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颈肩疼痛综合症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英茜[1](2021)在《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当下社会中国40-65岁人口已达3.9亿,此年龄段即是人们从生育阶段转为为老年期的生理转化期,其中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断崖式下跌区别于男性的平缓下降,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着远远高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困扰,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骨质疏松、情绪波动、抑郁、睡眠困难、性交疼痛、阴道萎缩、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除身心健康问题之外,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医疗、健康等领域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重塑着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多方参与者提供系统化服务。对比围绝经期综合症与健康管理的范畴一一耦合,并引入服务接触点构建服务体系。对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管理关注恰逢其时。本课题基于服务接触点,以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建立立体服务系统,引导用户加深对围绝经期相关信息的了解,辅助围绝经期用户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改善用户身心健康状况的目的。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首先对社会、医疗和设计背景分别进行概述,对市场上现有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并对服务设计和服务接触点的相关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阐明服务接触点介入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总结出基于接触点进行服务设计的方法。其次,围绕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的各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现状和需求,并结合用户以及利益相关者多方,梳理出产品的服务系统图,整理出对于目标用户进行健康管理的机会点。再次,在前述调研基础上构建用户模型,定义设计方向以及场景闭环,细化用户行为中的关键接触点,并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试,对关键接触点进行量化研究处理得出有效结论,并以此为优化依据结合利益相关者梳理行为轨迹。提出健康管理产品设计策略。最后,以前述用户分析需求为基石,对物理接触点和数字接触点进行设计实践,构建产品框架,完成界面原型到视觉设计的整体设计实践与可用性测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利用服务接触点将服务设计导入围绝经期用户的健康管理的体验之中,是对新人群在新领域的新尝试。梳理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流程并优化、转化、融合和创造了接触点。理论方面,提出了构建围绝经期用户在健康管理流程中的服务接触点的方法。实践方面,完成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实践与验证,为此类健康管理设计和围绝经期相关保健方法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司野[2](2021)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梳理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应用,了解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采用Cohrane系统评价标准对其疗效、镇痛效果、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临床实践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全面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运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是各个数据库建库日期到2021年1月1日,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来补充获取文献。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Cochrane协助网推荐的风险偏移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结局指标主要关注总有效率、VAS疼痛评分及安全性。运用Rev Iew Manager 5.4、Stata 15.1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森林图、漏斗图、Egger和Harb ORd线性回归图、星状图等,得出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疗效、镇痛效果、安全性的客观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纳入的57篇文献均报告了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的有效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⑴有效率:(1)运动针法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OR=3.95,95%CI=[2.54,6.14],P﹤0.00001),Egger’s回归法检验P=0.984﹥0.10不存在发表偏移,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2)运动针法的疗效优于电针(I2=37%﹤40%,OR=1.83,95%CI=[1.00087,3.35163),P=0.005),显着性分析发现结果位于统计学意义的边界,按疼痛部位进行亚组分析后,颈痛组无统计学意义,腰痛组结果与Meta分析一致,组间差异为I2=84.4%,异质性可能来源于疼痛部位,因颈痛组样本量仅有2篇不足以说问题,需将来进一步验证,目前可得出结论:运动针法较电针在治疗腰痛时更有优势;(3)运动针法治疗腰痛时疗效优于西药(OR=4.34,95%CI=[2.23,8.44],P=0.0001﹤0.05);(4)运动针法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结合其他疗法(OR=4.77,95%CI=[2.55,8.93],P﹤0.00001);(5)运动针法与其他疗法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I2=45%﹤50%,OR=0.90,95%CI=[0.12,6.84],P=0.91﹥0.05),因仅纳入3篇文献,结果需谨慎对待;(6)运动针法结合传统针灸疗效优于传统针灸(OR=2.91,95%CI=[1.24,6.82],P=0.01﹤0.05)。(7)运动针法结合其他疗法疗效优于非运动针法(I2=8%﹤20%,OR=5.36,95%CI=[3.70,7.76]P﹤0.00001),Harbord检验结果P=0.232﹥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发表偏移,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结果稳定。⑵镇痛效果:(1)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I2=83%﹥50%,SMD=1.08,95%CI=[0.74,1.42],P﹤0.01),敏感性分析排除经Galbr检验发现的异质性较大文献,结果与Meta分析一致,结果稳定但证据质量较低。