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年庆顺[1](2021)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劳动力短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二三产业出现了劳动力少、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受到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纷纷撤出,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的“蓄水池”,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整体不高以及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较短等现实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占用大量劳动力资源,制约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进程;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产中过程,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因此本文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索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路径优化与选择;另一方面,探索促进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其次,对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概念界定,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再次,分别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接着,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和延长产业链以及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三种传导机制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然后,利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并且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空间差异特征以及采用农机作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够显着促进劳动力转移效应,且具有地区差异,除此之外,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转移也有促进作用。基于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农技研发和农机作业服务推广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依据区域差异制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第三,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第四,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第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
龚春丽[2](2021)在《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经济绿色发展的难题。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提供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目前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沙漠化、盐碱化严重,并存在不断恶化的风险。了解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定性和定量核算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及生态服务价值,有利于评价目前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实现阿克苏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开发利用驱动力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解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适合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等方面核算2009-2018年土地自然资本状况。基于生态系统的11种服务功能,核算了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和各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强,土地面积变化较大的是林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土地面积变化最小的是水域、耕地、沙漠。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沙漠面积增加,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减少。(2)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耕地>牧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为:耕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是建设用地生态盈余值不足以抵消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所造成的生态赤字,故而阿克苏地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3)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06.56亿元,耕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减少,林地、园地和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阿克苏地区11类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表现为:涵养水源>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维持养分循环;土地的开发利用中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功能价值较大。
付晓阳[3](2020)在《基于要素空间耦合评价的天津市低碳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工业文明跨入了生态文明时代。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各行各业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主要内容。城乡规划是对各种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深化落实生态文明精神、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公共政策。当前,天津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在“技术”减排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城乡规划领域也在进行着“结构”减排的探索,实现在已有技术水平条件下的减量碳排放。本文的展开,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社会需求,依托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课题,基于要素空间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开展天津市低碳规划策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要素耦合协调度分析法,以天津市各区县为耦合单元,进行碳排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要素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要素耦合协调度划定控碳管控分区,提出低碳土地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有:(1)近年来天津市碳排放已经开始缓慢下降,但各区县差异较大。