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度量西葫芦种子活力参数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徐蒙可[1](2021)在《DA-6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
陆心宇[2](2021)在《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连作障碍会使黄瓜的生长受抑、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病虫害严重,已成为黄瓜优质高产的限制因子之一,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中苯丙酸(PA)是黄瓜最主要的自毒物质。多巴胺(Dopamine DA)具有调节植株生长能力、清除活性氧,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作用,因此研究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主要的蔬菜作物——黄瓜为研究对象,以抗连作能力较强的‘津优1号’和抗连作能力较弱的‘津研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3-苯丙酸模拟自毒物质,以多巴胺为缓解溶液灌根,研究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幼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种子的萌发率下降、生长指标降低、种子胚根处出现瘤状凸起、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淀粉含量增加,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些现象,提升种子生长的能力。2、苯丙酸胁迫会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能力,降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能力,下调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CHLH、HAMA1、POR和CAO的表达量且对抗性较差的‘津研4号’抑制作用更明显,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不良影响。3、外源多巴胺可以降低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的累积,提升黄瓜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苯丙酸胁迫下,‘津优1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受到抑制,而‘津研4号’的SOD活性提升,两个黄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升,且‘津优1号’的提升更明显,超氧化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受到抑制,其中‘津研4号’的CAT和APX酶活性受抑制更严重,外施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不良影响,提升黄瓜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两个品种黄瓜的POD、PPO、CAT和APX酶活性均提升。4、苯丙酸胁迫会抑制黄瓜幼苗的氮同化能力,两个品种黄瓜的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均下降,且‘津研4号’的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下降更严重,外施多巴胺可以提升两个品种黄瓜的氮同化能力,相关酶活性均上升。5、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化酶(SP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均提升,外施多巴胺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些酶的活性,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受到苯丙酸胁迫的抑制,而外施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现象。6、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均提升,且‘津优1号’的提升更明显,外施多巴胺会抑制两个品种黄瓜的内源多巴胺分泌,导致内源多巴胺含量降低。7、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各部分元素含量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降低、产生畸形果,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些现象,提升黄瓜的外观品质和产量,减少畸形果。综上所述,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种子、幼苗和果实的生长能力降低,且‘津研4号’幼苗受到的抑制更严重,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胁迫程度,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升抗氧化性能,增强光合能力,提升氮代谢和碳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黄瓜的元素吸收,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
李梦媛[3](2021)在《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制备及对种子萌发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桦木因其耐寒、速生、抵抗力强等特性,常作为防护树种颇受人们喜爱。白桦脂醇作为白桦树皮的主要提取物,利用价值极高,其抗肿瘤特性博得了较高的关注,目前对白桦一类高大乔木的开发过于集中导致森林植物资源急剧短缺,各种附带问题呼之欲出。本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对白桦、枫桦、黑桦、油桦这四种桦木的剩余物进行再度利用,制备木醋液以及使用制备过程中主要副产物生物质炭制备活性炭以实现桦木的开发提供森林后备植物资源,研究探讨其应用价值。具体结果如下:1.四种桦木木醋液产率随着制取功率的增大,均呈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炭化物的产量逐渐降低、精制得率与粗木醋液产量成负相关;pH的范围均在2.29~2.97之间,pH值的大小与总酸含量成负相关;密度的范围在1.003 1~1.109 1 g/mL之间且制取终温越高密度值越小;含水量的范围为37.31%~51.23%。2.通过GC-MS技术对500 W、1000 W、1500 W、2000 W四种制取功率下制备的共16种桦木木醋液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功率下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主要有机成分为酚类、酮类、醛类、酸类等,额定功率为1500 W的条件下所制取的木醋液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其中白桦木醋液有效成分含量为90.86%、枫桦木醋液95.25%、黑桦木醋液95.55%、油桦木醋液95.66%。3.通过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四种自制桦木活性炭,以市售活性炭参数作为对照,得到了白桦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孔径体积为656.79 m2/g与0.355 8 cm3/g,枫桦为560.03 m2/g 与 0.303 2 cm3/g,黑桦为 640.12 m2/g 与 0.315 1 cm3/g,油桦为 795.11 m2/g 与 0.4354 cm3/g,照市售活性炭318.82 m2/g与0.283 3 cm3/g均有明显提升。对水中亚甲基蓝的清除率与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均为油桦活性炭>白桦活性炭>黑桦活性炭>枫桦活性炭>市售活性炭。4.使用不同稀释浓度下四种桦木木醋液浇灌小麦、茄子、长春花种子,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500倍稀释的枫桦木醋液对茄子和长春花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500倍稀释的黑桦木醋液对长春花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之外,1000倍、1500倍、2000倍稀释条件的木醋液对小麦、茄子、长春花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此外,不同种类的桦木木醋液对植物种子的作用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在环境友好型农药、绿色型植物生长促进剂领域大有作为。本试验得到的结果证明了桦木开发的潜在价值,为顺利开发桦木产品、提供森林后备植物资源奠定理论依据。