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Delta、Braid Delta 和 Delta 系统的分类

Fan-Delta、Braid Delta 和 Delta 系统的分类

一、Fan-Delta,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珏,刘欣悦,宋晓龙,白玉川[1](2022)在《不同流量入湖三角洲演变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湖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流量、下游水位及上游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后二者的影响规律研究基础上,为探索不同流量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演变特征,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三角洲的河道面积占比、摆动角度、河道长度、泥沙堆积等几何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流量对入湖三角洲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整体上遵循"冲-淤-冲"的发育模式;相比低流量,河道在高流量下稳定性更高且更明显,面积占比较大;泥沙堆积对流量响应敏感,大流量下沙体更加散乱且展布面积更大,小流量下泥沙更加聚集,稳定性更高。

冀华丽,郭强,秦明宽,刘章月,何中波,杨帆[2](2021)在《准东喀木斯特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相与铀矿化》文中研究说明以含矿目的层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主要研究层位,通过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体系分析及单井—联井剖面对比,从沉积学的角度解释喀木斯特地区铀矿化砂体特征。研究认为:喀木斯特地区头屯河时期发育两种沉积体系组合,一种是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一种是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并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5种亚相。镜下鉴定结果表明,含矿目的层头屯河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杂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石具有典型的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特征。喀木斯特头屯河时期沉积相展布具有"北辫南扇"、"盆大水浅、河长扇短以及坡缓"等特点。头屯河组沉积相对喀木斯特地区铀矿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位体系域的粗碎屑产物可为铀成矿提供较大的容矿空间;(2)辫状河道砂体是控制氧化带发育及矿体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砂体的稳定连通为流体运移和成矿提供良好的条件;(3)特殊的大型"泥-砂-泥(煤)"结构有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发育。

蔡国刚,杨光达,周艳,张东伟,解宝国,黄德榕[3](2021)在《机器学习驱动的地震多属性分析表征扇三角洲沉积》文中提出识别扇三角洲沉积体对恢复古湖泊沉积体系和指导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有重要意义。以辽河东部凹陷铁匠炉地区沙一下亚段低渗透储层扇三角洲沉积为例,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单一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聚类优选、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了超限学习机算法驱动的地震多属性分析预测砂岩分布,进而识别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的方法。研究表明:超限学习机算法在地震多属性预测砂岩分布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平均绝对振幅、能量半时和波谷数三种地震属性对砂岩分布表征有效;研究区沙一下亚段存在南物源,在古湖泊南岸发育一个小型扇三角洲,在古湖泊北岸发育两个大型扇三角洲,每个扇三角洲由两个朵叶体组成。研究为斜坡带扇三角洲砂体分布预测和沉积相表征提供了有效方法。

王涛,杨凯越,李伟荣,熊伟,朱海宝[4](2021)在《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以广东省潼湖盆地第四纪地下古河道为例》文中指出人类文明与城市发展往往与河流息息相关。在地质历史时期继承性形成的古河道被埋藏在城市地下。由于其自身垂向和横向上的演化特性,造成城市地下不良岩土体分布较复杂,进一步造成古河道分布区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因此,需要摸清古河道的空间特征。以地处大湾区东翼的广东省惠州市潼湖盆地第四系为例,综合利用钻探及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地表继承性沉积,从精细地层划分与沉积相识别入手,通过"垂向分期、侧向划界、平剖互动"的流程,逐级对古河道及沉积内部构型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形成了一套城市地下古河道分析描述方法,,对大湾区其他区块和具有相似沉积特征的其他城市地下空间表征提供借鉴。