(2)天津市碳排放、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三要素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天津市各区县碳排放要素指数逐年降低,减排形势严峻;土地利用要素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提高趋势,但产业发展要素指数却呈降低趋势。(3)天津市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下降。天津市各区县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两要素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上逐渐降低,碳排放与产业发展两要素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趋势为逐渐失调。同期,绝大多数区县碳排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三要素耦合度等级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表明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极大,但三要素的空间耦合协调度却在逐渐降低。(4)全市宜分为四级控碳分区。即轻度失调区,濒临失调区,勉强协调区,中级协调区,各区应根据耦合结果制定相应的控碳策略。(5)现状版本的天津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中,土地利用结构所产生的碳排放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必须调整。综上,在对各级控碳分区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级低碳管控分区提出控碳优化策略建议。对土地利用碳排放进一步分析,提出相应的低碳土地利用策略。
李森林[4](2020)在《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在快速城镇化中出现了土地紧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多种问题,使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状态迫在眉睫。紧凑城市理论成型于西方上个世纪中后期,在本世纪除逐渐被国内学者所接受和认知。紧凑城市提倡的高密度活动、土地的混合利用、高效率发展等概念内涵对于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紧凑城市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总结,结合国内城市的现状,本文对紧凑城市的内涵进行了凝练与概括,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较高的城市密度,城市密度的提升意味着单位面积内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的攀升,使城市的无秩序蔓延得到控制,利于城市外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外部空间的发展;二是土地的混合使用,土地的混合使用意味着“高效和不浪费”,对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进行填充挖掘,使其都能得到其最优价值的体现;三是较高的城市运行效率,紧凑城市的构建需要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寻求城市运行最低成本,寻求最佳运行效率的紧凑程度;四是较好的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的主体归根结底是人,如何提升城市中居民福祉、提升生活质量,是紧凑城市的重要内涵之一。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对于连接东西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合肥市紧凑度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实现城市的紧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同等规模城市的紧凑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对紧凑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分析,结合合肥市发展的现状条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0—2018年的合肥市紧凑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合肥紧凑程度在前期增长较快,在2009年后增长速度放缓,但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对城市紧凑度影响机制进行充分地分析与研究,方可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依据多种技术方法,通过对合肥市的现状条件和发展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到,城市扩张下的二维面积仅仅影响形态紧凑程度,空间紧凑度是提升紧凑度的主导因素,城市运行效率、生活质量以及政府的调控引导都能推进紧凑度的合理提高。因此本文提出确定合理的城市密度分区、TOD模式导向下的交通组织、功能混用下的土地开发模式、合理的紧凑城市发展政策等优化策略来促进合肥市的紧凑发展。
陈丽萍[5](2019)在《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取代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通过景观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碳储量/碳密度、土壤侵蚀功能等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从而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防治、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规划等提供依据。以将乐县1997年、2007年与2017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精度验证。根据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取包括波段、植被指数、地形因子、主成份、缨帽变换因子与纹理指数等数据;与地面调查样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显着相关的因子并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反演得到研究区碳密度分布。根据研究区月降雨、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结果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土壤侵蚀因子,结合ArcGIS10.3计算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并对其在海拔、坡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使用Fragstats4.2分别计算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碳密度的各类景观指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碳密度与土壤侵蚀之间关系。主要结论:1)多端元光谱分解效果优于约束性最小二乘法分解,植被丰度与土壤丰度构建得到衍生的植被-土壤指数能够扩大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结合可见光波段、植被丰度、植被-土壤指数与NDVI可实现2007年与2017年林地内不同森林类型的划分。第一层1997年、2007年与2017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40%、91.90%及88.01%,其相应的kappa系数值分别为0.85、0.88与0.83;第二层林地区域2007年与2017年总体精度分别为85.17%与86.62%,kappa指数分别为0.80与0.82。根据分类结果,水域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建筑与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与裸地面积持续减小。裸地变化最剧烈,主要受城市扩张、林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次为耕地或建筑,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建筑面积的增加,其中建筑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变化面积最大,变化率最小,主要与耕地进行转换。