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健康发展

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健康发展

一、励精图治 团结奋斗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莞韵[1](2021)在《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党校作为我们国家培训教育优秀党政干部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在课堂内外为党校学员及教职工提供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以促进党校学员及教职工工作学习、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培育有知识、高修养、好品德的干部队伍,还是面临风云变幻的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实践理论研究,还是树党风、促学风的党校校风建设都要求亟需加强党校的环境建设。在符合党校实际发展现状的同时承接其校园的文化底蕴,使改造更新做到党校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共同进步与升华。本文以景观设计学理论、环境微更新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文化主导下如何改造与更新党校景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专着、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的区别在于其文化背景、面对人群、教学上的特殊性,从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思路、原则、布局、手法得出其设计基本方法,从党校的构成元素、影响因素总结宏观范围内党校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党校的设计要素,梳理出党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文化景观设计元素及其提取与表达方式。(2)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五个党校的相关案例,从地域特点、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特色小品、文化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要以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构建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要深刻探析场地地域文化积淀,利用地域特质延续场所精神的独有氛围;要建设生态节约、环境友好的党校氛围,增减适宜得当。学其所长,为鹰潭市委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设计提供借鉴意义。(3)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基本现状及问题,梳理提取出场地的党政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从中提取出“三区三色”的景观改造思路,在满足党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一轴三园多点”的功能分区结构,重点打造尺水微澜、英模长廊、红歌园地、樱明海绿、香雪草坪等景观节点,突出文化和校园两大设计定位,将其打造成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园林校园。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曾毅[3](2020)在《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上康区的核心区域。它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解放初,甘孜州仅有各类干部69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80余名。截止2019年,全州共有各类干部623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8800余名,藏族干部35800余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亿元,是1950年的1142.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12808元,分别是1950年的137.7倍和145.5倍;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民族理论和干部政策在甘孜州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运用,其干部队伍建设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对民族自治州而言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范例。以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把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体现了党的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干部政策优良传统。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由于资料获取受限和信息滞后等原因,目前对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范围和领域呈现碎片化特征,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个具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仍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和干部政策为指导,把甘孜州干部队伍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切入,对甘孜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其自然环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制约性,以及“治藏必先安康”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和把握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回顾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总结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甘孜州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从干部队伍结构、履职和职业发展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民族结构、籍贯结构、政治面貌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均衡,但在学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行政辖区分布结构、行政职级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诸多结构因素中与发展稳定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集中反映出当前干部队伍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以及基层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继承弘扬“老甘孜精神”,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同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严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苏金瑞[4](2019)在《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三代北大荒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影响深远,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它都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作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北大荒精神,作为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北大荒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当前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使其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本论文从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出发,梳理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探寻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以及概括北大荒精神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来探索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第一章绪论部分,本部分阐述了选取北大荒精神为研究主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梳理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由此引发的论文创新点是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二章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本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来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重点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过程,为科学把握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提供历史铺垫。第三章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内涵部分,本部分主要探讨北大荒精神的理论问题。以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为主线,梳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形成过程中科学把握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三代北大荒人缔造的北大荒精神,是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精神成果,体现了独特性、时代性、先进性以及群体性。第四章北大荒精神的作用及价值部分。本部分立足于时代背景,阐述了北大荒精神始终发挥着凝聚、导向、规范、激励以及辐射作用。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北大荒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此提炼出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范例。

