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房金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煜然[1](2020)在《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于1998年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正式开启了住房商品化的时代。随后的20年里,我国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居民的住房情况也得到不断的改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并维持了十余年的相对稳定。但从2016年以来,沿海城市的炒房热波及成都,受多方影响,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加剧,房价也一路走高,引起了全国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仅仅只是研究成都市制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而应将成都市施行的国家层面和四川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纳入研究范围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概念、内涵和边界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商品住房市场的政策。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对政策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一般管理性政策构成了我国房地产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梳理了1998年以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程,通过间断均衡框架的分析,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2016年“限购令”的颁布为分界点,将1998年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变迁划分成三个阶段。1998年—2008年是政策初期,主要是构建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市场;2008年—2016年是政策均衡期,但焦点事件爆发引发了新政策的出台,主要政策目标并未发生变化,仍是进一步鼓励住房消费;2016年—2018年是政策间断期,宏观价值取向的改变和政府注意力变化导致政策出现180度的转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间断均衡框架,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一焦点事件、2016年“房住不炒”新定位引发的宏观价值取向改变和城市人口策略引发的政府注意力变化进行了深度分析,结合成都市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文章最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构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并结合成都市当前实际,就落实房住不炒新定位新要求,就成都市如何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白玉[2](2020)在《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房价格更是能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稳定程度。1980年以来,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房价在区域或城市间的传导关系,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涟漪效应,即商品房价格在中心城市或地区的上升或下降,会随时间逐渐传到其他城市或地区,带动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现象。那么,我国商品房价格是否存在涟漪效应?若存在涟漪效应,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传导途径是怎样的?涟漪效应的源头城市是哪些?政府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是否该依据涟漪效应因城施策?立足于这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涟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经济学原理,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阐述了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了我国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历程并对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向量自回归(VEC)模型分析了各区域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传导路径、方向及强度,并确定了各区域涟漪效应的核心城市;最后,以7个区域35个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年度数据为被解释变量,以选定的全国宏观经济变量和区域微观经济变量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在有无涟漪效应两种条件下分析全国层面的房地产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的微观经济变量对各个区域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两点,其一:我国商品房价格存在涟漪效应现象,且我国各区域商品房价格存在涟漪中心,即涟漪效应的核心城市:北部沿海区域的北京、东部沿海区域的上海、东北区域的沈阳、南部沿海区域的深圳、中部区域的武汉、西南区域的成都、西北区域的呼和浩特,都对各区域内其他城市商品房价格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并且对核心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关系研究得出,商品房价格的涟漪作用不仅仅是由于地域邻近而存在;其二,从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居民收入水平和房地产投资水平是各区域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财政收入水平为次要因素,且三个因素对商品房价格的上涨有正向推动作用;在引入涟漪效应下分析我国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得出:财政收入水平(REV)、居民收入水平(INC)、核心城市商品房价格(HXHP)均为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正向驱动因素。
武鑫[3](2020)在《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投资的增加,直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地区财政收入,区域经济发展也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但是,近些年房地产业的非理性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山西省房地产业起步虽晚,但是房地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比却越来越大。在山西省经济结构改革、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业良性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对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探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关研究,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基础概念、相关理论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房地产业系统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建设、商品房销售、开发企业经营及行业规模5方面选取11项指标,区域经济系统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居民生活3方面选取10项指标。借助灰色关联度、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工具,对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度,从整体来看,2003-2018年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在不断上升,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于2016年达到中级协调状态;山西省各地级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状况差异较大,仅太原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各地级市协调性相对较差。为促使山西省在经济转型的窗口期与攻坚期,实现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山西省及地级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山西省一方面要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规模与实力,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理性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从地级市角度看,太原市和运城市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扩大经济规模,其余9个地级市要坚持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状态,促进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省级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时间动态演进进行研究,并对各地级市的协调现状进行分析,既能看出山西省整体协调发展状态,同时也能看出各地级市耦合协调状态的差异,更能准确把握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从省级和地级市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找寻二者之间的协调状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张娟[4](2019)在《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研究(1998-2018)》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鉴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出台了多项针对该领域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完善房地产市场和提高居民住房福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理解历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过程,挖掘其变迁背后之机理,总结其未来发展之趋势,既是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丰富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的理论需要。