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开放四种饲料进口

泰国开放四种饲料进口

一、泰国将开放四种饲料进口(论文文献综述)

王迟[1](2021)在《广西MX贸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范晓航[2](2020)在《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食糖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食糖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品种单一,甘蔗副产物利用率低,设备和人工利用率较低,自动化水平低,食糖替代品发展迅速,进口糖冲击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蔗糖成本与价格倒挂、产业严重亏损,导致糖业发展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找出蔗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分析总结了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探讨了蔗糖产业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产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分析比较蔗糖产业制糖生产和原料蔗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蔗糖产业发展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为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蔗糖产业资源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不完善,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制糖生产成本过高与价格倒挂,面对进口糖和淀粉糖对国内食糖市场的侵蚀,缺乏足够市场竞争力,甘蔗种植和制糖生产两个环节的成本压缩空间极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蔗糖产业资源属性,分别从甘蔗资源、土地资源、设备和人工资源及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通过种养结合和间套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收益;充分利用甘蔗资源,生产多元化、高值化产品;分制原糖、集中精炼,利用特色资源补充糖业,提升设备和人工资源利用率;实现农工一体化经营,构建产业生态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织管理创新,实现蔗糖产业经营模式转型。对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资源要素利用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蔗糖产业农工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化、多元高值化、功能材料化、自动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冬冬[3](2020)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备受关注的当下,如何有效对医药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既可以激励医药技术创新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又可以满足药品可及性和保障公众健康权益的实现,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目前,我国药品注册审批环节不审查拟上市药品的专利状况,导致上市后的药品面临着专利侵权和退市的双重风险。药品注册审批环节缺乏有效的专利争议解决机制,难以有效保护药品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制度上需要引入一种机制将药品的注册审批与专利权的保护相联系。美国1984年的《Hatch-Maxman法案》首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在2003年的《医疗保险处方药改进和现代化法案》(MMA)中得到优化和完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包括程序链接和职能机构链接,涵盖简化新药申请程序、专利信息公示、专利声明、暂缓审批期、专利挑战机制、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等内容。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仅是对药品的审评审批与专利的权属状态之间的联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尚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我国既有规定过于简单宽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国家从宏观政策和立法层面提出要探索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这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为了保障医药创新政策的有效部署落实和立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构方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进行全方位和体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产生的缘由、创立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发挥的功效,挖掘该制度所蕴含的宗旨和价值理念,剖析制度的内在运行机理及其缺陷,探寻该制度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和重要影响因素,发现和解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剖析制度运行中产生的竞争法问题,在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实践、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实施效果、所进行的革新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不同立法模式的优缺点,吸收、合理借鉴这些国家在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探索和经验,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创新政策和制度环境,确立我国的药品专利链接立法模式和构建出科学、合理、健全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完善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体系。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本章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涵出发,厘清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明晰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判断标准,梳理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产生缘由与演变过程,剖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缺陷,确定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分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本章的内容为全文探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奠定了基础。就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本身而言,其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促进新药研发和及时确定专利法律状态的正效应时,也具有阻碍仿制药竞争和危及药品可及性的负效应。第二章,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章通过深入剖析药品专利链接的制度逻辑及其合理内核,挖掘出该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础和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探寻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为药品专利权人提供了在药品上市前解决专利纠纷的途径,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得以实现的手段之一。该制度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立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目标。该制度有助于强化药品专利权的保护,激励药品创新;有利于促进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充分竞争,实现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解决公民健康需求与药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该制度是解决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不力、医药产业创新不足和高质量药品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创新政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第三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本章主要考察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结合近年来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定,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其后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响应和仿效实施。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基于本国实际和政策目标采取了不同的链接模式,且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美国将国内立法中的药品专利链接机制通过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推行。现阶段,由于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不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尚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将会成为国际药品专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准则。