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测量软件 ES-K1

电磁干扰测量软件 ES-K1

一、电磁干扰测量软件ES-K1(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焘[1](2020)在《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与识别研究》文中指出人体动作捕获与识别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制作、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交叉性学科领域。相对于光学式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存在空间限制和遮挡问题等诸多优点。本文利用可穿戴传感器来搭建一套低成本、高精度、穿戴便捷、操作简单的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并利用动作捕获数据实现对人体动作的识别。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人体运动学模型是人体动作捕获、重构和分析的基础。本文将人体简化为由若干个关节和骨骼所组成的骨骼—关节模型,并且将各个关节的旋转自由度约束以及关节转动角范围限制加入到人体模型中,从而建立了基于约束的层次关节链骨骼模型。根据人体层次关节链骨骼模型的结构,将人体骨骼模型分为五条运动支链。结合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和齐次坐标转换,建立了人体关节旋转运动模型和人体骨骼位置、姿态模型。高精度、低延时的肢体姿态和位置测量是人体动作捕获与重构的关键。对于姿态测量,本文采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罗盘”的九轴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惯性传感器融合方案来进行姿态测量,并提出了四元数间接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融合九轴惯性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为了减小惯性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影响,首先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和补偿。本文提出的四元数间接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内层通过对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进行积分来计算姿态四元数的先验估计;外层为基于误差四元数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结合内层的姿态四元数先验估计和外层的误差四元数后验估计,最终可以得到姿态四元数的后验估计。此外,该算法还引入了自适应协方差算子,通过对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的测量幅值进行检测来调节线性加速度的过程噪声协方差和磁力计的量测噪声协方差,从而减小了人体运动线性加速度和磁场干扰对人体姿态测量的干扰。针对惯性传感器位置测量漂移大的问题,本文在九轴惯性传感器的基础上加入了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定位系统,利用UWB定位系统的位置测量对位置估计进行修正。为了减小时钟误差对UWB定位精度的影响,首先通过标定实验对时钟误差进行标定和补偿,然后利用高斯—牛顿迭代法进行位置解算。最后,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Rauch-Tung-Striebel(RTS)平滑算法对惯性传感器和UWB定位系统的测量输出进行位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姿态和位置估计算法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系统初始化标定是基于可穿戴传感器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传感器测量坐标系和人体坐标系不重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手眼标定的传感器—人体坐标系标定算法,该标定算法只需要三个标定姿势就可以完成全身传感器—人体坐标系的标定。为了减小标定姿势保持过程中肢体抖动对姿态测量的影响,利用内蕴平均算法对标定姿势的姿态测量求平均。此外,该标定算法还可以提供标定质量反馈,当标定姿势不标准时可以提醒用户再次标定。针对人体参数估计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人体关节约束的关节参数估计算法和基于封闭关节链的肢体长度估计算法。这两种人体参数估计算法都不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动作或者姿势就可以完成人体参数的估计。本文利用九轴MEMS惯性传感器和UWB模块搭建了可穿戴式人体动作捕获系统软硬件平台用于上述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可穿戴式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可以准确、流畅的捕获和重构人体的运动。相对于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信息,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姿态测量误差和噪声小,包含信息丰富,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人体的动作过程,因此本文采用肢体的相对姿态运动序列或者关节的关节角运动序列来描述人体的动作过程。针对人体动作序列在时间、空间和完整性上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模板匹配的人体动作识别算法。结合相似度阈值,利用DTW算法和姿态度量来计算测试动作序列和各个动作模板序列之间的相似百分比,选择相似度百分比最大动作模板对应的类为测试动作的分类。考虑到DTW模板匹配识别算法的识别率主要取决于模板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DTW的自适应全局时间序列平均算法用于动作的模板创建。该时间序列平均算法以DTW距离作为相似度度量,可以同时在幅值空间和时间空间上对时间序列进行平均。通过对训练动作序列集求平均,可以得到一个执行速度和幅度适中的动作序列,以此平均动作序列作为动作模板序列可以减小了动作的执行速度和幅度对动作识别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模板预筛选和排序以及非最优匹配提前截止来对识别算法进行优化和加速。最后,本文以手势识别为例来验证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以手势训练样本的平均序列作为手势模板,可以显着提高手势的识别率。

田新良[2](2015)在《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LCL滤波器的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量非线性负载接入配电网,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实际应用来看,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s, SAPF)是治理配电网谐波污染的有效手段。欧美已广泛应用,国内在SAPF拓扑设计、谐波检测、电流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而对产业化关键问题(散热、电磁兼容、绝缘耐压、成本体积、安全稳定性等)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资助课题“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用户侧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电能质量控制部分,基于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的行业标准JB/T11067-2011(JB067),本文对三相SAPF产业化关键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拓扑结构、电流控制策略、测量误差校正方法及保护系统的创新与完善,研制一款稳定、实用、高性价比的三相并联型有源滤波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拓扑设计方面:提出一种申请了发明专利的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LCL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该拓扑在LCL滤波器的基础上,利用空间矢量法对PWM波进行调制而产生的三次谐波电压作为三次谐波电压源,通过并联电容器组注入电网,构建了三次谐波电压及零序电流注入回路,相对传统拓扑,提高了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减少了功率模块发热,克服了传统拓扑无法提供零序电流泄放通道而使装置本身成为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不足,改进了装置的电磁兼容及绝缘耐压性能。2)电流控制方面:利用电网谐波电流周期性重复出现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误差预测算子的周期重复控制,实现了系统的无差拍控制,避免了常规基于瞬时值反馈的无差拍控制很难用统一数学模型对谐波电流进行描述而影响稳态精度的不足。同时,对周期重复控制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正弦算子的半周重复控制(Half-PeriodRepetitive Controller, HPRC),减小了重复控制延时,提高了系统动态性能。3)测量误差校正方面:提出一种消除测量误差的稳态校正法(Steady-StateCorrection,SSC),该方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控制精度。本文在分析测量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的基础上,推导并设计了可消除测量误差的稳态校正环节,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克服了传统方法通过选用昂贵的精密电子器件检测谐波电流来减少测量误差的不足,为高精度、低成本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产品化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4)保护系统方面:深入研究了针对三相SAPF装置本体的保护措施及针对运行过程中特殊状态下的保护措施,对关键故障采用了硬件保护加软件保护的冗余设计方案,并设计了采用一个限流电阻的改进型预充电电路实现系统预充电,为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在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本课题组与某大型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了60KVA试验样机与工业样机的研制,仿真与厂测结果证明,该样机的整体性能符合JB067标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可以在863示范项目中试运行,为最终装置的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工程化的基础。