并且在使植物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多级利用的同时对桦木木醋液的研究及天然产品的研发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蔡光容[4](2019)在《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控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所产生的项新型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用量少、见效快、操作简单和便于推广等优点,在缓和作物遗传、缓解限制,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环境恶化造成胁迫事件频发的条件下,化控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备受人们的关注。以烯效唑、多效唑为代表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产、抗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烯效唑、多效唑在生产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药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缓解胁迫伤害的同时延缓了作物的生长进程,部分三唑类调节剂存在土壤残留,对动物存在一定的慢性毒害。绿豆是一种杂豆类作物,其种子颗粒较小、萌发活力较高,是研究豆类作物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想试材。为了寻求活性广、低毒、绿色、环保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2,4-三唑类衍生物,并以绿豆“绿丰5号”为试材,将所有目标化合物设计为不同浓度(0μM、1μM、10μM、100μM、1000μM)浸种处理,22±2℃下黑暗培养,培养5 d后考察绿豆主根根长和侧根数量,筛选出1个具有促进主根伸长生长效应较好的化合物---CGR3。进一步开展CGR3对绿豆根部内源激素平衡、根生长动力学以及经皮、经口毒性评价研究。为了拓展CGR3在绿豆上的应用范围,分别考察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增加绿豆逆境抗性的调控效应,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0个含1,2,4-三氮唑官能团的衍生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并被第一次所报道。采用NMR,HRMS技术对所有新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红外(IR),X-单晶衍射手段对部分化合物做进一步的结构佐证。鉴定结果能合理解释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选择的合成条件以及结构表征手段合理且有效。化合物AP2对绿豆根据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调控生理效应与烯效唑不同。AP2与CGR3是同系物,结构特征相似。100μM CGR3处理促进绿豆主根的伸长生长,其根长较对照处理增加43.4%,高于AP2和其余所合成化合物。CGR3同浓度下促进根伸长效应与市场化调节剂DTA-6处理效果接近。这些结果拓宽了三氮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活性,且CGR3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绿豆发芽48 h后经100μM CGR3处理可显着提高绿豆根部生长素含量,处理后第4d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15倍;与对照处理相比,CGR3处理96 h内持续增强ABA的积累,而赤霉素对CGR3的响应呈前期抑制后期促进的趋势;对照与CGR3处理根中ZR含量变化无显着差异。说明CGR3不是单独影响其中某一个内源激素平衡,而是多个激素共同作用,从而调控绿豆根系的生长发育。CGR3处理72 h后绿豆根伸长量达最大值,较对照增加21.6%.根据小鼠经口和大鼠经皮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化合物CGR3属于经口和经皮急性低毒类物质。小鼠急性经口试验:雄性LD50为4250 mg/kg,雌性为2890 mg/kg;大鼠(雄性,雌性)急性经皮试验:LD50>2000 mg/kg。250μM CGR3浸种显着提高了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50 mg/200 g CGR3拌种处理,显着提高绿豆苗期株高,植株的生物量,根冠比。说明CGR3可有效调控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50 mg/200 g CGR3增强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电子传递能力、潜在光化学能、PS II反应中心原初电子转化能力以及光化学能的分配额度,说明CGR3处理有利于绿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利用。此外,该浓度下CGR3处理还增加了绿豆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这些研究结果说明CGR3可有效地调控绿豆叶片气孔的开度,保持较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利用率,最终增加了碳同化能力和净光合速率。150mM氯化钠胁迫条件下,250μM CGR3处理能有效地缓解盐胁迫对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以及生物量的抑制;减少根部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33.1%、29.2%和41.6%;提高绿豆根部GSSG、AsA的含量和AsA/DHA值,分别较单独盐胁迫处理增加16.3%、4.9%和25.8%,同时显着降低绿豆根中GSH、DHA的含量和GSH/GSSG值,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3.9%、8.7%和35.1%。与对照相比,250μM CGR3处理提高了CAT、GR、GST、POD、SOD抗氧化酶的活性,其中GST酶活提高4.26倍,GR、POD、SOD、CAT酶活则分别提高1.11倍、1.45倍、1.16倍和1.29倍。此外,中度盐胁迫下,250μM CGR3处理诱导了7个绿豆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候选胁迫应答基因的上调表达,分别是LOC106755414 p-GST、LOC106775403 p-GST-pA、LOC106761010GST 3 like、LOC106754873 p-GST、LOC106755029 p-GST、LOC106761043 GST 3 like和LOC106755411 GST。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中度盐胁迫条件下适宜浓度的CGR3可减少绿豆根活性氧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通过增强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谷胱光甘肽巯基转移酶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最终提高绿豆抵抗中度盐胁迫伤害的能力。始花期(R1)叶面喷施100 mg/L的CGR3,与对照相比,CGR3处理有效地调控了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SPAD值。100 mg/L处理在盛花期(R2)达最大蒸腾速率和SPAD值,R4期获取最大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测产结果表明,100 mg/L CGR3可提高绿豆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38.9%和22.1%。该研究结果表明始花期(R1)喷施100 mg/L的CGR3可增强绿豆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和产量,增产23.4%。
