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0万五台幅假彩色卫星影像地质构造图的编制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林海斌[1](2018)在《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能源需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且水热型地热能具有区域局限性的弱点,作为地热资源后盾的干热岩逐渐得到重视。为弥补山东省特别是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勘查研究方面的不足,本文以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等地质资料,进行了野外现场勘查及取样,分析了影响干热岩有利选区评价的相关指标,建立了研究区的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得到如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本文搜集了研究区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对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特别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侵入岩分布等与干热岩有关的地质条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2)在查阅了研究区现有资料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干热岩有利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重磁场特征、地温场特征、地质构造及地壳稳定性特征、热储岩性特征、遥感影像特征5个指标层及14个指标要素,对各个指标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及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评价图。(3)研究区干热岩资源综合评价得分在3~8分。根据综合得分,将有利选区划分为五个等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日照莒县—临沂沂水—郯城一带,面积为233.84km2,约占4.67%;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胶莱盆地一带,面积为7103.09 km2,约占14.18%;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的威海荣成,面积为17402.44 km2,约占34.74%;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北部、青岛即墨、威海乳山一带,面积为11816.32km2,约占23.59%;其余地区为不适宜区,面积为11358.37 km2,约占22.82%。(4)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具有较大的干热岩赋存能力,适宜性选区多数分布在构造凹陷处,有利区总体分布在东南沿海及中部胶莱盆地,具有与海岸线方向一致、莫霍面和居里面埋深较浅、地温梯度高的特点。
郭慧敏[2](2016)在《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为了增加林草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中国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工程,对参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农户进行了生态补偿。补偿金数量在行政区域内一般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未考虑生态建设区域中影响生态补偿金的各种要素差异,致使生态补偿呈现出不合理现象。根据研究区的情况进行补偿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看法,但因地制宜地补偿的依据存在难以量化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采用遥感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的地域特征,可以确定不同地域的补偿标准。为了探讨生态建设补偿在不同区域的合理补偿标准,该文以京津生态涵养区张家口为研究区,应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计量经济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生态建设的概况;其次,从物质的角度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从价值的角度对森林生态贡献的价值分别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进行了估算,再次,对各种生态补偿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补偿中存在的与补偿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再次,应用RS、GIS等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生态补偿体系,对森林生态的补偿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研究区进行了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本文对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研究,引入了反映植被质量的植被指数(NDVI)指标,同时也采用了GIS等技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建立多尺度生态补偿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根据两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在2000年-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694751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1100473.33公顷。这说明了张家口森林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为了揭示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原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得知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提高、政策制度。(2)基于价值核算理论,从价值角度估算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生态贡献价值,一是借鉴前人研究结果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为219.38亿元/年,四成多贡献北京地区;二是农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机会成本的估算为33.41亿元/年。两种估算值分别是张家口地区应该得到的森林生态补偿理论值的上、下限。同时表明,张家口市对北京及周围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明了中央或研究区周边地区对研究区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描述了张家口市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补偿情况,提出了生态补偿存在包括补偿标准高度统一、补偿范围过窄等问题。但由于计算出的生态补偿数量与实际补偿值差距太大,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生态补偿方法来解决补偿问题。(3)基于空间差异性,利用RS和GIS技术,探索并明确影响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确定的关键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生态补偿计算体系,设计了相应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4)以研究区为例,验证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结果表明:1)该方法是为生态建设补偿方法提供了新思路。2)利用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对研究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金进行计算,从空间的分布看,每年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高为涿鹿县,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低为怀来县,符合实际,也符合公平的原则。