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戳穿“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阴谋(论文文献综述)
方正[1](2019)在《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文中指出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中国掀起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高潮。系统地研究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对于更全面地了解共和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对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两次批判运动的背景、动因、过程、内容和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背景方面,本文结合当时心理学界的一些典型事例,探讨了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政治运动,如思想改造运动、高校院系调整、“双百方针”、反“右派”运动、大跃进等对心理学界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在主体内容方面,本文着力论述了 1958年和“文革”时期心理学批判运动从发端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充分展现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等心理学重点单位的典型批判事件,分析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形式、内容、性质、特点和造成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为了更清晰地梳理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展现心理学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本文还论述了两次批判运动之间,也即从1958年底到“文革”前夕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界开展的学术讨论及批判情况。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向,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批判整体处于低潮,且不再以政治批判为主,而是一系列符合学术精神的争论和学术批判。这一类型的学术批判不仅没有阻碍,相反还更加促进了这一时期国内心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是极左思潮在学术界泛滥的典型事例。批判者把一切学术问题都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错误地将心理学批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将学术批判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质是在心理学领域贯彻阶级斗争路线。这种“群众性”、“运动式”的批判,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总之,本文对当代中国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共和国建立之后心理学批判的整体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陈林[2](2017)在《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文中认为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80年代提前登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90年代的真正性格”才呈现出来,90年代“滞后展开”。在此意义上,1978年至1993年这一历史时段,我称其为“长80年代”。8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对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和身份意识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包括文学叙事的变化。80年代文学正是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产生,因此,80年代知识分子叙事是80年代文学史的组成部分,也是80年代文化与80年代问题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80年代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位置。如何理解和评价80年代文学,显然关涉到如何理解之前的50—70年代文学,以及之后的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80年代问题其来有自,其中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对80年代文学的理解和评价,迄今仍是一个能够激发思想活力的问题。80年代是一个“未完成的年代”,可以说,80年代文学的研究,同样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在思想文化视野下考察80年代的知识分子叙事,恰恰不是将80年代文学及思想文化孤立开来,而是在80年代的前后关联中,以整个20世纪为背景的探讨。这对断裂论的当代文学史论述,以及80年代的纯文学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线性的文学史写作是一种矫正和补充。因此,本文选择以思想文化为视角,以知识社会学、知识考古学等方法为主,多种理论方法综合运用,致力于分析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总体的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文化意识和文学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揭示80年代文学史与8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史变迁中的制度性结构性的力量,以此展开一种知识性的批判。该论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对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做知识学的、历史的考察和梳理。知识分子是一个现代概念,这一概念没有一个不言自明的本质主义的定义。因此,只有通过对不同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使真正的知识分子问题呈现出来。此外,就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而言,还必须要将其置于士大夫传统与现代社会历史之中做历史性的考察和分析。在对知识分子有了总的论述之后,本文依次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知识分子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启蒙;知识分子与现代化等四个主题分别展开论述。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理论探讨,都是将其置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语境之中,结合重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论争,重点考察和分析这些主题在80年代文学中的演变。随着80年代政治环境、政治目标的变化,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与之相应,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同样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包括文艺制度、文艺政策,以及文艺与政治的互动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些关系的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妥协的历史过程。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叙事背后的这些制度性、结构性力量的揭示,是深入理解80年代知识分子与80年代文学的关键。80年代是一个后革命时代,对革命的重新认识,使知识分子的革命叙事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不但考察、梳理80年代革命叙事的转移、嬗变过程,引入现代革命理念与中国传统的革命政治话语,革命理念与革命实践之关系等问题,而且深入剖析知识分子与革命家这两类人构成要素的内在一致性。