预测得到2017年土地利用/覆盖结果与实际结果的kappa值为0.81,说明CA-Markov模型的适立性,基于此对202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情况进行预测。2)经Pearson相关分析,选择了波段2与6的倒数、波段2与5在5×5窗门下的均值纹理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变量;经模拟训练得到决定系数为0.66,均方根误差为5.81 t/ha,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2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型反演得到研究区林地碳密度分布,统计得到其均值为95.58 t/ha,标准差为56.47 t/ha,林地总碳储量为1.92X 107t。根据森林类型统计结果,不同类型平均碳密度排序为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阔叶纯林>杉木纯林,值分别为 103.76 t/ha、98.19 t/ha、95.43 t/ha 与 90.90 t/ha。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阔叶纯林与混交林总碳储量分别为7.07X 107t、6.14X 107t、4.26 X 107t 与 1.72 X 107t。3)2007年与2017年将乐县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991.02 km2与1001.12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508.96t/(km2·a)、522.82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 114.62 万 t/a、117.57万t/a;土壤侵蚀主要为微度与轻度侵蚀强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在0°-15°坡度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在15°以上坡度区域以轻度侵蚀强度为主。200-800 m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80.56%与82.48%,15°-25°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72.68%与72.52%。说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发生区域集中200-800 m海拔级、15°-25°坡度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在该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皆伐等经营措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措施的时候更应考虑该区域。4)1997-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景观破碎度下降,形状趋向于规则化且景观之间的连通度增加,主要原因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建筑用地对原本细碎的未利用地景观的大量吞并,使零散斑块减少,从而增加其景观的聚集度。森林碳密度斑块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均衡且斑块总体较为破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以平均碳密度为中心的Leve14(66.21 t/ha-122.69 t/ha)碳密度级,代表将乐大部分林地的实际碳密度景观分布状态,说明将乐县林地质量较好,且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土壤侵蚀斑块数量大、斑块平均面积小,说明研究区不存在大面积同一类型的侵蚀情况,但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应防止其连接成片。土壤侵蚀斑块数量随碳密度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侵蚀斑块分布较为分散,林地上受其碳密度分布影响较大。侵蚀主要集中在Leve13、Leve14、Leve15三个级别内,中度以上侵蚀斑块数与斑块面积小,其中强度与极强度侵蚀面积主要在一个像元之内。总体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森林碳密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扩张、森林经营、退耕还林工程等政策的实施。
刘佳佳,黄甘霖[6](2019)在《锡林郭勒盟和锡林浩特市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的草原生态、产业结构和牧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锡林浩特市(以下简称锡市)作为锡林郭勒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发展变化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推动草原城市可持续研究的发展,本文对研究地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牧户福祉、气候变化与灾害、产业结构与发展、城市生态研究。综述发现,在气候变化、灾害和草地产权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锡盟和锡市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供给服务呈下降趋势,对牧民的收入和福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系列旨在恢复草地的管理政策出台后,草地恢复初见成效。当地主要产业包括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畜牧业是绝大多数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草原生态系统、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采矿业增加了政府收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但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何将采矿业的发展转化为当地居民的福祉,提高可持续性,是研究地面临的一大挑战。旅游业所占份额不大,但是增长迅速,有望成为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增加生计多样性。综述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针对某个单一议题开展,关于可持续性的综合研究较少,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提高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杜孟鸽[7](2018)在《高铁站建设对区域中心城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1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公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经过近15年的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已达到2.5万公里,建设高铁站点五百多座,位居世界首位。众多高铁设站城市的发展经验指出,高铁这一重要交通设施是城镇发展的触媒,高铁与高铁站点对所在城市的空间拓展、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高铁建设存在发展时间短、建设速度快的双重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为案例分析与定性研究,缺少对高铁效应的定量分析,并且缺乏高铁站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影响研究。本文从城市整体层面和站点周边层面分析25个区域中心城市高铁站对城市建成空间时空变化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为高铁站点的规划选址、站点周边的空间布局以及与城市的发展关系提供建议。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和高速铁路及高铁站对区域与城市的影响作用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奠定理论依据。本文选取25个区域中心城市高铁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NVI、Arc GIS等软件,计算城市重心偏移角度、偏移指数、偏移程度和站点周边建设用地、路网密度等指标,分析研究高铁站点对其设站城市2003到2018年15年间城市空间重心与人口重心偏移程度以及站点投入使用前后周边各圈层时空变化情况的影响,通过spss软件的系统性聚类分析功能对高铁站进行分类。采用相关分析法系统开展了对城市发展水平、站点区位、高铁站可达性和自身规模4大类因素、58项指标的量化研究,整体分析得出区位是影响高铁站点对城市建成区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路网建设水平是影响高铁站点周边建成空间开发程度的主要因素,分类分析得出影响5类高铁站点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类典型高铁站及设站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实例验证,提出规划策略及建议,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提出不足和展望。
