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帝陵重修规划方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雷振东,李岳岩[1](2021)在《“精学为民”——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西建大建筑学人》文中认为本文回溯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科的历史渊源,回顾了1956年并校以来60余年的办学历史,概述了西建大建筑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介绍了60余年中各代建大学人的概况,展现了西建大建筑学人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作风,扎根祖国西部、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王健婷[3](2020)在《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快、建设量大,给城市带来了多重问题,而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内容。黄陵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区域,且城市内有特征鲜明的文化要素——黄帝陵,陵区三面环山,沮水绕流。黄陵城市因陵而生,具有悠久的建城史,因此拥有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彰显了城市的特色。基于此,本文对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本文以黄陵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城市发展演变及发展动因、内外部空间形态的特征剖析和问题总结、内外部空间形态优化这三个部分。基于历史资料,对黄陵县城进行清嘉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多个时间段空间形态演变的探索,同时,因黄帝陵的重要价值,通过“城”与“陵”之间的演变进行“城——陵”关系的探索。从多方位的时代演变中可以看出,黄帝陵是城市生成和发展的“根”,他孕育了黄陵城市,并不断影响城市的发展。另外受生态影响,城市“因势而建”,形成鱼骨式路网、左城右庙的格局和凸显文化的用地布局。同时随着城市进入现代的发展,经济因素、人口规模等要素均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基于城市背景的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和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各类空间要素进行分析。外部空间形态近年来不断向西扩展,呈现出组团、飞地、连片的拓展方式,其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因此对黄陵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山水视域分析,发现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以及文化保护边界均有一定的威胁和破坏。在功能组织上,城市经历了从“集聚—分散—集聚”的过程,这是老城片区和新城片区以用地扩张的形式对功能组织的重组和专业化的过程,而现如今面临着功能组织不均衡,过度集中于老城,不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在城市用地布局中,其呈现出上下波动,不断调整,追寻平衡的特征,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现状在居住用地、旅游文化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绿地上均存在不满足需求的问题。路网结构中,城市路网从自由式演变为带形结构,也因此搭建形成了带形城市,因带形路网的弊端,城市集成度不断的降低,导致现状面临着路网结构体系不完善,可达性不高以及服务度低等问题。基于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特征和问题,提出凸显帝陵、内外协同、多重考量以及层层推进的优化思路。结合生态与文化视域形成综合外部轮廓,基于功能矩阵形成“一园、双核、三片区五组团多心”的结构,并完善了多类用地布局,提升路网结构形成“一环,两横多纵”的结构。最终形成城景相融、协调共生、适地适景、和谐高效的空间形态,以期为黄陵城市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孙碧琛[4](2019)在《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敖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历史人文景观,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目前关于敖包的研究集中在历史、人文和社会学方面,而敖包祭祀空间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民族文化旅游背景下,因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蒙地敖包祭祀逐渐演化为大型草原聚会活动而被旅游市场开发,然而不当的开发导致敖包商业气氛过于浓重,削弱了原有的信仰内涵和仪式感。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敖包祭祀文化深入挖掘,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敖包祭祀景观。首先,本文从祭祀园林的活动特征和空间需求出发,通过对典型祭祀园林的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祭祀园林在空间序列、空间尺度、时节变化的特征;从选址、总体布局、建筑规制和植物规划等方面具体分析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探讨祭祀园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型方式和设计方法;为后文敖包祭祀空间的认知提供理论参考。其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以敖包祭祀的起源、历史沿革、形制特征为基础点,分析了敖包祭祀的文化内涵、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在敖包祭祀文化梳理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敖包祭祀的活动特征、空间布局以及现状问题。最后,将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敖包祭祀风俗和场所联系起来,指导鄂尔多斯敖包公园项目设计实践。