关于知识分子与启蒙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知识分子与启蒙对象的关系;一位特殊的女性知识分子娜拉的形象变迁三个方面分而论之,对知识界80年代重建启蒙到“启蒙的自我瓦解”过程做了历史性的考察与分析。对知识分子与现代化这一主题,本文在改革开放的政治话语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文化意识、“现代社会想象”的关系中讨论文学叙事,并重点对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毋瑕[3](2011)在《"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出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本文立足出版学学科,以“文革”时期我国出版的新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原始版本等资料,对其出版特点进行总结。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本课题涉及的关键概念做出界定,并说明了研究范围。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文献综述,以十年为一个时间分期,梳理了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背景与概况。从政治、文艺、出版等方面考察了本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整体环境,呈现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书目信息和特征概况。第三章,分析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在时段分期和地缘方面的特征。以1971年为界,本期中国长篇小说的出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没有出版过此类图书,后一时段则出版过此类图书,且数量逐年增多。在地缘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活动,使北京和上海成为本期长篇小说出版的重要城市。第四章,阐述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在编创过程和编辑角色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初版小说的署名类型和“三结合”、集体创作等编创过程,同时探究了再版小说的重版过程。编辑角色方面,以原人民文学社编辑韦君宜为例,研究了“文革”时期编辑在长篇小说出版中的角色。第五章,研究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内容特点,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其封面艺术。对本期长篇小说进行了题材上的分类,并分析了其故事情节的内核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也探索性地从色彩运用、整体设计方面介绍了本期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封面。
何光全[4](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指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刘璐[5](2010)在《新时期新闻报道失实追索》文中提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工作须臾不可放弃的基本要求和普遍准则。然而,新闻失实却如痼疾一般,自新闻事业诞生之时起就顽劣地存在着。综观我国新闻界,新闻报道失实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古今中外,任何类型的失实报道都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招致灾难性的后果。由于种种原因,新闻报道失实在我国却很少受到追问和惩戒,媒体造假依然在频频发生。这表明,我们的新闻界对新闻失实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失实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十年来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对各个阶段新闻报道失实的不同呈现形式进行解析,挖掘了失实报道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此外,本文根据中国新闻业的体制与现状,借鉴国外媒体经验,从传媒市场、道德建设、人事制度、业内监督、问责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减少新闻报道失实的可行措施。
王团团[6](2010)在《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文中研究说明“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新闻事业从一片废墟中起步并蓬勃发展起来,经过了短暂的调整后,党报党刊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监督者,在1978年5月吹响了思想解放的第一声号角,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剧烈震动和共鸣。由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更为彻底地打破了“文革”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思想桎梏,为改革开放铺平了思想道路。本文的研究时段从“文革”结束至1983年12月31日。“文革”结束后至1978年5月,《人民日报》在指导思想、编辑方针等方面已经逐步酝酿着改革的力量,由于本文将对《人民日报》在新闻领域开展的拨乱反正进行研究,故而也将其涵盖在研究时段内。本文将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人民日报》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民日报》是如何落实中央决策,在拨乱反正运动中揭批“四人帮”和“两个凡是”的谬论,促进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如何促进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以及在此过程中《人民日报》自身的变革。
杜晓沫[7](2009)在《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文中认为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消极影响。但是,这场错误和挫折也让人民逐渐变得聪明起来,并开始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儿童文学史一向一笔带过“文革”这段特殊岁月。在对这十年的“文化”浩劫中的儿童文学史料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属于“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在这一时期与众“文学”不同的发展状况。在对全部“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做过研究之后,更发现了它并非完全如同过去儿童文学史中一贯陈述的那般变态至极。“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有着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高的地位,即使是有着浓重的政治味道,仍然可以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一幅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画卷。
且大有[8](1979)在《简评诡辩和反驳方法》文中研究指明 什么是诡辩?诡辩有哪些手法?怎样反驳诡辩?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诡辩的实质及其产生根源我们的思维要合乎逻辑,表达要合乎逻辑。如果思维和表达不合逻辑,就会产生各
河西区教育局批判组[9](1978)在《揭批天津市某些负责人制造“利民道中学事件”的严重问题》文中认为 天津市某些负责人紧跟“四人帮”,积极推行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我市制造了许多冤案、错案、假案,所谓“利民道中学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在“四人帮”制造的“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之后紧接着制造出来的。它给我市教育战线带来严重的恶果。这一事件必须彻底平反,天津市某些负责人蓄意制造这一事件的阴谋必须戳穿!
