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

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焦荷[1](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教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全世界各个大国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售后服务也面临着挑战。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崛起,面临的售后服务还有待完善与调整,新能源售后服务人才随之紧缺。通过企业的调查,发现新能源售后服务岗位主要还是招收传统燃油汽车售后人员,传统燃油汽车的学生没有专门学习过新能源汽车维修,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岗位所需,还需要企业再培训后才能上岗。为了学生持续有效的发展,重新开发一本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理论,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这门教材进行开发。通过对企业调研,得出企业的工作内容,组织专家学者访谈,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转化学习情境,将学习情境转化为学习目标;制定《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课程标准,详细阐述各个章节的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以及课时分配;以互动检查与维修派工为样章进行教材内容展示,并配备详细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并且设计课堂实施方法,学生评价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统计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并配以教学实施建议等。文章最后对教材开发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教材进行开发研究,在知识内容方面实现了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并且突出了新能源汽车独有的售后内容;在技能方面,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邓阿春[2](2021)在《基于二维码的资产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信息化和网络化迅速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生产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用信息化帮助管理生产、学习、生活变得尤为重要。资产管理是学校日常办公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业学院设备录入、分类、查询、维护等是学院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建设一个全面的资产管理系统是学院资产设备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必然结果。该论文首先解释学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着重于国内外文献对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建立了研究框架和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本文利用的核心技术,结合学院的实际需求分析资产管理平台流程,使用核心技术设计整个系统和各种功能模块。最后进行测试修改,实现平台正常工作。本文结合UML建模方式对业务实例进行分析,采用JavaEE开发技术,使用二维码技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并且使用手机app技术实现了学院资产管理平台。基于二维码资产管理系统由资产参数设置、采购计划、资产采购、二维码扫描、资产参数查看、物品维修记录、系统登录等功能。本文调研了学校现有资产管理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分析,研究实用的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流程,结合二维码技术,方便资产的录入和查询,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实用的资产管理平台,提高了学校的资产使用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产管理平台基于二维码运作,平台整体会有安全性、灵活性和自适应性的特点,更能满足各职业学院的管理要求。

陈雪[3](2021)在《我国中职学校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当中,但对于中职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中职卓越教师的培养进行研究探析并且构建其培养目标,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中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促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通过总结各学者们对卓越教师的研究、培养目标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卓越教师培养政策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培养目标构建的理论依据;又总结了中职教师、教学名师、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毕业条件的特点,结合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卓越师资班学生的培养需求调查,旨在构建出彰显时代要求、满足学生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以期为国家制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1章对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已有的卓越教师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是相关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第2章介绍了中职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依据以及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第3章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质研究。主要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毕业生“一践行三学会”特质、中职合格教师的特质以及中职名师的特质。第4章是中职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确定,包括培养目标确定的原则、问卷的调查与分析以及从师德风范、教育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了培养目标的构建。最后,提出了中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构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刘跃婷[4](2020)在《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用型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虽为“小众”院校,但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新时代培养更多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重要使命,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应把一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纳入其中,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由于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起步较晚,其社会影响和地位相对较弱,职业教育及其师资培养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以及职教师资培养亟待提高。阿特巴赫是世界知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在比较高等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其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有着重要借鉴。本文以文献研究法系统地分析了阿特巴赫教育依附论、学术职业思想、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并将其与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相结合,通过对我国较有影响部分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发展状况调查,以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为框架,分析了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经过40多年发展,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取得较大成就,逐步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出大批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院校规模逐步扩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在科研创新、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和等方面存在对一流研究型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以及企业的依附;(2)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学术职业方面,存在教师归属感降低、教师聘任与晋升通道较窄、工作环境受到冲击等问题;(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国际化发展不平衡、国际化师资水准偏低、学生国际交流机会较少等问题。基于阿特巴赫教育思想的启示,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实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在适度借鉴基础上“去依附化”,注重发展自身特色;(2)着力保障学术自由,完善具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通道;(3)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政府应制定出相关战略,在资金上予以支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学校要从加强校际交流、开展国际化课程、发展来华留学生、提升国际化师资水平等方面着手,逐步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通过上述三点“三位一体”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由“边缘”逐步走向“中心”,面向世界。