;(2)运动针法的镇痛效果优于电针(WMD=0.80,95%CI=[0.85,1.06]);(3)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西药(I2=95%﹥50%,WMD=2.04,95%CI=[0.47,3.61]),异质性较大结果不可信,进行定性分析。(4)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结合其他疗法(I2=30%﹤40%WMD=0.89,95%CI=[0.85,1.22]P﹤0.01);(5)运动针法结合传统针灸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I2=78%﹥50%,WMD=0.78,95%CI=[0.53,1.04],P﹤0.01),通过减补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稳定,但因异质性较大,证据质量较低;(6)运动针法结合其他疗法镇痛效果优于非运动针法(I2=82%﹥50%WMD=2.11,95%CI=[1.64,2.58],P﹤0.01),egger线性回归法计算,P=0.732﹥0.1,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证据质量较低;(7)定性分析显示:运动针法短期镇痛效果强于西药,长期疗效有待考证。⑶安全性:有20篇文献对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了报道,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运动针法安全性较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在治疗颈腰痛时使用运动针法可以得到更好了临床疗效,但在治疗颈痛时使用电针还是运动针刺仍需要将来进一步探讨。(2)使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时与其他疗法相比,运动针法对颈腰痛的缓解更显着。(3)运用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时安全性较好。
朱梦云[3](2020)在《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发生现状及运动康复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是一种常见的姿势不良综合征,以中老年人发生率高,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上交叉综合征会对人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日常生活质量,并可能带来骨关节、肌肉和内脏的继发性伤害。本研究围绕上交叉综合征这一不良体态,调查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发生现状,分析可能的原因;探讨运动康复干预对上交叉综合征人群身体形态和肺功能的影响,为改善上交叉综合征体态、提高人体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试筛选共纳入60名男性受试者,按照程度划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20名,经运动康复干预各组脱落后,最终三组受试者分别为12名、13名、16名。3组实验组均采用PNF牵伸及运动康复策略,包括肌肉牵伸约10分钟,力量训练约20分钟,干预共计8周,每周5次。干预前后分别对三组受试者进行疼痛评估,包括肩颈部的视觉模拟疼痛数字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交叉综合征相关姿势评估:头前倾角(Forward Head Angle,FHA)、头前移距离、圆肩角(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肺功能测试: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时间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实验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显着性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显着性差异检验,P<0.05为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韩山师范学院体态正常与上交叉综合征体态在校大学生的肺活量成绩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肺活量成绩较正常人群群低。(2)韩山师范学院被调查的1144名大学生中发病率为44.4%,其男生群体中发生率为的56.8%,女生群体中发生率的37.4%。(3)干预前后上交叉综合征相关姿势指标比较:(1)FHA:进行8周干预后三组患者FHA角度与干预前对比均具有非常显着性(P<0.05);(2)FSA:干预前三组受试者圆肩角度比较有差异或者不完全相同(P<0.05),8周干预后,三组之间与干预前对比圆肩角度变化有比较显着性差异(P<0.05)。(4)干预前后颈肩疼痛水平VAS的变化情况:干预前三组数据间具有差异或者不完全相同(P<0.05),8周干预后,三组数据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上交叉综合征重度组与干预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疼痛程度显着降低。轻度组与中度组与干预前相比,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前FEV1、MVV进行三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VC、FVC三组间比较干预前后均有差异或者不完全相同(P<0.05)。8周干预后结果显示轻度组各指标测试前后无显着变化(P>0.05),中度组干预前后组内对比FEV1与MVV有显着增高(P<0.05),重度组干预前后4组指标均显着提高(P<0.05)结论:(1)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且上交叉体态学生肺活量低于正常体态学生;(2)8周的运动康复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男性大学生肩颈疼痛程度、头前伸及圆肩的不良体态;(3)8周的运动康复干预策略对中、重度组上交叉综合征男性大学生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轻度组;(4)重度组上交叉综合征学生肺功能指标低于与轻、中度组上交叉综合征学生。
谢洁漪[4](2020)在《基于表面肌电的前倾头位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倾头位(forward head posture,FHP)是一种常见的姿势不良,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往往伴随着颈肩背部的疼痛,引发一系列肌肉骨骼疾病。本研究围绕FHP这一不良体态,分析前倾角度与主客观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通过表面肌电分析量化UT和SCM的疲劳程度,客观评估FHP对各方面颈椎功能的影响程度,为FHP人群的评估提供一些参考值,进行预判断,并且为进一步针对性康复治疗、保持良好姿势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受试者全部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康复科招募的志愿者,共28名。