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夏至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清明至夏至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清明到夏至期间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雅[1](2021)在《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边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农耕方式落后,民众思想愚昧,农业科学知识匮乏。为了破除边区民众迷信思想,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边区农业经济发展,边区政府积极开展各种农业科普工作,并且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振兴边区农业、促进作物增收,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质资源和人力保障。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具体内容和主要方式,阐述农业科普工作的特点和历史成绩,揭示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总结出对当今我国进行农业科普工作的有益启示。本文首先详细分析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说明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前提。其次从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和兽病疫情防治、改良农具与农耕技术、兴修水利与农业环保四个方面对农业科普工作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再次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农业活动、文字手段、实地指导和民间艺术四种方式进行农业科普。最后系统总结了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特点、历史成绩和现实启示。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具有与群众需求相结合、与正反典型相结合、内容多元化和科普方式多样化等特点。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经过多年在边区开展农业科普工作,不仅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边区社会风气,还使边区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走向科学化。研究这一问题,对新时代农业科普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比如重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特长、注重科普方式多元化建设和科普内容注重群众需求等。对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看到边区政府对农业科普工作的积极作为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陕甘宁边区农业建设的研究内容,从而为新时期农业科普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刘凯强[2](2021)在《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已报道的研究认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在我国从北到南年发生1~7代。东北春玉米区玉米螟种群包括一化性和二化性种群,化性种群的划分基于诱导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有效越冬虫源基数(量)中一化性个体占优势(质)是东北春玉米区种群大暴发的潜力,适宜的5~8月份降雨是潜力表达的环境因素,温度对大发生影响不显着。然而,自然种群中每一代都有滞育发生;温度升高必然加快生长发育,生活史周期缩短,发生世代可能增加。依据秋季收获前百株虫量来衡量发生程度的方法是无法区分大暴发的虫源是来源于1代还是2代。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提出(1)亚洲玉米螟存在不同滞育类型的化性分化,即表现专性滞育习性(1化性,年仅发生1代)的1化型,表现兼性滞育习性(1化或多化性,年发生1代或多代)的多化型和不滞育型;(2)种群大暴发的潜力与多化型在种群的优势相关;(3)气候变暖是介导种群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明确这些问题,对解析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习性和化性分型,明确昆虫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预测种群动态,指导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光、温条件下的轮回汰选、遗传杂交、田间开顶式气室和网室试验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即在长日照16 h和28℃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汰选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在短日照13 h和24℃条件下汰选无滞育种群。汰选获得的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进行杂交,研究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通过模拟大气CO2(a CO2 390μL/L和e CO2750μL/L)和温度升高(a T和e T=a T+2°C)来研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两个自然种群(H和G)和一个实验室种群(Lm)的化型表现。重测序亚洲玉米螟基因组,对不同化型种群转录组进行比对并挑选可能与滞育相关的基因。取得以下结果:在26~28℃下,长日照16 h胁迫下从黑河种群(HH)汰选获得了1化型种群,1化型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长日照16 h和28℃下的滞育率80%左右;在28℃和长日照16 h下从哈尔滨种群(H)汰选对光周期敏感的多化型种群,多化型种群在长日照16 h下表现为发育,在短日照13 h下表现为滞育;短日照13 h胁迫下从多化型种群汰选无滞育型种群,无滞育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依然倾向于发育。利用1化型和多化型杂交F1代滞育率显着降低,且正反交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控制玉米螟不滞育属显性遗传性状,F2代未出现高滞育率家系,说明1化型(专性滞育)为隐性多基因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哈尔滨种群(H)是1化型和多化型生物型组成的混合种群,且以多化型生物型为主。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显着抑制短日照诱导种群内兼性类群进入滞育,提高种群的2化率,增加种群的繁殖率,从而加重种群发生程度(秋季收获时的总虫量)。气候变暖和纬度南移(北半球)及其互作将胁迫亚洲玉米螟向多化性演化。对亚洲玉米螟基因组进行重测序,测序深度超过150×,组装基因组大小是436.7 Mb,共528条scaffolds,单倍体基因组预测有16,699条基因,并有16,303条基因得到了注释。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发现了亚洲玉米螟存在3种化性类型分化,即1化性生物型(1化型),年发生1代,对长日照和高温反应不敏感,行专性滞育习性;多化性生物型(多化型),年发生1代或多代,对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滞育反应敏感,行兼性滞育习性;无滞育型,对短日照和低温反应不敏感,行持续发育习性。1化型的滞育习性(1化性,专性滞育)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多化型的滞育习性(多化性,兼性滞育)为显性遗传。哈尔滨和公主岭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以多化型为主的3种生物型混生种群;影响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种群质量构成要素应是有效越冬基数和其中的多化性群体(内因),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是促使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外因)之一。