张佳楫[3](2012)在《五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如集成电路制造、微型机械装配、生物细胞作业、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和微外科手术等,都需要具有高速度和高精度的两维定位装置。然而传统的叠加式二维定位平台无法摆脱机械式传动机构和摩擦所带来的固有缺点:定位精度较低,响应速度慢,制造成本高。因此基于直接驱动的磁悬浮平面电机被人们提出来作为实现高速度和高精度定位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两维定位装置相比,磁悬浮平面电机具有直接驱动、无摩擦和无反冲等优点。因此,开展平面电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以分析和解决磁悬浮平面电机的悬浮控制和平面定位控制为主线,对平面电机中动力学建模、耦合分析、鲁棒解耦控制器策略以及控制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的成果:设计了基于直流吸引式的磁悬浮平面电机机械平台,该平台的定子在垂直方向布置4个U型电磁铁,水平方向布置8个I型电磁铁。通过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对动子的电磁吸引力驱动动子,使其在竖直方向实现悬浮,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平面运动。该磁悬浮平面电机具有以下特点: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驱动方式上采用直流吸引式驱动提高了线圈的利用效率;工作台的悬浮与水平驱动部分互相独立,从结构上减少了电磁力相互之间的耦合;电机动子上不存在绕组与永磁阵列,避免了动子散热问题,便于对其进行精密控制。完成了基于PC机的磁悬浮平面电机集成控制方案。该控制集成方案在硬件上采用PC机上插入基于PCI总线的输入输出卡,并外接模拟线性功率放大芯片的方式。软件上采用Windows平台上安装第三方多任务实时控制软件RTX的方式,实现在windows环境下的定时控制,最小定时周期可达0.1ms。在该软件平台下,开发了磁悬浮平面电机的实时控制与检测软件。通过软、硬件设计表明所设计的集成控制方案结构合理、使用灵活、可靠性好,适合磁悬浮平面电机的实时控制与数据检测。为了提高悬浮方向上的控制性能,论文研究了磁悬浮电机在垂直方向上电磁力的建模方法,并针对电机垂直方向上的悬浮问题,设计了非线性鲁棒控制器。通过应用全局滑模算法,结合反馈线性化技术,提出了悬浮系统的抗参数不确定鲁棒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和控制实验验证了基于非线性技术的滑模控制器比传统PID控制器能够使磁悬浮系统获得更好的快速响应性和更强的抗干扰性能,并且能够在系统存在较大参数不确定时实现稳定控制。针对磁悬浮平面电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多输入多输出耦合问题,论文建立了悬浮平台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了鲁棒解耦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对动子各轴上的旋转角与位移量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单独控制。该控制器使用模糊滑模控制策略,能够消除磁悬浮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影响,对系统的参数不确定项进行估计,柔化控制器的输出,消除“抖振”。同时,在控制器中还设计了扩张观测器以提高平台的抗干扰能力。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解耦控制器能够对磁悬浮平面电机悬浮方向上的3个自由度进行解耦,有较强的适应参数不确定和抑制外部扰动的能力。研究了磁悬浮平面电机在XY平面内的控制方法。建立了磁悬浮平面电机动子在水平面内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平面定位的多输入多输出状态,提出了对X、Y轴负向驱动电磁线圈通以恒定电流以减少系统输入数量的控制方案,简化了控制量输入;应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与扩张观测器设计了3通道解耦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对悬浮动子多输入多输出耦合模型的解耦,并在控制过程中保持系统的鲁棒性。综上所述,本文所论述的磁悬浮平面电机实验平台,集成控制方案,提出的系统简化控制输入方案以及所设计的非线性解耦控制器能够实现磁悬浮平面电机的五自由度控制,并使电机在直接驱动下实现精确的平面定位。对于进一步开发高精度大行程的平面定位装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李昆鹏[4](2014)在《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因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可调以及能量双向流动等优势,双PWM变换器在电力特别是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双PWM变换器网侧整流器离散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瞬时功率预测电流控制(IP-PCC)算法,改善传统PCC算法存在的稳态误差问题,并降低对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设定瞬时无功功率指令值为零以满足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要求。据单个采样周期内瞬时功率跟踪误差平方和设定价值函数。通过满足固定时间周期内价值函数最小为原则,预测下一采样时刻电网电流分量。同时,将虚拟磁链变量引入IP-PCC算法,针对纯积分运算存在的积分初值和直流偏置问题,提出一种带有补偿量的改进型一阶低通滤波器(FOLP)进行虚拟磁链估计,以期实现PWM整流器IP-PCC无电压传感器控制。2)根据静止坐标系以及以转子磁链和定子磁链为基准的两种旋转坐标系下各变量关系,借助矢量控制解耦思想,利用定子电流及定子磁链分量建立逆变器瞬时功率数学模型,从而提出双PWM变换器电机侧逆变器瞬时功率预测控制(PIPC)算法,提高系统功率因数。以PMSM定子磁链幅值恒定为原则计算瞬时有功功率指令值,并根据功率跟踪误差选择逆变器期望开关电压。推导PMSM调速系统能观性条件,并将离散滑模观测器(D-SMO)及高频旋转电压信号注入法分别引入PIPC算法中,以期实现全速度范围内逆变器PIPC无位置传感器控制。3)针对双PWM变换器功率流动情况,根据PIPC算法结构,将PIPC算法中瞬时有功功率预测值直接作为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变量,采用负载功率前馈控制实现PWM整流器IP-PCC结构和PWM逆变器PIPC算法的协调。无需单独进行负载功率观测,以期实现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在理论和仿真分析基础上,搭建双PWM变换器电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从软硬件两方面设计网侧PWM整流器IP-PCC实验、电机侧PWM逆变器PIPC实验以及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实验,并进行在线调试,验证所提相关理论有效性和可行性。

朱世松[5](2013)在《煤矿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知识发现研究》文中认为瓦斯灾害防治仍然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综合利用布设在井下空间的各类非接触式传感设备动态采集的相关数据,对具有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实现实时跟踪监测和早期诊断预警,为煤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监控系统可靠性,防范和抑制瓦斯突出、瓦斯积聚和瓦斯爆炸等事故提供决策依据,是目前煤矿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亟待增强的功能目标。论文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危险性预测技术和预警理论,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充分挖掘瓦斯、风速、电磁辐射、声发射等各类传感数据所蕴涵的规律性知识,发挥各类传感器的优势,按照“手段多样、优势互补、相互验证、短中长期搭配”的思路,着力构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瓦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井下工作面瓦斯危险的“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速响应、有效控制”。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煤矿瓦斯安全动态监测手段和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包括瓦斯浓度、电磁辐射、声发射等传感监测技术及突出预测方法,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煤与瓦斯突出多传感器融合预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实际需求,本着提高监测系统效能,降低系统资源消耗的理念,提出了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目标体系、闭环工作流程、传感器选用与组织以及各种瓦斯安全动态监测传感信息融合分析理论的合理运用,从而最终确定了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体系总体结构,重点研究了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瓦斯突出预测多传感器信息决策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的瓦斯超限报警信号辨识方法。基于DTW距离对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报警时间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对所获得的7种典型的时间序列模式,基于分段形态度量方法,提取了15个特征指标,从中筛选出5个分类效能较强指标,建立了瓦斯超限报警时间序列形态特征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瓦斯报警信号快速辨识算法。提出了基于时空相关分析的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监测数据异常自动识别技术。定性分析了工作面顺风流方向瓦斯运移存在的时空异步相关特性;确定了相关系数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异步相关最优滞后步长的计算方法和瓦斯气体涌出后在回风巷道中体积分数随时空变化的预测和反演公式;统计计算了8种原因导致的瓦斯数据异常存在的相关系数值变化区间;提出了基于时空相关分析的工作面瓦斯监测数据异常识别算法;为提高相关分析效率,提出了能表达空间拓扑信息的井下瓦斯传感器层次编码方法。提出将工作面瓦斯安全监测问题归类为专家诊断范畴。研究了瓦斯监测信息知识发现方法,提出了瓦斯时间序列聚类分析与知识提取方法;针对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决策融合专家知识库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瓦斯监测知识学习算法和瓦斯监测专家知识的组织存储策略。最后举例说明了基于专家系统的工作面瓦斯超限原因识别推理应用过程。

