1.1.3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
2.2 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关系的研究 |
2.3 数学问题提出的认识 |
2.4 数学问题提出与元认知、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 |
2.5 数学问题提出的培养策略 |
2.6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的研究 |
2.7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章 问题与数学问题 |
3.1 问题 |
3.2 数学问题 |
3.2.1 数学问题的概念 |
3.2.2 数学问题的特征 |
3.2.3 数学问题的提出 |
3.2.4 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分类 |
第四章 高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调查与分析 |
4.1 问题提出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内容 |
4.4 理论假设 |
4.5 研究工具 |
4.6 结果及分析 |
4.6.1 数学问题提出的现状和认识 |
4.6.2 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学习情况 |
4.6.3 数学问题提出的其它状况 |
4.7“不等式与函数图像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的课堂教学案例 |
4.7.1 教学设计 |
4.7.2 教学实录 |
4.7.3 教学反思 |
4.8 讨论与结论 |
4.8.1 关于问卷和数据的说明 |
4.8.2 从总体教师方面看 |
4.8.3 从总体学生方面看 |
4.8.4 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区别 |
4.8.5 不同学校的教师对数学问题提出的区别 |
第五章: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元认知的调查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6.1 综合讨论 |
6.2 结论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问卷(一)数学问题提出的元认知量表 |
附录二、学生问卷(二) |
附录三、学生问卷(三)学生学习兴趣、态度问卷调查 |
附录四、教师问卷(一) |
附录五、教师问卷(二)教师数学信念调查表 |
附录六、教师访谈提纲 |
后记 |
四、如何编拟适合中学生的数学应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中学生数学品格与价值观的问卷设计[J]. 喻平,董林伟,郭庆松.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4)
- [3]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D]. 赵一. 苏州大学, 2020(02)
- [4]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研究[D]. 王珍妮.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以无锡市清名桥中学为例[D]. 朱玥. 苏州大学, 2020(02)
- [6]课堂提问艺术个案研究 ——以G语文特级教师低年段课堂为例[D]. 杨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的四边形问题探析[D]. 钟晓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初中生数学编题的探索与研究[D]. 吴应鹏. 温州大学, 2019(01)
- [9]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命制研究[D]. 蔡勇全.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10]高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课堂教学研究[D]. 杨坤.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