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羟基4—(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文献综述)
郭琼,王晓瑜,潘立宁,杨乾栩,谢复炜,郭吉兆,刘惠民,陈满堂,朱保昆,张伟[1](2022)在《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1)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1%,日间RSD在0.7%~24.3%之间(其中70个化合物的RSD<10%);3个添加水平下,92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0%~120%之间。(2)共筛选出68种差异化合物,以单位焦油释放量计,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有7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释放量(除甲醛外)均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3)对于沸点≤133℃的醛酮类香味成分,如2-己酮、乙醛和2,3-戊二酮等,常规卷烟释放量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215℃的醛酮类香味成分(3-甲基苯乙酮和肉桂醛除外),如甲基环戊烯醇酮、香兰素和5-羟甲基糠醛等,常规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显着低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在133~215℃之间的醛酮类香味成分(2-庚酮、2-甲基四氢呋喃-3-酮和6-甲基-3,5-庚二烯-2-酮除外),如2-环戊烯-1-酮、2-甲基-2-环戊烯-1-酮和糠醛等,中支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高于细支和常规卷烟。
王辰龙[2](2021)在《一种丙烯酸酯高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文中认为
赵子任[3](2021)在《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光固化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起来的绿色新技术,因其节能环保、聚合效率高、适用性广等特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涂料、3D打印、纳米技术、医用填充材料等技术领域。光引发剂是光固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光固化速度和程度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固化后终端产品的物化性质。光固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光引发剂的发展。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可作为自由基光引发剂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硫醚类、硫酯类化合物。(1)第一部分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以含羟基二苯甲酮类衍生物和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含芳香杂环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以及HRMS等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室温下,二苯甲酮类衍生物与酰氯的摩尔比为1:1.2,溶剂为无水CH2Cl2,碱为Et3N(1 eq),反应1 h后产率最高可达94%。随后测定分析产物3的紫外吸收并将其作为光引发剂进行光固化涂膜实验,发现与二苯甲酮(BP)相比,3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吸光范围变宽,吸光能力增强;3总体引发固化效果良好,其中3c,3e,3f引发效率较高,固化膜物化性质优良,有商品化的潜力。(2)第二部分硫醚类和硫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通过杂环硫醇类化合物和2-溴苯乙酮或对甲基苯甲酰氯之间的反应,合成了带有杂原子芳香结构的硫醚类或硫酯类化合物。首先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探究确定合成硫醚的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室温,杂环硫醇类化合物与2-溴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1,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碱为K2CO3(1.5 eq),1.5 h后完成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溶剂环保。测定分析产物6、7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作为自由基光引发剂分别进行紫外光固化涂膜实验,结果表明6、7的摩尔消光系数与BP相比都有所提高;6a-6e吸光范围变宽,6e在330 nm附近有吸收峰,吸收范围可延伸至360nm以上;7a-7c最大吸收波长略有红移。6都可以引发体系聚合,其中6a固化时间只需10 s,膜性状光滑透明,硬度可达5H,凝胶含量较高,并且迁移性低。
李东霓[4](2021)在《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卟啉除具有容易制备优点外,还具有富电子和大体积特点,可将其作为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不仅聚合可控,还可制备具有一定立构规整度的聚乳酸。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四个系列基于卟啉衍生物的铝化合物,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采用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红外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来表征基于卟啉的前配体和铝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探讨了这些铝卟啉化合物催化外消旋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性能,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探究了开环聚合反应机理。具体工作如下:1.制备了三个四苯基卟啉衍生物前配体和三个基于四苯基卟啉铝化合物:甲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铝(化合物1),甲基-5,10,15,20-四(对叔丁基苯基)卟啉-铝(化合物2)和甲基-2,3,7,8,12,13,17,18-八甲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铝(化合物3)。通过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和元素分析等手段来表征前配体和铝化合物。考察了这些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制备聚乳酸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外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时,化合物3展示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获得全同立构为主的聚乳酸。聚合反应动力学数据表明,对于铝化合物3引发的聚合,单体和催化剂均为一级反应动力学,核磁氢谱表明该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时采用了配位插入机理。2.制备并表征了三个含卟啉的双席夫碱前配体和对应的三个基于卟啉的双席夫碱铝化合物:甲基-5,15-二(4-苯基亚甲基亚氨基)-10,20-二苯基卟啉-铝(化合物4),甲基-5,15-二(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亚氨基)-10,20-二苯基卟啉-铝(化合物5)和甲基-5,15-二(4-硝基苯基亚甲基亚氨基)-10,20-二苯基卟啉-铝(化合物6)。化合物5在催化外消旋丙交酯时表现出较高立体选择性,得到了等规度Pm为0.69的全同立构为主的聚乳酸。动力学研究显示单体和催化剂均为一级反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PDI较窄为1.10–1.26,说明该类基于卟啉的双席夫碱铝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时,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可控。3.制备并表征了三个基于卟啉的四席夫碱前配体和对应的三个基于卟啉的四席夫碱铝化合物:甲基-5,10,15,20-四(4-苯基亚甲基亚氨基)卟啉-铝(化合物7),甲基-5,10,15,20-四(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亚氨基)卟啉-铝(化合物8)和甲基-5,10,15,20-四(4-硝基苯基亚甲基亚氨基)卟啉-铝(化合物9)。考察了它们催化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聚合反应的性能。