第四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本章详细介绍了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配套的药品试验例外、药品专利期限延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内容,分析了这三个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制度本身的利与弊,以及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几个制度实质上是围绕着药品专利保护与创新药研发之间的矛盾和药品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和社会福利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展开。药品试验例外制度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并行实施,起到了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是药品专利链接的基础,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延伸。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关的各个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能够起到共同激励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加快仿制药及时上市的作用。第五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在应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问题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也考察了欧盟在应对相关问题上的经验做法。从微观的角度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法院对同类案件作不同处理的法理依据,总结归纳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判定要件。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提出了我国应对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滥用主要表现为药品专利常青(药品专利不当登记)和反向支付协议两类典型行为。药品领域的专利常青、反向支付协议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药品创新激励保护和市场自由竞争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运用反垄断法规制药品专利常青行为和反向支付协议行为具有正当性基础,对这些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应遵循合理分析原则,综合衡量其垄断行为对竞争的正负效应,以判定是否落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第六章,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本章在梳理及评析现有药品专利链接模式,分析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和法制环境,提出该制度在我国建构的基本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主要存在规定缺乏上位法依据、规定不具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突出问题。在药品注册审批实践中因药品注册申报引发的专利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在我国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需要补充制度创设的依据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链接方案。同时,在具体制度设计时,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注重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衔接,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法律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合理内核在于利益平衡,其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平衡设计,激励原研药企业继续研发新药并推向市场,鼓励仿制药企业挑战原研药企业的专利,使原研药行业与仿制药行业保持良性协调发展。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有效实施及其所追求的利益平衡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配合和支撑,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原研药与仿制药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在中国语境下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应当警惕该制度滥用可能带来的反竞争风险。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应科学评估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利弊,克服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消解该制度对药品可及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杨婷[4](2020)在《ZD集团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和可持续发展,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战略,来实现目标。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国内众多企业选择扩张的主导战略。多元化经营主要有四种类型: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横向多元化经营战略、纵向多元化经营战略、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大部分的企业,会通过两种渠道实现多元化,内部发展和外部并购。因此众多管理学家都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研究,此类企业的案例成为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较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的理论基础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上,依据战略管理的分析、选择和实施三个过程。基于ZD集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多元化经营的类型和动因。ZD集团是一家跨国企业,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由饲料业务发家,之后逐步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养殖业、零售业、食品行业、房地产、金融、工业制造等行业。企业在中国发展40年来,经过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获得了降低交易费用、协同效应、分散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利益,笔者分析了ZD集团多元化战略实施现状,发现存在以下组织、文化、技术、财务和市场五种问题:分片区模式,管理混乱;中泰经营管理方式存在差异;投资总体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有息负债高,资金链紧张;部分企业内销,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分析了企业的环境变化,基于变化多元化经营应如何优化,笔者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及建议,主要有以下四类优化策略:四位一体、特色小镇、电商整合、配套物流。并且提出优化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四点: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高效的管理体系。ZD集团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多个集团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对策对集团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笔者调查了ZD集团基础数据、内部期刊、现场项目考察,提升了本文的实用价值。

吴昊[5](2020)在《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得到大幅增长,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却面临着耕地不足、水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我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储备作为承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蓄水池”,具有以丰补歉、调节粮食市场的重要功能,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对“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粮食储备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之前,我国政府的粮食储备任务主要由中央承担。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并规定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粮食的专项储备任务,地方粮食储备的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但各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备的态度相当消极,挪用储备资金、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代表中央行使粮食储备职能,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储粮成立之后,中央并没有规定地方可以不储备粮食,而是明确要求“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规模。但事实上地方在粮食储备上更加依赖中央,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储备规模,中央几乎完全承担了粮食储备任务。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把粮食储备落到了实处,中央抓到了粮食,可保证在关键时候能调得动粮食,中央粮食储备在稳定粮食市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维护种粮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代表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改革的关键是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本文主要围绕“政府为什么要储备粮食——粮食储备仅由中央承担存在什么问题——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对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进行研究。全文除了导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分为四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各个时期粮食储备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做法、主要问题与成效,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储备中承担的责任。