本文首先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运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政策文献计量方法,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展示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聚焦点变迁的阶段特征和规律,并联系具体政策内容分析不同阶段政策主题词变化的原因,总结出1998-2018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演进路径主要围绕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方面进行。其次,本文着眼于长时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过程,引入间断-均衡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两个均衡期和一个间断期,体现出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特征。为了进一步解释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本文结合了修正后的间断-均衡理论模型,综合考察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过程,研究发现,政策形象变化是房地产调控变迁的前提,而焦点事件爆发、官方决策系统注意力转移和宏观层面价值取向的变化是政策变迁的三个基础变量。最后本文从做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顶层设计、明确官方决策系统的注意力指向、保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方面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对策建议。
郭建华[5](2019)在《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税收制度是指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体系,其广义概念包括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保有环节涉及的增值税、契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房地产税)等税种。其中,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以下简称房地产税)通常形成其狭义概念,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视角,以促进房地产的包容性发展为聚焦目标,在全面考察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理论命题,并对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等作了系统阐述;为探索房地产税制变迁规律及路径依赖特性,本文对国内外房地产税制变迁进行了总结回顾和比较分析,归纳出房地产税制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包容性经验;为进一步验证按照包容性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框架是否满足包容性制度特征和目标定位,本文结合CGE模型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个基于省级行政区域样本的房地产税CGE模型,对以扣除面积、税率等为主要变量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本文提出了一套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建议方案,核心是房地产税制度的供给,以期为我国房地产税立法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性认识和研究成果是:第一,当前我国房地产领域表现出的利益分配不平衡、个别利益集团享受过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等问题,反映和揭示了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包容性缺失。作为房地产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税收制度,重房地产交易环节征税,轻(免)保有环节征税等问题导致税收公平性不足,调节功能缺位甚至存在逆向调节,制度供给呈现出较强的包容性短板。第二,为构建包容性的房地产经济制度,需要以包容性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与之匹配,作为其相关制度安排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是以税收制度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房地产供给更好适应全社会不同阶层、身份的社会成员都“住有所居”,实现包容性发展,从而推动实现社会公平包容、和谐共赢;同时作为房地产治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组成部分结构优化、相得益彰,引导健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的制度安排。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以弥补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包容性短板、助力构建房地产长效治理机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包容性发展、实现人人“住有所居”为基本目标,以构建中性、功能更加健全、税收遵从度高的税制要素为主要途径,同时满足“公平、共享、激励兼容、法治化”等基本特征。第三,作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房地产税面临多重功能和使命,包括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但在现阶段,凸显与注重房地产税的调节功能,是政府开征房地产税的现实出发点,要以征收房地产税为手段,向全社会发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预期。而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税也将逐步充实财政收入功能。因此,房地产税的制度供给,现阶段可以立足于高端调节,采取税基扣除和累进税制,同时给予农村房地产免税和城镇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实现量能纳税、激励兼容;长期来看,应该是一个简单便利、公平高效的普遍课税的税收制度,总体框架为“宽税基、低税率、高遵从”。第四,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现实目标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制度供给的方式将以强制型供给为主导。具体的制度供给思路包括:同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交易环节税收改革,优化房地产税收制度结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税制的扭曲效应;按照“宽税基、低成本、优惠得当、遵从度高”的原则,逐步将所有不动产纳入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将土地与房屋合并课税,并采取面积和价值综合扣除的税基减免方案,保障公平性的同时,增强税收的调节功能。第五,模拟分析发现,同步实施交易和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比单独开征房地产税的制度供给方案更加包容。开征房地产税,有助于房地产价格恢复理性,降低房价上升曲线的斜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配套实施交易环节税制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增长(GDP)、投资、居民消费、就业等需求侧和供给侧重要经济指标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联动改革方案可以实现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兼容,符合包容性的制度供给取向。第六,考虑到制度供给的包容性要求,开征房地产税在短时间内难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对“土地财政”的完全替代,也就是说房地产税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成为地方主体税种和主要税源。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包容性发展成果不断累积,正如个人所得税发展轨迹一样,因税基等要素的成长,房地产税未来具备成为地方主体税种的潜力。
陈庆[6](2019)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行业经过30年来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在构建房地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背景下,房地产业正历经变革,但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业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诊断房地产市场健康、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重庆市是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强二线城市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崛起的宏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以各城市政治地位和房地产市场表现为依据,选用在国家战略版图中政治地位特殊并且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本文追溯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起源,研究了该理念的内涵、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社会、经济(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资源环境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对比研究和频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框架体系,该体系全方位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系统,非常详实,可作为优化细分数据统计工作的一个参考;此外,选取中西部四座省会城市为样本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线型加权求和得出各系统评价指数、并结合正态分布理论划分评级区间、进行综合评价;论文进一步利用加权灰色关联度法进行指标重要度排序,突出影响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敏感指标,以便于政府进行监控预警并据此制定宏观调控举措。