田晓鹤[5](2019)在《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建筑业获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建筑实践逐步繁荣,建筑理论研究立足于西部特色,多维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的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以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而综合的分析,梳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客观地呈现其各时期的研究概况。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相关的期刊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业着作,根据期刊种类和文献作者研究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外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学术成果分阶段地分析其文献产量及年度变化、作者群体特征、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来源期刊特征,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外貌有一个比较系统与客观的展示。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就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关系,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领域剖析其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其中,建筑设计理论是论文重点分析领域,对该类中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与建筑思想类的期刊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类型侧重与关注点变化等特征,梳理出陕西省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历程。然后,结合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点和理论研究特点,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呈现,并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析,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与动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为后续的工作者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黄炳华[6](2019)在《张锦秋建筑创作的特征与设计手法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建筑的创作发展中,古都西安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传统与现代结合方面的建筑创作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张锦秋为保护古都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最早1972年的华清池大门到近年咸阳历史博物馆的落成,她的作品有着四十多年的时间跨度,涉及的建筑类型有文博建筑、佛寺建筑、遗址建筑、城市广场等,涉及学科领域有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建筑师在古都西安这样一个特殊城市文化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建筑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系统建筑创作理论。本文以张锦秋的建筑创作与设计手法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建筑师与建筑创作、建筑作品的逻辑关系后,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类比分析的方法,对城市文化、建筑文化、园林环境以及传统建筑形式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在第二章中以时间为线索将建筑师作品分三个阶段进行汇总,随后对其发表过的论文、两版专着进行仔细考证,将其建筑创作理论提炼并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在本章最后一部分,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建筑创作发现其异同点,并在随后章节中从城市设计、园林环境、传统形式三个角度展开探索。第三章分析了张锦秋在城市设计层面所反映出的建筑创作特征,将建筑师从古山水画、传统哲学思想中继承的创作意识进行归纳。第四章中,从建筑环境中的廊亭、自然植被、庭院元素入手渐渐深入到园林意境、外部环境比例尺度和空间秩序的研究。将建筑师庭院归纳为围廊式、院墙式和建筑式,外部空间根据比例尺度的不同分大、中、小三种类型,空间秩序由形式多样的中心和轴线进行控制。第五章中,从分析传统唐风建筑的构图比例入手,对比张锦秋对传统形式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归纳了建筑师创作中正方型因素、√2构图因素,还有斗栱、细部装饰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特征等。第六章是对建筑师设计手法的分析归纳,包括对传统形式和现代的结合、屋顶形态的仿古与再创造、色彩的写实与写意以及针对不同环境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手法。