李文博[8](2018)在《基于立地条件与地化特征的黑土区城郊耕地质量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影响下的耕地资源非农化利用是城市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夺土地空间的主要表现。在土地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除在数量上表现出快速流失的趋势外,由于内部属性与利用环境的改变,耕地质量同时受到影响,成为阻碍近郊耕地利用与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掌握土地城镇化进程中近郊耕地的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依据耕地质量与耕地环境适时视情地调整近郊耕地利用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以典型黑土区城市近郊区(长春市宽城区近郊)为研究区,以耕地立地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两项受土地城镇化影响的易变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掌握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耕地自然质量因素差异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与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等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以立地条件与地化特征为代表的近郊耕地资源质量在土地城镇化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得出耕地资源稳定性与质量因素影响下近郊耕地利用风险的空间分布关系,并探讨了耕地质量与资源稳定性下降对于黑土区近郊耕地资源利用的影响。旨在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黑土区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2014年间研究区土地城镇化直接侵占耕地资源4046.74ha,占期初耕地资源的26.82%,并且在存有闲置未利用土地的情况下,土地城镇化规模持续增长。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04-2014年间研究区耕地资源的自然质量因素变化主要以部分城镇化区域的土壤酸化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为主,其余自然质量因素变化相对较不明显。2004年研究区以IV级耕地分布为主,占研究区耕地总量的66.33%;至2014年,研究区IV级耕地面积占研究区耕地总量的68.6%,且V级耕地面积占比增长至10.21%。在土地城镇化影响下,耕地自然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基于LESA体系中对于城郊优质农田的立地条件评价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标准,选择耕地形状指数、面积指数、连片指数与交通便捷度、灌溉保证度、耕作距离、城镇化风险、生态环境指数构建近郊耕地立地条件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在2004-2014年研究区土地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立地条件等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土地城镇化占用了大量的具备优质立地条件的耕地资源,而新增耕地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不同时段均有超过25%的未转换耕地资源显示出立地条件评价等级下降,且其空间分布更加不均衡。(3)在土地城镇化影响下,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地化特征于2004-2014年期间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以土地城镇化程度较高区域耕地土壤N、P、Ca、Se、S等元素浓度的明显降低,以及研究区各个工业商业发展区域附近的耕地资源出现以Cr、Ni为代表的表层元素富集现象为主要变化趋势。空间自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耕地表层土壤元素除受到自然环境和农业活动的作用外,土地利用及其时空转换因素对区域土壤元素地化特征存在一定影响。局部耕地资源肥力元素流失、土地城镇化与潜在污染地表水源灌溉造成的土壤污染现象是近郊耕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地球化学限制因素。(4)2004-2014年间自然质量评价、立地条件评价、土壤肥力地化评估与土壤环境地化评估等级下降耕地面积分别为3388.69ha、4035.58ha、365.19ha与233.63ha,与期间耕地资源的直接流失量相比,占比分别达到83.74%,99.72%,9.02%与5.77%,由近郊耕地质量下降导致耕地资源间接损失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基于约束性Logistic-CA模型估算城镇化影响下5年与10年内研究区潜在流失耕地资源分别达到1632.88ha与3611.99ha,近郊区耕地资源稳定性持续下降;同时基于Apriori算法对于未来城市扩张发展情景中潜在流失的耕地资源与存在产能降低风险(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与耕地土壤肥力地化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耕地土壤环境地化评估)和低效利用风险(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的耕地资源进行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表明,城镇化影响下的稳定性较低的近郊耕地资源通常伴随产能下降与低效利用的风险。(5)耕地立地条件的改变是土地城镇化影响耕地质量的显性变化,表征近郊耕地形态特征的破碎化与各种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关系的改变,其对于近郊耕地资源利用存在间接影响,即可能导致近郊耕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重分布是在土地城镇化影响耕地质量的隐性变化,但其对于近郊耕地资源利用的影响较为直接明显:如城镇化影响下的土壤酸化、表层有机质含量下降与土壤肥力元素水平降低会导致近郊耕地资源的产能降低风险;而土壤重金属潜在污染现象则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近郊耕地资源面临较大的城镇化侵占压力,稳定性不断下降,并且在立地条件恶化的双重影响下,耕地重用轻养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大其产能降低风险。