在粮食自由购销、粮食统购统销与粮食流通双轨制两个时期,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了粮食储备的责任,同时中央也积极鼓励地方储备粮食;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粮食储备责任;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粮食储备制度后,我国的粮食储备责任主要由中央承担。由于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文件强调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从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一直在我国的粮食储备中发挥着重要角色。第二,从粮食储备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粮食储备在发挥稳定粮食市场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我国的粮食储备主体还包括农户和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企业,而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不具有平抑粮食市场的功能,农户和企业的储备也不能代替政府的储备,因此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政府应承担起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第三,对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后果进行了分析。代理中央执行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层级太多的问题,二是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问题。中储粮实行的“总公司—分公司—直属库”的多层级组织结构既增加了激励成本,又增加了监督成本。中储粮的直属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布点较少,当非主产区一旦发生某种危机导致粮食紧缺时,粮食的调运将对我国的运输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中储粮不断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粮食资源拓展经营业务,使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一方面增加中央的激励成本,另一方面使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中央直管的粮食储备体系使中央承担了本应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粮食储备职能,然而这种粮食储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仍然应该回到由地方承担,我国应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分级粮食储备体系。第四,落实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是我国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责任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基础。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支出仅占全国粮食储备支出的29%,证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非常低。总体而言,常住人口规模、城镇人口比重和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交通状况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文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对粮食主产区来说,粮食产量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常住人口规模的影响不显着;对主销区及产销平衡区来说,常住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此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还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一个地区愿意多储备粮食,则其邻近地区也愿意多储备粮食,反之反是。政府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及其外部性可能是导致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存在空间自相关的重要原因。第五,构建粮食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设立专门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粮食企业接管中储粮的粮食经营业务、设立粮食储备基金和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思路。并从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的法制建设、完善各层级粮食储备的协同运行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加强粮食储备领域的科研投入和多渠道筹集粮食储备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创新:第一,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虽然已有许多学者认识到政府应该为粮食储备承担责任,但是并没有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本文论述了粮食储备在发挥平抑粮食价格的功能时具有公共品属性和非盈利性(见4.3),并进一步论述了农户和企业不能代替政府粮食储备的原因(见4.4.2),从而论证了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因此政府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由于政府是分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应承担粮食储备的责任(见4.3.2)。第二,运用博弈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储粮存在的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后果进行了理论阐释。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中储粮存在管理层级太多、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储粮的管理层级太多会导致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增加的后果(见5.1.2),运用多任务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的政策性任务和经营性任务相互交织会导致中央对中储粮的激励成本增加和中储粮减少在粮食储备任务上的努力程度的后果(见5.2.2)第三,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地方政府缺少粮食储备的意愿,但是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本文以地方政府的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衡量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进行了定量研究(见6.1.1、6.1.2、6.1.3),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因素(见6.3.4)。

贾双跃[6](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冀思媛[7](2019)在《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动下,农业领域也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步伐。积极做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促进农业对外投资与合作,成为加速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近年的高速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以及农业发达国家,借助国际优质农业资源,增强国际上我国涉农公司在农业产业价值链里成本、价格竞争优势,逐渐完善相关企业国际产业链布局。截止至2016年底,中国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存量达1800亿元,其中投资活动活跃地区逐渐聚集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达654.7亿元。目前在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格局下,随着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以及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担忧的加深,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挑战。本文选取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这一角度,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对特定阶段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也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以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理论),结合目前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特征,对投资阶段进行判断,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国家政策支持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农业贸易开放程度、农业劳动力成本、汇率六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处于第四投资发展阶段,但是整体而言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且人均农林牧渔增加值较低,故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农业利用外资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在目前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发展阶段下,较前一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国家政策支持水平、农业技术水平正向促进作用显着增强,而农业劳动力成本增长率与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由负转正,成本驱动型投资动因增强。最后本文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一是对政府而言,应完善投资政策及法律体系,增强政府农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贸易、投资信息渠道,提高对外投资效率;二是对企业而言,应重视农业技术创新,合理设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强化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实力。