陈苹[3](2020)在《山东农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谚的研究属农业史研究中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深入研究之前对于现阶段农谚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在现阶段,对于农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农谚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丰富农业史的研究范围,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谚是谚语中的一类,谚语中一半以上都属于农谚。许慎《说文解字》:“谚,传言也”,谚语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种语言。对于农谚的定义,虽各家表述略有不同,但农谚有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特点:内容上,是与农业生产相关,起源于农业生产,同时对于农业生产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形式上,语言凝练、简短,且通俗易懂,且以口耳相传,为历代所沿用。农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而农谚的分类工作是复杂的。农谚的分类是基于所收集到的山东农谚,在山东农业区划的基础之上对农谚进行分类,山东省综合农业区划工作始于1980年,结合山东省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综合的农业生产活动,全省共分为八个农业生产区,分别为:胶东农林渔区、渤海农牧渔区、鲁北农林牧区、鲁西农林牧区、湖东农渔区、胶济农业区,鲁中南林农牧区和海洋渔业区,以农业区作为分类标准有利于山东农业与农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了解山东农谚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直接决定了农谚的独特性,也正是基于其独特性,农谚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山东农谚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种类,播种、收获的时令性强、差异性大,以及两年三熟制农谚主题鲜明等特点。同时,对于其独特性做尝试性的解析,气候条件、地形地势等因素是产生山东农谚独特性的主要因素。农谚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农学知识,其丰富的农学思想内涵亦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着强烈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性又是不可或缺的,在农谚中对于这种天地人的思想达到统一,中国传统的“三才”思想深深渗透于山东农谚之中。在山东农谚中的农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务耕织为本教的农本思想,为之者人也的人力观,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和养之者天也的农时观,这些农谚中的农学思想的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研究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农谚相对于农书而言,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农谚贯穿于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宛若“农业生产手册”般,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山东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于山东地区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在山东农谚亦有所体现。同时农谚主要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因其语言精练简短且通俗易懂,这是农谚中文学性的特征。同时在山东农谚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农谚表层义与隐喻义的使用,使得山东农谚在具有文学性的同时也具有哲理性。对于农谚的研究属于农业史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因笔者学识尚浅,农谚中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气象类农谚对于气象的预测有时不亚于现今的气象站,古代劳动人民如何通过经验的累积实现精确的气象预测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农业是天、地、人一体的产业,农谚中劳动人民所体现出的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于农谚的研究应该纳入农史的研究范畴,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使农民的“农书”得以继承。

喻博文[4](2020)在《《花镜》内容探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时期陈淏子所着《花镜》作为我国观赏园艺植物学诞生的标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书中不仅包含了对天干地支的研究、明清时期观赏植物的品种及其栽培方法、部分动物的介绍及饲养方法,还包括了对于庭院设计、花卉配置和盆花插花运用以及的理解。研究《花镜》,不仅可以了解明清时期花木的品种与传统庭院的设计趋势,而且明清时期植物的栽培技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陈淏子在写作中以实践为核心,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观察与栽培,并且虚心学习在前人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经验,经过时间的考验从而编纂出这部园艺大作。在书中,陈淏子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知识:第一,根据花历进行占验及授时,确定天气情况以及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第二,阐明观赏植物的培育和利用方法,共十八种,堪称全书精华;第三,介绍庭院陈设与搭配;第四,对各种植物、动物个体进行详细介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花镜》一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书中核心——课花十八法。第四部分对《花镜》一书中关于观赏植物的园林设计的内容进行解读。第五部分阐述了《花镜》一书的史学价值以及对近当代的意义。

