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核桃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一、胡桃楸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宪明[1](2021)在《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是东北重要的用材树种,同时含有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胡桃醌。为了使胡桃楸更好的生长对胡桃楸进行修枝是必要的,但修枝后的枝叶一般扔在原地或者当做薪柴,胡桃楸废枝中含有大量的胡桃醌,很多研究表明,胡桃醌具有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将废枝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本文以胡桃楸的枝叶为原料,测定不同生长月份各部位的胡桃醌、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胡桃醌与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进一步以剪枝后的废枝为研究对象,制备一个胡桃醌的微乳体系当做提取溶媒,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微乳萃取的提取工艺。制备了 GO/ND/Fe3O4磁性复合材料,以其替代传统纯化材料,采用反胶束微乳萃取联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对胡桃醌提取样品进行高效纯化,最终分离纯化获得纯度90.68%的胡桃醌样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胡桃醌的HPLC检测方法。色谱柱:HIQ sil C18W,进样量20 μL,柱温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流动相为甲醇(50%):0.2%磷酸水(50%)等度洗脱30 min。在检测范围内胡桃醌线性关系良好。确定了胡桃楸中四种内源激素(3-吲哚乙酸,3-吲哚丁酸,萘乙酸,脱落酸)HPLC的检测方法:流动相为0.06%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条件为:0~15 min,51.3%A;15~22 min,51.3-49.3%A;22~26 min,49.3-49.2%A;26~30 min,49.2-44.2%A;30~34 min,44.2-43.4%A;34~36 min,43.4-45.0%A;36~45 min,45.0-70%A。方法学验证表明,四种激素在测定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并且该分析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2.以胡桃楸为材料,对不同月份(5月到10月)、不同部位(枝和叶)中的胡桃醌、激素以及NSC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测定胡桃醌、激素以及NSC含量因组织部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枝中的胡桃醌含量在5-10月份呈增长趋势,9月、10月相差不大,分别为2.88±0.10 mg/g、2.93±0.11 mg/g;叶中胡桃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7月份含量最高为0.53±0.03 mg/g;枝中IAA和NAA含量呈双峰型变化,IBA呈单峰型变化,在IAA、IBA、NAA含量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23±0.19 ng/g、58.99±0.10 ng/g、28.46±0.14 ng/g;在叶中的IAA和I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份三种激素含量最高分别为 115.26±0.46 ng/g、105.11±0.23 ng/g、84.07±0.14 ng/g;在胡桃楸枝叶中的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逐渐增加,10月枝中的ABA含量最大为88.84±2.58 ng/g,9月叶中ABA含量最大为96.63±2.02 ng/g;枝叶中NSC含量变化趋势也相似,都是先降低后增加,6月份NSC含量都最低,分别为73.17±1.06 mg/g和51.05±1.33 mg/g。研究发现,在胡桃楸枝或者叶中的四种内源激素与胡桃醌并无相关性,NSC与胡桃醌呈正相关趋势(P<0.05)。3.建立了用于胡桃醌提取的专属微乳体系,以辅料对胡桃醌的溶解能力以及互溶成乳液为指标,初步筛选各种辅料,然后通过三元相图进一步筛选辅料,最终得到最佳的微乳体系比例为吐温80(27%):正丙醇(13.5%):正已烷(4.5%):水(55%)。此微乳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微乳是澄清透明的W/O型微乳,平均粒径为46.8 nm,在低速或高速离心以及长期放置下不会破乳,在高温中长期放置会出现絮凝现象,建议在室温中保存。4.对微波辅助微乳提取胡桃楸枝中胡桃醌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微乳液pH为5.60、提取时间:63 s、微波温度:40℃、微波功率:400 W、液固比:20:1 mL/g。在此条件下,胡桃醌的平均得率为4.58 mg/g。与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比后发现,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后胡桃醌的得率分别是乙醇微波提取和乙醇热回流提取的1.86和6.65倍。对提取结束后的胡桃醌微乳进行了反萃取实验,确定了最佳反萃取条件为相比:4(Vw/Vo,mL/mL)、KCl 浓度:1.6 mol/L、摇床时间:25 min、摇床转速:140 r/min,在此条件下,进行反萃取实验,胡桃醌反萃取率为65.32%。通过实验证明该微乳体系可使用3次。5.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GO/ND/Fe3O4,并对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微乳萃取纯化胡桃醌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时间14 h;料液比30 mg/mL;pH 5.5;摇床转速200r/min。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时间16h;解吸剂种类为甲醇;解吸剂体积分数100%;pH=8;料液比40 mg/mL。此条件下,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微乳萃取重复三次,胡桃醌提取液纯度可达90.68%,按原料计得率为3.82 mg/g,回收率为83.32%。通过实验证明磁性复合材料可使用9次。本文通过对胡桃醌与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获得胡桃醌的最佳的采收时间;并提出对修枝剪枝所产生的废枝进行胡桃醌提取,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的想法;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提取纯化工艺解决了传统提取纯化方法溶剂用量大,低效,繁琐,毒性大,难回收等问题;并开发了一种新颖高效,低溶剂用量,绿色可回收的提取纯化体系。本论文可为胡桃楸枝叶中胡桃醌的高效提取分离和胡桃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王若汗[2](2020)在《胡桃楸中胡桃醌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胡桃楸在我国资源丰富,而胡桃楸中的胡桃醌已被一些研究证明其不仅有显着的止血与抗菌功能,而且一些体内外实验也表明其在抗肿瘤领域也可以发挥作用。然而这种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胡桃醌干预下胃癌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对于其用于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以及揭示胡桃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乙醇超声提取法得到胡桃醌,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通过CCK-8法来筛选最适敏感菌株来进行胡桃醌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eP-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P9)中进行筛选,实验结果显示胡桃醌对6种肿瘤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是六种肿瘤细胞中最敏感细胞,因此,此本次实验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通过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最终筛选得到胡桃醌处理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对照组细胞的424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2364个差异基因显着上调,1884个差异基因显着下调。差异基因分析中Fold Change变化最大的10个上调差异基因为:AL133352.1、TRIM39-RPP21、MMP23A、MTND4P12、AC016717.1、SPATC1、AC008735.1、AC010442.2、PCDH17、CR559946.2;Fold Change变化最大的10个下调差异基因为:SPI1、AC148477.5、RPS10-NUDT3、GAGE12J、PINCR、TNFSF12-TNFSF13、INO80B-WBP1、ISY1-RAB43、CSF3R、AC005154.6。进一步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酒精中毒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以及p53信号通路等。最后通过Westem-blot及RT-PCR检测来进行验证试验,我们发现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水平在胡桃醌作用后显着上调;不同浓度胡桃醌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且与胡桃醌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胡桃醌导致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水平而发挥的,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p53表达相关,该研究为临床上利用胡桃醌靶向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黄丹[3](2020)在《青龙衣有效组分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远高于世界水平。侵袭转移是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胃癌一旦发生侵袭转移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寻找明确机理的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抗肿瘤药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为临床有效治疗胃癌提供新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青龙衣有效组分对胃癌侵袭转移作用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安全学研究采用LD50和最大耐药量法测定,结果显示,因给药浓度和给药容积已至最大,小鼠14天内无死亡,因此本实验未测出青龙衣有限组分的LD50。