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城镇居民住宅制度的改革与消费结构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徐莹[1](2021)在《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城镇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导致国内医疗方面的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同以前相比,城镇居民越发觉得看病难且贵,居民医疗方面负担加重,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少我国居民的医疗压力,国家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推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在迅速发展。商业保险的理论知识渐渐走进千家万户,居民对保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其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5448.1亿,以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低端商业医疗保险会逐渐弱化,因为难以满足居民对医疗保障需求等问题,会导致其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与之相反的中高端医疗保险则会出现需求激增等情况,其增长速度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提高,预测可达50%以上。此外,我国连续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使得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劳动力减少,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不高,这与老年化现象不协调,使得社会出现了“未富先老”等突出现象,城镇居民为了减轻以后老年生活压力而进行储蓄,减少支出,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商业医疗保险拥有一定的投资储蓄属性,这让其逐渐成为家庭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以上众多因素可以看出研究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情况以及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合理规划,而且还能提高居民的消费率,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并收集整理后,结合相关的商业保险需求理论及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研究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具体来说,商业医疗保险主要关系于保险缴费和收入两个方面,其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如何影响?具体有多少的影响深度?从消费结构层面出发,其对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又有何影响?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依据现有研究的缺失,并在充分学习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方法,构建缓冲储备模型,并利用我国31个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FE),实证分析出商业医疗保险缴费和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消费结构的影响,测度了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从而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显示:(1)城镇居民的消费能被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有效促进,综合考量缴费和收入两个影响因素,此制度的实行可以让居民的消费增速提高3.33个百分点;(2)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受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大小也不同,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要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尤其是上海和北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明显被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促进;(3)城镇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依靠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促进,通过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城镇居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食品消费等生存性消费支出,加大了住宅消费等发展性消费支出,以及文化、娱乐和教育等享受性消费支出。为了能够合理规划家庭资产,更好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且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中端和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制定合理价格,保证能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以此减少居民因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而增加现期储蓄,增加生活娱乐支出,丰富内心世界。第二,国家出台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促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另外不断提高基础医疗设备的使用,扩大使用范围,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使得老有所医。第三,大力宣传推广商业医疗保险,加强城镇居民的保险保障意识和商业医疗理论知识,让更多居民了解并且愿意参与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参保率。第四,使用差异化战略针对国内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城镇商业医疗保险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高静[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经世纪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2021年踏上了“十四五”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中继续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不忘初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城乡关系处理仍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德国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等人关于城市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本质,批判性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在专着中系统地阐述城市发展思想,但他们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却广泛地分布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哲学的贫困》(1847)、《共产党宣言》(1847-1848)、《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1859)、《论住宅问题》(1872-1873)、《反杜林论》(1876-1878)、《资本论》(1843-188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1)等一系列经典着作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并系统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深挖蕴藏在其中的城市发展思想,从而系统地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体系;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辩证逻辑内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全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理论来源一是莫尔、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二是斯图亚特、斯密及其后继者李嘉图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三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过程对其城市发展思想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早期阶段(1842-1845)、中期阶段(1846-1866)、晚期阶段(1867-1895)。第二部分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解析了城市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规律,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功能的思想,重点强调了城乡关系在城市发展中的变化。另一方面,立足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现实,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批判考察,致力于将马克思、恩格斯散落于各部经典着作中的城市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马克思、恩格斯依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城市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城市阶级矛盾、城市住房问题等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立意长远,重点以城乡关系为逻辑起点,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体系构想和价值旨归展开论述。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梳理,城市发展将由原始的城乡同一逐步走向城乡分离、城乡对立,最终走向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市发展思想的目标归宿,城乡融合目标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部分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彰显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现实关照性。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在超越传统城市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所彰显的辩证逻辑;在继往开来中,为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思想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等提供了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发展思想也将进一步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李高凯,王瑞芳[3](2020)在《艰难启动与初步成效:新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城镇住房建设,建筑面积日益增长,但这种增长难以满足增长更快的城镇人口需求,城镇住房仍然严重短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住房制度弊端日益凸显。只有通过住房商品化,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多方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住房制度开始了带有摸索试验性的改革,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随着政府的积极推进和不断试点,住房制度改革的条件日益成熟。1988年3月,国务院明确了住房商品化的改革目标,制定了具体的配套政策,全面开始了住房制度的改革,快速改善了广大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
