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2.11——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雷于露,曹浩一,曾泓鑫,董亚洲,冯伟,丁科森,郝晓林,王正,张雅鑫[1](2021)在《面向未来大容量通信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需求量快速增长,低频段频谱资源逐渐耗尽,无线通信频谱开始向着太赫兹波段(0.1 THz~10 THz)拓展,太赫兹通信技术已然成为未来大容量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围绕着太赫兹通信技术,介绍了太赫兹通信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太赫兹通信用核心元器件的发展,国内外现有成果对比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分别对微波光子学太赫兹通信系统、全固态太赫兹混频通信系统和直接调制太赫兹通信系统三种不同架构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
陈俊炜,李宇翔,周政[2](2021)在《5G无线通信中关键调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信息化社会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地概述了5G通信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其次介绍了5G无线通信中存在的挑战及重点介绍了5G无线通信关键调制技术;最后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尤成超[3](2021)在《基于LTE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DCS工程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
郭少雄[4](2021)在《MANET网络端到端传输路由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玉鑫[5](2021)在《用于高斯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新理论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满足当今用户对无线通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目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信号的的检测、估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需要更高性能的接收机以抑制复杂干扰的影响。其中,通过构建精确的估计器,提高有噪声信号的参数估计精确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方法之一。Cramér-Rao下限作为估计器的性能标准,辅助了的参数估计方法优化与设计,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时间离散Cramér-Rao下限依赖于观测样本的严格独立假设,而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往往无法保证独立样本获取的可能性。本文基于标量参数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提出了高斯白噪声环境下用于矢量参数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分析了以导数信号能量表达的连续Cramér-Rao下限在时延参数和幅度参数估计中应用,并在信号脉冲定时恢复问题中,利用该下限进行性能分析及选择,同时分析了Nakagami-m(m<1)衰落信道中复合式Cramér-Rao下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高斯白噪声中Cramér-Rao下限分析与其矢量形式的构造:本文先通过分析三种常用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和自相关函数特征,证明了从观测的噪声信号中不是总能获得独立样本,这说明传统Cramér-Rao下限基于的样本独立性假设在实际通信系统中难以满足。本文针对高斯白噪声环境,在传统用于标量参数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信号矢量参数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其表达形式基于导数信号能量。然后,本文通过分析高斯白噪声下信号参数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的几个应用实例,证明了以导数信号能量和噪声功率谱密度比值为参数的Cramér-Rao下限形式相比以信噪比为参数的Cramér-Rao下限形式,能更清晰地反映影响因子、以上参数和Cramér-Rao下限之间的影响关系。(2)连续Cramér-Rao下限在脉冲成形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以理想低通特性脉冲和升余弦脉冲为基础,介绍了改进型升余弦脉冲。而后将Cramér-Rao下限理论应用于信号脉冲定时恢复性能分析及选择问题,证明了改进型升余弦脉冲相比普通升余弦脉冲失真率和误码率的优势并没有以损失定时恢复性能为代价,并且在过剩带宽小于0.25的时候,其定时恢复性能会优于普通升余弦脉冲信号。(3)Nakagami-m(m<1)衰落信道中复合式Cramér-Rao下限分析:本文研究了高斯白噪声下,Nakagami-m(m<1)衰落信道中的时延参数估计,提出了联合时延参数(确定性参数)和信道增益(随机参数)的复合式Cramér-Rao下限。
温琦丽[6](2021)在《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正朝着异构化的趋势不断演进。异构车联网将短距离通信、蜂窝网等技术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车载业务需求。面对车联网中复杂的网络拓扑和严苛的通信条件,如何保证车辆移动时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车联网技术辅助下车辆的驾驶安全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早期的异构车载网络大多依靠远程云服务器进行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决策,由于传输距离较远很难对一些时延敏感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利用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可以将计算资源下沉到网络边缘的MEC服务器上,以提供更低延迟的数据处理能力。本文围绕异构车联网中的网络连接及驾驶安全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基于MEC技术分别提出了网络切换方案与区域车速管控方案。将MEC技术与车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为车辆移动过程中的频繁网络切换问题提供选网决策,提高网络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实时分析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动态车速建议,提升驾驶安全。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首先,以异构车联网中车辆与蜂窝基础设施间的V2N通信为研究背景,针对LTE与5G RAN-level异构蜂窝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该方案在切换信息采集时多维度地考虑到了交通态势、用户偏好及网络状态,利用MEC技术执行切换决策,通过车辆与基站的信令交互完成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切换。