以动物能接受的最大给药剂量,两次灌胃给药后即刻及连续观察14天,结果无一只动物死亡并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计算出每只鼠的给药量为0.52 g,相当于临床剂量455倍。(2)原位胃癌移植模型的制备采用组织块黏贴法和细胞悬液注射法两种方法建立模型,根据实验结果选定细胞悬液注射法建立动物模型。(3)青龙衣有效组分抗侵袭转移作用研究以生活状态、体重、抑瘤率、瘤组织细胞学形态为观察指标。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比较生活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体重青龙衣组高、低剂量组、消癌平组各组于试验结束时均未出现明显的消瘦及体重下降不明显,较给药前有所增长(P<0.05);青龙衣有效组分高、低剂量组,消癌平组对荷瘤裸鼠瘤质量抑瘤率分别为50.5%、25.3%、62.6%;瘤组织在形态学,治疗组癌细胞数量减少有明显变化。(4)青龙衣有效组分抗侵袭转移作用机理研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CD44、VEGF、MMP-9、COX-2;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COX-2;ELISA法检测PGE-2为检测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法,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平、青龙衣低、高剂量组的CD44、β-catenin、COX-2、MMP-9和VEGF在原位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法,与模型组相比较,消癌平、青龙衣低、高剂量组的COX-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或P<0.05);ELISA法,模型组相比,青龙衣有效组分给药组荷瘤裸鼠血清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青龙衣有效组分能够有效抑制人胃腺癌BGC-823原位移植瘤侵袭转移,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CD44、VEGF、MMP-9、COX-2及PGE-2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果冲[4](2020)在《雌雄异型异熟胡桃楸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属于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雌雄异型异熟植物,其雌雄异型异熟特性直接影响着开花、授粉等有性生殖过程,进而影响核果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以胡桃楸两种主要交配类型,即雌先型和雄先型植株为研究对象,详细调查了两种主要交配类型植株花期物候特征,对两种类型雌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并对雌雄花芽分化过程中体内物质代谢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从形态学、解剖学及生理学等方面为胡桃楸雌雄异型异熟性别分化机理奠定研究基础。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连续3年对胡桃楸两种主要交配类型,雌先型和雄先型植株花期物候观察,得出:在辽东地区胡桃楸在3月中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花期大约为4月末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在4月末和5月初花芽开始萌动;雌先型雌花芽先萌动,雄先型雄花芽先萌动,在5月中旬开花,雄先型雄花序发育成熟散粉时,雌先型雌花开放处于可授粉期;雌先型雄花发育成熟散粉时,雄先型雌花开放处于授粉期。不同类型之间雄花散粉和雌花开放时间可重叠3-5 d,而同一类型雌雄花期不同,有效的避免了自交。雌花授粉1周后,开始进入坐果期。从连续3年物候观测分析,胡桃楸雌雄异型异熟性别分化是稳定遗传的,每年因气候变化不同可导致胡桃楸花期提前或延后几天。2.通过对胡桃楸雌雄先型雌雄花芽形态学、细胞学和解剖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雄花芽发育时期可以分为:雄花芽未分化期、雄花芽萌动期、雄蕊形成期、雄蕊发育期、花药形成期、花粉粒形成期;雌花芽发育时期划分为:雌花芽未分化期、雌花芽萌动期、总苞原基发育期、雌蕊原基形成和发育期、胚珠发育期、子房膨大期。雌先型的雌花芽分化和发育始终早于雄先型雌花芽;雄先型雄花芽分化和发育始终领先于雌先型,其分化过程完全相同。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胡桃楸花粉形态为扁球形,花粉外壁一面较薄,花粉表面有8-16个发芽孔,其极轴长P约为41.93μm,赤道轴长E约为33.17μm,极轴与赤道轴比P/E为1.26。通过4种不同染色方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发现联苯胺法最适合胡桃楸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且花粉贮藏在4℃条件下时生活力和萌发率均最高;采用培养基法测定花粉萌发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培养基配比为2%琼脂+0.05%硼酸+15%蔗糖,花粉萌发率可达94.03%。4.通过对胡桃楸雌雄先型花芽生理代谢物质含量分析,得出花芽生长发育过程生理代谢物质的变化与其花芽形态建成过程密切相关。两种类型雄花芽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形态分化期达到峰值,为花药的散粉贮存能量;而雌花芽进入形态分化期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一个峰值,随着花芽的继续发育消耗营养,进入花苞期后含量开始下降,说明雌花芽发育成雌花苞需要消耗大量蛋白质来满足其生长,开花期时体内蛋白质含量再次达到峰值,满足其授粉需求。两种类型雄花芽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营养生长期结束进入生理分化期达到峰值,随着雄花序的伸长和花药形成,其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促进了雄花发育;而雌花芽体内可溶性糖变化出现了两个峰值,第一次出现在生理分化初期花芽开始萌动时,第二个峰值出现在开花期,之后随授粉结束含量逐渐降低。两种类型雄花芽可溶性淀粉含量在进入生理分化期即芽萌动时达到峰值,进入形态分化期后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雌花芽含量峰值出现在开花前期,说明可溶性淀粉含量积累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

赵国超[5](2019)在《青胡桃质量标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胡桃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新鲜或干燥幼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乌发等功效,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牙痛,痛经,肝胃气痛,癌症痛,胃神经痛,急、慢性胃痛,腹痛,须发早白等。青胡桃药材收录于2003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但青胡桃药材的含量测定项还尚未完善,青胡桃药材的深度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为了改变现状,本课题以青胡桃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中药材质量控制通则为指导,对青胡桃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青胡桃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总黄酮类化合物为青胡桃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此章节对青胡桃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对显色条件进行优化,再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最后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青胡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为:提取时间90min,溶剂浓度55%,料液比(g·m L-1)为1:30。应用此方法测得贵州省10批不同产地青胡桃总黄酮含量在9.369.61%之间。以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做为指标,对青胡桃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得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青胡桃总黄酮含量与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不同产地青胡桃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不显着。2.青胡桃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此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贵州省青胡桃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应用本方法对贵州省12批不同产地青胡桃药材进行测定,其中10批青胡桃药材的相似度在0.9以上,只有两批药材出现稍微差异。得出贵州省青胡桃药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贵州省青胡桃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3.青胡桃质量标准研究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中相关规定,全面的对青胡桃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放大镜对青胡桃性状进行研究;采用显微镜对其进行显微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参考相关资料及相应医药书籍,对青胡桃药材的中药属性、主要功效和储存方法进行总结。综合以上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相关通则,撰写贵州省青胡桃药材的质量标准草案,为大力开发贵州省青胡桃药材提供科学依据。4.青胡桃提取物的体外活性研究此部分采用响应面法对青胡桃总黄酮含量与得膏率的平均权重进行优化,得最佳前处理条件为:提取时间75.27 min,溶剂浓度50.63%,料液比(g·m L-1)为1:32.07,总黄酮含量为9.84%,得膏率为28.07%,平均权重为18.95%。对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制备的青胡桃萃取液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抗氧化研究中,青胡桃萃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青胡桃萃取液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乙醇提取物>水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石油醚萃取部分。青胡桃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能力的排序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石油醚萃取部分>乙醇提取物>水萃取部分;青胡桃提取物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能力的排序为石油醚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乙醇提取物>水萃取部分。