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机能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伊铭[1](2020)在《《残疾人人权与康复训练》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康复医学应运而生。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残疾人康复保健、心理健康、社会再就业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而日本在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日本残疾人人权与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介绍日本在医疗福利事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福利事业的发展,并为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帮助。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选自高桥流里子女士的《障害者の人権と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残疾人人权与康复训练》)一书,笔者选取了其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不仅从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对日本的残疾人综合援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事业进行了全面介绍,而且着重讲述了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涵盖范围广、专业性强、借鉴意义十分广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讲述了翻译实践的背景、意义、以及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对笔者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简介。第三部分包括文本分析、译前准备以及翻译策略研究。第四部分的案例分析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探讨了翻译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词汇的翻译主要从专业术语和中日同形词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专业术语的翻译归结为汉字词、外来语、缩略语三类,中日同形词的翻译归结为词义相近和词义不同两类。句内注的翻译根据注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分为了同义替换、列举、补充信息、解释说明、概括总结五类。长句的翻译分别从逻辑复杂长句和长定语长句两方面进行浅析。整个翻译过程中,笔者都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增译、减译、添加注释等翻译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五部分笔者对翻译实践进行总结,谈论翻译感想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孙睿[2](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颜芬[3](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张晓东[4](2003)在《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一切艺术创造活动,都离不开身体,都是身体的表现,身体表现又必然在内在知觉运动的伴随下进行,身体与运动的构造关系是艺术实践必须探讨的问题。本文正是在东西方身体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身体与艺术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这对于艺术表现——传达——接受的本质规律和现代及后现代艺术现象的观照都有现实价值。从身心一元、主客一体的现代身体论出发,阐释了各种艺术形式:美术、舞蹈、音乐的本质共性,使“舞蹈是艺术之母”的习惯命题有了具体的合理解释。 全文共分五部分:1、作为“场”的身体——艺术表现的意义根源,从大师自画像的启示,到现代“身体”的内涵,进而对东西方身体观进行了比较研究。2、身体的情绪运动——艺术表现的原动力,从身体结构、动作知觉和情绪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深入阐释了本体生命内在经验的秩序——“身体节奏”在艺术创造与接受中的意义。3、艺术形式构成与身体的内在模仿运动,从对古希腊模仿论的再认识,研究身体同调模仿运动在艺术构成与审美接受中的意义,是对古老命题的全新论释。4、想象力的身体性论述了想象是身体内在知觉的运动思维勾画本质及其与创造发现的关系。5、“审美与文化身体图式的构筑”,论述身体图式的构筑在艺术创造与接受中的意义,从而完成对艺术的创作、传导到接受的身体性特征的论释。
葛虹言[5](2019)在《轻中度活动受限老人的行动辅助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年产品的开发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重视。一款好的老年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其基本功能,辅助老年人的生活;更能达到改善老年人心理、生理的作用,例如可以达到舒缓心情、强健身体的功效。本文主要通过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评估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下肢承重能力、步态步速、上肢控制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研究设计一款可以辅助老年人完成坐起、站立、蹲起等一系列肢体粗大运动组成的身体的移动。本文按照Holden的步行功能等级对老年人行动障碍的分类,将研究对象定位在轻中度活动受限的老年人群体,即没有经过重大灾祸、疾病,自然衰老的老年人群体。首先基于这部分老年人的人体形态、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分析,研究影响老年人完成身体的移动时会受到的哪些方面的影响。针对于其主要的受损部位,对市场上现有的移动类辅助产品进行调研,通过竞品分析、同类产品优缺点对比、国内外现有产品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寻找到对于移动类辅助产品的突破点。打破对现有产品固有认识局限,发掘其内涵并赋予其新的形式。其中,通过对现有移动类辅具的不同类别进行对比研究,最终选择以老年用无动力外骨骼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载体。其次在实验中,令实验者腿部保持12°的倾斜角度,采用石膏布采集实验者腿部轮廓尺寸,浇筑石膏。在实验者的腿部石膏模型上进行产品分析,制作小批量样机。再次验证产品各项参数是否合理,做成实物,进行后续的设计验证。最后,对无动力外骨骼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其基本原则以及发展趋势。根据调研成果以及人机分析等方面笔者进行了大量调研并设计出一款的老年人移动类辅助产品。