铝化合物8催化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时表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得到Pm为0.72的全同立构为主聚乳酸。聚合反应动力学表明卟啉铝化合物8催化的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和催化剂浓度均为一级反应动力学。4.制备并表征了一个基于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铝化合物:5,10,15,20-四(4-(硝基)苯基)卟啉甲基铝,(化合物10)和一个铜卟啉化合物(Cu-THMP)。化合物1,2和10在Cu-THMP的助催化下催化丙交酯聚合得到了铜卟啉基四臂星形聚乳酸,最高单体转化率达93.0%。动力学数据表明,此体系中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和催化剂浓度均为一级反应动力学。铜卟啉基四臂星形聚乳酸在双氧水的协同作用下具有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刘立岩[5](2021)在《碘促进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文中提出烯烃作为简单而重要的分子,在工业、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烯烃也是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通过对烯烃的加成可以快速的构建一系列含有不同官能团的骨架结构。本论文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在烯烃胺化和硫化两个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有机化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了众多的以烯烃为原料构建C-N键、C-S键的方法。然而多数的方法需要过渡金属进行催化,甚至是当量的金属化合物作为氧化剂。这会导致产物中存在一定的金属残留,进而限制了这些方法在药物分子等合成上的应用。非金属催化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对碘催化(促进)的烯烃硫化和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一系列杂环化合物。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碘促进的烯烃芳基硫化合成吲哚酮采用N-芳基甲基丙烯酰胺为底物,通过碘促进的芳基硫化反应合成了硫代的吲哚酮衍生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仅为碘盐。相比于其他硫试剂,该方法中采用的二硫醚化合物对水和氧气等不敏感,其保存和使用更加便捷。第二部分:碘促进的烯烃氧硫化合成苯并恶嗪通过烯烃的氧硫化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含硫的苯并恶嗪化合物。该方法采用碘作为氧化剂,二硫醚和N-(2-(1-苯基乙烯基)苯基)苯甲酰胺为原料。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对于底物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第三部分:碘催化的水相烯烃胺化官能化合成吲哚啉发展了第一例在纯水中进行的烯烃胺化官能化反应。该方法采用碘的季铵盐作为催化剂,通过邻氨基苯乙烯与多种亲核试剂(如羧酸、胺、叠氮化钠等)的反应,可以得到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吲哚啉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可以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水是该反应唯一的副产物。
王舟[6](2021)在《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在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中,基于手性salen配体的催化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结构类似的含手性salan配体的催化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由于催化剂的空阻对其催化性质尤其是立体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设计和使用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salan配体是提升其相应催化剂立体选择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和二氧化碳利用的战略地位以及β-硝基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结合前人工作经验,我们合成了诸多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金属、salan金属配合物并将其应用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立体选择性共聚及不对称Henry反应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2,3-二甲基-2-丁基、枯基、二苯乙基)的手性salen Co配合物1a-1i,并考察了其在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及丁二酸酐三元共聚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我们首先以1b为代表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随后筛选催化剂时发现,催化剂所含取代基以及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均影响催化性质,含相对较小取代基的催化剂反应活性相对较高,相应生成的聚合物也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使用1d/双(三苯基正磷基)氯化铵(PPNNCl)和1d/双(三苯基正磷基)-2,4-二硝基苯酚铵(PPNDNP)的催化体系,在低催化剂浓度下可以制得重均分子量大于100 kg/mol的高分子量聚碳酸丙烯酯;含有较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在25°C、使用1f/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体系催化聚合时,其对于消旋环氧丙烷的拆分效率值(Krel)可达10.6(S构型环氧丙烷为优势构型)。催化剂的轴向配体为DNP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相对于PPNCl和PPNDNP,以DMAP为助催化剂时体系活性较低,但立体选择性更好。使用1f/PPNDNP催化体系,我们首次合成了具有中等等规度的聚丁二酸丙烯酯-聚碳酸丙烯酯(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salen Cr配合物2a-2f,并考察了其对于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2a-2f均可与PPNCl或PPNDNP组成催化体系,得到数均分子量6.9-10.8kg/mol的完全交替结构的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相较于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助催化剂的阴离子,催化剂所含取代基对催化剂性质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en Cr Cl 2b/PPNCl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中CHO单元对应的ee值达19.1%。催化剂所含取代基改为位阻更大的三苯甲基时,其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均显着下降。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及相应的salan Ti和salen Ti配合物3a-3f,并考察了其在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反应和环氧环己烷与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共聚反应中的应用。以PPNCl为助催化剂,3a-3f均可在高温下以中等活性催化反应,相应生成顺式环碳酸环己烯酯(cis-CHC)和交替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环己烯酯(PCHP)、聚丁二酸环己烯酯(PCHS)。对于环化反应salan Ti Cl2催化活性高于相应salen Ti Cl2催化剂,且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聚合反应,大位阻salen Ti Cl2的活性较低,而大位阻salan Ti Cl2的活性较高。将所合成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应用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配体上的取代基对于其与醋酸铜原位形成的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在-20°C、三乙胺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原位形成的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an配体LgH2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最佳。在此条件下拓展了最高产率达94%,最高ee值为95%的16个反应实例。通过与文献比对液相色谱谱图,确定产物为S构型。对于高活性的硝基苯甲醛,无碱条件下反应产物ee值增大,改为使用含三苯甲基的salan配体LhH2,产物ee值进一步提升。对于硝基乙烷参与的非对映反应,我们拓展了6个反应实例,以中等产率得到非对映体比例最高为11.5:1,主产物ee值92-96%的相应产物。通过与文献比对,确定产物绝对构型为1S,2S。