刘济姣[7](2018)在《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衡山是中国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南岳,是着名的道教、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衡山的自然景观雄伟秀美,人文景观神圣亲切。原始山岳崇拜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此先后汇聚,与当地的自然风光融合,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形成今天衡山的山岳风貌。本文以衡山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对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衡山的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时间和宗教兴衰作为节点,梳理衡山从上古至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影响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四点因素。第二,按照“宏观境域尺度——中观风景区尺度——微观寺观园林尺度”的逻辑框架研究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在宏观境域尺度,借鉴中国传统地理观,分析衡山在岳镇海渎、洞天福地、各朝都城和“南岳”体系中的空间关系。在中观风景区尺度,研究衡山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和序列以及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在微观寺观园林尺度,全面分析寺观园林的整体空间分布、个体布局特征以及寺观的建筑、引导和环境空间理法。最后,梳理衡山的保护工作进展,总结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对未来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衡山风景园林理法有以下五点结论:1.“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2.“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3.“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4.“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5.“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山体地形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衡山风景园林研究的信息数字化;在衡山宏观系统性研究层面,填补了风景园林研究的空白,为衡山恢复名山氛围、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有积极意义;从时间、空间、文化视角对衡山的寺观园林理法进行全面的解读,拓展已有研究片面的思维定式,将衡山寺观园林的研究推向整体认知层面。
王一睿[8](2018)在《中国建筑设计的“昭文”传统及传承研究 ——以祠庙建筑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本土建筑设计传统。中国古人对传统建筑营造内涵也有过论述,并将其总结为:“固其基、昭其文、宣其气、肃其敬”,认为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立意,以物质空间的手段阐发其中的文化意义。在注重人文内涵的中国建筑营造体系中,“昭其文”是中国建筑人文环境设计的重要传统。祠庙建筑作为人物纪念性建筑,更加注重其人文环境的昭示。本文以祠庙建筑为例,重点研究传统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文化精神的关系。首先,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建筑文献中的“昭文”现象,从“昭文”传统的概念、源流、核心思想、目的与意义、发生流程及影响因素入手,完成对“昭文”传统的基本认知。其次,通过对祠庙建筑的文化特征、空间环境特征两方面的研究,为典型祠庙建筑的择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人文精神特征显着的祠庙建筑三例,即韩城司马迁祠、阆中张飞庙、勉县武侯祠,分别从祭祀对象的人文精神和建筑立意入手,运用建筑学相关理论,探寻祠庙建筑建筑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方法。论文进一步以建筑空间与文化精神之间的关系为侧重点,从建筑立意、选址朝向、空间布局、尺度控制和诗词匾联的二次提升五个方面,探析传统建筑“昭文”环境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与现代建筑文化氛围营造的综合对比,对现代建筑创作提出五点建议:建筑立意上从“实用功能”到“精神功能”,选址朝向上从“随机置地”到“相土尝水”,空间布局上从“高度集约”到“错落有致”,尺度控制上从“密不透风”到“尺寸千里”,文饰体系上从“附庸风雅”到“诗情画意”。并总结“昭文”建筑空间设计的四个设计原则:人文优先原则、整体环境协同原则、空间叙事性原则、建筑环境意象化原则,对中国建筑设计提供该方面咨鉴,提升现代建筑空间营造过程中的文化精神表达。
樊高林[9](2016)在《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不能“移标易识”》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一论断是对黄帝文化几千年积淀的精辟概括。从司马迁的《史记》到后世历代典籍、方志、碑铭和祭祀活动,都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然而,某知名媒体2015年9月7日和11月9日两次刊登了许嘉璐等学者的文章,提出"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并提议"拜祭黄帝应该上升到国家级;拜祭定点在新郑"。如此
贺晓帅[10](2015)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自创立起追溯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在1956院系调整后,由苏南工专的建筑科和原东北工学院的建筑系合并而来。苏南工专建筑科可以追溯到1923年,由当时的柳士英和刘敦桢所创,是中国最早从事建筑教育的建筑科。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源自原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于1928年创立。这两所学校创立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先河。