国曜麟[6](2017)在《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文中提出手指是钢琴活动的实施端,对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与钢琴活动相关联的所有技法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不意味着钢琴活动的过往经验是凭空捏造,必然有其历史成因。这些经验经过历史淘洗,带有时代属性,或保留至今。但物是人非,不论是哲学观念、社会科学、审美体验还是作曲技法,都时过境迁。因此,从最早的旧有经验,即古键盘乐器时期移植至早期槌击钢琴时期,到现代钢琴形制成熟时期,对于手指运用的要求大为不同。如果以旧的方法与不相适应的当前的现实作拼凑,岂止是刻舟求剑,根本是马牛其风。物质的转变永远先于意识的捕捉,因而滞后的觉察所残存的旧的经验总是延续至今还在作祟。科学兴起之后,有些不科学的方法就应该被剔除。音乐界的科学家们钻研着机体运动的外部形式和大脑两半球活动的精神过程,诞生的解剖—生理学派和心理—技术学派解决了一些必要的基础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遗留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手指机能的重要性在各种探讨中潮涨潮落。它们将个体的全部内外部机制解释得极尽完备,但手指才是钢琴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却要么被过度重视,要么就干脆被忽略。很庆幸钢琴界开始关注中枢神经系统,这也非偶然。其作为接收信息和下达指令的核心枢纽,是行为的根源,对演奏行为起着决定作用。在清楚条件反射理论之前,或许钢琴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漠视还情有可原,但这已不可成为今日借口。随意运动和反射活动有足够强大的理论证据解释钢琴活动中的诸多行为。手指机能是通过神经活动来加强的,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只能在高级神经活动视域之下进行研究。换言之,对于手指机能的探讨应当是对高级神经活动的探讨,其提高方法即运动形式必须符合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否则文不对题。因此,本文呈示了钢琴活动的历史概况,试图找到目下广为流传的诸多方法的历史成因。并结合高级神经活动的科学理论,将条件反射的理论方法引入钢琴活动。最终以新的视域的理论与钢琴活动实践相结合,解释正确行为之正确与错误方法之错误。
张元梁[7](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廖婷[8](2016)在《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构建及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功能性力量训练起源于欧洲理疗与康复研究与实践,凭借对人体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与耐力等的改善效果,迅速风靡欧洲大众健身市场,并被引入运动训练中以提高竞技运动表现。青少年时期是人体运动系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强烈的身体功能全面性发展诉求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区别于竞技专项动作功能性的发挥,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注重的应是身体运动系统功能整体性的最佳发展。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功能性训练的提出背景和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较多,在某一竞技运动项目中引入功能性训练内容的研究也不少,但具体针对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细致研究,以功能性视角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存在的典型问题,寻找最佳突破点与最佳时机,并针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功能性训练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还未有报道。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验研究法与数理统计法,在借鉴国外功能性力量训练研究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一套符合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领域的、系统的、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及预防损伤的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本研究主要围绕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检验而展开,其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方法学为目的,从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现状的梳理与剖析,剥离出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指导中对骨骼肌系统力量能力发展的严重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症结。本研究通过对国际先进的青少年力量训练现状、趋势与动向的把控与分析,提出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全新定义:以力量训练为手段,在全面分析青少年身体运动系统的功能性发展基础上,正确均衡地促进机体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功能有效发挥,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科学、全面、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应用效果,应不仅仅体现在巅峰运动表现培养与获得,还需使青少年避免不当身体发展及慢性运动损伤。