通过对受试者右侧面的图像进行采集测量颅椎角(CVA),即第7颈椎棘突与耳屏连线与穿过第7颈椎棘突的水平线所成的夹角;角度<53°的受试者被分为FHP组,其余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NDI、McGill疼痛问卷、生活习惯相关问卷、ROM(包括屈、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颈部静息和进行不同方向运动时(屈、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及MVIC时UT、SCM的sEMG中的波幅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对CVA与ROM、NDI、McGill及肌电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及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ROM:FHP组左侧屈角度(26.63°±5.71°)小于对照组左侧屈角度(31.83°±3.69°),FHP组右侧屈角度(26.50°±5.25°)小于对照组右侧屈角度(31.6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HP组前屈角度(43.38°±6.72°)、后伸角度(50.13°±9.67°)、左旋转角度(68.75°±5.43°)、右旋转角度(68.25°±7.92°)与对照组前屈角度(45.58°±8.49°)、后伸角度(54.00°±7.52°)、左旋转角度(67.33°±7.61°)、右旋转角度(68.58°±5.03°)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UT、SCM的sEMG中的RMS、MF:(1)FHP组颈后伸时左侧UT的RMS值(6.64±3.62)μV、右侧UT的RMS值(6.59±4.26)μV分别大于对照组左侧UT的RMS值(3.81±1.34)μV、右侧UT的RMS值(3.64±1.66)μV,颈部左侧屈时左侧UT的RMS值(8.60±7.20)μV大于对照组左侧UT的RMS值(4.07±1.67)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FHP组在颈部左侧屈时左侧SCM 的 RMS 值(27.67±19.54)μV 大于对照组左侧 SCM 的 RMS 值(15.48±7.81)μV及右侧屈时右侧SCM的RMS值(32.20±30.93)μV大于对照组右侧SCM的RMS值(13.32±7.96)μV;颈部左旋转时左侧SCM的RMS值(12.77±5.76)μV大于对照组左侧 SCM 的 RMS 值(6.65±6.01)μV,右侧 SCM 的 RMS 值(45.90±39.32)μV 大于对照组右侧SCM的RMS值(22.49±14.66)μV及右旋转时左侧SCM的RMS值(42.12±22.29)μV大于对照组左侧SCM的RMS值(24.95±15.6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FHP组右侧屈时右侧SCM的MF值(84.78±13.59)Hz小于对照组右侧SCM的MF值(96.60±13.68)Hz,SCM的MVIC时右侧SCM的MF值(81.60±11.94)Hz小于对照组右侧SCM的MF值(92.33±13.35)Hz,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NDI:FHP 组的 NDI(5.06±2.86)分略大于对照组(3.58±1.93)分,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简化McGill疼痛评定:FHP组McGill疼痛评分(3.63±6.53)分略大于对照组(1.25±1.71)分,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1)CVA与颈部右侧屈及右旋转时的双侧SCM的RMS值呈负相关(r=-0.477,r=-0.535,r=-0.417,r=-0.418,P<0.05),CVA 与 UT 的 MVIC 时右侧 UT的MF值呈正相关(r=0.464,P<0.05),CVA与左侧屈时左侧SCM的MF值呈正相关(r=0.452,P<0.05),CVA与右侧屈时右侧SCM的MF值呈正相关(r=0.472,P<0.05)。(2)CVA与左侧屈角度呈正相关(r=0.380,P<0.05),CVA与其他方向的活动度并未出现显着相关性。结论1.FHP受试者颈椎侧屈受限;2.FHP受试者在颈后伸时双侧UT的RMS增强,在侧屈及旋转时收缩侧的SCM的RMS增强,提示肌肉活动减少,容易过度激活;在右侧屈及SCM的MVIC时MF减小,提示右侧SCM肌疲劳;3.FHP与颈痛及NDI无明显相关;4.CVA与颈椎左侧屈角度、颈部活动时收缩侧UT和SCM的肌电活动有较强的相关性。
冯昊[5](2020)在《浮针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及致痛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由肌筋膜触发点所引起,表现为软组织的局部压痛和牵涉痛并与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伏案工作的时间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已经成为非关节性骨骼肌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中,浮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浮针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五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初步探究浮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4只,适应性饲养一周。(1)空白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24只,正常饲养,予以抓取刺激。(2)造模组(Myofascial pain Control Group,MC)24只,根据“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触发点动物模型,每周的第一天对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进行动能为2.352J的重物打击一次,第二天在-16°的电动跑台上进行离心运动,持续90min,而后正常饲养,造模八周。(3)选取造模成功大鼠6只为浮针治疗组(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Group,FC),进行一周三次,持续两周浮针治疗。第一阶段于第五周、第八周随机处死NC、MC两组大鼠各6只,测定大鼠外周血液TNF-α、5-HT含量,取大鼠左侧股内侧肌HE染色切片观察形态学变化;第二阶段于第十周取NC、MC、FC三组大鼠各6只左侧股内侧肌,HE染色切片观察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液中5-HT含量,外周血液TNF-α含量及局部组织CGRP含量。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P<0.05为差异显着性水平。结果:(1)第一阶段:第五周,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血液5-HT、TNF-α、脑组织5-HT含量升高(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第八周造模完成,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血液5-HT、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5-HT含量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股内侧肌HE染色显示:(1)横切面,肌细胞排列紊乱、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细胞核内移,并形成增大、呈圆形的挛缩结节,并有淤血出现。(2)纵切面,肌纤维粗细不规则,呈梭形聚集,表现为两端变细中间粘连膨大,相间出现变细的肌纤维部分细纤维出现萎缩、断裂和扭曲变样。(2)第二阶段:第十周治疗完成,与造模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液5-HT、TNF-α、受损组织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5-HT含量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液5-HT、TNF-α、受损组织CGRP含量显着升高(P<0.05),脑组织5-HT含量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各因子含量无显着变化;0、5、8、10周时段,造模组大鼠血液5-HT、TNF-α含量共同上升,呈正态线性相关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股内侧肌HE染色显示:(1)横切面,肌细胞水肿、炎性浸润所有改善,圆形结节依然有部分存在,多数肌细胞已经得到修复。(2)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稍规则,断裂和扭曲变样肌纤维减少,梭形聚集结构变少,损伤肌纤维组织已经修复。结论:1、浮针干预降低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五羟色胺和外周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五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有利于疼痛缓解,这可能与浮针松解触发点处筋膜压力,增加局部血液再灌注,改变其理化环境有关。2、浮针治疗可以改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受损肌肉的病理状态,促进肌肉组织的恢复。
