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1](1983)在《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文中认为 本文对藏南起基性岩带罗布莎铬铁矿床的实际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构造型式与超基性岩体形态、岩相带和含矿带的展布及矿体分布规律的关系,并根据超基性岩体的形变规律探讨构造的成生、发展对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形成的制约作用,结合国内、外同类型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的地质特征,提出岩体含矿性评价和成矿有利地段预测的主要地质依据。
李德威[2](1995)在《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成矿演化的构造过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罗布莎铬铁矿区的构造解析,揭示出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演化规律。由地幔韧性剪切带和脆-韧性剪切带组成的含铬剪切带是成矿期构造,被造山期发生的变形分解作用和脆性断裂作用改造,成矿演化经历了从上地幔到上地壳所发生的5个构造变形相的转换,即熔融流变变形相→地幔韧性剪切变形相→壳幔脆→韧性剪切变形相→塑性挤压变形相→脆性断裂变形相,可划分为中生代改造成矿和新生代矿床改造两个阶段,并概括为包含6个变形世代的构造成矿序列。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4](1983)在《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藏南超基性岩带罗布莎铬铁矿床的实际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构造型式与超基性岩体形态、岩相带和含矿带的展布及矿体分布规律的关系,并根据超基性岩体的形变规律探讨构造的成生、发展对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形成的制约作用, 结合国内、外同类型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的地质特征,提出岩体含矿性评价和成矿有利地段预测的主要地质依据。
王明[5](2010)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铬铁矿床,也是世界上成矿条件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其年产量约占全国铬铁矿石年产量的80%。经过20多年的开采,其探明储量已消耗过半,保有储量不足200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不足10年,属于资源中度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罗布莎铬铁矿床的成因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分歧,铬铁矿体在三维空间如何分布,其产状和相互关系如何,目前还不知晓。由于矿区位于高原,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对铬铁矿的成矿规律认识还不充分,矿山开采和深、边部的找矿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对罗布莎铬铁矿床之矿体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希望能探索总结出整个矿区内矿体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索成矿、控矿特征等。三维建模技术是目前一种新兴的矿床地质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矿体三维建模软件的对比,最终选择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MEMAPGIS软件作为罗布莎铬铁矿床矿体的三维建模平台。在充分收集矿山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上述软件,建立了包括钻孔定位、钻孔测量和样品分析数据等信息的钻孔数据库。通过钻孔数据库实现了钻孔在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显示了钻孔的孔口三维坐标、钻孔的三维空间变化信息、空间延伸方向、倾角等,同时还显示了钻孔不同深度样品的各种数据信息。利用MEMAPGIS软件的交互式3D模型创建工具,基于铬铁矿体在勘探线剖面上的投影形态,构建矿铬铁矿体在三维空间的大致赋存形态,根据拓扑关系原理,建立了能从任意角度观察的罗布莎铬铁矿床矿体三维空间实体模型。根据三维空间实体模型的显示,铬铁矿体在剖面上呈叠瓦状分布、向一侧尖灭再现。矿体总体上向南倾斜,成带分布、成群出现、分段集中。在此三维模型基础上,初步讨论了罗布莎超基性岩体的就位机制和铬铁矿体的形成模式,对矿区深部、边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预测。本次建模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矿山地质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6](1983)在《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藏南超基性岩带罗布莎铬铁矿床的实际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构造型式与超基性岩体形态、岩相带和含矿带的展布及矿体分布规律的关系,并根据超基性岩体的形变规律探讨构造的成生、发展对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形成的制约作用, 结合国内、外同类型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体的地质特征,提出岩体含矿性评价和成矿有利地段预测的主要地质依据。
