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孔灵婕[1](2019)在《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38年到2008年,中国现代每一时期的现实语境,都在彭燕郊的诗歌作品中有所呈现。本文根据彭燕郊晚期诗歌大气、圆融的艺术个性,着力探讨诗人从1979年到2008年晚期诗歌写作的追求和诗作特征。绪论部分回顾学界目前对彭燕郊诗歌创作的认可,厘定了“晚期”诗歌的起始时间及其合理性,并介绍论题的研究现状,引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构架。第一章探讨彭燕郊晚期诗歌中的知性追求。从回顾“知性”在诗歌中的概念,以及新诗史上的知性写作始,以此为背景探究彭燕郊晚期核心的诗歌观念“思考的抒情”的意义,并结合诗人的生命经历、与当代诗坛的互动,受《野草》现代主义精神的滋养,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话等经验,考察彭燕郊晚期诗歌重视“知性”的原因。第二章通过阐释彭燕郊晚期两首重要长诗《混沌初开》和《生生:多位一体》,来呈现彭燕郊晚期创作阶段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第三章分别论述了彭燕郊晚期诗歌中的核心意象,“海洋”、“气”和“光”,深入阐发彭燕郊在意象选取上的独特性与敏锐的洞察力。第四章从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艺术策略出发,考察其晚期诗作的语言特征、艺术传达手段的多样性以及诗人重视散文诗写作的意义。综上不同侧面的探索,进而得出结论:彭燕郊在晚期写作阶段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走向了现代的知性写作,从单向度的艺术传达手段转变为综合的、多变的艺术手法,从质朴的意象选择到能够呈现人类生存困境和生命理想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屈服于身体年龄,愈老愈丰富,愈老愈包容,愈老愈具人文关怀意识的诗人形象。
毛梦雅[2](2017)在《文献学视野下的彭燕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大量作家全集或文集和成型的文献资料已陆续出现,一些作家研究,文学史研究等文献资料积累工作也已在进行。但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由于文献资料的拘囿而造成对作家形象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像彭燕郊这类跨越现当代文学阶段的人物。彭燕郊是一个有着漫长写作历史(1938-2008)的作家,其创作风格多变,又有着“七月派”诗人、“胡风”分子、“归来”作家、大学教授、文艺活动组织者等多重身份,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对其的研究主要思路是从“七月派”诗人和地域(湖湘)文学等角度,再有就是从创作论的角度来研究其人与作品,但其所存的文献资料显示,彭燕郊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空间。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个是版本批评的层面,另一个是新文献的发掘与作家研究互动的层面。文章按彭燕郊作品按时期分类,收集解放前、新时期以来的诗歌的版本,在第二章主要是彭燕郊作品的版本内容研究和校勘,这一部分以版本多样、有代表性、类型丰富等选择标准,选取解放前的作品代表为《冬日》《小牛犊》《殡仪》,新时期以来的代表作品为《画仙人掌》《钢琴演奏》《无色透明的下去》,另外还列举了一种特殊的修改,即诗歌变体的情况,即《陈爱莲》这首诗歌存在自由诗和散文诗两种文体。第三章,本文用注释、考证等方法从时间顺序总结了彭燕郊作品的出版情况,还讨论了彭燕郊版本修改的原因,又分精简语言、补充细节、调整节奏、修正、确定定本等内因和语言规范化、政治审查、根据读者意见修改等原因。这一部分的最后,讨论的是彭燕郊及相关文学史研究,版本批评具有保存文学史现实,展示作品的版本衍变,便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工作开展等意义。第四章着重探讨“新材料’”的发掘与整理对作家研究带来的效应,从回忆文集、口述史、书信集、课程讲稿等材料的整理,探寻彭燕郊在原有形象外的编辑、民间文艺组织者和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身份。由此可知,在文献学视域下对作家进行研究,对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作家作品,重塑更加全面的作家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黄园,易彬[3](2014)在《新时期以来彭燕郊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界对于彭燕郊的研究,多在诗人层面。文章拟从彭燕郊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出版情况,彭燕郊各时期诗歌总体研究、中西诗学研究、多维度的诗歌主题与意象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叙及尚未充分展开的一些方面,以期能涉及中国现当代诗学的诸多问题,揭示出当代文艺发展的若干侧面。