(2)以运动解剖与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神经肌肉理论为结构性理论基础、以运动技能学和训练学位功能性理论基础;以青少年运动系统功能发展和身体素质发展序列分析为现实需求,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渐进的、整合的、并符合青少年长期发展的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该体系由功能动作训练(灵活性与稳定性、功能动作模式)和神经肌肉功能训练(与健康相关的功能性力量和与竞技相关的功能性力量)组成了一个阶梯状的逐级发展序列。下层能力的充分发展是上层能力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并同时设置底层发展缓冲区,以最大程度地预防运动损伤。在青少年的不同发展时期或针对不同青少年的发展特征与弱点,四板块二阶段层次递进与板块交替,促进青少年神经骨骼肌肉系统整合性力量输出能力的全面且最大化发展,实现与健康相关的体质要素和与竞技相关的体质要素的适宜衔接。(3)为检验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在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的实践效果,本研究对12-14岁处于基础训练期的青少年进行了跨越两学期(初一下半学期、初二上半学期)的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本研究对12-13岁普通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中第一阶段的青少年功能动作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发现并诊断出青少年功能动作问题主要凸显在高低肩、八字脚、旋前变形综合症、核心稳定性不足及动态动作中的躯干前倾。虽总分略高于损伤风险阈值,但仍值得警惕。并通过针对性青少年功能动作训练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证了功能动作训练对青少年功能动作能力的改善效果;对13-14岁普通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中第二阶段的青少年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在第一阶段青少年功能动作训练方法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12周3阶段的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教学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讨了青少年神经骨骼肌肉功能渐进式发展阶段序列与设计策略,实证了青少年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方法对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各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改善核心区肌肉耐力,实现预防青少年腰部慢性疾病与损伤。
徐子茵[9](2014)在《老年人运动机能康复设施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老龄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情况尤为严峻,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健康指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康复设施设计的研究,期望达到协助老年人逐步恢复运动机能,使其融入生活,重树自信的愿景。本文对老年人机能衰退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外部环境中的养老政策、养老模式、生存环境,赡养问题、生活质量、日常护理情况、安全问题等因素,以及老年人健康状况、精神状况、行为状况等内部因素对老年人机能衰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出老年人相关设计的要点,包括室内设计注意事项,各功能区的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老年人对于设计的心理需求等,并对老年人康复设施设计提供了理论标准。通过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详尽分析与总结,得出运动机能的衰退问题最具普遍性和研究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老年人对康复锻炼的需求,并将老年人的机能衰退情况分成三个类别:健康期、障碍期、卧床期。分析得出对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年人应给予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健康期以适当体育锻炼、维持健康为主;障碍期以辅助康复治疗手段为主;而卧床期以护理、定期康复治疗手段为主。本文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康复设施设计概念。并通过对康复床的创意设计研究对该理论进行验证。该创意设计采用康复功能构件与需要康复的身体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康复效果和康复设备的使用效率。本文共提出四个康复设计方案,即:上肢康复床创意设计方案;下肢康复床创意设计方案;脊椎康复床创意设计方案;康复床的其他功能创意设计方案。本设计案例对于其他康复设施设计的设计理论方法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刘子路[10](2020)在《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龄化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为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就地就近开展社区区域性健身娱乐活动,满足老龄人群机能、认知、社交等多重运动需求,旨在从相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入手进行研究以完善设施体系建立。本研究从功能及情感诉求角度对现有社区常规健身设施进行适老化功能、结构改进,以模块构成间的联系、转换形成多组合形式健身设施。首先,分析现有社区老龄人群活动类型及行为特征,论述了健身设施活动场地促成其身心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依据功能强度指标定位社区健身娱乐设施属性,综合设施人群使用情况和健身市场业态调研数据,总结出三类适宜老龄人群的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即为模块化、综合化、服务化。其次,将模块化设计思想贯彻于康娱一体健身设施设计流程中,建立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的映射逻辑关系。对多层级设施体系中的模块进行功能分类,构建需求体系与功能模块体系合理关联。得出功能模块间的用户需求、功能、结构关联程度数据,指导功能模块下设功能元划分、重组、聚类,依据需求权重分布和功能面构成筛选多功能集合方案中最优解。针对最优方案中功能元最低层级交叉模块进行尺寸参数、结构形态等方面的零件标准设计,同时构建老龄人体尺寸数据库,约束康娱一体健身设施的结构模块体系,指导模型方案生成。最后,权衡用户需求项对设施构建完整性的影响关系,提出方案实践、技术语言开发方案健全设施设计体系,实现新形势下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多需求设施解决方案,给予更多情感倾斜和情感关怀。