研究成果显示,近两年来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劣顺序为: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对中西部区域做整体评价需要重点关注房价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银行贷款/国内贷款、房价收入比、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五项指标,此外,结合各城市发展特点,重庆应特别关注住宅投资额/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全市年末从业人员三项指标,武汉应额外关注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全市年末从业人员指标,西安市则还应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最后,本文根据现阶段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协调环境发展、缓和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针对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提出共计63条对策建议,以促进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对四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戚媛琳[7](2019)在《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运作模式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完善我国的住房系统和融资方式,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以及推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保利地产作为国内第一家发行租赁住房REITs的央企,并且首次在产品中采用储架发行的方式,此举在房地产企业中产生很大影响,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以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为案例,重点分析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的运作模式以及发行租赁住房REITs对保利绩效的影响,由此得出相应结论和启示,希望为其他房企今后发行租赁住房REITs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成四大部分,分别为绪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相关理论、案例部分以及总结。在案例部分,首先是案例介绍部分,介绍了保利地产以及保利实施租赁住房REITs融资的背景,而后对该项REITs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在案例研究部分,重点从对该项REITs的运作模式和融资对保利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对运作模式的研究中,本文从参与主体、基础资产池、产品结构、REITs的发行和退出机制以及物业资产和REITs的后续管理五个部分进行介绍,并且针对其中特殊的部分进行分析,在财务绩效中,主要评价保利的偿债能力以及采用杜邦分析法,将保利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REITs是适应国家政策要求,经济发展的创新型融资方式,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REITs通过双SPV运作方式实现风险隔离,通过市场化的租约机制保障租金收入,降低风险;REITs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股东财富;REITs能够改善企业运营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房企地产业务发展。得出如下启示:REITs是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的创新融资举措,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快速发展;REITs需要有优质的物业资产做支撑;REITs需要进行风险管理;采用储架发行,为企业及时筹集基金,为未来实现公募发行方式发行REITs做准备。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是国内第一单采用储架发行方式发行的央企租赁住房REITs产品,在房企中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我国REITs处于刚起步阶段,对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REITs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以保利地产为例,重点分析其运作模式和融资绩效,希望能有所补充。
胡邵建[8](2019)在《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及效率研究(2000-2014)》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产业,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房地产业在产业结构、组织形式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不足,整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和自身运行效率不够强大。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以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发展内涵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相关产业具有何种关联关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怎样,投入产出效率是否满意,这些问题正在渐渐的被政府、学者和利益相关者所关注。为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房地产业进行投入产出的研究,准确地定位我国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向关联关系,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国民经济及其他产业的影响,了解我国房地产业的效率水平:首先,本文对房地产业产业关联和效率评价的相关文章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其次,在相关文献提供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本文用到的产业关联理论和效率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在合理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之上,对本文研究所用到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三阶段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了简述。然后,根据《ISIC Rev 4.0》中对房地产业的定义以及WIOD数据库中的投入产出数据,本文分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三阶段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产出乘数、价格波及效应、投入产出效率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测算、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业前、后向关联度均小于1,前向推动能力与后向拉动能力都相对较弱,且后向拉动能力呈现出了下降趋势。综合前、后向关联度的结果,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前、后向关联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通过我国房地产业产出乘数的测算、分析,发现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房地产业的产出乘数从2000年的1.7875降低至2014年的1.3973,平均值为1.5203,说明为了增加1美元的房地产业需求,其他产业对于房地产业的产品供给总量在不断减少,房地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所带来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小。并且,这种供给主要贡献部门集中在第三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房地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系较一、二产业较强。通过和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产出乘数的比较,发现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房地产业的产出乘数相对较低,对于生产的诱发作用相对弱,仍存在着可以提升的空间。(3)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波及效应的分析,发现:当我国房地产业发生价格的变化时,这种变化几乎可以影响到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部门,且主要影响保险业、金融业、零售批发业等第三产业。同时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波及效应曲线具有较大的低位势平台,符合“价格稳定平台理论”,说明其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与经济的协调性相对较高,处在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发展阶段。(4)利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业的静态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我国房地产业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84,但整体上看,技术效率呈现出进步趋势。通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发现规模效率的无效是导致我国房地产业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因素。(5)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每年提高4.8%,技术效率年均增长2.9%,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2.8%,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2.5%,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3%,规模效率是限制我国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在我国房地产业产业关联和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本次研究所发现的几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同时对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展望进行了阐述。