黄园[4](2015)在《彭燕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之研究 ——以“文学活动”为中心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彭燕郊可谓兼有多重身份。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艺术境界不断超越的“歌德”式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文家、评论家、大学教授、民间文艺工作者及编辑人。1938年,彭燕郊开启了他的创作之旅,直至2008年逝世,长达70载的创作生涯,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各个层面的成长与发展之路,尤其是诗人彭燕郊晚年的创作及各种文学活动行为,更是对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彭燕郊并没有获具与其创作相称的文学史地位。随着文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彭燕郊现象”已逐渐引起部分学者的注意,“彭燕郊研究”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受关注的阶段,但大部分研究却集中在对彭燕郊诗歌及诗人身份层面的研究,很少论及彭燕郊作为“文艺组织者”、“民间文艺工作者”等文化身份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为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因此,文章力图以“彭燕郊文学活动”为基点,具体梳理彭燕郊一生在文学报刊杂志、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及民间文学方面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尤其是其新时期以来从事的诸如参与筹划的“诗苑译林”、“两诗坛”、“散文译丛”及主编《楚风》等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彭燕郊在编译活动及民间文学活动等层面与其诗歌写作之间互溶互动关系;进而从彭燕郊“知识分子岗位意识”、“诗人的工作”及彭燕郊开启中国当代诗歌新的写作路数等方面,叙及彭燕郊文学活动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关联作用。这样既促进“彭燕郊研究”朝整体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也可以小窥大,以此来厘清推动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并探讨作家个人写作及文学活动与时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
刘扬烈[5](1991)在《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文中研究表明 彭燕郊是我国现代诗坛的着名诗人,“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就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特别是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以其恢宏的气势、深笃的情感,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深依恋,对春天的热烈呼唤,从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也表明了自由诗的强大生命力。后来,由于“胡风集团”冤案的株连,他辍笔二十多年,重返诗坛时已是一九七八年。 宝刀不锈,诗人不老。彭燕郊又以独创性的劳动为新诗增光添彩。他勤奋地耕耘,不断地追求,以自己的劳作证明,诗歌的艺术生命在于勇敢的探索、创新,在于感情的凝铸和爆发,在于境界的灵通和升华。这里所要研究的,正是他在新时期的创作面貌,独特追求以及在艺术上的新成就。
谭琰[6](2011)在《思考的画卷 ——彭燕郊与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彭燕郊诗歌具有一种浓厚的“绘画性”,本文应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讨论彭燕郊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全文共分三章。绪论从“诗画一律”与“诗画异质”的论争引入,简述彭燕郊诗歌研究的现状,提出从绘画艺术视角研究彭燕郊这一课题的意义。第一章“彭燕郊与绘画渊源”从彭燕郊整个诗歌创作入手,概括其绘画诗与涉画诗中绘画元素与绘画技巧的渗入,从诗人个人爱好与家庭熏染、与艺术家的交往、中西文艺观及现代诗人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彭燕郊与绘画艺术结缘的深层次原因。第二章“彭燕郊艺术组诗中的诗与画”主要研究诗人艺术组诗中,如何自觉引入空白设置、意象具象化、彩色的譬喻、化美为媚、艺术效果的形象处理等绘画元素与技巧。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建构绚丽的画面来阐释音乐、美术、舞蹈的通感之美,用绘画形象美来融通各种艺术门类,在审美想象与审美心灵中各种感觉视像化、形象化,这是艺术克服媒介限制的一种尝试。第三章“思考的美与绘画元素”重点研究彭燕郊诗歌中绘画元素如色彩、光线、线条、绘画结构的使用,如何与诗歌独特的语言结合,内化为一种巧妙的诗歌表现方式,从而用绘画艺术建构诗人高尚的精神与深邃的哲思图式。彭燕郊在其诗歌中有意识地引入绘画元素与技巧,通过绘画般的图像去表达关乎生命本体价值的思考,其诗歌在理念与感性的平衡中成就了艺术之美。
周燕芬[7](2002)在《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整体、开放的大文学史观的导引下,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的发生、演变、消隐的动态过程及其成因,通过分析和研究七月派在理论批评、诗歌和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及风格特色,昭示它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位置及价值意义。 文学流派是在诸多因素及其复杂关系中构成的。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是其基本必备条件。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流派活动是流派公式中的一个变量,但它作为外部显性特征往往是人们识别文学流派的关键。七月派是一个完备性与典型性程度很高的文学流派,它在存在形式上集中又开放的双重特征,说明了流派巨大的包容量和影响力,是流派高质量的一个标志。