赵婧[4](2020)在《基于心理账户的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传统消费理论的根基,然而经验上无法忽视的经济异常问题和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促使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的基础观点之一。1980年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可形象的描述为微观个体有一本类似于企业的“账本”,但这个账本通常是无形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用来组织、评估和跟踪财务活动的认知行为,因此心理账户实际上讲的是人们会依据需求或偏见对财富进行分类,并造成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在我国,从宏观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仍然符合凯恩斯消费理论和恩格尔系数的基本规律: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占比却随之下降。从2014到2018年,31省区的截面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相近,消费结构的改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聚类结果显示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消费结构更相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认为异质性财富或者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消费结构的影响本质上都是心理账户的研究范畴,心理账户是这一外在行为表现特征的微观基础成因,这一思想更适合解释个体消费在微观上的存在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2010-2018年五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进行了面板模型分析,首先检验了塞勒提出的行为生命周期假说,证实现期收入的诱惑最大;其后以人均收入为门限变量对门限效应检验,按贫困线和平均线,划分的三个子样本说明不同收入家庭的心理账户确实存在差异;最后考虑了异质性财富对不同类消费的影响,再将被解释变量定义为非必需消费与必需消费的相对比值,间接衡量心理账户大小,说明工资、经营类收入的增加会倾向于生活基础支出,财产、转移收入的增加更倾向于提升和享受类支出。
张燕燕[5](2020)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住房价格水平不断攀升,而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甚至高于收入增长的水平,而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住房价格和住房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住房融资渠道较少,商业住房抵押贷款存在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在这个时期,以1991年在上海试点并逐步发展到全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代表的建立和发展,补充和支持了我国的住房融资市场,尤其是满足了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初,住房市场从福利分配制向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转型之时产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和减轻当时住房供给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后期,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转向货币分配的过渡阶段时,住房公积金政策目的逐步转变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直接的资金积累用于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对中国的住房建设和支持居民的长期住房储蓄习惯和住房消费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历了近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充足的体量和规模,住房公积金不仅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居民购房时的重要选择和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上,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上影响研究尚不丰富。研究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选择影响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微观机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发展住房公积金无论从国家层面,职工个人层面和行业发展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一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特征和对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对住房公积金的内涵、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住建部公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住房公积金运行的有效性、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的租买选择、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租房选择、多套房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成立的制度背景和功能定位做了简要的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理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评述。在对住房公积金总体的运行特征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入手,侧重研究了在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的住房选择,尤其是在居民购房时公积金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的多套房行为和租房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出了如下的创新和贡献: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对居民购房时居住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家庭对于住房选择的最优化决策。而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住房选择的研究,多聚焦于居民的住房的购租选择。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在购房时住房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而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居民购房的选择中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区位的选择。本章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作用,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建立距离和面积的内生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既定预算约束的家庭来说,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改变家庭的预算约束,进而促使家庭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住房。但选择优质区位的住房会牺牲一定的住房面积,即家庭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但居住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加显着。本文进一步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普通雇员和中青年人群购房时居住区位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本文首次从中介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促进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中低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买选择的影响更加显着。扩展研究首次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通过中介变量持久收入影响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而教育程度和住房价格水平会调节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中介效应。再次,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居民在租房时选择较高的房租。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改善居民的租房状况。本文同样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消除了自选择偏误,并对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高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本文同时讨论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租金收入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降低居民的租金收入比,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最后,本文在讨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多套房选择的影响效应中,首次对改善型和投资型多套房购买进行了区分,并发现住房公积金促进了城镇居民的改善型多套房选择。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购买多套房的意愿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倾向于阻碍居民购买多套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即公积金约束对多套房决策有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有职位和中青年家庭的多套房决策上。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能力较弱的家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通过对不同住房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家庭的支持多为支持其改善型需求而非投资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正式在全国实施是在1999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而很多家庭多以从单位低价购买房改公房作为首套房的获得方式,本文因此区分了首套房是房改房和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结果发现对于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对于首套房是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发现,有住房公积金账户能够显着提高有房家庭购置多套住宅的购房意愿。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就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保障和引导住房,使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在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覆盖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其次,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缴存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最后,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推进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苗苗[7](2020)在《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格局、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并界定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概念。第二部分阐述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启示,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方式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生活智慧和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绿色生活观、西方优秀生态思想中的绿色理念,以及晏阳初河北定县乡村建设和梁漱溟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韩国新村运动和日本造村运动的经验启示。第三部分研究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政治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健康乡村,需要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经济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文化上,振兴乡土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引导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社会上,转型升级消费结构,促进绿色消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全方面推进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上,培育生态文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村居民形成与之相应的绿色生活方式。第四部分分析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现状。一是分析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风俗习惯、人口结构、科学技术。