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川岛地貌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东[1](1986)在《上下川岛地貌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台山县的上川岛、下川岛是粤西沿海的两大岛屿,地理座标前者21°34′—21°47′N,112°42′—112°52′E;后者21°35′—21°43′N,112°31′—112°40′E(图1);面积分别为156.7和86.9平方公里。1985年初,笔者参加了上下岛综合考察,兹将踏勘所得地貌资料简述如下.
赵金娥[2](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王欢[3](2015)在《台山市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发现与研究》文中提出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隶属广东省江门市。文章介绍位于台山市上川岛、广海镇的六处明清时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遗存,对主要发现作一初步研究。从明初设置的广海卫到沿用至近代的新地天主堂,调查范围涵盖川岛、广海一带的明清历史。这一地带的研究价值因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而显得尤为重要,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文化宗教等各方面资料。
李继东[4](2015)在《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文中指出海滨生态旅游是以海滨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环境保护和文化延续为前提,强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旅游形式。江门具有独特的海洋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性、原始性、生态性的海洋旅游资源独具一格,海岛旅游资源独特多彩,海滨湿地,植被及鸟类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其开发战略应是:由传统的海洋旅游向生态式海洋旅游定位转变;普查与研究海洋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为前提;整合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借鉴世界上成功的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经验。
何丽陶[5](2019)在《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提出“地理关注特定地方和位置条件下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名记载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及其变迁的轨迹。地名是构成地理学科的最基本知识,地名之于地理就犹如时间之于历史般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了地名,那地理学科就失去了支撑。地名能反映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然而关于地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名学、历史地理学、英语、民俗文化学等领域,而对于地名地理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弱,并且,目前把地名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仍然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本文在前人地名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乡土地理课程的资源,尝试建立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体系。本研究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尝试从地名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开发的原则、标准、内容以及应用进行探讨,丰富了广东省地名的研究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第一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阐述了选题背景、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提出了开发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广东省地名信息的收集和数据分析。本文整理了广东省对应各个类别的乡镇地名的相关地名示例及其地名内涵,并对地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和空间分析。这部分内容为地名课程资源开发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提出了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分别为因地制宜原则、共建共享原则、主体性原则;建立了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标准,分别为蕴含地理现象的地名和蕴含地理原理的地名,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类地名课程资源和人文地理类地名课程资源。第四部分还提出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应用原则,包括典型性原则、辅助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地名课程资源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到教学之中,因此,这部分内容还建立了广东省地名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应用的联系,并把笔者的实践案例归纳总结出来。
曹金芳[6](2013)在《基于适宜的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包括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岛众多,海岛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地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人类对海岛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岛开发尤其是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已具有地理区域适宜性,对于其周边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基于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进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首先,制定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技术流程,然后给出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方法,最后以川山群岛、高栏列岛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实例分析。结论如下:(1)通过阅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海岛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海岛土地资源的脆弱性和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制定了基于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技术流程,给出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①进行有居民海岛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确定适宜开发利用的评价因素组合条件;②利用区域内其它有居民海岛对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确定的合理性进行检验;③基于检验合理的评价因素组合条件对区域内的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利用区域选划分析。(2)利用本文给出的研究方法,以川山群岛和高栏列岛为研究区,进行实例分析。选取高程、坡度和离道路距离3个评价因素,对川山群岛的上川岛和高栏列岛的高栏岛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川山群岛和高栏列岛适宜开发利用的评价因素组合条件均为:高程≤100m、坡度<15°和离道路距离<300m。