七月派表现出众多艺术个性的气脉相通,在作家个性与流派共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方面,七月派为文学流派能够发展和得以成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主体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核心,也是胡风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所在。胡风文艺思想的多元构成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对苏联文学思想的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潜性影响,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继承以及文艺实践的印证几个方面。胡风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限定,但秉持相对开放多元的影响视野和吸收姿态,并坚持与文坛不良倾向作斗争,使得胡风在执守现实主义文学立场的同时,进而在发展中求得思想的突破,并表现出超越性的现代意识。胡风和群体成员思想理论的交相辉映,构成七月派坚实的理论基础。 七月派的文学创作以崇高与悲怆为主调。抗战发生后,文学遵循一个方向,围绕一个主题,倡导一种文风,五四以来自由多样的创作景观受到阻抑,出现了单一化的崇高风格一统文坛的趋势。七月派执守五四启蒙主义立场,他们坚持个性主义,坚持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民族灵魂的斗争,延续和拓新着五四以来文学的现代性探索,其美学风格显得相当的丰富和卓越。七月派的创作重在渲染深沉的悲剧气氛,但同时贯穿激昂的时代精神,它与20世纪初始开创的崇高与悲剧交织互动的总体时代风格是相吻合的。表现在作家创作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方面,七月派相对来讲更多地认同于时代社会走向,更多地靠近现实生活本身。这种主客体之间的整合性与同一性,得自于时代的特殊要求和作家的自觉追求,固然从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势看,“潮流化”别无选抒,“政治化”不可避免,但能够兼颐时代的特殊要求,又竭力保全更为深厚复杂的文学精神者,当是更可取和更难能可贵的。七月派的文学创作即是如此,除了题材上尽可能摄取蕴涵丰富深刻的生活内容,七月派主要的突破在于面对同样的社会生活样貌,作家们却能够挖掘出更为深刻和独特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含量,在文学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上,既顺应时代又超越了时代,显示出文学对现实人生的批判改造力量,显示出文学创造永恒意义的价值取向。 七月派作家的思维轴心显然在于作家主观一方,他们不同意那种只用现实客观性来裁决和衡量现实主义的观点。突出主体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导致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形象思维方式乃至叙述方式。表现在:七月派更强调作家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依据作家的热悉及理解程度来决定题材和人物的选择;作家不会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情感态度,而是放开笔墨 I.L回回囚二I 问工子1x比义 M DOCTORAL D旧SERTATION KU自我倩怀,介入作品的议论禾I评判:七月派庄重写人,4主重探询和把握人的心灵世界, 更多地在精神层面上刻画人物性格;作家善于调动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在情节和结构的经营 上,越出了理性布局利规则章法,川看似不和谐不规整的心理结构去表现时代的动荡特征和 丰富而强烈的心灵变化;他们多川主观化视角,语言倾向于舀叙性。感受性和情绪化。由此 也造成七月派创什的普遍不足:即情感节制不够,人物性格的逻辑性不强。 战争所引起的7+会动荡和人fi J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复杂多样,使40年代的文学一度出现 多元探索的势头利恕合天叠的特正。在七U派独特而鲜明的整体面貌卜活跃着一群充满艺 示 术创造活力的作家个体。衍一个仆家个体与时代社会、与流派都构成一种“梯状”的隶属和 夹破的关系。相1卜联系起米后,访丫匠的兴问性是明显的,而分别来石,每一个艺术神倩又绝 然下问。流派中的个体都坚侍着白己的独立迫求.营造着囱己的独立个性,往个体化的艺术 创造中穿越时代也穿越流派,使乡乏典作品得以产生或有了产生的可能。在这一层意义上说, 七月派中没有两个诗人或作家是十弓似的,具至个人文风或诗风相差很远。这种独灯的个人化 追求,义使七月派又备厂创作的异质化与风格的另类性特怔,导致流派自身创造的繁复多样, 构成40年代文。尖多元探索中强有力的一脉,它的融合主流与*:上流的复合性特征,本身就 丰帛和深化了时什文学风格。七月派“听命于时代”,又执着于个人:其创作带有浓厚的政 治意识形态色彩,又坚守艺术阵地:其风格既是高昂雄宏的,又是悲
吴晨[8](2012)在《汪曾祺的晚年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汪曾祺是当代着名的作家,自新时期以来,他的小说、散文等作品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尽管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开始了写作,但因为种种客观因素,直到晚年他才展现出自己的写作才华,由此迎来了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并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新时期初期残余的“文革”写作模式,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作品。汪曾祺的晚年写作是在新时期许多老作家纷纷重新执笔的背景下产生的,他的创作既有着这一现象的共性,又有自己写作的个性。