郑晓光[5](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认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熊瑛[6](2015)在《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史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富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着历史文化育人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成长发展的丰厚精神滋养。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用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实质上是以历史为内核和主轴,突出文化的历史意蕴和历史的文化指向,旨在以历史为切入点,以文化为发展点,将历史与文化有机整合,形成历史文化理念。高校历史文化育人是广泛的、整体的,不等同于运用某一高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而是对所有高校而言的历史文化教育。从现实的语境表述和高校关于历史学科机构命名中亦可以找到历史文化连用的证据和支撑。因此,从历史文化的本质、育人的多样性、现实语境表述、机构命名等方面,充分印证了历史文化作为有机统一体是合理存在的。历史文化既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根基,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支撑,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厚宝藏,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系统、人文、通识、潜隐等特点,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历史文化联系理论,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化厚度;历史文化联系实践,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历史文化联系人的发展,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等学校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开展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历史文化修养的同时,能让大学生原来那种朴素的、自发的、肤浅的民族情感升华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内化为一种激情和一种动力,无疑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开展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和发展,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精髓,打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全文在导论基础上,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导论中,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文化、历史文化、文化育人、历史文化育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阐释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文章认为,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建立历史文化支撑、陶冶历史文化情操、强化历史文化认同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知事明理、社会教化、人文滋养、思想升华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厚重的历史感、深刻的反思力、强大的启迪性、鲜明的多样化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特征。第二章,挖掘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思想渊源。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文化育人的阐发、列宁对历史文化育人的论述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观三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理论;从礼仪教化、道统永续,盛世修典、文脉相承,家族规训、家风长传,崇尚圣贤、修身养性四个角度,汲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育人智慧;从强调发展进步的历史观、注重社会和谐的文化观、宣扬人文理性的育人观三个维度,借鉴西方历史文化育人观点。第三章,把握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时代境遇。文章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扎实推进、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的时代要求、个体历史文化素养的内在诉求、高校历史文化类教育日益加强,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有利条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导、公民历史文化知识的缺失、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的偏差、网络媒介负面信息的干扰、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现实挑战。第四章,明晰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基本内容。文章认为,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思想,构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而不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救亡图存、国家独立、改革发展、民族复兴,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内容;重温光荣历史、铭记革命先烈、弘扬优良传统、学习时代先锋、讴歌辉煌成就,是党的历史教育的内容;国史国情国策教育,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内容的组成部分。第五章,探讨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实现机制。高校历史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尊重史实与思想引领、显性教育与感染熏陶、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创新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网络平台、校园文化、博物展演等有效载体,综合运用典籍传承、知识讲授、形象感染、实践体验、节点强化等方法,努力形成家庭熏陶、学校主导、社会支持、个体自觉有机协调的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合力。

郭雪波[7](2013)在《天玄机》文中研究指明卷首语献给丹麦探险学者亨宁·哈士伦和德国蒙古史学家海西希教授。两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我家乡科尔沁草原和南部库伦旗进行历史文化民族音乐考察,做出卓越贡献。——作者题记献给我的祖上一位萨满·博额师——阿拉坦·嘎达苏。——作者题记当一种宗教和它的文化,融入了一个民族的血液和灵魂,并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习惯及行为规范时,这个民族本身亦是宗教,宗教也就是这个民族,任何强势别想改变它,除