(3)利用川山群岛的下川岛和漭洲、高栏列岛的荷包岛和大襟岛对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确定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分析统计结果得出:下川岛93.19%的建设用地落在适宜区域内,漭洲92.81%的建设用地落在适宜区域内,荷包岛有92.36%的建设用地落在适宜区域内,大襟岛有99.01%的建设用地落在适宜区域内。这说明本文所研究的确定适宜海岛开发利用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的方法是可用的,可用于进行周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布局。(4)利用检验合理的评价因素组合条件,对川山群岛的王府洲、围夹岛、黄麖洲、坪洲和乌猪洲5个无居民海岛,及高栏列岛的大杧岛和三角山岛2个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利用区域选划。选划结果显示:7个无居民海岛适宜开发利用的区域面积分别为0.50km2、0.40km2、0.18km2、0.41km2、1.09km2、7.25hm2和30.61hm2,占各海岛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7.17%、22.73%、15.65%、48.81%、19.96%、15.43%和38.50%;无居民海岛适宜开发利用区域周边大多均有优良的港湾、水道和码头等设施。(5)通过川山群岛和高栏列岛的实例分析,说明本文给出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取得较好的成果。对适宜开发利用的区域进行可视化显示,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各无居民海岛适宜开发利用区域的面积大小、地理区位等,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者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信息。
范佳凤,袁娟,肖健华[7](2012)在《台山海域资源特点分析及开发思路研究》文中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滨海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台山市海域资源丰富,在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台山市海域资源与其他沿海县市海域资源的对比,分析台山市海域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山市海域资源的开发思路,以此促进台山海域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肖达顺[8](2021)在《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上川岛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广海湾南侧的川山群岛东部海域,西与下川岛隔海相望,东北距大陆9.19公里,东邻香港、澳门及珠海,距香港、澳门分别为87海里和58海里,距大陆山咀码头9.8海里。上川岛是珠江口西侧最大的岛屿,呈哑铃形,南北走向,长22.54公里,最宽处9.8公里,最窄处1.2公里,海岸线长139.8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有多处港湾。考古发现先秦时期的陶片、石器,明清甚至近代青花瓷片、
刘运令[9](2013)在《南海西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文中指出陆架泥质沉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是进行气候演变和环境演化研究的理想记录之一,因而备受地质学、沉积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学者的重视。在中国,黄河、长江各形成了一个近端河口三角洲体系和一个远端陆架泥沉积体系,并且对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珠江在南海西北部陆架亦形成了一个远端泥质沉积体,但对其了解较少。本文利用在2009年从南海西北部陆架(少量采自2005年)、2010年珠江及华南沿海河流采集到的样品和2009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上进行的潮周期水文观测资料,从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和粒径趋势分析、柱状样的环境敏感组分(ESGC)和现代沉积速率、浅地层地震剖面、潮周期流速和悬沙数据分析和潮周期悬移质与推移质输运量等多个方面对珠江远端泥的沉积特征和可能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有着不同类型河口、不同充填历史和不同入海通量的大河远端泥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全新世陆架泥形成过程的定量模拟能力。在沉积分布特征方面,本研究显示了以下特征。(1)南海西北部陆架表面被现代泥质和砂质沉积物覆盖。其中,泥质沉积物分布广泛,泥区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沉积物组分与珠江和漠阳江的来沙组分(泥和粉砂为主)相似,整体分选较差且呈近对称状偏态分布。沉积区与物源间的这种组分相似性亦得到环境敏感组分的支持,如柱样(C01除外)中粉砂和细砂的标准偏差峰区粒径分别为4.6~15.6μm和74.3~210.2μm。(2)研究区沉积地层可初步划分为U1、U2、U3和U44个地震相单元,其中上部U1单元的地层平均倾角小于0.01°,向海有尖灭趋向,厚度变化于2.9-11.6m,但多数层厚3-5m。顶部柱样分析显示,该单元沉积地层具有向上细化的正旋回沉积韵律特征(Z01除外)和泥质沉积层与砂质沉积层共存的交互层理结构。水动力和沉积物输运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潮波具有典型的驻波特征和日不等现象,潮流椭圆率为0.35-0.51。潮流流速向陆减弱,向海流速分量间差异性减小,近岸站位(如C01,水深20m左右)流速的东西向分量≤0.4m/s,并且总体上大于其南北向分量。(2)一个潮周期内近岸站位和离岸站位(C02)的净悬沙输运率分别为767.45kg/m、方位角91°和704.43kg/m、方位角1°,对应的推移质输运率分别为2.83kg/m、方位角90°(NEE)和2.64kg/m,方位角239°(SWW)。研究区不同水层的悬沙浓度大多处于5-12mg/1,流速是控制悬沙输运的主导因子。此外,观测站位的温、盐度层化现象和悬沙浓度剖面特征表明沉积物的输运主要发生在近底部水体或传统的底部边界层范围内。(3)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显示,珠江口附近海底表层沉积物有向南和沿岸向西南运移的趋势,海岸一侧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一致性地向海输运,向海一侧的表层沉积物则主要为NW向向岸输运,后两者中间的沉积物输运特征相对复杂化,但分别在东部珠江口附近水深30-50m间的海域、上川岛和下川岛附近海域及其西南侧呈NE-SW向的条带状海域和水东港南部、广州湾内水深20-30m的海域呈汇聚状特征。基于潮周期沉积物输运率和210Pb测年结果,本文计算得到潮周期尺度和百年尺度上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12---0.21mm/a和1.27~5.66mm/a。若千年尺度与百年尺度上的沉积速率值大致相当,则沉积体上部的U1单元初步推断应主要形成于5.0~3.0ka BP以来的全新世间歇性海进时期,其中最顶部的泥层甚至仅形成于近200a左右。前人研究佐证了两者间量级相当的假设。本文采用三种时间尺度沉积速率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判定U1地震相单元的地层最大分辨率为100~101a,这表明珠江远端泥具有较好的纵向(或时间)连续性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全新世陆架沉积体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基础。此外,根据采集样品的210Pb现代表观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容重信息,本文估算了珠江对其南海西北部远端泥的物质贡献量。现代珠江向研究区的输沙率为0.62-4.50×107t/a,该输沙率占珠江多年平均入海输沙量(以8.87×107t/a计)的7%-50%,很可能介于11%-28%。由于珠江流域人类建坝等活动的影响,未来珠江的贡献率可能会有所降低。