从晚年写作的角度切入,不仅有效地梳理了汪曾祺青年、中年和晚年的创作路径,而且对他创作心态的变化也可能有宏观的把握,进而可以此为个案推及到其他作家的晚年写作,对他们晚年写作现象的形成、文学史成就及意义作探究性的思考。论文从旧作改写、日常叙事、儿童视角及新笔记体四个方面探究了汪曾祺晚年写作的特质,并通过其青年到晚年心态的演变,挖掘出汪曾祺晚年的长于回忆、消逝意识、随遇而安和独立精神对其晚年写作的影响,旨在这一晚年写作个案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出汪曾祺的意义以及老作家们晚年写作的意义所在。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老作家的晚年写作无疑成为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老作家们晚年的回忆性文章成为作家研究宝贵的一手资料;老作家们普遍承担着连接现代与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并自觉的践行着作家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可以说,老作家们的晚年写作已经成为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亟待引起研究者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刘长华[9](2012)在《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中”与“西”、“新”与“旧”之间的辩诘与梳理就是其中常谈常新的话题。且在面对这些话题时,人们基本上立足于新诗与旧诗在外在形态上的比对,即拘泥于中国新诗在语言表达、形式建构等方面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是相近还是相远。近些来,“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之争是学界热点,是过去话题的深度推进。“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不仅关乎中国新诗其百年心路历程的总体价值衡估,还左右着它在未来道路上的精神走向。予其以深度性的把握是必要和及时的。遗憾的是论争双方的研讨立足点也是蹈袭过往的。传统文化不能代表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表征着民族精神。诗、词、曲、赋等体式存有差别的文学样态,能被古典诗歌同一体系所统摄,其根本点应在于文化传统。之于中国新诗而言,也就是须从“器”的思维层面即传统诗歌中跳逸出来,而更要深入到“道”即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去追本溯源、正本清流。基于中国新诗传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就拟从民族精神这个角度来探讨“新诗有无传统”。“独特性”、“恒定性”是“民族精神”的要义特质。“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积淀,“民族精神”的“源初性”生命形态是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互为表里,神话、传说是管窥“民族精神”的最佳窗口。这已是定论。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诗存在传统,其中心任务就落在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上。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就是以考量出相应诗歌正由于民族神话、传说的意象及相关意象的存在,尽管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却能使自身保持和显露出民族个性的历史。在本文看来,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所置加的民族性影响为全方位、深层次的,呈体系化的,可以从发生论、流变论、价值论、诗学论、文类(体裁)论、作家论、艺术论、影响论等层面予以一一展开考察。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在中国新诗中蓬勃涌现,大约有四个方面原因:首先,“五四”时期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茅盾、谢六逸、林惠祥、黄石等人引介了西方神话学理论,其中就涉及到了他们对诗歌与神话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混沌”秩序与“启蒙”想象。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混沌”时局,同时知识分子所扮演的“启蒙”角色,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比附神话的心理;第三,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诗歌与神话之间的联姻是文艺现代化的内趋性诉求;最后,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庄骚”精神就是与巫楚文化、与神话、传说相关联。而“庄骚”精神又是深得中国知识分子雅好的思想资源之一。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结合就是一种“用典实践”,但渗透期间的不是“用典思想”,而是拥有了时代特征。这表现为:第一,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之所以称其先锋,就因为相关诗歌在内蕴气质上“反俗”,在话语方式上陌生化,以及融合了西方诗学;第二,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的覆盖。中国新诗用典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中不再是历史意识的凸显,而是与民族性、共时性的视域相联,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蕴;第三,崇高之质兼容优雅之文。