李伟[5](2019)在《水体中纳米氧化钇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文中认为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军工和工农业等领域。纳米稀土材料同时具备稀土元素和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的特性,尤其是在电、光、磁以及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纳米氧化钇(Y2O3Nanoparticles,Y2O3NPs)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材料、光学玻璃以及陶瓷材料添加剂等。在NPs的制备、应用及处置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河湖等水体中,而NPs作为痕量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潜在污染及生态效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Y2O3NPs为研究对象,Y2O3NPs析出的Y3+为对照,水稻和番茄为受试植物,水培条件下研究了Y2O3NPs对受试植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受试植物对Y2O3NPs的吸收与转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由Y2O3NPs在超纯水中的TEM图像及Zeta电位得出,Y2O3NPs在超纯水中的团聚现象显着,稳定性一般,易沉降,粒径主要集中在0.1μm0.15μm,平均团聚粒径为0.34μm,且其在1/2Hoagland’s营养液中的沉降现象比在超纯水中明显。Y2O3NPs在超纯水中析出的Y3+浓度与Y2O3NPs浓度基本呈线性相关(R2=0.97)。(2)从受试植物种子萌发、根及芽伸长和生物量的情况来看,Y2O3NPs及其析出Y3+对受试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均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50 mg/L和100 mg/L)的Y2O3NPs会延迟植物种子的萌发。Y2O3NPs对水稻根伸长具有“低促高抑”效应,110 mg/L Y2O3NPs对水稻根伸长有促进作用,而20100 mg/L Y2O3NPs显着抑制水稻的根伸长,水稻芽伸长不受Y2O3NPs及其析出Y3+的影响,20100mg/L Y2O3 NPs对番茄的根、芽伸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都能导致受试植物生物量的减少。水稻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17.4mg/L)要略大于番茄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13.4mg/L)。(3)20100 mg/LY2O3NPs对受试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且能通过影响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表现为SOD活性的显着降低无法完全清除大量累积的ROS,而ROS刺激植物发生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产生MDA,从而抑制植物蛋白的产生导致其含量降低。(4)Y2O3 NPs及其析出Y3+均能被受试植物根系吸收积累并转运到地上部分,根系中的Y含量要远远大于地上部分的Y含量,Y2O3NPs处理下水稻和番茄体内的Y从根系到地上部分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0190.076和0.0030.213。通过TEM观察,发现Y2O3NPs可以进入水稻和番茄叶肉细胞内,并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细胞质中,也会对细胞器官造成一定破坏作用。内吞小泡是Y2O3NPs进入植物细胞的一种方式。(5)Y2O3NPs析出的Y3+还不足以对受试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造成植物毒害的主要原因来源于Y2O3NPs本身。
侯林涛[6](2017)在《甘蓝型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发芽指数QTL定位及生理分析》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的蛋白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产量、选育优良品种是当前摆在油菜育种科学家面前的重大课题。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品质好坏直接决定出苗率及幼苗的生长情况。但在实际生产中,因贮藏方式不当,保存困难,时常发生种子老化、劣变和退化的问题,造成生产浪费和种质资源遗失。因而开展油菜老化机理的研究,选育耐贮藏、抗老化品种对我国油菜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GH06(母本)和P174(父本)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密度SNP遗传连锁图谱,对人工老化后种子发芽指数QTL定位,并从中筛选极端材料测定其各项生理指标,包括脂肪酸及激素含量等,再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寻找相关候选基因,为解释种子老化机理,选育甘蓝型油菜优良种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将2015、2016年RIL群体种子老化处理(40℃,90%)15d后,统计发芽情况,计算发芽指数,结果显示,2015年老化后种子的发芽指数范围为1.46-47.58,均值为23.92,变异系数为35.74%;2016年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数范围为3.24-98,均值为57.31,大致是2015年的两倍,表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活力下降较快,导致两年种子品质相差较大。从总体分布来看,2015年种子发芽指数呈明显的正态分布,2016年种子发芽指数呈偏态分布,表明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适合QTL分析。结合已构建好的RIL群体SNP遗传连锁图谱对2015、2016年老化后种子发芽指数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13个QTL,其中2015年检测到6个QTL,分别分布在A02、A03、C02、C05和C08染色体上,2016年检测到7个QTL,分别分布在染色体A03、A06、A09和C08上。在C0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TL位点q2016AGI-C08-2和q2015AGI-C08重合,置信区间为36.8-38.4cM,目前没有发现其他两年重复检测到的QTL。(2)根据2015年RIL群体人工老化后种子发芽情况筛选出极端表型材料,并对其高温高湿处理后统计发芽指数,三次重复,结果表明油菜种子经老化后发芽指数降低,但两种材料相比,无论处理前后敏感型材料发芽指数都偏低,且人工处理后差别更明显,表明人工老化使种子内部结构物质已发生改变,影响正常发芽。对人工老化处理前后极端表型材料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老化加深,种子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和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CAT和POD酶活性逐渐下降,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变化较明显的是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CAT含量,其余生理指标变化幅度较小。而从两种不同材料来看,相对电导率老化处理前耐受型材料低于敏感型材料,处理后则相反;脯氨酸含量处理前后在敏感型材料中都较高;而CAT活性无论老化前后在耐受型材料中都较高。之后对种子老化发芽指数和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发芽指数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6、-0.636和-0.822,与其他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CAT、POD和SOD)均呈正相关,其中与CAT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736。(3)对油菜种子极端材料老化处理后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种子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和芥酸)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已发生改变,老化处理对其影响较小。而从不同材料来看,耐受型材料芥酸含量远远高于敏感型材料,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低,亚麻酸含量与敏感型材料相差不大,表明脂肪酸含量和组分不同会影响种子活力,阻碍其正常萌发,进而导致其发芽指数有明显差异。利用液相质谱方法对老化处理后极端材料混样(R0、R15、S0和S15)进行激素含量测定,发现高温高湿处理后耐受型材料脱落酸含量升高,敏感型材料含量降低,赤霉素在两种不同类型材料中含量均升高。从总体来看,种子老化处理前后ABA和GA3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尤其是GA3含量较低,差异不大。但老化后油菜种子GA3/ABA比值均升高,表现出内源激素失衡可能也是种子老化过程中伴随的生化反应或引起油菜种子劣变的原因之一。(4)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极端材料的混样(R0、R15、S0和S15)进行转录组测序。在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中,R15 Vs R0得到2843个DEGs,S15 Vs S0得到1086个DEGs,且上调基因明显多于下调基因。以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并比较R15 Vs R0和S15 Vs S0前10个显着富集的GO词条和KEGG途径,发现两组有富集到相同的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如响应活性氧,蛋白质折叠凳,但参与其中的基因数有很大差别,表明响应程度不同。