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洪洞中三迭世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徽,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赵怡,马雪莹,朱如凯,崔景伟[1](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文中研究表明广泛发育于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延长组是我国最重要的陆相三叠纪地层之一,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力含油气层系之一,其时代意见对相关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均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延长组的时代被归于晚三叠世,视为中国北方陆相上三叠统的典型代表,尽管在20世纪中后期已有学者提出延长组的下部应为中三叠统.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新获得的长7中下部凝灰岩锆高精度测年结果,认为延长组的中下部(相当于长7及以下地层)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底部不能排除属于安尼期晚期的可能性;主力烃源岩长7油页岩、泥岩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延长组的上部,即长6及以上地层的时代属于晚三叠世,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主体部分普遍缺失晚三叠世晚期地层;中/上三叠统的界线位于延长组的内部,大致与长7和长6之间的界线相当;中三叠世拉丁期是鄂尔多斯盆地古环境的重要转折时期,古环境的转变与秦岭的主构造活动期以及四川盆地的重大环境转折期基本等时,说明上述构造活动和环境的重大转变可能是相互关联的,是处于拉丁期同一大地构造背景之下,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王志超[2](2014)在《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地层旋回分析及沉积速率法恢复剥蚀厚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为研究目标,利用井震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在绝对地质年代的框架下,利用GR测井曲线数据滤波,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地层的旋回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天文调谐获得的沉积速率数据,对三叠系阿克库勒组和哈拉哈塘组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通过钻井及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的分析,识别三级层序界面,将三叠系地层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其中柯吐尔组对应T-SQ1,阿克库勒组对应T-SQ2和T-SQ3,哈拉哈塘组对应T-SQ4。在充分收集相关区域及前人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研究沉积盆地中沉积记录等各种时间标志,借助孢粉和生物化石同地质年代表进行对比厘定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时期的构造活动期次,找准沉积研究的年代关系:柯吐尔组沉积时间252.17Ma-247.20Ma,阿克库勒组沉积时间为245.00Ma-228.00Ma,哈拉哈塘组沉积时间为228.00Ma-199.6Ma。利用GR数据滤波分析,分析剖面上井的旋回特征,认为三叠系各不同构造区块旋回发育具有差异性。从北部坳陷向南,旋回数量逐渐增加,至塔中地区旋回发育最少。各区块之间旋回具有相似性,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GR滤波获得的旋回基础上,结合天文周期解决方案的目标曲线进行天文调谐,建立天文调谐地质年代表,计算出了各个井上各种地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并获得各井上各个旋回的沉积速率数据。利用沉积速率数据,结合旋回地层格架求取了剖面上井的剥蚀厚度,认为剖面经过的塔北地区剥蚀厚度相对较小,至塔中部分剥蚀厚度增加,在塔西南地区剥蚀厚度最大。哈拉哈塘组剥蚀殆尽。
任隽[3](2012)在《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文中提出渭河断陷的成因机理、复杂隆升与沉降、秦岭造山的大陆动力学问题、鄂尔多斯周缘的活动断裂系以及华北地台如何与秦岭微地块乃至与扬子板块的拼合及接触关系,其在地壳深部的岩石圈分层,岩石流变和莫霍面的最新构造形态等研究方面还存在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渭河盆地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在盆地及邻区包括秦岭褶皱系和鄂尔多斯地台区域开展了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地震折射联合探测研究。通过深地震探测联合剖面研究,首次查明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层在地壳深部的延伸情况;地壳深部的速度结构,地壳精细结构,地壳介质特性和深、浅部的构造关系等,为进一步研究渭河盆地构造特征与大陆动力学以及深部孕震构造背景,判明渭河断陷盆地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依据。深地震反射测线布设在渭河盆地的长安区与礼泉县之间,测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南东端(0m桩号)位于长安区太乙宫镇沙场村附近,北西端位于礼泉县骏马镇付官寨附近,测线全长69km,观测点间距为40m,炮点间距为120m。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布设在河南西峡县与陕西长武县之间,测线方向也为北西—南东向。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东南段为秦岭—华山山地,中段为渭河盆地,西北段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全长约360km。此外,在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蓝田至淳化区段之间,还布设了为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高分辨地震折射的测线的长度为120km。