旧诗学中的用典就是优雅之文的表现,不太与崇高之质交集。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却是崇高之质与优雅之文相兼容,它们以“强力”、“英雄”、“道义”为审美的同时又不以情节取胜,在语言策略上不与工具白话相类,与楚文化有着交集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关诗作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价值取向主要是建构在主体与他人、与世界、与神、与自我之间关系处理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或“神”呈现“德性化”,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表现为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化生”神话解释了主体与世界、与自然的“同一性”,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转化成生命于现世中的“生生”;中国神话、传说处理“人”与“神”之间关系时,表述的是“人之神化”,相关新诗中的人性便是诗性与神性的分流;中国神话、传说中对主体自我的认同,可用“神之无所不能”予以涵盖,相关的新诗就渗透着“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对相应的西方诗学存在过滤。中国神话、传说中“游”意识的存在因而使得中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神思”精神是非本体性的;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在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透析之下表征的是“生命共感”思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格意志属于克制压抑型因而使得生命诗学在中国新诗中脱离了生理属性,而更多地表现出“人文性”的意向;祖先崇拜代一元主神崇拜是中国神话、传说的特质,中国现代神秘主义诗学因而表现出“去宗教性”。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时期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式类型。由于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媒介,这些体式类型得以直接或间接的继承。首先,“游仙”题材在新诗中颇为常见;第二,中国新诗中的“剧诗”看似很“新”,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渗透,它很大程度上就是“神仙道化剧”演化而来;第三、由于“新月派”倡导人文精神,他们藉助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传达了“敬天崇道”精神意向,相应的诗歌就表现出“青词”化倾向。“共时”现象的出现离不开一些代表性诗人的个案实践。他们的实践存在差别与个性。郭沫若是在膜拜以“女娲”为原型的东方创始女神之上,体验到了诗的“创造”本质,一反前人对诗之本质的认识同时,又是在民族文化中找了归宿;闻一多是在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之上复活“楚辞”,他相应的诗歌就是新“楚辞”,从而于中赋予他对中国新诗的本质某种认识;朱湘则认为中国神话、传说是最优美的,可以拯救人性,另一方面他又认定从民族神话、传说中可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两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民族神话、传说是中国的“载神道”诗歌;冯至从民族神话、传说发现了中国新诗的“思”,《十四行集》中明显了留下了前期长篇叙事诗的精神痕迹;唐湜从地方的“风土故事”中构建了中国狂欢化诗学与牧歌;“寻根派”诗人则从中国远古神话中发掘了生命的神性,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一个弱点便是漠视生命,而中国神话、传说与西方相比,尊重感性生命是它的突出特质,因而“寻根派”将民族神话、传说视为神圣生命的歌唱。中国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应诗歌的艺术影响十分明显。第一,相关的新诗和古典诗歌一样非常重视意象,这种重视并不是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而是中国神话、传说本身就含有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不少存在着叙述化的倾向,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散文化的倾向,因为中国神话是呈现出的“混沌思维”,追求“意”与“境”的统一;第三、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一直表现出“纯诗化”的意向,但这种“纯”是建立在“不纯”的基础之上,因为中国神话、传说意象本身是讲究现世之感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历史距离更为亲近,因而相关诗作一方面是有着回应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这种回应与启示归落到民族性诗学建构上,就表现为: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综上所述,本文虽然只是从一个方面、一种途径来印证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在文化属性上非同小可,其本质上就是从民族精神、生命体验、思维方式等视角探讨和厘清了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无;与之相伴相行的是,虽然所择取的研究对象只是部分性的,但亦具有了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新诗存在传统,但这个传统既不在古典诗歌,也不在于中国新诗本身,而在于文化传统之中。并由此得出几个认识:第一,从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诗歌中返观到了部分中华民族精神;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中的“上帝”意象在不少情况下并不具有基督教意义;第三、新诗的本体论须以中国新诗传统为背景,但两者又是有着明确区分;第四、一个创作上的启示便是中国新诗在价值取向上应主动、积极地靠近民族精神。