二、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机能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机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残疾人人权与康复训练》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
1.2 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 |
3.1.1 文本内容分析 |
3.1.2 文本类型分析 |
3.1.3 文本语言特点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3.3 翻译策略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词汇的翻译 |
4.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
4.1.1.1 汉字词专业术语 |
4.1.1.2 外来语专业术语 |
4.1.1.3 缩略语专业术语 |
4.1.2 中日同形词的翻译 |
4.1.2.1 词义相近 |
4.1.2.2 词义不同 |
4.2 句内注的翻译 |
4.2.1 同义替换 |
4.2.2 列举 |
4.2.3 补充信息 |
4.2.4 解释说明 |
4.2.5 概括总结 |
4.3 长句的翻译 |
4.3.1 逻辑复杂长句的翻译 |
4.3.2 长定语长句的翻译 |
第5章 结语 |
5.1 翻译实践总结 |
5.2 翻译感想 |
5.3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2)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作为“场”的身体--艺术表现的意义根源 |
第一节 大师们自画像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身体论的“身体”涵义 |
第三节 身体图式说--东西方身体观的比较 |
第二章 身体的情绪运动--艺术表现的原动力 |
第一节 身体结构与运动 |
第二节 身体的艺术表现与运动意识 |
第三节 动作与知觉的关联性 |
第四节 情绪在艺术的身体表现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动作表现的渴望:波洛克与白发一雄的追求 |
第六节 本体生命内在经验的秩序:身体节奏 |
第三章 艺术形式构成与身体的内在模仿运动 |
第一节 对古希腊模仿论的再认识 |
第二节 主客一体的第二自然模仿与物我两忘的东方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的同调模仿运动 |
第四节 形式构成与行动模仿的关系 |
第五节 形式构成与模仿接受的关系 |
第六节 艺术空间与身体模仿的运动 |
第四章 想象力的身体性特征 |
第一节 想象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推动力 |
第二节 想象的实质:现有记忆的再组合 |
第三节 想象是身体内在知觉运动的思维勾画 |
第四节 从想象到发现: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 |
第五章 审美与文化身体图式的构筑 |
第一节 作为文化构造的身体 |
第二节 审美身体图式的构筑 |
结语 |
参考书目 |
(5)轻中度活动受限老人的行动辅助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目的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5 课题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人体下肢的关节结构及运动步态特征 |
2.1.1 人体测量基准面 |
2.1.2 下肢运动机理 |
2.1.3 下肢关节结构及运动 |
2.1.4 步态特征 |
2.2 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 |
2.2.1 老年人运动系统 |
2.2.2 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主要因素 |
2.2.3 老年人身体机能参数变化 |
2.3 下肢行动辅助产品特征 |
2.3.1 下肢行动辅助相关产品 |
2.3.2 移动辅具优缺点对比 |
2.4 老年人下肢运动机能在行动辅助产品中的应用 |
2.4.1 关节自由度的设计 |
2.4.2 设计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研究 |
3.1 用户访谈 |
3.1.1 访谈提纲 |
3.1.2 访谈记录 |
3.1.3 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 用户观察与行为研究 |
3.2.1 视频信息拍摄 |
3.2.2 图像处理 |
3.2.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3.3 老年人心理特征 |
3.3.1 Maslow需求层级 |
3.3.2 老年人产品心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年人下肢行动辅助产品的分析 |
4.1 上肢膝关节辅助产品分析 |
4.1.1 把手分析 |
4.1.2 高度分析 |
4.1.3 材料分析 |
4.2 下肢辅助产品分析 |
4.2.1 助力方式 |
4.2.2 产品穿戴形式 |
4.3 产品色彩与材质 |
4.3.1 产品色彩 |
4.3.2 产品材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实验验证 |
5.1 方案推敲 |
5.1.1 协行手杖方案 |
5.1.2 协行下肢辅助产品方案 |
5.2 方案推敲 |
5.3 可行性方案实验验证 |
5.4 实物图片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调查问卷 |