洪俊[7](2011)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铬尖晶石对比研究及成矿演化探讨》文中指出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是我国目前研究程度最高,矿床规模最大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产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的罗布莎地幔橄榄岩中。本文在充分研究和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罗布莎铬铁矿地幔橄榄岩岩石学、铬尖晶石的地球化学对比以及年代学研究等方面,对罗布莎铬铁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矿床成因机制以及成矿演化过程做了初步探讨,主要成果如下:对地幔橄榄岩的Sr-Nd-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罗布莎地幔橄榄岩一般具有高的ISr值,低的INd值,并不能代表其源区同位素组成,可能是地壳物质的加入或者受到海水蚀变的结果;Pb同位素组成类似于印度洋Pb同位素,样品均分布在DMM与EM II端员之间,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加入,具有高Δ7/4Pb和Δ8/4Pb,富集放射成因Pb,结合高的ΔSr值,暗示地幔橄榄岩地幔源区可能存在Dupal同位素异常。通过野外观察对铬铁矿矿石构造类型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它们作为不同铬尖晶石类型,与围岩中副矿物铬尖晶石做详细对比,对比发现,副矿物铬尖晶石和造矿铬尖晶石无论在成分还是演化趋势上都存在显着的差异,副矿物铬尖晶石成分变化大,从方辉橄榄岩-纯橄岩,显示了明显的演化趋势,即随着部分熔融程度的增加,铬尖晶石向着富Cr和富Mg的方向演化,表明它们和围岩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而造矿铬尖晶石成分非常稳定,高Cr#值,结合后面的研究推测它可能来自地幔深部,是地幔超高压矿物来到地表的载体,其来源跟地幔橄榄岩无关。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区分析对铬铁矿中不同类型的铬尖晶石中微量和稀土元素进行精确的测试表明,稀土元素总体趋势呈略左低右高,较强的负Ce异常,Eu异常在不同类型中有不同体现,显不同程度的Tm-Er高峰。不同类型铬尖晶石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总体趋于平坦,表现出Nb、Ta、Pr、Ti、Tm高峰和Ba、Ce、Sr、Y的低谷。由于原始地幔不存在Ce的负异常,负Ce异常表明,不论是造矿铬尖晶石或是围岩中的副矿物铬尖晶石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罗布莎砾岩中挑选锆石和磷灰石单矿物进行裂变径迹测年,锆石获得双峰年龄值分别为21和36Ma,结合野外地质,36Ma应该代表罗布莎砾岩的成岩年龄,而较年轻的21Ma则代表大规模逆冲推覆事件的年龄,对成矿后构造演化过程的限制;磷灰石测年结果中获得的Central年龄比较相近,6.67.5Ma,应当反映的是罗布莎铬铁矿矿区隆升剥蚀期。对罗布莎铬铁矿的成矿演化过程做了初步探讨,第一阶段:在大洋中脊环境,地幔柱携带深部地幔物质快速上升至地幔浅部,铬铁矿在地幔剪切作用下发生初步富集;第二阶段:俯冲带之上(SSZ)主成矿阶段:俯冲的洋壳板片脱水,释放流体交代俯冲带之上的亏损地幔橄榄岩,促进了部分熔融的发生和铬铁矿床的形成;第三阶段:成矿期后的大型逆冲构造阶段:铬铁矿随蛇绿岩逆冲到罗布莎群之上,逆冲过程中蛇绿岩单元发生倒转。
杨经绥,徐向珍,戎合,牛晓露[8](2013)在《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的深部矿物:发现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大洋地幔橄榄岩)通常来自浅部地幔。近些年在雅鲁藏布江中生代蛇绿岩的多个不同地幔橄榄岩体和俄罗斯极地乌拉尔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型铬铁矿中均发现了金刚石等深部矿物,尤其发现了作为矿物包裹体原位产出的金刚石,认为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含有金刚石可能是普遍现象。这些金刚石在碳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面特征相同,而不同于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和超高压变质带中产出的变质成因金刚石类型,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金刚石产出类型,命名为蛇绿岩型金刚石。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发现和确定,表明这些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可能来自深部,需要重新思考上地幔的性质和蛇绿岩的形成条件及板块构造的一些经典理论。