二是分析西滑封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发展历程,并与磨庄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为下文揭示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例证。三是分析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生产方式传统粗放、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科学技术的负作用、生态文化根基不厚。第五部分探索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路径。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转变生产方式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在主体共担责任方面,需要基层党组织领导绿色发展,政府加强政策制度的支持与引导,生产者推动绿色生产,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绿色生活,社区引领绿色生活,居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创新绿色科技方面,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的功能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建设生态文化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广泛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方式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安培培,刘波[8](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新中国铿锵前进的步伐,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显着改善。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山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快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用发展的成果促进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莫智斌[9](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研究说明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袁博厚[10](2019)在《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是否存在“U”型关系?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经济学理论,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深入的探讨城镇化,以及居民收入、对外贸易、性别比、年龄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本文利用30个省市地区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对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处于不同区域省份的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在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呈“U”型趋势,同样人均实际GDP对居民消费率也呈现“U”型趋势;实际人均GDP增长率、老年抚养比和净出口占GDP之比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男女性别比,少儿抚养比、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比以及政府消费率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分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等处于城镇化率对居民消费率拟合曲线在“U”型曲线的左侧;而东北地区城镇化阶段更高且能较好拟合“U”型曲线;而东部地区结果不能显着证实“U”型曲线,通过将东部各省与各市区分开同样结果能显着证实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U”型曲线;(3)通过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发现: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对居民消费率的负向影响越大;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发现:城乡收入比的扩大将使得居民消费率降低,而城乡收入比的缩小将使得居民消费率提高,同时城镇化水平越高影响越大。
二、谈城镇居民住宅制度的改革与消费结构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城镇居民住宅制度的改革与消费结构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商业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
一、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 |
二、预防性储蓄理论 |
第二节 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居民消费相关概念 |
二、居民消费行为理论 |
第三节 商业医疗保险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 |
一、商业医疗保险减少预防性储蓄拉动消费 |
二、商业医疗保险分散意外风险同时促进消费 |
三、商业医疗保险缴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
第三章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现实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
一、低端社保补充医疗的出现(1995-2000 年) |
二、中端商业医疗保险的兴起(2000-2010 年) |
三、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和专项医疗的发展(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缓冲储备理论 |
一、缓冲储备模型 |
二、缓冲储备模型成立的条件 |
三、缓冲储备理论的适应性分析 |
第二节 消费函数的构建 |
第三节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计量方程构建 |
一、数据说明 |
二、变量选取 |
三、计量方程构建 |
四、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五、城镇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
六、城镇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理论来源 |
二、实践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 |
一、早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考察城市相关问题(1842-1845) |
二、中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城乡关系问题(1846-1866) |
三、晚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转向未来城市发展研究(1867-1895)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
一、城市的概念探析 |
二、城市的历史起源 |
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本质、动力和功能的思想 |
一、城市的本质 |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 |
三、城市的功能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的研究 |
一、传统社会中城市乡村化 |
二、工业革命后乡村城市化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批判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的考察 |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问题表征 |
二、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城市阶级矛盾的考察 |
一、工业城市阶级结构复杂化 |
二、工业城市阶级矛盾尖锐化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住房问题的考察 |
一、住房短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 |
二、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的考察 |
一、市民社会的基本概念 |
二、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构想和价值旨归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体系构想 |
一、城乡分离 |
二、城乡对立 |
三、城乡融合 |
第二节 城乡融合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 |
一、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条件 |
二、实现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超越创新:超越了传统的城市发展思想 |
二、辩证统一:彰显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哲学意蕴 |
三、继往开来:为现代城市相关思想提供理论基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 |
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心理账户的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文献回顾 |
1.1 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
1.1.1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持久收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介绍 |
1.1.2 预防性储蓄与行为生命周期 |
1.1.3 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 心理账户与消费 |
1.2.1 理论发展 |
1.2.2 账户结构与影响研究 |
第2章 居民收支结构及变化趋势 |
2.1 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 |
2.2 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
2.3 可支配收入、收入分配与收入结构 |
第3章 宏观截面消费结构的分析 |
3.1 从聚类分析看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 |
3.1.1 系统聚类 |
3.1.2 K均值聚类 |
3.2 基于ELES模型的消费结构 |
3.3 从主成分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 |
3.3.1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 |
3.3.2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 |
第4章 微观居民家庭账户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描述 |
4.1.1 解释变量 |
4.1.2 被解释变量 |
4.1.3 控制变量 |
4.2 异质性财富对总支出的影响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实证 |
4.3 基于人均收入的门限效应 |
4.4 财富支配模式 |
结论 |
主要结论 |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一、住房金融相关理论 |
二、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三、居住选择相关理论 |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
一、住房公积金的一般性文献 |
二、居住选择的一般性文献 |
第三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试点阶段(1991年-1994年) |
二、推广阶段(1994年-1998年) |
三、制度确立阶段(1998年-2002年) |
四、制度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宏观运行特征概况 |
一、历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及增速 |
二、历年住房公积金提取状况 |
三、历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状况 |
四、住房公积金机构管理概况和业务运行情况 |
五、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分析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基本分析 |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特征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差异 |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评价 |
一、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总体评价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特征事实 |
一、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住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二、城镇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差异 |