老年人行动辅助器具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
(6)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高级神经活动视域 |
二、历史回顾 |
三、相关文献 |
四、研究延伸 |
第一章 手指机能观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对经验的信赖 |
一、古键盘乐器的技术经验 |
二、早期槌击钢琴的经验移植 |
三、手指学派 |
四、陷入僵局 |
五、重量学派的身体观 |
第二节 科学的手指机能观 |
一、解剖—生理学派 |
二、心理—技术学派 |
三、反射论的兴起 |
第三节 我国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观历程 |
一、最初传入 |
二、苏联援华 |
第二章 高级神经活动视域 |
第一节 神经系统 |
一、神经结构与其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
二、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
第二节 神经活动 |
一、反射与记忆 |
二、条件反射 |
第三节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一、兴奋与抑制 |
二、高级神经活动定律 |
第三章 高级神经活动与钢琴活动 |
第一节 手指机能原理 |
一、手指机能定义 |
二、手指机能提高的内外在机制 |
第二节 实践原则 |
一、手的运动 |
二、紧张与松弛 |
三、重复与强化 |
四、时间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图片索引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8)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构建及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1.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关乎国富民强的重大课题 |
2.强化青少年骨骼肌力量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方面 |
3.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体能训练方法学研究极端匮乏 |
4.科学实施的力量训练是青少年安全有效运动的基础保障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梳理成果,破除误区 |
2.分析需求,把握特征 |
3.构建体系,丰富内容 |
4.检验效果,发挥功能 |
二、文献综述 |
(一)功能性力量训练研究 |
1.起源研究 |
2.相关概念辨析 |
3.评价研究 |
4.训练体系研究 |
(二)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相关研究 |
1.价值研究 |
2.运动干预研究 |
3.功能动作研究 |
4.训练方法研究 |
(三)评价与思考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1.理论研究对象 |
2.实验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专家咨询与研讨法 |
3.问卷调查法 |
4.理论分析法 |
5.实验研究法 |
6.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四、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的构建 |
(一)科学依据 |
1.理论基础 |
2.现实需求分析 |
(二)概念与定位 |
1.概念 |
2.定位 |
(三)内容体系 |
1.界定 |
2.结构 |
(四)方法体系 |
1.界定 |
2.结构 |
(五)评价体系 |
1.界定 |
2.结构 |
(六)运行机制 |
1.周期整合机制 |
2.变量调控机制 |
3.实践保障机制 |
(七)小结 |
五、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
(一)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对象的分析与确定 |
1.形态机能特征 |
2.身体素质水平 |
3.综合健康情况 |
(四)青少年功能动作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
1.实验假设 |
2.实验方法与流程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实验结论 |
(五)青少年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
1.实验假设 |
2.实验方法与流程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实验结论 |
(六)小结 |
六、结论 |
七、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老年人运动机能康复设施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发展迅速 |
1.1.2 我国老年人生活环境现状 |
1.1.3 老年人运动机能下降 |
1.1.4 老年人运动机能衰退康复设施设计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未来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 老年人机能衰退的外环境与内因分析 |
2.1 老年人机能衰退的外环境分析 |
2.1.1 养老政策分析 |
2.1.2 养老模式分析 |
2.1.3 老年人生存环境分析 |
2.2 老年人机能衰退的内因分析 |
2.2.1 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
2.2.2 老年人精神状况分析 |
2.2.3 老年人行为状况分析 |
2.2.4 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 |
2.3 相关设计研究的要点 |
2.3.1 老年人室内设计要点 |
2.3.2 医学层面的要点 |
2.4 本章小结 |
3 老年人身体机能及其康复设施设计要素分析 |
3.1 老年人身体机能分析 |
3.2 老年人机能康复设施设计的基本思路 |
3.2.1 满足实用、安全、舒适、美观需求 |
3.2.2 结构与操控的简洁性 |
3.2.3 加强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
3.2.4 经济型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4 针对老年人的运动机能康复的设施设计 |
4.1 老年人的运动机能障碍分析 |
4.1.1 老年人运动姿态分析 |
4.1.2 老年人运动机能的变化 |
4.1.3 影响老年人运动机能变化的因素 |