利用ArcGIS10.0对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将补偿区分为5个等级。从空间的分布看,补偿系数最高值的主体分布在涿鹿县和蔚县。3)利用生态补偿体系计算的研究区各区县每年单位面积补偿金差额较大,与原来的各区县均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相比,补偿金最高的增加了402元/公顷,补偿金最少的减少了531元/公顷,区县最高补偿金额是最低补偿金额的2.14倍。这不仅解决了补偿标准“一刀切”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了生态贡献优先与社会公平的补偿原则。 (5)在全国范围内,地貌、经济状况、社会形势不同的地区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地方森林补偿制度以量化其生态效益。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配套的建议:(1)扩大森林生态补偿范围;(2)逐步增加其他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3)实施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4)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刘宁宁[3](2015)在《多源遥感影像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质构造解译与成矿预测中应用》文中认为东昆仑成矿带地处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交接部位,在其东段地区,昆中、昆南断裂呈北西向横贯全区,地壳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极差,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较低,优势矿产与主要矿产潜力不清,尤其遥感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较少。论文以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区为研究区,借助三种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重点进行线环构造信息提取研究,此外应用遥感技术提取金属矿化蚀变信息,结合地物化等资料,依据遥感找矿模型,开展Fe、Cu矿的矿产预测研究。论文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全面收集了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区铁、铜镍矿点及矿化点矿产数据,主要控矿构造,有利成矿地层与岩体,岩浆活动和围岩蚀变以及构造概要图等地质资料,1:100万航磁异常、1:100万布格重力物探数据,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等,数据类型涉及矢量、栅格、图表、文本等。(2)获取了研究区Land Sat-8 OLI影像数据,GF-1影像数据,VV极化Radar Sat-2影像数据,在ENVI4.8软件平台上对三种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Land Sat-8 OLI影像提取了羟基、铁染矿化蚀变信息,并对Land Sat-8 OLI波段组合进行选择用于研究区构造信息提取。通过八种不同的滤波算法对Radar Sat-2影像降噪处理,滤波结果经定量评价得出Gamma-Map算法为本实验最优滤波算法。(3)利用Land Sat-8 OLI影像数据,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增强方法突出构造信息,并参照研究区三维影像用于提取研究区断裂信息。将GF-1影像和Radar Sat-2影像数据以PCA、Brovey、HPF以及小波变换四种方法进行融合实验,PCA变换融合后影像突出了Land Sat-8 OLI影像上未能识别的环形构造信息,此外,运用GF-1的4、3、2波段的假彩色组合影像提取了重点区线性构造。(4)以遥感异常信息、遥感解译结果为基础,综合地、物、化资料,依据遥感找矿模型,经综合分析,开展研究区Fe、Cu成矿预测研究,最终圈定1个Ⅰ级找矿靶区,2个Ⅱ级找矿靶区,2个Ⅲ级找矿靶区,并编制成矿预测图。
贾锦霞[4](2015)在《TM图像在森林资源调查与制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山西省森林资源遥感调查》项目的实践,以山西省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的建立为例,结合具体的山西省森林资源综合解译,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本次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供类似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借鉴。
郑文俊[5](2009)在《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构造变形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后,形成了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高原的大幅度隆升造就和改变了整个亚欧大陆的构造格局,同时对亚洲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是青藏高原北部高原向北扩展的最前缘,也是对高原变形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发育有大量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是通过断裂构造活动习性及构造转换研究高原变形过程的理想区域,同时这一地区也是在青藏高原北部两大主控边界断裂—阿尔金断裂和海原—祁连山断裂带所夹持下的构造转换和构造变形的关键位置。高原边缘主控边界走滑断裂的变形是怎样分布的和如何消失的?变形是如何被吸收转换成不同走向、不同性质构造的?变形是如何迁移到与其平行构造上而不发生衰减的?这些和其他许多有关断裂滑动速率的问题及高原北部断裂的相关问题,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变形和构造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河西走廊及其邻区主要断裂滑动速率的精细研究,同时总结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主控边界断裂上滑动速率的研究成果,获得较为完整的青藏高原北部活动构造几何图像和运动学特征。并以断裂带上滑动速率(位移分布)及构造转换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现今GPS观测数据,归纳总结了该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模式,探讨了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以及高原北部地区构造变形与构造隆升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合黎山南缘断裂是位于河西走廊盆地北侧的控盆断裂,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要活动方式,合黎山的地貌隆升伴随着断裂的活动。断裂分段与地貌分段有完全的一致性,说明合黎山隆升的主要构造作用方式是断层作用。断裂依据几何结构分为三段,各段断错位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弧形分布特征,整个断层的断错位移则显示不对称的东高西低的弧形分布,断层的平均逆冲滑动速率东段(猴儿头段)为(0.34±0.10)mm/a,东段北侧分支(梧桐井段)为(0.14±0.10)mm/a,中段(0.24±0.06)mm/a,西段为(0.18±0.07)mm/a,断裂仅在两端存在局部的左旋位移特征。沿合黎山南缘断裂探槽开挖、地表破裂带遗迹的考察及历史地震考证结果证实,合黎山南缘断裂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强地震事件,最早一次是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一次强地震事件,形成了全断裂破裂,另外两次该地区有历史记载的地震事件,公元180年表氏71/2级地震形成不少于60公里的地表破裂,而公元756年的高台北7级地震仅在断裂东段发生了地表破裂,破裂长度20~30公里。地震不具备准周期复发的特征,与断裂活动模式相统一的是地震活动均是自东向西发生断裂破裂的和断裂扩展的。横跨合黎山不同段落的DEM剖面显示了不同地貌单元段的断层作用方式是有差异的,但总体是断层活动促使合黎山地区向河西走廊盆地内掀斜为主要特征。平行于山脉走向的DEM剖面和断裂带上位移(滑动速率)的分布有相同的模式,均为自东向西倾斜,地貌单元的特征也反映了合黎山自东向西逐渐隆起的构造活动特征。断裂位移的分布特征与断裂带上强地震分布与规模确定了断层带上的位移分布是一种特征地震模式与位移变化模式的结合。断裂的构造变形模式和运动特征是以挤压隆升为主,伴随着合黎山及两侧向河西走廊盆地内整体掀斜,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南侧的青藏高原的挤压和北部阿拉善板块南缘一带的上地壳的缩短弯曲挤出。