方翔[5](2020)在《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类型插穗、不同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苗圃地扦插再植障碍原因进行了探究,以期为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以安吉白茶、农抗早、福鼎大白茶和舒茶早四个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舒茶早品种的成活率最高,为63.54%;其次是福鼎大白茶品种,为53.13%;安吉白茶品种的成活率最低,仅为39.58%。2、以舒茶早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探究舒茶早品种不同插穗类型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嫩度插穗试验研究表明:绿色硬化插穗成活率最高,为73.96%;半木质化插穗次之,为63.54%;一芽二叶最低,为26.04%;不同留叶数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表明:秋夏两季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夏季温度较高,蒸发量大,留叶数越多,扦插成活率较低。但秋夏两季都以留三叶的成活率最高,夏季为63.54%,秋季为95.38%。半叶和全叶插穗试验研究表明:半叶扦插的成活率为89.58%,全叶扦插的成活率为67.71%,两者差异显着。3、不同基质选择研究发现:基质一的扦插成活率为63.54%,基质二的扦插成活率为57.29%,但两者差异不显着。4、不同再植年限扦插苗圃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发现:再植土壤p H较非再植土壤降低,下降至4.4左右;再植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高于非再植土壤,说明栽培过程中注意对养分的投入;再植土壤水溶性酚酸含量和复合态酚酸含量都高于非再植土壤,其中非再植土壤和再植土壤在复合态酚酸含量上差异显着;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再植土壤微生物数量上表现同一的下降趋势,再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显着低于非再植土壤;再植土壤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土壤酶活性发生较大变化,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5、以舒茶早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再植年限土壤浸提液对茶籽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植土壤浸提液与非再植土壤浸提液处理茶籽萌发,茶籽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均无明显差异。6、通过对再植土壤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再进行扦插试验,通过对扦插苗生长相关指标测定发现:高温处理和浸水晒土处理能有效促进扦插苗愈伤组织、根系的发生,提高扦插苗成活率、叶片数、新梢率、新梢长、茎粗、主根粗和根长。生物菌肥和杀菌剂处理效果虽然比不上高温和浸水处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

宋宁艳[6](2020)在《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滋养了许多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果园,其中一些一直延续至今,进而被评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果园作为中国复合式农业生产系统的代表,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多种经营方式的缩影,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树粮结合、果蔬结合与种养结合三种形式,经营管理中受传统农耕思想指导,坚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基本理念。传统果园中多方面的技术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系统,其中包括林间管理技术体系、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及乡土知识体系三大方面,前两者是具体操作技术,后者则属于理论支撑。林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集中于对果树的管护,这些技术体系兼顾果树从“生”到“长”的全过程,如繁育技术、花果管理、防虫技术,是传统果园农业技术的特色体现;而传统果园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则是从大田农业生产借鉴而来的技术经验,但又与之不同,传统果园结合当地特色,衍生出与众不同的技术体系,均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而构成乡土知识体系的主体是果农,他们经过实践形成有关“天”、“地”、“人”的乡土知识,并经过士人阶层与统治者的助力,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传统果园历史悠久,经历了传统时期、西方科学引进后与现代农业反思三个阶段的演变,促使演变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多方面,并暗含规律。传统果园历经数久演变而不衰与坚持传统技术体系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对当地与整个流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探究传统果园能够长期维持的原因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古籍文献,从横向分析其内部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机制,以传统果园演变历程为纵向研究出发点,从而得出黄河流域传统果园能够长期维持的原因与坚持传统技术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探析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的产生的效应。传统果园经久不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引起思考,其生产、管理技术与经验对现代果园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超超[7](2019)在《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我国特有的名优干果,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经营,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种类鉴定等工作,整理了30种山核桃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措施等信息数据,并拍摄相应害虫及为害状的高清照片1320张。采用LUCID多途径诊断系统,构建Fact Sheet Fusion基础信息数据库,并针对多途径检索方式提取害虫“为害方式”、“为害部位”、“为害高峰期”、“形态特征”等4个1级特征组,以及10个2级特征和19个3级特征,共组成56个特征状态,设计出Web版山核桃主要害虫的多途径诊断系统,并设计出基于微信APP的《浙江省珍稀干果病虫害防治》的公众号,为林农和森防一线工作者对山核桃害虫快速的识别和防治提供便捷服务,从而促进山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张逸鑫[8](2019)在《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但从农业伦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农业生态破坏、农业资源浪费、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农村空心化等很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需要运用农业伦理、二十四节气、耦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关系以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关系,以期能给现代农业生产困境的解决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考角度。