袁丁[10](1978)在《不批林、假批孔的罪恶阴谋——揭穿“四人邦”策划召开的两次“教育战线批孔坐谈会”的真相》文中研究指明 邓付主席最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林彪、‘四人帮’是一伙,早就勾结在一起,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林彪对军队毒害很大,过去没有怎么批,被‘四人帮’包下来了。他们不批林,假批孔,把矛头指向毛主席、周总理、叶付主席”。邓付主席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四人帮”喧嚣多年的假批孔的罪恶阴谋。“四人帮”的假批孔,发端于教育战线,查一查它的历史背景,他们的罪恶用心就昭然
二、戳穿“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阴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戳穿“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阴谋(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第1章 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历史背景 |
1.1 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机构的建设与调整 |
1.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与调整 |
1.1.2 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 |
1.1.3 高等院校心理学科的调整 |
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1.3 关于科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 |
1.4 对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的全面引进和学习 |
1.5 “反右派”运动与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
参考文献 |
第2章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 |
2.1 开展心理学批判的直接原因 |
2.2 心理学批判的过程 |
2.3 心理学批判的内容 |
2.3.1 对《心理学讲义》的批判 |
2.3.2 对本系教师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2.3.3 对本系教师学术论文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2.4 心理学批判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
2.4.1 批判的特点 |
2.4.2 造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1958年其它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心理学的批判 |
3.1 北京地区其他单位的心理学批判 |
3.1.1 北京大学的心理学批判 |
3.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批判 |
3.2 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学批判 |
3.3 心理学批判运动造成的影响 |
3.3.1 心理学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
3.3.2 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 |
3.3.3 造成了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
3.3.4 使普通民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 |
参考文献 |
第4章 1959年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和学界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
4.1 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 |
4.2 心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 |
4.3 心理学学术大讨论的特点和意义 |
4.3.1 学术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
4.3.2 “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了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 |
4.3.3 促使心理学的发展回归正轨 |
参考文献 |
第5章 1960年代前期(批判低潮时期)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5.1 《科研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5.1.1 《科研十四条》的出台 |
5.1.2 《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5.2 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5.2.1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壮大与研究协作 |
5.2.2 心理学十年规划的制定和贯彻 |
5.2.3 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 |
5.3 心理学批判的影响仍然存在 |
5.3.1 中央高层对于知识界纠“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
5.3.2 心理学界没有完全摆脱大批判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文革”期间对心理学的批判 |
6.1 “文革”前夕“左”的政治氛围对心理学界的影响 |
6.2 “葛陈辩论”——“文革”心理学批判的前奏 |
6.3 “文革”期间心理学受到的批判 |
6.3.1 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批判 |
6.3.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批判 |
6.4 “文革”期间心理学批判的特点 |
6.4.1 批判者的身份更加复杂 |
6.4.2 批判方式更加无序粗暴 |
6.4.3 批判的起伏性和阶段性更加明显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与心理学科的恢复 |
7.1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 |
7.2 心理学科的恢复 |
7.2.1 心理学科研教学单位的恢复和心理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
7.2.2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的恢复 |
7.2.3 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作为问题的知识分子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界说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一个历史描述 |
第二章 知识分子叙事与政治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政治 |
第二节 转型期的文学与政治 |
第三章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叙事 |
第一节 在革命者与知识分子之间 |
第二节 革命叙事的转移 |
第四章 启蒙的重建与瓦解 |
第一节“我”是谁: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 |
第二节 谁教育谁,谁拯救谁 |
第三节 娜拉的新时期变形记 |
第五章 知识分子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现代想象 |
第二节 呼唤“模拉尔小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环境与概况 |
2.1 出版环境 |
2.2 出版概况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时段分期与地缘特征 |
3.1 时段分期 |
3.2 地缘特征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编创过程与编辑角色 |
4.1 编创过程 |
4.2 编辑角色——以韦君宜为例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内容特点与封面探析 |