河西走廊北侧及内部的一些断层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黑山断裂是晚更新世活动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其晚更新世以来的逆冲滑动速率为(0.26±0.06)mm/a;金塔南山断裂全新世有活动,断层性质也以逆冲为主,其晚更新世以来的逆冲滑动速率为(0.22±0.05)mm/a;嘉峪关—文殊山断裂是河西走廊盆地内部的一条分隔酒西盆地和酒东盆地的断层,断裂全新世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现代地貌及构造变形显示了“反向翘起”的构造模式,断裂带上晚第四纪的逆冲滑动速率为(0.30±0.05)mm/a;对于河西走廊北部向东扩展的慕少梁断裂和大车场—阿右旗断裂,其地貌调查和遥感解译结果认为断裂活动主要以自北向南的高角度逆冲为主要运动方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较弱。祁连山北缘断裂的断层运动学特征的调查结果显示,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西段以逆冲为主,东段转变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的特征,断裂全新世活动明显,局部保留有地震破裂带的遗迹,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为(0.41±0.09)mm/a,其东段的左旋走滑速率为(1.20±0.15)mm/a;榆木山北缘断裂断错了全新世早期的地貌面,其断裂西段的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为(0.55±0.15)mm/a,左旋走滑速率为(0.95±0.11)mm/a,而对“骆驼城陡坎”的调查结果认为,该地貌特征不是断层陡坎,而是古代水利工程的遗迹,榆木山的构造变形是祁连山向北的扩展过程,其隆升变形为近对称形态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古浪断裂的滑动速率补充研究的结果为皇城—双塔断裂全新世逆冲滑动速率为(0.39±0.04)mm/a,而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为(2.66±0.38)mm/a;祁连山西端昌马断裂西段滑动速率的补充测量和估算结果是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为(0.14±0.02)mm/a,左旋走滑速率为(1.17±0.04)mm/a,远比前人研究结果的3.3-4.3 mm/a的左旋滑动速率要小的多。青藏高原北部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现今GPS观测揭示了青藏高原向北扩展与高原边缘隆升的运动特征。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跨断裂GPS应变速率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断裂以低滑动速率(<10 mm/a)为主,特别是两条边界断裂阿尔金断裂和海原—祁连山断裂。两条主要控边界断裂上的滑动速率沿断裂的分布变化特征显示了断裂间滑动速率转换及调整。阿尔金断裂自95°E以西的8-12 mm/a稳定滑动速率,向东逐渐降低到最东端约为1-2 mm/a,而海原断裂自哈拉湖一带开始发育后滑动速率为1-2 mm/a,到祁连一带(101°E以东)增大到相对稳定的4-5 mm/a,直到过海原后转向六盘山一带,滑动速率降低到1-3 mm/a,甚至更低。滑动速率的变化及分布特征显示,阿尔金断裂的左旋滑动主要是通过祁连山内部隆起及两侧新生代盆地变形引起的缩短来吸收的,海原—祁连山断裂的低滑动速率及沿断裂运动学特征表明断裂尾端的陇西盆地变形及六盘山的隆起是断裂左旋走滑速率的主要吸收方式。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是由北东东向的阿尔金断裂、北西西向的海原—祁连山断裂带及隆起的祁连山区及其北部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板块的边缘所组成,主边界断裂的左旋走滑,祁连山北部及边缘断裂的挤压逆冲、河西走廊内部隆起及北部断裂的调节作用是高原边缘活动构造图像的主要特征,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高原北部边缘完整的活动构造图像。阿尔金断裂和海原—祁连山断裂之间的转换是通过高原北部边缘隆起山区的逆冲断层来完成的,高原变形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控边断层上的走滑速率、过渡转换区逆冲断层的逆冲滑动速率和高原边缘的高海拔来完成,另外是不同块体内部和边缘的主要新生代盆地的褶皱变形也吸收了少部分地壳变形。祁连山内部及边缘的逆冲断层提供了高原边缘近60%的地壳缩短,阿尔金断裂及海原—祁连山断裂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构造变形机制,是在三个刚性块体所阻挡下的通过内部旋转或构造性质转换来完成的。河西走廊不同位置构造形态和地貌特征的变化,是青藏高原北部两大块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动力变化的结果。河西走廊北部山脉地貌形态、断裂构造活动及构造隆升的特征显示了走廊北部的各主要断裂的发育发展可能是相互独立,其形态和扩展方向说明了其构造形成和扩展的趋势和动力方向,各断层有明显的不一致,不是以往所说的自西向东的发育发展过程,河西走廊北部的断裂(特别是中段)是青藏高原挤压作用下地壳缩短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北部变形模式及变形机制讨论表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变形是一种分布式的连续变形,变形发生自高原内部,边界断裂的走滑被高原内部变形所吸收。同时,祁连山北缘和内部断裂及河西走廊北部的断裂所表现的逆冲为主的活动性质,对地壳增厚模式所强调的由逆冲断层和地壳增厚及局部高海拔来分解吸收地壳变形的说法是支持的。
邢卫国[6](2009)在《保定西部山区地下水赋存环境与勘查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保定西部山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北段,涉及9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1500平方公里。研究区内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皆分布不均。由于资源、经济、技术等原因,地表水在农村地区难于利用,地下水因而成为绝大多数村镇饮水水源的唯一选择。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地区地下水已经被广泛利用,而剩余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近年来很多地下水勘查工程都以失败告终,当地百姓祖祖辈辈缺水喝的局面无法得根本改观。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并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遥感、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研究区主要地下水赋存环境类型,并根据富水构造特点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模式。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有变质岩风化裂隙水、碎屑岩构造裂隙水、岩溶构造裂隙水和松散孔隙水。本文依据含水介质与构造条件的不同,地下水赋存环境类型划分为沉积孔隙、构造裂隙、岩溶裂隙、层间裂隙和风化裂隙等五种类型。应用研究中的遥感工作主要采用了TM/ETM和IKONOS数据源,前者用于1:5万比例尺的面积性调查,后者则用于重点靶区1:10000比例尺的详细调查。遥感研究所取得的地层岩性、构造分布等信息对地面调查和物探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电磁法是本区物探找水的主打技术,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获得异常带,然后运用EH-4或瞬变电磁法进行详细探测,最后借助激电测深法判断异常带的富水程度和出水量。在研究的钻探工作中广泛运用了空气潜孔锤技术,该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而且钻探过程中不需造浆,克服了缺水山区的供水困难。本文建议的地下水勘查模式是水文地质分析→遥感调查→地面地质调查→物探勘查→钻探→试验测试及增水处理。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保定西部山区典型的地下水赋存环境,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模式。本研究成果在找水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保定西部山区乃至整个太行山区的人畜饮水困难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