许翰勋[6](2020)在《七芎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观察研究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采用七芎颗粒及颈痛颗粒两种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患者颈椎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和治疗效果等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用以客观评价口服七芎颗粒这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患者病例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根据病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应用七芎颗粒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颈痛颗粒治疗,一日3次,以2周为1疗程,治疗时间为期2个疗程,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及功能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对比及量化,并运用SPS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功能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组内比较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均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有效地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指数,改善疼痛程度及活动度,但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均可以起到较为满意的疗效,都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2个疗程内,使用七芎颗粒治疗比颈痛颗粒疗效更佳,七芎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优先选择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周雪添[7](2020)在《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项背肌筋膜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效优价廉、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扬州市中医院2018年06月至2019年12月骨伤科及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对照组a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拔罐,5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b采用艾瑞昔布口服,早晚各0.1g。治疗15天后随访,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总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疗效、复发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基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1)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体征总评分、PRI、VAS、PPI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症状体征总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P<0.01),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RI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与对照组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VAS、PPI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愈显率90%,对照组a总愈显率65%,对照组b总愈显率45%;治疗组和对照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b(P<0.01),对照组a疗效优于对照组b(P<0.05);(6)复发率比较: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未发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0%。结论:1、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2、针对项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疗法和普通针刺联合拔罐疗法在症状体征评分、总体疗效上优于口服艾瑞昔布,在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时可能非药物疗法优于药物疗法。3、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疗法不仅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并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有效减少项背肌筋膜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杨辉[8](2019)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与本院骨科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寻一种起效快、疗程短的颈型颈椎病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东葛骨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手术组A(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和保守组B(颈牵引+中药涂擦+烫熨治疗+TDP+美洛昔康+穴位贴敷);其中手术组A 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保守组B 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39-80岁,A组平均年龄(45.33±6.50)岁,平均病程(14.47±2.07)月;B组平均年龄(45.05±6.53)岁,平均病程(14.65±2.12)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1天、1周、1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各自的治疗方案,无严重的神经及脊髓损伤、无死亡病例。