刘启佳[6](2014)在《四轮转向汽车侧向动力学最优控制和内外环联合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轮转向汽车在极限工况下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贡献是明显的,然而要想让四轮转向汽车在极限工况下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性能,在设计四轮转向控制策略时必须将轮胎的非线性特性考虑进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仿真、测试手段的进步,建立一个在开发前期就能够对四轮转向车辆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仿真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它不仅节约了研制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对四轮转向的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依据。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考虑车辆纵向、侧向、侧倾、横摆和四个车轮转动共八个自由度的四轮转向汽车侧向动力学模型;对实车的轮胎进行了试验测试,用魔术轮胎公式辨识出了轮胎参数因子用于后续的研究;用商业软件Carsim对所建立的八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建立了转向阻力矩计算模型,并用六分力传感器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分析了后轮转向执行机构的运动学关系,结合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后轮转向执行器模型;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建立了后轮转向执行器位置控制算法;建立了后轮转向控制系统模型,用于分析后轮转向系统的响应特性,通过台架试验和仿真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根据轮胎侧偏力-侧偏角曲线变化的特点,将曲线分成三个区:线性区、中间区和缓平区,每个区的轮胎侧偏刚度都按照线性来考虑。用所建立的权函数将三个区的线性轮胎侧偏刚度平滑地过渡到一起来近似轮胎侧偏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并与魔术轮胎公式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基于所确立的权函数,结合三个区的线性轮胎侧偏刚度,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基于权函数的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通过与线性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权函数的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在轮胎处于较大侧偏角和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基于权函数的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可以在轮胎侧偏刚度下降的情况下给出较大的后轮转角来跟踪期望的控制目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了三个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基于运动学的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基于线性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和基于非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针对以上三种质心侧向速度模型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运动学模型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和非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的联合估计模型,并提出了联合估计的切换算法,通过仿真验证在各种行驶工况下都得到了较好的估计效果。对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和六分力传感器测试系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六分力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建立了考虑四轮转向控制策略和后轮转向控制系统的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分析平台,通过典型工况的实车场地试验对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仿真分析平台是有效的;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权函数的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在该仿真分析平台上进行了仿真研究。

宋金修[7](2018)在《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无土栽培是设施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肥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水肥供应不仅可以提高设施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受到离子选择性电极研发滞后、易受干扰、精度差、寿命短、价格昂贵等限制,营养液灌溉系统通常为基于EC和pH的反馈控制,无法实现营养液离子浓度的精准控制。本文以钾素为例,探讨了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明确了番茄植株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各器官含钾量和对营养液钾素的动态需求。通过营养液中各离子活度对其EC和pH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离子活度核算特定配方营养液EC和pH的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离子EC贡献率的概念,结合营养液EC实际测量可以将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EC控制水平提高到离子浓度控制水平,从而满足不同生育时期作物生产对营养液离子浓度的动态需求。本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钾离子浓度为1、4、8、12及16mmol/L(K1、K2、K8、K12、K16)的营养液供钾水平下对基质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供钾水平可以显着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叶数、花序数,及生物量积累,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单果重、单株产量、番茄红素与维生素C含量,但K12和K16实验区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综合番茄植株的各器官含钾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液供钾水平的响应,为保证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建议基质培番茄在幼苗期的营养液供钾量为8~10 mmol/L、开花期为10~12 mmol/L、坐果期为12~13mmol/L、果实成熟期为13~15mmol/L。因此,日本园试通用营养液适用于设施番茄栽培,但需要在不同生育时期动态地调控钾离子浓度。(2)特定配方营养液中各离子活度与营养液EC和pH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和二次相关关系,不同相对浓度的营养液中各离子EC贡献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在添加特定单盐后的混合营养液中,所添加单盐的阴阳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显着增加,其他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相应减小。添加相同钾离子浓度的不同单盐时,钾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的变化规律相近,但阴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利用基于离子活度的回归模型估测不同相对浓度的园试通用营养液和山崎番茄营养液的EC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仅为1.33%和1.84%,pH的估测偏差也仅为0.22%和0.09%;即使在添加特定单盐后的两种营养液中的EC和pH估测偏差也低于0.4%和0.5%。因此,基于离子活度可以准确地估测特定配方营养液的EC和pH,而本文提出的离子EC贡献率结合EC实际测量为核算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提供了可能。(3)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由营养液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营养液配制与灌溉装置、以及箱体等辅助装置组成。本文对EC/pH采集器和营养液EC控制进行了调试与研究。EC和pH采集装置主要是通过EC/pH采集器的温度补偿与校正功能等优化实现了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化的EC和pH测量。通过提出母液添加用高速电磁阀的占空比控制的自学习设计,不仅能提高营养液配制制精度,还能提供母液或单盐的精准添加量,结合离子EC贡献率的算法和EC实际测量使得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从EC控制水平提高到离子浓度控制水平。

史林然[8](2019)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因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起动转矩大、可靠性高、再生制动能力强等优点,在电动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双凸极结构特点导致了电机存在瞬时转矩脉动,换相过程转矩脉动尤甚。由于对转矩脉动的抑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电机电流的控制精度,本文利用模型预测控制优良的“滚动优化”能力,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控制器,以提高电机电流跟踪能力,从而有效减小电机转矩脉动。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进行了介绍,针对传统的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存在的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计算负担。仿真研究表明相较于滞环电流控制,改进的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提高了电流跟踪能力,但电流和转矩脉动抑制效果不够理想,同时还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针对改进的有限控制集预测电流控制仿真研究中电流脉动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控制集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选取电流跟踪误差和控制量构成目标函数,求解该优化目标直接计算得到实际电流跟踪上参考电流所需的精确占空比,并将该占空比用于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控制中,实现对电流、转矩脉动的控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非线性相电感模型,利用实测电机增量电感数据获取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所需的相电感,该法提高了相电感模型的精度,无需电机磁链数据。