艾红梅[8](2013)在《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激励,意为激发、鼓励。广义而言,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虽然,不同学科、诸多领域都在各自探讨有关激励的问题,但是却鲜有综合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横断科学的激励理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激励当作一种统整性的现实问题,从总体上加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研究力图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进、求索的历史变迁,并审视革命战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演变,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历史脉络、根本原则、认识思路、实施策略与工作方法的科学体系,阐明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中国特色,反思党的激励思想践行中出现的偏差,并展望其发展完善的方向。第一章导论。集中说明了选题提出的依据,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选题的创新之处与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激励”概述。分别从一般意义上和特定意义解释了激励的含义,既界定了激励的广义概念,又解说了“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特定含义。介绍了激励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基本功能,同时,总结了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理论来源。通过深入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勾画出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轮廓,唯物史观的利益分析理论则为党的激励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从根本上讲明,马克思主义才是党的激励思想的理论渊源。深入发掘了中国古代在治国、治军、教育和管理等方面蕴含的激励思想,并指明了中华传统激励思想是党的激励思想的文化基因。介绍了西方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同时,客观评价了西方激励理论的长处与弊端。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历史脉络。依照历史的演进过程,深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形成发展,详细归纳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各代领导集体关于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思路、策略、路径、载体和方式方法,深入考证了“激励”的实践价值和意义。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体系梳理。系统梳理出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体系构架,总结出党的激励思想的根本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载体、策略和方法。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特色与发展完善。归纳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独具的特色,适用于中国实际和体现出中国风格的基本标志。理性分析了党的激励思想践行中出现的偏差。从激励机制体系和激励方略的构建、传统激励思想精华的弘扬、西方激励理论有益成分的借鉴等方面展望了党的激励思想发展完善的方向。

杜学军[9](2013)在《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之一,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在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沿边开放步伐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总体布局思想是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源于马克思“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本文在对上述思想层层解析的基础上,理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产生的历史过程,提出了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社会方式、生态方式“五位一体”建设方式及其二因素概念;同时系统研究了发展方式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得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表现形式;转变发展方式是五位一体建设方式的实现途径这一结论。并从五位一体的视角对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进行了解读,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建设北疆经济强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基地、跨境旅游基地、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能源开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科技孵化合作平台;建设法治城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建设口岸文化强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和谐稳定基础;建设美丽满洲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备外部条件。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子,使满洲里成为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的示范区。

李惠梅[10](2013)在《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江源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但在近几十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三江源区源区草地植被退化退化严重已经使源头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国家自2005年始在三江源区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和限制放牧等工程以缓解草地退化的格局、并逐渐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三江源生态保护及补偿工作至今已7年有余,源区草地植被和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中以依赖当地草地资源而生存、三江源区的最主要经济主体——牧户的福利和发展是尤为重要且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牧户的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而牧户愿意参与生态保护计划的前提是牧户的福利不下降或得到科学合理的补偿,在补偿不到位或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牧户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行为将极有可能使牧户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许多牧户的生活甚至陷入贫困化的威胁,既不符合公平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又容易挫伤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的积极性,影响三江源草地生态恢复及保护的效果和速度。因此,研究牧户在三江源生态保护中的福利内涵及变化情况,以牧户福利得到改善为目标制定补偿标准和调整补偿机制,激励牧户继续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对最终持续推进三江源区中后期的生态保护开展和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千年生态系统报告的核心思想,界定了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中人类福利的内涵,并对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在牧户福利优化的基础上核算了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过程的补偿标准,并以行政区划为界线提出了各县的补偿次序、不同补偿性质的补偿标准和不同的发展保护模式。本文结合森的能力框架探讨了福利的内涵,界定了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对人类福利的内涵,指人类在生态系统生产和利用中的自由选择和能力,而贫穷指可行性能力和发展的受限,即福利的下降。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将严重威胁人类福利(尤其是穷人的福利),关注强烈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贫困人群的福利,并科学有效的实施生态补偿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以激励生态保护的行为进而实现生态保护和人类福利改善的双赢。本文以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的牧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参与三江源草地的生态移民和参与草地限制放牧的牧户为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中的生活、健康、安全、社会关系、环境、社会适应、自由、生活实现和幸福等9项功能的状况,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确定了不同层次功能的权重,并认为福利各功能之间是递进式的即低阶功能的实现程度会促进高阶功能的实现,最后分别评价了三江源移民和限制放牧的牧户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前后的福利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三江源移民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后福利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失去草地使用权后导致收入的下降、资源使用和参与环境管理的自由受到严重的影响、移民以前在草地放牧生活中形成的地缘和血缘关系被割裂使社会关系的支持功能下降、移民的生存技能未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了如社会适应、生活实现和幸福感等高阶功能的实现,使移民的福利功能下降;牧户参与限制放牧后的福利水平略有提升,是由于牧户限制放牧后虽然使其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的下降,但居住条件和医疗保障等各功能的提升使生活、健康、安全和社会关系、坏境等各功能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牧户使用草地的权益比移民限制程度小、并且牧户并未大规模迁徙因而社会适应能力受损不明显,使限制放牧牧户的福利水平略有提升。