刘宇翔[10](2015)在《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归来诗人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内蒙古诗坛迎来了一波创作高潮,一批沉默多年的诗人纷纷重归诗界,再次执笔,使一度荒芜的内蒙古诗坛再次生气盎然,这批重操旧笔的归来者是内蒙古诗坛的“归来诗人”,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归来诗人”群体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新时期以来的内蒙古归来诗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历史语境下,从诗歌现象、诗人身份与诗歌主题三方面进行论析,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通过与主流诗潮的比较,厘清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归来诗人的整体状况。本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引言部分首先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然后阐述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最后介绍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分析归来之歌的前奏,即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文革结束之间的29年诗歌发展概况,包括两个发展阶段:十九年和文革十年;第二部分分析内蒙古诗歌离去与归来的特殊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第三部分作内蒙古归来诗人的身份研究,一方面阐述内蒙古归来诗人职业身份的变化,另一方面探究内蒙古归来诗人内蕴于诗歌文本中的抒情身份的变化;第四部分分析内蒙古归来诗人诗歌创作的主题,包括对归来的诉说、对历史的审视、对生命的沉思以及对日常的抒写。
二、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的提出 |
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 知性的诗:彭燕郊晚期诗歌写作的追求 |
1.1 从“感性”向“知性”: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
1.1.1 诗歌中的“知性” |
1.1.2 新诗史上的“知性”写作脉络 |
1.1.3 “思考的抒情”;彭燕郊晚期诗学观的核心 |
1.2 彭燕郊晚期诗歌知性追求的来源 |
1.2.1 对自我复杂经验与历史语境的沉思 |
1.2.2 当代新诗审美趋向的回应 |
1.2.3 受《野草》现代主义精神启发 |
1.2.4 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对话 |
2 《混沌初开》与《生生:多位一体》:彭燕郊晚期的两部心灵长诗 |
2.1 心灵史之一—《混沌初开》 |
2.1.1 内省式生命存在之思的喷发 |
2.1.2 “你”—保持审视距离的人称选择 |
2.1.3 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
2.2 心灵史之二—《生生:多位一体》 |
2.2.1 生命哲学与历史反思的强音 |
2.2.2 “五位一体”向“多位一体”的转变 |
2.2.3 戏剧性角色与旁白解说 |
3 彭燕郊晚期诗歌的核心意象 |
3.1 “海洋”:彭燕郊对个体存在境遇的揭示 |
3.2 “气”:彭燕郊对生命的讴歌 |
3.3 “光”:彭燕郊生命理想的象征 |
4 综合的诗: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艺术策略 |
4.1 彭燕郊晚期诗歌多元的艺术传达 |
4.1.1 超验的想象 |
4.1.2 感情和哲理熔铸的寓言化书写 |
4.2 彭燕郊晚期诗歌的语言特征 |
4.2.1 陌生化的语言 |
4.2.2 对话性的沉思语言 |
4.3 散文诗创作:彭燕郊晚期对新诗形式的探索 |
4.3.1 现代散文诗的蔚然之风 |
4.3.2 综合诗思的自由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文献学视野下的彭燕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彭燕郊重要作品的版本对比 |
第一节 解放前部分作品版本例举:《冬日》等三篇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作品版本例举:《画仙人掌》等三篇 |
第三节 诗歌变体情况例举:《陈爱莲》 |
第三章 彭燕郊作品的版本批评 |
第一节 版本源流概述 |
第二节 版本修改原因 |
第三节 版本批评之于彭燕郊及相关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
第四章 新文献的发掘与整理之于彭燕郊研究的效应 |
第一节 回忆文集效应 |
第二节 口述史效应 |
第三节 书信集效应 |
第四节 讲课稿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新时期以来彭燕郊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彭燕郊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