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布设观测点156个,观测点距平均0.77km,炮点9个(其中和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共用炮点2个),平均炮距12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多重追逐相遇观测系统。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在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之外,布设仪器220台套,平均观测点距1.4km,炮点5个,平均炮距约50km。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如下:1.蓝田—西安—淳化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的结果表明,区内基底与盖层的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区特性。大致以测线的桩号241km和341km为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块。其中,桩号241km以南是秦岭褶皱带区,桩号241km—341km之间是渭河断陷盆地,桩号341km以北则是鄂尔多斯地台区,三个分区的边界均为大断裂带或强速度梯度带。秦岭褶皱区和鄂尔多斯地台区的盖层薄,P波速度相对高,基底埋深浅,结构相对简单与完整,秦岭褶皱区的基底出露于地表;而渭河断陷盆地的沉积盖层厚,盖层最深可达6km左右,P波速度非常低,基底埋藏深,断陷盆地的结构甚为复杂。2.西峡—西安—长武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的P波速度结构、构造图像所反映的区内地壳、上地幔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分区的情况与高分辨地震折射的结果相一致。秦岭褶皱带的地壳厚度约37~38km,地壳的结构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以至出露于地表。鄂尔多斯地台的地壳厚度较大,约为42—43km,地壳的结构也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约为32~33km,渭河断陷盆地的莫霍界面相对两侧的鄂尔多斯地台和秦岭褶皱带明显产生了上隆现象。3.根据渭河断陷盆地的深、浅部速度结构、构造图象推测,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可能延伸到了中地壳的底部,深度约为22km左右。在测线桩号310~330km之间,存在莫霍界面被错断的情况。沿着莫霍界面被错断的薄弱面,上地幔的高密度热物质侵入到下地壳中。4.结合渭河断陷盆地的石油钻井资料,长安—礼泉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反映了第四系底面TQ、上第三系底面TN2,中第三系底面TN1,下第三系底面TE,结晶基底顶面Tg,C界面,RB界面,Moho界面的反射波组以及倾斜反射事件RA。据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的解译,渭河断陷盆地的上部地壳被一系列穿透深度不等的正断层所切割,形成大地堑镶嵌小地堑或梯状断阶的构造格局;与断陷盆地的中心相对应,还存在一条切穿莫霍界面的深断裂。5.渭河断陷盆地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莫霍界面相对鄂尔多斯地块突变隆起和上地幔高速物质侵位于下地壳,是该区中强性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以及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F6断裂很可能是未来中强性地震的重要孕震构造,也是控制渭河断陷盆地中心的断裂构造,这几条断裂具有切割深、规模大的突出特点。乾县—富平断裂切割比较浅,应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条件。
邓秀芹,李文厚,刘新社,庞锦莲,刘鑫[4](2009)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界线讨论》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延长组地层划分的争议,开展了延长组孢粉组合、岩石学特征、湖盆演化规律等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长8—长10油层组与长1—长7油层组差异显着。其中,长8—长10油层组沉积期,地势平坦,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湖广泛发育,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孢粉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占优势,中三叠世的重要分子Punctatisporites、Verrucosisporites含量较高;长7油层组沉积期深湖范围宽广,盆地西南、西部地区长7油层组砂岩中石英含量明显提高,岩石类型发生较大的改变,西缘和西南缘沉积体系也由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演化成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段地层孢子花粉含量相近,以具有晚三叠世色彩的Duplexisporites大量出现为特征。此外,在盆地西部、西南及湖盆中部地区,长7油层组底部稳定分布的一套凝灰岩薄层,记录了同期的火山、岩浆活动等地质事件,为早印支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长7与长8油层组之间地层界线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界线。
董绍鹏[5](2009)在《汶川8级地震震中映秀镇地表变形特征与断裂活动习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汶川Ms8.0大地震为研究地震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震后对发震的龙门山地区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全球地学科技工作者的注意。而目前对于汶川地震的研究还处于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的阶段,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一直以来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各方面的研究是不充分的。