薛顺荣[7](2008)在《云南三江地区西北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成矿地质背景分析、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研究为基础,以区域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多源综合信息浓缩与类比、求同求异的新思维和矿产资源评价定量技术为手段,建立基于GIS技术平台的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为核心的“三三”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为研究思路。围绕研究思路,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物、化、遥等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地学信息的重新处理和解译,从地层与岩相建造、地质构造、岩浆岩、矿产、重力、航磁、水系沉积物、重砂、遥感等方面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特别探讨了不进一步划分地质背景和划分地质背景的元素含量组合特征、异常分布与地质构造单元的关系,论述了研究区优势矿产为格咱河断裂与三江口—剑川断裂间的普朗—麻花坪地区与印支期、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侵入岩和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其中以与印支期中酸性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为重点。通过优势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普朗、红山及北衙典型矿床研究,从统计的观点,定性或定量的概括了地、物、化和遥等直接或间接找矿信息对优势矿产的控矿作用,概括了典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并建立了成因模式。根据岩浆侵入岩体、矿床点产出的地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成矿作用,划分并总结了普朗—麻花坪地区的成矿带、成矿系列特征,建立了成矿系列的概念性区域成矿模式。以普朗—麻花坪地区与印支期中酸性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为重点,在已知矿床点与区域地质、重力、航磁、水系沉积物、重砂和遥感等直接或间接找矿信息的空间有机关联分析的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的区域成矿模式为指导,提取和构置了矿床点,出露中酸性岩体,重磁、地球化学和遥感信息推测隐伏中酸性岩体,断裂、重磁线型构造和遥感线性构造影响宽度(BUFFER区),重磁上延5km负剩余异常区和莫霍面的幔坡带,以及Cu元素和Cu-W-Mo、Cu-W-Mo-Au-K2O及Pb-Zn-Ag累加指数异常区,大于5个标准单位和大于10个标准单位的各铜矿物异常汇水盆地等各类地学成矿信息预测变量,以地质统计单元为桥梁,基于MARS系统证据权重法建立了该区综合信息找矿预测证据权重模型,按2×2网格单元对该区优势矿产资源进行了定位评价,以后验概率定量划分了A、B、C三个级别的找矿预测远景区,并与已知铜多金属矿床点关联,编制了该区基于MRAS证据权重法后验概率找矿预测图,从地质角度对找矿预测远景区进行了评价。同时,以普朗—麻花坪地区已有1:20万、1:5万地质矿产调查出露中酸性岩体,重磁、地球化学和遥感推测隐伏中酸性岩体为主,结合断裂构造,重力、航磁和遥感线性解译构造,以及水系沉积物测量成矿元素异常、铜矿物重砂异常汇水盆地,遵循“地质体为单元,面积尽可能小且基本一致”的原则,定性圈定了45个评价矿种成矿有利地段,其中32个为出露中酸性岩体成矿有利地段,13个为推测隐伏中酸性岩体成矿有利地段,运用面金属量法对各成矿有利地段铜多金属矿潜在资源量进行估算,全区预测资源总量:铜13624万吨,金9026吨,银2557万吨,铅1525万吨,锌1199万吨,钨10736万吨,钼466万吨,铍373万吨。并以定性和定量综合成矿信息相结合,系统评价了该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找矿潜力和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找矿有利地段,提出该区面积性、矿产勘查和重点矿产勘查分层次,分步逐渐实施的寻找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的工作部署建议。
李锐[8](2007)在《基于遥感和DEM的典型地貌形态提取研究 ——以沙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3S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遥感影像等数据源进行地貌特征信息提取。国内外有关数字地貌信息定量提取方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用DEN进行坡度分级、大区域起伏度计算、山地和盆地等大地貌单元、特殊地貌特征线的提取上,而利用DEM和遥感影像进行典型地貌和微地貌信息提取的研究相对较少。1.本论文利用TM和ETM遥感影像,通过对各种形态特征的反复判读和比较,建立了沙漠地貌解译的遥感解译标志。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的目标地物或现象,对沙漠地貌形态的提取结果进行修正以及沙漠地貌解译都提供了基础和支持。2.利用DEM和遥感影像,在ArcGIS9.0平台上对沙漠地貌单元进行了自动提取。利用DEM提取地貌形态的定量指标(如坡度、曲率、剖面线等)以确定地貌的边缘界限,为沙漠地貌的定量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科学的研究依据。3.对于用DEM不能够自动提取的沙漠类型,或者自动提取后与实际地貌类型某些地方还存在着出入的沙漠类型,需要利用遥感影像上的色相、纹理、形状、大小、阴影等特征,进行人工解译,对比分析进行判读,以便提高沙漠地貌类型边界线的准确性。然后对地貌赋属性并进行信息集成。4.对沙漠地貌单元提取完成后,可以按沙漠的成因、流动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和面积的统计。利用统计结果定量化研究了新疆不同沙漠的成因、不同形态的沙漠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组合关系。
施炜[9](2006)在《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独特,其东侧发育晋陕峡谷地貌,西侧则为六盘山高山地貌。晚新生代以来,本区主要受青藏高原快速向北扩展和高原物质向东构造挤出作用的影响,其新构造活动显着,山脉急剧隆升,河流强烈下切,塑造了现今独特的构造地貌。其地貌发育演化特征记录了不同板间动力系统的远程效应对该区的影响和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查明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差异性和黄河形成演化历史,而且也可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提供地质学证据,对研究板块相互作用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遥感和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对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的构造地貌进行了深入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探讨了其新构造指示意义及其成因与动力学背景。一方面,本文选取六盘山两侧广泛分布的晚新生代红粘土为切入点,这套红粘土地层不仅是我国北方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载体,而且其高程分布的变化特征也记录了高原地区新构造运动过程。运用遥感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首次对六盘山两侧红粘土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化地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红粘土年代学资料及其沉积特征,指出晚新生代以来六盘山两侧存在多期差异性构造隆升事件,由于陇西地区隆升速率显着大于其以东的鄂尔多斯地区,最终使六盘山两侧的构造-地貌格局从原先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另一方面,本文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以MapGIS和ArcGIS为平台,结合野外调查,对晋陕峡谷水系进行信息提取,获得了流域内相关的一些地形地貌参数。其特征分析表明流域内水系和亚流域盆地的发育均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其主要原因是晚新生代以来晋陕峡谷东侧的吕梁山相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发生多期强烈构造抬升和渭河盆地持续下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发育的差异性,探讨了其动力学特征。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构造地貌形态、构造地貌过程、新构造活动强度及其新构造应力场等方面,但由于其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因而在构造地貌过程中又具有一致性。指出本区构造地貌演化主要与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快速生长和向东构造挤出作用及鄂尔多斯高原整体抬升密切相关,同时研究也表明遥感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技术的运用于新构造研究中,是实现构造地貌研究定量化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之一。