岳蒙蒙[5](2020)在《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结构不断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转变,需要更多高水平技能、技术性人才来满足企业的发展,为此促进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升级。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国家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应用在学前教育上就包括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可以通过中高职五年的贯通,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开启了“升学的直通车”。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在课程体系衔接贯通上,重点就是课程设置和贯通的过程中,所以研究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是从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介绍研究目的同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概括;第二部分是相关的基础理论、政策依据以及主要概念,其中包括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泰勒目标原理、CBE教育理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山东省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第三部分是个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查的结果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通过资料查阅、问卷和访谈,对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现状调查;第四部分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针对上一部分的实际调研结构加以梳理与总结,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几个层面的不足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策和建议,提出X学院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建议,重点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五方面;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本次研究的梳理与总结,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可取之处,为以后的研究铺平道路。

张兆诚[6](2020)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研究》文中指出教师能力标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途径。从2012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职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领域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但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受各类高校错综复杂的发展状况制约,我国高校教师专业标准至今仍未出台,导致高校教师在培养培训、资格准入、招聘聘用、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缺乏科学依据。《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包括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内的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教师能力标准为基本依据,科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本研究以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结构性教师能力理论、基准性—鉴别性的二维教师胜任力理论和系统论理论为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深入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结合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的内容框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应用技术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遵循标准体系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构建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最后从政府、院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标准实施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明确研究对象与范围,厘清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简要概述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第三部分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深入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能力,总结归纳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以“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为核心,构建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并提出标准实施的相应建议。第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并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崔艳英[8](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练丽华[9](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就进入快速建设和发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速了大湾区一体化,促使多国与大湾区在贸易、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交流愈加频繁。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频繁,需要大量精通英语、掌握商务知识、擅长交际、了解跨文化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也对劳动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行动起来,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积极寻求解决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的途径策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主动为大湾区的发展服务。江门市台山培英职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西南部,作为江门市内拥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两家中职学校之一,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责无旁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适应湾区内企业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研究背景、职业能力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界定关键概念,分析理论基础。接着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台山市培英职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对毕业生、在校师生进行调查,了解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本文的框架是:第一部分:引言。陈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界定相关键概念,分析本文的理论基础:市场需求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三部分:结合招聘广告、企业的调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第四部分:调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第五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需求情况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几点优化建议:精准定位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粤港澳建设背景下职业能力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课程,突显职业能力培养;全力营造真实的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环境,校企互联互通;提高教学实施过程实效性;打造转接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能力。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和成果主要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是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是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热点,紧贴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的成果有:1.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变化及要求。2、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认真调查分析反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存在问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培养策略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符合专业实情,是解决目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的有益尝试,促进了专业的持续发展,用于指导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为一线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和学校提供参考。