其中A、B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VAS、NDI评分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组A组内VAS、NDI评分对比显示,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段相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术后各个时间节段VAS、NDI评分两两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保守组B组内VAS、NDI评分对比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节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治疗后1天与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VAS及NDI评分相互对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NDI评分相互对比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NDI评分两两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与本院骨科综合保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但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起效快,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使其更快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而且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而保守治疗在短期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慢,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工作、学习等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治疗不充分或者中断治疗,最终使其疗效减弱。
张增超[9](2019)在《闻庆汉教授特色推拿结合方药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学习和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他们一生致力于传统中医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将理论实践于临床,经过几十年不懈的研究与探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术观点,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通过对闻庆汉教授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研究,以丰富传统中医药治疗躯体疼痛的临床思路和治疗方法,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学术发展,进一步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方法:通过对闻教授学术继承人樊云副教授的临床跟师学习,对闻教授推崇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杂病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和闻教授的医案、学术论文、着作等的研读,积极参加专题讲座等方式,学习闻教授治疗躯体疼痛常用的推拿手法和方药,并对其进行总结提炼,从病因病机、推拿治疗、中药治疗等方面入手,对闻教授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和文献研究,本论文将闻庆汉教授对躯体疼痛类病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推拿手法治疗、中药治疗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外邪侵袭,阻滞经络;正气不足,经脉失养;跌扑损伤,瘀阻经络;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筋骨错位,不正则痛;劳逸失度,饮食失宜等。在治疗上,多以推拿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推拿治疗的论述,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颈肩臂疼的推拿治疗和背腰腿疼的推拿治疗,并对闻教授临床特色手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在中药的论述中,主要选取闻教授临床常用方剂进行分析,包括方剂的配伍特点和加减运用等,如活络效灵丹、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分析,总结得出闻教授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如下:1、推拿方面,其手法特点主要有轻巧柔和,注重渗透;基于临床,创新手法;循经推拿,注重整体;三因制宜,轻重有度。其推拿学术经验主要有强调整体,重视胸椎;四诊合参,重视触诊;整复错位,正则不痛;中西互补,明确诊断;康复锻炼,治养结合。2、中药方面,其方药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主要有善用引经,引药入病所;注重配伍,使用对药;喜用生药;善用虫类药;重视现代药理学研究;重视成方应用;治疗躯体疼痛,兼顾脏腑。结论:闻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近50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其有着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推拿结合方药治疗躯体疼痛,其手法巧妙,用药精当,堪称一绝。闻教授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亦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中医药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在中医药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王显[10](2019)在《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将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与单纯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估归甲止痛胶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为归甲止痛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山西省中医院脊柱外科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收集时间为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将入选试验的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归甲牵引组)38例和单纯牵引(单纯牵引组)38例,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归甲牵引组: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疗法。我们让患者饭后口服归甲止痛胶囊,4粒每次,一日三次,每日于我院门诊行牵引治疗,专人负责牵引,治疗时间3周。单纯牵引组:单纯牵引疗法,每日于我院门诊行牵引治疗,专人负责牵引,治疗时间3周。牵引方法:采用枕颌牵引带悬吊式牵引疗法,患者坐位,眼睛平视前方,颈椎前屈,牵引角度控制在10o左右,以患者感觉舒适的角度为准,牵引重量起始5kg,按0.5kg标准递增,最重不超过患者体重1/10,每天1次,每次30min,治疗时间3周。