从传统农业生产方面来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应用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基础上,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物候、气象、天文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时间制度,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民生活。按节气从事农事劳作,是夺取农业丰收的关键。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伦理下古代农民世代传承的“敬畏天时以应时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等四大农业伦理维度的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方面,可以从思想观念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取用有节的生产节律观和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我们需要重新认知二十四节气,剖析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不同的农业生产主体来完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从政府角度看,二十四节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生态理念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政府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可以从保护农业环境和深化意识认知来进行耦合。从企业角度看,农业生产中所彰显的精神气节就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企业关于农产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可以从气节精神追求与品牌市场创建来进行耦合。从农民角度,二十四节气的生产性节律和生活性节奏是当下减缓城市化带来压力的重要举措。农民节气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可以从民俗资源开发与生活观念更新来进行耦合。在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下,挖掘二十四节气的农业伦理内涵,赋予二十四节气现代农业所能接受的生命力,是改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产要素,共同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和谐与持续的重要举措。

马树华[9](2018)在《明清以来胶东渔村的生长与变革:以崂山为例》文中指出崂山位处山东半岛东南端,濒临黄海,海洋资源丰富,明清以后滨海村落逐渐增多,形成了半渔半农的稳定经济形态。青岛开埠后,崂山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越来越依附于城市发展,海洋生产渐趋衰退,渔民生活境况日趋窘迫。1950年以后,渔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过度捕捞与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海水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动,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等等,使崂山渔村的变化呈现加速度趋势。崂山渔村的生长与变革,可作为胶东渔村明清以来变化的缩影。

邵凡晶[10](2018)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学有关“物”的研究认为,人与物之间是相互界定的,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物与人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下互为主客体,相互定义,相互建构。民族学的研究应该追随物的本身,以它们的形式、它们的用途和它们的轨迹去描述它们的意义,通过追溯物的社会生命来探讨物如何作用于人,人如何赋予物以不同的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不仅局限于单一区域内,而是由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和资本的渗透,被置于历时的、世界性的范围内。通过深刻分析物的社会生命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观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史。鉴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特殊性,书写茶的生命史,不仅可以理解茶在不同时期流通的商品意义,还可以以茶为媒勾连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及其社会,进而将民族学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以“古与今”“内与外”“上与下”为线索勾勒出与茶相关的人类社会的立体图景。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味隔宿而不变”的特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殖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沿海各地农村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大批闽粤移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迁往海外,并在移民之初依然保持着在迁出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华人在东南亚的国货消费市场。又,粤商在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政策优势后,积极往来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之间,从事国内土产出口和国外日用品等商品贸易活动,对广西尤其是梧州等地的商业控制尤为突出。六堡茶在此背景下,从广西山区土产的身份转换为侨乡土产,继而转换为商品,凭借六堡与粤省便利的水运交通环境,藉由粤商之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畅销南洋劳工市场。以往之研究多集中于东南及西南之茶,对岭南地区的茶关注得不多,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正可弥补这一环节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选取鸦片战争(1840年)后至抗日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的六堡茶从萌发到繁荣的历史阶段,对六堡茶在广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展开讨论,并阐释六堡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整体意义,六堡茶获得自己意义的同时将世界市场与乡村社会连接起来的意义,以及在人、物与交通的互动下,“物”的意义转换与市场、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六堡茶的生长环境、自然流通环境及其仰依的文化环境,以明确其区域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名称、产地、工艺、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而讨论人如何加持六堡茶的意义。第三章将视角集中在六堡茶走出大山的过程。