5.1 内容特点 |
5.2 封面探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革”时期部分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封面 |
(4)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
二、"教育大革命" |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
一、"逐步过渡"论 |
二、"区别对待"论 |
三、"彻底批判"论 |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
一、概况 |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
一、概况 |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
一、凯洛夫其人 |
二、凯洛夫《教育学》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
一、"《论语》批注" |
二、"《学记》选批" |
三、"《三字经》批注" |
四、"《弟子规》批注" |
五、"《神童诗》批注" |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5)新时期新闻报道失实追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新闻报道失实"的所指 |
二, "新时期"语境的界定 |
三, 本文的研究背景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新时期"前传:从新闻史看"宣传"观念对新闻报道失实的先天诱因(1815-1978)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报刊:政治运动领袖的革命办报理念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两次大规模新闻失实 |
1, 大跃进 |
2, 文革 |
第二章 改革伊始:宣传本位的动摇及其余波(1978-1982) |
第一节 呼应1956年新闻改革 |
第二节 恢复传统,拨乱反正 |
第三节 积习已久的极左病态思维 |
第三章 市场化的迷失(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第一节 两场讨论带来的思想转变 |
1, 八十年代:"新闻"与"宣传"之争 |
2, 九十年代:"媒体属性"之争 |
第二节 国家政策认可媒体的产业属性 |
第三节 新闻媒体试水市场化,报道失实出现新变化 |
1, 为求新求快,偏听偏信,草率出炉 |
2, 为制造轰动效应,哗众取宠,耸人听闻 |
3, 从来源看,为个人名利所驱,出现了一批"造假专业户" |
4, 从范围看,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成为报道失实重灾区 |
第四章 新闻报道失实入侵公共利益领域(21世纪前10年) |
第一节 危险的信号 |
第二节 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失实 |
第三节 食品安全范围内的新闻报道失实 |
第四节 其他公共利益领域的新闻报道失实 |
第五章 突出重围的寻思:新闻报道失实的治理与防范 |
第一节 建立健全的传媒市场 |
第二节 重提专业主义,加强从业人员职业伦理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人事、考核制度 |
第四节 业内监督 |
1, 媒体道歉 |
2, 同行监督 |
第五节 问责、惩罚制度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揭批"四人帮"运动中的《人民日报》 |
1.1 批判"黑线专政"论 |
1.2 批判"四人帮"的新闻专制主义 |
1.3 《人民日报》揭批"四人帮"的宣传特点 |
2. 《人民日报》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
2.1 《人民日报》与"两个凡是"的首轮较量 |
2.2 《人民日报》如何报道真理标准大讨论 |
2.2.1 以理论文章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 |
2.2.2 大量报道各地讨论,形成舆论强势 |
2.2.3 联系实际,重视讨论实效,推动地方讨论 |
2.3 《人民日报》对平凡冤假错案的舆论宣传和推动 |
2.3.1 呼吁端正党的干部路线,落实干部政策 |
2.3.2 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凡在全国范围展开 |
2.3.3 报道典型事件,推动社会舆论关注 |
3. 《人民日报》和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3.1 《人民日报》推动农业领域的思想解放 |
3.1.1 开辟专栏讨论农业发展问题 |
3.1.2 提倡尊重和扩大生产队的自主权 |
3.2 《人民日报》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报道分析 |
3.3 推动工商业领域解放思想 |
3.3.1 开辟专版探讨经济理论问题 |
3.3.2 采取社论等高规格评论来推动商业体制改革 |
4. 《人民日报》自身变革分析 |
4.1 批判"四人帮"新闻流毒,推动文风转变 |
4.2 事实选择回归新闻价值标准 |
4.3 抓住典型事件开展新闻批评 |
4.4 报纸改版,重视新闻编排规律 |
4.4.1 《人民日报》改版 |
4.4.2 开辟"杂谈"、"今日谈"等评论专栏 |
4.4.3 重视新闻业务,新闻比重增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历史的沉思 |
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三、走自己的路 |
第一章 “文革”前后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兴起 |
第二节 教育蒙受损失 |
第三节 文艺严重摧残 |
第三章 1966—1976 年儿童文学年代分述 |
第一节 1966、1967—1969 年的“空白期” |
第二节 1970—1976 年“帮八股”影响下的儿童文学 |
第四章 深受政治影响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诗歌 |
第一节 怪诞病态的儿童文学理论 |
第二节 普遍政治化的儿童诗歌 |
第五章 有影响的小说等 |
第一节 中长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红雨》等 |
第二节 长篇小说《钟声》和中篇小说《金色的朝晖》 |
第三节 专业作家浩然的儿童小说 |
第四节 唯一的经典《闪闪的红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简评诡辩和反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诡辩的实质及其产生根源 |
(一)诡辩的实质 |
(二)诡辩产生的根源 |
二、诡辩论者常用的一些诡辩手法 |
(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二)断章取义篡改文献 |
(三)贼喊捉贼栽赃诬陷 |
(四)恶意歪曲以人为据 |
(五)东拼西凑伪造概念 |
(六)信开河矛盾百出 |
(七)荒唐比拟含沙射影 |
(八)杜撰论据强词夺理 |
(九)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十)故设圈套复杂问语 |
三、坚持真理,驳斥诡辩 |
(一)设问法 |
(二)实践法 |
(三)矛盾法 |
(四)逻辑分析法 |
四、戳穿“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阴谋(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D]. 方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2]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D]. 陈林. 苏州大学, 2017(04)
- [3]"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D]. 毋瑕. 北京印刷学院, 2011(08)
- [4]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5]新时期新闻报道失实追索[D]. 刘璐. 复旦大学, 2010(03)
- [6]试论《人民日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宣传[D]. 王团团. 暨南大学, 2010(10)
- [7]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D]. 杜晓沫. 吉林大学, 2009(08)
- [8]简评诡辩和反驳方法[J]. 且大有. 内蒙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02)
- [9]揭批天津市某些负责人制造“利民道中学事件”的严重问题[J]. 河西区教育局批判组. 天津教育, 1978(09)
- [10]不批林、假批孔的罪恶阴谋——揭穿“四人邦”策划召开的两次“教育战线批孔坐谈会”的真相[J]. 袁丁. 人民教育, 19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