马正峰[7](2021)在《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润湿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特殊润湿现象对生物体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界中生物体表面的超亲水/超疏水等特殊润湿性可赋予其自清洁、减阻、减摩抗磨等功能,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特殊浸润表面也被运用在各种设施和装备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如超疏水表面广泛应用于防污、减阻、防结冰、自清洁等领域,超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防雾、抗粘附、微流控、防污,油水分离等领域。现有的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大多是基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协同效应进行制备。然而,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通常机械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承受较大的机械摩擦、辐照等外界破坏,因此,提高特殊润湿界面的机械稳定性是特殊润湿性界面材料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论文摒弃材料表面结构的影响,引入自润滑的概念在固体界面材料构筑亲疏水表面材料,通过提高材料表面自润滑性能的方式分别制备了两种机械耐磨性良好的疏水表面和两种功能化的耐磨自润滑亲水表面,包括刷状有机/无机杂化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多功能一体化自润滑亲水防雾耐磨表面和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耐磨亲水生物抗污表面等四种特殊润湿性界面,具体内容为:1、通过有机/无机杂化方式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含液光滑表面(SLIPS表面)的光滑的自润滑聚硅氧烷疏水表面。将聚硅氧烷通过硅-氧化学键锚固到材料表面得到刷状结构的全疏表面,该表面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排斥除硅油以外几乎所有液体,可以承受紫外线辐射、热溶剂浸泡、超声处理等各种外力破坏,同时在100 KPa压力下可以承受30000次以上摩擦循环。2、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耐磨自润滑表面,在上一章节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化学键合接枝了的全氟聚醚分子链。制备的全疏涂层具有高透光性,可以排斥几乎所有类型的液体,具有良好抗污性和抗指纹性能和低摩擦系数,在100 KPa压力下在空气和乙醇溶剂中可承受20万次摩擦循环。3、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了多功能一体化的聚合物亲水防雾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通过含亲水季铵盐离子和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的共聚物和多官能度光固化单体形成交联网络。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润滑、防雾、抗静电和自润滑性能,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清洁、低摩擦、抗菌等性能。4、通过壳聚糖接枝亲水聚合物刷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梳状结构的“瓶刷”状聚合物,利用其与单宁酸的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具有良好的水润滑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蛋白污染性能的亲水自润滑涂层。该涂层制备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透过光率,适用于多种材料基底,并适应于多种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环境,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杨志平[8](2021)在《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腐蚀不仅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主流的金属防腐手段就是在金属器件表面涂装防腐涂料,然而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由于高污染、高能耗等缺陷而饱受诟病。UV固化涂料具有高效、低能、环保等优点,在众多的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金属防腐领域却鲜见报道。主要原因有二:一,长久以来金属防腐涂料主要以溶剂性涂料为主,对于UV固化涂层的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影响因素缺乏认知;二,由于高固化速率导致收缩应力释放不及时,UV固化涂层往往难以获得较强的金属附着力。因此本课题首先对UV固化涂料中最重要的两个组分——低聚物树脂和活性稀释剂进行了研究,通过吸水率测试、电化学阻抗、耐中性盐雾等手段探究了涂料各组分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和防腐性能的影响;然后对涂层在金属表面附着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探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底漆+面漆),并对其防腐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的化学结构对UV固化涂层金属防腐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结构的活性稀释剂与市售的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共同构筑了一系列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吸水率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和防腐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稀释剂的化学结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UV固化涂层吸水率从而影响涂层的阻隔性能及防腐性能。高官能度的活性稀释剂能够提高涂层的交联密度,降低其吸水率,所构筑涂层的阻隔性能上升,防腐性能因而提高;长链烷烃的引入也能够降低涂层的吸水率,但烷烃链太长会导致涂料体系中双键含量的降低,进而导致涂层交联密度降低,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下降;苯环的引入能提高涂层的疏水性,涂层的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也随之提高;亲水性的醚键会增加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但同时也会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在低交联密度的UV固化涂层中,涂层附着力是决定涂层防腐性能的主要因素;支化结构能够提高UV固化涂层的疏水性,并降低涂层的吸水率,但过高的支化程度会导致涂层组分相容性不佳,进而导致涂层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降低。本文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低聚物树脂的化学结构对UV固化涂层金属防腐性能的影响。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硬段与软段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并用其构筑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吸水率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电化学阻抗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和防腐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聚氨酯丙烯酸酯软段中醚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UV固化涂层亲水性提高,涂层吸水率增加,从而导致阻隔性能防腐性能降低;聚氨酯丙烯酸酯硬段为环状结构(芳香环或脂防环)时所构筑的UV固化涂层比直链硬段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具有更高的疏水性,更低的吸水率和更强的防腐性能;在聚氨酯丙烯酸酯软段中醚键附近引入疏水性的甲基或者降低醚键的密度均能够提高UV固化涂层的疏水性,从而降低其吸水率,提高其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但是降低醚键密度的方法对于涂层防腐性能的提升却不如在醚键附近引甲基明显。