青胡桃提取物对Hela细胞和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与给药浓度均具有量效关系,呈现正相关。青胡桃提取物体外活性的初步筛选,为贵州青胡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鹏[6](2019)在《胡桃楸中活性成分胡桃醌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胡桃楸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功效较为显着。在中国和韩国,胡桃楸未成熟外果皮已经应用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胡桃醌(Juglone,J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胡桃揪新鲜根皮、枝皮和青果皮中的萘醌类成分。据报道,胡桃醌在体外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但是JG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人肝癌HepG2细胞系为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裸鼠移植瘤实验等技术手段,重点考察了自噬和凋亡在JG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JG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对JG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以JG为基础研制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MTT、CCK-8和克隆形成方法检测J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周期相关蛋白探究JG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JG处理后HepG2细胞以及细胞核的构型变化。并用DNA损伤、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蛋白等检测方法探讨J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AO染色、MDC染色、Ad-mCherry-GFP-LC3B转染、免疫荧光双染和western blotting研究JG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同时分别使用自噬抑制剂3-MA或wortmannin抑制自噬观察其对凋亡的影响。之后还检测了 JG诱导自噬激活的可能通路以及ROS的变化。最后通过建立裸鼠移植瘤观察JG在体内抗肿瘤的作用。研究结果:体外实验研究结果1.JG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与空白组相比,JG处理显着降低了 HepG2细胞的活力,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但对正常肝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同时JG处理减少了 HepG2细胞克隆的形成,并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光镜下发现JG干预后细胞体积缩小,细胞间间隙增大并且核中的染色质发生固缩。Annexin-V-FITC/PI双染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比例由4.08%(0 μM)增加至20.90%(30 μM)。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显示,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随着JG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同时,JG干预后引起细胞中p53的快速积累,然而采用siRNA沉默p53表达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2.JG可以诱导HepG2细胞产生自噬。AO和MDC染色显示JG组的细胞分别出现更强的橘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JG能够提高自噬相关蛋白LC3II、Beclin-1和Atg5的表达水平,而p6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然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JG可以诱导腺病毒mCherry-GFP-LC3转染的HepG2细胞中LC3的红色和绿色荧光亮点产生且二者不能完全重合,但是联合抑制剂CQ和Baf A1干预后,细胞中几乎全部为黄色荧光亮点。此外,用自噬抑制剂3-MA或wortmannin联合JG共同处理后,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MTT和Annexin-V-FITC/PI结果进一步表明JG诱导的自噬可以增加细胞凋亡。3.JG可以诱导HepG2细胞自噬的相关通路激活。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细胞内p-p38 MAPK和p-JNK的表达水平升高,然而p-ERK1/2的表达没有变化。同时还发现蛋白AMPKα和ACC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但是p-mTOR蛋白表达量被抑制。抑制AMPK途径可以明显减少JG引起的自噬。此外,siRNA沉默p53同样也抑制了自噬的发生。4.JG能够诱导细胞中线粒体介导ROS产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JG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随着抗氧化剂NAC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同时,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随着JG处理导致细胞中的Bax/Bcl-2比例显着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JG主要增加了细胞中的H2O2和O2·-水平。联合清除剂CAT或SOD共同作用细胞后,细胞凋亡比例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也表明H2O2的清除剂CAT和O2·-的清除剂SOD都能抑制JG诱导的p53积累和凋亡蛋白PARP和caspase-3激活。此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相比SOD,CAT能更显着地抑制腺病毒mCherry-GFP-LC3转染细胞中荧光亮点的产生。体内研究结果JG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JG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无论是肿瘤体积还是重量都显着减小,HE染色可见肿瘤组织有明显的坏死现象。同时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JG组中自噬标志蛋白LC3II蛋白、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p53表达增加。虽然JG组的裸鼠体重略有下降,但病理检测鼠体内重要脏器细胞结构并没有明显地变化。研究结论:JG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而且JG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同时JG还能引起肝癌细胞自噬,抑制自噬可使JG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弱。JG引起的自噬和凋亡都与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相关。在肝癌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中,JG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综上,本研究为JG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鞠晓畅[7](2019)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又名山核桃、核桃楸,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在《辽宁省中药标准》中,记载了胡桃楸的根皮、树皮和果皮具有抗肿瘤作用,同时民间也记载口服胡桃楸水煎液治疗恶性肿瘤。已有文献研究报道了胡桃楸不同部位有机溶剂提取物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但对胡桃楸水提物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已经从胡桃楸茎枝、果、叶和根中分析鉴定了100余种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明确胡桃楸水煎液口服后能够吸收入体内的成分,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体外吸收、代谢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胡桃楸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材料与方法:1.材料1.1本论文所研究的药材样品胡桃楸茎枝,采摘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莲山镇,趁鲜切片、冷冻干燥。1.2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购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鼠饲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空气层流架SPF级环境中。1.3 Caco-2细胞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来自于人源结肠癌组织。人胃癌细胞(HGC-27)购自上海博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于人源未分化胃癌;高分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购自上海细胞库。2.方法2.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热回流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冻干粉。以UHPLC-MS/MS分析和鉴定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2.2体外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研究:分别以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人胃癌细胞(HGC-27)和高分化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增殖抑制作用作为评价指标,采用MTT比色法评价胡桃楸水提物对HGC-27和SH-SY5Y细胞形态和相对增殖率(RGR)的影响,进而评价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2.3 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采用MTT比色法评价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的相对增殖抑制率,判断细胞毒性,确定给药浓度;采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与Caco-2细胞共培养,将一定浓度的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作用于Caco-2单层细胞,收集细胞破碎液,通过UH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和鉴定Caco-2细胞中吸收和代谢的成分。