然后主要对R15 Vs R0和S15 Vs S0两组中共同差异表达上调的461个基因进行分析和整理,其中找到62个可能与种子老化相关的重要基因,分别编码一些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等。本研究将转录组分析中SNP标记附近的基因位置与之前的RIL发芽指数QTL定位相结合,寻找落在QTL区间内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找到25个基因,分别分布在A02、A03、A09、C02、C05和C09染色体上,其中有3个基因与蛋白泛素化有关,也有编码水解酶和热激蛋白的基因,可能与种子老化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蕊思[7](2016)在《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去除方法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带有内生真菌的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高温干热、杀菌剂和微波辐射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条下披碱草的带菌率,并测定不同处理条件对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影响,两者结合以期获得既可以去除披碱草种子中的内生真菌而又对披碱草种子的萌发生长不产生显着影响的适宜的处理方法。其结果如下:(1)用150 W微波功率分别辐射处理披碱草种子30、40、50、55、60和65 s,研究不同微波强度下内生真菌的致死情况。同时考察微波处理对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W功率微波处理40 s可以显着降低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带菌率(P﹤0.05);同时提高了种子发芽率(germination rate,GR)并能够促进根、芽的生长(P﹤0.05)和生物量的积累;披碱草株高增加,且对发芽势(germination potential,GP)、萌发活力指数(vital index,VI)等发芽参数无显着影响,当微波处理强度过大时则会造成伤害。(2)以60℃、70℃和75℃高温分别处理披碱草种子5、10、15、20、25和30 d,研究不同高温干热处理强度下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致死情况以及披碱草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75℃处理20 d能有效地杀灭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使种子带菌率从93.17%极显着降低为0(P﹤0.01),所有检测幼苗均不感染内生真菌;同时,种子GR、GP、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VI和幼苗鲜重分别显着提高36.37%、73.94%、50.38%、63.38%和7.79%;并且在生长初期能够促进芽和根的生长,芽长根长分别增加0.54%、14.43%。故高温处理是一种理想的去除披碱草种子内的内生真菌的方法,同时这一方法也为探索获取不感染内生真菌其它禾草提供了理论依据。(3)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的浓度依次设置为对照(CK)、稀释500倍TM(500TM)、400倍TM(400TM)、300倍TM(300TM)、200倍TM(200TM)与处理时间(4,6,8,10 h)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剂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浸泡披碱草种子6 h可使带菌率由93.17%显着降至20.00%,且此时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此结果较理想。(4)从多种方法中进行再筛选:150 W微波处理40 s、高温75℃干热处理20 d、杀菌剂500TM处理6 h、60℃水浴20 min,研究表明:相比较其他方法,高温75℃处理20 d此方法更为理想。
赵天波[8](2016)在《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分析及制种技术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种子是西葫芦生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更是籽用西葫芦品种研究的关键。为进行西葫芦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探究长果型西葫芦(果形指数>2.5)种子与果实形状间相关性以及优化西葫芦制种技术,本试验选取种子、果实性状均差异较大的西葫芦自交系S-16(♀)、08-5(♂),构建了6世代群体(P1、P2、F1、BCP1、BCP2、F2),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西葫芦种子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8个长果型西葫芦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长果型西葫芦种子与果实形状间的相关性;以西葫芦自交系08-5为试材,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授粉次数、种瓜坐果节位及坐果天数等制种技术环节对西葫芦种子产量及质量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西葫芦种子长的遗传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遗传效应以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为主。分离世代BCP1、BCP2、F2群体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9%、46.17%和24.03%,BCP1世代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宜在早代选择;BCP2和F2世代受环境影响较大,宜选用单株选择法在高世代选择。西葫芦种子宽的遗传为E-1模型,即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杂交一代种子宽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遗传效应以多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分离世代BCP1、BCP2、F2群体主基因遗传力为1.05%、89.01%、85.32%,多基因遗传力为98.48%、0、0,分离后代BCP1、BCP2、F2的差异由主基因和多基因引起,受环境影响较小,宜在早代选择。西葫芦种形指数(长/宽)的遗传为E-1模型,遗传效应以主基因显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为主。分离世代BCP1、BCP2、F2群体主基因遗传力为81.86%、89.88%、81.33%,分离后代的差异由主基因引起,受多基因和环境影响较小,宜在早代选择。2.长果型西葫芦种子长、宽及种形指数分别与果实纵径、横径及果形指数之间显着正相关,种子长与果实纵径的相关系数r=0.8165>r0.05,种子宽与果实横径的相关系数r=0.7547>r0.05,种形指数与果形指数的相关系数r=0.7093>r0.05,均达显着水平。长果型西葫芦种子形状与果实形状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可由其种子形状推测果实形状。3.授粉次数对单果种子数影响极显着,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影响显着,对4个种子质量指标均影响不显着;种瓜坐果节位对单果种子数、发芽率影响不显着,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影响显着;种瓜坐果天数对单果种子数、发芽率影响不显着,对发芽势影响显着,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影响极显着。最优的试验处理为P2N1T3,即授粉2次、第2雌花坐果、坐果45d。
王林忠[9](2014)在《利用PEG6000胁迫鉴定西葫芦幼苗的抗旱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北方地区4个主栽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不同体积分数PEG6000溶液模拟旱胁迫下幼苗的成活率、下胚轴长、鲜重等7个生长指标,确定了PEG6000溶液最适宜的体积分数为19.6%.在此基础上,对32份西葫芦育种材料幼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测定了包括上述7个指标在内的14个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能够有效评价西葫芦幼苗抗旱性的9个指标,即相对鲜重、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成活率、胚根/下胚轴比,相对干重和相对根系活力.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2份西葫芦种质幼苗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4份抗旱种质.