黄栗[10](2020)在《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我国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保留土家民俗文化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是土家人长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体系,也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惯例。然而当前湘西地区的土家民俗文化现状令人担忧:传统土家村落呈“空心化”和“分散化”日益严重,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土家民俗文化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价值和社会作用。面对眼下的生存困局,如何找出切实有效的文化保护措施,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寻找到新的机遇正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此,本文选择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讨教育是如何在湘西土家地区多个“文化场”中建构起特有的传承机制,通过教育来构建不同“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机制。进一步思考了教育对于土家民俗文化在当前传承起到何种关键作用,通过运用技术资源,运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帮助民俗文化传承走出现实泥淖。第一章“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本章主要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当前现状作研究概述,内容包括介绍土家族在湖南省湘西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当地土家族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考据。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多次的实地走访考察,并与多位当地土家文化学者进行交流之后,重新梳理了湘西土家民俗的文化起源。另外,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角度,在已有基础上建立湘西土家民俗文化研究框架,试图将土家民俗按照“物质生产民俗”“节庆仪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关系民俗”进行分类。第二章“‘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内容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家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研究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并分析家庭教育模式特点。对于土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问题而言,“家庭场”中的教育内涵机制与行为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论文中试图明晰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家庭的文化空间里遵循着怎样的特殊规律,为制定土家民俗文化保护措施提供了哪些富有价值的参考。第三章“‘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家庭场”教育的逐渐退场导致文化传承陷入危机之后,当地中小学校部门构成的“学校场”开始了新的传承接力。本章以土家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情况为研究主线,一方面探讨了中小学校如何帮助民俗文化向下传承,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也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实际来提出应对策略。第四章“‘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从中小学校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湘西地区的学校教育搭建起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新的思路。本章主要以分析土家民俗文化作为打造湘西地区的文化品牌,如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又将如何能够让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朝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为民俗文化传承赋予更多的新生动力,成为了实现文化长久保护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五章“‘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主要探讨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优势。作为文化教育的“第四系统”,从社交媒体平台到移动自媒体技术再到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传播正在打破文化传承在各个不同的“教育场”间的边界,让土家民俗文化进入到了更大、更自由、更包容的教育空间里。因此,“媒介场”应当成为今后研究土家民俗文化新的传承教育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能否拥有更多可能性。第六章“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本章试图将文化传承教育的“家庭场”“学校场”“职训场”“媒介场”打造成为“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当中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教育场”之间如何形成集体合力,包括制定文化教育目标、建构文化教育体系、思考文化教育路径,以此来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系进行全局统整,让文化传承教育能够走向全民化、终生化学习教育方向。论文以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价值规律、传承机制和教育发展问题。从家庭教育、中小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互联网传播等多个面向展示了土家民俗文化的传承脉络和教育逻辑,贯穿了“家庭场——学校场——职教场——媒介场”的整体研究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
        1.3.2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3.3 我国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相关教材发展现状
        1.3.4 国外职业教材发展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及概念界定
    2.1 教材开发理论
        2.1.1 基于工作过程理论
        2.1.2 掌握学习理论
    2.2 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2.3 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2.4 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的原则
        2.4.1 科学性原则
        2.4.2 可操作性原则
        2.4.3 规范性原则
        2.4.4 校企共建原则
    2.5 概念界定
        2.5.1 中职学校
        2.5.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课程
        2.5.3 教材开发
    2.6 教材开发思路和步骤
    2.7 教材框架的确立
    2.8 课程标准的制定
    2.9 学习任务设计
    2.10 教学资源开发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工作过程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教材开发过程
    3.1 调研报告设计及数据分析
        3.1.1 调研方案设计
        3.1.2 调研结果分析
    3.2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3.3 职业素养
    3.4 课程内容以及内容确立
    3.5 教材编写方案的制定
        3.5.1 学情分析
        3.5.2 教学目标
        3.5.3 课程内容以及要求
        3.5.4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流程
        3.5.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5.6 教学手段
        3.5.7 教学评价
    3.6 课程设计案例—任务:互动检查以及维修派工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材实施及成效
    4.1 实施情况
        4.1.1 实施对象
        4.1.2 授课过程
    4.2 实施成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教材使用建议
    5.1 教学方法
        5.1.1 情境教学法
        5.1.2 角色扮演法
        5.1.3 案例教学法
        5.1.4 分组教学法
    5.2 教学组织形式
    5.3 教学场地安排
    5.4 教学设备
    5.5 工作页的开发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关于教材开发的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行业企业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二:教材满意度调查
附录三:互动检查工作页

(2)基于二维码的资产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建设目标
    2.2 用户角色分析
        2.2.1 基于角色的需求分析方法
        2.2.2 角色种类
    2.3 功能需求分析
        2.3.1 系统管理员
        2.3.2 资产管理员
        2.3.3 资产使用人员
        2.3.4 资产维修人员
    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4.1 性能需求
        2.4.2 可靠性需求
        2.4.3 可扩展性需求