2.4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以乳酸脱氢酶(LDH)评价大鼠离体外翻肠段的活性,以确定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的取样时间和给药浓度;应用UHPLC-MS/MS分析和鉴定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吸收和代谢的成分。2.5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选用人源肝微粒体,模拟人体内环境,以对照药物非那西丁的代谢确定肝微粒体活性、优化孵育条件;通过UHPLC-MS/MS分析鉴定胡桃楸水提物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产物。结果: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冻干粉的得率为12.5%,计算生药量为8 g·g-1。共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99个成分,包括53个鞣质、33个有机酸、10个萘烷衍生物、2个氨基酸和1个黄酮。2.体外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研究:在体外抗肿瘤作用与毒性研究中,加入不同浓度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后,当浓度≤0.1 mg·mL-1时,对HGC-27和SH-SY5Y细胞未显示细胞毒性;当浓度达0.5 mg·mL-1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HGC-27细胞的RGR为51.48%,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此时对SH-SY5Y细胞无细胞毒性。当浓度达1.0mg·mL-1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HGC-27细胞的RGR为45.45%,有明显的细胞毒性;SH-SY5Y细胞的RGR为88.16%,仍无细胞毒性。3.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毒性研究中,浓度在0.22.0 mg·mL-1范围内,Caco-2细胞的相对增殖抑制率均>75%,细胞毒性均≤1,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无毒性作用,故选定在Caco-2细胞吸收模型中胡桃楸茎枝水提物浓度为0.8 mg·mL-1。最终分析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成分2个,分别为柠檬酸和没食子酸,代谢的成分1个,推测为二甲氧基苯甲酸,代谢途径为去羟基及甲基化。4.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以LDH释放量为指标,确定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的取样时间为150 min,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给药浓度为0.005 g·mL-1(以生药计)。分析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吸收成分共41个,包括鞣质(13个)、有机酸(16个)、萘烷(9个)、二芳基庚烷(2个)和木脂素(1个)五类化合物。鉴定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代谢的成分共11个,其中10个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产物、1个为硫酸酯化产物。其原形成分包含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的鞣质类成分3个,有机酸类成分2个,萘烷类成分6个。5.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建立的肝微粒体孵育体系能够将非那西丁代谢为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率约为74.89%,说明在试验条件下,人源肝微粒体有生物活性。继而研究了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该孵育体系中的代谢,结果未发现两者的代谢产物,但发现加入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后能够使孵育体系中的成分发生变化。结论: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成分主要为鞣质、有机酸、萘烷衍生物等。2.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3.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主要成分:鞣质、有机酸和萘烷衍生物能够通过小肠壁或Caco-2细胞壁而被吸收。小肠壁代谢酶主要使吸收成分发生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反应。4.初步推测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体外代谢模型中不发生代谢反应。

刘雪澜,黄丹,段玉敏[8](2018)在《青龙衣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青龙衣是我国重要的抗肿瘤药源植物,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药用价值也越来越显着。青龙衣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収价值。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兲文献,总结归纳了青龙衣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青龙衣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分为醌类、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萜类、二芳基烷庚类等。青龙衣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大致分为抑制细胞生长、影响细胞周期、影响线粒体变化、抑制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通过研究,以期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収提供依据。

霍金海[9](2017)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北青龙衣化学成分组成,构建整体质量评价方法,确定适宜采收期;阐明北青龙衣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观察为基础,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阐明其毒性及炮制解毒机制。从而保证北青龙衣药用质量及安全性。方法(1)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在研究系列对照品二级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胡桃属药用植物 3 67种化合物一级质谱数据库、Natural products HR-MS/MS Spectral Library 1.0及chem spider数据库。通过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峰度比确定分子式,再通过对照品比对或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鉴定或推断化合物结构式。(2)采用 UPLC-Q-TOF/MS技术,以黑龙江省 1 3个产地的78批样品共有离子(化合物)提取峰构建北青龙衣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并建立共有离子(化合物)二级质谱库。利用UPLC一维的保留时间锁定化合物,通过相对保留时间、二级碎片及相对离子强度评价药材真伪及优劣,进一步采用多变量模式识别(PCA)技术发现不同产地北青龙衣化学成分的差异性。(3)结合 UV、HPLC、UPLC-Q-TOF/MS 技术,对 3 个产区 6个采集期北青龙衣主要活性物质萘醌的总含量、主成分含量以及有效成分群相对含量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合药材产量确定适宜采收期。(4)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北青龙衣鲜品(生品)与干品(低温变温炮制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变量模式识别(PCA)技术,找出二者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探讨其含量变化规律与炮制减毒增效的关系。(5)首先,通过小鼠急毒试验初步确定北青龙衣鲜品、干品及胡桃醌毒性大小;进一步在对大鼠给药4周的生化指标分析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基础上,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尿液、血液及发现毒性变化的脏器样本的内源性代谢产物即代谢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多变量模式识别技术(PCA及OPLS-D A)揭示北青龙衣鲜干品及胡桃醌对大鼠体液及组织代谢轮廓的影响,结合代谢物数据库(HMDB、KEGG)筛选并鉴定毒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并通过MetPA代谢通路分析,从代谢组学角度解释其毒性作用机制及炮制解毒机制;最后,通过3个月及6个月长期毒性试验证实北青龙衣炮制品用药的安全性。结果1.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或推断了北青龙衣中1 93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68个萘醌类化合物,20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29个黄酮类化合物,20个三萜类化合物,28个酚酸类化合物,5个香豆素类化合物,8个脂肪族化合物及1 5个其他类化合物。2.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确定了 3 6个共有离子,鉴定或推断了 3 1个化合物的结构。在0.1S范围内提取了 3 6个共有峰离子色谱图,以12.94m in的20号峰Juglanin A为基准确定了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以 78个样本的 3 6个共有离子平均峰面积作为北青龙衣品质初步评价的半定量依据,确定方正、嘉荫、宾县产地质量相对较好,五常、哈尔滨质量相对较差。北青龙衣正品的36个共有化合物均被检出,而过季采收或贮存过期及伪品样本,均有部分化合物未检出,且萘醌类抗肿瘤活性成分明显降低,证实该指纹图谱具有鉴别北青龙衣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五常、集贤、嘉荫、宝清、宾县、海林、通河、铁力产地的北青龙相似度较高,而哈尔滨、黑河、汤原、桦南、方正产地偏离整体,鉴定了 32个差异性化合物的结构。3.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3个产区各采集时期样本的总萘醌含量,胡桃醌、胡桃酮含量之和均呈逐渐下降趋势,8月1 5日以后含量下降明显,变化规律基本一致。UPLC-Q-TOF/MS技术从细节入手扩大了成分分析范围,PCA模式识别表明萘醌是各采集期的主要差异性化合物。