归甲牵引组、单纯牵引组共同辅以健康宣教育,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镇痛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3月后观察复发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归甲牵引组与单纯牵引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得出Z=-2.6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疗效好于单纯牵引。(2)治疗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甲牵引组与单纯牵引组的VAS、镇痛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归甲止痛胶囊能够改善颈部疼痛。(3)治疗后,通过比较归甲牵引组与单纯牵引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归甲止痛胶囊能够改善颈椎功能。(4)通过比较归甲牵引组与单纯牵引组复发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归甲止痛胶囊降低颈型颈椎病复发率。(5)通过用药期间安全性的观察,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将归甲止痛胶囊应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是安全的。结论通过本临床试验可知,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牵引;在改善疼痛方面,归甲牵引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组,说明归甲止痛胶囊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在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方面,归甲牵引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组,说明归甲止痛胶囊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活动;归甲牵引组复发率明显降低,说明归甲止痛胶囊对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通过用药期间安全性的观察,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可以将归甲止痛胶囊应用于治疗颈型颈椎。
二、对颈肩疼痛综合症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颈肩疼痛综合症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围绝经期人群现状 |
1.1.2 医疗背景:围绝经期预防和治疗方式现状 |
1.1.3 设计背景:服务接触点和服务设计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围绝经期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服务设计介入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健康管理与服务接触点设计研究 |
2.1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分析 |
2.1.1 社区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 |
2.1.2 健康管理服务在互联网产业中的表现 |
2.1.3 健康管理服务发展业态 |
2.2 服务接触点概述 |
2.2.1 服务接触点的定义 |
2.2.2 服务接触点的构建 |
2.2.3 服务接触点的衡量 |
2.3 服务接触点设计介入健康管理 |
2.3.1 服务接触点设计的必要性 |
2.3.2 以围绝经期人群为研究单位的原因 |
2.4 服务接触点介入健康管理的案例研究 |
2.4.1 案例一:一种以人为本的整体方法来管理糖尿病护理 |
2.4.2 案例二:青蛙公司重构盆腔检查 |
第三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用户研究与分析 |
3.1 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行为调研策略 |
3.1.1 调研思路 |
3.1.2 调研目的 |
3.1.3 调研对象 |
3.1.4 调研方法 |
3.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性研究 |
3.2.1 文献资料调研 |
3.2.2 现有app竞品分析 |
3.2.3 用户深入访谈 |
3.2.4 研究总结 |
3.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量研究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结果阐述与分析 |
3.4 问题思考与机会识别 |
3.4.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问题思考 |
3.4.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设计机会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策略 |
4.1 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
4.1.1 定义目标用户 |
4.1.2 构建用户模型 |
4.2 设计定位 |
4.2.1 定义场景闭环 |
4.2.2 定义设计方向 |
4.3 需求点提炼 |
4.3.1 需求功能转化 |
4.3.2 接触点分析 |
4.4 提出设计策略 |
4.4.1 增强用户对于接触点的控制感 |
4.4.2 强化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理性思维 |
4.4.3 引导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感性思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实践 |
5.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定义 |
5.1.1 设计的概念说明 |
5.1.2 利益相关者和商业模式 |
5.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功能内容 |
5.2.1 知识普及阶段 |
5.2.2 健康锻炼阶段 |
5.2.3 饮食管理阶段 |
5.2.4 自主监测阶段 |
5.2.5 心理健康测试及练习阶段 |
5.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数字接触点设计 |
5.3.1 信息架构设计 |
5.3.2 原型设计 |
5.3.3 视觉设计 |
5.3.4 主要交互页面设计 |
5.4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物理接触点设计 |
5.5 方案可用性测试 |
5.5.1 确定测试方案 |
5.5.2 招募测试用户 |
5.5.3 典型任务创建 |
5.5.4 测试执行 |
5.5.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问卷A:一份有关40-60 岁女性生命体验的问卷 |
问卷B:更年期健康管理满意度调查 |
附录二 用户访谈 |
访谈A:围绝经期用户访谈 |
访谈B:妇幼保健院医生访谈 |
访谈C:社区工作人员访谈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项目 |
(2)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发生现状及运动康复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上交叉综合征的概念 |
2.2 上交叉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
2.3 上交叉综合征的评价标准 |
2.4 发生原因及机制 |
2.4.1 肌肉失衡模式 |
2.4.2 交互抑制肌肉模式 |
2.4.3 错误动作的编排和模仿练习 |
2.5 康复治疗方法 |
2.5.1 国外研究现状 |
2.5.2 国内研究现状 |
2.6 上交叉综合征与肺功能的关系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实验对象及分组 |