珠江悬浮体向南海西北部陆架的输运机制主要是风驱沿岸流作用下的羽状流的平流扩散作用和风驱季节性陆架环流(冬季为典型的下沉流,夏季为典型的上升流)作用下的羽状流离岸扩散作用,而重力流输运可能只是全新世早中期古河谷充填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赵怡本[10](2004)在《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都澳地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温福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温福铁路即将开工,宁德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提前规划建设,三都澳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为促进宁德市在2l世纪前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研究选择三都澳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全面分析其港湾资源、十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在宁德市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深水港湾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三都澳是宁德市最人的潜在优势,必须把三都澳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三都澳海岸带建设人型区域性甚至枢纽性中转港口,布局临海工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培育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构筑三都澳海岸带的便捷交通系统,探索了在沿海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并在实践上提山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上下川岛地貌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下川岛地貌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2)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瞭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生态旅游内涵与趋势 |
2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
2.1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
2.2滨海湿地 |
2.3海岛探险 |
2.4镇海湾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 |
2.5台山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
2.6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
2.7“东方夏威夷”般沙滩资源 |
2.8观鸟资源 |
3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
3.1由传统的海洋旅游向生态海洋旅游定位转变 |
3.2普查与研究海洋旅游资源 |
3.3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为前提 |
3.4整合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
3.5借鉴世界上的海岛生态旅游的开发经验与教训 |
(5)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需求 |
1.1.2 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需求 |
1.2 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 |
1.2.1 地名的研究现状 |
1.2.2 地名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2.3 地名的结构和分类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地理课程资源 |
2.1.3 地名课程资源 |
2.1.4 乡土 |
2.1.5 乡土地理 |
2.2 理论依据 |
2.2.1 学习迁移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省地名分类和信息数据统计 |
3.1 广东省地名的分类 |
3.2 广东省地名信息数据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1 数据的处理 |
3.2.2 广东省乡镇地名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 |
第四章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 |
4.1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
4.1.1 丰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4.1.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4.1.3 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
4.2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原则 |
4.2.1 因地制宜原则 |
4.2.2 共享共建原则 |
4.2.3 主体性原则 |
4.3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开发的标准 |
4.3.1 蕴含地理现象的地名 |
4.3.2 蕴含地理原理的地名 |
4.4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
4.4.1 自然地理类地名课程资源 |
4.4.2 人文地理类初中地名课程资源 |
第五章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
5.1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应用原则 |
5.1.1 典型性原则 |
5.1.2 思想性原则 |
5.1.3 辅助性原则 |
5.2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5.2.1 广东省地名应用于自然地理教学 |
5.2.2 广东省地名应用于人文地理教学 |
5.3 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的教学实践案例 |
5.3.1 自然地理类乡土地理课程实践案例:家乡的气象灾害与防治 |
5.3.2 人文地理类乡土地理课程实践案例:区域内的地理差异—山海惠东 |
5.3.3 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调查家乡地名的由来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适宜的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方面 |
1.2.2 海岛开发利用方面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技术流程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2.2 海岛特征分析 |
2.3 海岛土地利用分类 |
2.4 无居民海岛区域选划技术流程 |
2.4.1 有居民海岛土地适宜性评价 |
2.4.2 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的合理性检验 |
2.4.3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 |
2.5 小结 |
3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方法 |
3.1 有居民海岛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
3.1.1 评价因素的选择及分级 |
3.1.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3.1.3 适宜性评价 |
3.1.4 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的确定 |
3.2 评价因素组合条件的合理性检验 |
3.3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 |
3.3.1 无居民海岛规划的特点 |
3.3.2 道路建设的意义 |
3.4 小结 |
4 实例分析 |
4.1 川山群岛实例分析 |
4.1.1 川山群岛概况 |
4.1.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4.1.3 川山群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 |
4.2 高栏列岛实例分析 |
4.2.1 高栏列岛概况 |
4.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4.2.3 高栏列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 |
4.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7)台山海域资源特点分析及开发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台山海域资源特点 |
1.1 优势明显的海域空间资源 |
1.2 海岛数量在广东省县级市中位居第一 |
1.3 广东境内最优的航道和港口泊位优势 |
1.4 得天独厚的渔业发展自然环境 |
1.5 极具特色的滨海旅游资源 |
1.6 储量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 |
2 台山海域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发展成果 |
2.1 中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及出口基地 |
2.2 珠三角休闲度假基地 |
2.3 规模宏大的临海电能源产业 |
3 台山海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