可见,牧户参与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行为使其收入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收入水平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所需时,牧户的其他福利功能的改善能使牧户的福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当收入水平下降显着,而牧户的其他生活能力未得到提高和其他福利功能尚不能实现时,牧户的福利往往会明显的下降,甚至陷入贫困化。因此,参与生态保护行为中牧户的收入能力和自然资源产权承载的其他福利功能都是牧户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偿过程中均应该被重视、被补偿,尤其应该在低阶福利功能如收入被补偿的基础上,关注自由和生活实现等高阶功能的补偿和提升。本文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均衡分析发现,要使牧户的福利水平不下降或改善牧户的福利水平,则必须提高补偿标准和减少牧户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因此,在提高补偿标准的基础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提高牧户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层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牧户的就业技能和可行性能力,让牧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通过非放牧式的生计方式转变和其他多种途径经营来获取经济收入,获得比放牧收入更高的收入才有可能会逐渐带动牧户逐渐减少和放弃对草地的依赖和利用,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形成牧户的可行性能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生态补偿是贫困减缓的重要机制,在生态保护行为意愿和福利损失的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界定利益相关方和区域的生态保护责任,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福利均衡,才能引导牧户实现主动参与式保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人类福利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本文基于三江源地区2002-2010年的气候因子数据,模拟了近十年以来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后的植被覆盖度(NPP)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核算了自2005年保护以后三江源各县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增加情况;研究表明,三江源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2005—2010年表现出先缓慢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三江源草地生态恢复及保护行为在逐渐起效,体现出三江源草地生态由降低退化的速度演变为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及改善的趋势特征;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效益增加值在区域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海拔比较高、气候比较恶劣和退化严重的区域草地生态恢复比较慢、保护效益增加值比较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甘德县,单位面积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086万元/km2,唐古拉乡和曲玛莱县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分别为0.221万元/km2和0.637万元/km2,增加量最小;自2005年保护以来的5年中,三江源区每单位面积草地的保护效益增加值为0.902万元/km2,并拟将各县的草地生态保护效益增加量作为激励三江源牧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奖励性补偿标准。本文分别计算了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中,因草地资源使用权被禁止或被限制而在实际和理论上损失的经济收入(机会成本)和各项参与成本。牧户的福利损失是理论上应该补偿给牧户以保持福利均衡的,三江源移民和牧户实际机会成本损失价值分别为4.2846万元/户和1.6478万元/户;基于草地理论载畜量而核算得到的三江源牧户平均参与成本为3001.63元/hm2,平均机会成本损失为750.458元/hm2,由于各县的海拔高度、草地退化程度和交通通达度不同而使三江源各县的参与成本和机会成本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补偿的过程中应该被补偿的参与成本内容和标准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结合牧户的参与生态保护行为的意愿,研究了牧户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中为避免使福利受损而应该获得的最小受偿意愿额度,并作为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保持福利不下降的参考补偿标准。研究表明,三江源牧户中约66.7%的牧户表示愿意参与生态保护行为,牧户参与保护行为后福利水平至少不变或不下降是牧户参与保护意愿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区域工作机会较多、生计方式比较丰富和生态保护外部性认知水平高的牧户参与生态保护响应的意愿较高。可见,让牧户分享生态保护的外部性效益、促进牧户生计多样化水平和提升牧户的就业水平让牧户的收入水平得以保障并提高,是促进牧户的保护积极性的关键。三江源生态移民基于平均值和中位值的受偿意愿额分别为1.2886万元/年·户和2.05668万元/年·户,限制放牧的牧户基于平均值和中位值的最小受偿意愿额分别为0.6733万元/年·户和1.14316万元/年·户,移民因草地生态保护行为中草地使用权被限制程度大(被禁止)和损失比较高,因此移民的受偿意愿高于限制放牧的牧户。本文以三江源的行政区划为界线,基于草地生态恢复效益和补偿效率计算了补偿优先度,结合三江源草地的生态退化恢复难度而划分了补偿区域的优先次序,并探讨了各区域的补偿标准和发展模式。将保护效益增加最明显和优先度最高的三江源杂多县、达日县和玛多县列为优先补偿区,该区域通过生态移民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而移民得到最高的激励性质的补偿标准,即按照生态保护效益增加值与参与成本之和来补偿,同时应该参照移民的最小受偿意愿额2.05668万元/年·户;将保护优先度最低和恢复难度最大的唐古拉乡、称多县和治多县划为重点保护补偿区,同样通过生态移民来保护,并按照生态保护效益增加值和实施成本作为鼓励兼补偿性质的补偿标准,并使补偿标准参照移民的WTA;将优先度次之的久治县、班玛县、曲玛莱县和玉树县列为次级补偿区,实施限制放牧,并按照生态保护效益增加值与机会成本之和来补偿牧户的福利损失,并使补偿标准参照牧户的WTA即1.14316万元/年·户;将保护效果疲软的其他区域列为潜在补偿区域,可以在限制放牧的过程中适当发展绿色经济,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按照生态保护效益增加值与交易成本之和来补偿,以改善牧户福利和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三江源牧户福利优化为目标,提出了应该对牧户在三江源生态保护中的经济收入损失和各种福利功能进行补偿,并核算了三江源区域可持续的、激励性质的补偿标准,以期望通过提高补偿标准和实施差异化的补偿,在改善牧户福利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牧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实现三江源保护区生态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在今后考虑如何提升牧户的可行性能力和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并构建整个三江源源头和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补偿资金不足和实现福利均衡,是实现可持续保护和区域间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励精图治 团结奋斗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励精图治 团结奋斗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环境改造与更新
        1.2.2 党政文化
        1.2.3 场所精神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化主导下的环境更新
        1.3.2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1.3.3 党校的景观规划设计
        1.3.4 研究述评
    1.4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1.4.1 景观设计学理论
        1.4.2 环境微更新理论
        1.4.3 环境心理学理论