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连续控制集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实际电流对参考电流的精确跟踪,具有较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最后,以一台电动车用1.5kW三相12/8SRM为实验对象,搭建基于DSP的SRM调速系统实验平台,验证了本文所提基于连续控制集的SRM预测电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石川[9](2017)在《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烟幕、诱饵、箔条等无源干扰技术,因其功能单一、留空时间短、干扰效能受环境气象影响大等原因,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研制具有大规模信息压制能力的新型多功能无源干扰材料是当前从事光电对抗技术研究人员面对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在综合分析光电对抗器材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将超顺磁纳米材料与消光材料、导电材料和含能材料复合,研制集定向趋附、多频段磁调控电磁干扰和毁伤压制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干扰粒子技术,为无源光电对抗技术适应现代作战需求,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纳米材料复合制备规律和消光规律,设计出了具有不同核壳结构的多功能复合粒子,采用FDTD消光计算模型深入优化了复合粒子结构,确定了材料选型和尺寸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壳层仅为30 nm时就可完整继承消光材料的红外消光特性,而且磁组装后的复合粒子链的消光系数约为单个粒子的5倍;通过控制复合磁性粒子链的链长,可实现对粒子链消光峰值波段的精确调控。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优化了复合粒子的结构及组成,优选出以超顺磁簇为核,SiO2为保护介质,消光及导电材料为壳的复合磁性消光和电磁压制纳米核壳粒子;以及苦味酸钾微晶为核,超顺磁纳米微晶为磁修饰层的复合磁性含能粒子。(2)通过对溶剂热还原法的改进,制备出了粒径在100700 nm范围内可调节且具有优秀超顺磁特性的Fe3O4纳米簇粒子;以及饱和磁感应强度高达87.63 emu/g且具有超顺磁临界直径的Fe3O4纳米磁晶。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粒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研究了还原溶剂配比对纳米晶和簇型结构尺寸的影响。分别利用XRD,TEM,SEM,VSM,FTIR和XPS等测试技术表征了粒子的结构、磁性和组成。(3)分别用晶种生长法、原位均相聚合法和高温热解法、微晶共沉淀法制备出了Fe3O4@SiO2@Ag、Fe3O4@SiO2@C、KPA@Fe3O4复合磁性粒子,并对其结构、磁性和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微波网络矢量仪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分析了Fe3O4@SiO2@Ag和Fe3O4@SiO2@C两种复合粒子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特性,探讨了壳层材料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Ag壳层复合粒子的电阻率最低可达8.06×10-5Ω·cm,C壳层的复合粒子在-10 dB以下的微波屏蔽频段覆盖了较宽的1216 GHz;采用DSC分析了KPA@Fe3O4复合粒子的含能特性,得出了含能组分和磁性组分为最佳质量配比1:2时,可实现复合粒子同时具备较好的安定性和较强的能量输出特性。(4)结合粒子磁化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及粒子浓度扩散方程,建立了磁性粒子磁源趋附运动的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模型,研究了复合磁性粒子在磁场和空气流场作用下的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探讨了磁源强度和粒子磁响应能力对磁性复合粒子磁源趋附效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粒子的浓度会随着到磁源距离的缩小而增加,40 mT的永磁体磁源可在其10 cm范围内引发磁致涡流,导致磁源附近粒子的富集浓度为初始粒子浓度的14倍;随着磁源磁感应强度Bx的降低,其附近捕集的磁粒子浓度Cv的变化规律大致服从(?)。(5)结合理论模型,设计了用于磁粒子磁源趋附性能测试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磁性含能复合粒子的磁趋附效能,10 mT的永磁体磁源附近聚集的复合磁性粒子质量是非磁场环境下的近20倍,证明了磁性复合粒子对弱磁性目标具有明显趋附作用。(6)开展了蒙特卡罗法仿真磁性复合粒子磁自组装机理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粒子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成链,磁组装链长度与磁粒子尺寸和浓度为正相关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在400800 nm、体积浓度小于1%时的磁性复合粒子在外磁场中倾向于磁组装成含812个粒子的一维链结构,其消光峰值与长波红外窗口匹配,是远红外干扰的重要候选材料。

贾庆贤[10](2015)在《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姿态控制系统作为卫星至关重要的分系统,受卫星长期运行于恶劣空间环境的影响,其不可避免的易于发生故障,特别是执行机构和姿态敏感器等部件。对于在轨卫星来说,姿控系统故障轻则导致控制精度降低、闭环姿控系统不稳定,重则卫星寿命缩短、卫星完全失效。为了保证卫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卫星姿控系统一般提供了硬件冗余以及简单故障检测与诊断(FDI)功能。然而,为了实现卫星自主故障诊断以及快速精确的故障容错,获得卫星姿控系统故障大小及其变化趋势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针对卫星姿控系统故障重构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自2001年基于学习观测器(LO)的故障重构方法被提出以来,虽然该课题方向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鲁棒性问题、敏感器故障重构问题以及系统化LO设计问题等。基于此,本论文对基于LO的故障重构理论及其在微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基于P型LO的微小卫星反作用飞轮失效故障重构问题。针对现有基于P型LO的执行机构失效故障重构设计未提供系统化观测器矩阵求解方法且需满足控制输入有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改进P型LO设计。所提设计不仅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化P型LO设计方法,而且无需控制输入有界条件。进一步,利用H∞技术设计了鲁棒P型LO抑制干扰输入对执行机构失效故障重构的影响。针对出现飞轮失效故障的微小卫星姿控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故障重构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微小卫星惯性陀螺故障重构问题,提出了两种增广LO设计:增广P型LO和增广PD型LO。设计一种适当输出滤波器,将敏感器故障系统转变为具有执行机构故障形式的增广系统模型。针对该增广模型,设计了增广P型LO重构敏感器故障。针对现有P型LO的故障约束条件并不具有明确物理意义以至于无法确定其所适用的敏感器故障时变特性,以及为了敏感器故障快速重构的需要,提出一种增广PD型LO设计。基于LMI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化PD型LO设计方法。考虑干扰输入对敏感器故障重构的影响,基于H∞技术,给出一种鲁棒增广PD型LO设计。分别将两种增广LO设计应用于微小卫星姿控系统的惯性陀螺故障重构,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比了其优劣。研究了基于连续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LUIO)的微小卫星推力器鲁棒故障重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UIO的执行机构鲁棒FDI方法,并给出了鲁棒UIO设计和鲁棒FDI条件。基于现有P型LO设计,研究了基于P型LO的执行机构加性故障重构问题。基于所提UIO和P型LO,提出了一种连续LUIO实现执行机构鲁棒故障重构。考虑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输入解耦,给出了所提LUIO的稳定性条件和存在条件。针对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输入耦合以及系统出现测量噪声的情况,设计LUIO解耦部分干扰输入,并抑制未解耦干扰输入和测量噪声对执行机构故障重构的影响。分别将所提两种LO设计应用于微小卫星姿控系统的推力器故障重构,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并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仿真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LUIO的微小卫星推力器鲁棒故障重构方法。针对连续系统的欧拉近似离散模型,提出了一种欧拉近似UIO设计并给出其鲁棒稳定性分析。基于所提离散UIO和连续LUIO,提出了一种欧拉近似LUIO实现执行机构鲁棒故障重构。考虑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输入耦合以及系统出现测量噪声的情况,基于UIO的干扰解耦思想,设计LUIO矩阵解耦部分干扰输入,后利用H∞技术设计剩余观测器矩阵使得离散LUIO对未解耦干扰输入和测量噪声具有鲁棒性。为了保证欧拉近似LUIO运行于精确系统模型,研究了其满足半全局实际收敛性质的条件。将基于离散LUIO的方法应用于微小卫星姿控系统推力器故障的鲁棒重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二、电磁干扰测量软件ES-K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干扰测量软件ES-K1(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人体动作捕获技术发展现状
        1.2.1 人体动作捕获技术分类
        1.2.2 惯性动作捕获系统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1.3.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姿态和位置测量
        1.3.2 人体动作捕获系统初始化标定
        1.3.3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体动作识别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人体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2.1 引言
    2.2 人体骨骼模型
    2.3 人体姿态运动学
        2.3.1 坐标系定义