二、彭燕郊各时期诗歌总体研究 |
(一) 建国前的诗歌研究 |
(二) 建国后到文革结束时期的诗歌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诗歌研究 |
三、彭燕郊与中西诗学研究 |
四、多维度的诗歌主题与意象 |
五、有待深入研究的几大板块 |
(一) 对作为“文艺组织者”的彭燕郊的研究偏少 |
(二) 彭燕郊与民间文艺的关联也往往被忽略 |
(4)彭燕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之研究 ——以“文学活动”为中心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彭燕郊文学活动的梳理 |
第一节 彭燕郊早年文学活动情况 |
一、文学报刊杂志编辑方面 |
二、民间文学方面 |
第二节 彭燕郊新时期以来文学活动情况 |
一、“诗苑译林”丛书 |
二、“两诗坛”(《国际诗坛》、《现代世界诗坛》) |
三、“散文译丛”与“现代散文诗名着译丛” |
四、《楚风》 |
第三节 其他文学活动情况 |
第二章 彭燕郊文学活动与诗歌之间的互溶互动 |
第一节 编译活动与诗歌写作 |
一、编译活动促使诗歌“现代性”探索深刻化 |
二、编译活动促成“现代的现实主义”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诗歌写作 |
一、彭燕郊民间文学养料的来源 |
二、彭燕郊诗歌中的民间文学 |
第三章 彭燕郊文学活动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知识分子岗位意识或诗人的工作 |
第二节 创造新时期诗歌新的写作路数 |
一、《画仙人掌》——新时期诗歌写作路数的开启 |
二、“艺术题材”诗歌——新的诗歌写作路数的发展与成熟 |
结语 |
附:彭燕郊主要文学活动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6)思考的画卷 ——彭燕郊与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彭燕郊与绘画的渊源 |
1.1 彭燕郊涉及绘画作品统计 |
1.1.1 涉画诗与绘画诗 |
1.1.2 诗论与随笔 |
1.2 来自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
1.2.1 个人喜好与家庭熏染 |
1.2.2 与艺术家(画家)的交往 |
1.3 来自传统文艺观与中西现代诗人的影响 |
1.3.1 传统文艺观的影响 |
1.3.2 艾青的影响 |
1.3.3 西方象征主义艺术家的影响 |
第二章 彭燕郊艺术组诗中的诗与画 |
2.1 绘画诗中的诗与画 |
2.1.1 空白:意境的幽邃,思考的弧度 |
2.1.2 抽象与具象:自然的图示,哲思的象征 |
2.1.3 想象与沉默:诗性的合奏,精神的契合 |
2.2 音乐诗、舞蹈诗的绘画美 |
2.2.1 彩色的譬喻:音乐、舞蹈形象的绘画美 |
2.2.2 动态的展示:化美为媚 |
2.2.3 场景的描绘:效果的形象化 |
第三章 思考的美与绘画元素 |
3.1 色彩:情感的表征,思考的渊薮 |
3.1.1 色彩构成与自然状态的映照 |
3.1.2 色彩搭配与生命状态的印证 |
3.1.3 色调倾向与生命情感的暗合 |
3.2 光线:心灵的动静,思考的张力 |
3.3 线条:意象的勾勒,思考的凭据 |
3.4 结构:时空并置迭合,哲思的高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7)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七月派综论 |
一、 “文学流派”的界定 |
二、 七月派的构成形式与特点 |
三、 七月派的发轫、演变及消隐 |
四、 七月派与“胡风集团” |
第二章 七月派的发生 |
一、 新文学的路向 |
二、 抗战的现实需求 |
三、 西风东渐的影响 |
四、 生成与存在的必然与偶然 |
第三章 七月派思想理论基础 |
一、 胡风的主体性现实主义文艺观 |
二、 胡风文艺思想的多元构成 |
三、 胡风文艺思想的动态发展 |
四、 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独特性 |
五、 群体思想理论的交相辉映 |
六、 在现实主义的流变中 |
第四章 七月派流派风格 |
一、 体现时代风格——崇高与悲剧的互动 |
二、 抒写时代的激情与痛苦 |
三、 突出主体的现实主义审美方式 |
四、 “七月”式的文学叙述 |
五、 流派风格:在纵向演变和横向比较中 |
第五章 七月派作家个性的张扬 |
一、 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导向——艾青与田间 |
二、 个体诗风的同与异 |
三、 天才的小说家——路翎 |
四、 现实主义小说的多种新实验 |
五、 个体化与文学经典的营构 |
第六章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七月派的价值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8)汪曾祺的晚年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作家晚年写作的概况和特征 |
第一节 新时期作家晚年写作的类型 |
第二节 新时期作家晚年写作的基本特征及其精神倾向 |
第三节 新时期作家晚年写作现象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汪曾祺晚年写作概况及特征 |
第一节 汪曾祺晚年写作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汪曾祺晚年写作的特质 |
第三章 汪曾祺晚年心态及精神路向探析 |
第一节 汪曾祺心态的变化过程探析 |
第二节 汪曾祺晚年心态具体探析 |
第四章 汪曾祺晚年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史料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典 |
第二节 作家研究的全面和细化 |
第三节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传承和接续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我心永恒”:中国新诗民族性宜向何处探询?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目的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历史境遇 |