这一过程源自于梧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刺激,也包含六堡内部的经济动能释放。粤商通过对物资交换和水运交通的控制,促使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对山区中的六堡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粤商在梧州建立的商品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分支。第四章书写六堡茶走出国门的促成要素,即在广州茶叶贸易衰落、香港转口贸易日趋完备的大背景下,粤商适时地发掘出六堡茶的商业价值,并运用发达的西江航运、远洋运输的进步和遍布中外的联庄经营,将六堡茶远销南洋以满足当地“下南洋”移民群体的生存需求和身份识别需求。第五章着重刻画六堡茶的身份转换过程。六堡茶自广西大山而出,在粤商的操作和控制下向粤省的侨乡茶转换,继而在其完成商品化后仰依华商在马来亚的商业网络深入到马来亚华人的日常生活,并在锡矿场的劳工大量消费下,被赋予劳工的身份标识成为人们口中的“劳工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创造出外销渠道和消费的历史契机,六堡茶的产量和销量皆达到空前。在粤商的商业运作以及交通因素的催化下,六堡茶形成“内地生产—香港转口—南洋消费”的流通路径。在生产地形成以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加速当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促使人们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分工。在流通地,粤商凭借血缘、地缘建立联号经营网络,对六堡茶的各个流通环节实施掌控,使其完成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在消费地,六堡茶成为马来亚矿工的生活必需品,被赋予人的籍贯和身份。人的认同通过茶被分享和强化,其情感的凝结与经济利益的保护在茶的选择中得到具化和彰显,而茶的意义则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地,茶不仅在区域转换中与人发生互动,还在时间的流转中将人与社会勾连起来,通过“内与外”评价话语的不同获得丰富的社会意义,凭借给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实现与人的身心交流。在古今轮转中,六堡茶已由“劳工茶”华丽转身为地方的符号标识,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之下,其历史被反复挖掘,其价值被不断评说,其意义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段时间与空间交互的社会文化生命。

二、清明到夏至期间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明到夏至期间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一)破除边区群众迷信思想,构建科学种植、养殖观念
    (二)推进边区农业科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以农业带动其他行业,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
二、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
    (一)颁布一系列兴农政策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二)确立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为农业科普工作奠定现实基础
    (三)成立农业科研机构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平台保障
    (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科普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三、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兽病疫情
    (三)改良农具与农耕技术
    (四)兴修水利与造林护林
四、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农业活动进行农业科普
        1.举办农业展览会
        2.学习农业模范经验
    (二)通过文字手段开展农业科普
        1.撰写农业科普读物
        2.兴办墙报和黑板报
    (三)通过实地指导推进农业科普
        1.实地指导
        2.开办训练班
    (四)通过民间艺术形式加强农业科普
        1.快板
        2.秧歌剧
        3.歌曲
五、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的特点、成绩及现实启示
    (一)主要特点
    (二)历史成绩
    (三)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昆虫滞育与化性的类型
        1.1.1 昆虫滞育的类型
        1.1.2 昆虫的化性类型
    1.2 化性生物型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1.3.1 环境因子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1.3.2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1.3.3 昆虫滞育的内分泌调控
        1.3.4 昆虫滞育的遗传
    1.4 气候变暖对昆虫的影响
        1.4.1 气候变暖对昆虫越冬存活的影响
        1.4.2 气候变暖对昆虫化性的影响
        1.4.3 气候变暖对昆虫迁移扩散的影响
        1.4.4 气候变暖对昆虫地理分布的影响
        1.4.5 气候变暖对昆虫发生物候的影响
    1.5 亚洲玉米螟化性和滞育的研究进展
        1.5.1 亚洲玉米螟的化性
        1.5.2 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1.5.3 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演化
        1.5.4 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遗传学特征
    1.6 立题依据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7.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种群化性分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亚洲玉米螟种群来源
        2.1.2 幼虫滞育解除方法
        2.1.3 1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4 多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2.1.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的滞育反应
        2.1.7 无滞育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2.1.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反应
        2.1.10 有效积温计算
        2.1.1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H种群滞育后发育历期
        2.2.2 HH种群的化型组成
        2.2.3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1 化型(Lu)的演化规律
        2.2.4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多化型(Lm)演化规律
        2.2.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2.2.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2.2.7 短日照胁迫下种群无滞育型(Ln)演化规律