        2.3.2 单肢体的姿态描述
        2.3.3 人体的关节约束
    2.4 人体运动学
        2.4.1 齐次坐标变换
        2.4.2 基于根骨骼的人体正向运动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肢体的姿态和位置测量
    3.1 引言
    3.2 MEMS惯性传感器的标定与补偿
        3.2.1 MEMS惯性传感器测量误差模型
        3.2.2 MEMS惯性传感器的标定
    3.3 基于自适应四元数间接卡尔曼滤波器的姿态融合算法
        3.3.1 MEMS惯性传感器测量模型
        3.3.2 间接卡尔曼滤波器过程模型
        3.3.3 间接尔曼滤波量测模型
        3.3.4 自适应间接卡尔曼滤波器更新方程
        3.3.5 姿态四元数估计
    3.4 基于惯性传感器和UWB传感器的位置测量
        3.4.1 UWB测量模型
        3.4.2 UWB测量误差分析与补偿
        3.4.3 UWB定位解算
        3.4.4 基于惯性传感器和UWB传感器的位置融合算法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MEMS惯性传感器标定实验
        3.5.2 姿态测量实验
        3.5.3 基于惯性传感器和UWB传感器的位置测量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姿态的度量与平均
        4.2.1 姿态的度量定义
        4.2.2 姿态的内蕴平均计算
    4.3 基于手眼标定的传感器—人体坐标系标定
        4.3.1 标定姿势定义
        4.3.2 标定姿势数据采集和分割
        4.3.3 传感器—人体坐标转换矩阵计算
    4.4 人体参数估计
        4.4.1 基于关节约束的关节参数估计
        4.4.2 基于封闭关节链的肢体长度估计
    4.5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系统软硬件设计
        4.5.1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系统硬件设计
        4.5.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4.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传感器—人体坐标系标定实验
        4.6.2 人体参数估计实验
        4.6.3 人体动作捕获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TW模板匹配的人体动作识别
    5.1 引言
    5.2 人体动作描述
    5.3 基于DTW模板匹配的人体动作识别算法
        5.3.1 人体动作信号预处理
        5.3.2 基于DTW和姿态度量的人体动作相似度计算
        5.3.3 基于DTW模板匹配的人体动作识别
    5.4 基于时间序列平均的人体动作模板创建
        5.4.1 基于DTW的时间序列平均问题
        5.4.2 基于DTW的自适应全局时间序列平均
        5.4.3 人体动作模板创建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时间序列平均实验结果与分析
        5.5.2 手势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DBA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LCL滤波器的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谐波概述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核心技术
    2.1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2.2.1 国内外产业化研究现状
        2.2.2 国内产业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2.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核心技术分析
        2.3.1 拓扑设计
        2.3.2 谐波检测
        2.3.3 电流控制
        2.3.4 测量误差校正
        2.3.5 保护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设计
    3.1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 LCL 滤波器的拓扑设计思路
    3.2 有源电力滤波器三次谐波注入的无源实现方法
        3.2.1 无源三次谐波电压注入回路的实现方法
        3.2.2 无源三次谐波电流回路的实现方法
        3.2.3 EMC 及地电位电路的实现方法
    3.3 有源电力滤波器 LCL 滤波器的约束方程设计法
        3.3.1 各参数对滤波性能的影响分析
        3.3.2 基于约束方程的 LCL 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3.3.3 LCL 滤波器的谐振抑制
    3.4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 LCL 滤波器的统一拓扑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
    4.1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 LCL 滤波器的拓扑建模
    4.2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 LCL 滤波器拓扑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
    4.3 基于误差预测算子的周期重复控制
    4.4 基于正弦算子的半周重复控制
        4.4.1 半周重复控制原理分析
        4.4.2 半周重复控制数学建模
        4.4.3 半周重复控制稳定性分析及系统校正
        4.4.4 半周重复控制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除系统测量误差的稳态校正法
    5.1 系统测量误差及稳态误差分析
    5.2 系统测量误差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5.3 稳态校正法
        5.3.1 稳态校正法模型
        5.3.2 稳态校正法消除测量误差机理分析
        5.3.3 稳态校正法减少稳态误差机理分析
    5.4 稳态校正法在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
        5.4.1 控制原理分析
        5.4.2 建模与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保护系统设计
    6.1 有源电力滤波器保护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6.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本体保护
        6.2.1 变流器模块保护
        6.2.2 控制电路板故障保护
    6.3 有源电力滤波器运行过程中的特殊状态保护
        6.3.1 预充电保护
        6.3.2 启动保护
        6.3.3 停机保护
        6.3.4 负载超限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业样机研制与仿真实验
    7.1 装置研制依据标准及正常工作环境
    7.2 装置功能要求及主要电气性能
    7.3 硬件平台构建
    7.4 软件框架设计
    7.5 仿真与试验
        7.5.1 三次谐波注入及 LCL 滤波效果验证
        7.5.2 周期重复控制验证
        7.5.3 稳态校正法验证
        7.5.4 不同负载实验
        7.5.5 不同系统电压实验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IV - 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3)五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平面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平面电机水平驱动方案研究现状
        1.2.2 平面电机支撑方案研究现状
    1.3 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课题来源
2 多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设计与控制系统集成
    2.1 多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工作原理与整体方案
        2.1.1 磁悬浮平面电机整体方案选择
        2.1.2 磁悬浮平面电机整体方案设计
    2.2 多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结构设计
        2.2.1 磁悬浮平面电机动子结构设计
        2.2.2 磁悬浮平面电机定子顶盖与U型电磁铁结构设计
        2.2.3 水平驱动线圈设计与传感器布置
    2.3 多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系统
        2.3.1 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
        2.3.2 功率放大与信号检测滤波电路开发
        2.3.3 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软件平台
        2.3.4 磁悬浮平面电机实时控制与监测软件开发
    2.4 本章小结
3 磁悬浮平面电机单自由度悬浮控制研究
    3.1 平面电机悬浮方向单自由度系统建模
        3.1.1 电磁力非线性模型
        3.1.2 悬浮方向单自由度系统建模
    3.2 平面电机悬浮方向单自由度反馈线性化控制研究
        3.2.1 精确反馈线性化方法简介
        3.2.2 单自由度磁悬浮模型的反馈线性化
    3.3 平面电机悬浮方向单自由度鲁棒控制器设计
        3.3.1 全局滑模控制器简介
        3.3.2 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3.3.3 全局滑模控制器稳定性证明
    3.4 平面电机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控制器实验研究
        3.4.1 电磁力特性参数测量与辨识
        3.4.2 全局滑模控制器实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磁悬浮平面电机三自由度悬浮解耦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悬浮动子动力学分析
        4.2.1 悬浮动子刚体转角运动分析
        4.2.2 悬浮动子空间转角求解
        4.2.3 悬浮动子刚体动力学建模
    4.3 三自由度解耦悬浮控制技术研究
        4.3.1 悬浮平台刚体动力学模型简化
        4.3.2 模糊滑模控制理论
        4.3.3 悬浮平台三自由度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4.3.4 解耦扩张观测器设计