方案决策涉及到候选网络吞吐量评估、Qo S边界转化、车辆驻留状态预估及层次分析过程,解决了传统切换机制移动性分析不足的难点,降低了不必要的切换次数,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连接稳定性。其次,以异构车联网中车辆与路侧单元的V2I通信为背景,针对IEEE 802.11p短距离通信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MEC的区域内动态车速管控方案。该方案遵循欧洲电信标准协会车联网相关标准,采用合作感知类(Cooperative Awareness,CA)服务和分散式环境通知(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al Notification,DEN)服务进行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信息交互。针对关键路段(十字路口、车流密集区域)利用MEC辅助决策建立了区域内动态车速管控策略,能够实时采集驾驶盲区路段的路况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碰撞事故发生的次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最后,使用NS3+SUMO仿真平台以北京冬奥首钢园区实地部署为原型搭建了车联网中的交通与通信模拟场景,分别实现了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与车速管控方案,并对方案所提到的功能模块及算法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的功能完整性和性能优势。
李嘉慧[7](2021)在《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移动用户和通信需求的增加,频谱资源逐渐紧张,为了拓展频谱资源,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的标准化工作中已经将毫米波频段划定为商用频段。然而,毫米波容易受到传播环境干扰,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路径损耗。通常采用大规模天线增益来对抗毫米波通信中的路径损耗。为了使大规模天线系统能够更灵活应用于实际网络,5G标准采用了基于阵面的大规模天线设计。因此,研究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传输技术对克服高路径损,提升系统容量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选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G国际标准候选方案评估与验证”项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进一步基于该平台对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展开研究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为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对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技术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目前毫米波通信研究现状。对大规模MIMO的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调研,并分析其原理,为多阵面MIMO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地,对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进行了相关综述,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对移动通信系统级仿真平台的研究状况做了总结,为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实现提供依据。其次,论文完成了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论文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并根据功能需求,重点设计了平台的信道模块、调度模块和反馈模块。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该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开发实现,开展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在向下兼容原有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完成毫米波多阵面MIMO的通信仿真。最后,论文针对毫米波通信系统中边缘用户性能和系统整体性能都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多阵面MIMO系统的传输方案研究,提出了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和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所提两种方案对基于混合波束赋形的波束调度和反馈机制进行了设计,提升了毫米波通信系统边缘用户性能和整体性能。将所提两种方案在论文搭建的系统级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能够在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大大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平均频谱效率。
周小平[8](2021)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自 1997 年诞生以来,始终是广泛应用的商用无线通信标准之一,目前协议标准已经发展到第六代。IEEE 802.11ac/IEEE 802.11ax的物理层采用了更高阶的调制方式、更高的带宽、更多的天线、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OFDMA)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等技术,传输速率达到Gbps量级。模拟射频器件的非理想、环境噪声和多径信道等因素,给高性能WLAN基带芯片带来诸多技术挑战,国内支持Gbps的4天线IEEE 802.11ac/IEEE 802.11ax芯片尚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选择基带接收最为关键的两项技术即相位跟踪及MIMO检测进行研究,提出创新算法及相应的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架构,将其应用到自主研发的4天线、80MHz带宽、256QAM的 IEEE 802.11ac 及 2 天线的 IEEE 802.11ax 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完成了 IEEE 802.11ac的系统级无线空口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面向VLSI实现的高性能相位跟踪算法,包括基于泰勒展开的分层符号内相位跟踪算法和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前者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目标函数上基于泰勒展开推导出载波频率偏差(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和采样频率偏差(Sampling Frequency Offset,SFO)的分层模型,实现了CFO和SFO的分层估计。