郭伟[5](2021)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文中认为白云凹陷为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据最新估算,其油气地质资源量为20-80亿吨。当前,白云凹陷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层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占整个资源量的七分之一,因而白云凹陷深部地层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白云凹陷文昌组地层埋深普遍超过4000m,凹陷中心地层埋深更是达到8000-12000m。由于缺少钻井资料的有效揭示(与地层埋深大有很大关系),当前白云凹陷文昌组油气分布、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及有利成藏区带等重要问题尚不清楚,给后续油气勘探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在白云凹陷文昌组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传统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依赖于井资料,其对于像白云凹陷文昌组这类无井地区并不适用。目前,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还没有人尝试过,因而这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以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层序为例,本文首次基于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1)刻画烃源岩分布。通过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来开展古地貌、古环境及沉积相分布研究,得到每个层序的密集段分布,进而通过密集段来刻画烃源岩分布范围;2)刻画沉积砂体分布。通过增强地震岩相分析(6个传统地震相标识和光滑性、整洁性和特殊反射波形等3个新增地震标识)从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地震岩相,然后通过砂岩(骨架岩相)地震扫描解释刻画砂体平面分布;3)砂体与烃源岩的连通关系研究。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水流路径等3要素叠加重建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得到砂体与烃源岩的平面叠合分布。然后通过两者的的空间关系来开展砂体与烃源岩连通性研究;4)砂体与砂体连通性研究。通过砂体扫描解释、砂体尖灭及连通性测试分析来开展砂体间连通性研究;5)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析。将湖盆古地貌与三类孔隙性砂体叠合,首先根据地层倾向和古水流路径确定优势运移方向,然后通过辨别烃源岩→优势输导砂体→盆地边缘或油气圈闭,确定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有利汇聚区;6)油气运移痕迹研究。油气运移经过砂岩孔隙时,会在孔隙空间留下残留油,其在后期高温高压背景下会裂解成气,使砂岩成为含气砂岩,表现为低速层。这类砂岩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强振幅反射,据此反射特征可以识别油气运移痕迹。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增强地震相分析,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3类地震岩相:硅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含灰质碎屑岩。其中硅质碎屑岩细分为砂包泥、砂夹泥、砂泥互层、泥夹砂、泥包砂、泥岩。火山碎屑岩细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灰质碎屑岩细分为泥灰岩和钙质砂泥岩。(2)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识别方法。砂包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弱振幅不干净反射。砂夹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干净反射,其中高孔隙含气河道砂表现为强振幅反射。水下分流河道砂呈层状连续、多个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席状砂呈平行、层状连续、光滑、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湖底扇砂呈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干净、弱-强振幅反射。火山集块岩呈弱层状、不整洁、弱振幅反射。火山碎屑沉积岩呈极不光滑、层状、弱振幅反射。火山熔岩呈左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光滑、不连续、强振幅反射。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及强振幅是孔隙性砂岩最典型的识别特征。(3)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和水流路径三要素叠合,构建了白云凹陷文昌组5个层序的沉积体系,其包含4类“源-汇”体系:1)主洼北部缓坡带以番禺低隆起为主要物源(东北斜坡局部含火山碎屑物源),主要为河流-浅湖-深湖过渡环境,发育大-中型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2)主洼西南轴向陡坡带以云开隆起为主要物源,纯陆源碎屑沉积,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大-中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3)主洼东南陡坡带以云荔隆起陆源碎屑(主要)与火山碎屑为混合物源,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中-小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4)白云东洼为陡坡+岩浆底侵形成的多隆洼多物源体系,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体规模相对较小。(4)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七类砂岩输导层,分别为:1)原地输导层,深水扇砂,砂岩被烃源岩包围,形成岩性圈闭;2)短距离层状输导层,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或深水扇砂体相互连通构成;3)长距离层状砂岩输导层,由三角洲砂体(辫状河道和前缘砂)构成,其主要存在于单个分支河道三角洲朵叶体内;4)顺倾向层状砂岩输导层,由辫状河三角洲砂层顺倾向方向进行输导,主要在单个三角洲朵叶内输导;5)顺倾向和侧向砂岩输导层,可在不同三角洲朵叶体间输导;6)三角洲砂岩与基底不整合面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7)砂岩输导层与断层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5)刻画了文昌组沉积期白云主洼不同地区砂岩输导层的分布:1)主洼西北缓坡带:整体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内部的砂岩孔隙性好、连通性高,多个期次的三角洲砂体(河道砂、河口坝和席状砂)可构成长距离的砂岩输导体,加上层序内部的砂体均与深洼区烃源岩连通。因而这一地区砂岩输导层最为发育;2)主洼西南陡坡带:WCSQ1和WCSQ2于断层下降盘洼陷区发育大量扇三角洲砂体,其前缘砂体具备较好的孔隙性,并与深湖相泥岩较好地连通,具有形成大型滚动背斜圈闭的潜力;3)主洼西侧:WCSQ1和WCSQ2发育大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它们可以构成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滚动背斜圈闭油气藏的潜力。WCSQ3和WCSQ4则发育斜坡背景的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油气藏潜力;4)主洼东北斜坡带:受东侧火山碎屑影响,WCSQ1-WCSQ4主要发育短距离砂岩输导层,而WCSQ5发育长距离砂岩输导层;5)主洼东南地区:受湖盆边缘火山碎屑影响,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建的短距离砂岩输导层。(6)指明了白云主洼文昌组有利成藏区带和层段。西北斜坡带为最好的成藏区,WCSQ2-WCSQ4等3个层序段具有较大的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其次为西南断阶带,WCSQ1和WCSQ2具有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再者为主洼西侧,WCSQ3和WCSQ4两个层段具有较好的成藏潜力。主洼东北、东南部及白云东洼等区域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砂岩输导能力差,古油气藏规模较小。本论文首次在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的砂岩输导体研究,创新成果包括:(1)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的地震识别技术;(2)探索出一种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的方法。这些创新成果对于湖相沉积和无井区超深层的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能指导白云凹陷深部地层的油气勘探。