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已鉴定的3 8个萘醌类化合物中大多数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离子强度较高的13个化合物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因此,北青龙衣中萘醌类化合物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含量逐渐下降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结合药材产量,哈尔滨、五常、方正产区北青龙衣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体现出相似的规律。7月初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产量较低。7月初至8月初,有效成分逐渐积累,在 7月中旬到8月初达到最大值,8月中旬以后有效成分逐渐下降,9月以后急剧下降。确定适宜采收期为7月中旬到8月初,选择“初伏”作为采收期起始点,适宜采收时间为15-20天。4.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鉴定或推断了炮制前后8 1个差异性化合物的结构,3 5个萘醌类化合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胡桃醌(5-羟基 1,4-萘醌)母核或相似结构的25个化合物在炮制过程中发生转化,产生了胡桃酮等系列衍生物,是其减毒增效的重要机制;炮制后11种具有显着抗肿瘤活性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含量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最低8倍,最高可达91倍,是其增效的另一重要机制;黄酮类化合物炮制前后变化不明显,10个酚酸类成分含量显着下降,可能为二芳基庚烷含量的增加提供了前体原料;新型三萜类成分的产生及含量的提高可能是其增效的第三个重要机制。5.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青龙衣鲜品(生品)口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的31倍(体重法)或4倍(体表面积法),即出现了轻微的神经抑制毒性反应,而干品(炮制品)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的83倍(体重法)或1 1倍(体表面积)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胡桃醌经口给药的小鼠LD50为221.54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LD50为5.47mg/Kg,毒性作用明显。给药4周后,北青龙衣干品对大鼠体重、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而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体重下降,且各剂量组均有个别大鼠死亡。血清中ALT和AST、BUN和CREA的普遍升高以及尿蛋白的出现,提示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肝、肾损伤,病理学观察表明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肝、肾、脑产生明显的病理改变。正负离子模式下各体液、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北青龙衣干品高、中、低剂量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基本聚类在同一区域,说明北青龙衣干品对大鼠代谢轮廓影响较小。而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远离空白对照组区域,说明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长期作用可引起正常大鼠体液及组织代谢轮廓的紊乱。共鉴定出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24个尿液(8个共有)、11个血液(9个共有)、33个肝脏(1 3个共有)、55个肾脏(18个共有)、78个脑组织(54个共有)潜在标志物,说明北青龙衣鲜品与胡桃醌具有相似的毒性。通过代谢通路结合相关文献,逐步聚焦并明确了毒性核心代谢通路及标志物为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代谢(色氨酸、犬尿氨酸)、亚油酸代谢(亚油酸)、亚麻酸代谢(α-亚麻酸)、鞘脂代谢(S 1 P、鞘氨醇)、甾类激素生物合成(醛固酮)、视黄醇代谢(维生素A、脂化视黄醇)、嘌呤代谢(cAMP、黄嘌呤、黄嘌呤核苷)、初级胆汁酸合成(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甘氨胆酸)、谷胱甘肽代谢(GSH、GSSG、焦 谷 氨酸)、柠 檬酸循 环与丙 酮 酸循 环(S-Acetyldihydrolipoamide)、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烟酰胺)、甘油磷脂代谢与醚脂类代谢(溶血卵磷LysoPC(16:0)、3-磷酸甘油)、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S-腺苷高半胱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羟谷氨酸半醛、L-精氨酸)、组氨酸代谢(L-组氨酸)、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异柠檬酸)、色氨酸代谢(色氨酸)、半乳糖代谢(半乳糖)等1 9条代谢通路中的33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与文献报导的肝、肾、脑损伤等密切相关。而上述33个生物标志物中,24个在干品各剂量组的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干品不扰动这些标志物的变化,从代谢组学层面提示其用药相对安全。大鼠给药6 个月后,北青龙衣干品对体重、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证明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结论UPLC-Q-TOF/MS技术可快速分析表征北青龙衣化学成分,为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建立的基于相对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判别的北青龙衣指纹图谱,实现了对药材真伪的快速鉴定,并通过相对峰面积初步判断质量的优劣,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分析方法。不同产地差异成分鉴定有助于北青龙衣药材产地鉴别及道地性评价;总含量、主成分含量以及有效成分群相对含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分析,可找出其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合药材产量确定适宜采收期,可有效保证药材质量。UPLC-Q-TOF/MS 技术为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的分析与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从化学层面阐释了炮制减毒增效的机制,可为中药鲜熟异用以及炮制方法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病理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毒性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相关联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模式,可阐明宏观的毒性靶器官病理变化,关键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微观的内源性代谢物变化,揭示了北青龙衣及其主要毒性成分胡桃醌的致毒机制及炮制减毒机制。

李阳光,徐巍[10](2014)在《青龙衣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研究现况》文中研究说明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青龙衣主要成分有醌类、萜类、黄酮类、多酚类、二芳基庚烷类等,其抗肿瘤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免疫、损伤线粒体结构、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生化性质等。青龙衣具有突出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开发。

二、胡桃楸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桃楸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胡桃楸概述
        1.1.1 胡桃楸简介
        1.1.2 胡桃楸的价值
        1.1.3 胡桃楸的药理作用
        1.1.4 胡桃醌概述
        1.1.5 胡桃醌的提取方法
        1.1.6 胡桃醌纯化方法
    1.2 药用植物
        1.2.1 药用植物的概念
        1.2.2 药用植物采收季节
        1.2.3 药用植物采收部位
        1.2.4 采收季节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5 采收部位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6 激素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7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3 微乳的应用
        1.3.1 微乳液萃取分离金属离子
        1.3.2 微乳液萃取分离有机物
        1.3.3 微乳液萃取分离生化物质
        1.3.4 微乳液提取分离药物活性成分
        1.3.5 反萃取富集
    1.4 磁性固相萃取
        1.4.1 概念
        1.4.2 原理
        1.4.3 磁性吸附剂
        1.4.4 磁性固相萃取应用
        1.4.5 磁性固相萃取评价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胡桃楸中胡桃醌、激素和NSC时空动态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胡桃醌含量测定
        2.1.3 激素测定
        2.1.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胡桃醌色谱条件优化
        2.2.2 胡桃楸中胡桃醌含量的变化
        2.2.3 激素色谱条件优化
        2.2.4 胡桃楸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2.2.5 胡桃楸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2.2.6 激素与胡桃醌的相关性分析
        2.2.7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胡桃醌的相关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胡桃醌专属微乳体系的配方筛选及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溶解度实验
        3.1.3 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
        3.1.4 Km值的筛选
        3.1.5 微乳类型的鉴别
        3.1.6 形态观察
        3.1.7 粒径的测定