赵宣[10](2012)在《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连年来,西瓜枯萎病发病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生产上主要采用葫芦嫁接预防枯萎病。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akino)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属(Lagenaria)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抗逆和抗病能力,作为嫁接砧木,可以提高嫁接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另外,还可以增强嫁接植株的生长势,促进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同化物质的累积,提高嫁接植株的产量。本实验对16个典型葫芦种质从耐低温胁迫、耐高温胁迫、抗枯萎病和嫁接亲和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1.鉴定葫芦种质耐低温的最适温度为10℃,10℃低温条件下,其耐冷性差异由强到弱为V05I0142>V05I0164>V05I0121>V05I0166> V05I0006> V05I0167>V05I0170.2.鉴定葫芦种质耐高温的最适温度为40℃,40℃高温条件下,其耐热性差异由强到弱为热性差异由强到弱为V05I0166> V05I0164> V05I0121> V05I0142> V05I0006>V05I0167. V05I0170.3.对16个葫芦基因型进行西瓜枯萎病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病种质1个,为V05I0123;中抗种质5个,为南韩一号、勇砧一号V05I0142、V05I0167、 V05I0170、中感种质5个,为改良葫芦砧一号、京欣王、V05I0136、 V05I0164、 V05I0166;感病种质5个,为八月蒲、V05I0004、V05I0006、 V05I0121、V05I0169。4.嫁接亲和性筛选,所选葫芦种质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为100%。5.干湿交替和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浸种法能够明显的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大大缩短发芽时间。其中葫芦的最适干湿交替间隔时间为8h,种子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葫芦种子,试验表明,葫芦种子的最适NaCl处理浓度为10mmol·L-1,此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数都比较高。
二、几种度量西葫芦种子活力参数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度量西葫芦种子活力参数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
1.1.1 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
1.1.2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1.1.3 土壤微生物变化及土传病虫害的影响 |
1.1.4 自毒作用的影响 |
1.2 自毒作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概况 |
1.2.1 自毒作用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
1.2.2 自毒作用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 |
1.2.3 自毒作用破坏抗氧化系统影响氧化还原平衡 |
1.2.4 自毒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
1.2.5 自毒作用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活性 |
1.2.6 黄瓜根系分泌物苯丙酸的研究现状 |
1.3 自毒作用的缓解研究 |
1.3.1 选育优质抗性品种 |
1.3.2 改变常规栽培方式 |
1.3.3 生物炭吸附 |
1.3.4 营养学手段的应用 |
1.4 多巴胺对植物生理效应的影响 |
1.4.1 植物中的多巴胺 |
1.4.2 植物中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 |
1.4.3 多巴胺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以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幼芽生长的影响 |
2.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2.2.3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芽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氮同化能力以及碳代谢能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
3.1.2 田间管理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
3.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4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3.2.5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碳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3.2.6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
3.3.2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3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4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氮代谢酶的影响 |
3.3.5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碳代谢酶的影响 |
3.3.6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元素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元素吸收的影响 |
4.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果实产量的影响 |
4.2.3 多巴胺对苯丙酸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各部分元素吸收的影响 |
4.3.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制备及对种子萌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桦木开发利用现状 |
1.3 木醋液的研究概况 |
1.3.1 木醋液的研究进展 |
1.3.2 木醋液的精制 |
1.4 木醋液的成分与应用 |
1.4.1 木醋液的化学成分 |
1.4.2 木醋液的应用 |
1.5 生物质炭的开发利用现状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目的 |
1.6.2 选题的意义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供试木材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桦木粗木醋液的制备 |
2.3.2 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精制 |
2.3.3 木醋液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
2.3.4 粗木醋液产量、精制得率的计算 |
2.3.5 木醋液GC-MS分析 |
2.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制取功率下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基本参数 |
2.4.2 不同制取功率下四种桦木剩余物粗木醋液产量与精制得率 |
2.4.3 不同制取功率下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主要组分及所占比例 |
2.4.4 不同制取功率下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性质和组分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四种桦木剩余物活性炭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供试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式 |
3.3.1 活性炭的制备 |
3.3.2 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定 |