刘琦[8](2019)在《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的竞争力与潜力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新形势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作为口粮之一,中国稻米安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面临资源约束趋紧和产需缺口之上“非必需”进口不断增加的困境。中南半岛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是全球重要的稻米出口区域,也是中国主要稻米进口来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农业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研究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和出口潜力,对充分掌握中国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中南半岛地区稻米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FAO等公开数据库,首先比较和选择出口竞争力衡量指标,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市场渗透率指数衡量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其次,为分析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将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四个结构性因素(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贸易成本和实际汇率),分析其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再次,基于基本生产要素分析中南半岛地区稻米生产潜力(包括外延式增产潜力和内涵式增产潜力),并将消费需求因素和安全储存因素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测算出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该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潜力,以反映中南半岛地区稻米竞争潜能;然后,采用出口产量比这一指标分析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出口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探讨出口潜力变为实际出口数量的可能性。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出相关启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南半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全球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并在国际稻米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生产设施基础薄弱,水稻规模经营率低等问题。第二,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具有极强的稻米出口竞争力,但该区域内不同国家出口竞争力存在差异。中南半岛地区在中国稻米市场渗透率超过75%,最高时达99.98%。泰国稻米在中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越南、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稻米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加,且越南稻米出口竞争力增加极快,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具出口竞争力的稻米出口国。第三,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增加是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周期性波动。中南半岛地区稻米生产成本上升是其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对提高出口竞争力作用显着但效果较小,生产率上升和贸易成本下降对出口竞争力增加影响显着但效果更小。中南半岛地区与中国稻米生产成本之差不会影响稻米出口竞争力。未来,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加。第四,中南半岛地区稻米产量增加主要源于单产的提高。稻米增产潜力巨大,且外延式增产潜力大于内涵式增产潜力。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考虑中南半岛地区国内稻米需求量和安全储存量,假设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比例不变,对中国稻米出口潜力仍达3747万吨,相当于当前中国稻米进口总量的9倍。第五,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出口稳定性极好,国际稻米价格提高会促进出口潜力变为实际出口数量,而中南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人口数量增加会使国内稻米消费增多,抑制出口潜力变为实际出口数量。结合上述结论,本研究认为中国应在确保稻米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加强稻米进口调控,把握好稻米进口规模、节奏;迫切需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米品质、建立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的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等措施加快提高中国稻米国际竞争力;并积极合理有序地开展与中南半岛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1)首次从中国稻米进口主要来源的区域(即中南半岛地区)这一视角进行分析,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相比于单个国家的研究,研究对象重要且包含区域内多国比较研究。提出通过区域合作,而非单个国家层面合作的新思路。(2)从众多竞争力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决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结构性因素,将其应用到稻米这一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中,深化了国际大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3)将消费需求因素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测算出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稻米出口潜力,且采用出口产量比这一指标而非出口量分析出口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丰富和拓展了出口潜力和稻米贸易的相关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

谢珍玉[9](2019)在《印度尼西亚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群岛。印尼是世界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国之一,但印尼面临出口目的地国实施的各种关税、非关税和行政壁垒。诸如《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等国际规章管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濒危物种国家贸易公约》(CITES)《船舶监控系统》(The 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规定保护濒危动物以及《关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的协定(SPS)协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echnical Barrier on Trade/TBT by WTO)影响了印尼在国际市场上的鱼类贸易状况。本文研究的目的是:(1)分析印尼在国际市场中水产品市场结构,(2)分析印尼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3)提出增强印尼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使用中央统计局的二级数据、海洋事务和渔业部以及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数据指标有赫芬达尔指数(HI),浓度比(CR),显示性比较优势(RCA),钻石波特理论,和SWOT分析。印尼水产品贸易有三种形式,即新鲜、冷冻和加工水产品贸易。基于HI和CR4值对新鲜、冷冻和加工水产品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印尼市场趋向于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只会使印尼成为市场追随者。这一立场导致印尼不能够及时作出关于价格或产品的决定。2012-2017年新鲜水产品商品RCA指数总是大于1,因此具有比较优势。冷冻水产品的RCA指数低于1,因此没有比较优势。加工水产品的RCA指数波动在0.85-1.10之间,因此可以说印尼水产品具有相对优势。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印尼水产品竞争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印尼水产品没有竞争优势。要素资源(自然、人力、科技、资本、基础设施)的状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产业薄弱、支持政策不足。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较大,这与养殖技术相关的新竞争者的出现有关以及竞争国不断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虽政府的扶持作用开始发挥,但仍需在改善资源要素条件方面加以改进,这是印尼水产品开发的一个主要问题。印尼可以利用现有机会,发展养殖技术和自由贸易市场,提高印尼水产品的竞争力。经SWOT分析,得出以下印尼水产品应对策略:(1)向渔民提供渔业活动资金贷款,发展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2)与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以外的国家合作,努力成为世界渔业管理成员,扩大市场;(3)通过提高渔民素质、加强管理机构的作用、改善人力资源等措施,提高渔业质量;(4)对外合作;(5)对公司的渔业管理进行改进,对员工进行捕捞后鱼装卸和HACCP培训,改进设备技术;(6)配套运输系统,提供基础设施;(7)改善国民经济条件。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国家水产的竞争力需要提高。公司需要提高水产产品的生产质量,必须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初步组建养殖技术研究队伍,政府需要增加燃料补贴,建立从上游到下游的渔业综合体系。基础设施和政策的改善将提高国家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处理好盗窃案件,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黄金宇[10](2018)在《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多边体制的支持者,但最近十多年来日本明显加快了签署FTA的步伐。