1956年院系调整,两校的建筑系(科)合并,成立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后来在1996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几十年来,建筑学院从东北大学建筑系和苏南工专建筑科到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院历史几经周折,人员几经变换;到现在校园内许多为学院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教授已经仙逝故去,还有一些健在的老教授依然在关注着学院教育的发展,甚至还在对学生进行授课。建筑学院能有今天的学术地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与学院众多教师的辛勤耕耘息息相关,那些为学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更是功不可没。这些人的建筑思想和学术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教育,而且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的建筑设计实践也能不断地反馈教学,同时也时刻记录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院的成长轨迹,甚至也能反映出中国近代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对这些人的教育背景、教学经历、学术贡献以及他们做出的建筑设计实践进行系统回顾和研究,探究学术研究、教学、和实践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不但能总结出学院建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而且能指导学院建筑学教育以后的发展,甚至能给一些新兴院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二、黄帝陵重修规划方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帝陵重修规划方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精学为民”——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西建大建筑学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西迁扎根、教书育人,精学为民、无私奉献 |
3 根植西部的科学研究 |
3.1 绿色建筑研究 |
3.2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
3.3 地域建筑创作 |
3.4 福祉建筑研究 |
4 固本求源的坚守,开放包容中自强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3)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内涵解读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视角 |
2.1.3 研究方法 |
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视角 |
2.2.3 研究方法 |
2.3 黄陵城市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动因分析 |
3.1 黄陵城市发展背景 |
3.2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
3.2.1 新石器时期至清嘉庆(1807年) |
3.2.2 清嘉庆至建国初期(1807—1949年) |
3.2.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1949年—1978年) |
3.2.4 改革开放至今(1978年—2019年) |
3.3 “城”与“陵”的关系解析 |
3.3.1 黄帝陵的重要价值 |
3.3.2 “城”与“陵”关系演变 |
3.4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动因 |
3.4.1 帝陵文化的孕育 |
3.4.2 生态环境的制约 |
3.4.3 经济发展的推动 |
3.4.4 规划政策的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4 黄陵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解析 |
4.1 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1.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1.2 测度指标的计算 |
4.1.3 特征归纳 |
4.2 外部空间形态影响因素解读 |
4.2.1 自然环境 |
4.2.2 历史遗迹 |
4.2.3 经济因素 |
4.2.4 人口因素 |
4.3 外部空间形态存在问题总结 |
4.3.1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
4.3.2 山水视域评价 |
4.3.3 问题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黄陵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剖析 |
5.1 内部空间功能组织 |
5.1.1 功能组织特征分析 |
5.1.2 功能组织影响要素解读 |
5.1.3 功能组织现状问题总结 |
5.2 内部空间用地布局 |
5.2.1 用地布局特征分析 |
5.2.2 用地布局影响因素解读 |
5.2.3 用地布局现状问题总结 |
5.3 内部空间路网结构 |
5.3.1 路网结构特征分析 |
5.3.2 路网结构影响因素解读 |
5.3.3 路网结构现状问题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
6.1 空间形态优化思路 |
6.1.1 凸显帝陵,构建城景相融的空间形态 |
6.1.2 内外协同,构建协调共生的空间形态 |
6.1.3 多重考量,构建适地适景的外部形态 |
6.1.4 层层推进,构建和谐高效的内部形态 |
6.2 外部空间形态优化 |
6.2.1 结合生态的边界划定 |
6.2.2 结合帝陵的边界控制 |
6.2.3 两者叠加划定 |
6.3 内部空间形态优化 |
6.3.1 功能组织重构 |
6.3.2 用地布局完善 |
6.3.3 路网结构提升 |
6.4 与上版总规比较优化 |
6.4.1 外部空间形态对比 |
6.4.2 内部空间形态对比 |
6.4.3 内外空间形态优化综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祭祀 |
1.3.2 祭祀园林 |
1.3.3 敖包及敖包祭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祭祀园林相关研究 |
1.4.2 敖包及敖包祭祀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祭祀园林的特征研究 |