        2.2.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2.2.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2.3 讨论
第三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学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1 化型和多化型遗传谱系建立
        3.1.2 不同谱系的滞育率测定
        3.1.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特征
    3.3 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环境模拟
        4.1.2 供试玉米
        4.1.3 虫源
        4.1.4 田间接虫
        4.1.5 室内饲养
        4.1.6 滞育率统计
        4.1.7 有效积温计算
        4.1.8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H种群在室内饲养和田间网室的滞育率
        4.2.2 田间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发生动态
        4.2.3 H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滞育率
    4.3 讨论
第五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分子基础初探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DNA、RNA提取与测序
        5.1.3 基因组大小及杂合度评估
        5.1.4 基因组组装
        5.1.5 基因预测与评估
        5.1.6 基因功能注释
        5.1.7 基因组重复序列预测
        5.1.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1.9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5.1.10 滞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组测序
        5.2.2 基因组评估
        5.2.3 基因组组装结果
        5.2.4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5.2.5 组装基因组评估结果
        5.2.6 基因预测结果
        5.2.7 基因功能注释
        5.2.8 重复序列预测结果
        5.2.9 系统发育分析(进化树)
        5.2.10 转录组测序数据
        5.2.11 差异基因
        5.2.12 化性相关基因筛选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山东农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2 谚语与农谚
    2.1 谚语的界定
    2.2 农谚的界定
    2.3 山东农谚的界定
3 山东农谚的地域分类
    3.1 胶东农林渔区的农谚
    3.2 渤海农牧渔区的农谚
    3.3 鲁北农林牧区的农谚
    3.4 鲁西农林牧区的农谚
    3.5 湖东农渔区的农谚
    3.6 胶济农业区的农谚
    3.7 鲁中南林农牧区的农谚
    3.8 海洋渔业区的农谚
4 山东农谚的独特性
    4.1 山东农谚的特点
        4.1.1 作物类农谚的多元性
        4.1.2 收种类农谚的差异性大、时令性强
        4.1.3 两年三熟制农谚主题鲜明
    4.2 山东农谚独特性原因试析
        4.2.1 气候条件
        4.2.2 地形地势
5 山东农谚中的农学思想
    5.1 务耕织为本教的农本观
    5.2 为之者人也的人力观
    5.3 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
    5.4 养之者天也的农时观
6 山东农谚的价值
    6.1 农业科技价值
        6.1.1 指导农作物栽培
        6.1.2 指导田间管理
        6.1.3 指导植树造林
        6.1.4 指导畜牧养殖
    6.2 文学价值
    6.3 教育价值
    6.4 哲理价值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4)《花镜》内容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明清时期花卉栽培技术的背景文献
        (二)对《花镜》作者陈淏子研究的相关文献
        (三)对《花镜》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花镜》一书的作者及内容简介
    一、《花镜》作者陈淏子生平
    二、《花镜》一书的内容简介
        (一)养花与农历月令之间的关系
        (二)对花木栽培技术的介绍
        (三)对园林搭配的介绍
        (四)对各种植物、动物的介绍
    注释
第三章 《花镜》中花木栽培技术内容的整理与释读
    一、花木栽培前的准备阶段
        (一)辨花性情法
        (二)下种及期法
    二、花木栽培的生长阶段
        (一)浇灌得宜法
        (二)培壅可否法
        (三)治诸虫蠹法
        (四)枯树活树法
    三、花木栽培的优选阶段
        (一)接换神奇法
        (二)分栽有时法
        (三)扦插易生法
        (四)移花转垛法
        (五)整顿删科法
        (六)过贴巧合法
        (七)变花催花法
    四、花木收储阶段
        (一)收种贮子法
        (二)花香耐久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花镜》观赏植物的造景手法与个体详解
    一、《花镜》中造景手法的整理与释读
        (一)种植位置法
        (二)养花插瓶法
        (三)种盆取景法
        (四)《花镜》中的园林设计思路
    二、《花镜》中观赏花木个体详解
        (一)花木类
        (二)藤蔓类
        (三)花草类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花镜》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一、《花镜》一书在农业学及植物学的历史地位
    二、《花镜》中体现的学术价值
        (一)生态学价值
        (二)博物学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2.2.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2.2.2 扦插苗圃地再植障碍研究
    2.3 试剂与仪器
        2.3.1 主要试验试剂
        2.3.2 主要试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2 土壤肥力测定
        2.4.3 土壤酶活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测定
        2.4.5 土壤酚酸测定
        2.4.6 扦插苗成活率和生长量调查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3.1.1 不同茶树品种扦插成活率的比较
        3.1.2 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3.2 秋插再植障碍分析
        3.2.1 土壤肥力分析
        3.2.2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3.2.3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3.2.4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3.3 夏插再植障碍分析