陈佳[9](2018)在《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公共自行车行业的鼓励和支持力度日渐加大,加上人们绿色出行、节能环保的理念也逐步在加强,带动了整个公共自行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无桩共享单车这一块。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慢行、共享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拥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市民解决了短距离出行的需求。永安行公司旨在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线支付、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来推广和普及绿色出行理念。本文以公共自行车行业领军企业永安行公司为例,从盈利对象、盈利点、盈利来源、盈利措施、盈利屏障来分析其盈利模式,发现其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为永安行公司以及其他的公共自行车企业完善各自的盈利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公共自行车企业中,永安行公司是唯一上市的企业,发展势头较好,所以本文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永安行公司来分析其盈利模式。论文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介绍该案例的研究背景,并提出该研究的意义。在阅读和理解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盈利模式的起源、定义、分类以及构成要素的认定。其次分析了永安行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主要产品和服务,再根据永安行公司的实际情况,深度剖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再次介绍了公共自行车行业的盈利模式,然后从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永安行公司的盈利模式,从而总结出永安行公司现行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通过在总结了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也给整个公共自行车行业优化盈利模式以启示。
卞梁[10](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产性服务业 |
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三、劳动力转移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劳动力迁移 |
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研究 |
二、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一节 劳动力转移现状 |
一、我国城乡就业人口变化趋势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及其变化分析 |
三、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程度现状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现状 |
二、农机作业服务水平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劳动力转移 |
第二节 通过优化和延长产业链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 |
第三节 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一、变量选取 |
二、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全国层面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 |
一、模型构建与估计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四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 |
一、数据检验 |
二、模型构建与估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指标解释 |
二、变量选取 |
三、数据和模型检验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加快农技研发和农机作业服务推广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依据区域差异制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 |
三、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 |
四、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本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人口承载力 |
2.1.2 土地资源稀缺性 |
2.1.3 土地资源自然资本 |
2.1.4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与环境价值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市场失灵 |
第3章 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与环境的关系 |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类型静态分析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分析 |
3.2 土地开发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
3.2.1 农业活动 |
3.2.2 工业活动 |
3.2.3 城镇化建设 |
3.3 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1 土地开发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3.2 土地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
3.3.3 土地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3.4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4.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
3.4.2 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 |
3.4.3 土壤退化、污染严重 |
3.4.4 未利用土地规模优势明显,进一步开发受水资源限制 |
3.4.5 农业生产环境较差,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本核算分析 |
4.1 自然资本核算方法介绍 |
4.2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方法 |
4.2.1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确定 |
4.2.2 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
4.2.3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
4.3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结果分析 |
4.3.1 生态足迹核算分析 |
4.3.2 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3 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
4.3.4 生态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分析 |
5.1 土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介绍 |
5.1.1 生态服务功能分类 |
5.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
5.2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确定 |
5.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确定 |
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
5.3.2 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6.2.2 加强土地生态脆弱区的治理 |
6.2.3 制定可行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度,加强违法治理 |
6.2.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6.2.5 坚持水土共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要素空间耦合评价的天津市低碳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1.1.2 城乡规划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有待提高 |
1.1.3 节能减排是天津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相关概念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相关概念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碳排放计量方法 |
