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软件及其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刘祖希[1](2021)在《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从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说起》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具有从教学实践到教育理论、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双重属性。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研的学术基础除了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之外,包括基本的数学教育学术规范、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素养、基本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的数学教育写作能力;研究指向包括上好数学课、教好学生、解(命)好数学题、写好文章。夯实"四基",追求"四好",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做好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是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阮一晨[2](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黄莹[3](2021)在《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当代我国教育方针以及学生适应当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整合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同时,凝练出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对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职前教师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其学科核心素养对其专业能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对素养的理解与认识,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对其学科教学能力形成以及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研究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对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编制了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调查问卷、测试卷,对广西师范大学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利用Excel、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编制了渗透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行为的观察框架,根据课堂观察分析职前化学教师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行为,对其核心素养外显化的教学行为进行统计。为深入了解职前化学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制定访谈提纲,对不同年级的职前化学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所研究的师范院校职前化学教师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偏低,研究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高于本科生;(2)各个维度的素养发展不均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三个维度素养水平相对来说较好,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水平偏低,尽管大多数职前化学教师认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最重要,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实际状况与个人认识不符;(3)职前化学教师的性别、年级、家庭地址等方面对自身学科核心素养有影响,且均在显着差异;(4)学习成绩对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影响,但是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基于调查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完善毕业评价体系;(2)课程教学对接基础教育,从实践训练中提升;(3)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促进素养均衡发展;(4)关注群体差异,开设学科教学特色课程;(5)扩宽学习渠道,加深理解素养理论;(6)增强职业理想规划,促进自主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研究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提出对策及建议,对职前化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研究时间、精力有限,研究对象的样本不大,以及研究者自身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期望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检验、完善对策与建议,为改进化学师范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范文渊[4](2021)在《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EMG手势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是引领世界未来、改变全球格局的战略技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教育的及时跟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既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方式,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人工智能中有一个重要的子集称为模式识别,而手势识别作为模式识别的典型应用,已逐渐融入教育领域。针对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还不够完善,一些复杂抽象的人工智能知识晦涩难懂,若采用直接讲授法来学习很难理解,本文研究基于s EMG(Surface Electromyography,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的相关技术,将手势识别与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在一起,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s EMG手势识别为切入点,将教育模式由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转变为“体验式的学习”,设计了一个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 EMG手势识别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使sEMG中的有效信息被最大化利用,同时学生在使用此系统时能更好的对比s EMG预处理前后波形图的变化,本文设计FIR滤波器、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小波降噪法对s EMG中的噪声干扰进行滤除,并通过滤波前后信号的波形对比,证明了噪声被有效滤除且原始肌电信号特征被较好的保留。(2)为了提高手势识别的分类正确率,提升中小学生对此系统的使用体验感,本文对手势识别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四种经典的分类器对s EMG手势动作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实验结果对比,选择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作分类器。然后针对影响SVM分类器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将SVM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相结合,设计WOA-SVM分类器对s EMG手势动作进行分类识别,并与常用的智能优化算法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WOA-SVM分类器具有更高的分类正确率和更好的收敛性,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手势识别的分类正确率,而且能够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中选出最佳参数。(3)本文自主设计了一个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 EMG手势识别系统,此系统将手势识别的每个步骤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可根据交互界面的引导体验手势识别的实现过程,然后将复杂抽象的手势识别实现流程用一个具象化的事例进行讲解,有利于中小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地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后为了验证使用此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相较于传统学习方法的效果要好,而设计了相关的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使用此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效果显着,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蒋玥[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数列内容的变迁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离散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无论从历史的、发生的还是从系统的角度看,数的序列都是数学的基石。