        1.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案例分析与借鉴
    2.1 中央党校东区的景观改造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特色
        2.1.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2 周口市委党校景观提升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特色
        2.2.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3 潍坊市委党校规划设计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特色
        2.3.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4 清华大学胜因院的景观改造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校区景观更新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特色
        2.5.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6 总结
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理论探讨
    3.1 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环境的区别
    3.2 党校文化的梳理、提取与表达
        3.2.1 党校文化的梳理
        3.2.2 景观提取与表达
    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
        3.3.1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思路
        3.3.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原则
        3.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布局
        3.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手法
    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要素
        3.4.1 党校景观的构成元素
        3.4.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3.4.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现状问题
4 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鹰潭市概况
        4.1.2 党校概况
        4.1.3 鹰潭市委党校景观使用者评价分析
    4.2 鹰潭市委党校有关文化梳理
        4.2.1 党政文化
        4.2.2 鹰潭地域性红色文化
        4.2.3 生态文化
        4.2.4 鹰潭市委党校的文化提取与表达
    4.3 改造设计总则
        4.3.1 改造设计依据
        4.3.2 改造设计原则
        4.3.3 改造设计方法
        4.3.4 改造设计定位
        4.3.5 改造设计理念
        4.3.6 改造设计风格
    4.4 总体改造设计
        4.4.1 规划结构
        4.4.2 功能分区
        4.4.3 总平面图
    4.5 分区改造设计
        4.5.1 金昭园
        4.5.2 赤心园
        4.5.3 翠色园
    4.6 专项改造分析
        4.6.1 道路交通
        4.6.2 竖向设计
        4.6.3 视线分析
        4.6.4 驳岸设计
        4.6.5 植物景观更新
        4.6.6 服务设施规划
        4.6.7 景观照明规划
        4.6.8 给排水规划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问卷调查表
附录B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主要图纸
附录C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初步设计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两重性特点
        一、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二、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第二节 社会历史特点
        一、政治历史沿革与民族人口结构
        二、民族历史文化独特
        三、“治藏必先安康”在“治边稳藏”战略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甘孜州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干部队伍建设历史回顾
    第一节 新生政权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造就第一代干部
        二、民主改革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使用各民族干部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环境影响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曲折前进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及特点
    第一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迎来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期发展与稳定为甘孜州工作定位
        二、中央对涉藏地区实行差别化区域治理迎来干部队伍建设机遇
        三、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干部队伍的挑战
    第二节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一、恢复党的干部政策确立“四化”标准
        二、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成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第一节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
        一、干部队伍结构情况
        二、干部队伍双向流动情况
        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析
    第二节 干部队伍履职与职业发展状况
        一、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调查
        二、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
        一、干部队伍精神品质方面
        二、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方面
    第二节 着力解决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培养难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二、干部队伍留不住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三、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问题和对策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清代选派官员和教师进藏办法及优惠待遇摘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北大荒开发建设历程的研究
        1.3.2 关于北大荒精神内涵的研究
        1.3.3 关于北大荒精神价值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大荒的基业草创
        2.1.1 荣复转业军人开荒建农场
        2.1.2 青年垦荒队的兴起
        2.1.3 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
        2.1.4 五十四万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
    2.2 改革开放以来北大荒的新征程
        2.2.1 黑龙江垦区的变革新路
        2.2.2 新时期北大荒的科学发展
第3章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
    3.1 北大荒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3.1.1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阶段
        3.1.2 北大荒精神的成熟阶段
        3.1.3 北大荒精神的发展阶段
    3.2 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
        3.2.1 北大荒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
        3.2.2 北大荒精神的精髓:勇于开拓
        3.2.3 北大荒精神的本色:顾全大局
        3.2.4 北大荒精神的境界:无私奉献
    3.3 北大荒精神的特征
        3.3.1 独特性
        3.3.2 时代性
        3.3.3 先进性
        3.3.4 群体性
第4章 北大荒精神的作用及价值
    4.1 北大荒精神的作用
        4.1.1 凝聚作用
        4.1.2 导向作用
        4.1.3 规范作用
        4.1.4 激励作用
        4.1.5 辐射作用
    4.2 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
        4.2.1 北大荒精神为大规模开垦耕地提供了精神支撑
        4.2.2 北大荒精神为缓解新中国粮食短缺增强了动力源泉