本文的第三部分选用具有良好金属附着力的UV固化涂层作为底漆,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UV固化涂层作为面漆,构建了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电化学阻抗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双层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考察。首先以不同的低聚物树脂和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UV固化涂层,对其附着力和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UV固化涂层的干态附着力与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涂层的湿态附着才是影响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与聚酯丙烯酸酯共同作为低聚物树脂构建的UV固化涂层具有优异的干/湿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将其作为底漆与第一部分中阻隔性能最好的UV固化涂层相配合,所构筑的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同时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阻隔性能,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对于无缺陷涂层,1000 h盐雾测试后涂层表面没有任何起泡和锈点;对于划伤后的涂层,600 h盐雾测试后涂层没有大范围的剥落(腐蚀产物扩散<3 mm)。
刘敏[9](2021)在《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两亲性聚合物是一类特殊的聚合物,能够对外界环境有双重亲和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微相分离,形成各式各样的结构。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基础,单体的结构、投料比、加料顺序等都是影响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规或嵌段共聚物,详细探讨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高效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型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TBSE-NVP和[TBSE]2-NVP,其中TBSE-NVP为单官能化单体,[TBSE]2-NVP为双官能化单体)。以AIBN作引发剂,在70 oC下对三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自由基聚合法对上述单体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控性,单体转化率均较高。同时,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的引入,降低了单体的聚合活性,增强了聚合物的疏水性。(2)采用一锅法对NVP/[TBSE]2-NVP、NVP/LMA、TBSE-NVP/LMA三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无规共聚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相似的NVP和[TBSE]2-NVP可以较好地发生自由基共聚合;结构、性质差别较大的NVP与LMA在单体投料比较低时,只发生了单体的均聚合,不能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当增加单体投料比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无规共聚物;而当NVP单体中引入柔性的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时,单体变为疏水性单体,TBSE-NVP/LMA体系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这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均是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还发现聚合物的组成影响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热稳定性和熔点等性质,并且对共聚物自组装后的形貌有很大影响。(3)采用顺序加料的方法对NVP/LMA、TBSE-NVP/LMA两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嵌段共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较低时,NVP或TBSE-NVP单体不能被引发聚合,只能生成PLMA均聚物;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共聚物。所以在顺序加料法中,可以通过调控单体投料比与单体结构来调控自由基共聚合的发生。这两个体系中所得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还是无规共聚物,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本文通过采用一锅法或顺序加料法对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LMA不同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和共聚合的研究,对并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是决定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而聚合物的组成对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这为官能化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为自由基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雪梅[10](2021)在《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抗菌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原则是阻止细菌病原体传播,对新型高效抗菌材料的研究已迅速成为减轻细菌病原体感染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聚合物在抗菌材料的制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聚合物材料更受关注。本论文采用廉价的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含季铵盐的官能团为抗菌单元、选择H2O作为溶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另外,通过引入其他的无机活性组分,增强其抗菌活性,并应用于不同体系的抗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在对微生物基础知识、抗菌剂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典型高分子抗菌剂的合成方法与应用领域。其次,通过一锅无皂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以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为共聚单体,以H2O为溶剂,成功合成了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BsCCP)。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温度和单体比例对BsCCP合成的影响。采用FT-IR、SEM、XPS、粒径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BsCC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BsCCP在一定浓度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培养24 h后,BsCCP对大肠杆菌(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0.00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MIC为400.00μg/m L。同时,BsCCP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将BsCCP应用于内墙涂料,获得了具有抗菌性能的BsCCP基涂料(BsCCP-C),同样在24 h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第三,以含有阳离子抗菌活性单元的丙烯酸酯共聚维酮(CACPV)为原料,利用其中的吡咯烷酮(共聚维酮)单元,采用碘络合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双抗菌活性中心的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CACPVI)纳米微球。