游悠洋[9](2019)在《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高速铁路建设是近十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一项重大工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在全球高铁市场中,中国中车1占据最高市场份额,占比将近全球七成,基本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运输网;至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运输网。高速铁路建设使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显着降低了劳动者的通勤成本和搜索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扩大了各区域市场的规模,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知识技术在各区域间传播,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地区之间各方面联系会因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增强,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使得分工精细化、专业化,产业不断集聚,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但是,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高铁建设对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空间集聚的影响,很少文献研究高铁建设对房地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等最大的区别是位置固定性和产品不可移动性,高铁建设究竟如何影响房地产业空间格局变化?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是否需要做调整?现有文献尚未有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代表房地产投资规模,间接反映房地产行业规模。通过极品时刻表和盛名时刻表挖掘2007-2017全国列车班次数据表,综合整理得到我国高速铁路出发-到达两两城市之间的G车D车C车运行距离,费率,运行时间,单向运行频率,双向运行频率,据此构建高铁建设影响的评价指标--高铁开通城市的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以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为主要解释变量,通过理论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实证计量研究,系统分析论证了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的空间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机理是:高铁带来了地区间人员出行的便利性,斯密定理阐述到“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2,而市场容量取决于运输条件,那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望带来分工程度的提升。此外,由于高铁对房地产业存在区位强化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和要素整合效应,随着高铁网络日益完善、运输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高铁的建设开通显着改善了高铁开通城市的区域内和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若区域内商品由于运输基础设施改善而提高的需求大于由于税收而降低的需求时,区域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将吸引企业流向这个区域。对于区域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越大,区域间的交通情况也越好。如果在相对贫穷的区域,区域内基础设施改善了,区域外的企业由于区域内产生的高需求,将流动至这个区域。在跨区域运输基础设施发达的情况下,产业也更容易利用到新的运输基础设施而重新选择企业的地理位置。房地产投资效用与人口、经济、市场潜能等因素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若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向核心城市(高铁沿线的大城市)空间集聚,使得集聚地区(核心城市)市场潜能扩大,引起房价与租金的上涨,便会引起核心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的产业规模向核心城市集聚。反之,若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的空间溢出,市场潜能在空间上溢出,引起高铁沿线中小城市房价与租金的上涨,便会引起沿线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的产业规模由核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溢出。集聚与溢出是一个动态过程。核心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核心城市将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必然要出现向中小城市溢出。在房地产发展一定阶段,向核心城市聚集与向中小城市溢出可能同时发生。正如Krugman(1999)指出的,运输成本降低对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不仅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且也会使得产业分散。第二,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一是2007年至2017年十一年时间,我国房地产业的空间异质性在减弱,无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还是房地产就业人数,按省域计算都是逐步均衡。二是代表高铁开通区位强化效应的城市节点强度指标和代表高铁开通市场结构效应的城市市场潜力指标,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呈现出显着正相关,从实际经验数据上证实了高铁枢纽城市带动房地产投资的事实。三是按照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三部门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与房地产业应该有正相关关系。统计模型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与高铁开通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制造业规模呈现显着的正相关。验证了本文第三章中关于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理论分析,可以将节点强度、市场潜力、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深入研究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的空间效应。第三,在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三部门模型基础上,将高铁因素加入模型,构建了普通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混合回归、聚类标准误回归、固定效应、双向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异方差修正回归共六种模型分别估计并筛选模型效果,通过变换自变量指标对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与高铁开通城市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都呈现正相关,表明从网络结构分析的高铁开通城市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和房地产就业人数也与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显着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第三章的部分机理,即房地产投资效用与人口、经济、市场潜能等因素存在正向相关。高铁发展导致人口、经济向高铁沿线城市空间集聚,市场潜能扩大,促进房地产投资沿高铁站点城市集聚。同时,也从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第四章的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高铁因素应该是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模型的重要解释变量。第四,本文采用SARAR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并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模型分析计算证明,高铁开通对房地产投资存在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验证了本文第三章有关高铁开通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机理研究结论。在高铁影响下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究竟表现为集聚或溢出,取决于高铁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和“本地效应”。高铁开通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网络效应”,即本地房地产投资和从业人数的增加有助于促进人流和贸易往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其他相邻地区房地产投资和从业人数的增长。同时,高铁开通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还具有“本地效应”,即本地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加会将周边地区的人力和资本等要素吸引到本地,从而对周边地区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带来不利的影响。若本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的“本地效应”小于“网络效应”,相邻地区的高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正向溢出效应超过了负向溢出效应,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就业规模由核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溢出。若本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具有的“本地效应”大于“网络效应”,相邻地区的高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负向溢出效应超过了正向溢出效应,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就业规模向核心城市集聚。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如Krugman(1999)指出,运输成本降低对产业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不仅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且也会使得产业分散。