陈茂山[10](2005)在《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人和一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物质条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水环境的可靠保障。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选择问题最为突出的海河流域,从先秦至20世纪的历史时段,研究了河流、水系、湖泊洼淀等水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分析了气候、植被、人口增长、流域开发等影响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提出了改善流域水环境的认识和对策思考。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海河水系是历经复杂的历史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东汉末年至隋代初年,在黄河和永定河三角洲不断淤积和共同挤压之下,加之人工疏凿运河的影响,河北平原各水系逐步由分流入海向汇流入海演变。经过以后历代改造,形成今天的水系格局。通过历代水运发展情况,并与零散的历史、考古资料印证可知,古代海河流域各河的河道径流虽有明显的年内年际变化,但水量普遍比现在丰沛,水位变幅则比现在要小。宋元以后,主要河流的含沙量明显增多,造成河道淤积、频繁改道和灾害加重。近代以来,随着用水和排污增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河道断流,水污染加剧,“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成为水环境严重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2、研究表明,先秦时期海河流域曾湖沼广布,平原地区水面面积很大。汉唐时期湖沼洼淀仍稳定发育。宋代通过水利措施,调节
二、1/50万五台幅假彩色卫星影像地质构造图的编制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0万五台幅假彩色卫星影像地质构造图的编制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干热岩的概念及赋存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 |
3 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有利选区评价指标 |
3.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3.2 各评价指标分析 |
4 研究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综合评价结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2)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有关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调查方法 |
1.6.2 分析方法 |
1.7 相关研究说明 |
1.7.1 研究区域 |
1.7.2 数据来源说明 |
2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
2.1.1 森林生态效益 |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1.3 生态补偿 |
2.1.4 空间异质性 |
2.1.5 空间维度的生态补偿 |
2.1.6 生态补偿方法 |
2.2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核算理论 |
2.2.3 机会成本理论 |
2.2.4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2.2.5 分配理论 |
2.2.6 博弈理论 |
2.2.7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生态建设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
3.2 研究区生态建设工程 |
3.2.1 退耕还林工程 |
3.2.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
3.2.3 风沙源治理工程 |
3.2.4 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 |
3.2.5 塞北林场建设项目 |
3.2.6 禁牧工程 |
3.2.7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
3.2.8 区际的专项生态建设项目 |
3.3 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覆被变化数据解译过程 |
4.1 遥感数据的准备 |
4.1.1 图像数据的准备 |
4.1.2 DEM数据的获取 |
4.1.3 行政边界的数据 |
4.2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
4.2.1 几何校正 |
4.2.2 波段合成 |
4.2.3 光谱增强 |
4.2.4 拼接与裁剪 |
4.3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4.4 遥感影像分类 |
4.4.1 分类方法 |
4.4.2 建立解译标志 |
4.4.3 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 |
4.4.4 分类结果示意 |
4.5 退耕还林地及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5.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价值的估算 |
5.1 研究区森林资源及管理现状 |
5.1.1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5.1.2 张家口市林业经营管理现状 |
5.2 研究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5.2.1 生态建设前后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情况 |
5.2.2 张家口市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2.3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变化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 |
5.3 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价值的估算 |
5.3.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 |
5.3.2 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的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分析 |
6.1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情况 |
6.1.1 全国性补偿项目描述性分析 |
6.1.2 地区间的专项生态补偿描述性分析 |
6.2 存在的问题 |
6.2.1 补偿标准高度统一 |
6.2.2 补偿范围过窄 |
6.2.3 资金来源单一 |
6.2.4 补偿期限太短 |
6.2.5 生态补偿基础性制度的缺乏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构建 |
7.1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的优势 |
7.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 |
7.2.1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遵循的原则 |
7.2.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3 生态补偿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4 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及生态补偿系数的计算 |
7.2.5 聚类分析 |
7.2.6 区域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分配结果可视化表达 |
7.3 本章小结 |
8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 |
8.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方法 |