2.1.2 碳排放时空特征 |
2.1.3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
2.1.4 低碳发展策略动态 |
2.1.5 国外相关研究简评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碳排放计量方法 |
2.2.2 碳排放时空特征 |
2.2.3 碳排放影响因素 |
2.2.4 低碳规划策略 |
2.2.5 国内相关研究简评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评 |
第3章 天津市碳排放要素评价 |
3.1 碳排放要素评价模型 |
3.1.1 碳排放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碳排放要素测度方法 |
3.1.3 碳排放指标计量方法 |
3.2 天津市碳排放变化特征 |
3.2.1 碳排放的构成 |
3.2.2 碳排放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碳排放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天津市碳排放要素时空格局 |
3.3.1 碳排放要素时间变化特征 |
3.3.2 碳排放要素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的空间耦合评价 |
4.1 天津市土地利用要素评价 |
4.1.1 土地利用要素评价模型 |
4.1.2 天津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4.1.3 天津市土地利用要素时空格局 |
4.2 天津市产业发展要素评价 |
4.2.1 产业发展要素评价模型 |
4.2.2 天津市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4.2.3 天津市产业发展要素时空格局 |
4.3 两要素空间耦合评价 |
4.3.1 两要素空间耦合模型 |
4.3.2 碳排放-土地利用空间耦合评价 |
4.3.3 碳排放-产业发展空间耦合评价 |
4.4 三要素空间耦合评价 |
4.4.1 三要素空间耦合模型 |
4.4.2 三要素综合指数时空格局 |
4.4.3 三要素耦合度分析 |
4.4.4 三要素空间耦合协调格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控碳分区划定 |
5.1 基于耦合协调评价的控碳分区划分逻辑 |
5.1.1 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空间管制区划方法借鉴 |
5.1.2 基于要素耦合评价的控碳分区划分方法 |
5.1.3 天津市控碳分区划分方案 |
5.2 各级控碳分区特征分析 |
5.2.1 管控分区的要素耦合度特征 |
5.2.2 管控分区要素指标特征 |
5.3 控碳分区分类管控策略 |
5.3.1 轻度失调区管控策略 |
5.3.2 濒临失调区管控策略 |
5.3.3 勉强协调区管控策略 |
5.3.4 中级协调区管控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津市低碳土地利用策略 |
6.1 土地利用碳平衡计量 |
6.1.1 土地利用的碳吸收计量 |
6.1.2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计量 |
6.2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评估 |
6.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特征 |
6.2.2 天津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弹性变化分析 |
6.2.3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 |
6.3 基于土地结构优化的控碳潜力分析 |
6.3.1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碳排放评估 |
6.3.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6.3.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比对 |
6.4 天津市土地利用的控碳策略 |
6.4.1 严格保护林地和耕地维持碳汇水平 |
6.4.2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提高存量用地效率 |
6.4.3 统筹兼顾引导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下的人口和资源压力 |
1.1.2 可持续发展理念渐入人心 |
1.1.3 增量规划的弊端显露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径与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内涵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紧凑城市概念解读 |
2.1.1 紧凑城市概念的演化过程 |
2.1.2 相关概念解读 |
2.1.3 紧凑城市概念 |
2.2 紧凑城市内涵解读 |
2.2.1 较高的城市密度 |
2.2.2 土地的混合利用 |
2.2.3 较高的城市运行效率 |
2.2.4 较好的城市生活质量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现有紧凑度测度方法的不足 |
2.4 案例研究 |
2.4.1 城市密度——香港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2.4.2 土地利用——悉尼“一小时”土地混合开发战略圈 |
2.4.3 效率提升——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紧凑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选取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选取 |
3.2 评价指标赋权 |
3.2.1 无量纲化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层次分析法修正权值 |
3.3 指标综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紧凑度综合评价 |
4.1 研究对象界定 |
4.1.1 时间对象 |
4.1.2 空间对象 |
4.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合肥城市综合紧凑度分析 |
4.3.1 测度结果 |
4.3.2 原因分析 |
4.3.3 合肥紧凑发展的未来与方向 |
4.4 合肥综合紧凑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城市扩张、形态紧凑度和城市综合紧凑度三者间的关系 |
4.4.2 城市空间紧凑度是影响综合紧凑度的主导因素 |
4.4.3 城市运行效率助推城市紧凑度发展 |
4.4.4 城市生活质量推动综合紧凑度的进一步上升 |
4.4.5 政府调控引导紧凑度演化 |
第五章 合肥市紧凑发展策略研究 |
5.1 合肥适宜紧凑度的理性探讨 |
5.2 合理的城市密度分区 |
5.3 坚持TOD模式下的交通组织和土地利用 |
5.3.1 合理组织各类公共交通方式 |
5.3.2 合理整合公共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 |
5.4 坚持功能混用的土地开发模式 |
5.5 制定合理的紧凑城市发展政策 |
5.5.1 制定灵活积极的调控引导机制 |
5.5.2 划定紧凑增长的城市开发边界 |
5.5.3 推动人本主义的紧凑城市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3 森林碳储量空间格局研究 |
1.1.4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 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3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
1.2.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3 景观格局分析现状 |
1.3.1 景观指数 |
1.3.2 景观指数选择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植被概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森林资源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地面调查数据 |
2.2.2 空间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土壤类型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影像预处理 |
3.1.1 大气校正 |
3.1.2 几何校正 |
3.1.3 地形校正 |
3.2 研究模型与方法 |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