3.3.3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4 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四种自制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对比分析 |
3.4.2 四种自制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对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供试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材料与设备 |
4.3.1 种子萌发的试验设计 |
4.3.2 数据计算与处理 |
4.3.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4.4.2 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4.4.3 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对长春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1 植物内源激素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及生产效应 |
1.3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现状 |
1.3.1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及应用 |
1.3.2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 |
1.3.3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效应 |
1.4 1,2,4-三氮唑衍生物合成研究概况 |
1.4.1 以卤代烃为亲电试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4.2 以酯为亲电试剂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4.3 以其它亲电试剂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5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1,2,4-三唑类衍生物制备 |
2.1.1 试验设备与试剂 |
2.1.2 合成路线设计 |
2.1.3 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研究及毒理试验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化合物AP_2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初步筛选 |
2.2.3 CGRs系列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筛选 |
2.2.4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2.5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 优选化合物初步毒理评估 |
2.2.7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萌发的调控 |
2.2.8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苗生长发育的调控 |
2.2.9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调控 |
2.3 优选化合物抗逆性试验 |
2.3.1 供试材料 |
2.3.2 盐胁迫浓度筛选 |
2.3.3 CGR_3缓解绿豆中度盐胁迫最适浓度筛选 |
2.3.4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5 生理生化指标 |
2.3.6 绿豆种子根GSTs相关抗氧化应答基因筛选及候选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2,4-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1.1 波谱结构解析结果 |
3.1.2 1-(3-氨基-1,2,4-三氮唑)-基- 3,3-二甲基2丁酮(AP_2)晶体结构鉴定 |
3.2 1,2,4-三氮唑调节活性筛选及优选化合物CGR_3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化合物AP2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CGRs系列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CGR_3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动力学影响 |
3.2.4 化合物CGR_3对绿豆种子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5 化合物CGR_3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6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7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8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影响 |
3.2.9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的影响 |
3.2.10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系数的影响 |
3.2.11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阻力(R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2.12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13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14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15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16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17 化合物CGR_3对绿豆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CGR_3缓解绿豆盐胁迫效应研究 |
3.3.1 不同浓度氯化钠对绿豆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3.3.2 CGR_3缓解绿豆中度盐胁迫最适浓度筛选 |
3.3.3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表型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3.4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 |
3.3.5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的影响 |
3.3.6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7 绿豆根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抗性基因筛选 |
3.3.8 盐胁迫下绿豆根部总RNA提取及检验结果 |
3.3.9 盐胁迫下绿豆根部氧化胁迫应答相关GSTs基因的表达 |
4 讨论 |
4.1 CGR_3对作物根系发育的调控效应 |
4.2 适宜浓度CGR_3浸种促进绿豆种子萌发与植物内源激素平衡的关系 |
4.3 适宜浓度CGR_3处理促进绿豆生长发育与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关系 |
4.4 CGR_3缓解盐胁迫对绿豆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不利影响 |
4.5 盐胁迫下CGR_3降低绿豆根部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 |
4.6 谷胱甘肽代谢及相关酶在CGR_3增加绿豆根抗中度盐胁迫中的作用 |
4.7 CGR_3缓解绿豆盐胁迫伤害程度与绿豆根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
4.8 盐胁迫下CGR_3诱导绿豆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保护性酶的活性与绿豆抗逆性 |
4.9 CGR_3对绿豆根部盐胁迫伤害缓解效应及作用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CGR_3毒理试验 |
附件二 部分化合物结构波谱图 |
附件三 绿豆GSTs与拟南芥中具有氧化胁迫应答GSTs蛋白序列对比图 |
附件四 化合物CGR_3对绿豆不同处理方式的最适浓度及作用效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水体中纳米氧化钇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环境中NPs的污染现状 |
1.3 NPs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 |