截止到2018年7月,日本已经完成了17个FTA的签署,8个FTA正在谈判,其中日本-哥伦比亚FTA实质性达成一致,RCEP、日本-加拿大FTA均表示要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日本-土耳其FTA和中日韩FTA正加紧谈判,实际上只有与海合会和韩国的谈判陷入停滞之中,尤其是日本-欧盟FTA的签订使日本从落后的状态迅速成为东亚地区的“排头兵”,与韩国并肩领跑。在FTA谈判中,农业议题是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领域。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随着FTA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面对日本这样巨大且贸易保护水平很高的农产品市场时FTA谈判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大潮中,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面临着巨大考验,在不断加强的保护中日益衰落的日本农业已经无力经受自由化的冲击。日本FTA谈判在两难困境下取得了显着效果,既推动了本国FTA谈判进程,又较好地保护了农产品市场,因此对其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值得进行研究。文章以日本FTA进程中的农业议题谈判模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运用“双层博弈”模型总结了五种谈判模式的建立、构成和推广,分析了五种模式产生的历史和经济、外交、政治等方面的现实根源,在对谈判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日本2006-2015年十年间的农业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形成了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经验。文章认为,日本深入地思考并灵活运用关税手段,通过设置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文章提出了中国在FTA进程中农业议题谈判以及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的建议,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对象国,中国耕地少、农产品竞争力弱等特点与日本类似,如何借鉴日本谈判模式推进FTA值得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占据有利地位,既保证谈判结果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文章分为7章展开。第一章是绪论。说明了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梳理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简要评价。第二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等相关理论,建立了FTA协定签署或不签署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国际政治学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理论要求保护农业贸易与国际主流经济学要求建立自由贸易体系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建立了双层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三章是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了日本FTA的签订过程,总结了日本FTA的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等五个主要特点,并从历史文化传统、国内政治决策体制之间的分歧、国际上的美日同盟以及日本农业保护现状等方面对日本FTA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的谈判模式分析。归纳了日本十多年来在外务省、经产省、农水省等纲领性文件指导下,在FTA具体谈判实践中的五种谈判模式,即: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在双层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上述模式的建立、“赢集”的构成、谈判的探索与实现及复制与推广。第五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日本悠久的农业保护政策构成了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持续低迷、粮食依赖进口、利益集团博弈等经济、外交、政治因素是现实根源。通过对全球化、区域化两个阶段分析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三个FTA农产品贸易降税模式的比较,直观地说明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探讨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第六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和实证分析。在建立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日本的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若做出较大让步将面临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和政治风险,因此遵循着尽量不做让步、尽量保护农业核心利益、尽力争取到政治、经济、外交、战略安全等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实证方面,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中国、东盟等12个国家或地区在2006-2015十年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人口规模、贸易距离、人均GDP、实际GDP增长率、农产品生产总额、汇率、物价增长率、是否同盟国、FTA是否生效对日本农产品贸易额和对日本农产品进口额的影响。在分析中发现关税税率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既对进口价格、数量产生影响,又对进口、出口产生影响,尤其是与FTA是否生效交互发生影响。分析表明农业议题尤其是关税谈判在FTA进程中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日本通过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谈判经验。第七章是启示与建议。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了中国FTA进展现状和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比较详尽地提出了中国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同时就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谈判进程分别提出了建议。

二、泰国将开放四种饲料进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国将开放四种饲料进口(论文提纲范文)

(2)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蔗糖产业现状
        1.2.1 国外糖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糖业发展现状
    1.3 国内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1.3.1 国内产业经济现状
        1.3.2 广西产业经济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蔗糖产业发展竞争环境分析
    2.1 蔗糖产业的产业特性
        2.1.1 资源性
        2.1.2 生产季节性
        2.1.3 战略性传统产业
        2.1.4 半公益性
        2.1.5 地域性
        2.1.6 半市场化
        2.1.7 关联度高
    2.2 产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2.1 政治环境
        2.2.2 经济环境
        2.2.3 社会环境
        2.2.4 技术环境
    2.3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2.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3.4 替代品的压力
        2.3.5 行业内的竞争
    2.4 产业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2.4.1 产业发展优势
        2.4.2 产业发展劣势
        2.4.3 产业发展机会
        2.4.4 产业发展威胁
    2.5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矩阵分析
        2.5.1 蔗糖产业竞争环境的SWOT-PEST分析矩阵
        2.5.2 蔗糖产业的竞争战略SWOT矩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蔗糖产业生产成本分析
    3.1 制糖生产成本分析
        3.1.1 制糖生产成本及售价
        3.1.2 原料蔗成本
        3.1.3 吨糖加工成本
        3.1.4 企业运营成本
    3.2 原料蔗生产成本分析
        3.2.1 原料蔗种植成本
        3.2.2 甘蔗种植的物质与服务费用
        3.2.3 甘蔗种植人工成本
        3.2.4 甘蔗种植土地成本
        3.2.5 甘蔗收益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蔗糖产业发展建议
    4.1 蔗糖产业发展方向
        4.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2 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4.1.3 发展全产业链
    4.2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2.1 扶持产业龙头企业
        4.2.2 建设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4.2.3 推进产业布局优化
        4.2.4 产业发展目标
        4.2.5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4.3 对蔗糖产业进行重新定位
        4.3.1 蔗糖产业重新定位
        4.3.2 产业政策重新定位建议
    4.4 强化蔗糖产业对市场的影响
        4.4.1 蔗糖产业市场战略
        4.4.2 市场战略保障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蔗糖产业新模式的构建
    5.1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基础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目标
    5.2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5.2.1 绿色生态农业模式
        5.2.2 甘蔗资源充分利用模式
        5.2.3 提高设备人力效率模式
        5.2.4 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
    5.3 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5.3.1 完善政策法规