        4.3.5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4.4 三自由度解耦悬浮控制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磁悬浮平台XY平面运动解耦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磁悬浮平台水平运动动力学建模
    5.3 磁悬浮平台XY平面三自由度解耦控制技术研究
        5.3.1 磁悬浮平台平面位置与转角计算
        5.3.2 磁悬浮平台平面定位控制方案设计
        5.3.3 磁悬浮平台平面定位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5.3.4 磁悬浮平台平面定位解耦扩张观测器设计
        5.3.5 磁悬浮平台水平驱动各线圈气隙求解
        5.3.6 磁悬浮平台水平驱动电流分配与电流环控制
    5.4 磁悬浮平面电机XY平面驱动控制实验研究
        5.4.1 平面定位实验设置
        5.4.2 磁悬浮平台平面定位阶跃响应实验
        5.4.3 磁悬浮平台平面动态跟踪响应实验
        5.4.4 磁悬浮平台平面双轴联动跟踪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双 PWM 变换器独立控制策略
        1.2.2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PWM变换器工作机理及数学模型
    2.1 双 PWM 变换器工作机理研究
    2.2 坐标变换及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2.2.1 坐标变换
        2.2.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2.3 双 PWM 变换器数学模型
        2.3.1 网侧 PWM 整流器数学模型
        2.3.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数学模型
    2.4 双 PWM 变换器功率流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PWM变换器网侧预测电流控制
    3.1 传统预测电流控制
        3.1.1 传统 PCC 机理研究
        3.1.2 传统 PCC 算法存在的问题
    3.2 改进预测电流控制
        3.2.1 IP-PCC 算法机理分析
        3.2.2 无电压传感器 IP-PCC 算法
        3.2.3 基于 IP-PCC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
    3.3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PWM变换器电机侧瞬时功率预测控制
    4.1 传统控制理论
    4.2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理论
        4.2.1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机理分析
        4.2.2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仿真分析
        4.2.3 基于 PIPC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
    4.3 无位置传感器 PIPC 算法
        4.3.1 离散滑模观测器 PIPC 算法
        4.3.2 高频信号注入 PIPC 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
    5.1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机理
    5.2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性能分析
        5.2.1 稳态特性分析
        5.2.2 稳定性分析
    5.3 负载功率观测法
        5.3.1 传统观测法
        5.3.2 瞬时功率观测法
    5.4 仿真分析
        5.4.1 结构及参数设计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协调控制对传导电磁干扰影响机理
        5.5.1 LISN 特性分析
        5.5.2 传导电磁干扰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PWM变换器实验结果分析
    6.1 硬件电路设计
        6.1.1 主电路
        6.1.2 检测电路
        6.1.3 控制电路
    6.2 软件设计
        6.2.1 网侧 PWM 整流器 IP-PCC 程序设计
        6.2.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 PIPC 程序设计
        6.2.3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程序设计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网侧 PWM 整流器 IP-PCC 实验
        6.3.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 PIPC 实验
        6.3.3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煤矿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缩略词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煤矿瓦斯监测预警系统现状
    1.3 煤矿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知识发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煤矿瓦斯安全监测手段与评价指标
    2.1 瓦斯监测的主要任务及方法概述
    2.2 突出静态预测方法与危险评价指标
    2.3 突出动态预测方法与危险评价指标
    2.4 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排序
    2.5 本章小结
3 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体系结构
    3.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3.2 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目标体系
    3.3 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工作流程
    3.4 瓦斯监测传感器的选用与组织
    3.5 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体系总体结构
    3.6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瓦斯突出预测决策级融合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的瓦斯报警信号辨识
    4.1 瓦斯超限报警原因分析
    4.2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及其应用
    4.3 基于 DTW 距离的 GWTS 聚类分析
    4.4 GWTS 形态度量与特征提取
    4.5 基于分段形态度量的瓦斯报警信号辨识算法
    4.6 实验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瓦斯监测数据异常识别
    5.1 瓦斯传感数据异常原因分类
    5.2 瓦斯异常传感数据时空相关分析
    5.3 基于层次编码法的瓦斯传感器编码规则
    5.4 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瓦斯异常识别方法
    5.5 实验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瓦斯监测知识发现及知识库系统设计
    6.1 瓦斯监测数据挖掘方法
    6.2 瓦斯报警时间序列知识发现
    6.3 瓦斯监测知识库系统设计
    6.4 基于专家系统的工作面 GWTS 模式识别示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四轮转向汽车侧向动力学最优控制和内外环联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四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四轮转向执行机构的发展
        1.2.3 车辆状态估计的发展
    1.3 四轮转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1.3.1 四轮转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1.3.2 四轮转向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车辆侧向动力学建模与验证
    2.1 车辆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 坐标系的定义
        2.1.2 动能
        2.1.3 势能和耗散能
        2.1.4 广义力
        2.1.5 特殊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
    2.2 八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建立
        2.2.1 车辆动力学方程
        2.2.2 车辆运动学方程
        2.2.3 轮胎模型
        2.2.4 车辆质心在地面坐标系中的运动轨迹
    2.3 驾驶员模型的建立
        2.3.1 基于单点预瞄理论的任意路径跟踪驾驶员模型
        2.3.2 驾驶员模型的验证
    2.4 整车仿真模型的对比验证
        2.4.1 八自由度车辆仿真模型
        2.4.2 Carsim车辆模型
        2.4.3 仿真分析对比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后轮转向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3.1 转向阻力矩模型的建立
        3.1.1 回正力矩
        3.1.2 纵向力产生的力矩
        3.1.3 转向摩擦阻力矩
        3.1.4 车轮总转向阻力矩
        3.1.5 原地转向阻力矩模型仿真与试验验证
    3.2 转向执行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电动转向执行器介绍
        3.2.2 转向执行器转角的传递关系
        3.2.3 转向执行器力的传递关系
    3.3 电机驱动系统建模
        3.3.1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3.3.2 无刷直流电机基本方程及传递函数
        3.3.3 反电动势系数的获取
    3.4 电动转向执行器控制算法设计
        3.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3.4.2 滑模面的参数设计
        3.4.3 几种典型的趋近律
        3.4.4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问题
        3.4.5 电动转向执行器位置伺服控制滑模控制模型
    3.5 后轮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验证
        3.5.1 后轮转向系统模型
        3.5.2 后轮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4.1 轮胎侧偏特性对转向性能影响分析