        4.2.3 北大荒精神为激励北大荒人建设兵团汇集了精神力量
        4.2.4 北大荒精神为开发建设垦区以实现边疆繁荣凝聚了精神干劲
    4.3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
        4.3.1 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3.2 彰显了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
        4.3.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范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六、本研究创新点
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
    1.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
        1.1.1 促进历史文化传承
        1.1.2 建立历史文化支撑
        1.1.3 陶冶历史文化情操
        1.1.4 强化历史文化认同
    1.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
        1.2.1 知事明理
        1.2.2 社会教化
        1.2.3 人文滋养
        1.2.4 思想升华
    1.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特征
        1.3.1 厚重的历史感
        1.3.2 深刻的反思力
        1.3.3 强大的启迪性
        1.3.4 鲜明的多样化
    1.4 小结
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思想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文化育人的阐发
        2.1.2 列宁对历史文化育人的论述
        2.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观
    2.2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育人智慧
        2.2.1 礼仪教化,道统永续
        2.2.2 盛世修典,文脉相承
        2.2.3 家族规训,家风长传
        2.2.4 崇尚圣贤,修身养性
    2.3 西方历史文化育人观念
        2.3.1 强调发展进步的历史观
        2.3.2 注重社会和谐的文化观
        2.3.3 宣扬人文理性的育人观
    2.4 小结
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时代境遇
    3.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有利条件
        3.1.1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扎实推进
        3.1.2 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的时代要求
        3.1.3 个体历史文化素养的内在诉求
        3.1.4 高校历史文化类教育日益加强
    3.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现实挑战
        3.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导
        3.2.2 公民历史文化知识的缺失
        3.2.3 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的偏差
        3.2.4 网络媒介负面信息的干扰
        3.2.5 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
    3.3 小结
4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基本内容
    4.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4.1.1 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4.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1.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2.1 和而不同
        4.2.2 自强不息
        4.2.3 艰苦奋斗
        4.2.4 团结统一
        4.2.5 爱好和平
    4.3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4.3.1 救亡图存
        4.3.2 国家独立
        4.3.3 改革发展
        4.3.4 民族复兴
    4.4 党的历史教育
        4.4.1 重温光荣历史
        4.4.2 铭记革命先烈
        4.4.3 弘扬优良传统
        4.4.4 学习时代先锋
        4.4.5 讴歌辉煌成就
    4.5 国史国情国策教育
        4.5.1 国史教育
        4.5.2 国情教育
        4.5.3 国策教育
    4.6 小结
5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实现机制
    5.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原则
        5.1.1 尊重史实与思想引领相结合
        5.1.2 显性教育与感染熏陶相结合
        5.1.3 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5.1.4 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
        5.1.5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5.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载体
        5.2.1 课堂教学
        5.2.2 校园文化
        5.2.3 网络平台
        5.2.4 博物展演
    5.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方法
        5.3.1 典籍传承
        5.3.2 知识讲授
        5.3.3 形象感染
        5.3.4 实践体验
        5.3.5 节点强化
    5.4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合力
        5.4.1 家庭熏陶
        5.4.2 学校主导
        5.4.3 社会支持
        5.4.4 个体自觉
    5.5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激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优势
        (二)激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向:厚洋薄中
        (二)研究视角:微观分散
    三、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的方法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三)归纳总结的方法
        (四)交叉借鉴的方法
第二章 “激励”概述
    一、“激励”释义
        (一)激励的一般含义与特定含义
        (二)激励的一般原理
    二、激励的功能
        (一)满足期待功能
        (二)价值引导功能
        (三)凝聚吸引功能
        (四)提升发展功能
    三、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一)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反映
        (二)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三)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理论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
        (四)唯物史观的利益分析理论
    二、中华传统激励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文化基因
        (一)激励是以“仁德”为核心的治国策略
        (二)激励是以“赏罚”为核心的治军方略
        (三)激励是以“内圣外王”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四)激励是以“以上为心”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三、西方激励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有益借鉴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西方激励理论评说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历史脉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建国初期(1919年—1965年):毛泽东的激励思想
        (一)青少年时期:毛泽东激励思想的萌生
        (二)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激励思想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激励思想的成熟
        (四)建国初期:毛泽东激励思想在曲折中发展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 年—1991 年):邓小平的激励思想
        (一)改革开放以前:邓小平激励思想的酝酿、探索与深化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激励思想的丰富与完善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2002年):江泽民的激励思想