8.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体系各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
8.1.2 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系数 |
8.1.3 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的确定 |
8.1.4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区县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分析 |
8.2.2 区县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
8.2.3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
8.3 本章小结 |
9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配套措施 |
9.1 制定科学的“级层”生态补偿政策 |
9.2 拓宽生态补偿投融资渠道 |
9.3 实施区域内、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 |
9.4 逐渐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
9.4.1 健全补偿主体鉴别机制 |
9.4.2 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 |
9.4.3 引入竞争机制 |
9.4.4 建立有效的社会化监管及评估机制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全文结论 |
10.2 全文展望 |
10.2.1 研究创新 |
10.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多源遥感影像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质构造解译与成矿预测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技术 |
1.2.2 遥感地质构造信息提取技术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区域研究程度 |
2.1 自然地理位置及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特征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活动 |
2.2.4 变质岩 |
2.3 区域研究程度 |
2.3.1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
2.3.2 遥感地质调查研究 |
2.4 地球物理 |
2.4.1 1:100 万航磁异常特征 |
2.4.2 区域重力场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及蚀变信息提取 |
3.1 OLI影像数据 |
3.1.1 数据介绍 |
3.1.2 数据预处理及波段选择 |
3.2 GF-1 影像数据 |
3.2.1 数据介绍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Radar Sat-2 影像数据 |
3.3.1 数据介绍 |
3.3.2 重点区单极化SAR数据获取 |
3.3.3 重点区SAR数据预处理 |
3.4 OLI影像蚀变信息提取 |
第4章 遥感地质特征及断裂构造提取 |
4.1 研究区可解译程度分区 |
4.2 线环构造解译标志的建立 |
4.2.1 线性构造 |
4.2.2 断裂构造及其解译标志 |
4.2.3 环形构造 |
4.3 地质构造解译方法 |
4.4 研究区OLI影像线环构造解译 |
4.4.1 断裂构造增强方法 1 |
4.4.2 断裂构造增强方法 2 |
4.4.3 断裂构造解译 |
4.5 重点区构造信息提取 |
4.5.1 影像融合方法介绍 |
4.5.2 GF-1 与SAR影像融合 |
4.5.3 融合后影像评价 |
4.5.4 线环构造提取及分析 |
第5章 遥感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
5.1 成矿信息分析 |
5.2 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 |
5.3 找矿预测区的划分 |
5.3.1 预测区划分的原则 |
5.3.2 预测区划分的方法 |
5.3.3 预测区类型的制定 |
5.4 靶区圈定及评价 |
5.4.1 成矿靶区预测 |
5.4.2 成矿靶区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TM图像在森林资源调查与制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简况 |
2. 森林资源现状遥感调查程序和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 |
2.1 工作流程图 |
2.2 建立分类系统 |
2.3 建立解译标志 |
2.4 森林资源遥感解译 |
2.5 解译与勾绘精度 |
3. 山西省森林资源的现状及森林类型的分布规律 |
4. 结论 |
(5)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构造变形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和动力学机制及相关问题的争论 |
2.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预期的目标 |
第一章 合黎山南缘断裂新活动性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合黎山南缘断裂概述 |
第二节 断裂新活动性及断错地貌特征 |
1.西段(肖家庄—阴埃墩段) |
2.中段(阴埃墩—红土沟段) |
3.东段(红土沟—猴儿头段) |
第三节 断裂位移及滑动速率分布特征 |
1.地貌面位移的测量方法及配套的采样原则 |
2.断层滑动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原理 |
3.断裂沿线位移测量及滑动速率的确定 |
4.地貌面位移及滑动速率的分布特征 |
第四节 断层带上古地震活动及历史地震考证 |
1.探槽揭露的地震事件分析 |
2.地震地表破裂带发现及相关历史地震的考证 |
3.断裂带上强地震的复发周期讨论及强震迁移的特征 |
第五节 区域地貌特征及断层运动学模式 |
1.合黎山地区DEM信息所反映的构造隆升特征 |
2.区域地貌长期变化与断裂带上位移变化相关性讨论 |
3.断裂活动构造运动模式及运动学特征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河西走廊盆地两侧部分断裂滑动速率估算 |
第一节 河西走廊盆地及祁连山北缘地区的构造特征概述 |
1.区域活动构造概况及活动地块划分 |
2.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构造运动 |
3.河西走廊及其邻区第四纪地层对比及综述 |
第二节 河西走廊盆地北侧及内部断裂活动特征及定量研究 |
1.嘉峪关黑山断裂 |
2.金塔南山断裂 |
3.嘉峪关—文殊山断裂 |
4.河西走廊北部断裂向阿拉善块体内部的分支断层的活动习性 |
第三节 祁连山北缘断裂新活动性定量研究 |
1.佛洞庙—红崖子断裂 |
2.榆木山北缘断裂 |
3.古浪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确定 |
4.昌马断裂滑动速率的重新估算 |
小结 |
第三章 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构造变形模式 |
第一节 河西走廊及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运动学特征 |
1.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构造活动基本图像特征 |
2.主边界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特征 |
3.祁连山内部及边缘断裂的挤压逆冲 |
4.河西走廊内部隆起及北部断裂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GPS观测及晚第四纪地质滑动速率所反映的高原北部构造变形 |
1.青藏高原北部跨主要断层GPS应变速率估算 |
2.断层GPS应变速率与地质滑动速率的分布特征 |
3.GPS应变速率及晚第四纪地质速率所反映高原北部变形特征的讨论 |
第三节 青藏高原北部构造转换模式、地貌特征及构造演化 |
1.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 |
2.横穿祁连山的地壳缩短、地貌表现及构造变形模式 |
3.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活动构造变形机制 |
4.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演化过程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的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研究的主要结论 |