采用FT-IR、UV-vis、XPS、SEM、Size和接触角测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ACPVI的的抗菌活性进行考察,并且研究了CACPVI的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协同抗菌活性的CACPVI在11 d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CACPVI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0.00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0.00μg/m L。同时,CACPVI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考察了CACPVI的抗菌应用性,发现将CACPVI添加到墨水、染料和涂料等精细化学品后,可赋予其明显的抗菌性能。第四,通过一锅无皂乳液聚合法,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以及[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为共聚单体,H2O为溶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成功合成了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RsCACPs)纳米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温度、MAPTMA含量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的影响。采用FT-IR、SEM、XPS、粒径以及接触角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RsCACP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sCACPs在96 h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sCACPs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00.00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00.00 mg/m L。同时,RsCACPs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应用于制备抗菌棉织物,发现将RsCACPs涂覆于织物表面后,棉织物(RPs@CF)具有持久抗菌活性,并且RPs@CF具有较好的抗细菌粘附能力,在经过50次循环洗涤之后,RPs@CF也具有一定的耐洗脱性能。第五,以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OSalphen M)为活性物质,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为共聚单体,H2O为溶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SpM@PMNMM)纳米微球。采用FT-IR、SEM、EDS、XPS、粒径和电位测试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HSpM@PMNMM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所获得的HSpM@PMNMM在96 h内具有出色的抗菌活性,并具有协同抗菌活性。另外,还测试了HSpM@PMNMM对典型的苹果树腐烂菌的抗菌活性。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HSpM@PMNMM对苹果腐烂真菌也具有良好的活性。综上所述,以季铵盐为抗菌单元,廉价的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制备了四种具有抗菌活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此外,将三种无机活性中心引入了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中,以增强其抗菌活性,有望应用于涂层、织物、精细化学品和农业等领域,这可为制备高效、持久性能的抗菌剂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二、2—羟基4—(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羟基4—(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提纲范文)
(1)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卷烟物理参数分析 |
1.2.2 样品处理 |
1.2.3 8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分析 |
1.2.4 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GC-MS/MS仪器参数优化 |
2.2 方法评价 |
2.2.1 标准曲线、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 |
2.2.2 基质效应 |
2.4 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 |
3 结论 |
(3)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固化技术简介 |
1.2 光引发剂简介 |
1.2.1 Norrish I型光引发剂 |
1.2.2 Norrish II型光引发剂 |
1.3 光引发剂研究进展 |
1.3.1 单组分光引发剂 |
1.3.2 大分子光引发剂 |
1.3.3 可见光(LED)光引发剂 |
1.3.4 水溶性光引发剂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药品和仪器 |
2.2.1 主要药品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4 涂膜实验 |
2.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4.2 涂膜的基础配方 |
2.4.3 涂膜操作步骤 |
2.4.4 涂层的性能测试方法 |
2.4.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2 反应底物拓展 |
2.5.3 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2.5.4 产物涂膜性能测试 |
2.5.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2.5.6 光引发剂引发机理的探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醚类和硫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药品和仪器 |
3.2.1 主要药品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 |
3.3.2 硫酯类化合物的制备 |
3.4 涂膜实验 |
3.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4.2 涂膜的基础配方 |
3.4.3 实验操作步骤 |
3.4.4 固化成膜后的性能测试方法 |
3.4.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3.5.2 反应底物拓展 |
3.5.3 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3.5.4 产物涂膜性能测试 |
3.5.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3.5.6 光引发剂引发机理的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部分化合物谱图 |
附录Ⅱ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 |
1.1.1 卟啉的简介 |
1.1.2 卟啉衍生物的简介 |
1.1.3 卟啉、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聚乳酸 |
1.2.1 聚乳酸简介 |
1.2.2 聚乳酸的制备及机理 |
1.2.3 聚乳酸的立体微观结构 |
1.3 用于丙交酯开环聚合的金属化合物催化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铝化合物催化体系 |
1.3.2 锌和镁化合物 |
1.3.3 锡化合物催化体系 |
1.3.4 稀土化合物催化体系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药品干燥或提纯 |
2.4 表征手段 |
第3章 基于卟啉衍生物的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及条件 |
3.2.2 卟啉衍生物前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