        2.4.4 安全性需求
        2.4.5 易用性需求
        2.4.6 数据存储容量需求
        2.4.7 数据处理精度需求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设计思路
    3.2 系统架构
        3.2.1 基于三层架构体系的系统设计原则和基础模型
        3.2.2 总体架构图
    3.3 技术路线
        3.3.1 SOA架构
        3.3.2 JavaEE技术
        3.3.3 Web Service
        3.3.4 XML技术
        3.3.5 移动化
        3.3.6 工作流技术
        3.3.7 敏捷开发
    3.4 二维码技术及其优势
        3.4.1 条形码技术
        3.4.2 射频识别(RFID)技术
        3.4.3 二维码技术
        3.4.4 技术比较
    3.5 系统安全设计
        3.5.1 系统架构安全
        3.5.2 应用系统层安全
        3.5.3 数据库的安全
        3.5.4 操作系统安全
        3.5.5 传输安全性
        3.5.6 软件开发安全
    3.6 数据库设计
        3.6.1 特点
        3.6.2 存储结构
    3.7 系统性能设计
        3.7.1 高可靠性
        3.7.2 高拓展性
        3.7.3 高易用性
第4章 资产管理平台实现
    4.1 开发基本标准
        4.1.1 业务标准
        4.1.2 数据标准
        4.1.3 技术标准
        4.1.4 管理标准
    4.2 底层功能支持
        4.2.1 信息服务门户
        4.2.2 移动端APP
        4.2.3 身份认证管理
        4.2.4 数据管理
        4.2.5 流程管理
        4.2.6 统计报表
        4.2.7 内容设置
    4.3 资产管理平台应用功能
        4.3.1 物品参数设置
        4.3.2 物品计划
        4.3.3 物品采购
        4.3.4 二维码扫描
        4.3.5 物品管理
        4.3.6 PC端物品维修
        4.3.7 系统登录
        4.3.8 部门、岗位管理
        4.3.9 报表功能
第5章 资产管理平台的测试及运行
    5.1 测试内容和结果概述
    5.2 测试内容
        5.2.1 程序代码检查
        5.2.2 功能测试
        5.2.3 正确性测试
    5.3 测试结果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附录 关键代码段
参考文献

(3)我国中职学校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1.2 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的诉求
        1.1.3 落实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中职学校
        1.3.2 卓越教师
        1.3.3 培养目标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职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依据
        2.1.1 理论基础
        2.1.2 政策和实践依据
    2.2 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2.2.1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2.2.2 教育类型特点
        2.2.3 教育发展的时代性
        2.2.4 学校自身办学条件
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质研究
    3.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
        3.1.1 师德的“双重性”
        3.1.2 角色的“双重性”
        3.1.3 能力的“双师型”
        3.1.4 专业的“双实践”
    3.2 中职学校合格教师特质
    3.3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毕业生“一践行三学会”特质
    3.4 中职学校教学名师的特质
第4章 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确定
    4.1 培养目标确定的基本原则
        4.1.1 遵循卓越教师成长规律的原则
        4.1.2 明确未来服务对象的原则
        4.1.3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4.1.4 突出教师职业特性的原则
    4.2 培养目标确定的维度
    4.3 问卷情况
        4.3.1 问卷的编制
        4.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基本信息的分析
        4.4.2 需求调查的分析
    4.5 培养目标的确定
        4.5.1 总体目标定位
        4.5.2 具体规格的确定
    4.6 制定培养目标注意的问题
        4.6.1 政策层面应贯彻党和国家的要求
        4.6.2 院校层面应突出办学特色
        4.6.3 学生层面应满足个性化需求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中职卓越教师职前培养需求调查问卷

(4)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
        1.3.2 关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研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阿特巴赫教育思想
    2.1 阿特巴赫简介
    2.2 阿特巴赫教育依附论
        2.2.1 阿特巴赫依附论:“边缘”与“中心”概念
        2.2.2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依附论主要内容
    2.3 阿特巴赫学术职业思想
        2.3.1 阿特巴赫对学术职业的理解
        2.3.2 阿特巴赫学术职业思想内容
    2.4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
        2.4.1 阿特巴赫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
        2.4.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第3章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现状:基于阿特巴赫教育思想分析
    3.1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3.2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中的多重依附现象
        3.2.1 在科研创造上存在对一流研究型院校的依附
        3.2.2 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对一流院校的依附
        3.2.3 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对社会企业的依附
        3.2.4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领域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3.3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现状
        3.3.1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学术职业内涵
        3.3.2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学术职业面临的挑战
    3.4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状况
        3.4.1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国际化内涵
        3.4.2 国际化对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意义
        3.4.3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国际化现状与困境
第4章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策略选择
    4.1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基于依附论的发展策略
        4.1.1 依附学习,提升自我
        4.1.2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自身特色
    4.2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策略
        4.2.1 保障学术自由
        4.2.2 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的学术职业吸引力
        4.2.3 完善职业技术师范教师队伍建设
    4.3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
        4.3.1 政府策略
        4.3.2 学校策略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2 学前教育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必要性
        1.1.3 优化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主要理论基础、政策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
        2.1.2 学前教育专业
        2.1.3 课程
        2.1.4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2 理论基础
        2.2.1 泰勒目标原理
        2.2.2 CBE教育理论
    2.3 政策依据
        2.3.1 《山东省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
        2.3.2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第三章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3.1 X学院概述
        3.1.1 X学院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3.1.2 X学院课程分析
        3.1.3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3.2 调查对象介绍
    3.3 问卷实施与统计
    3.4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情况分析
        3.4.1 人才培养目标
        3.4.2 课程结构
        3.4.3 课程内容
        3.4.4 课程实施