2.1 祭祀活动与空间需求 |
2.1.1 空间序列 |
2.1.2 空间尺度 |
2.1.3 时节变化 |
2.2 祭祀园林的空间特征 |
2.2.1 选址映射 |
2.2.2 空间布局 |
2.2.3 建筑规制 |
2.2.4 植物规划 |
2.3 现代祭祀园林景观设计 |
2.3.1 祭祀园林的现代发展方向 |
2.3.2 祭祀景观的现代展示方式 |
2.4 小结 |
2.4.1 祭祀园林的内在特点 |
2.4.2 祭祀园林的变迁特征 |
3 敖包祭祀文化概述 |
3.1 敖包祭祀的起源 |
3.1.1 世俗利用 |
3.1.2 宗教信仰 |
3.2 敖包祭祀的历史沿革 |
3.2.1 远古时期 |
3.2.2 萨满教与氏族社会时期 |
3.2.3 佛教传入与世俗化发展时期 |
3.3 敖包的形制概述 |
3.3.1 敖包的分类 |
3.3.2 敖包的基本形制 |
3.3.3 敖包形制的发展 |
3.4 敖包文化的现实意义 |
3.4.1 文化意义 |
3.4.2 政治意义 |
3.4.3 经济意义 |
3.4.4 生态意义 |
3.5 小结 |
3.5.1 敖包祭祀的固有特征 |
3.5.2 敖包祭祀的变迁特征 |
4 敖包祭祀景观的特征分析 |
4.1 祭祀的类型及目的 |
4.1.1 官祭 |
4.1.2 民祭 |
4.2 祭祀的日期与时间安排 |
4.2.1 敖包祭祀的日期 |
4.2.2 敖包祭祀的时间安排 |
4.3 祭拜方式及祭品准备 |
4.3.1 绕行祭祀 |
4.3.2 火祭 |
4.3.3 酒祭 |
4.3.4 玉祭 |
4.3.5 血祭 |
4.3.6 素祭 |
4.4 敖包的选址与建构 |
4.4.1 敖包的选址特征 |
4.4.2 敖包的建构仪式 |
4.5 敖包祭祀活动与案例分析 |
4.5.1 原生态朝圣敖包案例简述 |
4.5.2 原生态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5.3 旅游景区敖包案例简述 |
4.5.4 旅游景区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6 当前敖包祭祀景观开发的问题 |
4.6.1 密集的人群对草场产生破坏 |
4.6.2 祭祀流于形式而文化内涵失传 |
4.6.3 祭祀仪式简化而商业元素突出 |
4.7 小结 |
5 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 |
5.1 项目解读 |
5.1.1 项目区位 |
5.1.2 场地资源优势 |
5.1.3 上位规划解读 |
5.1.4 周边环境分析 |
5.1.5 场地现状分析 |
5.1.6 政策指引 |
5.2 规划设计思路 |
5.2.1 规划设计依据 |
5.2.2 目标与定位 |
5.2.3 规划设计策略 |
5.3 总体规划 |
5.3.1 山水格局 |
5.3.2 空间布局 |
5.3.3 景观结构 |
5.3.4 功能分区 |
5.4 分区设计 |
5.4.1 祭祀区域 |
5.4.2 过渡区域 |
5.4.3 世俗区域 |
5.5 专项规划 |
5.5.1 交通专项 |
5.5.2 游览专项 |
5.5.3 敖包祭祀系统 |
5.5.4 敖包文化展示 |
5.5.5 时节策划 |
5.5.6 植物专项 |
5.5.7 建筑专项 |
5.5.8 服务设施专项 |
5.5.9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分析 |
1.2.2 .文献计量学与建筑学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研究对象的收集与分析 |
2.1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的定义 |
2.1.1 .期刊论文 |
2.1.2 .会议论文 |
2.1.3 .专业着作 |
2.2 .资料收集流程 |
2.2.1 .确定文献作者、研究机构 |
2.2.2 .向时间的划分 |
2.2.3 .期刊论文的收集 |
2.2.4 .会议论文的收集 |
2.2.5 .专业着作的收集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2.3.2 .内容特征分析 |
2.3.3 .相关应用软件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 .期刊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1 .总体概况: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
3.1.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1.3 .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 |
3.1.4 .来源期刊特征分析 |
3.2 .会议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2.1 .总体概况:会议论文的产量与年度变化 |
3.2.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2.3 .论文关键词分析 |
3.2.4 .学术会议特征 |
3.3 .专业着作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3.1 .总体概况:发文量和年度变化 |
3.3.2 .作者群及其机构单位 |
3.4 .本章小结 |
4.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1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1.1 .建筑理论分类的研究 |
4.1.2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2 .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3 .会议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4 .专业着作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背景解析 |
5.1 .时代背景分析 |
5.1.1 .主要政治经济背景 |
5.1.2 .国内建筑思想概况 |
5.2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汇总与解析 |
5.2.1 .建筑理论研究总类 |
5.2.2 .建筑设计 |
5.2.3 .建筑历史 |
5.2.4 .建筑技术 |
5.3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工作者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特征总结 |
6.1.1 .总体特征 |
6.1.2 .各时期特征总结 |