第一节 “五四”前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 |
第二节 “启蒙”文化想象和“浑沌”生存格局 |
第三节 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 |
第四节 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 |
第二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覆盖 |
第三节 崇高之质和优雅之文兼容 |
第三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英雄“德性化”与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 |
第二节 “化生”神话与主体生命在现世中的“生生” |
第三节 “人之神化”与人性凸显于诗性、神性的分流 |
第四节 “神之无所不能”与“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 |
第四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西方诗学的中国化 |
第一节 “神思”非本体性与新诗浪漫主义的“游”之根柢 |
第二节 “生命共感”意识与新诗象征主义的“契合”论 |
第三节 压抑型的人格意志与新诗生命诗学的“人文性" |
第四节 祖先崇拜与新诗神秘主义诗学的“去宗教性” |
第五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传统诗歌类型的承继 |
第一节 生命的游移与“游仙”题材的时代守护 |
第二节 “神仙道化剧”与中国现代“剧诗”的源归 |
第三节 “敬天崇道”精神与新诗的“青词化”印痕 |
第六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主要作家的个性实践 |
第一节 郭沫若:膜拜东方创始女神与体验诗的“创造”本质 |
第二节 闻一多: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中复活“楚辞” |
第三节 冯至:民族神话、传说潜含中国新诗的“思” |
第四节 唐湜:“风土故事”是狂欢诗学与“牧歌”的本土范型 |
第五节 唐湜:从“风土故事”中构建中国的狂欢诗学与牧歌 |
第六节 “寻根派”:民族远古神话是‘神性”生命的歌唱 |
第七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新诗艺术的本土着色 |
第一节 图腾心理与新诗对意象的重视 |
第二节 混沌思维、现世之感与新诗的“纯”和“不纯” |
第三节 “乐感”气蕴与新诗的抒情主义传统 |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作家对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诗歌联姻的回应与启示 |
第一节 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 |
第二节 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 |
第三节 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 |
结语:未竟的话题: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联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归来诗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一、归来之歌的前奏 |
(一) 十九年:政治抒情的盛行 |
(二) 文革:悲哀与希望同在 |
1. 诗歌的两种形态 |
2. 地下诗歌的创作 |
二、归来的诗歌现象 |
(一) 诗歌的离去 |
1. 被迫消隐 |
2. 主动沉默 |
(二) 诗歌的归来 |
1. 宽松的环境 |
2. 诗艺的讨论 |
三、归来的诗人身份 |
(一) 职业身份的回归 |
(二) 从公众走向自我 |
1. 公众的代言人 |
2. 走向自我表述 |
四、归来的诗歌主题 |
(一) 对归来的诉说 |
(二) 对历史的审视 |
(三) 对生命的沉思 |
(四) 对日常的抒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彭燕郊晚期诗歌研究[D]. 孔灵婕. 宁波大学, 2019(06)
- [2]文献学视野下的彭燕郊研究[D]. 毛梦雅.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3]新时期以来彭燕郊研究述评[J]. 黄园,易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4]彭燕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之研究 ——以“文学活动”为中心的讨论[D]. 黄园.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5]让生活充满美和爱——论彭燕郊新时期的诗创作[J]. 刘扬烈. 当代文坛, 1991(01)
- [6]思考的画卷 ——彭燕郊与绘画艺术研究[D]. 谭琰. 中南大学, 2011(01)
- [7]执守·反拨·超越 ——七月派史论[D]. 周燕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8]汪曾祺的晚年写作研究[D]. 吴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9]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D]. 刘长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新时期以来内蒙古归来诗人研究[D]. 刘宇翔. 内蒙古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