施振生,朱筱敏,张亚雄,金惠[6](2021)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储层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天然气资源丰富,常规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共存,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储层控制了天然气资源时空分布和富集。随着天然气勘探不断深入,沉积储层研究不仅体现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而且取得了显着进展。在建立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确定了前陆盆地对称型和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层序地层样式及演化模式。四川盆地马鞍塘组—须家河组三段(须三段)为海相沉积,须家河组四段(须四段)—须家河组六段(须六段)为陆相沉积,但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马鞍塘组主要发育礁滩相、泻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小塘子组主要发育障壁砂坝-泻湖沉积,盆地周缘发育小型三角洲。川西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须三段主要发育滨海-三角洲沉积,须五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晚三叠世四川盆地存在秦岭古陆、大巴山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古龙门山)、康滇古陆和江南(雪峰)古陆等5大物源区,不同物源区的物源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均存在巨大差异。整体上,须二段-须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其他方向物源影响范围相对较小。须家河组发育致密砂岩储层,压实作用造成本地区砂岩原生孔隙度大幅度减小,Ⅱ期和Ⅲ期石英加大进一步减小原生孔隙,封闭的地下流体环境是储层保持致密化的又一原因。须家河组甜点储层的形成受沉积微相、溶蚀作用,绿泥石衬边和裂缝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为有利沉积微相。近年来,浅水三角洲研究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浅水三角洲、细粒沉积学及沉积机理、沉积过程模拟、细粒沉积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

冯雪,高胜利,刘永涛,王秀珍[7](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前积结构特征》文中指出为了克服二维地震资料在复杂构造中的多解性及其造成的砂体预测的不确定性,在沉积相带划分的基础上,利用迁移轨迹和前积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详细解释,准确预测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砂体分布。研究表明,该区延长组发育有4种类型的前积结构:(1) S型-透镜状前积具有平坦或略微上升的迁移轨迹,有顶积层,一般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湖底发育泥岩;(2) S型-楔状前积具有平坦至下降的迁移轨迹,有厚底积层,发育三角洲砂岩和浊积岩;(3)切线斜交型-板状前积具有下降的迁移轨迹,有顶积层和底积层,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浊积扇;(4)平行斜交型-楔状前积具有平坦的迁移轨迹,无顶积层和底积层,主要发育三角洲砂岩和砂质碎屑岩。其中S型-楔状前积、切线斜交型-板状前积为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寻找岩性油气藏提供有利方向。