6.2 .研究总结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陕西省建筑思想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三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着作 |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张锦秋建筑创作的特征与设计手法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示意 |
1.4.1 建筑创作特征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1.4.2 建筑设计手法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1.4.3 建筑设计手法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1 张锦秋本人着作及相关论文 |
1.5.2 其他学者相关研究 |
1.5.3 相关视频资料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案例调查法 |
1.6.3 类比分析法 |
1.6.4 系统分析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继承发扬,探索前进——张锦秋建筑创作概述 |
2.1 张锦秋建筑创作理论 |
2.1.1 “和谐建筑”理论 |
2.1.2 传统空间意识 |
2.1.3 城市设计理念 |
2.1.4 园林意境 |
2.2 按时间线索进行的建筑作品概述 |
2.2.1 70年代建筑创作 |
2.2.2 80-90 年代建筑创作 |
2.2.3 21世纪建筑创作 |
2.3 张锦秋代表建筑作品的创作特征与设计手法概述 |
2.3.1 张锦秋建筑创作特征概述 |
2.3.2 张锦秋建筑设计手法概述 |
2.4 小结 |
3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营造 |
3.1 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体的城市设计创作 |
3.1.1 传承传统格局 |
3.1.2 突出文物建筑 |
3.1.3 三位一体结合设计 |
3.2 先有立意,次有设计的创作意识 |
3.2.1 阴阳相合,主从有序 |
3.2.2 虚实相生,计虚当实 |
3.3 小结 |
4 从画境到意境—园林环境与现代建筑 |
4.1 园林环境的构成元素与组合运用 |
4.1.1 由亭、廊基本元素构成的空间 |
4.1.2 自然植被与建筑物的搭配 |
4.1.3 庭院在平面布局中的综合运用 |
4.2 传统园林环境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
4.2.1 廊与空间综合运用 |
4.2.2 外部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
4.2.3 空间秩序的营造 |
4.3 小结 |
5 从传统中寻找原型——传统形式的选择与隐喻象征 |
5.1 以唐代传统建筑形式为原型的现代建筑创作 |
5.1.1 以唐代建筑为原型的建筑创作特征 |
5.1.2 以反宇向阳大屋顶为原型的建筑屋顶形式创作特征 |
5.2 传统元素的抽象表达与变异 |
5.2.1 古建筑元素斗栱的重新表达 |
5.2.2 细部装饰的隐喻象征 |
5.3 小结 |
6 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张锦秋建筑设计手法的演进与比较 |
6.1 从“形式模仿”到“抽象表达”的建筑创作 |
6.1.1 脱胎于唐代建筑式样的建筑创作 |
6.1.2 屋顶形态的仿古与再创造 |
6.1.3 建筑色彩从“写意”到“写实”的两种创作手法 |
6.2 不同环境下建筑创作手法比较研究 |
6.2.1 针对特定原因的古迹复建与历史名胜重建的建筑设计手法. |
6.2.2 针对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手法 |
6.2.3 针对追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手法 |
6.3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华清池大门建筑设计手法分析图示 |
附录二:陕博建筑设计手法分析图示 |
附录三:西安博物院建筑设计手法分析图示 |
附录四:唐华宾馆建筑设计手法分析图示 |
附录五: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建筑设计手法图示 |
附录六: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建筑设计手法分析图示 |
附录七: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设计手法图示 |
附录八: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设计手法图示 |
(7)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衡山研究现状 |
1.2.2. 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现状 |
1.2.3. 圣地类和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
1.2.4. 寺观园林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衡山 |
1.4.2. 风景园林理法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图像分析法 |
1.5.3. 田野调查法 |
1.5.4. 跨学科研究法 |
1.6.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2. 衡山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地质 |
2.1.2. 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 |
2.1.5. 土壤及植物资源 |
2.2. 衡山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
2.2.1. 上古至西汉 |
2.2.2. 东汉至南北朝 |
2.2.3. 隋代至五代 |
2.2.4. 宋代至清代 |
2.2.5. 民国至1979年 |
2.2.6. 1979年至今 |
2.3. 本章小结——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影响因素 |
3. 宏观境域尺度的衡山风景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地理思想与表现 |
3.1.1. 中国传统宇宙观 |
3.1.2. 道教宇宙观和世界观 |
3.1.3. 古代地理空间秩序的表现 |
3.2. 衡山在岳镇海渎体系的空间定位 |
3.2.1. 衡山在岳镇海渎的空间关系 |
3.2.2. 衡山在五岳的空间关系 |
3.3. 衡山在道教名山中的空间定位 |
3.4. 衡山与各朝都城、边界的空间关系 |