可以说,没有数的序列就没有数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教育领域共进行了4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教科书内容的改革。在新一轮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改革之际,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内容的变革历程和发展脉络,归纳其变迁特点及经验,挖掘其变迁原因,对未来数学教科书数列内容的变革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的9本人教版教科书,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建模法对数列内容的变迁进行分析。在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对数列内容的要求下,从教科书中数列的文本内容、组织结构和数列的具体变迁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数列文本内容的研究,主要从数列的课程容量、课程难度、编写体例、例题和习题难度的变化四方面展开。得到以下结论:教学大纲方面:数列的课程目标要求更加具体,除了对传统“双基”提出要求,也开始要求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文本内容方面:第一,数列内容逐渐精简,但数列的目标要求逐渐具体化、多元化,使得内容难度不减反增。第二,体例逐渐丰富,添加了体现数学史、时代发展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延伸知识,也通过“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呈现出来。第三,数列内容的例题和习题的题量减少,但题目的类型多样,背景信息也逐渐丰富,例题和习题的设置逐渐向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方面转变。第四,数列具体内容的概念性知识的表述保持稳定,其引入方式和推导方法愈加丰富,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组织结构方面:第一,数列内容的结构越加清晰,注重主干知识,与函数知识的连通性有所提高。第二,数列内容的组织结构由“直线式上升”逐渐过渡到“螺旋式上升”,由学科结构式转变到学科和学生心理相结合式。最后,对数列内容的变迁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数列的变迁特点、经验以及访谈结果对教师使用新版教科书进行数列教学时提出几点建议。
李畅[7](2020)在《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新闻分类和推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电子政务已难以适应当今的新形势,建设一个融合大数据、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政务平台已成为当今政府寻求发展的新思路。自2017年以来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省市的政务平台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目前该平台采用的新闻分类方法的分类粒度较粗且分类的准确率较低,对于新闻推荐来说目前该平台使用的推荐方法存在着不能及时反映用户兴趣变化,推荐结果准确率较低和推荐个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其政务大数据平台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传统的TF-IDF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结合教育政务词库(GE)和特征词位置信息(LF)的教育政务新闻特征提取方法,即ETF-IDF-L特征提取方法,然后分别通过朴素贝叶斯和卷积神经网络对教育政务新闻进行分类,通过实验发现对于一些拥有较少数据量的新闻类别来说基于ETF-IDF-L的特征提取和向量空间模型文本表示方法结合多项式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得到的分类效果较好,对于拥有较多数据量的新闻类别来说基于Word2vec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得到的分类效果较好,这两种分类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度较该平台现有的新闻分类方法均有所提升,解决了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现有新闻分类方法分类粒度较粗且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对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将用户的评分均值和当前新闻热度结合在一起的填充方法,解决了传统协同过滤算法的数据稀疏问题,然后将改进的协同过滤方法和基于内容以及用户属性的推荐方法进行融合,构建了一个基于混合策略的教育政务新闻推荐方法。通过实验发现与单一推荐方法相比,该混合推荐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1值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满足了用户的兴趣变化及个性化需求,解决了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现有新闻推荐方法的用户个性化及推荐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霍媛媛[8](2020)在《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引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向。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一方面为教学目标设计量化评价提供标准,一方面为高中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问题包括:(1)合理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是什么?为构建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已有教学目标设计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初步划分一、二级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运用NVivo11软件对76篇高中数学优秀课教学目标设计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得到高中数学优秀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主要结构要素;进而将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转化为问卷形式,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及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从而使指标体系得以修订和完善,修改后再次进行专家问卷咨询,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得出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论包括:(1)自制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设3个一级指标(课标要求、数学内容、学习基础)和9个二级指标(单元目标、整体融合、素养发展、知识内容、思想方法、联系应用、知识基础、技能基础、经验基础)。通过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检验和内容效度指数I-CVI和S-CVI的计算,得到自制指标体系的评分者信度和内容效度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可以作为评价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水平的有效工具。(2)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系数,得到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为:I=0.151+0.112+0.173+0.134+0.125+0.096+0.087+0.088+0.079(其中,I表示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总得分,1-9依次表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明确单元目标,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四基”的融合;明确知识内容行为动词的使用,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应用与思想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融入能力基础,注重经验基础。