3.2 纳入标准 |
3.2.1 调查阶段的纳入标准 |
3.2.2 干预阶段的纳入、排除标准和分组标准 |
3.3 研究指标 |
3.3.1 调查测试指标 |
3.3.2 实验干预测试指标 |
3.4 运动康复干预方案 |
3.4.1 肌肉牵伸方案 |
3.4.2 弹力带肌力训练方案 |
3.5 数理统计方法 |
3.6 实验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UCS调查结果 |
4.1.1 大学生UCS发生情况 |
4.1.2 大学生的BMI指数和肺活量 |
4.2 运动康复干预结果 |
4.2.1 头前倾角(FHA)变化情况 |
4.2.2 圆肩角(FSA)变化情况 |
4.2.3 疼痛水平变化情况 |
4.2.4 各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的改变 |
5 分析讨论 |
5.1 大学生UCS调查结果分析 |
5.1.1 大学生UCS发生率 |
5.1.2 UCS大学生的肺活量改变 |
5.2 运动康复干预对大学生UCS影响的分析 |
5.2.1 身体姿势的改变 |
5.2.2 疼痛水平的改变 |
5.2.3 肺功能的改变 |
5.2.4 中、重度组干预效果优于轻度组原因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表面肌电的前倾头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二) 入组标准 |
(三) 受试者选择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退出标准 |
4. 脱落与剔除标准 |
5. 脱落受试者的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盲法设计 |
(二) 观察指标 |
1. 基线评价 |
2. FHP的各项评价 |
(三)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二) 两组受试者ROM的比较 |
(三) 两组受试者颈部不同运动时UT、SCM的sEMG信号比较 |
1. 颈部不同运动时UT的RMS值比较 |
2. 颈部不同运动时SCM的RMS值比较 |
3. 颈部不同运动时UT的MF值比较 |
4. 颈部不同运动时SCM的MF值比较 |
(四)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比较 |
(五) 简化McGill疼痛评定比较 |
(六) 相关性分析结果 |
1. CVA与sEMG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 CVA与颈椎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四、实验流程图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 FHP与颈椎活动度的关系 |
(二) FHP与表面肌电中RMS、MF的关系 |
(三) FHP与颈部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关系 |
(四) FHP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
(五)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前倾头位与颈痛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5)浮针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及致痛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肌筋膜的研究进展 |
2.1.1 筋膜的解剖认识 |
2.1.2 筋膜的生理功能 |
2.1.3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流行病学 |
2.1.4 发病机理研究 |
2.1.5 肌筋膜触发点组织病理和临床表现 |
2.1.6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
2.1.7 肌筋膜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 |
2.1.8 小结 |
2.2 浮针(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的研究进展 |
2.2.1 浮针的概述 |
2.2.2 浮针的特点 |
2.2.3 浮针的现代医学理论机制 |
2.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3.2 研究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相关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案 |
3.3.1 模型制备 |
3.3.2 模型的评价 |
3.3.3 干预方案 |
3.3.4 技术路线图 |
3.4 试验方法 |
3.4.1 大鼠行为学观察 |
3.4.2 取材时间节点与标本制备 |
3.4.3 肌组织HE染色 |
3.4.4 免疫组织化学 |
3.4.5 五羟色胺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一般观察结果 |
4.2 形态学观察结果 |
4.3 浮针对肌筋膜疼痛大鼠5-HT、TNF-α、CGRP的影响 |
4.3.1 造模5周和8周空白组与造模组血液5-HT变化 |
4.3.2 造模5周和8周空白组与造模组血液TNF-α含量变化 |
4.3.3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液5-HT含量变化 |
4.3.4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液TNF-α含量变化 |
4.3.5 治疗后各组大鼠局部组织CGRP含量变化 |
4.3.6 治疗后大鼠左右脑组织5-HT含量变化 |
4.3.7 治疗后各组大鼠中枢和外周5-HT含量变化 |
4.3.8 造模组不同时段大鼠血液5-HT和 TNF-α含量变化趋势 |
5 讨论 |
5.1 MPS大鼠模型复制及探讨 |
5.2 浮针治疗对大鼠外周系统因子含量的变化影响 |
5.2.1 浮针治疗对大鼠TNF-α含量的影响 |
5.2.2 浮针治疗对大鼠CGRP含量的影响 |
5.2.3 浮针治疗对大鼠5-HT含量的影响 |
5.3 浮针治疗对大鼠中枢系统因子含量的变化影响 |
5.4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大鼠的病理组织学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七芎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与评定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基线资料 |
2.两组病人治疗前各症状轻重程度 |
3.两组病人治疗后各症状轻重程度 |
4.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症状轻重程度 |
5.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 |
6.两组治疗前颈椎活动度 |
7.两组总体疗效 |
第四部分 讨论 |
1.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2.临床疗效分析 |
3.预防 |
4.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及功能量表 |
附录2 颈部活动度(ROM)评分量表 |
附录3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项背肌筋膜炎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项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1.2 项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项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解剖基础 |
2.3 肌筋膜炎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治疗肌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