目前对其活动速率、活动性、强震复发周期以及震后其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等重要的科学问题上都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论文选择中央断裂活动特征表现较为明显的映秀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貌分析、野外地质调查、挖槽开挖、剖面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镇的地震地表变形带特征以及北川-映秀断裂活动习性进行初步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在地震地表破裂带表现清晰的映秀镇,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调查填图并对地震地表变形特征地区利用测量工具完成精细构造地貌测量,获得了该处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以及变形带宽度、变形量等定量结果。2)通过地形图分析、野外实地考察等方法,选取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通过的映秀镇北的中滩铺的T2阶地作为探槽开挖点。利用古地震探槽分析、光释光年代样测试确定北川-映秀断裂的古地震,分析认识该断裂的活动习性。3)对映秀镇发育良好的四级阶地分别采集年代样品并测试分析,获得各级阶地的年龄值。对剖面较好的T4阶地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剖面分析。并对中滩铺清楚的四级阶地的构造陡坎进行了精细地形测量,分别获得了各级阶地的陡坎高度,结合各级阶地的年龄,获得了不同时间段中央断裂的垂直抬升速率,并做了初步分析。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央断裂的抬升速率及其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映秀镇地震地表破裂沿先存断裂发育。映秀镇地表变形带主要表现为垂向运动;地震地表变形带宽度约为60m,垂直变形量为2.7m。2)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在中晚更新世为0.93±0.14mm/a,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中期为0.53±0.12mm/a,全新世晚期为1.17±0.24mm/a。3)在4.93±0.86ka以来,5.12汶川地震之前,映秀镇发生过古地震事件。
李雪松[6](2008)在《新疆吐哈盆地连木沁构造带克拉玛依组生物地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吐哈盆地连木沁构造带,在连4-S井4 215~4 832m取样分析,该地层孢粉化石数量和属种较多,主要为苔癣、蕨类植物孢粉和裸子植物花粉,孢粉化石组合具有较清楚的时代地层意义,通过分析命名为Aratr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Colpectopollis组合。根据组合主要分子的时限及其含量变化,以及与有关已知时代孢粉组合进行比对,可确认该地层地质时代为克拉玛依组。
张路[7](2008)在《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福建沿海现今的构造活动十分引人注目,很多学者对福建沿海的第四纪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包括:断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以及二者关系,沿海盆地的沉积、构造与地震活动性,沿海沉积与地壳升降和海平面变化关系等。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构造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北东向断裂带有政和—大埔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3条深大断裂带;北西向为韩江断裂带、九龙江断裂带、永安—晋江断裂带、兴化湾断裂带和闽江断裂带等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本区重要的深大断裂带,主要活动时期在更新世中期之前,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强度大为减弱。长乐—诏安断裂带现代的地震活动较频繁,但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空间密度和时间频度上,均要比滨海断裂带弱。滨海断裂带是一条海域深大断裂带,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地壳断裂,可能是新生代强烈沉陷的台湾海峡西边界断裂;它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地震发生带。在福建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是一组较新的、活动性强烈的左旋张性断裂带,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不及北东向断裂,但它们几乎切割错断了其它所有方向的断裂;该断裂组分布比较规则(方向一致、排列等距),且地震活动强度向南递增,强震一般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基岩以燕山期花岗岩、侏罗纪和白垩纪的陆相碎屑—火山碎屑建造为主,第四纪沉积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花岗岩基底的盆地、平原中。沿长乐—诏安断裂带分布有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动力变质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南部漳浦—龙海一带分布有新近纪以来的玄武岩,该火山在晚更新世有活动。福建沿海地区新生代沉积较浅,主要是第四纪沉积,更新统划分为下更新统天宝组、中更新统同安组、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统主要为长乐组。该区第四纪沉积由长乐—诏安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福州盆地、长乐平原、莆田平原、泉州盆地、同安平原、漳州盆地和龙海平原等地区,这些盆地一般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北两向断裂的交汇处。福建沿海地区尽管已取得了大量对第四纪盆地和构造的研究成果,但对盆地形成发展、大区域第四纪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模式深入研究较少。