        3.1.8 稳定性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溶解度的结果
        3.2.2 伪三元相图筛选结果
        3.2.3 Km值的筛选结果
        3.2.4 微乳类型的鉴别结果
        3.2.5 形态
        3.2.6 粒径
        3.2.7 稳定性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的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工艺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工艺流程
        4.1.3 最佳实验条件的研究
        4.1.4 反萃取实验
        4.1.5 微乳体系的回收及再利用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乳液提取机制
        4.2.2 微乳体系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3 液固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4 微波提取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5 微波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6 微波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7 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4.2.8 不同工艺提取效果比较
        4.2.9 各因素对胡桃醌反萃取的影响
        4.2.10 微乳体系的回收及再利用
    4.3 本章小结
5 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纯化胡桃醌工艺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2 磁性固相萃取胡桃醌工艺流程
        5.1.3 磁性材料—GO/ND/Fe_3O_4的制备
        5.1.4 制备材料的表征
        5.1.5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
        5.1.6 GO/ND/Fe_3O_4的重复利用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制备材料的表征
        5.2.2 磁性固相萃取机制
        5.2.3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静态吸附工艺优化
        5.2.4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静态解吸工艺优化
        5.2.5 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萃取纯化胡桃醌
        5.2.6 GO/ND/Fe_3O_4的重复利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2)胡桃楸中胡桃醌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胡桃楸概述
        1.1.1 胡桃楸的应用价值
        1.1.2 胡桃楸的药理作用
    1.2 胡桃醌概述
        1.2.1 胡桃醌的药理作用
    1.3 胃癌概述
        1.3.1 胃癌的发病机制
        1.3.2 胃癌治疗的发展现状
第2章 胡桃楸中胡桃醌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
    2.1 原料来源
        2.1.1 原植物形态
        2.1.2 原料采集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剂与材料
    2.3 胡桃楸中胡桃醌的提取
        2.3.1 胡桃醌的提取工艺优化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3 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
    2.4 胡桃醌的分离纯化
    2.5 胡桃醌的鉴定
第3章 最适敏感细胞株的筛选及转录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试剂与材料
        3.1.3 细胞株
    3.2 CCK-8法筛选最适敏感细胞株
        3.2.1 样品液配制
        3.2.2 细胞培养
        3.2.3 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
        3.2.4 实验结果
    3.3 转录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3.3.1 RNA转录组检测样品制备、保存及运输
        3.3.2 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3.3 结果
第4章 胡桃醌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试剂与材料
        4.1.3 细胞株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胡桃醌样品溶液的制备
        4.2.3 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4.2.4 Western-blot方法
        4.2.5 RT-PCR检测p53 mRNA表达水平
    4.3 实验结果
        4.3.1 胡桃醌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存活率的影响
        4.3.2 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4.3.3 胡桃醌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p53 mRNA表达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青龙衣有效组分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胃癌流行病学概况
    1.2 胃癌发病机制
        1.2.1 幽门杆菌
        1.2.2 EB病毒感染
        1.2.3 遗传因素
        1.2.4 饮食因素
        1.2.5 吸烟
    1.3 中药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1.4 青龙衣治疗恶性肿瘤
        1.4.1 抗肿瘤研究进展
        1.4.2 青龙衣抗肿瘤的药理活性
    1.5 胃癌侵袭转移研究进展
        1.5.1 胃癌侵袭转移的治疗研究进展
        1.5.2 胃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科学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试剂的制备
        2.1.4 动物及瘤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安全学实验
        2.2.2 荷瘤裸鼠原位胃癌移植模型的制备
        2.2.3 青龙衣有效组分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作用研究
        2.2.4 青龙衣有效组分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作用机理研究
        2.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安全学实验
        3.1.1 LD50
        3.1.2 最大给药测量
    3.2 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
    3.3 青龙衣有效组分抑制人胃腺癌侵袭转移作用研究
        3.3.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3.3.2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癌BGC-803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细胞的影响
    3.4 青龙衣有效组分抑制人胃腺癌BGC-823侵袭转移作用机理研究
        3.4.1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荷瘤裸鼠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3.4.2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荷瘤裸鼠瘤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的影响
        3.4.3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荷瘤裸鼠瘤组织中VEGF白表达的影响
        3.4.4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BGC-823 荷瘤裸鼠瘤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3.4.5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BGC-823 荷瘤裸鼠瘤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3.4.6 青龙衣有效组分对人胃腺癌BGC-823 裸鼠小鼠血清中PGE-2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青龙衣抗肿瘤药效研究
    4.2 青龙衣抗胃癌侵袭转移机理研究
        4.2.1 COX-2、PGE-2 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4.2.2 β-catenin、MMP-9 和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4.2.3 VEGF、CD44 和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雌雄异型异熟胡桃楸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胡桃楸生物学特性
    1.2 胡桃楸的雌雄异熟性及花芽分化研究
    1.3 胡桃楸花粉生物学研究
        1.3.1 花粉萌发及生长适宜条件
        1.3.2 花粉贮藏条件
    1.4 植物花芽分化过程中生理代谢物质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胡桃楸物候期变化
    2.1 试验材料
        2.1.1 研究地概况
        2.1.2 主要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胡桃楸物候期观测
        2.3.2 胡桃楸雌雄先型雄花芽物候期变化
        2.3.3 胡桃楸雌雄先型雌花芽物候期变化
        2.3.4 胡桃楸雌雄先型雌花芽发育过程
        2.3.5 胡桃楸雌雄先型雄花芽发育过程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雌雄先型胡桃楸花芽分化组织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组织学分析
        3.2.2 扫描电镜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雌雄先型胡桃楸雄花芽分化阶段的组织学分析
        3.3.2 胡桃楸雌雄先型雌花芽分化阶段组织学分析
        3.3.3 胡桃楸雌雄先型雄花芽分化阶段扫描电镜分析