3.5.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
3.5.1. 衡山与岳庙的空间关系 |
3.5.2. 岳庙与县城的空间关系 |
3.5.3.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中观风景区尺度的衡山风景演变与特征 |
4.1. 自然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
4.1.1. 自然景观的演变 |
4.1.2. 自然景观的特征 |
4.2. 人文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
4.3. 景观结构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
4.3.1. 景观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
4.3.2. 景观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
4.4. 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 |
4.4.1. 进山路线的演变与特征 |
4.4.2. 山中游线的演变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尺度的衡山寺观园林理法 |
5.1. 寺观的整体空间分布 |
5.1.1. 寺观分布与地理环境 |
5.1.2. 寺观分布与水文环境 |
5.1.3. 寺观分布与交通系统 |
5.1.4. 寺观分布与风水格局 |
5.2. 寺观的个体布局特征 |
5.2.1. 寺观的平面布局 |
5.2.2. 寺观的竖向布局 |
5.3. 寺观的建筑空间 |
5.3.1. 寺观建筑的特征 |
5.3.2. 院落的组合形式 |
5.3.3. 建筑院落的规模尺度与D/H比例 |
5.3.4. 寺观空间形成的构图 |
5.4. 寺观的引导空间 |
5.4.1. 引导空间的类型 |
5.4.2. 引导空间的提示元素 |
5.5. 寺观的环境空间 |
5.5.1. 庭院环境空间 |
5.5.2. 外部环境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 衡山的保护与传承 |
6.1. 衡山的保护工作 |
6.1.1. 自然环境保护 |
6.1.2. 人文景观保护 |
6.1.3. 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 |
6.2. 对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
6.2.1. 宏观层面——加强衡山与“五岳”的关联性 |
6.2.2. 中观层面——恢复全山风景的整体性 |
6.2.3. 微观层面——保证局部景观更新建设的合理性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 |
7.1.2. “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 |
7.1.3. “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 |
7.1.4. “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 |
7.1.5. “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先秦至清光绪年间衡山祭祀沿革表 |
附录B 历代重修南岳庙表 |
附录C 各时期自然景观演变表 |
附录D 各时期“七十二峰”之名 |
附录E 各时期人文景观演变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中国建筑设计的“昭文”传统及传承研究 ——以祠庙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探寻中国建筑营造的核心价值 |
1.2.2 在历史经验中寻求建筑空间环境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1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研究 |
1.3.2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人文空间的研究 |
1.3.3 针对建筑空间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 |
1.3.4 针对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
1.3.5 针对祠庙建筑的研究 |
1.4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2.中国建筑“昭文”传统的基本认知 |
2.1 中国建筑的“昭文”传统概述 |
2.1.1 “昭文”出处及概念释义 |
2.1.2 “昭文”传统的源流概述 |
2.1.3 “昭文”传统核心思想 |
2.1.4 “昭文”的目的与意义 |
2.2 “昭文”的发生流程及影响因素 |
2.2.1 传统建筑环境中的文化要素构成 |
2.2.2 传统建筑环境文化要素的感知方式 |
2.2.3 “昭文”的发生流程 |
2.3 小结 |
3.“昭文”传统导向下的祠庙建筑建筑特征 |
3.1 祠庙建筑的文化特征 |
3.1.1 纪念性 |
3.1.2 教化性 |
3.1.3 历史性 |
3.2 祠庙建筑的空间特征 |
3.2.1 选址特征 |
3.2.2 布局特征 |
3.2.3 功能特征 |
3.3 小结 |
4.基于“昭文”传统的祠庙建筑案例研究 |
4.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韩城司马迁祠“高山仰止”意境营造 |
4.1.1 韩城司马迁祠背景研究 |
4.1.2 建筑选址与大尺度环境关联 |
4.1.3 感知序列与人文环境营造 |
4.1.4 建筑全景呈现与尺度研究 |
4.1.5 手法总结与范式研究 |
4.2 空间尺度主导下的阆中张飞庙“忠勇刚直”意境营造 |
4.2.1 阆中张飞庙背景研究 |
4.2.2 建筑选址与空间布局 |
4.2.3 尺度光影与文化表达 |
4.2.4 手法总结与范式研究 |
4.3 礼制传统主导下的勉县武侯祠“忠智淡泊”意境营造 |
4.3.1 勉县武侯祠背景研究 |
4.3.2 选址朝向与文化意向表达 |
4.3.3 空间布局与感知序列 |
4.3.4 礼制传统影响下的建筑布局与视线设计 |
4.4 小结 |
5.中国传统建筑“昭文”设计方法探析 |
5.1 建筑立意 |
5.1.1 立意类型 |
5.1.2 立意遴选 |
5.1.3 形式表现 |
5.2 选址朝向 |
5.2.1 关联自然山水 |
5.2.2 回应城市文脉 |
5.2.3 尊重特殊秩序 |
5.3 空间布局 |
5.3.1 原型 |
5.3.2 轴线 |
5.3.3 基准 |
5.3.4 等级 |
5.3.5 序列 |
5.4 尺度控制 |
5.4.1 富于“人情味”的空间尺度 |
5.4.2 富于特殊含义的空间尺度 |
5.4.3 尺度的叠加成势 |
5.5 诗词匾联的二次提升 |