1.4 水体中NPs对植物的影响 |
1.4.1 NPs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1.4.2 NPs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迁移及转化 |
1.5 NPs的生物毒性效应 |
1.5.1 NPs对生物体的毒性机理研究 |
1.5.2 影响NPs生物效应的因素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Y_2O_3 NPs的基本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Y_2O_3 NPs的XRD图谱 |
2.3.2 Y_2O_3 NPs在超纯水中的粒径 |
2.3.3 Y_2O_3 NPs的TEM图像 |
2.3.4 Y_2O_3 NPs在超纯水中的沉降动力学性能 |
2.3.5 Y_2O_3 NPs在超纯水中的Zeta电位 |
2.3.6 Y_2O_3 NPs悬浮液中析出的Y~(3+)浓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体中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Y_2O_3 NPs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2 Y_2O_3 NPs对植物发芽期间根伸长的影响 |
3.3.3 Y_2O_3 NPs对植物发芽期间芽伸长的影响 |
3.3.4 Y_2O_3 NPs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3.3.5 Y_2O_3 NPs对植物根伸长的抑制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体中Y_2O_3 NPs对植物的逆境生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植物幼苗培养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仪器及主要药品 |
4.2.4 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2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3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3.4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5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4.3.6 Y_2O_3 NPs对植物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体中Y_2O_3 NPs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转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及植物幼苗培养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植物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Y含量 |
5.3.2 植物幼苗对Y_2O_3 NPs的吸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甘蓝型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发芽指数QTL定位及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的生产及经济价值 |
1.1.1 油菜的经济价值 |
1.1.2 油菜在我国的生产现状 |
1.2 种子老化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
1.2.1 种子老化的研究意义 |
1.2.2 种子老化的研究方法 |
1.3 种子老化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理生化变化 |
1.3.2 遗传物质变化 |
1.3.3 其他结构物质的变化 |
1.4 种子老化遗传研究 |
1.4.1 分子标记发展和分类 |
1.4.2 QTL定位 |
1.5 种子人工老化研究进展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QTL定位的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种子老化处理方法 |
3.1.3 种子活力测定与数据分析 |
3.1.4 QTL检测与分析 |
3.1.5 筛选极端材料 |
3.2 极端材料生理指标测定 |
3.2.1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3.2.2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2.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2.5 脯氨酸含量测定 |
3.2.6 酶活性测定(CAT、POD和SOD) |
3.3 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 |
3.4 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测定 |
3.5 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3.5.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3.5.2 转录组实验流程 |
3.5.3 引物设计 |
3.5.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人工老化后种子发芽分析与QTL分析 |
4.1.1 人工老化后种子发芽情况 |
4.1.2 人工老化后种子发芽指数的QTL分析 |
4.1.3 极端材料筛选结果 |
4.2 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
4.2.1 种子老化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4.2.2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4.2.3 脯氨酸含量变化 |
4.2.4 酶活性(CAT、POD和SOD)变化 |
4.2.5 油菜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 极端材料脂肪酸含量变化 |
4.4 极端材料激素(ABA、GA3)结果分析 |
4.5 极端材料转录组结果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4.5.1 测序评估 |
4.5.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5.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分类 |
4.5.4 q RT-PCR检测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
4.6 QTL定位与转录组SNP综合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讨论 |
5.1 讨论 |
5.1.1 种子老化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
5.1.2 种子老化处理与发芽指数的关系及QTL定位 |
5.1.3 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
5.1.4 种子老化过程中其他指标的变化 |
5.1.5 种子老化中转录组分析 |
5.1.6 生理生化变化与转录组综合分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7)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去除方法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波辐射灭菌的研究进展 |
1.3 干热灭菌的研究进展 |
1.4 杀菌剂灭菌的研究进展 |
1.5 问题及展望 |
1.6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波辐射对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杀灭效果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高温干热处理对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杀灭效果及发芽活力的影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杀菌剂对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的杀菌效果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去除内生真菌方法的比较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分析及制种技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种子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1.1.1 数量性状的多世代联合遗传模型 |
1.1.2 农作物种子性状遗传分析 |
1.1.3 瓜类蔬菜种子性状遗传分析 |