        3.3.4 胡桃楸雌雄先型雌花芽分化阶段扫描电镜分析
    3.4 讨论
        3.4.1 胡桃楸雄花芽的花芽分化过程
        3.4.2 胡桃楸雌花芽的花芽分化过程
    3.5 小结
第四章 胡桃楸花粉形态及生活力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胡桃楸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4.2.2 胡桃楸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4.2.3 培养基法测定胡桃楸花粉萌发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染色法测定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胡桃楸花粉的生活力
        4.3.2 不同蔗糖和硼酸浓度下胡桃楸花粉萌发率
        4.3.3 最适培养基法测定不同贮藏温度的胡桃楸花粉的萌发率
        4.3.4 胡桃楸花粉形态观察
    4.4 讨论
        4.4.1 胡桃楸花粉生活力
        4.4.2 胡桃楸花粉的离体萌发
    4.5 小结
第五章 胡桃楸花芽形成过程中体内物质代谢变化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含水量测定
        5.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5.2.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2.4 可溶性淀粉含量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胡桃楸花芽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变化
        5.3.2 胡桃楸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5.3.3 胡桃楸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5.3.4 胡桃楸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淀粉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5)青胡桃质量标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本文主要仪器说明
序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综述
    1.1 青胡桃药材来源及研究现状
    1.2 胡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
        1.2.2 醌类
        1.2.3 二芳基庚烷类
        1.2.4 三萜类
        1.2.5 其他类
    1.3 胡桃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1.3.1 镇痛作用
        1.3.2 抗炎、抗菌作用
        1.3.3 抗衰老作用
        1.3.4 杀虫作用
        1.3.5 抗肿瘤作用
        1.3.6 其他作用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青胡桃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青胡桃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2.2.4 测定波长的选择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6 显色条件的优化
        2.2.7 青胡桃总黄酮含量计算
        2.2.8 单因素实验设计
        2.2.9 青胡桃总黄酮提取方法正交优化设计
        2.2.10 青胡桃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2.2.11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3.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考察
        2.4.2 稳定性考察
        2.4.3 重复性考察
        2.4.4 加样回收率考察
        2.4.5 不同产地青胡桃总黄酮含量测定
    2.5 青胡桃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2.5.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5.2 不同产地青胡桃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5.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5.4 不同产地青胡桃提取液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6 小结
第三章 青胡桃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与药材信息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 色谱条件优化
        3.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3.2 流动相的选择
        3.3.3 色谱柱考察
        3.3.4 流动相流速考察
        3.3.5 检测柱温考察
        3.3.6 色谱及检测条件的确定
    3.4 青胡桃提取方法的优化
        3.4.1 提取方法考察
        3.4.2 提取溶剂考察
        3.4.3 药材粉末粒度考察
        3.4.4 溶剂用量考察
        3.4.5 提取时间考察
        3.4.6 提取次数考察
    3.5 方法学考察
        3.5.1 精密度考察
        3.5.2 稳定性考察
        3.5.3 重复性考察
    3.6 青胡桃指纹图谱的建立
        3.6.1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3.6.2 青胡桃药材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3.7 化学成分分离与辨识
        3.7.1 化合物分离
        3.7.2 结构鉴定
        3.7.3 化合物QHT-1 的高效液相图谱指认
    3.8 小结
第四章 青胡桃质量标准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试剂和材料
    4.2 青胡桃药材的真伪鉴别
        4.2.1 原植物鉴别
        4.2.2 性状鉴别
        4.2.3 显微鉴别
    4.3 青胡桃药材的质量优劣鉴别
        4.3.1 水分
        4.3.2 灰分
        4.3.3 浸出物
        4.3.4 铅镉汞砷铜重金属
        4.3.5 小结
    4.4 青胡桃质量标准草案
    4.5 青胡桃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第五章 青胡桃提取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5.1 提取工艺确定
        5.1.1 单因素实验设计
        5.1.2 提取工艺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5.1.3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2.1 活性选择理由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3 主要试剂配制
        5.2.4 实验方法
        5.2.5 统计分析
        5.2.6 结果与讨论
        5.2.7 小结
    5.3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5.3.1 活性选择理由
        5.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3 主要试剂配制
        5.3.4 人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
        5.3.5 人胃癌MKN45 细胞培养
        5.3.6 MTT法测定青胡桃不同提取部位抗肿瘤活性研究
        5.3.7 统计分析
        5.3.8 结果与讨论
        5.3.9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6)胡桃楸中活性成分胡桃醌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胡桃楸的研究以及应用概况
        1.1.1 胡桃楸简介
        1.1.2 胡桃楸中化学成分概况
        1.1.3 胡桃楸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1.2 萘醌类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应用概况
        1.2.1 萘茜类化合物
        1.2.2 1,2-萘醌类化合物
        1.2.3 1,4-萘醌类化合物
    1.3 胡桃醌的研究概况
        1.3.1 胡桃醌的抗菌作用
        1.3.2 胡桃醌的抗肿瘤作用
    1.4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概况
        1.4.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4.2 肝癌的治疗进展
    1.5 细胞凋亡的概念
        1.5.1 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
        1.5.2 细胞凋亡的关键通路
    1.6 细胞自噬
        1.6.1 细胞自噬的概念
        1.6.2 细胞自噬的通路
        1.6.3 细胞自噬与凋亡
    1.7 细胞中活性氧的介绍
        1.7.1 细胞中活性氧的来源
        1.7.2 细胞中活性氧与生物效应
    1.8 天然产物与肿瘤自噬
    1.9 胡桃醌在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
    1.10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胡桃醌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细胞系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4 主要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细胞的复苏
        2.3.2 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2.3.3 细胞的冻存
        2.3.4 MTT检测法
        2.3.5 CCK-8检测法
        2.3.6 细胞形态学观察法
        2.3.7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2.3.8 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
        2.3.9 DNA Ladder检测法
        2.3.10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法
        2.3.11 Caspase 3活性检测
        2.3.12 siRNA转染实验