2.论文的主要创新 |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保定西部山区地下水赋存环境与勘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依据与现状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地下水赋存理论研究现状 |
1.1.3 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1.4 研究区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2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
2.1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缺水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社会经济与缺水状况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质背景 |
2.2.2 地层与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 地下水赋存环境类型 |
3.1 地下水赋存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 |
3.1.1 地层岩性 |
3.1.2 地质构造 |
3.1.3 地形地貌 |
3.2 地下水赋存环境的分类 |
3.2.1 沉积孔隙型 |
3.2.2 岩溶裂隙型 |
3.2.3 构造裂隙型 |
3.2.4 层间裂隙型 |
3.2.5 风化裂隙型 |
4 地下水勘查方法研究 |
4.1 遥感勘查技术 |
4.1.1 遥感应用研究 |
4.1.2 创新性认识 |
4.2 物探勘查技术 |
4.2.1 水文物探新技术简介 |
4.2.2 方法选择与应用研究 |
4.2.3 创新性认识 |
4.3 钻探技术研究 |
4.4 地下水勘查方法组合模式 |
4.4.1 沉积孔隙型地下水勘查模式 |
4.4.2 浅层裂隙型地下水勘查模式 |
4.4.3 深层裂隙型地下水勘查模式 |
4.5 勘查技术组合模式应用实例 |
4.5.1 地质背景 |
4.5.2 工作思路 |
4.5.3 勘查实践 |
4.5.4 结果验证 |
4.5.5 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云南三江地区西北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依据 |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
第七节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综合信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处理 |
第一节 地质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地理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 |
第四节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
第五节 遥感数据处理 |
第六节 综合数据处理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三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节 遥感地质特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势矿产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 |
第一节 控矿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典型矿床 |
第三节 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势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定位评价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定位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评价技术思路 |
第三节 地质统计单元划分、地质变量提取与赋值及模型单元选择 |
第四节 综合致矿异常信息专题图层确定 |
第五节 基于MRAS证据权重法的找矿预测远景区评价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势矿产资源量估算 |
第一节 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矿产资源量估算结果 |
第三节 成矿有利地段评价及工作部署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 |
(8)基于遥感和DEM的典型地貌形态提取研究 ——以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地貌学研究现状 |
1.2.2 我国沙漠地貌研究的现状 |
1.2.3 地貌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沙漠地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2 基于DEM的数字地貌定量提取方法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DEM和遥感影像的沙漠地貌信息提取研究总体方案 |
2.1 研究区沙漠地貌的特点 |
2.1.1 我国沙漠地貌的特点 |
2.1.2 研究区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点 |
2.2 数据源分析 |
2.3 研究的总体方案 |
2.3.1 研究方法和技术方案 |
2.3.2 ArcGIS9.0软件工具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漠地貌形态类型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3.1 沙漠的内涵和演变 |
3.2 沙漠的成因概况 |
3.3 沙漠地貌中流动沙漠形态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 |
3.3.1 流动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 |
3.3.2 流动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 |
3.3.3 流动新月形沙垄 |
3.3.4 流动线状沙丘 |
3.3.5 流动星状沙丘和沙丘链 |
3.3.6 流动复合型沙丘和沙丘链 |
3.3.7 流动复合型沙垄 |
3.3.8 流动缓起伏沙地 |
3.4 沙漠地貌中半固定沙漠形态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 |
3.4.1 半固定梁窝状沙丘 |
3.4.2 半固定草灌丛沙丘 |
3.4.3 半固定沙垄 |
3.4.4 半固定缓起伏沙地 |
3.5 沙漠地貌中固定沙漠形态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 |
3.5.1 固定草灌丛沙堆 |
3.5.2 固定梁窝状沙丘 |
3.5.3 固定沙垄 |
3.6 沙漠形态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EM的典型数字沙漠形态提取 |
4.1 数字高程模型DEM |
4.2 地形分析指标 |
4.3 用剖面线法提取沙漠地貌单元的研究 |
4.3.1 基本原理 |
4.3.2 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用起伏度提取沙漠地貌单元的方法研究 |
4.4.1 基本原理 |
4.4.2 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用坡度提取沙漠地貌单元的方法研究 |
4.5.1 基本原理 |
4.5.2 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
4.5.3 试验结果分析 |
4.6 用曲率提取沙漠地貌单元的方法研究 |
4.6.1 基本原理 |
4.6.2 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
4.6.3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数字地貌信息解译和集成 |
5.1 基于遥感影像的数字地貌信息解译理论基础 |
5.2 基于遥感影像的沙漠地貌信息人工解译 |
5.3 沙漠地貌类型的信息集成 |
5.3.1 沙漠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 |
5.3.2 沙漠地貌的次级形态特征 |
5.3.3 沙漠地貌的流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沙漠地貌形态定量分析 |
6.1 新疆沙漠的成因分析 |
6.2 新疆沙漠的流动特征定量分析 |
6.3 新疆及各大沙漠形态特征定量分析 |
6.3.1 新疆沙漠形态特征定量分析 |
6.3.2 多种沙漠形态形成的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创新点及技术路线等 |
2 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及地质构造概况 |
2.1 基于RS 和DEM 的构造地貌研究进展 |
2.2 基于RS 和DEM 的构造地貌研究现状 |
2.3 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及地质构造概况 |