        3.3.1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肥力分析
        3.3.2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分析
        3.3.3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酶活
        3.3.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酚酸测定
        3.3.5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自毒作用研究
        3.3.6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3.3.7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3.3.8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对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茶树品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1 不同成熟度插穗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2 不同留叶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3 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黄河流域自然与历史背景
    2.1 自然环境背景
        2.1.1 气候
        2.1.2 土壤
        2.1.3 河流
    2.2 社会历史背景
        2.2.1 政治经济概况
        2.2.2 人口流动概况
        2.2.3 技术选择与域外交流
    2.3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
第三章 传统果园复合生产系统
    3.1 树粮结合
        3.1.1 树粮结合的历史渊源
        3.1.2 树粮结合的具体形式
    3.2 果蔬(果)结合
        3.2.1 果蔬(果)结合的历史
        3.2.2 果蔬(果)结合的表现形式
    3.3 种养结合
        3.3.1 种养结合的历史演变
        3.3.2 种养结合的实例
    3.4 思想表现
        3.4.1 树粮结合的思想
        3.4.2 果蔬(果)结合的思想
        3.4.3 种养结合的思想
第四章 传统果园林间管理技术体系
    4.1 繁育技术
        4.1.1 “种树”技术
        4.1.2 “栽树”技术
        4.1.3 “插树”技术
    4.2 花果管理技术
        4.2.1 授粉技术
        4.2.2 疏花、疏果技术
        4.2.3 其他花果管理技术
    4.3 修剪整形技术
        4.3.1 时间界定
        4.3.2 具体方法
    4.4 防虫技术
        4.4.1 生物防治
        4.4.2 物理防治
        4.4.3 农业防治
        4.4.4 药物防治
第五章 传统果园林下管理技术体系
    5.1 耕作技术
        5.1.1 深翻土地
        5.1.2 中耕除草
        5.1.3 果园覆盖
    5.2 施肥技术
        5.2.1 草木灰
        5.2.2 绿肥植物
        5.2.3 农家粪
    5.3 灌溉技术
        5.3.1 冬灌
        5.3.2 沟灌
        5.3.3 穴灌
    5.4 储藏加工技术
        5.4.1 干制法
        5.4.2 窖藏法
        5.4.3 作醋法
        5.4.4 酿酒法
第六章 传统果园民间乡土知识体系
    6.1 乡土知识
        6.1.1 与“天”相关的知识
        6.1.2 与“地”有关的知识
        6.1.3 与“人”有关的知识
    6.2 乡土文化
    6.3 体系的形成
        6.3.1 果农阶层
        6.3.2 文人阶层
        6.3.3 统治阶层
第七章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的历史演变
    7.1 阶段性演变
        7.1.1 传统时期
        7.1.2 西方科学引进后
        7.1.3 现代农业反思阶段
    7.2 演变动因
    7.3 规律探析
第八章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长期存在的原因与效应分析
    8.1 原因分析
        8.1.1 果园农业系统的特殊性
        8.1.2 坚持传统经营理念
    8.2 生态效应
        8.2.1 净化当地空气
        8.2.2 保持当地水土
        8.2.3 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8.3 经济效应
        8.3.1 果农收入
        8.3.2 社会收入
    8.4 社会效应
    8.5 文化效应
        8.5.1 饮食文化
        8.5.2 民间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山核桃的研究现状
        1.1.1 山核桃属的种类与分布
        1.1.2 山核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1.3 山核桃的应用价值
    1.2 山核桃主要虫害调查概况
        1.2.1 食叶害虫
        1.2.2 枝干害虫
        1.2.3 花蕾害虫
        1.2.4 根部害虫
    1.3 研究背景
2 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2.1 山核桃害虫图文信息的收集
        2.1.1 山核桃害虫标本采集
        2.1.2 山核桃害虫图文信息的收集
        2.1.3 山核桃害虫种类的鉴定与核实
    2.2 构建山核桃主要害虫FSF数据库
        2.2.1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主题
        2.2.2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对象
    2.3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构建的方法
    2.4 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的展示
    2.5 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3 研究结果
    3.1 山核桃主要害虫检索策略的确立
    3.2 山核桃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使用简介
    3.3 山核桃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展示
        3.3.1 网络平台展示
        3.3.2 微信公众号展示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山核桃主要害虫文字信息
    二、山核桃已记录害虫图片
    三、以山核桃为寄主新发现的害虫图片
    四、山核桃上新发现的栖息昆虫图片
个人简介
致谢

(8)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综述
    六、相关概念与理论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业伦理视域下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一、中国现代农业生产问题
    二、农产品安全问题
    三、农村空心化问题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然耦合