        2.3.13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J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2.5.2 JG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2.5.3 JG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2.5.4 JG对肝癌HepG2细胞中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2.5.5 JG对肝癌HepG2细胞中p53靶基因的影响
        2.5.6 p5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6 讨论
    2.7 本章小结
3 胡桃醌诱导肝癌HepG2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MTT检测法
        3.3.2 MDC荧光染色
        3.3.3 AO荧光染色
        3.3.4 LC3II与LAMP-1共染色法
        3.3.5 Ad-mCherry-GFP-LC3B和Ad-GFP-LC3B转染
        3.3.6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JG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的影响
        3.5.2 JG对肝癌HepG2细胞产生自噬流的影响
        3.5.3 JG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胡桃醌诱导自噬发生的相关通路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3 主要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MDC和AO荧光染色
        4.3.2 Ad-GFP-LC3B转染
        4.3.3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4.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5 实验结果
        4.5.1 p53对JG诱导的自噬的影响
        4.5.2 AMPK信号途径对JG诱导的自噬的影响
        4.5.3 MAPK信号途径对JG诱导的自噬的影响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胡桃醌诱导ROS介导的凋亡和自噬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3 主要溶液配制及器械准备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CCK-8检测法
        5.3.2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5.3.3 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检测
        5.3.4 线粒体膜电位(MMP)检测
        5.3.5 细胞凋亡检测
        5.3.6 Ad- GFP-LC3B转染
        5.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5.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5.5 实验结果
        5.5.1 JG对细胞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5.2 JG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5.5.3 JG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胡桃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初步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6.2.1 细胞系
        6.2.2 实验动物
        6.2.3 实验仪器
        6.2.4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5 主要溶液配制及器械准备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1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6.3.2 组织石蜡包埋与切片
        6.3.3 石蜡切片HE染色
        6.3.4 免疫组化(IHC)实验
        6.3.5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6.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6.5 实验结果
        6.5.1 JG对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6.5.2 JG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5.3 JG对裸鼠各器官的影响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 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的成分
    第一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 细胞的毒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 细胞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第一节 大鼠小肠吸收外翻肠囊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小结
论文四 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肝微粒体模型中的代谢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青龙衣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抗肿瘤成分的药理活性
    2.1 醌类
    2.2 多糖
    2.3 酚酸类
    2.4 黄酮
    2.5 萜类
    2.6 二芳基庚烷类
    2.7 胡桃楸提取物
3 抗肿瘤作用机制
    3.1 抑制细胞生长
    3.2 影响细胞周期
    3.3 影响线粒体变化
    3.4 抑制基因表达
    3.5 抑制细胞侵袭转移
4 总结

(9)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北青龙衣及胡桃属药用植物研究概述
    第二节 植物代谢组学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中药毒性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
    1.仪器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4.讨论
第三章 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4.讨论
第四章 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
    第一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总萘醌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胡桃醌及胡桃酮含量测定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成分变化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讨论
    第四节 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1 数椐统计与分析
        2 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3 讨论
第五章 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讨论
第六章 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
    第一节 实验用样品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北青龙衣急性毒性试验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北青龙衣毒性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北青龙衣长期毒性试验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七章 综合结论
    1.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
    2.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
    3.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
    4.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5.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青龙衣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研究现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青龙衣化学成分
2 青龙衣提取物抗肿瘤机制
3 总结

四、胡桃楸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孟宪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胡桃楸中胡桃醌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若汗.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青龙衣有效组分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黄丹.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雌雄异型异熟胡桃楸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 果冲.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青胡桃质量标准及生物活性研究[D]. 赵国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胡桃楸中活性成分胡桃醌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7]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D]. 鞠晓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青龙衣抗肿瘤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刘雪澜,黄丹,段玉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24)
  • [9]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D]. 霍金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青龙衣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研究现况[J]. 李阳光,徐巍. 中医药信息, 2014(02)

标签:;  ;  ;  

核桃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