为深入探测和研究福建沿海的断裂及其活动性,近年来陆续开展了福州、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本文利用该项目获得的资料和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以及更大区域资料,结合作者对几个城市断层的野外调查,对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构造及其运动规律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获得该地区第四纪地壳运动、动力学成因更进一步认识,论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1.研究方法研究本区古海平面的标志层位,分析其测年和高程,对比盆地的海侵层位,确认盆地的构造沉降。论文在总结该区大量沉积和构造及其构造活动时空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了解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盆地的沉积深度、时间及相关构造活动的对应演化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现有资料和盆地沉积特点,提出了利用钻孔资料进行沉积深度—时代(D-T)分析方法,从而更有效直观地判断第四纪盆地断层的活动性,分析盆地内不同位置、不同时期构造活动之幅度和强度的时空变化。2.盆地构造分析沿研究区的两组深大断裂分布的历史地震和多数现代小震说明了断裂的活动性,这些断裂的深部活动引发地表沉降,是盆地形成的重要成因。根据盆地地貌、海平面升降和海侵层位等特征,确认盆地的构造属性,阐明盆地形成的阶段性——从早期“断陷”到晚更新世以来“拗陷沉积”。根据闽南各城市活断层探测结果获得了市区及其附近地区大量钻探和年代学研究资料,本文利用盆地钻探获得的钻孔测年数据对各个钻孔进行沉积的深度—时代对比分析(D-T分析),进一步判断盆地的断层活动性和沉积规律,确认盆地构造的发展趋势。(1)盆地断层活断层探测及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几个北西向盆地(福州、漳州和泉州)内的断裂均为高倾角正断层,并且倾向盆地中心;盆地内北西向较活动的断裂位于盆地西南侧或中部盆地沉积最深处:福州盆地的闽侯—南屿断裂是福州盆地最具发生中等—中强地震潜势的相对危险断层,其次为五虎山北麓断裂,盆地内其余断层为一般危险性断层,盆地内2条相对危险断裂均位于盆地西南侧。泉州盆地的寺角—晋江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在更新世晚期;本文根据D-T沉积—构造分析认为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更新世晚期有活动。寺角—晋江断裂在盆地中部最深处,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盆地西南侧。其余断裂在第四纪早期或以前有活动。漳州盆地的古塘—大梅溪断裂和九龙江断裂北支最新活动时代可能在更新世晚期,是相对危险断裂,九龙江断裂北支是位于漳州市小区西南侧的北西向断裂;在珩坑—天宝小区西南侧的岱山岩—珩坑断裂要比珠坑断裂更活动一些。厦门岛的筼筜港断陷盆地内只有北东向筼筜港断裂可能有晚更新世活动,岛上其余断裂活动更早。(2)盆地沉积福建沿海几个盆地内的第四纪沉积较新,一般为更新世以来沉积,盆地的D-T沉积—构造分析发现,盆地沉积的中心都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福州盆地东北部可能在近千年来无沉积或有过剥蚀,在40~8ka时段高沉积速率位置向西转移,福州盆地的沉积中心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泉州盆地的东北部最早沉积(近80ka左右);30ka盆地中部开始沉积,并成为沉积中心;而在最近千年,盆地中部的沉积变为高速并成为最高速沉降区。自盆地形成开始,盆地的沉积中心就有从北东向盆地中部迁移的趋势。漳州盆地:珩坑—天宝小区的东北部沉积较早,但更新世晚期以来,东北部沉积深度和速率小于南西部,表明盆地中心有随时间向南西迁移的规律;同样,漳州市小区的沉积中心也有向南迁移的趋势。厦门岛筼筜港断陷盆地内的沉积有向南西迁移的趋势。通过上述盆地断裂和沉积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福建东南沿海福州、泉州和漳州3个由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盆地中,北西向较活动断裂发育在盆地西南侧或中部最深处,盆地的沉积均有由北东向南西的迁移趋势,盆地有向南西方向掀斜的特征。3.区域构造运动模型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型建立在①几个北西向盆地内的断裂和沉积所表现的盆地向南西方向掀斜特征、②盆地第四纪沉积事件的时间序列和③该区地壳结构的分析基础上。福建沿海几个沉积盆地以及龙海平原、广东省沿海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钻探与年代学研究表明:滨海盆地第四纪起始沉积年代早于内陆盆地,厦门岛比龙海平原早,龙海平原比漳州盆地早;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具有相同特征。在内陆,漳州盆地起始沉积最早,沿南西和向北东2个方向各盆地起始沉积时代均分别逐渐变新:其中厦门—漳州盆地形成的时代最早,福州盆地、珠江口盆地形成时代最晚。福建省沿海内陆盆地的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有从漳州向北东变新的趋势。利用该区几条深部地震勘探结果建立的区域地壳结构模型表明:本区的地壳较薄,在上地壳底部存在低速层;低速层底面在滨海断裂带和台湾海峡明显上隆,在漳州—厦门一线沿九龙江断裂上隆,在泉州一带也有部分区域上隆;上地幔顶面的深度图像和低速层底面类似,沿北西向九龙江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的上隆更明显。通过各个盆地内部构造运动趋势研究,对比盆地之间的沉积序列,结合地壳结构分析,给出该区的构造运动模型:在第四纪早期或前第四纪,北东向的拉张作用使漳州南西侧深部的上地幔发生隆起,随后,伸展作用向北东扩展,伴随该区两组断裂的活动,陆续形成漳州、泉州和福州盆地;向南西扩发展同样陆续形成潮汕平原和珠江口盆地;该伸展作用的持续发展,形成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的构造格局。4.区域构造动力学分析本文由大区域到小区域逐步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第四纪运动方式,着眼于直接作用于该区的西菲律宾板块西缘的构造,论述沿海、台湾和菲律宾等海域的构造及其活动,结合南海板块对该区构造影响的讨论,给出如下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解释:对西太平洋洋盆的演化分析表明,中生代晚期库拉板块NNW向俯冲、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南北两洋脊先后俯冲到亚洲板块东南缘之下、新生代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菲律宾板块北西向俯冲等大事件,对闽台地区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讨论了巴士构造系的形成机理:菲律宾板块北西方向运动,北侧沿琉球沟弧盆系俯冲消亡,西侧在台湾纵谷以弧—陆碰撞带与欧亚板块左旋逆走滑断层接触,而与南中国海次板块以马尼拉海沟相邻,南中国海次板块在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作用于菲律宾板块。