算法消除了 CFO对SFO的干扰从而改善了 SFO估计,可以获得比传统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相位跟踪算法更优的性能;同时,由于干扰的去除简化了 SFO加权矩阵的计算,所提算法降低了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位模型中SFO基准值整帧传输不变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进一步提高相位跟踪的性能。2.提出一种低资源消耗的复用复乘法组的相位跟踪器VLSI架构。在相位估计模块中,设计了一种将加权矩阵计算和CFO计算分离的架构,实现了复乘法组分时复用以降低乘法器数量。实测结果表明,能够降低25%的资源消耗。3.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距离比特翻转(Minimum Distance Bit Flipping,MDBF)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针对K-Best算法中有限K条件下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计算可能无效的问题,对最优幸存路径每层的节点,基于最小距离的原则进行比特翻转,获得缺失节点;在各层之间迭代扩展累计欧氏距离取值较低的缺失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LLR计算中“0”比特和“1”比特的全覆盖,提高LLR计算有效的比例,256QAM符号位LLR计算有效比例由0.2提升到0.76,最终可明显提高检测性能。4.提出一种低延时的奇偶搜索层并行处理的MIMO检测器VLSI架构。针对于MDBF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基于现有架构中节点全排序和部分排序共存的设计,提出偶数层子节点的部分排序和奇数层节点展开操作并行处理的架构。实测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降低14%的处理延时。5.集成本论文提出的相位跟踪器和MIMO检测器到IEEE 802.11ac SoC中,实现了 4天线、80MHz带宽,256QAM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系统验证。实测结果表明,相比未改善前的设计,资源消耗降低10%,接收灵敏度提高1.5dB,吞吐量可达1.5Gbps。
李佩菡[9](2021)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3D波束赋形及跟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通信需求,无线通信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毫米波通信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而毫米波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路径损耗,需要收发天线结合波束赋形技术生成分辨率更高的通信波束以提高阵列增益。一方面,分辨率更高的通信波束意味着波束搜索复杂度更高,接入时延更大;另一方面,定向传输链路易受到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已建立的通信链路不稳定甚至发生中断。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本文围绕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3D波束赋形和波束跟踪技术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快速波束搜索的复杂度较高及搜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3DMIMO场景下基于主瓣重叠的快速波束搜索方案。其将搜索区间划分成了Q(Q为2的整数次幂)个子区间,并使用格雷映射编码(Gray Mapping To Code,GMTC)方案对子区间进行编码。子区间的每一个比特位都对应一个训练波束的覆盖区间,相应生成log2 Q个3D训练波束,然后基于这些训练波束进行快速波束搜索。在3D MIMO场景下,所设计的搜索方案与已有的算法相比,不但明显降低了搜索复杂度,仅为二分搜索算法搜索复杂度的50%,而且搜索成功率达到了 95%。其次,定向波束通信很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动态影响,导致原有的通信链路发生中断。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并解决波束失准问题,本文首先引入系统抗干扰因子对无迹粒子滤波(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UPF)算法中的协方差矩阵进行改进;其次,为了解决UPF中由于粒子重采样造成的粒子多样性丧失的问题,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自适应改变交叉变异概率,在保留粒子多样性的前提下,优化了粒子群的性能,提高了算法的估计精度。最后将遗传算法改进的无迹粒子滤波(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AGA-UPF)算法用于毫米波系统中实现波束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20dB及以上,该算法的有效跟踪时间可达到100个时隙;较UPF算法,AGA-UPF算法的跟踪误差降低了约8%,较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算法和无迹粒子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跟踪误差降低了约15%和20%。在变化较快的毫米波通信系统中,AGA-UPF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较低的角度误差。
赵军辉,张丹阳,贺林[10](2021)在《智慧城轨交通通信技术的分析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由城轨环境特殊性导致的通信可靠性、时延性能降低以及运营效率瓶颈等问题,首先从整体运营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城轨通信需求。结合新型智能运行控制技术及T2T(train to train,列车到列车)通信、5G、人工智能、移动边缘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对城轨通信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总结与展望;然后提出了一种新型城轨通信网络架构,最后探讨了智慧城轨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与面临的挑战,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二、802.11——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2.11——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未来大容量通信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太赫兹通信用核心元器件的发展 |
1.1 太赫兹倍频器 |
1.2 混频器 |
1.3 功率放大器 |
1.4 低噪声放大器 |
1.5 直接调制器 |
1.6 天线 |
2 太赫兹通信系统架构 |
2.1 微波光子学太赫兹通信系统 |
2.2 全固态太赫兹混频通信系统 |
2.3 直接调制太赫兹通信系统 |
3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展望和总结 |
4 结束语 |
(2)5G无线通信中关键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5G无线通信频谱研究 |
1.1 5G典型选频段频谱高效利用技术 |
1.1.1 频谱重耕 |
1.1.2 动态频谱共享 |
2 5G通信关键调制技术研究 |