        4.1.1 轮胎侧偏刚度对控制系统设计影响分析
        4.1.2 轮胎侧偏刚度的分区和设定
    4.2 四轮转向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侧向动力学模型介绍
        4.2.2 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权模型
    4.3 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策略设计
        4.3.1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数学描述
        4.3.2 四轮转向车辆理想跟踪目标的解释
        4.3.3 基于权函数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策略的设计
    4.4 基于权函数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策略性能分析
        4.4.1 双移线行驶对比分析(一)
        4.4.2 双移线行驶对比分析(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轮转向汽车质心侧向速度估计
    5.1 卡尔曼滤波器介绍
        5.1.1 经典线性卡尔曼滤波器
        5.1.2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5.2 四轮转向汽车质心侧向速度估计
        5.2.1 车辆质心侧向速度估计模型的建立
        5.2.2 车辆质心侧向速度估计仿真验证
        5.2.3 车辆质心侧向速度联合估计模型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内外环联合控制与试验研究
    6.1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平台的提出
        6.1.1 基于V模式的四轮转向汽车开发流程
        6.1.2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平台介绍
    6.2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及试验测试设备介绍
        6.2.1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
        6.2.2 DEWETRON数据采集仪
        6.2.3 六分力传感器测试系统
    6.3 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平台试验验证
        6.3.1 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平台验证方法
        6.3.2 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平台试验验证
    6.4 基于权函数四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的内外环联合控制仿真研究
        6.4.1 仿真模型介绍
        6.4.2 典型工况下的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全文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营养液钾素调控技术
        1.2.2 营养液中的离子特性
        1.2.3 国内外对营养液调控系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番茄品种与栽培方法
        2.2.2 实验区设置
        2.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2.3.3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番茄果实发育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质培番茄的钾素利用效率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番茄品种与育苗方法
        3.2.2 实验区设置
        3.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番茄植株各器官含钾量的影响
        3.3.2 各器官含钾量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3.3.3 全生育期的番茄钾素利用效率
        3.3.4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水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3.3.5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营养液中离子EC贡献率的特性解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营养液配制所需的试剂选择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营养液的浓缩倍率与其EC和pH的关系
        4.3.2 离子活度对营养液EC和pH的影响
        4.3.3 营养液中单盐平均离子活度与其EC和pH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营养液中的离子EC贡献率
        4.3.5 营养液的离子浓度控制的新提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设计
    5.1 引言
    5.2 营养液配制与智能灌溉策略的设计原则
        5.2.1 面向营养液离子浓度控制的配制原则
        5.2.2 营养液智能灌溉策略的设计
        5.2.3 动态灌溉决策数据库的建立
    5.3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组成
        5.3.1 总体设计思路
        5.3.2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组成
    5.4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EC控制
        5.4.1 营养液配制与灌溉量控制
        5.4.2 营养液母液添加用高速电磁阀占空比控制
        5.4.3 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控制与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SRD电流控制器研究现状
        1.2.1 滞环电流控制器
        1.2.2 PI电流控制器
        1.2.3 智能电流控制器
        1.2.4 几种电流控制器优缺点比较
    1.3 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应用
        1.3.1 模型预测控制
        1.3.2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开关磁阻电机结构与数学模型
    2.1 SRM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2.2 SRM基本机电方程式
        2.2.1 电压平衡方程式
        2.2.2 机械平衡方程式
        2.2.3 机电联系方程式
    2.3 SRM数学模型
        2.3.1 线性模型
        2.3.2 准线性模型
        2.3.3 非线性模型
    2.4 SRM控制方式
        2.4.1 CCC控制方式
        2.4.2 电压PWM控制方式
        2.4.3 APC控制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有限控制集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
    3.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3.2 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
    3.3 基于有限控制集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
        3.3.1 不对称半桥有限状态集
        3.3.2 预测模型
        3.3.3 基于有限状态集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FCS-MPCC
        3.3.4 改进的FCS-MPCC设计
        3.3.5 改进的FCS-MPCC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连续控制集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
    4.1 基于连续控制集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CCS-MPCC
    4.2 基于连续控制集的SR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性能分析
        4.2.1 模型精确性分析
        4.2.2 稳定性分析
        4.2.3 抗扰动性能分析
    4.3 非线性电感模型
        4.3.1 一种简化的非线性电感模型
        4.3.2 增量电感数据的获取
        4.3.3 增量电感到相电感的转化
    4.4 基于连续控制集的SR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
        4.4.1 恒转矩给定下稳态性能仿真分析
        4.4.2 给定转矩突变时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4.4.3 模型精确性影响仿真分析
        4.4.4 参数鲁棒性仿真分析
        4.4.5 抗扰动性能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系统
    5.1 控制系统介绍
    5.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5.2.1 DSP微处理器
        5.2.2 电信号采样电路
        5.2.3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
        5.2.4 功率变换器及其驱动电路
    5.3 控制系统软件组成
        5.3.1 主程序
        5.3.2 基于连续控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PWM中断程序
        5.3.3 PWM保护中断
    5.4 实验验证与分析
        5.4.1 恒转矩给定下稳态性能实验分析
        5.4.2 参数鲁棒性实验分析
        5.4.3 抗扰动性能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软件着作权
致谢

(9)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1.2.1 无源光电干扰材料的发展现状
        1.2.2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
        1.2.3 磁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1.2.4 磁响应结构消光材料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结构组成设计与消光计算