这两个板块的共同作用下,势必在台湾南端巴士海峡一带产生沿NWW—SEE一线的左旋拉伸,形成巴士构造系。分析表明:在菲律宾板块的北西向挤压作用下,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地区表现为隆升和北东向拉伸。菲律宾板块的运动在巴士构造系产生左旋拉张作用,巴士构造系在陆地的延伸位于漳州南西侧,它的活动引发地幔隆升,成为本区伸展构造运动的触发点。拉张作用从漳州—厦门一带分别向北东和南西扩展,引发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沉积和升降运动。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是韵律式的,它在巴士构造系引发的左旋拉张作用是多期的,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运动也是多期的。5.岩石圈的多层圈构造解释论文从岩石圈多层构造思想分析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伸张、破裂的成因,解释该区第四纪构造运动。岩石圈的上层(上地壳)为脆性、中脆性层,岩石在岩石圈上层受力时的主要变形方式是脆性破裂,断层破裂和地震多发生于此;岩石圈下层(下地壳和上地幔)是半延性、延性的塑性层,厚度要比上层大得多,是岩石圈主要的受力、传力层,它的主要变形方式是塑性蠕变。在巴士构造—漳州一线的岩石圈接受引张作用时,岩石圈变形所表现出的伸展作用从受力端向另一端传播,持续的引张力作用在该区形成等距的正断层组,可能是导致由九龙江断裂带向两侧第四纪盆地依次发展的深部构造原因。
冀六祥,罗伟,朱怀诚,欧阳舒[8](2008)在《青海省北祁连中三叠统孢粉组合及其沉积相意义》文中认为青海省祁连县俄博乡大擦汗沟、土圈沟、柯柯里等三叠系剖面的粉砂岩、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中首次发现较丰富的孢粉和疑源类化石,计57属98种。孢粉中的蕨类植物孢子占总组合的44.6%,裸子植物花粉占33.9%;疑源类有8属13种,占21.5%,称Verrucosisporites-Triadispora-Trematosp haeridium孢粉组合。该组合面貌与国内外中三叠世不同相区的孢粉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并可对比。北祁连山南坡本组合及上下其它组合中海相疑源类的存在,表明该区在三叠纪受到海水影响,海水完全退出是在三叠纪之后。文章还初步探讨其沉积相意义。
刘格升,魏玲[9](2007)在《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纪孢粉组合》文中研究指明对新疆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钻孔中三叠纪泥岩孢粉的研究,以优势属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下部Limatulasporites-Lundbladispora-Taeniaesporites组合产于柯吐尔组,蕨类植物孢子占优势成分,以具纹饰的三缝孢子及腔状三缝孢子为主,裸子植物花粉以具肋双气囊花粉为主,地质时代为早三叠世;中部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组合产于阿克库勒组,蕨类植物孢子以光面圆形三缝孢子和单缝孢类为优势成分,裸子植物花粉以无肋双气囊花粉为主,地质时代为中三叠世;上部Dictyophyllidites-Cyclogran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产于哈拉哈塘组,蕨类植物孢子常见光面三角形三缝孢子和具纹饰的三缝孢子,裸子植物花粉以无肋双气囊花粉为主,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
黄嫔[10](2006)在《新疆乌鲁木齐郝家沟剖面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作者系统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郝家沟剖面郝家沟组、八道湾组的孢粉化石,共计98属300种(包括2新属4新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及其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5套组合:1.Concavisporites-Dictyophyllidites-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组合1),2.Cyathidites-Deltoidospora-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组合2),3.Cyathidites-Brevilaesuraspora-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Perinopollenites组合(组合3),4.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nuspollenites-Piceites-Perinopollenites组合(组合4),5.Cyathidites-Contignisporites组合(组合5)。依据组合中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及其与相关组合的对比,将组合1归为晚三叠世,组合2—组合4归为早侏罗世早期,组合5归为早侏罗世晚期。并讨论了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及八道湾组的地质时代问题。文中描述孢子花粉2新属4新种,图示孢子花粉及疑源类共74属175种。
二、山西洪洞中三迭世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洪洞中三迭世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延长组的岩石地层划分 |
2.1 延长组的定义及其细分 |
2.2 关于安口组 |
3 延长组古生物化石及生物地层划分 |
3.1 延长组植物群及其组合划分 |
3.1.1 Symopteris-Danaeopsis magnifolia组合及时代 |
3.1.2 Thinnfeldia-Danaeopsis fecunda组合及时代 |
3.2 延长组孢粉植物群组合划分及时代 |
3.2.1 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Verrucosisporites组合 |
3.2.2 Asseretospora-Apiculatisporis-Chordasporites组合 |
3.3 延长组其他古生物门类概述 |
3.3.1 双壳类 |
3.3.2 叶肢介 |
3.3.3 介形类 |
4 延长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 |