罗照华,江秀敏,刘晓,李重,吴宗昌,井文超[9](2019)在《蛇绿岩型铬铁矿床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流体过程印记:来自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罗布莎和泽当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和橄榄石晶体化学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岩浆型矿床一般认为是岩浆分异的产物,因为这类矿床通常缺乏强烈的近矿围岩蚀变。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岩浆型矿床,流行的成因模型包括岩浆通道模型和熔体-岩石反应模型。深部晶体群的大量发现,表明铬铁矿成矿系统不是一种理想系统,而是至少由两类子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动力系统。因此,流行模型不再适用,必须构建能够整合新证据的成因模型。这类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是具有从方辉橄榄岩围岩经包壳纯橄榄岩到铬铁矿石的分带,且包壳纯橄榄岩与铬铁矿之间为渐变接触关系,包壳纯橄榄岩与方辉橄榄岩之间既可以为渐变接触关系,也可以为截然接触关系或侵入接触关系。因此,阐明纯橄榄岩的成因是理解豆荚状铬铁矿形成机制的关键。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罗布莎和泽当两个代表性超镁铁质杂岩体的新观察揭示:(1)包壳纯橄榄岩的出露宽度变化于厘米级到百米级,但岩石具有均匀的细粒结构,流行模型难以解释;(2)包壳纯橄榄岩可以划分为至少两种构造类型:块状纯橄榄岩和片理化纯橄榄岩,暗示了纯橄榄岩形成过程的多阶段特点;(3)包壳纯橄榄岩主要由变晶橄榄石组成,仅含有少量由熔体或流体析出的橄榄石晶体;(4)与方辉橄榄岩相比,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高MgO、Cr2O3、CaO和低MnO、Al2O3的特点,展示了矛盾的晶体化学特征;(5)邻近铬铁矿体的纯橄榄岩中常见反豆状结构,类似于多相稀释流体流体制中紊流产生的中尺度结构。上述看似矛盾的证据表明包壳纯橄榄岩的形成过程有大量深部流体的参与,因而流体过程可以作为构建一个新的整合模型的基础。据此,文中提出一个熔体-流体流模型,其基本机制是溶解-沉淀反应Opx+Fluid→Ol±Sp±Cpx±Pl±SiO2(fluid),而基本前提则是深部还原流体的持续供给和熔体-流体流的快速上升。此外,文中还表明,依据火成岩地质学、岩石学和名义无水矿物晶体化学证据也可以再造岩浆系统的流体过程。
李德威[10](1994)在《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动力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的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产于构造含矿杂岩带中,受幔型韧性剪切带、透镜网络系统和脆性断裂系统的控制,经历了从地幔到地壳、从伸展到挤压、从形成到形变、从改造成矿到矿床改造的成矿演化过程,可划分为重熔贯入型、韧性剪切型、熔离渗滤型、结晶分异型等四种成因类型,是在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地幔动力矿床。
二、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5)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 |
3.3.2 岩石组合与岩相带划分 |
3.3.3 岩石类型及岩石化学特征 |
3.4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
3.5 含矿构造岩相带及矿产分布 |
3.5.1 含矿构造岩相带 |
3.5.2 矿产分布 |
第四章 罗布莎铬铁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铬铁矿体地质特征 |
4.1.1 矿体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 |
4.1.2 矿体的围岩及夹石 |
4.2 矿石质量特征 |
4.2.1 矿物成分 |
4.2.2 矿石的结构、构造 |
4.3 罗布莎铬铁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
4.3.1 铬铁矿床成矿规律 |
4.3.2 找矿标志 |
4.3.3 找矿方向 |
第五章 罗布莎铬铁矿床三维模型的建立 |
5.1 资料收集 |
5.2 三维钻孔数据库的建立 |
5.3 实体模型的建立 |
5.4 品位模型的建立 |
5.5 小结 |
第六章 铬铁矿床三维模型应用于成矿预测 |
6.1 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规律分析 |
6.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6.2.1 外围找矿 |
6.2.2 深部找矿 |
第七章 结论和问题 |
7.1 主要结论及成果 |
7.2 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铬尖晶石对比研究及成矿演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豆荚状铬铁矿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2.1 铬铁矿概述 |
1.2.2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特征及成因认识 |
1.2.3 罗布莎铬铁矿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项目依托和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交通位置及地理 |
2.2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特征 |
2.3 矿区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罗布莎岩体 |
2.4 矿床地质概述 |
2.4.1 矿体特征 |
2.4.2 矿石特征 |
第三章 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地幔橄榄岩岩石学 |