高铁发展正在促进房地产业由集聚向分散转化,从而改变房地产业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不同,一是房地产业是高度依赖土地的产业,一般土地支出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成本的30%左右。一、二线城市等核心城市虽然市场潜力大于中小型城市,但随着产业和人口集聚,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严重,导致土地成本大幅上升,房地产总成本大幅上涨,迫使一部分房地产企业到高铁沿线、发展条件好的中小型城市拿土地和发展,导致房地产业先行于其他产业向部分条件优越中小城市扩散和集聚。二是核心-边缘理论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促进集聚的强大推动力。而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异化远没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那么显着,相反房地产业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趋势,因此高铁发展及运输和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房地产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很难通过产品差异化来缓解,也是促使部分房地产企业到高铁沿线、发展条件好的中小型城市扩散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空间格局由集聚向分散转化。第五,根据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房地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步入中后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也应该做适当调整。应该用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机遇,选择西部部分重点城市进行房地产业和配套实体产业(包括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重点扶植,将房地产宏观调控与落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打造西部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发挥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应改变国家对房地产采取按一、二、三、四线分类城市调控方式,研究制定按照城市群调控的政策,确保城市群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并针对核心大城市和边缘中小城市统筹制定一体化的调控房地产供求平衡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强高铁沿线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溢出的宏观规划与管控,积极引导制造业、第三产业等实体产业向这些城市集聚和匹配发展。四是调整扩大国家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战略重点,除了大力发展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核心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外,应加强研究制定高铁沿线具有优越旅游、休闲资源的中小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政策,为候鸟型居住群体提供租赁住房服务,减少因大量候鸟型购房对这些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占用和资源浪费以及住房空置,提高住房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第六,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以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研究高铁发展如何影响我国房地产业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内在机制,并提出调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区域政策思路,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2、本文通过高铁班次表挖掘高铁班次频率,测算高铁网络节点强度和市场潜力作为高铁影响的核心解释变量,以此为基础构建系列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化了对高铁效应的认识和理解,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本研究只是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深化。比如,今后需要进一步划分城市等级和不同城市群类型,研究高铁站点开通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铁开通对沿线部分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过度溢出”问题以及可能形成的金融风险和防范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铁开通对沿线某些中小城市可能产生的房地产投资净“负溢出”及其对该类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这是作者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张永岳,胡金星,王盛[10](2018)在《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奇迹: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社会影响及国际比较的分析发现,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在住房商品化、市场化、资本化和金融化的推动下经历了房地产业复苏、快速发展、加速发展和持续发展四个发展阶段演进实现的。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城镇化等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住房制度创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投入、多种住房需求的共同拉动以及相关产业支撑等。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优化整合要素投入,向以房地产服务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演进,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有效推动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住房金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房金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性 |
第2章 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 |
2.1 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概念 |
2.2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内涵 |
2.2.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主体、客体、目标、边界 |
2.2.2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时代价值:决定城市发展的未来 |
2.3 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理论框架 |
2.3.1 公共政策分析的间断均衡框架 |
2.3.2 间断均衡框架在我国政策变迁分析中的运用场景和研究评估 |
2.3.3 间断均衡框架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回顾与评估 |
3.1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与间断均衡框架的相关性分析 |
3.2 基于间断均衡框架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阶段 |
3.2.1 均衡期:初期政策(1998——2008) |
3.2.2 均衡期:焦点事件引发新政策(2008——2016) |
3.2.3 间断期:根本性变化(2016——2018) |
第4章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 |
4.1 行政命令牵引:政策变迁的主要形式 |
4.2 焦点事件爆发:汶川大地震 |
4.3 宏观价值取向的改变:房住不炒的新定位 |
4.4 政府注意力转移:城市人口发展策略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 间断均衡框架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解释限度 |
5.2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动力的评估 |
5.4 借鉴国内先发城市经验、结合成都市实际的有关政策建议 |
5.4.1 继续沿用抑制投机的措施 |
5.4.2 根据人口情况合理确定住房供应结构和规模 |
5.4.3 加大住房保障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 |
5.4.4 摆脱卖地困境:探索城市运营新方式 |
全文总结及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1.1998年——2018年国家层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
2.1998年——2018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
3.1998年——2018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
(2)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文献综述 |
1.2.2 涟漪效应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
1.2.3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异质性 |
2.1.2 空间依赖性 |
2.1.3 经济增长极理论 |
2.2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现实基础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2 楼市政策同质化 |
2.2.3 交通建设全国化 |
2.2.4 购房特征趋同化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住房市场的调控历程 |
3.1.1 初始调控(1998-2004) |
3.1.2 加码调控(2005-2008 上) |
3.1.3 逆向调控(2008 下-2010) |
3.1.4 “双限”调控(2010-2019) |
3.2 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3.2.1 需求因素 |
3.2.2 供给因素 |
3.3 我国房价的区域差异化分析 |
第四章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2 数据选取及平稳性 |
4.3 区域核心城市的选取 |
4.3.1 协整检验 |