3.2.2 RUSLE模型 |
3.2.3 景观指数 |
3.3 混合像元分解 |
3.3.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3.3.2 线性混合模型 |
3.3.3 端元模型选择方法 |
3.3.4 混合像元分解的应用 |
3.4 影像特征变量 |
3.4.1 影像波段值 |
3.4.2 植被指数 |
3.4.3 KT变换 |
3.4.4 地形因子 |
3.4.5 影像纹理 |
3.4.6 样地数据提取 |
4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分析 |
4.1 影像分类方法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特征指数计算 |
4.1.3 植被、阴影及土壤分量的提取 |
4.1.4 分类特征值选择 |
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与预测方法 |
4.2.1 马尔可夫模型 |
4.2.2 元胞自动机模型 |
4.2.3 CA-Markov模型 |
4.2.4 适宜性图集制定 |
4.2.5 LULC变化预测 |
4.2.6 预测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 |
4.3.2 林地分类结果 |
4.3.3 分类精度检验 |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4.4.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4.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4.4.3 土地利用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森林碳储量反演 |
5.1 地面调查样地碳储量结果 |
5.2 特征值提取与相关性分析 |
5.3 反演模型与评价指标 |
5.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3.2 评价指标 |
5.4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4.1 模型与检验 |
5.4.2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土壤侵蚀结果与分析 |
6.1 侵蚀因子计算结果 |
6.1.1 降雨侵蚀因子 |
6.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
6.1.3 坡度坡长因子 |
6.1.4 植被覆盖因子 |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6.2 土壤侵蚀分析 |
6.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6.2.2 土壤侵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森林多功能景观指数分析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1 景观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2 斑块类型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2 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1 景观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2 斑块类型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1 景观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2 斑块类型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4 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1 景观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2 斑块类型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高铁站建设对区域中心城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国家高速铁路成效已经显现 |
1.1.2 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 |
1.1.3 新形势下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
1.1.4 高速铁路站点建设缺乏科学指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铁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1 高铁发展概况 |
2.1.1 发达国家高铁发展概况 |
2.1.2 我国高铁发展概况 |
2.2 高铁的区域效应 |
2.2.1 区域可达性变化 |
2.2.2 区域要素流动 |
2.2.3 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 |
2.2.4 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差异 |
2.3 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2.3.1 站点对城市发展的效益 |
2.3.2 高铁站促进城市结构重组 |
2.3.3 高铁站点区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3.4 高铁站点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 |
2.3.5 站区结构与功能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站城市重心变化及站点周边时空变化 |
3.1 高铁站识别及时空维度的选择 |
3.1.1 高铁站点的选取 |
3.1.2 高铁站点的基本特征 |
3.1.3 时间维度的选择 |
3.1.4 空间维度的选择 |
3.2 设站城市的重心变化及其与站点的关系 |
3.2.1 城市重心的测算 |
3.2.2 站点与城市空间重心的关系 |
3.2.3 站点与城市人口重心的关系 |
3.2.4 站点与城市空间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关系 |
3.2.5 小结 |
3.3 站点周边时空变化 |
3.3.1 站点周边建设情况 |
3.3.2 站点周边空间增长方向 |
3.3.3 小结 |
3.4 高铁站点发展类型 |
3.4.1 分类依据与方法 |
3.4.2 分组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站对城市建成空间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 |
4.1.1 .城市发展水平 |
4.1.2 高铁站区位 |
4.1.3 高铁站可达性 |
4.1.4 高铁站自身规模 |
4.2 相关性分析 |
4.2.1 总体分析 |
4.2.2 分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站点分析与规划策略提出 |
5.1 典型站点分析 |
5.1.1 天津西站 |
5.1.2 成都东站 |
5.1.3 北京南站 |
5.1.4 上海虹桥站 |
5.1.5 广州南站 |
5.2 规划策略及建议 |
5.2.1 高铁站选址应与城市中心保持适宜的距离 |
5.2.2 站点周边的路网建设和交通组织 |
5.2.3 城市发展转型与创新 |
5.2.4 高铁站点综合体建设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图 |
附录 B:站点周边路网密度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立地条件与地化特征的黑土区城郊耕地质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城镇化影响下的耕地资源 |
1.2.2 耕地质量内涵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1.2.3 土地城镇化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 |
1.2.4 东北地区城镇化背景下的黑土资源保护与近郊农业发展 |
1.2.5 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农业区位理论 |
2.1.2 可持续农业理论 |
2.1.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1.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城市近郊 |
2.2.2 近郊农业 |
2.2.3 耕地质量 |
2.2.4 耕地自然质量 |
2.2.5 立地条件 |
2.2.6 耕地利用风险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空间重心分析 |
2.3.2 半方差函数与土壤属性插值 |
2.3.3 空间自回归模型 |