5.5.1 诗词升华意境 |
5.5.2 匾联渲染氛围 |
5.6 小结 |
6.中国建筑“昭文”传统的现代传承探析 |
6.1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在“昭文”上的对比思考 |
6.1.1 建筑立意对比——从“实用功能”到“精神功能” |
6.1.2 选址朝向对比——从“随机置地”到“相土尝水” |
6.1.3 空间布局对比——从“高度集约”到“错落有致” |
6.1.4 尺度控制对比——从“密不透风”到“尺寸千里” |
6.1.5 文饰体系对比——从“附庸风雅”到“诗情画意” |
6.2 建筑“昭文”的设计原则试析 |
6.2.1 人文优先原则 |
6.2.2 整体环境协同原则 |
6.2.3 空间叙事性原则 |
6.2.4 建筑环境意象化原则 |
6.3 小结 |
7.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不能“移标易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发展 |
2.2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
2.2.1 五十年代的国家院系调整社会背景 |
2.2.2 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中建筑“老八校”的产生 |
2.2.3 苏联模式对中国建筑学教育的影响 |
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 |
2.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来历 |
2.3.2 东北工学院建筑系的历史回顾(1928年-1956年) |
2.3.3 苏南工专建筑科历史回顾(1923年-1956年) |
2.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历史回顾(1956年-2006年) .. 162.3.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目前的建筑学教育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教育实践 |
3.1 院系调整前东北工学院的建筑学教学回顾 |
3.2 院系调整前苏南工专的建筑学教学回顾 |
3.3 院系调整后的建筑学教育实践回顾 |
3.3.1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时期(1956-1958年) |
3.3.2 西安冶金学院时期(1959-1962年) |
3.3.3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时期(1963-1993年) |
3.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期(1994-现在)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 建筑学院在不同时期的突出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1 东北工学院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2 苏南工专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2 建筑学院“与时俱进”的特色研究方向 |
4.2.1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
4.2.2 城市规划研究 |
4.2.3 中国西部园林研究 |
4.2.4 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环境研究 |
4.2.5 节能节地及绿色生态建筑研究 |
4.2.6 工业建筑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学院在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院系调整”之前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1 东北工学院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2 苏南工专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2 建筑学院成立之后有重大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实践(1956年-2006年) |
5.2.1 民用建筑方面 |
5.2.2 城镇规划方面 |
5.2.3 传统建筑与风景园林方面 |
5.2.4 节能节地及生态建筑方面 |
5.3 本章小结 |
6 新时期建筑学院地域特色学科的发展 |
6.1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6.2 弱势群体人居环境研究 |
6.3 西部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6.4 新时期其他方向典型的建筑设计实践 |
6.4.1 商业类建筑 |
6.4.2 行政类建筑 |
6.4.3 教育类建筑 |
6.4.4 旧城改造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图表附录 |
四、黄帝陵重修规划方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学为民”——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西建大建筑学人[J]. 雷振东,李岳岩. 世界建筑, 2021(05)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王健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D]. 孙碧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田晓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张锦秋建筑创作的特征与设计手法的演进[D]. 黄炳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刘济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中国建筑设计的“昭文”传统及传承研究 ——以祠庙建筑为例[D]. 王一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不能“移标易识”[J]. 樊高林. 延安文学, 2016(03)
- [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D]. 贺晓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