4.1.4 老年人运动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
4.1.5 其他生理机能的衰退与老年人运动机能的关系 |
4.2 老年人的运动机能衰退分类与所需康复设施设计分析 |
4.2.1 健康期老年人运动机能分析与所需康复设施设计 |
4.2.2 障碍期老年人运动机能分析与所需康复设施设计 |
4.2.3 卧床期老年人运动机能分析与所需康复设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多功能康复床的设计创意方案 |
5.1 设计前提 |
5.2 设计基本要求 |
5.3 设计分析 |
5.4 设计方案 |
5.4.1 上肢康复床设计方案 |
5.4.2 下肢康复床设计方案 |
5.4.3 脊椎康复床设计方案 |
5.4.4 康复床其他功能设计方案 |
5.5 设计回顾与展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开放空间研究综述 |
1.2.2 社区健身娱乐设施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适老型健身设施产品概述及设计趋势研究 |
2.1 社区开放空间老龄人群健身娱乐行为差异化分析 |
2.2 基于老龄人群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类别研究 |
2.3 适老型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概述 |
2.3.1 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定义 |
2.3.2 适老型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规范 |
2.4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产品市场数据分析 |
2.4.1 社区开放空间健身娱乐设施分类情况 |
2.4.2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调研数据分析 |
2.4.3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市场业态分析 |
2.5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分析 |
2.5.1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原则 |
2.5.2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功能集合构建 |
3.1 基于人群需求的康娱一体化设施需求域与功能域映射体系建立 |
3.1.1 模块化设计在康娱一体化设施研究中的应用 |
3.1.2 老龄人群需求项提取 |
3.1.3 老龄人群需求重要度计算 |
3.1.4 康娱一体化设施需求与功能映射体系建立 |
3.2 康娱一体化设施设计中功能模块划分 |
3.2.1 功能模块划分的规则 |
3.2.2 功能模块关联度计算 |
3.3 面向社区老龄群体康娱一体化设施功能集合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机工程学指导的康娱一体化设施结构模型构建 |
4.1 康娱一体化设施功能域与结构域映射体系建立 |
4.2 人体工程基础数据研究 |
4.2.1 老龄人群人体尺寸测量 |
4.2.2 老龄人群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 |
4.3 老龄人群人体数据约束下康娱一体设施结构模型构建 |
4.3.1 集合云梯与平衡踏板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2 固定自行车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3 扭腰器功能集合模块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4 坐蹬器与牵引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5 仰卧起坐板与腰背伸展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6 腰背、压腿按摩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3.7 棋盘与休闲座椅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社区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方案设计 |
5.1 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材质及色彩选择 |
5.2 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区域投放条件规划 |
5.3 面向社区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指导服务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围绕老龄人群展开的健身娱乐设施基础调查问卷 |
附录2 围绕老龄人群展开的健身娱乐设施深入调查问卷 |
附录3 综合关联矩阵及模糊聚类算法程序 |
附录4 结构零部件详细构造 |
附录5 设计方案效果图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机能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残疾人人权与康复训练》翻译实践报告[D]. 张伊铭.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2]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4]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 张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03)
- [5]轻中度活动受限老人的行动辅助产品设计研究[D]. 葛虹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钢琴活动的手指机能研究[D]. 国曜麟. 中国音乐学院, 2017(02)
- [7]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8]青少年功能性力量训练体系构建及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D]. 廖婷. 武汉体育学院, 2016(05)
- [9]老年人运动机能康复设施的设计研究[D]. 徐子茵.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4)
- [10]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D]. 刘子路. 燕山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