第四章 X学院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课程管理不严格,有待加强
        4.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待规范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人才培养规格不规范
        4.2.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4.2.3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4.2.4 学校和幼儿园合作不够深入
第五章 X学院课程设置的建议和策略
    5.1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5.2 合理优化课程结构
        5.2.1 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课程
        5.2.2 处理好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5.2.3 重视教育实践课程
    5.3 科学选择课程内容
        5.3.1 内容模块化并体现时代性
        5.3.2 坚持职业能力导向
    5.4 优化课程实施
        5.4.1 构建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5.4.2 深化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
        5.4.3 丰富教学形式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总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6)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1.1.2 中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
        1.1.3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双师型”教师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应用技术型高校
        2.1.2 “双师型”教师
        2.1.3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
        2.1.4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与教师专业标准的关系
    2.2 “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
        2.2.1 结构性教师能力理论
        2.2.2 基准性—鉴别性的二维教师胜任力理论
        2.2.3 系统论理论
    2.3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2.3.1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2.3.2 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第3章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
    3.1 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3.1.1 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3.1.2 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
    3.2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师能力要求
        3.2.1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3.2.2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3.2.3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特性
    3.3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建设现状
        3.3.1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的调查分析
        3.3.2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
第4章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
    4.1 “双师型”教师能力的问卷设计
    4.2 问卷设计的调查对象
    4.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3.1 “双师型”教师能力分析
        4.3.2 “双师型”教师能力在专业上的差异性分析
    4.4 “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
第5章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及实施
    5.1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构建的基本理念
        5.1.1 “师德为先”的理念
        5.1.2 “实践导向”的理念
        5.1.3 “学生为本”的理念
    5.2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5.2.1 坚持高等性与职业性相统一
        5.2.2 坚持教学与科研两种能力相统一
        5.2.3 坚持实践性与操作性相统一
    5.3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体系框架
        5.3.1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指标体系
        5.3.2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指标内涵与标准
    5.4 “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的实施
        5.4.1 政府层面:国家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要求
        5.4.2 院校层面: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落实
        5.4.3 个人层面: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Ⅰ 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双师型”教师具备的最重要能力描述统计表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亟需大量商务英语人才
        2.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用人单位要求中职学校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要求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身发展需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
二、关键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关键概念界定
        1.粤港澳大湾区
        2.中职商务英语
        3.职业能力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理论基础
        1.市场需求理论
        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及要求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特征
        1.产业结构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
        2.粤港澳协调发展,资源优势互补
        3.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4.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求职面临的变化
        1.就业机会增多
        2.就业市场变革
        3.职业能力要求变化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1.现代服务业必需的英语应用能力
        2.跨文化沟通能力
        3.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
        4.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5.良好的团队工作能力
四、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方法和对象
        2.调查内容
        3.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4.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二)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2.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3.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学习现状
        4.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5.中职商务英语语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
    (三)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困境
        1.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精准
        2.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3.教育教学无法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4.教学实施过程不能突显职业能力的培养
        5.师资情况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2.教师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上进动力
        3.企业与学校无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难以持续深入
        4.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足,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不强
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精准定位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课程,突显职业能力培养
    (三)全力营造真实的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环境,校企互联互通
    (四)提高教学实施过程实效性,渗透职业能力培养