2.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2 多输入多输出调制技术 |
2.3 MIMO-OFDM调制技术 |
3 结语 |
(5)用于高斯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新理论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ramér-Rao下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估计理论和Cramér-Rao下限 |
2.1 估计量的基本概念 |
2.2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
2.3 最大似然估计 |
2.3.1 最大似然估计的定义 |
2.3.2 最大似然估计的性质 |
2.4 Fisher信息 |
2.4.1 Fisher信息的定义 |
2.4.2 矢量参数下的Fisher信息 |
2.5 Cramér-Rao下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斯白噪声中的连续Cramér-Rao下限 |
3.1 白噪声和维纳-辛钦定理 |
3.1.1 维纳-辛钦定理 |
3.1.2 高斯白噪声 |
3.2 样本独立性假设的局限性分析 |
3.2.1 一阶低通滤波器的采样样本独立性分析 |
3.2.2 高斯滤波器的采样样本独立性分析 |
3.2.3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采样样本独立性分析 |
3.2.4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采样样本独立性分析 |
3.3 高斯白噪声中标量参数估计的连续Cramér-Rao下限推导 |
3.4 高斯白噪声中矢量参数估计连续Cramér-Rao下限推导 |
3.5 Cramér-Rao下限表达形式分析 |
3.5.1 余弦信号时延参数估计中Cramér-Rao下限分析 |
3.5.2 余弦信号幅度参数估计中Cramér-Rao下限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斯白噪声中的连续Cramér-Rao下限应用实例 |
4.1 脉冲成形 |
4.2 常用脉冲成形信号波形 |
4.2.1 理想低通特性脉冲 |
4.2.2 升余弦脉冲 |
4.2.3 改进型升余弦脉冲 |
4.3 基于连续Cramér-Rao下限的脉冲成型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1 信道衰落和Nakagami-m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技术研究 |
2.1 车联网通信技术与业务概述 |
2.2 MEC技术特性概述 |
2.3 异构蜂窝车联网网络切换相关技术 |
2.3.1 异构蜂窝网络的融合与演变 |
2.3.2 网络切换流程及相关解决方案 |
2.3.3 网络切换中的决策与评估参数 |
2.4 ITS中驾驶安全类标准概述 |
2.4.1 ETSI相关协议概述 |
2.4.2 CAM分析 |
2.4.3 DENM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设计 |
3.1 场景需求分析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切换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3.3.1 交通态势感知组件 |
3.3.2 用户偏好组件 |
3.3.3 网络感知组件 |
3.4 切换决策模块设计 |
3.4.1 吞吐量评估组件 |
3.4.2 QoS边界转化组件 |
3.4.3 驻留状态预测组件 |
3.4.4 层次分析组件 |
3.5 切换执行模块设计 |
3.5.1 信令交互组件 |
3.5.2 应急处理组件 |
3.6 本章小结 |
4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设计 |
4.1 场景需求分析 |
4.2 车速管控方案设计 |
4.2.1 总体方案设计 |
4.2.2 信息采集模块 |
4.2.3 管控决策模块 |
4.2.4 控制信息下发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方案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 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与通信场景模拟 |
5.1.1 基于SUMO的车辆移动模拟 |
5.1.2 基于NS3 的车辆通信仿真 |
5.2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仿真实现 |
5.2.1 基于MEC的切换方案实现 |
5.2.2 冬奥园区下的异构蜂窝网络环境搭建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的仿真实现 |
5.3.1 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实现 |
5.3.2 冬奥园区中的车速管控系统搭建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毫米波通信与大规模MIMO技术综述 |
2.1 毫米波通信概述 |
2.2 大规模MIMO传输技术研究 |
2.2.1. 天线架构 |
2.2.2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
2.2.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2.2.4 用户调度技术 |
2.2.5 波束管理技术 |
2.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研究 |
2.3.1 多阵面天线架构 |
2.3.2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
2.3.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2.3.4 面临的挑战 |
2.4 通信系统级仿真平台 |
2.4.1 系统级仿真概述 |
2.4.2 5G NR系统级仿真平台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3.1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
3.1.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模块设计 |
3.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实现 |
3.2.1 仿真平台开发和运行环境 |
3.2.2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模块实现 |
3.3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测试 |
3.3.1 参数配置 |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传输技术的研究 |
4.1 基于比例公平的单波束传输方案 |
4.1.1 系统模型 |
4.1.2 比例公平的单波束调度算法 |
4.1.3 基于单波束的反馈方案 |
4.1.4 仿真性能评估 |
4.2 基于波束分组的多波束传输方案 |
4.2.1 系统模型 |
4.2.2 波束分组的多波束调度算法 |
4.2.3 基于多波束的反馈方案 |
4.2.4 仿真性能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缩略语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研究现状和挑战 |
1.2.1 接收机算法及VLSI架构研究现状 |
1.2.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芯片研究现状 |
1.2.3 问题与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帧格式和接收机算法概述 |
2.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物理层帧格式 |