辛玮琰[8](2020)在《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入湖三角洲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广泛分布于河流入湖处,是河流演变学和地貌学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入湖三角洲形成条件的特殊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的认识不甚清晰和完善。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从入湖三角洲的形态、沉积构造和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展开,并已取得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以往研究很少从挟沙水流特点和冲淤作用过程的角度出发,认识入湖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成机理,并对水道系统进行分类;其次,缺乏与现有成熟理论相结合的、针对泥沙以推移质形式运动的入湖三角洲建立的形成演化理论模式;再次,缺乏探究上下游条件和水沙随机性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影响的物理实验研究,以及在特定研究背景下进行的探究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特点的物理实验研究。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完善对于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形成演变规律的认识,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阻力规律,提出了一种使用分类阈值函数对河流形态进行分类的新方法。首先,为充分考虑河流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情况,分别对河流单元段和整体段进行分析;其次,定义河床和河岸活动指标并确定计算式,通过分析,将引入的河流形态参数与河床及河岸活动指标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天然冲积河流数据回归分析得到砂质和砾质河流分类阈值曲线。通过经典数据验证了分类方法的有效性。(2)以河流形态分类方法为切入点,考虑了水流含沙对其与床面作用的影响,提出了计算三角洲水道活动指标的方法,并据此对三角洲水道系统进行分类。首先,概括总结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并给出计算式;其次通过对天然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因素对浑水极限切应力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三角洲水道活动指标计算式。对天然三角洲水道系统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水道分形维度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实验三角洲数据验证了分类方法的正确性。(3)基于射流边界层理论,建立了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平面射流理论模式。首先,针对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形成特点,同时考虑了斜坡上的重力作用和底部摩擦作用对三角洲演化的影响,通过量纲分析对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其次,根据流速分布的相似性利用相似解解法得到流场分布;最后,通过河床演变通用数学模型得到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冲淤变形速率的理论表达式。(4)设计完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比总结单一因素对系统演进的影响。首先,通过总结实验过程中入湖三角洲演变特点,将各工况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其次,提出水流流态转变周期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几个易得的变量估算流态转变周期,并对水道系统进行分级统计总结其演进规律;再次,通过对比几组实验结果,概括出不同加沙速率和湖水位条件下的入湖三角洲沉积概化模型;最后,通过重复组实验,展现了入湖三角洲形态的随机表达过程,分析了形态随机表达的影响因素。(5)以赣江三角洲为研究背景,设计完成探究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规律的物理实验,记录各阶段实验现象,依据实验数据总结水道演进及水沙冲淤的阶段性特点,将其与赣江三角洲年内演化特点进行对比,二者在相应阶段表现出相似的演变规律。首先,根据赣江三角洲来水来沙和鄱阳湖湖水位年内变化特点设计实验工况;其次,记录总结两周期八阶段内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再次,对比各阶段水道系统的演进特点,总结水道系统在各阶段内的演进规律;总结对比各阶段内堆积体在纵向、横向和垂向上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岸线轮廓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分析赣江三角洲年内发展变化特征将其年内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将实验尺度的三角洲与赣江三角洲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二者在相同阶段表现出相似的演变规律。

刘强虎,朱红涛,杜晓峰,薛永安,杨香华,杨海风,石文龙,周子强[9](2020)在《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砂砾岩油气藏研究逐步深入,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大型砾岩油藏与渤海海域渤中19-6大型整装凝析气田获重大发现,使得砂砾岩体成为油气勘探新领域.当前,砂砾岩体沉积响应研究集中于陡坡背景或造山带背景,重点解析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与湖底扇体系的结构样式、控制因素、沉积模式及其差异性,但机制成因方面存在多解性.渤海海域内砂砾岩体主要发育于始新世陡坡背景与中新世初期缓坡背景,其中始新世砂砾岩沿断裂陡坡带呈裙带状近源堆积,热点集中于其结构识别及期次刻画,以期准确预测地下砂砾岩体储层时空分布;而中新世初期转换界面处砂砾岩广泛分布且伴随岩浆活动,难点在于明确砂砾岩体沉积学信息、年代学信息同重大板块构造变革间响应关系,厘定大面积砂砾岩体分布的成因机制及发育模式.砂砾岩体沉积响应的研究方向将立足于完善岩相划分标准、依据,深化其与区域构造事件关联性,定量化解析沉积充填响应过程及工业化刻画其圈闭目标,系统研究对揭示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有重大理论意义,同时可服务大中型砂砾岩油气田的勘探需求.