4.3.2 各区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3 核心城市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4 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在区域内的传导分析 |
4.4.1 脉冲响应函数 |
4.4.2 方差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入涟漪效应的区域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2 研究方法和模型的设定 |
5.1.3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
5.2 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全样本分析 |
5.2.2 个体分析 |
5.3 引入涟漪效应的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研究 |
1.2.2 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研究 |
1.2.3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
1.2.4 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及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相关理论 |
2.1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含义及特性 |
2.1.1 房地产业的含义 |
2.1.2 房地产业的特性 |
2.1.3 区域经济的含义 |
2.1.4 区域经济的特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耦合协调理论 |
2.3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 |
2.3.1 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
2.3.2 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3.1 山西省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
3.1.1 房地产业投资状况 |
3.1.2 商品房供给规模 |
3.1.3 商品房销售状况 |
3.2 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 |
3.2.1 经济规模状况 |
3.2.2 产业结构状况 |
3.2.3 居民生活状况 |
3.3 山西省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
3.3.1 房地产业投资状况 |
3.3.2 商品房供给规模 |
3.3.3 商品房销售状况 |
3.4 山西省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 |
3.4.1 经济规模状况 |
3.4.2 产业结构状况 |
3.4.3 居民生活状况 |
3.5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4.1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及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强度测定 |
4.2.1 数据来源与原始数据调整 |
4.2.2 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 |
4.2.3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分析 |
4.3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1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测定方法 |
4.3.2 山西全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序性分析 |
4.3.3 各地级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现状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促进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5.1 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
5.1.1 扩大经济规模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5.1.2 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
5.2 山西省地级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
5.2.1 针对良好协调状态地级市的建议 |
5.2.2 针对轻度失调状态地级市的建议 |
5.2.3 针对中度失调状态地级市的建议 |
5.2.4 针对严重失调状态地级市的建议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研究(19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相关概念 |
2.1.1 房地产宏观调控 |
2.1.2 政策变迁 |
2.2 间断-均衡理论及在中国情景下的修正 |
2.2.1 间断-均衡理论 |
2.2.2 间断-均衡理论在中国情景下的修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变迁阶段分析 |
3.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文本的选择与分析方法 |
3.1.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文本选择 |
3.1.2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文本分析方法 |
3.1.3 信效度检验 |
3.2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阶段的定量分析 |
3.2.1 住房制度改革起步阶段(1998-2002 年) |
3.2.2 房地产市场化发展阶段(2003-2009 年) |
3.2.3 房地产市场化调整阶段(2010-2018 年) |
3.2.4 变迁阶段的总体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阐释与内在机理 |
4.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理论阐释 |
4.1.1 均衡期: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探索阶段(1998-2002 年) |
4.1.2 均衡期: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深化阶段(2003-2009 年) |
4.1.3 间断期:房地产宏观调控得转向阶段(2010-2018 年) |
4.1.4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历程的总体阐释 |
4.2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 |
4.2.1 焦点事件爆发 |
4.2.2 官方决策系统注意力转移 |
4.2.3 宏观层面价值取向 |
4.2.4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对策建议 |
5.1 做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顶层设计 |
5.1.1 重视房地产宏观调控立法 |
5.1.2 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配套政策 |
5.2 明确官方决策系统的注意力指向 |
5.2.1 重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性 |
5.2.2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价值的公共性回归 |
5.2.3 加强房地产预期管理 |
5.3 保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执行 |
5.3.1 合理配置房地产宏观调控手段 |
5.3.2 提高地方政府执行积极性 |
5.3.3 搭建房地产信息公开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包容性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1.2 包容性经济制度理论 |
2.1.3 包容性理论研究述评 |
2.2 制度供给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制度需求—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2.2.2 制度失衡与均衡 |
2.2.3 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
2.2.4 转轨经济理论与新供给经济学 |
2.2.5 制度供给理论研究述评 |
2.3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与需求研究综述 |
2.3.1 房地产税收理论 |
2.3.2 房地产税收制度需求与供给 |
2.3.3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方案研究 |
2.3.4 房地产税收理论研究述评 |
2.4 房地产税收制度实证研究综述 |
2.4.1 传统实证研究方法 |
2.4.2 CGE模型与房地产税模拟分析 |
3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现状考察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不动产物权及税收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中国古代的土地与赋税制度 |
3.1.2 近代中国租界的土地及房地产税制 |
3.1.3 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与房地产税制 |
3.1.4 新中国以来土地制度及房地产税制变革 |
3.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房地产制度建设现状:汲取性特征明显 |
3.2.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分析:面临包容性短板 |
3.3 当前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障碍 |
3.3.1 供求存在失衡 |
3.3.2 功能定位争议大 |
3.3.3 征税对象和范围难以合理设定 |
3.3.4 税收征管落地难 |
4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4.1 国外不动产物权及房地产税制比较分析 |
4.1.1 国外不动产物权制度现状 |
4.1.2 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比较分析 |
4.2 我国港澳台地区不动产物权及房地产税制比较分析 |
4.2.1 中国香港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2.2 中国台湾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2.3 中国澳门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3 国外及港澳台房地产税制供给的包容性经验借鉴 |
4.3.1 以公平为导向,将“平均地权”作为不动产物权制度建设的立足点 |
4.3.2 制度设计趋于中性,“宽税基、低税率”成为普遍趋势 |
4.3.3 “涨价归公”,房地产税是地方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 |