2.3.4 Logistic-CA模型 |
2.3.5 Apriori算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吉林省中部城镇化与耕地保护 |
3.1.2 宽城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研究区内部地理要素分布 |
3.2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1 研究区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数据 |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 |
3.2.3 研究区耕地自然质量基础分等因素数据 |
3.2.4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 |
第4章 研究区土地城镇化背景下的耕地自然质量变化 |
4.1 城镇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 |
4.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率及其空间分布 |
4.1.3 土地利用转换分析 |
4.1.4 土地利用转换轨迹空间分布 |
4.1.5 耕地利用结构变化 |
4.2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与变化研究 |
4.2.1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体系 |
4.2.2 耕地自然质量分等因子变化 |
4.2.3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与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耕地立地条件评价及其变化分析 |
5.1 耕地立地条件评价体系构建 |
5.1.1 立地条件评价简介 |
5.1.2 耕地立体条件评价体系 |
5.1.3 立地条件评价模型构建与计算 |
5.2 耕地立地条件评价与时空变化 |
5.2.1 立地条件评价结果分析 |
5.2.2 耕地立地条件时空变化 |
5.2.3 耕地立地条件单指标变化 |
5.2.4 耕地立地条件空间重心移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
6.1 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
6.1.1 土壤元素半方差函数拟合与插值方法选择 |
6.1.2 耕地表层土壤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6.1.3 耕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
6.2 基于空间自回归的元素空间变化城镇化驱动因子分析 |
6.2.1 驱动因子体系与地类转换因子提取 |
6.2.2 耕地表层土壤元素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2.3 耕地土壤元素变化的城镇化驱动因子分析 |
6.3 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评估 |
6.3.1 耕地肥力地球化学评估 |
6.3.2 耕地环境地球化学评估 |
6.3.3 近郊耕地资源利用的土壤地球化学限制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镇化影响下近郊耕地质量变化与资源利用 |
7.1 耕地自然质量、立地条件评价与地化评估综合分析 |
7.1.1 研究区2014年耕地质量综合定量分析及其空间分布 |
7.1.2 质量等级下降耕地定量分析及其空间分布 |
7.2 基于约束性Logistic-CA的近郊耕地资源稳定性预测与分析 |
7.2.1 约束性Logistic-CA体系构建与城市扩张影响变量提取 |
7.2.2 Logistic回归分析与城市扩张模拟 |
7.2.3 城市扩张背景下的潜在流失耕地资源分布 |
7.3 耕地利用风险与耕地稳定性空间关联分析 |
7.3.1 耕地质量变化下的耕地资源利用风险 |
7.3.2 耕地利用风险与耕地稳定性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 |
7.4 土地城镇化对于近郊耕地质量影响机制探讨 |
7.5 质量与稳定性下降双重胁迫下的近郊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7.5.1 城镇化背景下的近郊耕地资源质量下降与保护 |
7.5.2 耕地质量与稳定性下降对近郊农业转型的制约 |
7.5.3 近郊耕地质量下降与区域生态环境演化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盈利模式思想的起源 |
1.2.2 盈利模式的定义 |
1.2.3 盈利模式的分类 |
1.2.4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1.2.5 盈利模式的评价 |
1.2.6 公共自行车行业的盈利模式 |
1.2.7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永安行公司的经营现状分析 |
2.1 永安行公司概况 |
2.1.1 永安行所处行业背景分析 |
2.1.2 永安行公司发展历程 |
2.1.3 永安行股权结构及公司内部结构 |
2.2 永安行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 |
2.2.1 公共自行车系统销售 |
2.2.2 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 |
2.2.3 用户付费共享单车 |
2.2.4 骑旅业务 |
2.2.5 公共自行车增值服务 |
2.3 永安行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2.3.1 公司资产负债构成及其变化分析 |
2.3.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2.3.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3章 永安行公司现行的盈利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
3.1 公共自行车行业的盈利模式 |
3.1.1 公共自行车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3.1.2 公共自行车盈利模式的流程 |
3.1.3 公共自行车主要盈利模式比较分析 |
3.2 永安行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
3.2.1 盈利对象 |
3.2.2 盈利点 |
3.2.3 盈利来源 |
3.2.4 盈利措施 |
3.2.5 盈利屏障 |
3.3 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共享单车市场渗透率不高且业务扩张存在区域壁垒 |
3.3.2 对政府采购依赖过大 |
3.3.3 运营管理不完善 |
3.3.4 公司的融资渠道单一 |
3.3.5 增值服务开展情况低于预期 |
第4章 优化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的建议 |
4.1 完善行业监管政策 |
4.2 优化运营管理 |
4.3 发展研发团队并强化技术实力和创新 |
4.4 探索和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增值业务 |
4.5 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资金的运作效率 |
4.6 审慎试点和开拓无桩共享单车业务 |
第5章 本文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差异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D]. 年庆顺.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D]. 龚春丽.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基于要素空间耦合评价的天津市低碳规划策略研究[D]. 付晓阳. 天津大学, 2020
- [4]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李森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D]. 陈丽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锡林郭勒盟和锡林浩特市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研究综述[J]. 刘佳佳,黄甘霖. 草业科学, 2019(02)
- [7]高铁站建设对区域中心城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的影响研究[D]. 杜孟鸽. 天津大学, 2018(06)
- [8]基于立地条件与地化特征的黑土区城郊耕地质量变化研究[D]. 李文博. 吉林大学, 2018(12)
- [9]永安行公司盈利模式的优化研究[D]. 陈佳. 南昌大学, 2018(01)
- [10]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