3.1 岛屿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
3.2 沿海基础设施落后 |
3.3 渔业产业化链条有待优化 |
3.4 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价值 |
3.5 海域资源保护仍需加强 |
4 台山海域资源开发思路 |
4.1 统筹规划, 实行有效宏观指导 |
4.2 明确定位, 开发与保护并重 |
4.3 重视岛屿开发, 借鉴国内外优秀模式 |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条件 |
4.5 发展现代渔业, 促进渔民增收 |
4.6 重视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 提升旅游业档次 |
(8)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 |
二海岛先民的文化遗存 |
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 |
四大航海时代中葡贸易文化遗存 |
五16世纪以来西方宗教建筑遗存 |
六海岛文化遗产的保护 |
(9)南海西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符号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陆架泥的研究意义 |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1.3 海岸陆架泥的研究进展 |
1.3.1 海岸泥 |
1.3.2 内陆架或近岸堆积 |
1.3.3 中陆架泥 |
1.3.4 中国近海陆架泥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风场 |
2.2 波浪 |
2.3 潮汐和潮流 |
2.4 余流 |
2.5 沿岸河流 |
2.6 地质构造演化 |
2.7 底质类型分布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现场采样与观测 |
3.2 粒度分析 |
3.3 ~(210)Pb测年 |
3.4 物质输运 |
3.5 浅地层剖面探测与数据解译 |
3.5.1 浅地层剖面探测原理 |
3.5.2 浅地层剖面的解译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表层沉积物特征 |
4.2 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
4.3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4 沉积物敏感组分 |
4.5 现代沉积速率 |
4.6 沉积相 |
4.7 温盐剖面 |
4.8 悬沙输运率 |
4.9 推移质输运率 |
第五章 讨论 |
5.1 南海北部陆架的物质供给 |
5.2 珠江入海物质扩散 |
5.3 珠江河口演化与珠江远端泥的形成 |
5.4 东亚季风型泥质沉积体的对比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10)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地理位置与区城范围 |
二 经济区位 |
三 研究的背景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 |
六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岸带特性和海岸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海岸带的定义及其开发利用特性 |
第二节 海岸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评价 |
第一节 宁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价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评价 |
第四节 区域资源特征 |
第三章 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市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心城区(蕉城区)在市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四节 宁德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 |
第五节 历史上制约宁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的提出和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宁德发展战略的演进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战略意义 |
第四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五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总体方向和重点 |
第六节 产业结构重构与提升策略 |
第七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空间布局 |
第五章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资源评价与港口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港口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现状分析与开发评价 |
第六章 建设三都澳海岸带临海工业基地 |
第一节 三都澳海岸带建立钢铁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日本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成功经验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优化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结构和城镇体系格局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功能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发展容量分析 |
第三节 城市规模分析预测 |
第四节 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营造 |
第五节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
第六节 城市战略空间与整合 |
第七节 城市形象设计 |
第八节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农业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
第二节 生物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战略 |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貌和特色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 |
第九章 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三都澳海岸带规划、搞好国土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完善管理法规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第三节 坚持开发治理结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增加投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致谢 |
四、上下川岛地貌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上下川岛地貌考察[J]. 林晓东. 热带地理, 1986(02)
- [2]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台山市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发现与研究[J]. 王欢. 福建文博, 2015(01)
- [4]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J]. 李继东. 生态经济, 2015(05)
- [5]广东省地名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何丽陶. 广州大学, 2019(01)
- [6]基于适宜的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D]. 曹金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7]台山海域资源特点分析及开发思路研究[J]. 范佳凤,袁娟,肖健华. 科技和产业, 2012(12)
- [8]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J]. 肖达顺. 海洋史研究, 2021(02)
- [9]南海西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制[D]. 刘运令. 南京大学, 2013(03)
- [10]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 赵怡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