全洪慧[10](2019)在《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渤海海域深层探井向陡坡带推进,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复合油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以近源扇三角洲为沉积背景的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针对渤海海域石臼坨突起陡坡带A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以下简称东三段)砂砾岩储层发育规律复杂且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开展近源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砂砾岩储层展布规律分析、巨厚砂体分期刻画与优势储层预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提出A油田砂砾岩油藏合理建议,以确保油田开发方案的可靠性,降低油田开发风险。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同时结合井震循环标定法、地层厚度法建立了古近系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将东三段划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两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进一步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6个准层序,湖侵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和5个准层序,以退积式准层序为主,完成了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2、根据沉积相标志和扇三角洲内部沉积单元的精细刻画,综合判断研究区东三段为典型的近源陡坡带退积式扇三角洲沉积,共识别出3种亚相、8种沉积微相:即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主槽水道砂砾岩微相、水上泥石流砾岩微相、漫洪砂滩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辫状水道砂岩微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微相、漫溢砂滩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的席状砂微相、泥岩微相。3、在“源-汇”时空耦合控砂理论指导下,提出“沟-坡-槽”控砂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方法配合下的陡坡带富砂区砂体精细刻画技术,明确了古地貌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4、建立了四种不同岩相对应的不同孔渗关系,得出岩性是物性的主控因素,其次是成岩作用。基于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属性与振幅类属性,对1井区东三段巨厚砂体进行了纵向分期,识别出两期砂体,并刻画了扇三角洲优势储层的平面展布范围,为后续开发方案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次研究是对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特征的精细研究,解决了困惑多年的砂砾岩储层预测难题,为多个油田的勘探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油田后续井位部署、实施调整、优化注水等开发项目奠定基础。此外,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巨厚砂砾岩储层精细描述及开发提供技术和方法的借鉴。

二、Fan-Delta,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an-Delta,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流量入湖三角洲演变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装置
    1.2 试验过程
    1.3 试验记录
    1.4 试验工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三角洲演变过程
    2.2 三角洲河道演变规律统计分析
        2.2.1 主流变化规律
        2.2.2 泥沙堆积规律
3 结论

(2)准东喀木斯特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相与铀矿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地层特征
2 岩石学特征
3 沉积相分析
    3.1 沉积相类型
        3.1.1 扇三角洲相
        3.1.2 辫状河三角洲相
    3.2 砂体展布特征
    3.3 连井剖面特征
    3.4 沉积相平面分布
4 沉积相与铀成矿关系探讨
    4.1 沉积相与铀成矿模式
    4.2 砂体类型与找矿有利区
5 结论

(3)机器学习驱动的地震多属性分析表征扇三角洲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超限学习机的方法原理
    2.2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多属性融合砂体预测
3 基于多属性的扇三角洲沉积展布预测
    3.1 井点沉积特征
    3.2 多属性融合砂体预测
    3.3 预测结果与沉积相解释
4 结论

(4)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以广东省潼湖盆地第四纪地下古河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潼湖地区地质背景
2 工作方法与技术思路
    2.1 构型级次
    2.2 工作方法
3 地下古河道精细表征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 沉积相识别
    3.3 古河道解剖
4 古河道可能引发地下空间开发环境地质问题
5 结论