3 对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总结和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材料选择 |
2.3 治疗方法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价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随访 |
4 研究结果 |
4.1 剔除、脱落病例统计 |
4.2 基线比较 |
4.3 疗效指标 |
4.4 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果 |
5 分析和讨论 |
5.1 立题依据 |
5.2 疗效评价标准的选取依据 |
5.3 疗效结果分析 |
5.4 技术的安全性评述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7.1 存在的问题 |
7.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颈椎病定义 |
1.2 颈椎病发病率及好发人群 |
1.3 颈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颈椎病病理与生理 |
1.5 颈椎病西医分型 |
1.6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6.1 颈椎病的中医定义 |
1.6.2 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1.6.3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
1.7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1.7.1 颈型颈椎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
1.7.2 颈型颈椎病西医病因病机 |
1.7.3 颈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1.7.3.1 西医保守治疗 |
1.7.3.2 微创治疗 |
1.8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1.8.1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定义 |
1.8.2 颈型颈椎病中医病机 |
1.8.3 颈型颈椎病中医学分型 |
1.8.4 颈型颈椎病中医治疗 |
2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治疗方法 |
2.5.1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 |
2.5.1.1 术前准备 |
2.5.1.2 手术操作过程 |
2.5.2 综合保守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定方法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
3.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
3.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
4 讨论 |
4.1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 |
4.2 综合保守治疗颈型颈椎病方案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VAS评分 |
附表 2 NDI评分 |
附图 |
缩略词表 |
综述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
1 中医治疗 |
1.1 内服中药 |
1.2 针灸治疗 |
1.3 推拿治疗 |
1.4 小针刀 |
1.5 其他治疗方法 |
2 西医治疗 |
2.1 西药治疗 |
2.2 颈椎牵引 |
2.3 物理疗法 |
2.4 微创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闻庆汉教授特色推拿结合方药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闻庆汉教授简介 |
2 闻庆汉教授对躯体疼痛类病症的认识 |
2.1 在祖国医学上的认识 |
2.2 在现代医学上的认识 |
3 闻庆汉教授对躯体疼痛类病症的治疗 |
3.1 推拿治疗 |
3.2 方药治疗 |
4 闻庆汉教授治疗躯体疼痛学术经验总结 |
4.1 闻教授推拿学术经验总结 |
4.2 方药治痛经验总结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治疗躯体疼痛以“通、荣、正”为法 |
5.2 特色手法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特色手法图示 |
致谢 |
(10)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或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意外情况处理 |
2.4 统计学处理 |
3.疗效观察指标 |
3.1 临床疗效评价 |
3.2 VAS、镇痛评分 |
3.3 颈椎活动度 |
3.4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
4.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镇痛评分、NDI评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比较 |
4.5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
5.安全性评价 |
6.讨论 |
6.1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6.2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6.3 归甲止痛胶囊治疗颈型颈椎病 |
6.4 牵引在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
7.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颈肩疼痛综合症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D]. 朱英茜. 江南大学, 2021(01)
- [2]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司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发生现状及运动康复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D]. 朱梦云.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2)
- [4]基于表面肌电的前倾头位临床研究[D]. 谢洁漪.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浮针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及致痛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D]. 冯昊. 西安体育学院, 2020(03)
- [6]七芎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许翰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雪添. 扬州大学, 2020(04)
- [8]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 杨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闻庆汉教授特色推拿结合方药治疗躯体疼痛的学术经验研究[D]. 张增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归甲止痛胶囊联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 王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围绝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