三、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房价水平 |
四、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年龄差异 |
五、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持久收入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三、住房公积金对家庭租买选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调节和中介效应 |
一、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二、住房价格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三、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
一、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的历史变迁 |
二、参与住房公积金和非参与住房公积金的住房特征 |
三、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收入特征 |
四、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年龄差异 |
五、影响给居民居住区位的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PSM方法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特征事实 |
一、商品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 |
二、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的租房状况的差异 |
三、不同收入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四、不同年龄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五、不同就业身份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租房消费的影响:PSM方法 |
三、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租房消费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多套房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事实特征 |
一、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多套房的发展 |
二、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三、住房改革制度前后家庭拥有多套房状况 |
四、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收入差异 |
五、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年龄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多套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三、不同类型住房下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 |
第五节 稳健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购房意愿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研究结果和基本结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居住选择有积极影响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二节、政策建议 |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放宽公积金提取,合理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 |
二、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缴存,实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 |
三、建立完善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豫北平原地区 |
(二)农村居民 |
(三)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 |
第一章 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启示 |
一、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生活智慧和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绿色生活观 |
(四)西方优秀生态思想中的绿色理念 |
二、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经验启示 |
(一)国内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 |
一、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政治背景 |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建设健康乡村 |
二、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经济背景 |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三、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背景 |
(一)振兴乡土文化 |
(二)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
四、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背景 |
(一)转型升级消费结构 |
(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
五、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态背景 |
(一)培育生态文化 |
(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 |
一、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生产方式 |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
(四)风俗习惯 |
(五)人口结构 |
(六)科学技术 |
二、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的问题分析 |
(一)案例分析——武陟县西滑封村居民生活方式现状调研 |
(二)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三、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传统粗放 |
(二)主体责任落实不力 |
(三)科学技术的负作用 |
(四)生态文化根基不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路径研究 |
一、重视以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绿色生活方式 |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 |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三)发展农村绿色产业 |
二、重视以多元主体共治推进绿色生活方式 |
(一)基层党组织领导绿色发展 |
(二)政府加强政策制度的支持与引导 |
(三)生产者推动绿色生产 |
(四)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绿色生活 |
(五)社区引领绿色生活 |
(六)居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
三、重视以绿色科技创新引导绿色生活方式 |
(一)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
(二)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的功能 |
四、重视以生态文化建设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
(一)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
(二)广泛宣传绿色生活方式 |
(三)开展绿色生活方式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1949~1978年 |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1978~2012年 |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构成明显变化 |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
1. 食品的营养性、多样性。 |
2. 衣着服饰时尚化、个性化。 |
3. 耐用消费品的快速普及。 |
4. 居住条件显着改善。 |
5.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
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2年至今 |
(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新兴消费不断涌现 |
1. 追求绿色、快捷、美味的饮食体验。 |
2. 衣着服饰品牌化、功能化。 |
3. 耐用消费品高档现代,升级换代加快。 |
4. 住宅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
5. 精神文化生活多彩多样。 |
四、面向未来:城乡居民生活前景辉煌 |
(一)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
2. 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
3. 城乡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偏低、动力不足。 |
(二)对未来城乡居民生活的展望与期待 |
1. 健全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 |
2.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 |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预期支出的压力。 |
4.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 |
(9)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是否存在“U”型关系?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城镇化和消费的文献综述以及特征性事实 |
2.1 城镇化的理论文献以及特征性事实 |
2.1.1 关于城镇化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 |
2.1.2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
2.1.3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
2.2 居民消费的理论文献以及特征性事实 |
2.2.1 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性事实 |
2.3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文献综述与机制分析 |
2.3.1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的文献综述 |
2.3.2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 |
2.4 文献评述与小结 |
第3章 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构建计量模型 |
3.2 变量的选择及分类 |
3.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与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 |
3.4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率实证结果分析 |
3.5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区域比较分析 |
3.6 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稳健性分析 |
3.7 基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下的拓展实证 |
第4章 城镇化与居民消费研究结论及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城镇居民住宅制度的改革与消费结构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D]. 徐莹.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D]. 高静. 湖北大学, 2021(01)
- [3]艰难启动与初步成效:新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J]. 李高凯,王瑞芳. 兰州学刊, 2020(12)
- [4]基于心理账户的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研究[D]. 赵婧.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D]. 张燕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豫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路径研究[D]. 刘苗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变迁研究[J]. 安培培,刘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02)
- [9]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10]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是否存在“U”型关系?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袁博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