5 延长组的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 |
6 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中三叠世重大环境转换及与秦岭造山运动的关系 |
7 主要结论 |
(2)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地层旋回分析及沉积速率法恢复剥蚀厚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发展趋势 |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特征 |
(1)塔北隆起 |
(2)北部坳陷 |
(3)中央隆起带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地层 |
2.2.1 哈拉哈塘组(T3h) |
2.2.2 阿克库勒组(T2a) |
2.2.3 柯吐尔组(T1k) |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性分析 |
3.1 层序划分方案 |
3.1.1 地震层序界面反射特征明显 |
3.1.2 钻井界面特征识别 |
3.2 旋回分析方法 |
3.2.1 取样密度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旋回特征分析 |
3.3.1 单井旋回分析 |
3.3.2 联井旋回对比分析 |
3.4 井震结合层序标定 |
3.5 旋回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4章 沉积速率计算 |
4.1 绝对地质年代 |
4.2 天文调谐 |
4.3 沉积速率法恢复剥蚀厚度 |
4.3.1 沉积速率分析 |
4.3.2 剥蚀厚度分析 |
4.3.3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深部探测计划与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发震机理、深部孕震构造背景研究的应用 |
1.2.4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下深部结构研究综述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 |
2.1.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1.2 大地构造单元的演化简史 |
2.2 区域构造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环境 |
2.2.1 鄂尔多斯地块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
2.2.2 秦岭褶皱系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
2.2.3 渭河断陷带形成与演化 |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鄂尔多斯地块面状掀斜隆升 |
2.3.2 秦岭强烈隆升与掀斜运动 |
2.3.3 渭河断陷带强烈沉陷与掀斜运动 |
2.4 渭河盆地井下地层 |
2.4.1 井下地层的几个问题 |
2.4.2 井下地层划分 |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第三章 渭河盆地形成机理与构造动力学背景 |
3.1 深部地壳活动影响盆地构造 |
3.1.1 盆地边缘构造特征 |
3.1.2 渭河盆地内部的深、浅构造特征 |
3.1.3 渭河盆地基底构造模型 |
3.1.4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影响发育的主要活断层 |
3.2 新构造运动与地表演化过程 |
3.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
3.2.2 构造地貌 |
第四章 渭河盆地深地震反射探测与研究 |
4.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与测量 |
4.1.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 |
4.1.2 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测量与定位 |
4.2 深地震反射勘探的野外方法 |
4.2.1 现场试验 |
4.2.2 数据采集方法 |
4.3 质保措施与资料质量 |
4.4 室内资料处理 |
4.4.1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
4.4.2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
4.4.3 由资料处理获得的地震波速度结构 |
4.5 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分析解释 |
4.5.1 深地震反射叠加剖面的基本特征 |
4.5.2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特征 |
4.5.3 盆地深部构造解释及意义 |
第五章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折射剖面联合探测与研究 |
5.1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位置 |
5.2 观测系统 |
5.3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野外工作方法 |
5.3.1 地震仪器和工作方式 |
5.3.2 钻井爆破 |
5.3.3 完成的工作量和数据质量 |
5.4 高分辨地震折射资料处理 |
5.4.1 高分辨地震折射数据 |
5.4.2 有限差分初至波成像 |
5.4.3 时间项反演 |
5.5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处理 |
5.5.1 震相识别 |
5.5.2 X2- T2方法及地壳各层的平均速度和深度 |
5.5.3 反射界面单点深度计算 |
5.5.4 Pg 波走时反演(W-H 方法) |
5.5.5 反射波走时反演(PLUCH 方法) |
5.5.6 一维走时拟合 |
5.5.7 二维地壳速度结构 Zelt 反演计算 |
5.5.8 二维非均匀介质射线追踪正演拟合 |
5.6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解释 |
5.6.1 盖层与基底的结构构造 |
5.6.2 高分辨地震折射结果 |
5.6.3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与构造 |
第六章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
6.1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 |
6.2 渭河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2.1 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