3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流域地貌信息提取 |
3.1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
3.2 数字高程模型特征提取 |
4 六盘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 |
4.1 六盘山两侧红粘土主要特征 |
4.2 红粘土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布特征 |
5 六盘山地区晚新生代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新构造应力场反演 |
6 晋陕峡谷水系和流域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 |
6.1 基于DEM 的水系和流域信息提取 |
6.2 晋陕峡谷水系和亚流域特征分析 |
6.3 晋陕峡谷流域地貌分异成因分析及新构造意义 |
7 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对比分析及动力学背景探讨 |
7.1 鄂尔多斯周缘构造地貌形成演化特征分析 |
7.2 鄂尔多斯高原及其周缘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确定 |
7.3 六盘山与晋陕峡谷构造地貌发育特征对比分析 |
7.4 六盘山与晋陕峡谷构造地貌发育的动力学背景探讨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二、从较长的历史时段研究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题 |
1、关于本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 |
2、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和基本思路 |
第二章 海河流域的水系变迁及河流水文变化 |
一、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变迁 |
(一) 海河水系形成前的河流格局 |
(二) 东汉至隋代海河水系的逐步形成 |
(三) 唐代以来海河水系的改造与变迁 |
二、主要河流的水量变化 |
(一) 清代以前海河流域的诸河水量 |
(二) 从历史上水运兴衰看海河流域诸河水量变化 |
(三) 近代以来海河流域诸河水量变化 |
三、主要河流的含沙量变化 |
(一) 永定河含沙量的历史演变和河床摆动 |
(二) 漳河含沙量的历史演变和河床摆动 |
(三) 大清河含沙量的历史演变 |
第三章 海河流域湖泊洼淀的演变 |
一、先秦西汉时期海河流域的湖泊洼淀 |
二、东汉至北魏时期海河流域的湖泊洼淀 |
三、唐宋时期海河流域的湖泊洼淀 |
四、元明清时期海河流域的湖泊洼淀 |
五、近百年海河流域洼淀的演变 |
六、从遥感资料看海河流域湖泊洼淀的历史演变 |
第四章 从泉水、满井看历史上海河流域地下水位的变化 |
一、历史上海河流域泉水变化概况 |
二、从明清时期引泉灌溉看当时泉水情况 |
三、近百年来海河流域泉水的变化 |
四、从历史上的满井看海河流域的地下水位变化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
一、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变化 |
二、历史时期气候湿润程度的变化 |
三、历史时期洪涝旱灾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历史上黄河下游北流及其对海河流域的影响 |
一、西汉以前黄河下游北流时期 |
二、三国北魏时期的黄河下游 |
三、北宋黄河下游北流时期 |
四、黄河下游北流对海河流域环境的影响 |
第七章 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历史探讨(一) |
一、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 |
二、流域人口分布的历史变迁 |
三、山林砍伐与植被变迁 |
四、土地开发与水环境萎缩 |
第八章 粮食需求增长与水资源制约因素的发展——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历史探讨(二) |
一、清代以前海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 |
(一) 宋代以前的灌溉农业 |
(二) 元明清畿辅水利营田 |
(三) 关于历史上海河流域灌溉发展的几点认识 |
二、从历代漕运看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
(一) 元明清时期的漕运与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 |
(二) 从虚拟水理论看元明清时期海河流域粮食与水资源问题 |
三、近百年来灌溉农业发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
(一) 清末民国时期的灌溉技术进步 |
(二) 近50年来灌溉事业发展及其水环境代价 |
第九章 流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
一、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与水环境营造——以金元明清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为例 |
二、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变迁 |
第十章 流域治理开发对水环境变迁的影响 |
一、历代运河的修建对流域水系格局和水环境的影响 |
二、历史上的防洪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以清代永定河下游系统筑堤为例 |
三、现代流域开发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
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水环境演变 |
第十一章 历史上海河流域治理规划思想的演变 |
一、历代围绕海河流域洪水出路的规划思路 |
二、关于流域淀泊功能定位与治理对策的讨论 |
三、从防洪排水到水资源保障的历史转变 |
第十二章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水资源与水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
(一) 水环境与文明的兴衰 |
(二) 我国历史上关于水环境问题的认识 |
(三) 水资源、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二、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主要历史阶段 |
三、影响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
四、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几点启示 |
五、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1/50万五台幅假彩色卫星影像地质构造图的编制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研究[D]. 林海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2]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D]. 郭慧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3]多源遥感影像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质构造解译与成矿预测中应用[D]. 刘宁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4]TM图像在森林资源调查与制图中的应用[J]. 贾锦霞. 经纬天地, 2015(01)
- [5]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活动构造图像及构造变形模式[D]. 郑文俊.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09)
- [6]保定西部山区地下水赋存环境与勘查方法研究[D]. 邢卫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11)
- [7]云南三江地区西北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 薛顺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4)
- [8]基于遥感和DEM的典型地貌形态提取研究 ——以沙漠为例[D]. 李锐.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7(07)
- [9]鄂尔多斯高原东西两侧构造地貌特征分析及新构造意义[D]. 施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2)
- [10]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D]. 陈茂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