    (五)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能力
六、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毕业生卷)
附录2.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录3.企业访谈大纲
附录4.教师访谈大纲
附录5.毕业生访谈大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审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当前现状
        (二)探索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机制
        (三)挖掘土家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优势
    二、研究目的
        (一)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哪些不同“教育场”中发生
        (二)分析各“教育场”如何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
        (三)推动“教育场”之间寻求合作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四、概念厘清
        (一)文化
        (二)民俗文化
        (三)传承教育
    五、文献综述
        (一)梳理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已有论着
        (二)分析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三)研究小结
    六、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深度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文献分析法
    七、研究创新
        (一)研究范式
        (二)研究视角
    八、研究难点
第一章 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
    一、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文化现状考察
        (一)区域分布总览
        (二)族源、族称考据
        (三)族群分布调查
    二、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构成解析
        (一)土家民俗中的物质生产描述
        (二)土家民俗中的节庆仪式内涵
        (三)土家民俗中的人生礼仪价值
        (四)土家民俗中的社会关系建立
    小结
第二章 “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一、信念·场域·秩序: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功能
        (一)“信念”建构下的家庭文化空间
        (二)“场域”空间下的家庭权力分配
        (三)“秩序”规训下的家庭契约形态
    二、模仿·想象·认知: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方式
        (一)“身体影像”中的模仿学习教育
        (二)“游戏经验”中的行为感知教育
        (三)“集体认知”中的自我养成教育
    三、现实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一)“差异性”思维:家庭文化价值认同式微
        (二)“市场化”经济:家庭生产模式迅速消失
        (三)“打工潮”现状:家庭代际传承脱节严重
    小结
第三章 “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一、学生的需求: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现状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程度
        (二)文化接触的信息途径
        (三)学校教学的课程侧重
        (四)学生群体的兴趣方向
    二、学校的探求: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思路
        (一)阶段式教学:不同学校的目标任务与总体布局规划
        (二)系统化教学:土家民俗文化的教学设计与培养方向
    三、改革与创新: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突破
        (一)尝试课堂教改,鼓励教学创新
        (二)开发校本教材,鼓励设计创新
        (三)建设校园数据库,鼓励技术创新
    四、短板与不足: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一)经费不够,课程教改难以推进
        (二)学时不够,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定位不够,教材内容缺乏新意
        (四)奖励不够,个人评价缺乏标准
    小结
第四章 “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一、职业化生存:探讨民俗文化职业教育价值功能
        (一)拉动民俗文化产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二)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彰显职业教育功能
    二、精准化推进:实践民俗文化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一)扩大传统工艺职教规模,增强企业人才综合实力
        (二)发挥职业部门社教功能,加大职业群体培训力度
        (三)扶持文化竞技专业项目,培养民族体育项目人才
    三、困难与瓶颈:反思民俗文化职业教育面临问题
        (一)培训效果不明显:专业培训推动难度大
        (二)招生人数不增加:职业院校办学难度大
        (三)产品销售不乐观:企业商品外销难度大
    小结
第五章 “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技术的偏向:媒介属性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二)文化传输的偏向:价值输出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三)感官效果的偏向:情绪体验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二、新媒体1.0:社交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更新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微博、微信平台运营情况
        (二)裂变式推广:社交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
        (三)有序化改进:社交媒体传承教育的分析思考和建议
    三、新媒体2.0:自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升级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运营情况
        (二)以“抖音APP”为例:短视频自媒体技术优势分析
    四、新媒体3.0:VR技术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思考
        (一)创新设想:VR虚拟现实技术属性
        (二)创新开发: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
        (三)创新优势:VR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小结
第六章 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价值目标
        (一)在人的发展中追求文化烙印的葆有
        (二)在和谐社会中突显文化标识的自信
        (三)在未来发展中探照文化教育的方向
    二、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结构体系
        (一)“家、校、职、媒”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二)各个“场”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协调机制
    三、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路径策略
        (一)“家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二)“学校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三)“职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四)“媒介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一)外文译着
        (二)中文论着
        (三)工具书类
    二、论文类
        (一)期刊论文
        (二)学位论文
    三、政策文件,研究报告
附录
    附录一:实地走访考察报告
    附录二:各地区、各部门实地考察访谈问题汇总
    附录三:湘西地区中小学生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汇总
    附录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语文课教案
    附录五:《我的家乡红石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申报
    附录六:湘西州土家地区实地考察走访实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教材开发研究[D]. 焦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二维码的资产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邓阿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中职学校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研究[D]. 陈雪.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6)
  • [4]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D]. 刘跃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岳蒙蒙.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6]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研究[D]. 张兆诚.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9]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练丽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10]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D]. 黄栗.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