3.2.3 基于卟啉衍生物的铝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2.4 卟啉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的操作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卟啉衍生物前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3.2 卟啉铝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3 丙交酯的聚合反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卟啉双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及条件 |
4.2.2 卟啉双席夫碱前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4.2.3 基于卟啉双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4.2.4 基于卟啉双席夫碱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卟啉双席夫碱前配体的制备和表征 |
4.3.2 基于卟啉双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4.3.3 基于卟啉双席夫碱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卟啉四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装置及条件 |
5.2.2 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的合成和表征 |
5.2.3 卟啉四席夫碱前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
5.2.4 基于卟啉四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5.2.5 基于卟啉四席夫碱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和表征 |
5.3.2 卟啉四席夫碱前配体的制备和表征 |
5.3.3 基于卟啉四席夫碱铝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5.3.4 基于卟啉四席夫碱铝化合物催化丙交酯的聚合反应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铝卟啉作为催化剂和铜卟啉作为助催化剂催化制备四臂星形铜卟啉基聚乳酸 |
6.1 序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装置及条件 |
6.2.2 卟啉前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
6.2.3 铝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6.2.4 助催化剂铜卟啉化合物(CU-THMP)的合成和表征 |
6.2.5 铝卟啉作为催化剂和铜卟啉作为助催化剂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操作过程 |
6.2.6 罗丹明B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
6.2.7 四臂星形铜卟啉基聚乳酸作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卟啉前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
6.3.2 铝卟啉化合物 10 和铜卟啉化合物 CU-THMP的合成及表征 |
6.3.3 铝卟啉作为催化剂和铜卟啉作为助催化剂催化左旋丙交酯的聚合反应研究 |
6.3.4 四臂星形铜卟啉基聚乳酸低聚物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碘促进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烯烃的硫化官能化反应 |
1.1.1 不同硫试剂参与的烯烃硫化反应 |
1.1.2 二氧化硫插入的烯烃硫化官能化反应 |
1.1.3 光催化下烯烃的硫化官能化反应 |
1.1.4 电化学下烯烃的硫化官能化反应 |
1.2 烯烃的胺化官能化反应 |
1.2.1 钯催化的胺化官能化 |
1.2.2 铜催化的胺化官能化反应 |
1.2.3 其他情况下金属催化的胺化官能化反应 |
1.2.4 烯烃的叠氮化官能团化反应 |
1.2.5 光/电催化下烯烃的胺化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碘促进的烯烃芳基硫化反应构建硫代吲哚酮 |
2.1 课题背景及设计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优化 |
2.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2.2.3 反应可能的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碘促进的烯烃氧硫化反应构建苯并恶嗪 |
3.1 课题背景及设计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优化 |
3.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3.2.3 反应可能的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碘催化的水相烯烃胺化官能化反应构建吲哚啉化合物 |
4.1 课题背景及设计 |
4.1.1 高价碘促进的烯烃胺化官能化反应 |
4.1.2 低价碘催化的烯烃胺化官能化反应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1 反应条件化 |
4.2.2 底物范围拓展 |
4.2.3 反应可能的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碘促进的烯烃芳基硫化反应构建硫代吲哚酮实验 |
5.2.1 原料的制备 |
5.2.2 合成吲哚酮的标准操作 |
5.2.3 控制实验 |
5.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5.3 碘促进的烯烃氧硫化反应构建苯并恶嗪实验 |
5.3.1 原料的制备 |
5.3.2 合成苯并恶嗪的标准操作 |
5.3.3 机理研究 |
5.3.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5.4 碘催化的水相烯烃胺化官能化反应构建吲哚啉化合物实验 |
5.4.1 原料的制备 |
5.4.2 烯烃胺化官能化的标准实验操作 |
5.4.3 控制实验 |
5.4.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全文图示总结 |
附录Ⅱ 新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Ⅲ 部分代表性产物谱图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的机理 |
1.3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中的基本化学问题 |
1.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催化剂概况 |
1.4.1 共聚反应催化体系发展阶段 |
1.4.2 均相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丙烷、二氧化碳与丁二酸酐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2.2.2 常规试剂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 |
2.2.5 PO/CO_2/SA共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 |
2.3.2 PO/CO_2共聚研究 |
2.3.3 PO/SA共聚研究与PO/SA/CO_2三聚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配体、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r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3.2.2 常规试剂 |
3.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2.5 CHO与CO_2的共聚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CHO与CO_2的共聚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salanTi、salenT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环氧环己烷与酸酐共聚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4.2.2 常规试剂 |
4.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4.2.4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2.5 CHO与CO_2的环化实验及CHO与酸酐的共聚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的合成 |
4.3.2 配合物的合成、核磁表征 |
4.3.3 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
4.3.4 CHO与CO_2的成环研究 |
4.3.5 CHO与酸酐的共聚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配体、配合物及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an配体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1.1 不对称Henry反应铜催化剂概述 |