        5.3.2 完善体制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适用范围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溯源与发展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缘由及标准
        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缺陷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缺陷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五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可及性
        一、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二、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二、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三、我国医药政策的演变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总体评价
        五、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保障公民健康权与生命权的重要途径
        一、药品取得是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利于解决药品短缺这一现实问题
    第三节 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需要
        一、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对药品专利国际规则变革的需求
    第四节 制度移植可行性的多维分析
        一、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
        二、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
        三、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
        四、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
        五、因应公共政策价值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加拿大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异同
        四、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
        二、国际药品专利规则的未来走向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
        一、药品试验例外的创立
        二、药品试验例外的正当性及制度功用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相互制衡
        四、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的冲突与解决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
        一、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专利期限延长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专利期限延长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
        一、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试验数据保护与药品专利链接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法律规制的理论溯源
        一、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差异性
        二、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协调性
        三、专利法与反垄断法适用的竞合及取舍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表现形式
        一、药品专利常青
        二、反向支付协议
    第三节 药品专利常青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规制路径之考察
        二、我国的规制路径之选择
    第四节 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反垄断执法实践之考察
        二、我国对典型国家执法经验的现实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
    第一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的规定及实践之评价
        一、我国现行药品专利链接规定之梳理
        二、我国现有实践之考察
        三、我国现行规定及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本质定位与立法选择
        一、药品专利链接模式梳理与评介
        二、推行以利益平衡为核心的强保护模式
        三、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范设计
        一、补充制度设计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衔接
        三、药品专利链接的具体操作流程
        四、药品专利信息的公示
        五、暂缓审批期的设定
        六、专利挑战制度的设计
        七、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设计
    第四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一、与药品试验例外制度的衔接
        二、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衔接
        三、与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衔接
        四、与诉前禁令制度的衔接
        五、与药品专利诉讼制度的衔接
        六、与专利行政处理制度的衔接
    第五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机制之完善
        一、简化药品上市审批程序
        二、适当提高医药发明可专利性标准
        三、修改和完善专利无效程序
        四、建立首仿药替代制度
        五、完善药品价格管控机制
        六、健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ZD集团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多元化经营
        2.1.2 战略管理
        2.1.3 多元化经营战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风险分散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协同效应理论
        2.2.4 核心竞争力理论
3 ZD集团多元化经营现状
    3.1 公司概况及发展历程
        3.1.1 公司概况
        3.1.2 公司发展历程
    3.2 ZD集团多元化经营现状
        3.2.1 农牧食品产业
        3.2.2 零售产业
        3.2.3 金融地产业
        3.2.4 工业产业
    3.3 ZD集团多元化经营动因
4 ZD集团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组织方面问题
    4.2 文化方面问题
    4.3 技术方面问题
    4.4 财务方面问题
    4.5 市场方面问题
5 ZD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环境分析及优化方案设计
    5.1 ZD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5.1.1 优势分析(S)
        5.1.2 劣势分析(W)
        5.1.3 机会分析(0)
        5.1.4 威胁分析(T)
    5.2 明确多元化经营定位
    5.3 ZD集团多元化经营优化方案设计
        5.3.1 四位一体
        5.3.2 特色小镇
        5.3.3 电商整合
        5.3.4 配套物流
6 ZD集团多元化经营实施保障
    6.1 多元化经营优化策略实施风险点
    6.2 多元化经营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6.2.1 以技术为核心
        6.2.2 以市场为导向
        6.2.3 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
        6.2.4 高效的管理体系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1.1 粮食储备
        2.1.2 粮食分级储备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粮食安全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简要评述
    2.4 小结
3.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49-1952年)
        3.1.1 建立粮食储备的背景
        3.1.2 建立粮食储备的措施
        3.1.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2 统购统销及粮食流通体制转轨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53-1989年)
        3.2.1 建立备荒备战储备的背景
        3.2.2 具体做法
        3.2.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3 粮食流通市场化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1990-1999年)
        3.3.1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背景
        3.3.2 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具体做法
        3.3.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4 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时期(2000年以后)
        3.4.1 构建中央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的背景
        3.4.2 构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3.4.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5 小结
4.政府在粮食储备中的责任
    4.1 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4.1.1 人口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扩大对粮食的需求
        4.1.2 耕地及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粮食产能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4.1.3 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