    2.1 引言
    2.2 复合磁性粒子结构设计
    2.3 粒子消光理论
        2.3.1 材料消光理论
        2.3.2 粒子消光参数
    2.4 均质球形粒子的消光
        2.4.1 Mie散射理论
        2.4.2 Mie理论计算的均质球形粒子消光参数
    2.5 复杂结构粒子消光
        2.5.1 FDTD消光计算模型与流程
        2.5.2 FDTD理论计算均质球型粒子消光及计算精度分析
        2.5.3 磁核结构复合粒子的消光计算
        2.5.4 磁壳结构复合粒子的消光计算
        2.5.5 磁组装复合粒子链的消光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3.2.1 实验原料、药品和设备
        3.2.2 样品表征方法
    3.3 磁核型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3.3.1 制备
        3.3.2 结果与讨论
    3.4 磁壳型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3.4.1 制备
        3.4.2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源趋附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磁粒子磁源趋附的动力学模型
        4.2.1 磁粒子磁响应及受力
        4.2.2 磁粒子运动流体化假设
        4.2.3 磁响应流体的动力学方程
        4.2.4 磁响应流体的浓度扩散方程
    4.3 磁粒子磁源趋附数值分析
        4.3.1 计算参数与流程
        4.3.2 磁源强度的影响
        4.3.3 粒子磁响应能力的影响
    4.4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源趋附实验研究
        4.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
        4.4.2 数据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自组装特性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磁粒子间相互作用模型
    5.3 磁性粒子群的磁自组装行为仿真
        5.3.1 蒙特卡洛仿真模型
        5.3.2 粒子群磁组装计算流程
    5.4 磁自组装结果分析
        5.4.1 外磁场方向和强度对磁自组装状态的影响
        5.4.2 磁粒子粒径对的成链状态的影响
        5.4.3 粒子浓度与成链状态的关系
    5.5 核壳型复合粒子成链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故障诊断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故障术语
        1.2.2 故障诊断研究概述
        1.2.3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1.4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基于观测器的卫星姿控系统故障重构
        1.4.2 基于滤波器的卫星姿控系统故障重构
        1.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卫星姿控系统故障重构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建模和故障分析
    2.1 引言
    2.2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建模
        2.2.1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概述
        2.2.2 卫星姿态运动学
        2.2.3 卫星姿态动力学
    2.3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建模
        2.3.1 故障描述
        2.3.2 反作用飞轮故障建模
        2.3.3 推力器故障建模
        2.3.4 惯性陀螺故障建模
    2.4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2.4.1 微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建模
        2.4.2 仿真参数
        2.4.3 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飞轮失效故障重构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基于P型学习观测器的执行机构失效故障重构
        3.3.1 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3.3.2 稳定性分析
    3.4 基于改进P型学习观测器的执行机构失效故障重构
        3.4.1 改进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3.4.2 稳定性分析
        3.4.3 存在条件分析
        3.4.4 鲁棒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3.5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仿真
        3.5.1 P型LO增益矩阵设计
        3.5.2 卫星飞轮故障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增广学习观测器的卫星陀螺故障重构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基于增广P型学习观测器的敏感器故障重构
        4.3.1 增广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4.3.2 稳定性分析
        4.3.3 鲁棒增广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4.4 基于增广PD型学习观测器的敏感器故障快速重构
        4.4.1 增广PD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4.4.2 稳定性分析
        4.4.3 鲁棒增广PD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4.5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仿真
        4.5.1 基于增广P型LO的陀螺故障重构仿真
        4.5.2 基于增广PD型LO的陀螺故障重构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的卫星推力器故障重构
    5.1 引言
    5.2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执行机构鲁棒故障检测与分离
        5.2.1 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5.2.2 执行机构鲁棒故障检测与分离
    5.3 基于P型学习观测器的执行机构故障重构
        5.3.1 P型学习观测器设计
        5.3.2 稳定性分析
    5.4 基于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执行机构鲁棒故障重构
        5.4.1 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5.4.2 稳定性分析
        5.4.3 存在条件分析
        5.4.4 鲁棒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5.5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仿真
        5.5.1 基于P型学习观测器的推力器故障重构仿真
        5.5.2 基于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推力器故障重构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离散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的卫星推力器故障重构
    6.1 引言
    6.2 离散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6.2.1 欧拉近似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6.2.2 稳定性分析
    6.3 基于离散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执行机构鲁棒故障重构
        6.3.1 欧拉近似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6.3.2 稳定性分析
        6.3.3 鲁棒欧拉近似学习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6.3.4 半全局实际收敛性分析
    6.4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仿真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电磁干扰测量软件ES-K1(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与识别研究[D]. 刘玉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三次谐波注入及LCL滤波器的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D]. 田新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5)
  • [3]五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 张佳楫. 西安交通大学, 2012(05)
  • [4]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D]. 李昆鹏. 天津大学, 2014(11)
  • [5]煤矿瓦斯监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知识发现研究[D]. 朱世松.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6]四轮转向汽车侧向动力学最优控制和内外环联合控制研究[D]. 刘启佳.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7]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D]. 宋金修.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8]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预测电流控制[D]. 史林然. 湖南大学, 2019(06)
  • [9]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D]. 李石川.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10]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D]. 贾庆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电磁干扰测量软件 ES-K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