4.3.4 因地制宜,根据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课税模式 |
4.3.5 健全征管制度及评税体系,改善征纳关系和税收遵从度 |
4.3.6 实行收入与公共服务挂钩,以利于纳税人和地方政府激励相容 |
5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理论分析与制度选择 |
5.1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的提出 |
5.1.1 包容性房地产经济制度及其供给路径 |
5.1.2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及其内涵特征 |
5.2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
5.2.1 目标原则 |
5.2.2 功能定位 |
5.2.3 制度创新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
6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模拟分析 |
6.1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
6.1.1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经济的影响 |
6.1.2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
6.1.3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6.1.4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金融的影响 |
6.2 基于MONASH-TYPE的房地产税CGE模型的构建 |
6.3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模拟分析——基于省级行政区域样本 |
6.3.1 模拟分析有关前提假设 |
6.3.2 模拟分析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6.3.3 政策模拟方案及冲击设定 |
6.4 模拟分析结果 |
6.4.1 模拟分析结果 |
6.4.2 两类制度方案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6.4.3 模拟分析简评 |
7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方案建议 |
7.1 制度供给的总体思路 |
7.2 保有环节房地产税的包容性制度方案 |
7.2.1 按照公平原则,设计房地产税的主要税制要素 |
7.2.2 按照共享原则,合理设定房地产税收优惠方案 |
7.3 交易环节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包容性方案 |
7.3.1 降低房地产增值税税率,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 |
7.3.2 降低契税名义税率,促进税收政策公平统一 |
7.3.3 推进房地产转让个人所得税据实征收,发挥税收调节功能 |
7.3.4 实施房屋转让印花税改革,增强印花税调节功能 |
7.3.5 推进房地产收费基金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7.4 房地产税收征管的包容性方案 |
7.4.1 建立公平有效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 |
7.4.2 产权不合法、不完整及交易受限的住房评估征税方案 |
7.4.3 优化房地产税纳税申报制度 |
7.4.4 推进房地产税相关信息全面共享 |
7.4.5 房地产税违法处理与税收救济 |
7.5 房地产税收立法的包容性实施路径 |
7.5.1 立法先行 |
7.5.2 充分授权 |
7.5.3 分步实施 |
7.6 相关配套制度的包容性解决方案 |
7.6.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方案 |
7.6.2 房地产税开征后土地定价问题的解决方案 |
7.6.3 关于“租”与“税”的过渡衔接方案 |
7.6.4 优化地方公共支出方案,引导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选择机制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突破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8.2.1 探索构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评价体系 |
8.2.2 优化房地产税模拟分析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进入国人视野 |
1.1.2 针对中西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不足 |
1.1.3 有必要对房地产业进行常态监控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 |
2.1 房地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
2.1.1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及概念 |
2.1.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4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机会成本理论 |
2.2.3 房地产泡沫理论 |
2.2.4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
2.2.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3.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4 评价指标释义 |
3.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1 模型的概述和选择 |
3.2.2 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
3.2.3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3.2.4 权重确定及评价指数计算 |
3.2.5 指数评价区间 |
3.2.6 灰色关联度法 |
3.3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4.1 样本城市的选择及数据搜集整理 |
4.1.1 样本城市的选择 |
4.1.2 数据的搜集及整理 |
4.1.3 指标筛选 |
4.1.4 综合运用PCA和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 评价指数的确定 |
4.3 评价区间的确定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敏感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
5.1 对策提出的思路 |
5.2 协调环境发展 |
5.3 缓和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矛盾 |
5.3.1 规范土地市场,控制地价过热 |
5.3.2 健全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5.3.3 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机制 |
5.4 针对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1 对成都市、重庆市的建议 |
5.4.2 对武汉市、西安市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发展历程 |
B.各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原始指标数据 |
C.专家打分表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运作模式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相关研究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基础理论 |
2.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定义和优势 |
2.1.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定义 |
2.1.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优势 |
2.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分类 |
2.2.1 公司型和契约型 |
2.2.2 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 |
2.2.3 封闭型和开放型 |
2.2.4 公募型和私募型 |
2.3 租赁住房REITs实施可行性 |
2.3.1 我国租赁住房现状 |
2.3.2 我国租赁住房实施REITs的作用 |
3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案例介绍 |
3.1 保利地产公司概况 |
3.2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融资背景 |
3.2.1 外部环境分析 |
3.2.2 内部环境分析 |
3.3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概况 |
4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案例研究 |
4.1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运作模式 |
4.1.1 REITs的参与主体 |
4.1.2 基础资产池 |
4.1.3 REITs产品结构 |
4.1.4 REITs发行和退出机制 |
4.1.5 物业资产和REITs后续管理 |
4.2 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绩效研究 |
4.2.1 市场绩效 |
4.2.2 财务绩效 |
4.2.3 非财务绩效 |
5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及效率研究(2000-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方法选择 |
2.1 房地产业相关概念 |
2.1.1 房地产的概念 |
2.1.2 房地产业的概念 |
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1 产业关联的概念 |
2.2.2 产业关联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
2.2.3 产业关联的内容 |
2.2.4 产业关联的方式 |
2.2.5 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情况 |
2.3 效率及其理论 |
2.3.1 效率的定义 |
2.3.2 效率相关理论 |
2.3.3 效率的类型 |
2.4 投入产出分析法 |
2.4.1 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 |
2.4.2 投入产出表 |
2.4.3 产业关联系数 |
2.4.4 价格波及效应 |
2.4.5 价格稳定平台理论 |
2.5 三阶段DEA分析法 |
2.5.1 DEA方法简介及选用原因 |
2.5.2 一阶段:传统DEA计算初始效率值 |
2.5.3 二阶段:利用SFA模型进行修正 |
2.5.4 三阶段:利用DEA计算调整后的效率值 |
2.6 Malmquist指数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分析 |
3.1 产业部门划分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3.1.1 产业部门的划分 |