3.1.1 纯橄榄岩 |
3.1.2 方辉橄榄岩 |
3.2 造岩矿物化学特征 |
3.2.1 橄榄石 |
3.2.2 斜方辉石 |
3.2.3 单斜辉石 |
3.3 岩石地球化学 |
3.3.1 主量元素 |
3.3.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3.3.3 Sr-Nd-Pb 同位素 |
第四章 铬尖晶石矿物对比研究 |
4.1 铬铁矿的矿物学 |
4.1.1 金刚石 |
4.1.2 针状单斜辉石和柯石英 |
4.1.3 其他矿物 |
4.2 铬尖晶石分类及镜下特征 |
4.3 铬尖晶石地球化学对比 |
4.3.1 主量元素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第五章 罗布莎铬铁矿成矿演化探讨 |
5.1 罗布莎铬铁矿的年代学研究 |
5.1.1 前人有关罗布莎蛇绿岩的年代学研究进展 |
5.1.2 罗布莎砾岩中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
5.2 罗布莎铬铁矿的成矿构造背景 |
5.3 成矿演化过程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的深部矿物:发现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有关蛇纹岩和地幔橄榄岩中金刚石的报道 |
2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中的金刚石 |
2.1 罗布莎矿区铬铁矿石中的金刚石 |
2.2 康金拉矿区铬铁矿中发现大量金刚石 |
2.3 罗布莎铬铁矿围岩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 |
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多个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 |
4 俄罗斯乌拉尔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 |
5 蛇绿岩型金刚石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 |
6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深部成因的更多证据 |
6.1 罗布莎发现产在锇铱矿中的原位金刚石 |
6.2 罗布莎铬铁矿中发现呈斯石英假象的柯石英 |
6.3 铬铁矿中发现硅金红石 |
6.4 罗布莎铬铁矿中发现新矿物 |
7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深部矿物的研究展望 |
(9)蛇绿岩型铬铁矿床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流体过程印记:来自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罗布莎和泽当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和橄榄石晶体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2 岩体地质学 |
3 岩石结构信息 |
4 橄榄石晶体化学 |
5 讨论 |
5.1 挥发分流体的体积分数 |
5.2 挥发分流体的来源 |
5.3 残余挥发分流体的去向 |
6 结论 |
四、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J].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3(04)
- [2]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成矿演化的构造过程[J]. 李德威. 现代地质, 1995(04)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J].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1983(00)
- [5]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地质特征及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 王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6]罗布莎铬铁矿田构造研究[A]. 崔军文,刘建三,乔子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4), 1983
- [7]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铬尖晶石对比研究及成矿演化探讨[D]. 洪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8]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的深部矿物:发现与研究进展[J]. 杨经绥,徐向珍,戎合,牛晓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2)
- [9]蛇绿岩型铬铁矿床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流体过程印记:来自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罗布莎和泽当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和橄榄石晶体化学证据[J]. 罗照华,江秀敏,刘晓,李重,吴宗昌,井文超. 地学前缘, 2019(01)
- [10]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动力成矿模式[J]. 李德威. 地质找矿论丛,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