吴青霞[9](2020)在《系统化思维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作为21世纪的重要技能,系统化思维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思路与方法,在生物教育领域展开系统化思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为研究如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系统化思维的培育,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确定了系统化思维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系统化思维培育的研究现状,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李克特式量表分别调查了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培育学生系统化思维的现状以及当前高中生的系统化思维水平,从中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系统化思维的主要问题所在。然后,基于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笔者从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模式构建、知识体系优化四个方面提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系统化思维的教学策略。(1)基于系统论的学习内容分析是系统化思维培育的前提条件,挖掘学习内容中的系统观并辨析隐含的系统化思维层次,为科学发展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提供更清晰的脚手架。(2)“交互式模拟”的学习环境拉近学生与复杂系统的距离感,通过加强复杂系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系统,训练系统化思维。(3)构建生物学系统化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元认知学习模式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可重复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4)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是训练系统化思维的途径与成果,利用框架图的呈现与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学生整理思想,训练思维。最后,根据所提教学策略,笔者选择高中生物学内容进行了具体案例的设计与分析,为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示例,并将案例应用到教学中以检测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策略设计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概念图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
陈丽娟[10](2020)在《“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翻转教室”、“电子书包”、“教育信息化”这些字眼的频繁出现标志着“互联网+教育”新纪元的到来,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已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平板电脑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便携性、富媒性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学科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生本人的全面发展。在上述背景下,笔者开展了“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起步早且发展相对成熟,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起步慢且多数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将平板电脑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较少,涉及化学平板电脑教学的实践应用更是较为缺乏。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平板电脑的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对“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理论支撑、实施条件、相关软件进行了论述后,设计了该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原电池》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节课中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平板电脑应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通过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梳理新模式在推广实践后展现出的优缺点,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研究表明,“平板电脑+导学模式”革新了现有的教学模式,切实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积极转变,增强了课堂互动频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平板电脑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实施形成性评价,更便于教师诊断学情。平板电脑作为教辅工具,提高了学习成果展示和点评的效率、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本文旨在建构并实践“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高中化学课堂,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高中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基础教育软件及其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础教育软件及其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从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 |
二、 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夯实“四基” |
(一) 基本的数学教育学术规范 |
1. 道德规范。 |
2. 技术规范。 |
(二) 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素养 |
1. 精读课标。 |
2. 泛读书刊。 |
(三) 基本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
1. 实证研究。 |
2. 思辨研究。 |
(四) 基本的数学教育写作能力 |
1. 关注写作的基本规律。 |
2. 做好先读后写。 |
三、 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研究指向:追求“四好” |
(一) 上好数学课 |
1. 关于数学好课的一些观点。 |
2. 课例研究是上好数学课的一种路径。 |
(二) 教好学生 |
(三) 解(命)好数学题 |
1. 解题与命题。 |
2. 课题研究。 |
(四) 写好文章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3)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职前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1.3 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职前化学教师 |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2 终身学习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课堂观察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调查工具开发与检验 |
3.4.1 调查问卷编制 |
3.4.2 测试卷编制 |
4 调查实施过程 |
4.1 调查问卷、测试卷发放 |
4.2 案例收集与整理 |
5 调查结果及分析 |
5.1 调查问卷分析 |
5.1.1 信效度检验 |
5.1.2 研究生样本数据分析 |
5.1.3 本科生样本数据分析 |
5.1.4 调查问卷分析小结 |
5.2 测试卷分析 |
5.2.1 信效度检验 |
5.2.2 研究生样本数据分析 |
5.2.3 本科生样本数据分析 |
5.2.4 测试卷分析小结 |
5.3 课堂观察分析 |
5.3.1 教学行为数据收集 |
5.3.2 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行为外显分析 |
5.3.3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5.4 访谈结果分析 |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整体偏低 |
6.1.2 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 |
6.1.3 性别、年级、家庭地址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存在显着差异 |
6.1.4 学习成绩排名对学科核心素养有影响,但没有显着差异 |
6.2 研究建议 |
6.2.1 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完善毕业评价体系 |
6.2.2 课程教学对接基础教育,从实践训练中提升 |
6.2.3 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促进素养均衡发展 |
6.2.4 关注群体差异,开设学科教学特色课程 |
6.2.5 扩宽学习渠道,加深理解素养理论 |
6.2.6 增强职业理想规划,促进自主发展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EMG手势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智能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sEMG手势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 EMG手势识别系统总体设计 |
2.1 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