5.1.2 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结果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5.2.2 常规试剂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2.4 配体的合成 |
5.2.5 不对称Henry反应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合成部分 |
5.3.2 不对称Henry反应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5.5 产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润湿和特殊润湿现象 |
1.1.2 界面润湿的基本理论 |
1.1.3 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 |
1.2 特殊浸润性界面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及构思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的刷状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实验内容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2.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
2.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稳定性 |
2.3.4 有机-无机杂化刷状聚硅氧烷全疏表面改性方法的普适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内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3.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
3.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性能稳定性 |
3.3.4 全氟聚醚抗磨自润滑涂层抗磨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功能一体化亲水防雾耐磨自润滑表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实验内容 |
4.2.4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4.3.2 多功能一体化防雾耐磨涂层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水耐磨生物抗污表面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测试仪器 |
5.2.3 材料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5.3.2 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腐蚀及防护 |
1.2.1 金属腐蚀的分类 |
1.2.2 金属防腐手段 |
1.3 有机金属防腐涂料 |
1.3.1 金属防腐涂料发展历程 |
1.3.2 有机防腐涂层分类 |
1.4 UV固化金属防腐涂料简介 |
1.4.1 UV固化涂料组成 |
1.4.2 UV固化涂料的应用 |
1.4.3 UV固化金属防腐涂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活性稀释剂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3 光固化配方调配及涂层制备 |
2.3 测试表征 |
2.3.1 涂层吸水率测试 |
2.3.2 涂层凝胶含量测试 |
2.3.3 涂层水接触角测试 |
2.3.4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2.3.5 涂层耐中性盐雾测试 |
2.3.6 涂层基本膜性能测试 |
2.3.7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活性稀释剂官能度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2 活性稀释剂中苯环数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3 活性稀释剂中醚键数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4 活性稀释剂中碳链长度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5 活性稀释剂中支化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制备 |
3.2.4 光固化涂料调配及涂层制备 |
3.3 测试表征 |
3.3.1 反应体系中NCO值的测定 |
3.3.2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表征 |
3.3.3 涂层吸水率测试 |
3.3.4 涂层凝胶含量测试 |
3.3.5 涂层水接触角测试 |
3.3.6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3.3.7 涂层耐中性盐雾测试 |
3.3.8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表征 |
3.4.2 软段中醚键含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4.3 硬段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4.4 软段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3 光固化涂料调配及涂层制备 |
4.3 测试表征 |
4.3.1 拉脱法涂层附着力测试 |
4.3.2 涂层湿态附着力测试 |
4.3.3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4.3.4 涂层划痕耐中性盐雾测试 |
4.3.5 涂层基本膜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UV固化涂层底漆配方设计及附着力研究 |
4.4.2 UV固化涂层附着力与涂层防腐性能之间的关系 |
4.4.3 双层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9)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两亲性聚合物 |
1.1.1 两亲性聚合物的分类 |
1.1.2 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 |
1.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 |
1.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应用 |
1.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 |
1.3.1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性质 |
1.3.2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应用 |
1.4 立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其均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及纯化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制备 |
2.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
2.2.3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
2.2.4 双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
2.2.5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的均聚合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结构的测定 |
2.3.2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
2.3.3 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
2.3.4 X射线衍射仪测试 |
2.3.5 接触角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体的结构表征 |
2.4.2 均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4.3 均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
2.4.4 均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
2.4.5 均聚物的X射线衍射仪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NVP/[TBSE]_2-NVP的无规共聚合 |
3.2.2 NVP/[TBSE]_2-NVP共聚物的脱保护 |
3.2.3 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
3.2.4 TBSE-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
3.3 聚合物的表征 |