        4.1.4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为依靠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带来了不确定性
    4.2 粮食储备的作用
        4.2.1 应对自然灾害
        4.2.2 稳定粮食价格
    4.3 粮食储备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4.3.1 粮食储备的公共品属性
        4.3.2 粮食储备的非盈利性
    4.4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4.4.1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和政府储备现状
        4.4.2 农户储备、企业储备与政府储备的关系
    4.5 小结
5.中央直管粮食储备体系的问题分析
    5.1 管理层级太多
        5.1.1 中储粮的组织结构
        5.1.2 多层级管理导致的后果
    5.2 粮食库存分布不合理
        5.2.1 中储粮的库存分布情况
        5.2.2 库存分布不合理导致的后果
    5.3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
        5.3.1 中储粮的业务范围
        5.3.2 政策性任务与经营性任务交织的后果
    5.4 小结
6.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意愿
        6.1.1 地方粮食储备的变化情况
        6.1.2 地方粮食储备支出在全国粮食储备支出中的比重
        6.1.3 地方粮食储备的区域差异
    6.2 地方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相关性
        6.2.1 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方法
        6.2.2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空间自相关性
    6.3 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影响因素
        6.3.1 变量选择
        6.3.2 横截面数据分析
        6.3.3 面板数据分析
        6.3.4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6.4 小结
7.构建粮食分级储备体系的基本思路
    7.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
        7.1.1 明确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
        7.1.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及类型
        7.1.3 合理确定地方粮食储备的层级划分
    7.2 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
    7.3 为粮食储备提供资金保障
        7.3.1 资金对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储备意愿的重要性
        7.3.2 建立粮食储备专项基金
    7.4 强化粮食储备的监督检验
        7.4.1 成立监督检查机构
        7.4.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7.4.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的效率
    7.5 小结
8.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化
        (二)社会分化
        (三)社会整合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现代化理论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三、三大改造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四、突出政治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一、系统分化
        二、职业分化
        三、收入分化
        四、阶层分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三、社会两极分化
        四、社会碎片化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七、充分吸纳原则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综述
        1.3.2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价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直接投资
        2.1.2 农业投资
        2.1.3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
        2.1.4 投资发展阶段
    2.2 理论基础与影响机理
        2.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机理分析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及机理分析
第三章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3.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
        3.2.1 绿地投资模式
        3.2.2 跨国并购模式
        3.2.3 绿地投资模式与跨国并购模式对比
    3.3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
        3.3.1 投资增长迅速
        3.3.2 投资区域集中
        3.3.3 一带一路政策对投资区域影响显着
        3.3.4 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3.3.5 产业链整合程度不高
        3.3.6 并购投资增长迅速
第四章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4.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与阶段的划分
    4.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
        4.2.1 计量模型的建立
        4.2.2 回归结果以及计量模型的选择
    4.3 投资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第五章 不同阶段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变量的选择
        5.1.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5.1.2 农业方面国家政策支持水平
        5.1.3 农业技术水平
        5.1.4 农业贸易开放程度
        5.1.5 农业劳动力成本
        5.1.6 汇率变动
    5.2 数据来源与模型的构建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2.3 实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新阶段
        6.1.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是关键因素
        6.1.3 不同阶段下对工资增长率影响不同
        6.1.4 贸易开放程度促进农业对外直接投资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的竞争力与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中南半岛地区
        1.2.2 稻谷-大米-稻米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与说明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资源禀赋理论
        2.1.3 贸易自由化理论
        2.1.4 竞争力优势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中国与中南半岛的关系研究
        2.2.2 中国稻米国际贸易方面研究
        2.2.3 出口竞争力衡量及影响因素
        2.2.4 出口潜力测算及影响因素
        2.2.5 文献述评
3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产业发展概述
    3.1 中南半岛地区水稻产业发展基本条件
        3.1.1 地理气候
        3.1.2 社会经济
    3.2 中南半岛地区水稻生产与消费情况
        3.2.1 国际稻米生产与消费
        3.2.2 中南半岛地区水稻生产与消费
    3.3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国际贸易现状
        3.3.1 全球稻米国际贸易
        3.3.2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国际贸易
        3.3.3 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出口稻米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出口竞争力分析
    4.1 出口竞争力主要度量方法比较与选择
        4.1.1 出口竞争力主要度量方法比较
        4.1.2 出口竞争力度量方法选择
    4.2 数据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
        4.3.2 以市场渗透率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
    4.4 本章小结
5 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出口竞争力决定因素
    5.2 出口竞争力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2.1 出口竞争力模型构建
        5.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5.3 中南半岛地区出口竞争力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5.3.2 估计方法选择与检验
        5.3.3 估计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潜力分析
    6.1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产量增加来源
    6.2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潜在生产量测算
        6.2.1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内涵式增产潜力
        6.2.2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外延式增产潜力
        6.2.3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总增产潜力
    6.3 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潜力
        6.3.1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需求预测