2.2 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做中学”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3 sEMG手势动作模式识别方法 |
2.4 系统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及特征提取 |
3.1 表面肌电信号介绍 |
3.1.1 表面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3.1.2 表面肌电信号的主要特点 |
3.2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 |
3.2.1 肌电采集设备的介绍 |
3.2.2 肌电采集位置及手势选取 |
3.2.3 肌电信号的采集过程 |
3.3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 |
3.3.1 表面肌电信号的噪声干扰分析 |
3.3.2 带通滤波消除基线漂移 |
3.3.3 工频干扰的滤除 |
3.3.4 小波法消除背景噪声 |
3.4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选择 |
3.4.1 基于时域信息的sEMG特征提取 |
3.4.2 基于频域信息的sEMG特征提取 |
3.4.3 随机森林特征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EMG手势识别算法研究 |
4.1 传统分类方法 |
4.1.1 分类方法简介 |
4.1.2 分类方法结果对比 |
4.2 基于SVM的参数优化方法 |
4.2.1 SVM参数优化方法 |
4.2.2 基于WOA-SVM模型的手势识别算法设计 |
4.3 各优化方法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EMG手势识别系统 |
5.1 系统简介 |
5.2 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手势识别初体验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2 算法流程探究竟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3 知识点再巩固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 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实验验证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结论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数列内容的变迁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改革开放 |
1.2.2 教科书 |
1.2.3 数列 |
1.2.4 变迁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计划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内容分析法 |
1.4.5 历史研究法 |
1.4.6 建模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理论基础 |
1.6.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1.6.2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 |
1.6.3 建构主义理论 |
1.6.4 后现代主义 |
1.6.5 难度模型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数列内容的变迁 |
3.1 实行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1978-1985) |
3.1.1 1978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1.2 1982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1.3 1983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2 实行义务教育,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 |
3.2.1 1990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2.2 1996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3 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时期(2001-至今) |
3.3.1 2002年大纲对数列的要求 |
3.3.2 2003年课标对数列的要求 |
3.3.3 2017年课标对数列的要求 |
3.4 小结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的变迁 |
4.1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文本内容的变迁 |
4.1.1 实行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1978-1985) |
4.1.2 实行义务教育,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 |
4.1.3 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时期(2001-至今) |
4.1.4 例题和习题的难度变化 |
4.1.5 小结 |
4.2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的组织结构的变迁 |
4.2.1 实习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1978-1985) |
4.2.2 实习义务教育,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 |
4.2.3 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时期(2001-至今) |
4.2.4 小结 |
4.3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的具体演变 |
4.3.1 概念 |
4.3.2 通项公式 |
4.3.3 前n项和公式 |
4.3.4 小结 |
4.4 小结 |
第5章 教科书中数列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5.1 教师访谈提纲 |
5.2 访谈资料的分析 |
5.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5.3.1 教师关于教科书中数列设置的看法 |
5.3.2 教师关于新教科书中数列内容的编写建议 |
5.4 小结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的变迁原因 |
6.1 数列变迁的外部影响因素 |
6.1.1 社会变革的影响 |
6.1.2 科技进步的需要 |
6.1.3 政治因素的影响 |
6.2 数列变迁的内部影响因素 |
6.2.1 课程改革的要求 |
6.2.2 学生需求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改革开放以来数列的变迁情况 |
7.2 改革开放以来数列的变迁特点 |
7.3 改革开放以来数列的变迁经验 |
7.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新闻分类和推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公式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务大数据 |
1.2.2 文本分类 |
1.2.3 推荐系统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政务大数据 |
2.2 文本分类 |
2.2.1 文本分类常用技术 |
2.2.2 文本分类的关键问题 |
2.2.3 文本分类的应用 |
2.3 推荐系统 |
2.3.1 推荐系统构成 |
2.3.2 推荐方法概述 |
2.3.3 推荐系统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3 教育政务新闻分类方法研究 |
3.1 新闻文本集处理 |
3.1.1 教育政务新闻获取 |
3.1.2 教育政务词库构建 |
3.1.3 文本预处理 |
3.1.4 文本特征提取 |
3.1.5 文本表示 |
3.2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 |
3.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合策略教育政务新闻推荐方法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基于改进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
4.3 基于用户属性推荐方法 |
4.4 基于内容推荐方法 |
4.5 基于混合策略推荐方法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4.6.1 改进协同过滤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4.6.2 混合策略推荐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教学目标与数学教学目标 |
1.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1.2.3 数学新授课 |
1.2.4 评价指标体系 |
1.2.5 评价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专家咨询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关于数学教学目标的相关研究现状 |
2.1.1 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
2.1.2 教学目标设计与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2.1.3 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其特点 |
2.1.4 教学目标的测量与评价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要素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3.2.1 指标体系初建阶段 |
3.2.2 指标筛选阶段 |