3.3.1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测定 |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VP-co-P([TBSE]_2-NVP)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4.2 P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4.3 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4.4 无规共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
3.4.5 无规共聚物的DSC表征 |
3.4.6 两亲性共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
3.4.7 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的形貌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4.2.2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4.3 聚合物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4.2 P(TBSE-N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4.3 嵌段共聚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核磁谱图 |
附录 B 红外光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菌及其应用 |
1.1.1 有害微生物及其传播途径 |
1.1.2 抗菌的定义 |
1.1.3 典型抗菌方法 |
1.1.4 抗菌剂的应用领域 |
1.2 抗菌剂的防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
1.2.1 抗细菌粘附策略 |
1.2.2 杀菌策略 |
1.2.3 抗细菌粘附-杀菌共作用策略 |
1.2.4 影响抗菌性能的因素 |
1.3 抗菌剂的结构类型 |
1.3.1 无机抗菌剂 |
1.3.2 有机小分子抗菌剂 |
1.3.3 高分子抗菌材料 |
1.4 典型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1.4.1 壳聚糖类天然高分子抗菌材料 |
1.4.2 聚季铵盐抗菌材料 |
1.4.3 聚季鏻盐抗菌材料 |
1.4.4 聚卤胺抗菌材料 |
1.4.5 聚胍抗菌材料 |
1.5 丙烯酸酯类高分子抗菌剂研究进展 |
1.6 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BsCCP)的合成 |
2.2.3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的制备(BsCCP-C) |
2.2.4 BsCCP乳液的测定 |
2.2.5 BsCCP的分析表征方法 |
2.2.6 BsCCP和 BsCCP-C的抗菌性能测试 |
2.2.7 BsCCP的细胞毒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sCCP的制备 |
2.3.2 反应条件对BsCCP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3 红外光谱(FT-IR) |
2.3.4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 |
2.3.5 表面元素分析(EDS) |
2.3.6 粒径(Size) |
2.3.7 电位(Zeta)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9 BsCCP-C的基本性能 |
2.3.10 BsCCP和 BsCCP-C的抗菌活性测试 |
2.3.11 BsCCP的抗菌机理 |
2.3.12 BsCCP的细胞毒性测试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纳米微球(CACPVI)的合成 |
3.2.3 CACPVI的结构表征与成分分析 |
3.2.4 CACPVI的抗菌性能测试 |
3.2.5 CACPVI的细胞毒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CPVI的制备 |
3.3.2 红外光谱(FT-IR) |
3.3.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3.3.4 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元素分析(EDS) |
3.3.5 粒径(Size) |
3.3.6 电位(Zeta) |
3.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8 接触角测试 |
3.3.9 CACPVI的抗菌性能测试 |
3.3.10 CACPVI的抗菌机理 |
3.3.11 CACPVI的细胞毒性测试 |
3.3.12 CACPVI的抗菌应用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中的抗菌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RsCACPs)的合成 |
4.2.3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涂覆抗菌织物(RPs@CF)的制备 |
4.2.4 RsCACPs乳液的性能测定 |
4.2.5 RsCACPs的表征和分析方法 |
4.2.6 RsCACPs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7 RsCACPs的细胞毒性测试 |
4.2.8 RPs@CF的抑制区(ZOI)测定 |
4.2.9 RPs@CF细菌粘附的形态观察 |
4.2.10 经处理的织物抗菌和细菌抗粘附耐久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sCACPs的制备 |
4.3.2 反应条件对RsCACPs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3 红外光谱(FT-IR) |
4.3.4 扫描电镜(SEM) |
4.3.5 粒径(Size) |
4.3.6 电位(Zeta) |
4.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4.3.8 RsCACPs的抗菌测试 |
4.3.9 RsCACPs的细胞毒性测试 |
4.3.10 RPs@CF的抗菌活性测试 |
4.3.11 RPs@CF的抗细菌粘附机理 |
4.3.12 RPs@CF的抗菌耐久性测试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HOSalphen Zn,HOSalphen Cu的合成 |
5.2.3 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SpM@PMNMM)的合成 |
5.2.4 HSpM@PMNMM的表征 |
5.2.5 HSpM@PMNMM的抗细菌性能测试 |
5.2.6 HSpM@PMNMM的抗真菌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SpM@PMNMM的制备 |
5.3.2 红外光谱(FT-IR) |
5.3.3 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元素分析(EDS) |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3.5 粒径(Size) |
5.3.6 电位(Zeta) |
5.3.7 HSpM@PMNMM的抗细菌活性测试 |
5.3.8 HSpM@PMNMM的抗菌机理 |
5.3.9 HSpM@PMNMM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羟基4—(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参考文献)
- [1]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J]. 郭琼,王晓瑜,潘立宁,杨乾栩,谢复炜,郭吉兆,刘惠民,陈满堂,朱保昆,张伟. 烟草科技, 2022(01)
- [2]一种丙烯酸酯高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D]. 王辰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赵子任. 山西大学, 2021(12)
- [4]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研究[D]. 李东霓.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5]碘促进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D]. 刘立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D]. 王舟. 吉林大学, 2021(01)
- [7]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马正峰. 兰州大学, 2021(09)
- [8]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杨志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9]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 刘敏. 辽宁大学, 2021(12)
- [10]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D]. 李雪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