        6.3.2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出口潜力测算
        6.3.3 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潜力测算
    6.4 本章小结
7 中南半岛地区稻米出口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7.1 出口产量比分析
    7.2 出口产量比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2.1 出口产量比模型构建
        7.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7.3 出口产量比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3.1 面板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7.3.2 估计方法选择与检验
        7.3.3 估计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对中国的启示
        8.2.1 确保中国稻米生产能力不降低
        8.2.2 加强中国稻米进口调控
        8.2.3 提高中国稻米竞争力
        8.2.4 积极开展中国与中南半岛地区的农业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9)印度尼西亚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
    一、理论基础
        (一) 国际贸易理论
        (二) 比较优势(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三) 寡占反应理论
        (四) “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
第三章 印尼水产品现状
    一、印尼水产品发展现状
    二、出口水产品的形式
第四章 印尼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印尼水产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赫芬达尔指数(HI)和行业集中度指数(CR)
        (二)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二、印尼水产品国际市场分析
        (一) 资源因素条件
        (二) 需求条件
        (三)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条件
        (四) 水产品的结构、竞争与产业战略
第五章 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SWOT分析
        (一) 优势因素
        (二) 劣势因素
        (三) 机会因素
        (四) 威胁因素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日本FTA进程研究
        1.2.2 日本FTA农业贸易问题研究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
        2.1.1 博弈论
        2.1.2 国际贸易谈判理论
        2.1.3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的联系
    2.2 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
        2.2.1 国家利益理论
        2.2.2 关于农业贸易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2.3.1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2.3.2 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第3章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3.1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
    3.2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特点
        3.2.1 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
        3.2.2 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
        3.2.3 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
        3.2.4 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
        3.2.5 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
    3.3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 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3.2 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3.3.3 来自美国因素的影响
        3.3.4 农业保护政策因素的影响
第4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分析
    4.1 主要政府部门对FTA战略谈判的纲领性文件
        4.1.1 外务省关于FTA战略的指导方针
        4.1.2 经产省关于FTA战略的基本原则
        4.1.3 农水省关于FTA战略的谈判要点
    4.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一个双层博弈模型
    4.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主要模式的形成及推广
        4.3.1 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
        4.3.2 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
        4.3.3 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
        4.3.4 “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
        4.3.5 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
第5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
    5.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保护政策
        5.1.1 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5.1.2 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5.1.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一个横向对比
    5.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5.2.1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
        5.2.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5.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现实根源:经济、外交、政治
        5.3.1 农业持续低迷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经济根源
        5.3.2 粮食依赖进口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外交根源
        5.3.3 利益集团博弈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政治根源
    5.4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未来将促进农业改革
第6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及实证分析
    6.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分析
        6.1.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6.1.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的评价
    6.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实证分析
        6.2.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6.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的说明
        6.2.3 实证分析过程
        6.2.4 主要结论
    6.3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主要经验
第7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7.1 中国FTA战略进展情况
        7.1.1 中国FTA战略现状
        7.1.2 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
    7.2 对中国继续推进FTA战略的启示与建议
        7.2.1 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
        7.2.2 推动RCEP进程的建议
        7.2.3 推动中日韩FTA进程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泰国将开放四种饲料进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MX贸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迟. 广西大学, 2021
  • [2]蔗糖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D]. 范晓航. 广西大学, 2020(02)
  • [3]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D]. 苏冬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ZD集团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D]. 杨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分级问题研究[D]. 吴昊. 西南财经大学, 2020(12)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冀思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8]中南半岛地区对中国稻米出口的竞争力与潜力研究[D]. 刘琦. 浙江大学, 2019(03)
  • [9]印度尼西亚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 谢珍玉. 安徽大学, 2019(07)
  • [10]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D]. 黄金宇. 辽宁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泰国开放四种饲料进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