2.2 面向VLSI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概述 |
2.2.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VLSI架构 |
2.2.2 相位跟踪算法 |
2.2.3 MIMO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位跟踪算法研究及VLSI设计 |
3.1 基于泰勒展开的分层符号内相位跟踪算法 |
3.1.1 系统模型 |
3.1.2 算法描述 |
3.1.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 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 |
3.2.1 SFO估计算法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复用复乘法组的相位跟踪器VLSI架构 |
3.3.1 整体架构 |
3.3.2 多模式的统一输入结构 |
3.3.3 相位估计模块 |
3.3.4 相位补偿模块 |
3.3.5 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MO检测算法研究及VLSI设计 |
4.1 最小距离比特翻转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 |
4.1.1 系统模型 |
4.1.2 已有方法 |
4.1.3 算法描述 |
4.1.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 奇偶搜索层并行的K-Best的MIMO检测器VLSI架构 |
4.2.1 整体架构 |
4.2.2 多模式的统一输入结构 |
4.2.3 K-Best检测器模块 |
4.2.4 MDBF扩展模块 |
4.2.5 LLR计算模块 |
4.2.6 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集成及验证 |
5.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SoC |
5.1.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SoC架构 |
5.1.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架构 |
5.2 接收机FPGA验证 |
5.2.1 接收机FPGA系统架构 |
5.2.2 功能验证 |
5.2.3 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9)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3D波束赋形及跟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束赋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波束跟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组织 |
第二章 毫米波Massive MIMO相关技术研究 |
2.1 阵列天线与波束赋形技术 |
2.1.1 阵列天线基础 |
2.1.2 波束赋形技术 |
2.2 毫米波大规模2D及3D MIMO信道模型 |
2.2.1 毫米波大规模2D MIMO信道模型 |
2.2.2 毫米波大规模3D MIMO信道模型 |
2.3 波束搜索 |
2.4 波束跟踪 |
2.4.1 贝叶斯估计理论 |
2.4.2 贝叶斯滤波实现过程 |
2.4.3 序贯蒙特卡罗方法 |
2.4.4 无迹粒子滤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波束重叠的3D快速波束搜索 |
3.1 现有的2D波束搜索方案 |
3.1.1 传统非重叠的2D波束搜索方案 |
3.1.2 基于波束重叠的2D波束搜索方案 |
3.2 基于波束重叠的3D波束搜索方案 |
3.2.1 3D码本的生成 |
3.2.2 基于GMTC方案设计训练波束 |
3.2.3 快速波束搜索方案 |
3.2.4 对于任意Q情况的搜索方案 |
3.3 仿真分析 |
3.3.1 实际通信系统模型 |
3.3.2 仿真场景 |
3.3.3 搜索复杂度 |
3.3.4 阈值确定 |
3.3.5 搜索成功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粒子滤波原理的波束跟踪算法研究 |
4.1 离散时间系统模型 |
4.2 基于AGA-UPF的波束跟踪算法 |
4.2.1 系统抗干扰因子?的设计 |
4.2.2 遗传算法对UPF的改进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跟踪精度 |
4.3.2 信噪比对波束跟踪的影响 |
4.3.3 噪声方差对波束跟踪的影响 |
4.3.4 与已有波束跟踪算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附录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智慧城轨交通通信技术的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智慧城轨通信发展需求 |
2.1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驱动下的通信需求 |
2.2 万物互联与海量数据监控驱动下的通信需求 |
2.3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通信需求 |
3 智慧城轨通信关键技术 |
3.1 承载列控的通信关键技术 |
3.1.1 车-地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
3.1.2 车-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
3.2 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
3.3 人工智能与列车编队技术 |
4 技术与挑战 |
4.1 无线通信覆盖 |
4.2 协同控制与互联互通 |
4.3 安全与效率 |
5 结束语 |
四、802.11——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未来大容量通信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J]. 雷于露,曹浩一,曾泓鑫,董亚洲,冯伟,丁科森,郝晓林,王正,张雅鑫. 遥测遥控, 2021(06)
- [2]5G无线通信中关键调制技术研究[J]. 陈俊炜,李宇翔,周政.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1(19)
- [3]基于LTE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DCS工程设计与实现[D]. 尤成超.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4]MANET网络端到端传输路由优化技术研究[D]. 郭少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21
- [5]用于高斯估计的Cramér-Rao下限新理论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D]. 张玉鑫.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D]. 温琦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毫米波通信中多阵面MIMO系统级仿真平台开发与传输技术研究[D]. 李嘉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D]. 周小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3D波束赋形及跟踪技术研究[D]. 李佩菡.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智慧城轨交通通信技术的分析与展望[J]. 赵军辉,张丹阳,贺林. 电信科学,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