(5)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砂岩地震岩相识别研究
        1.3.2 砂岩输导体定义
        1.3.3 砂岩输导层油气输导机制
        1.3.4 砂岩输导体的研究方法
        1.3.5 砂岩输导体的发展趋势
        1.3.6 白云凹陷文昌组研究现状
        1.3.7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1 主要研究成果
        1.7.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白云凹陷位置
    2.2 白云凹陷始新世构造特征
    2.3 白云凹陷始新世地层特征
        2.3.1 层序地层格架
        2.3.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砂岩地震反射特征
    3.1 概述
    3.2 砂岩速度与波阻抗结构分析
    3.3 相对低速砂岩的孔隙度估算
    3.4 相对低速砂岩层的地震正演
    3.5 小结
第4章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与孔隙性砂岩识别
    4.1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方法
    4.2 白云主洼始新统细分地震岩相识别
    4.3 沉积微相砂体地震识别特征
    4.4 典型剖面砂岩解释
第5章 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及分析
    5.1 .原形结构剖面恢复的方法
    5.2 典型测线的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1 B-B’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2 C-C’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3 D-D’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4 E-E’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5 F-F’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6 G-G’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7 H-H’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3 小结
第6章 沉积体系重建及分析
    6.1 砂层地震扫描解释
    6.2 沉积体系重建方法
    6.3 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分析
        6.3.1 WCSQ1沉积体系
        6.3.2 WCSQ2沉积体系
        6.3.3 WCSQ3沉积体系
        6.3.4 WCSQ4沉积体系
        6.3.5 WCSQ5沉积体系
第7章 孔隙性砂岩发育及分布
    7.1 孔隙性砂岩判别方法及类型划分
    7.2 不同孔隙砂岩的平面分布
        7.2.1 WCSQ1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2 WCSQ2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3 WCSQ3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4 WCSQ4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5 WCSQ5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第8章 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1 文昌组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8.2 砂岩输导体分布研究方法
    8.3 文昌组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3.1 WCSQ1砂岩输导体分布
        8.3.2 WCSQ2砂岩输导体分布
        8.3.3 WCSQ3砂岩输导体分布
        8.3.4 WCSQ4砂岩输导体分布
        8.3.5 WCSQ5砂岩输导体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储层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主要研究进展
    2.1 层序地层格架
    2.2 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
    2.3 海侵问题
    2.4 事件沉积
    2.5 “源-汇”系统
    2.6 致密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3 热点分析和展望
    3.1 加强浅水三角洲研究,阐明大面积富砂机制
    3.2 开展细粒沉积机理及储层“甜点”预测研究
        3.2.1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
        3.2.2 细粒沉积“甜点”储层预测研究
    3.3 通过沉积过程模拟,揭示不同粒级沉积物形成过程和成因机制
4 结 论

(7)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前积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陇东地区延长组地震前积反射类型
    2.1 内部形态S型-外部形态呈透镜状反射(Ⅰ类)
    2.2 内部形态S型-外部形态呈楔状反射(Ⅱ类)
    2.3 内部形态平行斜交型-外部形态呈楔状反射(Ⅲ类)
    2.4 内部形态切线斜交型-外部形态呈板状反射(Ⅳ类)Ⅳ
3 延长组前积反射的沉积相分析
    3.1 三角洲平原亚相与三角洲前缘亚相
    3.2 浊积扇与前三角洲
    3.3 三角洲-浊积扇系统
4 庆城北三维区块地震沉积学解释
5 沉积相带的地震解释
6 延长组成藏组合
7 结论

(8)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形态判别方法研究进展
        1.2.2 河控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态分类方法
        1.2.3 入湖三角洲形成过程理论求解
        1.2.4 入湖三角洲物理实验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基于阻力参数与活动指标的河流形态判别法
    2.1 河流阻力及河流活动指标
        2.1.1 河床和河岸壁面阻力计算
        2.1.2 河床和河岸活动指标
    2.2 植被因素影响及量化方法
        2.2.1 植被作用的处理方法
        2.2.2 遥感方法确定植被覆盖率
    2.3 基于阻力参数和活动指标的河型分类方法
        2.3.1 河型分类方法
        2.3.2 砾质和砂质河流分类判别
    2.4 河型分类阈值验证
        2.4.1 Leopold和Wolman数据验证(砾质河流数据)
        2.4.2 Delft Hydraulics等数据验证(砂质河流数据)
    2.5 小结
第3章 河控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态分类
    3.1 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计算
    3.2 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相关程度判定
    3.3 三角洲平原水道活动指标计算
    3.4 三角洲平原水道分形维度
    3.5 三角洲平原水道分类判别
    3.6 三角洲水道分类阈值验证
    3.7 小结
第4章 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动力演进理论模式及理论模式验证
    4.1 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平面射流理论模型
    4.2 模型相似解解法
    4.3 床面冲淤变形计算
    4.4 模型验证
    4.5 对比研究
    4.6 理论解影响因素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不同因素对入湖三角洲形成演变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现象
    5.4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及水流流态转变周期分析
        5.4.1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分析
        5.4.2 水流流态的周期性转变及周期预测
    5.5 三角洲沉积过程和形态分析
        5.5.1 三角洲前缘特性分析
        5.5.2 三角洲岸线弯曲度分析
        5.5.3 三角洲沉积形态分析
    5.6 对照组和重复组对比实验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过程实验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装置及方法
    6.3 实验现象
    6.4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分析
    6.5 三角洲沉积过程分析
        6.5.1 纵向生长
        6.5.2 横向生长
        6.5.3 垂向生长
        6.5.4 岸线弯曲度
    6.6 赣江三角洲年内发展变化特征
    6.7 实验三角洲与赣江三角洲演变过程对比分析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表
致谢