    一、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生命力
        (一)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二) 二十四节气的实践性
        (三)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性
        (四) 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
    二、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业伦理维度
        (一) 敬畏天时以应时宜
        (二) 施德于地以应地德
        (三) 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
        (四) 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
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
    一、思想观念的应然耦合
        (一) 天人合一的自然保护观
        (二) 精耕细作的土地制度观
        (三) 取用有节的生活节律观
        (四) 敬畏生命的管理关怀观
    二、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认知
        (一) 传统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二) 现代农业中的人与自然
        (三) 自然对人类的农业生产作用
第四章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路径
    一、政府:战略的制定与落实
        (一) 农业环境保护
        (二) 意识认知深化
    二、企业:质量的维护与提高
        (一) 气节精神追求
        (二) 品牌市场创建
    三、农民: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一) 民俗资源开发
        (二) 生活观念更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类
    (四) 其他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六堡茶的研究
        二、广府社会的研究
        三、民族学中“物”的研究
    第三节 六堡茶的研究意义
        一、物的意义——关于茶本身的书写
        二、流动的意义——茶船里的广府人社会
第一章 六堡茶仰依的自然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一、六堡茶的产地范围
        二、六堡茶产地的自然环境
        三、茶产地孰优孰劣的话语重塑
    第二节 六堡茶的自然流通环境
        一、河流分布与船行线路
        二、丰盈庙:文化意义的转换
        三、六堡茶的山路贩运
        四、公路建成后的古今对比
    第三节 六堡茶依托的茶文化环境
        一、茶食一体的茶文化观
        二、茶药一体的茶文化观
        三、茶馆与茶楼:以茶为媒的社会分层
    小结
第二章 初识六堡茶:六堡茶的身份辨析
    第一节 六堡茶的身份勾勒
        一、“六堡茶”之名辨析
        二、六堡茶的类别归属
    第二节 六堡茶的诞生——从一片叶子到一件商品
        一、茶叶的种植与管理
        二、茶叶的采摘
        三、茶叶的制法
    第三节 六堡茶的成长——人对茶的意义加持
        一、六堡茶的早期历史发展
        二、四季的味道:六堡茶品评话语的内与外
        三、老茶的“新生”
    小结
第三章 走出大山的六堡茶
    第一节 外部的力量
        一、“无市不趋东”的梧州经济
        二、密集圩市下的物资流动
    第二节 内部的力量
        一、以六堡茶为主体的物的交换
        二、茶物交换渠道下的社会关系映射
    第三节 粤商的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合成
        一、以物为媒的粤商经营:土货收购与洋货进口
        二、粤商的社会经济角色
        三、粤商影响下的社会分工和人口繁荣
    小结
第四章 走出国门的六堡茶
    第一节 粤港对六堡茶外销的影响
        一、行业基础:“一口通商”期间形成完备的茶叶流通体系
        二、逆境下的发展:粤商将茶叶出口东南亚
        三、联号经营:六堡茶在香港的转口
    第二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一、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
        二、远洋运输的进步
        三、马来亚内地的铁路交通发展
    第三节 “下南洋”群体的需求
        一、“下南洋”的闽粤移民
        二、华人在马来亚的茶叶消费需求
    小结
第五章 身份转换:粤商形塑下的六堡茶
    第一节 从广西茶到侨乡土产
        一、六堡茶向侨乡茶的身份转换
        二、超低价格与竞争优势
    第二节 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
        一、粤商对六堡茶的形塑
        二、六堡茶仰依的商业网络
    第三节 矿场中的“劳工茶”
        一、华人涌入马来亚发展锡矿业
        二、恶劣环境下华人矿工的茶叶消费
    小结
结论
    一、时间里的生命:六堡茶的“两个五十年”
    二、茶船上的生命:六堡茶与交通的互动
    三、社会中的生命:六堡茶与人的互动
        (一) 粤商的商业控制
        (二) 茶农的家庭调节
        (三) 劳工的群体表达
    四、意义中的生命:六堡茶在现代话语中的重塑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民国图书及期刊文献
    四、着作
    五、学术期刊
    六、报纸/杂志
    七、学位论文
    八、译文文献
    九、外文文献
    十、工具书、标准及其他历史档案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清明到夏至期间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陕甘宁边区农业科普工作研究(1937-1945)[D]. 张小雅. 延安大学, 2021(12)
  • [2]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刘凯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山东农谚研究[D]. 陈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花镜》内容探究[D]. 喻博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D]. 方翔.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6]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D]. 宋宁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D]. 王超超.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基于农业伦理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研究[D]. 张逸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明清以来胶东渔村的生长与变革:以崂山为例[J]. 马树华.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8(00)
  • [10]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D]. 邵凡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清明至夏至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