6.2.2 深部联合探测剖面反映盆地与相邻地块的深部构造关系 |
6.3 渭河盆地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
6.3.1 渭河盆地的深部孕震环境 |
6.3.2 盆地内主要断裂活动特征与地震 |
6.4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特征与构造条件分析 |
6.4.1 区域大震构造条件分析 |
6.4.2 盆地内主要断裂与周边历史地震发震构造的构造类比 |
6.4.3 深反射剖面上主要断裂最大潜在震级与未来地震危险性定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界线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延长组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现状 |
2 孢粉组合及地层对比 |
2.1 孢粉组合特征 |
2.2 孢粉组合时代对比 |
3 岩石学特征与地层界线 |
4 沉积演化、构造环境与地层界线 |
5 讨论与结论 |
(5)汶川8级地震震中映秀镇地表变形特征与断裂活动习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汶川Ms8.0 大地震震情简介 |
0.2 汶川地震的构造动力学环境 |
0.2.1 分布式连续变形模型 |
0.2.2 刚性块体运动模型 |
0.3 研究现状 |
0.3.1 几何学-运动学 |
0.3.2 强震复发周期研究 |
0.3.3 深部结构探测 |
0.3.4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及小震精定位结果 |
0.4 问题的提出 |
0.5 研究的选题依据及科学目的 |
第一章 映秀镇地震地表变形带特征 |
1.1 龙门山地区构造背景 |
1.1.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1.1.2 新生代区域构造背景及地貌特征 |
1.1.3 龙门山地区主要断裂介绍 |
1.2 地震地表变形带特征 |
1.2.1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2.2 地震地表变形带特征调查结果 |
1.2.3 地表破裂变形带与前存断裂的关系 |
1.3 地震地表变形带详细测量及分析结果 |
1.3.1 213 国道测量剖面 |
1.4 初步结论及讨论 |
第二章 古地震学研究 |
2.1 概述 |
2.1.1 古地震学发展历史简介 |
2.1.2 本次研究采用方法 |
2.2 北川-映秀断裂古地震研究 |
2.2.1 探槽开挖地点的选取 |
2.2.2 探槽揭示古地震事件分析 |
2.2.3 样品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
2.2.4 古地震事件年代分析及结果 |
2.3 分析及讨论 |
第三章 北川-映秀断裂垂直活动速率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原理及方法 |
3.3 构造抬升量分析 |
3.4 各级阶地年龄测定 |
3.4.1 T1 年龄测定 |
3.4.2 T2 年龄测定 |
3.4.3 T3 年龄测定 |
3.4.4 T4 年龄测定 |
3.5 断裂活动历史 |
3.5.1 速率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
3.5.2 速率计算过程及结果 |
3.6 分析及讨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综合分析及讨论 |
4.1.1 龙门山地区地震危险性初步分析 |
4.2 主要研究进展与结论 |
4.3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样品测试结果表 |
附录2:样品样品信号衰减曲线及生长曲线 |
附录3: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新疆吐哈盆地连木沁构造带克拉玛依组生物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概况 |
2 孢粉组合特征 |
3 时代讨论 |
(7)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研究基础与工作量 |
1.4.1 研究基础 |
1.4.2 论文相关工作 |
第二章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构造格局 |
2.1 华南地区大地构造 |
2.1.1 传统构造学说 |
2.1.2 现代构造学说 |
2.2 福建区域地质概况 |
2.3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地震活动和第四纪盆地 |
2.3.1 前第四纪区域地质 |
2.3.2 第四纪区域地质 |
2.3.3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3.4 区域沉积盆地 |
2.4 现代地壳结构和地壳运动 |
2.4.1 地壳结构 |
2.4.2 应力场 |
2.4.3 地壳运动 |
2.5 小结 |
第三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构造 |
3.1 资料来源 |
3.2 福州盆地构造 |
3.2.1 概述 |
3.2.2 断裂构造 |
3.2.3 第四纪沉积 |
3.2.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3 泉州盆地构造 |
3.3.1 概述 |
3.3.2 断裂构造 |
3.3.3 第四纪沉积 |
3.3.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3.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
3.4 漳州盆地构造 |
3.4.1 概述 |
3.4.2 断裂构造 |
3.4.3 第四纪沉积 |
3.4.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4.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
3.5 厦门地区构造 |
3.5.1 概述 |
3.5.2 断裂构造 |
3.5.3 第四纪沉积 |
3.5.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6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第四纪构造沉降 |
4.1 伸展盆地 |
4.1.1 盆地分类 |
4.1.2 伸展盆地形成机制 |
4.1.3 伸展盆地构造演化 |
4.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活动与地表形变 |
4.2.1 断层活动性的认知 |
4.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 |
4.2.3 断裂的地震活动性 |