(9)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砂砾岩沉积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1 不同成因类型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响应
    1.2 不同成因类型砂砾岩体发育的控制因素
2 渤海海域砂砾岩体分布特征
    2.1 始新世陡坡背景砂砾岩体沉积分布特征
    2.2 中新世初期缓坡背景砂砾岩体沉积分布
3 渤海海域砂砾岩体研究热点与难点
    3.1 陡坡背景砂砾岩体识别及沉积期次刻画技术
    3.2 缓坡背景砂砾岩体成因机制
4 趋势与展望

(10)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1.2.2 海上中深层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3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1.3 资料基础、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资料基础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地震资料解释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
    2.4 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
    2.5 油藏类型、温压系统、流体性质
第三章 渤海海域复杂砂砾岩储层沉积及成因模式
    3.1 渤海复杂砂砾岩沉积模式
        3.1.1 陡坡带沉积模式
        3.1.2 缓坡带沉积模式
        3.1.3 底砾岩沉积模式
    3.2 渤海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3.2.1 不同砂砾岩体储集空间成因
        3.2.2 成分-流体-应力三因素控制的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第四章 研究区东三段沉积特征研究
    4.1 研究区沉积背景
    4.2 物源体系分析
    4.3 扇三角洲沉积相标志分析
        4.3.1 沉积物颜色
        4.3.2 岩性特征
        4.3.3 沉积构造
        4.3.4 地震相标志
    4.4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
        4.4.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4.4.2 剖面相分析
        4.4.3 平面相分析
    4.5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
        4.5.1 扇三角洲平原
        4.5.2 扇三角洲前缘
        4.5.3 前扇三角洲
        4.5.4 近源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4.6 近源陡坡带控砂模式
        4.6.1 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
        4.6.2 沟谷扇体体系分析
        4.6.3 坡折体系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4.6.4 盆内微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4.6.5 “沟-坡-槽”控砂模式
第五章 研究区东三段储层展布规律研究
    5.1 东三段储层特征
        5.1.1 储层厚度特征
        5.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3 储层物性特征
        5.1.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2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5.2.1 基于岩相分类的储层物性评价
        5.2.2 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5.3 井震结合主力目标区储层分布规律预测
        5.3.1 地震属性分析
        5.3.2 巨厚砂体纵向分期解释
        5.3.3 优质及风险储层预测
    5.4 近源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地质建模
        5.4.1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构造模型建立
        5.4.2 基于沉积演化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的属性模型建立
    5.5 开发方案建议
        5.5.1 基于优势储层预测的动用策略研究
        5.5.2 优势储层开发策略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Fan-Delta,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流量入湖三角洲演变特性试验研究[J]. 徐海珏,刘欣悦,宋晓龙,白玉川. 泥沙研究, 2022(01)
  • [2]准东喀木斯特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相与铀矿化[J]. 冀华丽,郭强,秦明宽,刘章月,何中波,杨帆. 地质学报, 2021(11)
  • [3]机器学习驱动的地震多属性分析表征扇三角洲沉积[J]. 蔡国刚,杨光达,周艳,张东伟,解宝国,黄德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9)
  • [4]城市浅层地下古河道表征——以广东省潼湖盆地第四纪地下古河道为例[J]. 王涛,杨凯越,李伟荣,熊伟,朱海宝. 地质通报, 2021(10)
  • [5]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D]. 郭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储层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施振生,朱筱敏,张亚雄,金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04)
  • [7]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前积结构特征[J]. 冯雪,高胜利,刘永涛,王秀珍. 岩性油气藏, 2021(06)
  • [8]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D]. 辛玮琰. 天津大学, 2020(01)
  • [9]渤海海域砂砾岩体沉积响应进展及热点[J]. 刘强虎,朱红涛,杜晓峰,薛永安,杨香华,杨海风,石文龙,周子强. 地球科学, 2020(05)
  • [10]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D]. 全洪慧.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Fan-Delta、Braid Delta 和 Delta 系统的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