1.2 西葫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
1.3 植物种子与果实性状相关性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子与果实表型性状研究 |
1.3.2 植物种子与果实性状相关性研究 |
1.4 种子产量、质量成因分析 |
1.4.1 温度、水分对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
1.4.2 农艺措施、制种技术对蔬菜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模型研究 |
2.2.2 长果型西葫芦种子与果实形状相关性研究 |
2.2.3 西葫芦制种技术优化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模型 |
3.1.1 西葫芦种子表型数据分析 |
3.1.2 遗传模型的选择 |
3.1.2.1 遗传模型初选 |
3.1.2.2 遗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
3.1.3 最适遗传模型遗传参数估计 |
3.2 长果型西葫芦种子与果实形状的相关性 |
3.3 西葫芦制种技术优化 |
3.3.1 制种技术对西葫芦种子产量指标的影响 |
3.3.1.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单果种子数的影响 |
3.3.1.2 不同处理对种子西葫芦百粒重的影响 |
3.3.1.3 不同处理对单果种子产量的影响 |
3.3.1.4 种子产量指标因素各水平间多重比较 |
3.3.2 制种技术对西葫芦种子质量指标的影响 |
3.3.2.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2.2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3.2.3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3.3.2.4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3.3.2.5 种子质量指标因素各水平间多重比较 |
4 讨论 |
4.1 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模型 |
4.2 长果型西葫芦种子与果实形状的相关性 |
4.3 西葫芦制种技术优化 |
4.4 试验中发现的问题 |
5 结论 |
5.1 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模型 |
5.2 长果型西葫芦种子与果实形状的相关性 |
5.3 西葫芦制种技术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利用PEG6000胁迫鉴定西葫芦幼苗的抗旱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生长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1.4 抗旱性评价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体积分数PEG6000溶液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西葫芦自交系在适宜PEG6000体积分数下各指标的变化 |
2.3 幼苗抗旱性的因子主成分分析 |
2.4 幼苗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10)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耐冷性研究进展 |
1.1.1 低温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
1.1.2 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3 低温对植物体内活性氧物质积累及其抗氧化物酶类的影响 |
1.1.4 低温对渗透类调节物质的影响 |
1.1.5 植物低温抗性相关基因及其表达 |
1.2 耐热性研究进展 |
1.2.1 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
1.2.2 高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 |
1.2.3 高温胁迫对蛋白质的影响 |
1.2.4 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信号转导通路 |
1.3 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
1.3.1 枯萎病病理学研究 |
1.3.2 抗性基因研究 |
1.4 嫁接研究进展 |
1.4.1 嫁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嫁接提高植株对温度逆境的抵抗作用 |
1.4.3 嫁接对植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4 嫁接砧木的选择 |
1.4.5 嫁接机制的研究 |
1.5 葫芦种子萌发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葫芦耐低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及耐低温种质鉴定 |
2.1 葫芦耐低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耐低温种质鉴定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葫芦耐高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及耐高温种质鉴定 |
3.1 葫芦耐高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耐高温种质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葫芦种质的抗枯萎病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供试葫芦种子的催芽 |
4.1.3 西瓜枯萎病菌株 |
4.1.4 西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
4.1.5 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
4.1.6 西瓜枯萎病病情调查方法、时间及记载标准和计算方法 |
4.1.7 西瓜枯萎病抗感的划分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葫芦的嫁接亲和性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6 葫芦种子引发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时间、地点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6.2.2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6.2.3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葫芦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6.2.4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6.2.5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胚根长度的影响 |
6.3 小结 |
6.4 讨论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几种度量西葫芦种子活力参数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DA-6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D]. 徐蒙可.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D]. 陆心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四种桦木剩余物木醋液的制备及对种子萌发的应用[D]. 李梦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蔡光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8)
- [5]水体中纳米氧化钇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D]. 李伟. 长安大学, 2019(01)
- [6]甘蓝型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发芽指数QTL定位及生理分析[D]. 侯林涛. 西南大学, 2017(02)
- [7]披碱草种子内生真菌去除方法初步研究[D]. 张蕊思.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8]西葫芦种子形状遗传分析及制种技术优化[D]. 赵天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9]利用PEG6000胁迫鉴定西葫芦幼苗的抗旱性[J]. 王林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 [10]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D]. 赵宣. 浙江大学, 2012(02)