3.2.3 权重划分阶段 |
3.2.4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3.2.5 指标体系检验阶段 |
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1 指标体系完善和修改专家咨询意见数据处理 |
3.3.2 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专家意见咨询数据处理 |
3.3.3 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检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4.1 一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 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1 “课标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2.2 “数学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2.3 “学生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设立依据 |
4.3 全国高中数学优秀课展示教学目标的NVivo质性分析 |
4.3.1 教学目标样本的确定 |
4.3.2 质性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4.3.3 质性分析结果与反馈 |
4.4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五章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1.3 专家意见咨询结果分析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的确定 |
6.1.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6.1.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2.1 评价人员确定 |
6.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3 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的讨论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指标体系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 |
7.3.1 灵活研读课程标准 |
7.3.2 注重数学内容本身 |
7.3.3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次专家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 |
附录3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检验 |
附录4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5 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致谢 |
(9)系统化思维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系统化思维是21世纪的重要技能 |
2. 中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有待提高 |
3. 中学生物学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 |
(二) 研究综述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系统化思维培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
3. 系统化思维培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科学 |
(二) 系统生物学 |
(三) 结构主义 |
(四) SBF理论 |
(五) STH框架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育系统化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高中生系统化思维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工具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高中生物学教师培育学生系统化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优化 |
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 现状分析 |
1. 高中生的系统化思维水平有待提高 |
2. 教师缺乏有效培养学生系统化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
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系统化思维的策略构建 |
(一) 挖掘学习内容中的系统化思维 |
1. 挖掘学习内容中的系统观 |
2. 辨析学习内容中的系统化思维层次 |
(二) 设计“交互式模拟”学习环境 |
1. 参与式模拟 |
2. 虚拟仿真实验 |
3. 基于计算机的建模工具 |
(三) 构建生物学系统化思维模式 |
1. 确定研究对象,形成“整体”思维 |
2. 进行要素分析,形成“层次”思维 |
3. 进行结构分析,形成“相关”思维 |
4. 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形成“整体”思维 |
5. 搭建模型,形成“建模”思维 |
(四) 促进知识体系的系统化 |
1. 呈现系统框架图,形成整体认识 |
2. 构建思维导图,促进知识结构化 |
五、基于系统化思维培育策略的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
(一) 案例一:细胞膜 |
1. 案例呈现 |
2. 案例分析 |
(二) 案例二:生态系统 |
1. 案例呈现 |
2. 案例分析 |
六、基于系统化思维培育策略的教学实践 |
(一) 实践对象 |
(二) 实践内容 |
(三) 实践结果分析 |
1. 大多数学生的概念图构建能力较差 |
2. 实验班的概念图平均分略高于对照班 |
七、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 主要结论 |
1.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育系统化思维的调查现状 |
2.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育系统化思维的策略构建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认知发现教学理论 |
2.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构建 |
3.1 概念界定 |
3.2 建构含义 |
3.3 建构原则 |
3.4 实施条件 |
3.5 相关软件及用途 |
第4章 “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操作流程 |
4.1 课前导学准备 |
4.2 课前自主学习 |
4.3 课堂主题学习 |
4.4 课堂合作探究 |
4.5 课堂检测巩固 |
4.6 课堂总结归纳 |
4.7 课后练习拓展 |
第5章 “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案例研究 |
5.1 《原电池》教学分析 |
5.2 《原电池》教学设计分析 |
5.3 《原电池》案例分析 |
5.4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分析 |
5.5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分析 |
5.6 《分散系及其分类》案例分析 |
第6章 “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的实践调查及分析 |
6.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6.2 教师访谈整理 |
第7章 “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
7.1 完善硬件配套设备 |
7.2 及时修复软件漏洞和合作开发软件资源 |
7.3 提高教师和学生操作平板的技巧 |
7.4 合理限制无线网络 |
7.5 恰当使用平板电脑 |
7.6 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基础教育软件及其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从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说起[J]. 刘祖希.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05)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 黄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sEMG手势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D]. 范文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数列内容的变迁研究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D]. 蒋玥.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太原市教育局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新闻分类和推荐方法研究[D]. 李畅. 中北大学, 2020(09)
- [8]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霍媛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系统化思维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培育研究[D]. 吴青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平板电脑+导学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陈丽娟.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