3.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3.2 数据来源、处理与说明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与说明 |
3.3 前、后向关联分析 |
3.3.1 我国房地产业前向关联分析 |
3.3.2 房地产业前向关联度的国际比较 |
3.3.3 我国房地产业后向关联分析 |
3.3.4 房地产业后向关联的国际比较 |
3.3.5 前、后向关联综合分析 |
3.4 产出乘数分析 |
3.4.1 中国房地产业产出乘数分析 |
3.4.2 房地产业产出乘数的国际比较 |
3.5 价格波及效应分析 |
3.5.1 中国房地产业价格波及效应分析 |
3.5.2 房地产业价格波及效应的国际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4.1 指标选取 |
4.1.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4.1.2 环境指标的选取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第一阶段——传统第一阶段DEA模型分析 |
4.3.1 技术效率分析 |
4.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4.3.3 规模效率分析 |
4.4 第二阶段——SFA回归模型分析第一阶段产生的松弛变量 |
4.5 第三阶段——调整后DEA效率值分析 |
4.5.1 技术效率分析 |
4.5.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4.5.3 规模效率分析 |
4.6 第一、三阶段效率值对比分析 |
4.7 效率相关性分析与差异性检验 |
4.7.1 效率相关性检验 |
4.7.2 效率差异性检验 |
4.8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升我国房地产业产业关联与效率的建议 |
5.3 研究局限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 Rev4.0)》部门分类原文 |
附录2 《2017 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关于房地产业的描述以及与《ISIC Rev4.0》的对比 |
附录3 《ISIC Rev4.0》中关于房地产业的定义原文 |
附录4 各国房地产业价格波及效应 |
附录5 《ISIC Rev4.0》高级SNA/ISIC分类(A*10) |
附录6 各国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附录7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高铁发展—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改善 |
(一)高铁发展概况 |
(二)中国城市高铁网络结构形态 |
(三)小结 |
二、房地产发展—中国经济热点和民生产业发展 |
(一)房地产发展概况 |
(二)房地产发展的区域差异显现 |
(三)小结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一、高铁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
二、高铁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 |
三、高铁对城市的影响研究 |
四、高铁对房地产的影响研究 |
(一)国外轨道交通联结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国内轨道交通联结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五、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法 |
(三)GIS空间分析法 |
五、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与需进一步提升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需进一步提升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梳理 |
第一节 概念定义 |
一、空间效应 |
二、距离衰减法则的运用 |
三、市场潜力 |
第二节 相关经济理论 |
一、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产业集聚理论 |
(二)运输费用对产业、城市空间布局影响 |
(三)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产业空间格局影响 |
二、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核心-边缘理论 |
(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影响 |
三、房地产经济三部门理论 |
四、理论梳理的评述 |
第三章 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影响机理 |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第二节 运输基础设施对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模型分析 |
第三节 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影响的观测与现实特征 |
第一节 高铁开通前后全国省域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特征 |
一、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
(一)高铁开通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
(二)高铁开通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空间分布特征 |
(三)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变化特征 |
二、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
(一)高铁开通前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
(二)高铁开通后房地产从业人数空间分布特征 |
(三)高铁开通前后房地产从业人数变化特征 |
第二节 高铁开通前后站点地级市房地产指标的变动特征 |
第三节 高铁影响下站点城市交通网络结构及房地产业的空间格局变化 |
一、站点城市高铁交通网络结构的测算 |
二、中国高铁城市房地产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的测算 |
第四节 高铁城市节点强度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高铁城市市场潜力的实证研究 |
第六节 高铁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与房地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五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面板模型研究 |
第一节 模型假设 |
第二节 基本面板回归模型设计 |
第三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四节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 |
一、模型的内生性检验 |
二、模型的估计 |
三、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铁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
第一节 高铁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理论梳理 |
第二节 Moran’s I指标测算 |
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集聚机制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
第四节 高铁影响下的房地产投资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
一、模型假设 |
二、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分析 |
(一)SARAR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
(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 |
(三)空间杜宾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第三节 政策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进一步划分城市等级进行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研究 |
二、按照地理位置及城市群研究高铁站点开通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效应 |
三、进一步收集数据以拓宽高铁的研究视角 |
四、研究了解高铁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同时,分析并降低高铁负外部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截至2017年 210 个高铁站点开通城市名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论文成果 |
专着成果 |
课题成果 |
(10)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奇迹: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统计分析 |
三中国房地产业的奇迹是一个发展过程 |
四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五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
四、住房金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D]. 张煜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我国商品房价格涟漪效应及其区域影响研究[D]. 白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3]山西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变迁研究(1998-2018)[D]. 张娟. 燕山大学, 2019(06)
- [5]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D]. 郭建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6]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D]. 陈庆. 重庆大学, 2019(01)
- [7]保利地产租赁住房REITs运作模式及绩效研究[D]. 戚媛琳.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8]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及效率研究(2000-2014)[D]. 胡邵建. 重庆大学, 2019(01)
- [9]中国高铁发展对房地产投资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D]. 游悠洋.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10]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奇迹: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研究[J]. 张永岳,胡金星,王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