        (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化了对激励对象的认识
        (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涵盖着激励的先决条件
        (三)引导好、维护好、发挥好,整合出激励的逻辑思路
        (四)先进文化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充实了激励的载体形式
        (五)作风性激励方法,突显出激励的中国风格
    四、改革开放新阶段(2003年—2012年):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激励思想
        (一)以人为本,激励思想创新的观念变革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激励思想创新的基本思路
        (三)统筹兼顾,激励思想创新的方法论依据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体系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二、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根本目标
        (一)激励要为革命服务
        (二)激励要为改革发展服务
    三、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主要激励内容
        (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主人翁精神
        (三)创新精神
        (四)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重要载体
        (一)民生建设
        (二)理论创新
        (三)思想政治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践行策略
        (一)把全面的利益发展作为激励的根本基点
        (二)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激励的突破口
        (三)把可持续的利益观作为激励的价值取向
        (四)把统筹兼顾作为激励方略创新的科学依据
    七、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实施方法
        (一)科学的理论激励
        (二)新型的民主激励
        (三)正确的政策激励
        (四)发展式目标激励
        (五)中国式作风激励
        (六)典型示范激励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特色与发展完善
    一、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特色
        (一)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宏观激励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以发展人来激励人”
    二、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践行中的偏差分析
        (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失衡异化了激励的作用
        (二)利益关系协调失当遏制了激励的功能发挥
        (三)利益观念引导失范背离了激励的初衷
        (四)激励的技术薄弱消减了激励的实效
    三、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发展完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决定中国共产党激励思想的发展方向
        (二)构建全覆盖的激励机制体系
        (三)构建全方位的激励方略
        (四)坚持对中华传统激励思想精髓的光大
        (五)坚持对西方激励思想有益成分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 试验区建设基本情况
        2. 满洲里市基本情况
        3. 试验区建设是一种发展方式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关于生产方式的研究
        2. 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3. 关于五位一体布局的研究
        4. 关于满洲里试验区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1. 研究方法
        2.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模型
        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 发展方式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一) 关于发展方式理论
        1. 西方经济学关于增长方式理论
        2.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3. 列宁扩大再生产理论
        4. 毛泽东扩大再生产理论
        5. 邓小平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6. 江泽民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7. 胡锦涛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二)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1. 全面发展理论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试验区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1. 试验区建设必须遵循总体布局转变发展方式
        2. 要求试验区探索具有口岸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3. 要求试验区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4. 要求试验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二、 试验区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经济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经济力
        1. 试验区经济力体系
        2. 试验区经济力基础
        3. 试验区经济力存在的问题
    (三) 试验区的经济关系
        1. 试验区经济发展体制
        2. 试验区工业经济关系的变革与工业生产状况
        3. 试验区分配体制改革
        4. 试验区商业流通变化
        5. 试验区消费生活提升
    (四)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2. 经济力与发展方式
        3. 经济关系与发展方式
三、 试验区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政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政治力
        1. 政治力:制度能力和政治合法性的有机体
        2. 试验区的政治理解、选择和落实能力
        3. 试验区的政治合理性
    (三) 试验区的政治关系
        1. 试验区的政治制度体系
        2. 试验区的政治利益关系
        3. 试验区的政治权力关系
        4. 试验区的政治权利关系
    (四)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2. 政治力与发展方式
        3. 政治关系与发展方式
四、 试验区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文化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文化力
        1. 文化力的源头—悠久的扎赉诺尔文化
        2. 文化力的基础—传统的蒙古族文化
        3. 文化力的导向—经典的红色文化
        4. 文化力的核心—先进的精神文明
        5. 文化力的支柱—大气的城市精神
        6. 文化力的竞争—多样的企业文化
        7. 文化力的根基—活跃的群众文化
    (三) 试验区的文化关系
        1. 中西结合的文化关系—地域文化融合
        2. 古老与现代结合的文化关系—民族文化融合
        3. 各领域间的文化关系—产业文化融合
    (四)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2. 文化力与发展方式
        3. 文化关系与发展方式
五、 试验区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社会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社会力
        1. 试验区社会力规划
        2. 社会力—试验区社会服务能力状况
        3. 试验区社会管理能力状况
    (三) 试验区的社会关系
        1. 公平的教育关系
        2. 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关系
        3. 和谐的劳动关系
        4. 融合式发展的双拥共建关系
        5. 友好的毗邻城市合作关系
        6. 特色的社会公共管理关系
    (四)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2. 社会力与发展方式
        3. 社会关系与发展方式
六、 试验区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生态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生态力
        1. 生态力基本情况
        2. 生态生产的途径
        3. 试验区生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三) 试验区的生态关系