4.2.4 断层活动引发的地表形变 |
4.3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沉积、构造运动与盆地属性 |
4.3.1 地貌 |
4.3.2 海平面变化与盆地沉降 |
4.3.3 区域地壳运动及盆地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 |
5.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分析方法综述 |
5.2 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方法 |
5.2.1 盆地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D-T沉积─构造分析 |
5.2.3 影响因素分析 |
5.3 盆地的D-T沉积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盆地沉积深度─时间(D-T)曲线模型的构建 |
5.3.3 D-T沉积曲线的性质和含义 |
5.3.4 D-T沉积曲线的应用 |
5.4 福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4.1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4.2 盆地沉积变迁规律 |
5.5 泉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5.1 D-T沉积曲线 |
5.5.2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5.3 盆地沉降分析 |
5.6 漳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6.1 D-T沉积曲线 |
5.6.2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6.3 盆地沉降分析 |
5.7 厦门岛沉积D-T分析 |
5.7.1 D-T沉积曲线 |
5.7.2 断层活动性分析 |
5.7.3 厦门岛沉降分析 |
5.8 盆地D-T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
5.8.1 可进一步鉴定断层的活动性 |
5.8.2 钻孔场地河漫滩和阶地的估计 |
5.8.3 可提供沉积迁移的信息 |
5.8.4 可判断盆地沉降和沉积速率的分布规律 |
5.8.5 D-T方法的不足 |
5.9 小结 |
第六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构造及运动模型 |
6.1 盆地特征和序列沉积事件 |
6.1.1 北西向盆地共同特征 |
6.1.2 盆地沉积事件序列 |
6.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结构 |
6.2.1 深部探测剖面 |
6.2.2 区域地壳结构模型 |
6.3 构造运动模型的建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成因 |
7.1 西太平洋板块及其边缘海的演化 |
7.1.1 西太平洋板块的演化 |
7.1.2 西太平洋的边缘海 |
7.2 福建东南沿海构造格局的成因探讨 |
7.2.1 两种大地构造体制及转化 |
7.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晚中生代岩浆岩带及变形带的形成 |
7.2.3 南海北缘和南海盆地伸展 |
7.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
7.3.1 菲律宾板块的作用 |
7.3.2 巴士构造系 |
7.3.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
7.4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岩石圈多层构造动力学分析 |
7.4.1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
7.4.2 第四纪区域动力学及其演化初探 |
7.4.3 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模型 |
7.4.5 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地壳运动的解释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纪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叠纪孢粉组合特征 |
1.1 柯吐尔组孢粉组合特征 |
1.2 阿克库勒组孢粉组合特征 |
1.3 哈拉哈塘组孢粉组合特征 |
2 孢粉组合时代与对比 |
2.1 柯吐尔组孢粉组合 |
2.2 阿克库勒组孢粉组合 |
2.3 哈拉哈塘组孢粉组合 |
四、山西洪洞中三迭世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划分、时代及中-上三叠统界线[J]. 邓胜徽,卢远征,罗忠,樊茹,李鑫,赵怡,马雪莹,朱如凯,崔景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10)
- [2]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地层旋回分析及沉积速率法恢复剥蚀厚度探究[D]. 王志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3]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 任隽. 长安大学, 2012(07)
- [4]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界线讨论[J]. 邓秀芹,李文厚,刘新社,庞锦莲,刘鑫. 地质学报, 2009(08)
- [5]汶川8级地震震中映秀镇地表变形特征与断裂活动习性初步研究[D]. 董绍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07)
- [6]新疆吐哈盆地连木沁构造带克拉玛依组生物地质特征[J]. 李雪松. 四川地质学报, 2008(04)
- [7]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张路.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11)
- [8]青海省北祁连中三叠统孢粉组合及其沉积相意义[J]. 冀六祥,罗伟,朱怀诚,欧阳舒. 古生物学报, 2008(01)
- [9]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纪孢粉组合[J]. 刘格升,魏玲.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7(04)
- [10]新疆乌鲁木齐郝家沟剖面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J]. 黄嫔.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