        1. 生态建市战略
        2. 天然草原补偿机制
        3. 造林绿化
        4. 污染物排放制度
        5. 水资源利用新模式
    (四)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2. 生态力与发展方式
        3. 生态关系与发展方式
七、 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对策
    (一)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机遇
        1. 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有利于加快试验区建设
        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蒙睦邻友好关系更加紧密
        3. 满洲里拥有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二)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1. 来自沿边口岸竞争加剧的挑战
        2. 来自呼伦贝尔市的赶超挑战
        3. 来自自身发展的不足
    (三) 试验区建设采取的对策
        1.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改革政治方式
        4. 丰富文化方式
        5. 创新社会方式
        6. 维护生态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1.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
        1.1.3 三江源牧户福利及补偿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本研究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3.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1.4 福利和补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福利及其均衡的研究及述评
        1.4.2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述评
2 福利及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1 福利概念的界定
        2.1.1 福利是效用还是快乐
        2.1.2 偏好是否即福利
        2.1.3 福利是一种能力
        2.1.4 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能力
        2.1.5 福利内涵界定
    2.2 福利的改进标准——最优、次优和第三优
    2.3 福利变化的消费者剩余度量标准及其选用
        2.3.1 马歇尔消费者剩余
        2.3.2 希克斯消费者剩余
        2.3.3 平均成本差
        2.3.4 度量标准比较
        2.3.5 边际元等价
    2.4 能力框架下的福利标准
    2.5 社会福利最大化
    2.6 基于能力的福利研究展望
    2.7 生态补偿与福利均衡
        2.7.1 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与福利
        2.7.2 实施生态补偿以促进福利均衡
3 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及其补偿理论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
        3.1.1 福利定义
        3.1.2 生态系统服务
        3.1.3 生态系统服务与福利
    3.2 生态保护与福利
        3.2.1 生态保护对福利的影响
        3.2.2 生态保护管理促进福利改善
    3.3 生态保护的福利度量
        3.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量
        3.3.2 生态保护后的效用变化
        3.3.3 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变化
        3.3.4 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及其内化
    3.4 实施生态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及其福利改善
        3.4.1 生态补偿对福利的意义
        3.4.2 福利公平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及机制
    3.5 展望
4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
    4.1 福利评价模型
        4.1.1 能力的内涵
        4.1.2 能力理论模型
        4.1.3 权重确定方法
    4.2 研究假设
    4.3 能力功能维度的选择及赋值
        4.3.1 各功能的选择
        4.3.2 变量的赋值
    4.4 牧户在生态保护中的福利变化
        4.4.1 生态移民牧户的福利变化分析
        4.4.2 限牧定居牧户的福利变化测度
    4.5 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自由功能分析
    4.6 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福利优化
        4.6.1 福利优化模型的建立
        4.6.2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社会福利优化
        4.6.3 牧户福利最优的三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7 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福利最大化
    4.8 小结
5 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牧户福利及其补偿
    5.1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
        5.1.1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缘由
        5.1.2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标准内容
        5.1.3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关键
    5.2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后福利变化量核算
        5.2.1 研究方法
        5.2.2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5.2.3 三江源草地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及补偿标准
    5.3 三江源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损失及补偿标准
        5.3.1 福利损失内容
        5.3.2 基于调查数据的实际损失核算
        5.3.3 基于理论上的牧户福利损失
    5.4 基于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意愿的受偿标准测算
        5.4.1 研究意义
        5.4.2 三江源牧户生态保护补偿认知研究
        5.4.3 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福利优化补偿标WTA
    5.5 基于生态保护效益的补偿区域优先度划分及补偿标准确定
        5.5.1 研究方法
        5.5.2 区域补偿优先级划分
        5.5.3 补偿标准的确定
        5.5.4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激励性补偿标准
        5.5.5 牧户参与草地生态保护的福利变化及其差异化补偿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基本结论
        6.1.1 生态系统保护的福利内涵
        6.1.2 福利视角的生态补偿
        6.1.3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
        6.1.4 三江源牧户福利最优的生态补偿
    6.2 政策建议
        6.2.1 建立以牧户福利能力内涵为基础的补偿机制
        6.2.2 构建持续的、差异化的、激励性的补偿机制
    6.3 讨论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励精图治 团结奋斗 促进水土保持事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D]. 李莞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D]. 曾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D]. 苏金瑞.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5]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D]. 熊瑛. 武汉大学, 2015(07)
  • [7]天玄机[J]. 郭雪波. 中国作家, 2013(21)
  • [8]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研究[D]. 艾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D]. 杜学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10]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D]. 李惠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健康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